【月泉诗韵】文学社第十一期诗词雅集

【月泉诗韵】文学社第十一期诗词雅集,第1张

 

        本期组稿主题内容是《春》,作品不限于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但新韵、通韵须注明。诗词内容在用韵格律等均好的前提下,意境为先。  根据大量来稿,择优发表,感谢老师们的关注赐稿支持,欢迎作者批评指正,把本刊越办越好! 

1 七绝春

  文/ 诗词杨柳岸(广东)

春来拾梦浣花笺,竹马当年戏柳烟。

若是人间少离别,便无风雨过晴天。

特邀编辑点评裴光华老师执笔,她说:这首绝句符合平仄格律,押韵正确,第三句第六字如平读则为本句自救的拗救方式,作者巧妙的应用了此方法。

      作者语言淸新流畅,看似写春,细细琢磨作者在以春的气息春的奇思妙想深刻表达对青梅竹马朋友的思念,字里行间流露了人间离别的愁绪,实在之巧妙,表达形式不落俗套。

2 七律 ·春意

    文/山城居人(广东)

三月东风才暖树,满园啼翠已喧天。

兼旬阴雨长寒后,一抹晴云破晓先。

日暮倾杯老壶酒,春来拾梦浣花笺。

凭窗忽觉摇枝冷,愿得初雷伴入眠。

3 七律•江南早春

文/无忧忍者  (江西)

江南二月柳摇风,紫燕檐前炫美瞳。

每有莺歌闻欲醉,时生澍雨沛而充。

波光焕浦清浮碧,秀色披山绿映红。

锦缀桃园春梦里,花香大地国威雄。

编辑点评巍巍执笔,简析如下:

杨柳摇风,紫燕炫春,这新绿来得铺天盖地,几声莺歌啼,几场春雨至,那绿意就如波涛一般席卷而来。

清新明媚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好,锦缀桃园春梦里,花香大地期和风轻拂,惬意轻松令人醉。

4 临江仙•春日重游凤凰洲赏桃花

文/黄卓群(    广东    )

一夜东风吹绿遍,桃花无数飞红。凤凰洲畔翠烟浓。竹篱藏秀色,香径醉娇容。

此日重来芳草地,翻飞莺燕无踪。人生聚散太匆匆。凭栏思往事,把酒问苍穹。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词谱《临江仙》有11体,老师没有告诉编辑,我不知道是哪一体,后来告诉我,是贺铸体,经过检测,合律押韵!临江仙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这才是贺铸体。黄老师 临江仙•春日重游凤凰洲赏桃花,起句“一夜东风吹绿遍,桃花无数飞红”让人觉得春天来了,春天的气息扑鼻,接着“凤凰洲畔翠烟浓”这美好的春天在哪里,告诉了读者,交代清楚。诗情画意展现了“竹篱藏秀色,香径醉娇容。重来芳草地,翻飞莺燕无踪”描述美丽的画卷,该词牌重点来了,“人生聚散太匆匆。凭栏思往事”美景引发作者的“思”,寄托思的方式就是“美酒”,给人无限遐想,好词,拜读欣赏啦!

5 七律•壬寅冬春即事

文/愚叔(上海/武汉)

碌碌平生走楚吴,为留晚照寄江湖。

昭关笼雪迟归客,沔水爬虫困老夫。

撞韵失痕寻魏晋,飞空忧火叹俄乌。

东风缱绻初吹面,驿栈前头暖也无?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愚叔先生大作七律壬寅冬春即事,对仗工整,押韵规范,合律 ,该诗特点是 引典入诗,耐人寻味;作者与我算是未曾谋面的同事,家乡武汉,工作上海,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冷暖自知,人生探其诗作,可领略一二。拜读欣赏学习啦!

6 春晨莲花庄与友茶

文/泽牛(浙江)

晨日浮湖镜,轩窗坐绮楼。

气清飞鸟羽,柳色合池周。

密树人声过,虚空管乐流。

茗香新水出,散入一春游。

7 陈井春色

文/肖志保(荆门)

漳水腰间绕,菜花田野香。

闻声寻古寺,过眼向横塘。

鸟啄村姑手,风飘蒲草裳。

蝶蜂来釆蜜,处处泻春光。

8 七绝·桃李芬芳

文/巍巍(江西吉安)

李白桃红绽满枝,鸟鸣天际彩云痴。

题笺心上豪情展,二月春风尽是诗。

编辑点评静怡执笔,她说:巍巍老师这首七绝,紧扣主题,合韵合律,层次清晰,情景交融。

首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以鸟语花香一动一静展现了如诗如画的春景画面,后两句转合自然,写景抒情,托物寄怀,“题笺心上豪情展,二月春风尽是诗。”诗情画意,令读者陶醉!

9 词水调歌头

黄狮海早春

文/曾宪明      (湖北)

抗魔送冬去,梅雪迎春回。是谁呼唤东风,吹绿岸坡堤。细雨垂杨渐醒,雾露桃腮绽笑,深怕误春期。更有野花小,曲径待晴晖。

拱桥隐,湖岛淡,水鸟追。苍茫狮海,烟霭浩缈任鸥飞。目观曲幽绕道,耳闻渔舟逐浪,收网放歌归。回首来时路,十里柳莺啼。

注:黄狮海为临空港小区临湖。

10 消泗万亩油菜田赏花追春

文/刘天华    (武汉)

赏趣追春近菜花,芸薹吐艳望无涯。

金黄博得诗心宠,秀媚赢来众意夸。

籽榨香油滋社稷,饼肥沃野助桑麻。

规模经济开新样,科学栽培远景嘉。

特邀编辑点评陈后成老师执笔,他说:刘天华老师的《消泗万亩油菜田赏花追春》是一首田园春色的赏景抒情佳作。油菜花,望无涯,规模经济,科学栽培,气势宏大。诗宠金黄,众夸秀媚,是对花最精采的描述。作者联想丰富,由花想到籽,又由籽想到了油和饼,土地养人,人又培土,自然和谐。七律文笔流畅,声韵和谐,对仗工整,值得欣赏。

11        春 咏

      文/王顺兰    (武汉)

神洲锦秀展繁春,大地欣荣绚彩缤。

杏蕊千娇羞涩笑,桃花百媚诱勾人。

融融丽日莺啼啭,习习柔风燕舞神。

四处馨香催入梦,华滋雅韵美奇新。

12 寅虎之春

文/曾凡汉      (武汉)

莫道东君造访迟,园林绿意好吟诗。

祈将疫害离人远,拟把春心挂柳枝。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作者与我是家门,诗词曲赋全来,同时是多家诗词楹联媒体编辑老师,也是我的老师。这首七绝《寅虎之春》起承转合自然,今年的重点依然是抗疫,作者祈愿“祈将疫害离人远”,精彩之笔“拟把春心挂柳枝”作结句,一个字,妙!拜读欣赏学习啦!

13 十六字令(三首)

文/龙门客栈(广东肇庆)

一:

春,

昨夜千山草木新。

天晴日,

燕子乱黄昏。

二:

春,

万里江天扫旧尘。

匆匆里,

几处有冬痕。

三:

春,

欲问天涯弄雪人。

惊回首,

桃蕊满乾坤。

14 七律·次韵愚叔《壬寅冬春即事》

文/杨柳岸(湖北宜昌)

何曾买剑学孙吴,自是抛竿钓五湖。

竹叶青间三处士,菜花香里一耕夫。

行吟偶值松边鹤,醉卧偷窥屋上乌。

抱瓮浇园春醒后,任他秋获有还无。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本来我的意思是想请原作作者写一下点评,表示对次韵作者感谢,由于原作忙,未能回复,加上要发稿,我就勉为其难,写点三言两语。先普及一下,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次韵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原诗与和诗作者是好朋友,与我也是好朋友,原诗与和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引典入诗,耐人寻味;文辞典雅,飘逸洒脱。二者都有较高诗词修养,我就不具体解读,读者慢慢来品味,拜读欣赏学习啦!

