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宫》的结局是什么

电视剧《宫》的结局是什么,第1张

根据前一任国王定下的契约,普丁国第一王储英王子(协塔朋·平朋 Sattaphong Phiangphor 饰)必须迎娶素未谋面的平民女孩卡宁(安苏玛琳·瑟拉帕萨默莎 Ungsumalynn Sirapatsakmetha 饰)。然而,在此之前,英王子已经有了一位地下恋人妮丽(棠差诺·莉拉卡 Bebe Tanchanok 饰),妮丽是一名职业弓箭手,即将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

卡宁是一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大学女生,学习美术的她脑袋里成天到晚都萦绕着古灵精怪的念头。家里拮据的经济和高筑的债台让卡宁不得不接受了这段没有感情的婚姻,两个陌生人忽然住到同一屋檐下,会发生怎样有趣而又浪漫的故事呢?夹在妮丽和卡宁之间,英王子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宫 รักวุ่น ๆ เจ้าหญิงจอมจุ้น 2017》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XuhgDu8qgCZSPo1D7gYXw

pwd=8ehs

 提取码:8ehs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

欣赏作品: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 (Handel,GeorgFrideric,1685—1759),德国作曲家。出生于德国哈勒城。他自二十七岁起定居英国,对英国的音乐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英国人亦把他看作是自己的音乐家。韩德尔在西欧音乐史中与巴赫占有相等的重要地位,对后世音乐影响极大。

欣赏作品:合唱曲《哈利路亚》

小提琴曲《广板》 (Franz Joseph Haydn,1732一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派奠墓者之一。他出身贫困,从小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作曲主要靠自学,成年后长期任乐队队长,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1791、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备受欢迎。他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惊愕》、《军队》、《伦敦》、《牛顿》等,故他被称作交响乐之父。

欣赏作品:室内乐《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

交响乐《惊愕交响曲》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已知的有:二十部歌剧,四十多首交响曲,五十余首协奏曲,二十七首弦乐四重奏等共计六百二十二首作品。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中清新明快的节奏、悦耳动听的旋律、高雅庄重的气质,使他的音乐宛如天籁的声音。人们都说,莫扎特音乐之美,古今无人能及。“音乐神童”

欣赏作品:管弦乐曲《第40交响曲》

室内乐《G大调弦乐小夜曲》

管弦乐《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出生于德国波恩,自幼学习弹琴,1787年曾到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贝多芬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体系的时代,欧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此时正日益兴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这些时代的特征,或歌颂英雄,或反对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其主要作品有《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即第五交响曲)、《合唱交响曲》(即第九交响曲)等。贝多芬的晚年十分凄凉,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但是,人民忘不了他,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的葬礼举行时,有二千多人参加护灵。贝多芬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是交响曲,因此他被誉为“交响乐之王”。

欣赏作品:管弦乐曲《第五交响曲》——命运

管弦乐曲《第六交响曲》——田园

钢琴曲《月光奏鸣曲》

钢琴曲《热情奏鸣曲》

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 (Franz Seraph Peter 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童年时代就接触音乐。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在传统的室内乐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而在即兴曲和音乐瞬间中,舒伯特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它们的随想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的要素。

代表作品

舒伯特最广为流传的是他那由感而发的六百多首歌曲。我们熟悉的还有著名的《舒伯特小夜曲》,优美的旋律,令人陶醉。 (Hector Louis Berlioz,1803-1869),为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十九世绍上半叶法国音乐最伟大的代表者。遵父训21岁修完医学课程获得理学士学位后,他断然决定改行从事音乐,从此跟家庭闹得关系紧张,只得靠借债和私人教课维持贫寒的生活。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扬民望曾写道:“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精华,可以说集中在作家雨果、画家德拉克罗瓦和作曲家柏辽兹这三个人身上,他们的作品揉合着种种矛盾的因素,其中有豪迈的精神和革命的激情,也有艺术家个人孤寂心绪的衷心倾吐和种种空幻的奇想。”