15 七绝春 意

  文/风歌(深圳)

春寒料峭乍还暖,枝上红棉春意浓。

结彩张灯红似火,翠青欲滴绿葱茏。

16 春回大地

文/吴卫民(武汉)

神州处处美名扬,百镇千村万事忙。

江汉平原芳草绿,荆襄两岸菜花黄。

男儿报国传三楚,妇女辞亲走四方。

指望年终收益好,欢歌笑语返回乡。

编辑点评谭德国执笔,他说:湖北武汉诗人吴汉民先生的七律巜春回大地》,我十分欣赏。现赏析之。

    巜春回大地》了,首联写神州乡村处处美名扬,万事忙,总领全诗。颔联颈联分写江汉荆襄春回大地的辽阔醉美的景象:芳草绿,菜花黄,好似沁心的一望无限的水彩画,漾漾韵。男女辞亲报国闯天下:传三梦,走四方,雄心壮志跃然眼前。尾联表愿:闯荡天下,争得好收益,年尾欢歌笑语地回家团年,享天伦之乐!报国治家双双宜,面对现实乐无忧!

    这首诗内容很好,是当下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语言简约清新,流畅自然,雅俗共赏。结构上总分总式,承接自然,水到渠成。颔联的对仗若还工一点,更是锦上添花。总之此诗的思想与艺术结合得比较完美大器,时代感很强。歌诗当随时代,咏唱神州风韵。简折志在推送,寄寓我的诗观!

17 七律 · 春游

文/邹道钧      (武汉)

张毕湖旁翠绿田,鹅黄媚柳发丝悬。

春风约雨润滋地,晓日邀霞深映天。

鸟唱清歌迎贵客,蝶飞醉舞接高贤。

娇桃嫩蕊开怀笑,秀色消魂大自然。

18 七律 · 田园春色

文/陈后成    (武汉)

冻解河开草发芽,春天景色醉农家。

风和日丽莺鸣柳,李白桃红蝶恋花。

晨雾亲禾偷洒露,暮云爱彩远飞霞。

最怡村后满坡馥,谈笑姑娘采绿茶。

19 咏桃

文/刘惠琴      (湖北)

一树粉霞初放时,新风好雨润根枝。

歌吟蕊挂繁荣梦,笔写花牵婉约诗。

缭绕绿云翻倩影,娇羞红靥舞柔姿。

待看秋后园林处,盈掬蟠桃献寿池。

20 七绝•春行

文/谭德国(湖北)

柳燕翩跹迷蕊语,云鹦欢舞恋江鸣。

绿涂峦韵李桃艳,锦绣山河慢旅行。

21如梦令•探春(词林正韵)

文/博雅    (河南)

简出深居诗叟,

兴起花园游走。

依旧海棠开,

桃李争先恐后。

知否,知否?

春到人间已久。

   

22 顶针七律·踏尘迎春

文/余雨(辽宁阜新)

纯情醉影步红尘,尘俗相邀十世循。

循抚庸心抛往昔,昔怀宏志盼朝晨。

晨光射照苍青宇,宇气逢迎艳彩春。

春意浓浓招蝶舞,舞姿曼妙更清纯。

23 春望

文/王世和      (武汉)

离离芳草映繁花,碧水青山沐彩霞。安得春晖临世界,东风送暖遍天涯!

24 春      调寄《江南春》寇准体

文:莫西岸(香港)

花艳艳,一丛丛。

红棉开满树,

如火挂空中。

春虽回暖冰难化,

封在关前仍未通。

注:冰,指疫情。

25鹧鸪天醉春光

文/静怡(苏州)

河曲溪潺林静幽,春烟碧树掩重楼。

寒山钟晚声声脆,蟾月清光点点柔。

依白首,伴心悠,花开花落笑何求?

与君牵手同舟渡,四季芳华尽入眸。

编辑点评君羊执笔,他说:上片写春天美景。前两句用河、溪、林、烟、树、楼等物象,写出了春景的清幽和宜人。“寒山钟晚声声脆,蟾月清光点点柔”,作者以寒山钟声衬托夜晚的寂静,月色的醉人。 从写作技巧来看,上片一句一景,既有粗笔勾勒,又有工笔细描,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发的春天景物图,极富诗情画意。下片写作者雅致的心境。景醉人也醉,令人神往。反复诵读此词,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词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全诗以“醉”字为着眼点,景中寄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喜悦轻松的情绪,大赞!

26 踏青

文/裴光华      (武汉)

晨曦心朗到郊西,杨柳青青醉眼迷。

油菜泼金姿艳艳,麦苗风染色萋萋。

游畦欢蝶翩翩舞,穿树娇莺恰恰啼。

嬉戏村姑田垄乐,徜徉花海过云溪。

27 思春

文/赵晓山    (北京)

一寸春光铺似锦,亭风岸柳自来寻。

时牵御苑浓胭色,远眺名山郁翠阴。

梦画群芳迟不老,醉销晚岁苦难禁。

谁将桃靥研成墨,撒入城郊作赋吟。

28 春兴

文/刘惠琴(湖北)

殷红满目吐芬芳,霞透朝阳映碧塘。

秀色风摇千树绿,奇姿雨润百花香。

蛙鸣溪润迎佳客,鸟唱枝头入画廊。

楼外幽幽陶令醉,桃欣鹊闹漫春光。

29 《归字谣春》

词林正韵  第六部  张孝祥体

文  /  孙学强(开封)

春,塞外寒梅点点新。迎春笑,傲雪露红唇。

春,柳吐鹅黄雪逝痕。东风暖,转瞬入深春。

春,草长莺飞满目津。繁花盛,姐妹踏青茵。

30迎春曲(新韵)

文/冯文权      (重庆)

冬梅踏雪归来去,春燕衔泥亮眼前。

相望村头添绿翠,心听雨后灌青田。

河山锦绣千姿丽,醒树初蕾万态姸。

赶季催生堪误侯,农夫种地盼丰年。

31、秋枫(辽宁阜新)

文/春风(新韵)

大地回春万木生,晴川秀丽画屏中。

鲜花绽放乡村路,茅舍吹来野岸风。

童子乐游芳草碧,老翁酷爱晚霞红。

满山遍岭萌新绿,又是一年雨露同。

32、五律•春燕

文/孔繁银(江苏)

梅开东陆至,紫燕贺春啾。

万里传音急,中途憩索愁。

只缘兼信使,惟恐误差邮。

剪柳穿朱户,桃花笑靥酬。

《月泉诗韵》编辑部

文学社特邀顾问团成员:

1李文朝,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副会长。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政治委员、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主任,少将军衔。

2钟振振,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3王改正,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4林峰,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

5、张兆嵩,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

6、蒋新文,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原副会长。

社长:      田心木目心

副社长:  铭记天下

主编:      铭记天下(兼)

副主编:  幽谷客          巍巍

                  神怡心静      君羊

 

编委:      静怡              秋枫

                  君羊            谭德国

                  河边漫步

             

收稿:          君羊 (兼)

统筹:        田心木目心(兼)

刊头题字:  蒋新文

李白和王维同年出生,差一年去世,李白两次入长安时,王维也都在长安或终南。 李白也游过终南还写过诗。 两人有一个共同的挚友孟浩然。 两人同王昌龄,杜甫都有过交往,两人都走过玉真公主的后门。 两人都喜欢交朋友,都对宗教痴迷。 可是除了小说里,正式文献里没有任何两人交往的只言片语。 两人在长安的各种沙龙里见面的机会非常大,但两人却没有交往纪录,这让许多研究着都很好奇。 中国文人,在文学上成功者,便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文学上不成功者,也要借政治上的裨益来弥补,以求人五人六站稳脚跟。 但是,中国文人,绝对长于文学者,也绝对短于政治;特别善于政治者,也特别不善于文学。 因此,文学成就很高者,其政治智商必定很低,李、王两位,成功于文学,失败在政治,这大概也是中国文人难逃的宿命。 公元730 年(唐开元十八年),李白经河南南阳至长安。 在此之前,他漫游天下,行至湖北安陆,因娶了故相许圉师的孙女,遂定居下来。这期间,多次向地方长官上书自荐,以求闻达,不应。于是,就如同当下很多艺术家、文化人来到北京闯世界,而成为“北飘”那样,李白要当唐朝的“长飘”一族, 遂下定决心来首都长安发展。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不肯安分的诗人之一。 这位大师总是想尽一切方法爆发他的能量,炫示他的精力,表现他的丰彩,突出他的欲望。一个人,像一杯温吞水,过一辈子,“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是一种活法;同样,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忽而腾升,忽而倾覆,忽而危殆,忽而逃生,惊涛骇浪一辈子,也未尝不是一种活法。 李白的一生,近似后者。他曾经写过一首《上李邕》的诗,大有寓意在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诗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他老人家自己。 这既是他对自己平生的自况,也是他对自己创作的自信。 诚然,自信,是中国文人具有强势冲击力的表现;自信,也是中国文人能够在大环境中,保持独立精神的根本。李白给中国文学留下来的众多遗产之中,这种强烈的自信,自信到“狂”而且“妄”,也是值得称道的。否则,中国文人统统都成了鼻涕虫,成了脓包蛋,成了点头哈腰,等因奉此的小员司,成了跪在皇帝脚下“臣罪当诛兮”的窝囊废,恐怕中国文学史上,再也找不到一篇腰杆笔直,精神昂扬的作品了。 唐代诗运之兴隆旺盛,应归功于唐代诗人的狂放。 什么叫狂放狂放就是尽情尽性,狂放就是我行我素,狂放就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狂放就是不理会别人怎么想。一个社会,安分守己者多,对于统治者来说,当然是件好事。一个文坛,循规蹈矩的诗人多了、老实本分的作家多了,恐怕就不大容易出大作品了。 诗称盛唐,其所以盛,就在于有李白这样桀骜不羁的大师。 此公活着的时候,就声名遐迩,如日中天,就期然自许,藐视群伦。因此,他认为自己有资格这样做,也就放任自己这样做, 这种率性而为的自信,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生存方式。所以,无论得意的时候,还是失意的时候,他那脑袋总是昂得高高的。 文人的狂,可分两类,一是有资本的狂,一是无资本的狂。李白一生,文学资本自是充裕得不得了,可政治资本却是穷光蛋。因此,他活着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狂,对政治家而言,就是不识时务的傻狂了。文人有了成就,容易不可一世,容易旁若无人,当然也就容易招恨遭嫉,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中国文人的许多悲剧,无不由此而生,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杜甫写过一首题曰《不见》,副题为《近无李白消息》的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曰杀,我独怜其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此中的一个“杀”字,令人不寒而栗。也许杜甫说得夸张了些,但也可见当时的社会舆论,群众反映,对他的张狂,未必都欣赏的。 一个纯粹的文人,通常都一根筋,通常都不谙世务。他不明白,文学资本拥有得再多,那是不可兑换的货币。在文学圈子里面流通可以,一出这个范围,就大为贬值。那是政治资本的天下,在世人眼里,权力才是硬通货。李白的计算公式:文学资本等于政治资本,不过是一厢情愿;统治者的计算公式:文学资本不等于政治资本,才是严酷的事实。 李白一辈子没少碰钉子,一直碰到死为止,根本原因,就出在这个公式的计算错误上。从他下面这封自荐信,可见他是多么看重自己这点文学本钱。 “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礼,因谓群僚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四海明识,具如此谈。前此郡督马公,朝野豪彦,一见尽礼,许为奇才。因谓长史李京之曰: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上安州裴长史书》)。 这本是应该出自第三者口中的褒誉之词,由当事人自己大言不惭地讲出来,从自我炒作的角度,堪称经典。在中国文学史上,借他人之嘴,吹捧自己,能如此坦然淡定;将别人看扁,抬高自己,能如此镇定自若,大概也就只有李白这位高手做得出来。你不得不对这位自我标榜时,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大师,要五体投地表示钦佩了。 还有一封《与韩荆州书》,因为收人《古文观止》的缘故,更是广为人知。在这封信里,他把自己的这点老本,强调到极致地步。“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其实,安州裴长史也好,荆州韩朝宗也好,能帮李白什么忙这些官场人物,不过是政客而已,因为喜欢舞文弄墨,傍几个诗人作家,作风雅状,装门面而已。即使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了不起的领袖又如何也是不把文人雅士当一回事的。公元1812 年6 月,拿破仑一世大举进攻莫斯科,曾经带了一个连的诗人同往。准备在他进入这座城池时,向他贡献歌颂武功的十四行诗。结果大败而归,狼狈逃窜,诗人的鹅毛笔没派上用场。副官问这位小个子统帅,拿这班诗人怎么办才是,拿破仑说, 将他们编人骡马辎重队里当力夫好了。 这就充分说明,当政治家附庸风雅的时候,可能对文人假之以颜色,待之以宾客,而当他进人权力角逐的状态下,再大的诗人,再棒的作家,也就成为可有可无,可生可杀的草芥了。 但是,李白这两通吃了闭门羹的上书,并没有使他有足够的清醒。中国文人,成就愈高,自信愈强,待价而沽的欲望,也就愈烈,将文学资本兑换成为政治资本的念头,一发而不可收拾,这就成了李白要到长安来打拼天下的原动力。无独有偶的, 早在三年前,公元 727 年(开元十五年),王维就离开河南淇水,舍掉那一份小差使,抱着与李白同样的目的,来到都城,也想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开元之治,史称盛世,也是这两位诗人创作的黄金季节。 王维的诗,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涵泳大雅,无异天籁。李白的诗,高昂则黄钟大吕,金声玉振,低回则浪漫奇绝,灵思奔涌。他们作品中那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想象力,震撼力,美学价值,构筑了盛唐诗歌的繁荣景象。 那时的中国,尚无专事捧场的评论家,尚无只要给钱就抬轿子的吹鼓手,尚无狗屁不是就敢信口雌黄的牛皮匠,尚无报刊、杂志、网站、电视台的恶俗排行榜,尚无臭虫、蟑螂、蚊子、小咬之类以叮人为业的文学小虫子。因之,唐朝读者的胃口,还没有退化到不辨薰莸;唐朝读者的智商,还没有被训练到集体无意识状态。所以,这两位大师的诗篇,只要一出手,立刻洛阳纸贵,只要一传唱,马上不胫而走。