欣赏作品:管弦乐曲《幻想交响曲》 (F.Mendelssohn,1809-1847),德国作曲家。生于银行家家庭。1822年起,先后赴瑞士、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意大利罗马等地进行创作和演出活动。门德尔松的主要作品有:《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等五部交响曲;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芬格尔山洞》、《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钢琴曲《无词歌》四十八首以及多种题材和体裁的器乐和声乐作品。  门德尔松的作品风格优美生动,结构完整严谨,配器精巧。他在1829年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乐》,使巴赫这部名作得以在乐坛占据重要地位。他还协助舒曼创立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欣赏作品:管弦乐曲《仲夏夜之梦》 (Fredric Chopin,1810-1849),波兰作曲家。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1831年,肖邦来到巴黎,与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来往,如音乐家李斯特、柏辽兹,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海涅,画家德拉克洛瓦。在与闻名于世的小说家乔治桑的交往中,肖邦步入创作最旺盛的时期。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他巧妙克服了钢琴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的主要局限。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功不可没。他第一次在音乐中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使斯拉夫民族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的主流。他的作品旋律矫健勇猛;玛祖卡那骑士般的辉煌;圆舞曲充满甜蜜的柔情。肖邦还写了幻想曲、谐谑曲、叙事曲、即兴曲、前奏曲、奏鸣曲。他抒发感情神秘莫测、令人销魂。

代表作品:《f小调钢琴协奏曲》、C小调练习曲《革命》等。 (Franz Liszt,1811一1886),天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车尔尼、雷哈、巴埃尔的弟子。他十六岁时定居巴黎,受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李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誉为“钢琴(技巧)之王”。

欣赏作品: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第六号。 (Johann Strauss,1825~1899),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家庭,与父亲同名。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和《安娜波尔卡》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

欣赏作品: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 (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1835—1921),法国作曲家,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出身于诺曼第附近的贫苦农家,母亲是水彩画家。父亲在圣-桑两个月大时去世,圣桑由母亲和伯母共同抚养,伯母是音乐家,于圣桑两岁半时开始教他弹琴。圣-桑拥有惊人的音乐天份,五岁时写出附有钢琴伴奏的歌曲,七岁开始跟随史塔马替学琴,并和马雷登学作曲,十岁时和比利时的小提琴家贝塞姆斯合作演出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几个月后更举办首次钢琴独奏会,演奏曲目包括巴赫、韩德尔、莫扎特及贝多芬等人的作品。1848年进入巴黎音乐院选修风琴和作曲,隔年获得院中风琴比赛第二名,1851年更获得首奖。

欣赏作品: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 (Carl Maria von Weber,1786一1826),德国作曲家。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对德国民间音乐、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韦伯十岁学钢琴,以后又学作曲,十二岁开始写作歌剧音乐。1813年以后,他先后任布拉格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对这两个演出团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

代表作品:

韦伯的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即《魔弹射手》。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漫主义歌剧。此外,他还写了歌剧《奥伯龙》,以及少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其中,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他1840年5月7日出生于乌拉尔的伏特金斯克城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他自幼便已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1862年,柴科夫斯基进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踏上接受真正的专业音乐教育的决定性道路。1866年就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历时十一年之久。他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优秀作品。1877年开始,是柴科夫斯基的创作的极盛时期。柴科夫斯基是总结全欧洲音乐发展的整个时代的一位伟大的世界规模的俄罗斯人。他建立了自己宏大的交响音乐体系,成为交响音乐方面登峰造极的人物之一。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了七部交响曲,其中《g小调第一交响曲》是他的交响乐体裁的处女作,是一部真正的俄罗斯交响曲,其特征是着重于心理描写、充满爱国主义的抒情情调。这部交响曲也是人们理解他的交响乐作品的人门阶梯和门径。

代表作品:

1866,他创作出最初的三部交响曲、交响诗《弗兰契斯卡·达·利米尼》、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舞剧《天鹅湖》以及《第一钢琴协奏曲》等。这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第一个时期。柴科夫斯基的晚年是他创作的顶峰时期。1888-1889年他访问了德国、捷克、法国和英国,与勃拉姆斯、格里格、德沃夏克、古诺、马斯涅等结下了友谊。1877年开始,是柴科夫斯基的创作的极盛时期。他开始创作两部天才的作品--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和他的成名作《第四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的晚年是他创作的顶峰时期。在这期间,他除了创作《叶甫根尼·奥涅金》、《第四交响曲》外,还创作了《第五交响曲》、《曼弗里德交响曲》,歌剧《黑桃皇后》、《约兰塔》,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还有《暴风雨》、《意大利随想曲》、《一八一二年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以及各种器乐重奏、钢琴独奏、声乐浪漫曲等,几平涉及所有体裁。特别是他在1893年夏天写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他的绝笔之作。 (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从小喜爱音乐和文学。舒曼生性感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他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关心和支持尚未为人所知的音乐家,如:肖邦、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等。

舒曼的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1840年写了138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还写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秦曲》、《曼弗雷德序曲》等。 (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1792-1868),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生于意大利贝萨洛。他十岁师从蒂塞学和声,后学习作歌剧。所作的《塞维尔的理发师》,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它语言生动,形式自由、充满幻想的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他并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手法,使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原来仅作音高提示的古钢琴伴奏。1829年罗西尼写了搁笔之作《威廉·退尔》,这部作品反映了民族自主的愿望,并对大歌剧体裁的形成起到了推进作用。

代表作品:

罗西尼创作了近四十部歌剧,代表作有《塞维尔的理发师》、《威廉·退尔》、《灰姑娘》、《偷东西的喜鹊》以及正歌剧《奥赛罗》、《摩西》等。 (Nikolay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1844-1908),俄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被公认为是最好的海的风景画大师。但他首先是一位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特别是俄罗斯歌剧艺术的巨匠。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家庭音乐气氛的熏陶,六岁开始学钢琴,十一岁尝试写作音乐。186512月首演他的《第一交响曲》获得成功。1871年正式成为专业音乐家。他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年,学生都相当优秀,其中有:阿连斯基、阿萨菲耶夫、格拉祖诺夫、李亚多夫,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朱亚斯科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等200多位著名音乐家。在他一生中最后的二十年间,他几乎没有采用过纯粹的交响音乐的形式来写作。他的交响音乐创作都具有标题性、叙事体和音画式的倾向,他的交响音乐作品的情节,同俄罗斯的壮士歌和传说、东方的民间故事以及人民生活的场面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他的交响音乐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东方色彩。他还著有《和声学实用教程》、《管弦乐配器法》以及传记《我的音乐生活》等。

代表作品:

他的主要作品有:歌剧十五部,包括音乐剧、史诗歌剧、神话歌剧、抒情喜歌剧和神怪歌舞剧等体裁,其中最著名的有《普斯科夫姑娘》、《五月之夜》、《雪女郎》、《圣诞节前夜》、《萨特阔》、《沙皇的新娘》、《萨旦王的故事》等。他的最后一部歌剧《金鸡》是一部尖刻的讽刺作品。他的交响音乐作品数量不多,但非常精彩:六十年代的作品主要有《第一交响曲》、交响组曲《安塔尔》和交响音画《萨特阔》等;八十年代的作品则有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和《第三交响曲》等。 (Georges Bizet,1838-1875),又名比捷。1838年10月25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声乐教师,母亲出身于音乐世家。九岁学钢琴,同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又随古诺学习。比才的第一部独幕喜歌剧《医生之家》受韦伯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较深。1856年他完成了《C大调交响曲》,这部作品形式严谨,旋律清新色彩明快,充分显示了他的创作才华。年轻的比才音乐兴趣广泛,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和总谱阅读能力曾使当时的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感到震惊。

欣赏作品:管弦乐曲《卡门序曲》 (Piano 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西班牙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1856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毕业后从事演奏与创作。以纯熟、精湛的技艺和惊人的音乐记忆力著称于世,被各国音乐界公认为19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流浪者之歌》(亦称《吉卜赛之歌》)、《卡门幻想曲》等。