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众望所归;高至帝王后妃,低至贩夫走卒,无不宗奉。 可对诗人而言,尽管名气大,地位却不高,尽管很风光,身份却较低。这种名位上的不对称,而造成的心理上的不平衡,弄得两位大师,很有一点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苦恼。王维23 岁就进士及第了,巴结多年,才混到正九品下的官职,也就是一个科级干部吧!而功不成名不就的李白,更惨,虽然娶了过气高门之孙女,沾了一点门阀之光,可布衣之身,尚未“释褐”,仍是白丁,总不免自惭形秽,矮人一截。 究其根源,问题还是出在中国文人几乎都有的政治情结上。中国文人,在文学上成功者,便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文学上不成功者,也要借政治上的裨益来弥补,以求人五人六站稳脚跟。但是,中国文人,绝对长于文学者,也绝对短于政治;特别善于政治者,也特别不善于文学。因此,文学成就很高者,其政治智商必定很低。王、李两位,成功于文学,失败在政治,这大概也是中国文人难逃的宿命。 然而,他俩还是义无反顾地,要到长安打拼,加入“长飘”一族,求得出头之日。 依世俗的看法,这两位同来长安,同求发达的诗人,联袂出现于公开场合,叙谈契阔于文艺沙龙,寒暄问候于皇家宫苑,见面握手于殿堂宫阙,是理所当然的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不一定很熟悉,但一定不面生,不一定很知已,但一定有接触。同进同出,亲密无间,也许不可能;但视若陌路,互不理会,总是说不过去的。 然而,后来研究唐代诗歌的人,忍不住蹊跷的,也是感到难以理解的。第一,在他们两位的全部作品中,找不到涉及对方的一字一句。第二,在所有的正史、野史里,也查不出来他们来往过,聚会过,碰过头,见过面的资料。 两位大师在长安期间,竟然毫无任何交往,这个历史上的空白,遂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思之谜。 我们知道:王维生于公元701 年,死于公元760 年。李白生于公元701 年,死于公元762 年。两人年纪相仿,写作相类,名声相似,甚至连资本兑换的欲求也都相同,这哥儿俩,没有理由不在一起赋诗唱和,说文咏句,论道探禅,行乐遨游。那是中国历史上的开元盛世,也是中国诗歌史的黄金年代,更是中国文人最足以释放能量的无限空间啊! 可是,从公元 730 年至733 年(开元十八年至二十一年),从公元 742 年至 744 年(天宝元年至天宝三载),先后共有五年工夫,同住在首善之区的两位诗人,却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不禁要问一声“为什么”了! 同时出现在公元8 世纪20 年代,首都长安的李白与王维,使我们联想到20 世纪20 年代的古都北平,“五四”新文学运动肇始时期的鲁迅与胡适。也许,胡鲁或鲁胡,李王或王李,无法类比,但在领衔文坛,引导潮流,左右舆论,吸引眼球这一点上,性质多少相似。 胡鲁或鲁胡,文学观点不尽相同,政治立场也大为相左,但都在北平教书做事,无论怎样悖背不一,并不妨碍他们聚在前门外厚德福饭庄吃铁锅蛋,无论怎样分歧交恶,也不影响他们在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品雨前茶。 尤其天宝年间,李白与王维第二次相集长安,李很抖,被唐玄宗由布衣擢为待诏翰林,一朝得意,满身朱紫。王也很抖,为七品上的左补阙,相当于准部级的高干,高轩华盖,随从骖乘。同在朝廷供职,同捧皇家饭碗,同是御用文人,同为诗界泰斗。但不知为什么,仍是形若水火,动若参商,仍是咫尺天涯,不谋一面,这就使人疑惑了。 唐代的长安,比之今天的西安,要大三四倍,无论怎么大,在同一座城池里,怎么找理由,怎么设法解释,李白王维,盛唐诗坛的****,不至于好几年工夫,像捉迷藏一样互相躲着。 以我所在的京城文坛为例,文联、作协、报刊社、出版界,加在一起,一年下来,没有三百场,也有二百场文学活动要举行的。这其中,至少有一百场的与会者,名单基本大同小异。因此,各路诸侯,海内文士,艺坛名宿,京都闻人,绝对有很多欢聚一堂的机会。 这种会,第一,热闹,第二,滋润。茶水侍候,饭局等待,红包奉送,打的报销,不愁没人捧场。于是,上至大老,下至篾片,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或捧场,或鼓吹,或炒作,或推销,或哼哈二将,吹之拍之,或四大金刚,歌之颂之,或合唱团员,附之和之,或老将拍板,一槌定音。都是再熟悉不过的那几张肉脸,那几句套话,天天见面,日日碰头,只有看腻了的可能,而无见不着的遗憾。甚者,上午一个会,下午一个会,中午还在一张宴会桌上碰杯。衮衮文坛新贵,当红风头人物,穿红着绿女记,沏茶倒水人员, 基本上是两天见三次面。如果真是一日不见,倒确有如隔三秋之感。 唐代长安,虽然没有诸如此类的文学活动,如果这两位诗人,不那么故意闹别扭的话,见面碰头的机会,应是断不了有的。大家知道,王维信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很难想象这样虔诚的佛教徒,会不去佛寺祷拜祈福大家更知道,李白风流,“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是个既离不开酒,也离不开女人的声色才子,会安稳地坐在家里纳福当时长安外廓城里,“有僧寺六十四,尼寺二十七,道士观十,女观六,波斯寺二,胡天祠四”,遍布人烟稠密的里坊间,而著名的声色场所,如平康里的上中下三曲,也处于闹市区,歌伎胡女,僧人尼姑,比邻而居,乃长安开放社会的特色。 那时,王维的辋川别业,尚未完全修缮完毕,自然借住其弟王缙在城里的宅子。据清人徐松所撰的《唐两京城坊考》,属于“长飘”一族李白,并无在他名下的邸宅。倘非住在旅店,就是寄寓崇仁坊,平康坊的各地进奏院,相当于今天的外省市驻京办,与王维、王缙所居的道邸坊,只有一街之隔,相距不远。因此,拈香礼佛的王维,与寻花问柳的李白,狭路相逢,绝有可能。除非他们俩,刻意回避,有心躲让,否则,这种不照面,不往来,不相识,不过话的背后,不能不令人疑窦丛生,令人费解。 何况,李白集中,有《曾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日归山寄孟浩然》等诗,交情匪浅;而王维集中,则有《送孟六归襄阳》、《哭孟浩然》等诗,友谊颇深。由此判断,孟浩然乃李白,王维的共同朋友,而且不是泛泛之交,当无疑问。实际情况却是你的朋友,可以成为我的朋友,我的朋友,也可以成为你的朋友,独独我和你,偏偏不可以成为朋友。李白和王维,就这么别扭着,岂非咄咄怪事 如果孟浩然是一位女诗人,而且有点姿色,自然要避免这种争风拈醋的尴尬场面。正如当下的外地美女作家,来到北京推销 自己,决不会把京城四大评论家,四小评论家,同时约在一家星级饭店开房间见面,哪还不得出人命案孟浩然,当然不会有这等情色麻烦,可他怎么对待这两位朋友,估计也是很不自在的。难就难在与王在一起的时候,不能有李,而与李在一起的时候,又不能有王。这就成了一袋米,一只鸡,和一个狐狸乘船过河的脑筋急转弯的难题了。 孟浩然肯定作过努力,因为,重感情,讲友谊,喜交往,好宾客,正是这两位诗人的共同之处。王维那首“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送元二使安西》,是尽人皆知的。在他诗集里,这样的“送别诗”,几占总量的五分之一,说明王维之情真意挚,很看重与友人的交往。具有如此平易近人,融洽处世的性格,应该有其乐意接近李白的可能性。而李白之重然诺,讲义气,任侠仗义,敢于承担,孟浩然估计,谅不至于将朋友的朋友拒之门外吧李白第一次东游,在扬州,为救济落魄公子,“不逾一年, 散金三十余万”,何等慷慨同游者死于中途,李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寝兴携持,行数千里归之故土”,何等忠忱如此两位看重友情的人,怎么可能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长安街头,见而佯作不识呢 然而,孟浩然的一片好心,落空了,这哥儿俩就是别扭着。其实,作为这两位诗人的共同朋友,他应该了解,李白也好,王维也好,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他们内心深处里,存在着难于交聚的瑜亮情结。 公元 730 年(唐开元十八年)前后,李白第一次到长安,王维已是第三度来长安,两人想做的是同一件事,因文学上的成功, 期求政治上的得意。但两人心境却不尽相同。李白乘兴而来,一路风光,自我感觉,异常良好,志在必得,王维一再受挫,跌跌绊绊,吃过苦头,心有余悸。 历朝历代的中国文人,断不了要吃历朝历代皇帝所恩赐的苦头。于是,苦头之先吃,还是后吃,对于中国文人的性格和命运, 便产生若干不同。 王维是先吃苦头,李白是后吃苦头。先吃苦头的王维,明白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明白了天地之间的自己,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上,故尔他身段放得很低,低到让李白大概很看不起。后吃苦头的李白,在掌声中,在鲜花中,在酩酊的醉眼朦胧中,在胡姬的迷人回眸中,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更不知天地之间,最可有可无的东西,就是文人。因此,他的行事方式,往往正面进攻,他的敢作敢为,常常不计后果,这大概也是王维要同他拉开距离的一个原因。 李白到长安来,可能还是靠着妻子娘家的鼎助,得以打通时任右丞相张说的关节,肯于舍出脸来为之说项,这当然是天大的面子了。而他的诗名,也为张说的儿子张垧,一位驸马爷所看重,愿意帮他这个忙,这样一来,更是胜券在握。在唐代,无论科举,无论求仕,介绍人的举荐,非常重要,十分关键。用今天的话说,走门子,用当时的话说,干谒,是一种正当的行为。李白所以十拿九稳,心性颇高,所以不把同行王维摆在眼里,因为攀附上张说父子,门路不可谓不硬,后盾不可谓不强,大有静候佳音,坐等捷报之势,估计那些日子里,我们这位高枕无忧的大师,小酒没有少饮。 其实,李白有些轻忽王维,忘了他具有住地户的优势。正如今天的“北飘”一族,只能有临时居住证而无北京户口一样, 王维口袋里有李白所没有的这纸长安市民文书。这纸文书也许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体现出王维在首都的根基、人脉、资源、可以调动起来为他所用的一切因素,李白在这方面只能瞠乎其后。 当李白觉察到这种差距,从而引起他对王维的警惕,从而发展到冰炭不容,相互隔膜,就是这两位大师,所选择的干谒路径, 殊途同归,都在希望得到唐玄宗的姐姐玉真公主的赏识,只要她首肯谁,谁就会一跃龙门,平地青云。 王维23 岁中式以后,就被任命为大乐丞。他在这个国家交响乐团的岗位上犯了错误,纯因少不经事的过失。史载他的属下伶人因演《黄狮子》只能供皇帝观看的舞,而被降职贬放。但李白显然没估计到,这个最高乐府的职务,正是王维的音乐天赋,表演才能,以及他诗歌书画方面的成就,得以体现出来的机会呀!“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尤为岐王所眷重。”(《旧唐书》本传) 从《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等王维所作的诗,看来,他与这位“好学工书,雅爱文章之士”的岐王,有着过从甚密的关系。而据《集异记》,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个人形象上占了很大的优势,在重要人物眼中,得到一个视觉上完美的影响分, 作用匪浅,这也是李白不禁要自惭形秽之处了。再则,除宁王、岐王、薛王外,王维所交往密切的贵公子,也非等闲人物。如唐太祖景帝七世孙李遵,如武、中、睿三朝宰相韦安石之子韦陟、韦斌兄弟等,都是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奥援作用的中坚力量。 “长飘”一族李白,在京城就得不到这种如鱼得水的幸运了。首先,高层社会,他缺乏根基;其次,权力中心,他难有依靠, 再其次,王维结交者,当权派,实力派,主流派,在朝派,都是一言九鼎之辈,无一不是有用之人。而李白结交者,文人墨客,酒徒醉鬼,胡女歌伎,普罗大众,都是上不了台盘,帮不了屁忙的平民百姓。所以,虽经张说、张垍父子推介,得以住进玉真公主的别馆,等待接见。可远在城外,离长安还有一段路程,加之公主很忙,一时来不了,也许说不定把他忘了。 有一首《玉真公主别馆苦雨》的诗,便是李白待命时刻的心境写照。“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诗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弹剑话公子,无鱼良可哀。” 这首诗写得很凄清,很郁闷,那点滴的檐头细雨,那瑟瑟的山间冷风,那空茫的乏人问津,那寂寞的无望等待,是李白少有的低调作品。因为他不可能不知道他所期盼的这位公主,那位李隆基的九姐,很大程度上替她弟弟照管一下意识形态方面的事务,负有发现人才,培养重点作家的使命,正兴致勃勃地观看王维的琵琶独奏,并大加赏识呢! 《唐才子传》载:“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娴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 ‘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作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 《唐诗纪事》亦称:“《集异记》载:维未冠,文章得名,妙能琵琶。春之一日,岐王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进主前一进新曲, 号《郁轮袍》,并出所为文。主大奇之,令官婢传教,遂召试官至第,谕之作解头登第。” 虽然王维一生以此为耻,靠卖艺求荣,苟且仕进,但他从此春风得意,平步青云;而李白尽管身孤心冷,尽管磊落光明,尽管不为富贵折腰,可始终没见到公主的倩影,没得到公主的芳心, 只好灰溜溜地淹蹇而归,对争胜好强的李白来讲,这是多么没面子,多么扫兴,多么无趣的结果啊! 我想,这可能就是两位顶级大师隔阂的肇始缘由。而对雄性动物来讲,再没有比斗败的鹌鹑打败的鸡,更为刻骨铭心,更为饮恨终生的痛苦了。 作为文人,自信是应该有的,自尊也是应该有的,但是,特别的自信,格外的自尊,那必然,紧接着而来的便是令人讨厌的自大了。李白这一次长安之行,是对他自信、自尊,乃至自大的一次挑战,他当然吞不下这枚苦果,因此,李白与王维,遂成为永无交结可能的平行线。两位大师的“零度”反应,在长安城里的不通往来,这个唐代诗歌史的不解之谜,似乎也就大致了解底里了。 我试着推断,这当中,肯定有一位,有意约束自己,说不定,是他们两位,决心回避对方。一个强大的文人,不大容易与势均力敌的对手,在同一天空底下共存。也许觉得你不见我,我不见你,反而更自在些,更自由些。 后来人对于前贤,都有一种“为尊者讳”的谅解,都有一种“玉成其美”的愿望,也就不甚细究,随它去了。实际上,历史的细胞,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而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在历史中的角色地位。因此,一个太自信的李白,和一个太自重的王维,形成这种旗鼓相当,互为芥蒂,彼此戒惧,壁垒森严的局面,本质上也是一种强之为强的势所必然。 应该说,一流的文人,只能对二流,三流,不人流的文人,起到磁吸作用。在京城地界上呆久了,在文学聚会上混多了,你就会总结得出来,什么人跟什么人坐在一起,什么人和什么人偏不坐在一起,什么人簇拥着谁,什么人背对着谁,你就大致了解所谓的“圈子”是怎么构成的了。至于那些风头正健的女性作家,拼命把胸脯于努力贴着谁,恨不能保持着零距离;至于那些年老色衰的女性作家,一脸怨恨地瞅着谁,作弃妇状恨不得吃了谁,则更是就近观察的指标。呜呼,每个圈子都是一个小太阳系,众星绕着太阳运行,太阳接受众星拥戴。而若干个“圈子”组合到一起,便叫作文坛。 因此,一个太阳系里,只能容纳一个太阳。若是两个不埒上下的重磅文人,如宇宙间两个等质的物体,便得按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行事,只有相拒和相斥,无法尿到一个壶里了。文坛的不安生,无不由此而来。 李白与王维,就是循着自己的轨迹运行而无法相交的星系。 也许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但如果这个斯芬克思之谜的谜底,就是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谁不愿意仰望那满天繁星的夜空呢每颗星星都在银河系里闪烁着自己的光芒,那宇宙才称得上灿烂辉煌。 若是,只有一颗星星在眨眼的夜空,或者,只许一颗星星在发光的文坛,那该多么寂寞啊!