欣赏作品: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Antonín LeopoldDvořák,1841~1904年),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德沃夏克于1841年诞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一个贫苦家庭里。他的童年是伴随着辛勤的劳动度过的。十三岁时,他便沿袭父亲的道路,当了屠户学徒。但是少年德沃夏克是一个十分上进,他刻苦自学,并逐渐显露出音乐才能。他最先跟本村的乐师学习小提琴,十六岁时进入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这所音乐学校是他成为音乐家的摇篮。1859年,德沃夏克以优异的成绩从布拉格风琴学校毕业,此后他便开始在捷克国家剧院里担任中提琴师。在此期间,他广泛地吸取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努力学习西欧古典主义和浪漫乐派作曲大师们的创作经验,并且迈上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

欣赏作品:管弦乐曲《自新大陆交响曲》—“新世纪交响曲” (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生于卑尔根,15岁时去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去哥本哈根从加德为师。1864年结识了作曲家里夏德·诺德拉克后,共同从事研究挪威民间音乐的工作。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抒情歌曲,整理改编民间歌曲。其妻歌唱家尼娜是他作品最好的解释者。他能巧妙地将主题用古典结构形式和现实的传统音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与真正的民间音乐难以分辨。在创作中,他经常突破一些清规戒律。1868年创作了《a小调钢琴协奏曲》,使他成为当时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后期作品,一般都采用短小抒情形式,十分成功。代表作为交响组曲《培尔·金特》。

欣赏作品:管弦乐曲《培尔、金特组曲》 (Mussorgsky Modest Petrovich,1839-1881),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童年时代就表现出很不平凡的音乐才能。最初随母亲学习钢琴。十岁时,在彼得堡向海尔克学习钢琴。1852年,穆索尔斯基进彼得堡帝国禁卫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在普列奥勃拉任斯基军团服役,充御前禁卫军。两年后脱离军界。穆索尔斯基立志于音乐,但未得机会受正规音乐训练。因此,他的不少作品开始因其手法独特而不为人们接受。穆索尔斯基的主要作品有: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霍万斯基党人的叛乱》、《索洛钦市集》(此作去世后由居伊续作);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等。他的歌曲也不乏传世佳作,如《跳蚤之歌》、《可爱的萨维什娜》等。

欣赏作品:独唱曲《跳蚤之歌》,交响诗《荒山之夜》。 (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1953),苏联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自幼从母学习钢琴,5岁试写钢琴曲、9岁试写歌剧。14岁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20岁举行首次个人交响乐音乐会。1918-1936年旅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36年回国定居,继续从事音乐创作。1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1943-1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7年获列宁奖金。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902-1914)以管弦乐作品和钢琴作品为主,富于青春气息,音调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

(2)旅居国外时期(1918-1936)受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影响,作品的节奏强烈、和声复杂、曲调仍带有俄罗斯悠长的音调;

(3)后期(1936-1953)创作追随国际音乐新潮流,倾向于新古典主义

欣赏作品: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Gustav Dheodore Holst,1874-1934),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是一位有着瑞典血统的英国作曲家。1874年,出生于切尔滕纳姆,霍尔斯特祖籍瑞典,他的曾祖父于1807年移居到了英国,1934年于伦敦辞世。霍尔斯特出生于一个音乐家庭,其父是一名钢琴教师。受家庭的影响,霍尔斯特18岁时,就已担任管风琴师与唱诗班指挥,并开始进行音乐创作。霍尔斯特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有歌剧、管弦乐曲、钢琴曲以及独唱、合唱。其中,最为人们广为熟知的,当数他的《行星组曲》。

欣赏作品:管弦乐组曲《行星》 (Claude Debussy,1862-1918),杰出的法国作曲家。他于1873年入巴黎音乐院,在十余年的学习中一直是才华出众的学生,并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奖。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还根据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创作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他摆脱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手法。钢琴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面》、《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为印象主义的精品。管弦乐曲《夜曲》、《大海》、《伊贝利亚》中都有不少生动的篇章。他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欣赏作品: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

管弦乐曲《大海》

 《少年行四首》这四首诗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一群急人之难、豪侠任气的少年英雄,对游侠意气进行了热烈的礼赞,展现出盛唐社会游侠少年踔厉风发的精神面貌、生活道路和成长过程。我整理的古诗,供参考!