唐朝两千六百位诗人,几乎囊括了帝国顶尖的青年才俊,用太宗李世民的话说就是“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他们有的是大唐的流量担当,有的是跨界的宗师,还有的是辅佐君王的宰辅重臣。

如果按照颜值气质、出身学历、能力人脉等“最高质量男性”的标准来看,谁能获此殊荣呢?

有人说这把交椅应该给李白坐。

李白长的到是很帅气,尤其是眼睛很大,和老虎能有一拼,“眸子炯然,哆如饿虎”。

臭美的李白喜欢打扮,他平日里最爱穿紫色的袍子,和小马哥的黑风衣的作用一样,都是耍帅打造自我人设的道具。

李白的才华自然不用说了,他是上天赐予给我华夏的谪仙人,但要是提到李白的学历,他会捂着脸找地缝钻进去。

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参考过科举考试,这其中有家庭成分和户籍的原因,在学历这方面李白显然不符合“最高质量男性”的范畴。

还有人建议把王勃也请出来参加评选。

的确王勃是有资格挑战“最高质量男性”的荣誉称号的。

王勃的出身好,他的爷爷是唐初著名大诗人王绩,就是写出名篇《野望》的那位,被称为是唐诗的五律创始人,他的叔爷爷是隋末唐初名震天下的大儒王通。

20岁的王勃在幽肃科的考试中一举中第,成了沛王的高级秘书兼伴读,拿着高工资,有专车接送;

27岁的王勃写下了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初唐四杰”的扛把子。

按理说王勃入选大唐“最高质量的男性”应该没有异议,但王勃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杀人。

在虢州参军任上,王勃为了哥们儿义气帮人平事儿,私藏了朝廷的钦犯,后来因为害怕又亲手把犯人给杀了,自己成为了阶下囚。

这个犯罪污点彻底让王勃落选“最高质量男性”

那么这两千多名诗人中到底有谁可以胜任“最高质量男性”呢

他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诗佛”王维。

先来看看王维的逆天颜值

《集异记》精准的描绘了王维的长相:“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立於前行。”

皮肤白净,没有青春痘,身姿挺拔胸肌鼓鼓的,往那儿一站就有玉树临风的强大气场,粉丝们一见到,受不了的会高呼一句“我的天呐”,然后晕死过去。

这就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生动诠释。

不知道王维知不知道一千年以后,出了一种护肤品叫“郁美净”,名字就是化用了《集异记》里夸赞王维的话。

那天,王维和“画圣”吴道子一起在大慈恩寺的墙壁上画壁画,粉丝们知道消息后围起了人墙,不管是纹身大汉,还是平康坊接客的姑娘们,都把脖子伸的长长的,想亲眼见见传说中“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的王维。

这种摩肩接踵为了看一个人脸的大场面,在唐朝之前只发生过一次。

《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潘岳就是潘安,因为长的好看,在大街上的时候被**们手拉手的拦住,还在他乘坐的马车上扔了很多水果烟酒。

粉丝们高涨的热情为我们直接创造了一个知名的成语:貌似潘安。

无可挑剔的颜值在给王维带来巨大流量的同时,还让王维轻松的获取了功名。

该说说王维的学历了

大家都知道隋唐科举制中的最高学历是“状元”,在两千多名唐朝诗人中状元及第的凤毛麟角,属于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

除了贺知章、贾至之外,只有王维获此殊荣,同时他也是最年轻的状元,彼时还不到二十岁,同时代的李白还在四川为了吃麻辣锅还是鸳鸯锅而纠结、杜甫还是“一日上树能千回”的熊孩子。

和王维关系不错的歧王(就是杜甫诗里写的“岐王府里寻常见”的那位),得知王维要参加科举考试,提前为他铺好了进入官场的红毯,让王维准备好自己最拿手的诗文和琴曲去拜见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

在皇帝面前说话分量很重的玉真公主,见到王维以后马上不淡定了,这哪儿是人间的男人啊,这简直是从画里走出来的美少男,本宫今天开眼了。玉真公主强装平静,让王维快快献艺。

王维当场弹奏名曲《郁轮袍》,又递上了自己的诗作,玉真公主的手开始微微的颤抖,原来自己近期一直吟诵的诗篇正是眼前的王维所作,终于见到本尊了。

得知王维是为了科举功名的事儿而来,玉真公主马上表态:状元就是你的了,我要你不,是大唐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一边的歧王小声提醒玉真公主,之前您已经答应宰相张九龄了,让他的弟弟张九皋中状元的

玉真公主朝歧王翻了个白眼,一副“我说了算”的样子。

王维用颜值开路,用才华敲锣打鼓,终于换来了登第的无限荣光。

王维的才艺也很过硬

写诗自然不用赘述。

王维的第一份工作是太乐丞,主管宫廷的音乐舞蹈等活动,后来在工作中因为犯了皇家的避讳(王维组织同事们观看舞黄狮的表演,**是皇家的御用颜色,只有皇帝才能观看),被皇帝贬为了济州司仓参军。

王维的音乐天赋是祖传的,他的爷爷曾做过协律郎,大概相当于中央音乐剧团的团长。

最能证明王维音乐才华的一个小故事是:

王维在友人家里看到了《按乐图》,只看了一眼画中人物的乐器和神态,就告诉友人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

这好比看《三国志》的时候看到某句话,能直接说出来是出自哪一章节哪一页,这就是艺术造诣的最高境界—化境。

王维还是书画大家,我们都听说过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里的画主要指的是壁画,王维在壁画领域和吴道子平分秋色,在安史之乱中凭借绘画的高超技艺,换来了宰相崔圆的出手相救,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身陷囹圄还能全身而退的官员。

人生有涯,虽然老天爷赏给了王维音乐、绘画、诗歌方面的金饭碗,虽然王维可以随意的选择一条路发展下去成为泰山北斗,但太多的天赋也是一种负担,因为这意味着只要选择了一条路,就要放弃其他的。

在这些天赋之外,王维还必须遵照“学而优则仕”的道统,选择文人最蹩脚最不自在的路—当官。

王维的能力很出众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二百多名大臣被安禄山俘虏。王维吃药准备把自己的嗓子弄哑,拒绝做安禄山的伪官,但听说安禄山把拒绝演出的乐工雷海青杀了,并且直接把不配合跳舞的大象碎尸万段,王维只能暂时从了安禄山。

虽然表面屈从了叛军,但是王维“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他分析和预判敌我双方的形势,认为朝廷早晚会成功镇压安史叛军的,到了那时候,他们这些投敌的大臣们估计都得吃不了兜着走,接受朝廷的惩罚的。

王维写了一首表明自己忠诚不贰的《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写就之后让好友裴迪设法带了出去,有朝一日大唐的军队杀回来了有这首诗至少可以保我不死

果然在大唐军队收复两都以后,其它的大臣都以“六等罪”遭受了重罚甚至丧命,只有王维受到了严重的口头警告,官阶还是从五品上的太子中允。

就问你这波操作6不6

这就是对人事超强的预判能力,王维不仅能预判而且还能做出正确的布局,巧妙的将个人的身家性命最大限度的保护起来。谁说文人没有政治头脑呢,王维要是在疆场上准是战术战略的高手。

王维还真的去过边疆,在公元736年的时候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代表朝廷慰问边疆的将士们,在大漠的日子里他和名将崔希逸成为了好兄弟。

每当有向朝廷表奏的战报文件,王维都亲自把关帮崔希逸润色,不忘给崔希逸美言几句。

好兄弟都是互相成就的,崔希逸直接让王维在自己的幕府里当判官,陪着王维一起考察前线布防、察访军情,给足了面子。

此外王维还和前面说的歧王李范和宁王李宪二位亲王关系很好,还和佛教的一些大德高僧相处的很融洽,其中包括净觉禅师(唐中宗韦皇后的弟弟)

无论在朝廷、军队,还是宗教,王维都交友广泛,并且和交往对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不正是王维个人魅力和能力的最好证明吗。

作为大唐“最高质量的男性”,王维知道怎么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天赋,合理的配置人脉资源,时刻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和布局。

他不吵不闹,不慌不忙,把人生际遇中的所有苦厄都当做一种必要的历练,即使临终的时候给弟弟王缙写绝笔信,还在劝说亲朋好友要爱惜身体,要拜佛修心。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是其母亲崔氏与丈夫商量后取的,取自《维摩诘所说经》。书中的维摩诘是一位住家修行、法力高深的佛教著名居士。心无挂碍天地宽。即便有着世俗生活的零碎,维摩诘也能无垢相称,自得解脱,这或许是其父母对于王维最初的祝福。而王维一生亦官亦隐,也似乎印证了来自父母最初的福佑。

历史上的贵族政治,魏晋南北朝何唐朝两个时期最为辉煌。刘禹锡的《乌衣巷》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琅琊王谢家族。琅琊王氏衰败后,太原王氏崛起。在唐代,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父亲王处廉来自于太原王氏,母亲崔氏出身于博陵崔氏,所以,王维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血统,而得益于名门世族的流风余韵,自幼年起,他就开始接受正规化的贵族教育,加上其本身聪颖早慧,诗文、书画、音乐、舞蹈,无一不熟习。