  作品原文

  少年行四首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⑴,咸阳游侠多少年⑵。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⑶,初随骠骑战渔阳⑷。

 孰知不向边庭苦⑸,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⑹,虏骑千重只似无⑺。

 偏坐金鞍调白羽⑻,纷纷射杀五单于⑼。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⑽,高议云台论战功⑾。

 天子临轩赐侯印⑿,将军佩出明光宫⒀。

  词句注释

 ⑴新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盛产美酒。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值万贯。

 ⑵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咸阳,著名勇士荆轲、秦舞阳都到过此地。汉时曾徙豪侠于咸阳。这里用来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⑶羽林郎:汉代禁卫军的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⑷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渔阳:古幽州,今河北蓟县一带,汉时与匈奴经常接战的地方。

 ⑸苦:一作“死”。

 ⑹擘:张,分开。一作“臂”。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

 ⑺重:一作“群”。

 ⑻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

 ⑼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汉宣帝时,匈奴内乱,自相残杀,诸王自立分而为五。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⑽欢宴:指庆功大宴。

 ⑾云台:东汉洛阳宫中的座台,明帝时,曾将邓禹等二十八个开国功臣的像画在台上,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⑿轩:殿前栏槛。

 ⒀明光宫:汉宫名,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秋建。[1]    [3]

  白话译文

  其一

 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其二

 才从军便作汉朝的羽林郎,一开始就随将军鏖战渔阳。

 谁知道不能去边关的痛苦,纵然战死还留下侠骨芬芳。

  其三

 一个人就能拉开两张雕弓,敌骑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

 偏坐金鞍上从容调好羽箭,不停地射去敌酋无法逃生。

  其四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方告终,高高坐在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殿栏赐予列侯印,将军佩着印绶走出明光宫。

  创作背景

 《乐府诗集》卷六十六录此四首于《结客少年场行》之后。根据陈铁民《王维年谱》及组诗所反映的少年游戏精神面貌来看,这四首诗是王维早期的作品,当作于安史之乱发生之前。

  文学赏析

 第一首诗,写侠少的欢聚痛饮。诗开头便以“美酒”领起,因为豪饮酣醉自来被认为是英雄本色,所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李白《少年行》)饮酒在当时因能激发意气而被视作胜事。“斗十千”语出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按李白也有《将进酒》诗云:“昔时陈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此诗意近李诗,不仅极言酒之珍美,而且还借前人的用语写出慷慨好客、纵情欢乐的盛况。盖游侠之饮原非独酌遣闷,其倜傥意气正在大会宾客之际才得以充分的展现。第二句言“咸阳游侠”,乃以京都侠少为其代表。游侠人物大多出身于都市的闾里市井之中,故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径直称之为“闾里之侠”,咸阳为秦的国都,则京邑为游侠的渊薮也不言自明,这里不过是举其佼佼者以概全体。

 诗的前两句以“新丰美酒”烘染在前,“咸阳游侠”出场在后,而“多少年”则为全篇之纲。诗的后二句更进一层,写出侠少重友情厚交谊的作风。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间便能成为意气相倾的知己,所谓“论交从优孟,买醉入新丰”(李白《结客少年场行》)、“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正展现了他们同声相应的热情。因此,在他们开怀畅饮的'豪爽风度中,还渗透着为朋友倾情倒意,肝胆相照的人情美。酒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们率真坦荡的人生态度。诗为人物写照,最后却宕开去以景语收束。作者撇开楼里的场面,转而从楼外的景象落笔,其实写外景还是为内景服务的。末句中的“高楼”不仅和首句呼应,暗示了人物的豪纵气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扫鄙陋猥琐之态;“系马垂柳”则以骏马和杨柳的意象,衬托出少年游侠富有青春气息的俊爽风致。有此一笔,使情景历历如绘,遂在展现人物豪宕气概的同时,又显得蕴藉有致。全诗用笔的跳荡灵动,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羁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第二首诗,写游侠的出征边塞。这首诗里所说的“仕汉”“骠骑”,以及下面两首诗里出现的“五单于”“汉家君臣”等,都是借汉事喻唐,这在唐诗中几乎是习闻熟见的惯例。这里说少年委身事君,入仕之初便担任了羽林郎的职务。由于羽林郎宿仗卫内、亲近帷幄,地位十分重要,故非一般等闲之辈可以入选。《后汉书·地理志》云:“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由此即可见一斑。骠骑指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曾多次统率大军反击匈奴侵扰,战功显赫。少年报国心切,一心想效功当世,一旦国家有事,便毫不犹豫地随军出征。边关是遥远荒寒的,沙场的搏杀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马篇》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英雄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诗通篇是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加以客观的描述和赞颂,这里却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诘的口气反挑,使文势陡起波澜,末句则以斩截之语收束,而“孰”“不”“纵”“犹”等虚词的连用,又在接二连三的转折中不断加强语气,活脱地传达出少年从容朱毅的神情和义无返顾的决心。这种借顿挫的用笔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不仅很有力度,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游侠“意气”的内涵。