天有不测风云,九岁那年,王维父亲突然逝世,其母亲带着兄妹六人搬迁到蒲州,自己娘家的领地,方便往来和照顾。初期有受到些救济,但生性要强的她有着柔韧的坚持,不愿坐享其成,选择自力更生,白天洗手做汤羹,晚上熬夜做绣品,换钱置田买地,解决一大家子的生计问题。而作为长子的王维,不忍母亲日夜劳苦,在读书之余,时常瞒着母亲,精心临摹书、画,篆刻印章,拿到街市兜售来赚些碎银贴补家用。有失亦有得。蒲州人才辈出,风景壮丽,文化底蕴深厚,王维在此处勤奋苦读,对诗、书、画的技艺亦精益求精,虽家道中落,他身上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未因世俗尘烟而蒙尘。

“学而优则仕”,古代读书人大都有一腔经邦济世的雄心壮志,王维亦如此。十五岁那年,他离开蒲州,踏上宦游之路。在长安,少年王维遇到了祖自虚,二人春考落第后结伴隐居终南山。然身体本孱弱的祖自虚因寒染病,下山就医疗养,独对斜阳的王维在重阳节写下了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后来,王维还结识了祖咏、綦毋潜、储光义、裴迪(一生来往最为密切)等诗友。风华正茂的少年们,受社会豪侠气息的影响,也曾踌躇满志,纵饮狂歌。后来同友人一道往东都洛阳寻找机遇,可世事无常,少年祖自虚旧病复发,没能捱过漫长的冬日,未及弱冠的王维再次直面亲友的亡故,悲从中来,挥泪写下《哭祖六自虚》,为好友送葬。待祖自虚葬礼安置完毕后,身心交瘁的王维决定离开洛阳,返回蒲州。在故乡逗留数日后,偕弟弟王缙重走长安,与众多好友相聚相和后,拜谒岐王李范。“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文采风流,雅爱文章之士,好音乐诗文的岐王,宅邸常常高朋满座。通音律,擅书画,诗词绝的王维为岐王所赏识,时常出入王府,亦结交了许多达官显贵。贵人相助,平交王侯,彼时的王维畅游于权贵之间,风光无限。

719年,十九岁的王维在长安赴京兆府试,以一首《赋得清如玉壶冰》获得府试第一的好成绩,登第举子。721年,二十一岁的王维辛酉科状元及第,其弟弟王缙也中了进士。取得功名后,在舅父和母亲的操持下,王维和母舅博陵崔家之女崔小妹结为秦晋之好。是年,春闱大捷的王维携新婚妻子奔往长安,解褐为太乐丞,开始了仕官生涯。然好景不长,数月后因“舞黄狮”事件被牵连贬谪前往济州。731年前后,其妻崔小妹难产大出血,母子俱未躲过此劫,而立之年的王维遭此伤痛,辞官漫游,而后也再未续娶。宦海浮沉,王维亦开启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756年,王维在“安史之乱”中被俘,因诗名太大,安禄山派人迎接他到洛阳,拘于菩提寺,硬委之以给事中之伪职。期间,裴迪冒死前来探看,携其口述诗《凝碧池》离去。第二年,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王维与其他陷贼之官,均被收系狱中,随后押到长安。这些人按律当以死谢罪,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叛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三年后转为尚书右丞,既是其官阶最高,也是其最后任职所在,故其又被称作“王右丞”。

761年春,王维似有所感,上书请辞归田,使其弟还京都;7月盛夏,他留下书信与平生亲故告别,悄然离去。清醒地了却身后事,从容安静地与世诀别,无外乎杜甫盛赞“高人王右丞”。

世人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论。家族传承,社会影响,个人阅历,造就了王维和他的诗画。前期的王维也有豪迈恣意的时候,而贯穿其一生的更多的是清心淡远,温润如玉,超脱自我的禅意幽柔。

王维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山水田园诗和破墨山水画上。其山水田园诗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传统,还吸纳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平淡醇美,进而将山水田园诗推向了新的高度;其山水画,调和当时主流两派风格,“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丰富了山水画面的层次与表现力,而意在抒发个人性情的作画目的,则是开启了文人画的传统。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氤氲着恬静淡雅的画面美,流淌着空灵清幽的音律美,浸润着自然超脱的禅意美。一首诗,即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苏轼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闻一多评:“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的传统,后代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大半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然。”

参考答案:

—、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楼lóu(城楼、下楼、钟楼)

依yī(依靠、依赖、依着)

尽jìn(尽头、尽情、尽力)

黄huáng(黄金、黄叶、**)

层céng(上层、双层、一层楼)

照zhào(照明、照射、照相)

炉lú(火炉、香炉、炉子)

烟yān(烟雾、烟火、香烟)

挂guà(悬挂、挂着、挂图)

川chuān(冰川、山川、一马平川)

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

欲yù(欲望、食欲、 贪欲)

穷qióng(贫穷、穷人、穷尽)

瀑pù(瀑布、飞瀑、雨瀑)

布bù(白布、棉布、布料)

遥yáo(遥看、遥远、遥望)

三、多音字

更gèng (更好)gēng(更正)

落luò (落后)là(丢三落四)

四、近义词

依—靠 望—看

五、反义词

白—黑 人—出 穷—富

前—后 直—弯

六、词语解释

白日:指傍晚的太阳。

依:挨着,靠着。

尽:完,这里指太阳依着群山渐渐西沉,最后都看不见了。

入海流:是说黄河最终流入大海。

欲:想要。

穷:尽。

香炉:指香炉峰。

直下:直泻而下,形容速度非常快。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叫作银河。银河由许许多多的恒星构成。也叫天河。

九天:极高的天空。

七、古诗大意

《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八、问题归纳

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

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3《望庐山瀑布》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

采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联想、想象的方法来写瀑布的磅礴气势。

九、课文主题

《登鹳雀楼》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十、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课文9 黄山奇石

—、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南nán(南方、南边、走南闯北)

部bù(部队、部分、南部)

些xiē(一些、有些、这些)

巨jù(巨石、巨大、艰巨)

位wèi(位置、地位、座位)

每měi(每人、每回、每当)

升shēng(升高、升起、升旗)

闪shǎn(闪光、闪电、电闪雷鸣)

狗gǒu(猎狗、天狗)

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

闻wén(新闻、闻名)

名míng(名字、名气、名声)

景jǐng(景区、景色、风景)

区qū(地区、山区、风景区)

省shěng(节省、省份、省内)

秀xiù(秀丽、秀美、俊秀)

尤yóu(尤其、尤甚、尤为)

其qí(其中、其实、其它)

仙xiān(天仙、仙人、神仙)

著zhù(著名、著作、显著)

形xíng(形状、形态、奇形怪状)

状zhuàng(状态、状物、状况)

三、多音字

当dāng(当作)dàng(上当)

都dōu(都是)dū(都市)

弹tán (弹跳)dàn(子弹)

四、近义词

秀丽—秀美 神奇—奇妙 尤其—特别

著名—有名 中外闻名—远近闻名

五、反义词

陡峭—平坦 有趣—乏味 升起—降落

中外闻名—不为人知

六、理解词语

中外闻名: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神奇:非常奇妙。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陡峭:山势等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

翻滚:上下滚动,翻腾。

奇形怪状:不同寻常的,奇特怪异的形状。

七、句子解析

1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抱”、“蹲”、“望”、“一动不动” 等动词,把这块形状像猴子的奇石写得活灵活现,突出了“猴子观海”的有趣。

2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把“巨石”比喻成“一位仙人” 在指路,将奇石的特点描绘得惟妙惟肖,突出石头的有趣。“站”“伸”“指”等动词,写出了“仙人”的动作,使得 “仙人”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3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这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伸着脖子” 从形状上写出了巨石上部的修长之美,“不住地啼叫”从声音的角度来写石头的特点。这句话把“金鸡叫天都”写得栩栩如生。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几种奇石?

课文写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种奇石。

2默读2—5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奇石形态的句子,想一想石头的形状。

①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②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③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④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3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和第2、3、4、5自然段写石头有什么不同?

第2-5自然段详写,第6自然段略写。这样能突出表现几种奇石的特点,重点突出。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了吗?

因为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水果,有的像动物,有的像神,形状多样,惟妙惟肖,神奇有趣,所以作者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

九、课文主题

本课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表现了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的美丽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十、教材课后习题

2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说里的石

头,再选一张写下来。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第一幅图:那巨石好像一只温顺的小狗,静静地卧在山岭之间,守卫着美丽的黄山。

第二幅图:那巨石真像一位背着箩筐在陡峭的山峰上采药的人。他穿着长长的袍子,背着满满的一筐药材,这就是有名的“老僧采药”。

第三幅图:它真像是-部线条流畅的手机,藏在了苍翠的树林间。你看它的天线直指云端,信号一定非常好。

课文10 日月潭

—、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名míng(有名、姓名、著名)

胜 shèng(胜地、取胜、胜利)

迹jì(古迹、事迹、足迹)

央yāng(央求、中央、央告)

丽lì(秀丽、美丽、丽人)

华huá(中华、华丽、华夏)

展zhǎn(展开、展现、展翅)

现xiàn(出现、发现、现在)

披pī(披上、披肩、披挂)

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

潭tán(水潭、深潭)

湖hú(湖水、湖面、西湖)

绕rào(环绕、围绕)

茂mào(茂盛、茂密、繁茂)

盛shèng(盛开、盛会、旺盛)

围wéi(围栏、围攻、周围)

岛dǎo(宝岛、小岛、海岛)

纱shā(面纱、纱巾、轻纱)

童tóng(童年、儿童、童话)

境jìng(边境、环境、仙境)

引yǐn(引起、引导、吸引)

客kè(游客、客人、来客)

三、多音字

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

撞dǎo (撞到)dào(倒退)

薄bó(刻薄)bò(薄荷)báo(薄饼)

四、近义词

环绕—围绕 周围—四周 展现—展示

隐隐约约—模模糊糊

五、反义词

茂盛—稀疏 清晰—模糊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六、理解词语

环绕:围绕。

茂盛:生长得多而茁壮。

名胜古迹:有古迹或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清晰:清楚明晰。

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

蒙蒙细雨:文中形容雨点很细小。

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

秀丽:清秀美丽。

七、句子解析

1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特点。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薄薄”说明了雾很淡,所以能看到晨星和灯光。“点点灯光”写出了雾气中灯光闪烁的样子。这两句表现了在雾气的笼罩下,晨星和灯光相互映照的朦胧美。

3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朦胧”一词恰当地写出了日月潭的朦胧之美。给人一种缥缈的感觉。

4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正是由于日月潭风光秀丽,所以才能吸引中外游客。

八、问题归纳

1日月潭在哪里?它周围的环境怎样?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3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觉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篇文章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开头总写日月潭的位置及周围的环境。中间具体写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和清晨,中午的晴天和雨天的美丽景色,结尾总结全文。

4你去过台湾的日月潭吗?用几句话赞美一下吧!

日月潭就是一幅明丽的山水画,细雨蒙蒙中的日月潭就是童话中的仙境,我爱你—日月潭。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和清晨、中午的美丽景象。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日月潭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十、课文主题

本文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宝岛台湾、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儿?画出有关句子并读一读。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课文11葡萄沟

—、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份fèn(年份、一份、省份)

坡pō(上坡、山坡、土坡)

枝zhī(树枝、枝叶、枝条)

起qǐ(起来、起点、起飞)

客kè(游客、客人、来客)

老lǎo(老师、老乡、老人)

收shōu(秋收、收下、收到)

城chéng(城乡、城墙、城市)

市shì(市场、都市、市长)

利lì(利害、利用、利益)

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

沟gōu(山沟、水沟)

产chǎn(出产、生产、产地)

梨lí(香梨、甜梨、梨树)

搭dā(搭起、搭建、搭理)

淡dàn(淡水、淡绿、淡红)

够gòu(能够、足够、不够)

好hào(好学、好客、好奇)

干gān(干净、干涉、晒干)

留liú(留着、保留、留下)

分fèn(分量、水分、成分)

味wèi(味道、美味、香味)

三、多音字

好hǎo (好人)hào(爱好)

分fèn (水分)fēn(分开)

干gàn(干活)gān(干净)

钉dīng(钉子)dìng(钉架子)

四、近义词

茂密—茂盛 有名—著名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五、反义词

茂密—稀疏 喜爱—讨厌

展开—合拢 热情—冷漠

六、理解词语

茂密:茂盛而繁密。

山坡:山顶与平地间的倾斜面。

生产:特指人们使用工具创造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好客:乐于接待客人,对客人热情。

阴房:文中指阴干葡萄的房屋。

蒸发:液体表面缓慢而转换成气体。七、句子解析

1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此处运用比喻,把葡萄茂密的枝叶比作绿色的凉棚,说明葡萄长得非常茂盛。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说明葡萄颜色多种多样,突出了葡萄的色泽鲜艳。

3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阴房的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阴房里,挂在木架子上,热空气从小孔进入阴房,在因房内流动起来,把葡萄栗色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八、问题归纳

1葡萄沟在哪里?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

2葡萄沟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3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过渡句,既交代了葡萄的销路,又引出下文对葡萄干制作过程的介绍。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本段既写清了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又突出了本文叙述说明的中心,自然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本段作者按照从种到收的顺序进行叙述,描绘了葡萄沟美丽的景象,讲出了人们喜欢葡萄沟葡萄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葡萄沟的葡萄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概括全文,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十、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介绍葡萄沟盛产的葡萄的颜色、味道及制作葡萄干的过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你喜欢葡萄沟吗?说明理由。

喜欢。因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里盛产水果;这里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这儿的老乡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语文园地四

一、识字加油站

1从这张火车票上,你能认识哪些汉字?

遵、海、新、空、快、速、效。

2你从中了解了哪些信息?

示例:这是一张遵义通往上海的火车票,这张车票票价是 460 元,属于新空调硬座快速。座次是:16 车 024。发车时间是:2016 年 06 月18 日 16:46。

二、日积月累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是指;有山水的地方像图画、文章样美丽,形容该地方风景优美,令人赞叹。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的意思是骑着白马看那秋风萧瑟的寒上风光,看那烟雨蒙蒙香花开放的江南美景。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意思是清风明月这样悠然的自然景色原本是无价的,可遇而不可求;眼前的流水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都是有感情的。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的意思是大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坚持陪孩子学习十分钟,影响孩子的一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直接抒发思乡思亲之情的诗句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唐)王维

王维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据其《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

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隐居。

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

王维最耳熟能详的就是《画》

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

古巴强人卡斯特罗(Fidel Castro)

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

独裁者墨索里尼(Mussolini)

浪漫诗人雪莱(Perey Shelley

法国小说家--狮子大仲马

7月26日 瑞士心理学家--狮子容格

法国剧作家--狮子小仲马

英国诗人--狮子霍普金斯///

瑞士经济学家--狮子汉马斯克德

汽车发明者--狮子亨利福特新闻历史学家--作家帕金森

7月31日 立体画派画家--狮子维隆

几何艺术家--狮子赫克尔

8月1日 罗马君王--狮子克劳地亚斯

意大利著名演员--狮子贾安尼尼法国博物学家--狮子拉马克

中国大陆摇滚乐坛第一人--狮子崔健你可以试下

王维是山水田园派诗人。

一、出生日期:701年。

二、别称:王右丞、诗佛。

三、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四、主要作品:《王摩诘文集》等。

五、主要成就: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

六、人物生平:

1、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唐玄宗开元十九年,王维状元及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2、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拔擢王维为右拾遗。开元二十四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至德元载,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

七、历史评价:

1、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2、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6106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