 第三首诗,写少年的勇武杀敌。作者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险恶的战争情势之中。“虏骑千重”指敌人大军压境,形成包围之势;“众敌酋倾巢出动,来势汹汹,企图以优势兵力取胜。而少年以“一身”对“千重”之敌,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且能擒贼先擒王,将凶蛮剽悍的敌酋“纷纷射杀”,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这里把少年写成孤胆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军、战功卓著。诗的一、三两句,以特写镜头为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写照:“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调白羽”则是善于在运动中瞄准目标,箭无虚发。

 二、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反衬少年的艺高胆大。敌我双方的力量愈是悬殊,也就愈能展现主人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又正来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精神。这样,这首诗就和上一首彼此呼应,并为下一首写功高不赏张本。诗中所出现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笔略加点染,本来是爱其人而及其物,这里的物又为人增色,人与物原不妨是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盛唐作者每喜展现尚武精神,如李白自称“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杜甫自述“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壮游》)王维则称赞他的一位族弟说:“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送从弟蕃游淮南》)等等。这些都可看作是诗中理想形象的现实依据。

 第四首诗,写游侠的功成无赏。上一首诗既已写到少年游侠的勇却群敌,那么这一首写朝廷论功行赏,他也理应是受奖的主角了。诗的前三句,极写庆功仪式的隆重和气氛的热烈:君臣欢宴、云台论功、天子临轩、封侯赐爵,正当期待中的主角出场时,领赏者却突然变成了“将军”。这里的“将军”和第二首“初随骠骑战渔阳”里的“骠骑”当是一人,指军中的主帅。“将军讽出明光宫”,也即李白《塞下曲》其三所云:“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意谓受皇帝宠信的权贵坐享其成而血战的勇士反遭冷落。诗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复渲染,到头来却翻作他人;而活跃在前三首诗里的主角被悄无声息地推到了局外。这种欲抑故扬的艺术处理,使诗中的不平之鸣得以强有力的展现,这里再加申说反而是多余的了。

 王维的《少年行四首》,以浪漫的笔调讴歌了豪荡使气、舍身报国、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的任侠精神,展现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他笔下的少年游侠形象,和盛唐其他作者创造的形象一样,实际上是时代理想的人格化写照。这四首绝句独自成篇,各有侧重,但又蝉联而下,互相补充和照应。用笔或实或虚,或显或隐,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成功地谱写了一支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旋律的进行曲。

《满城尽带黄金甲》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9x6q    

**讲述大王征战之后大胜回朝,暗暗发觉宫廷内部已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来王后与大王子发生不伦之恋,而王后、大王子、宫女之间的三角恋更是复杂。各方为权力、情欲展开明争暗斗,最后矛盾不可避免地总爆发,所有争斗的人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四大美女的悲惨结局

1、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的浙江诸暨一带人氏,又称西子,是家喻户晓的美人。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兵败于夫差卧薪尝胆,一心谋求复国。

为了迷惑吴王夫差,勾践手下大夫文种,范蠡,找到了西施。而西施为了国家,牺牲自己,委身敌国。最终勾践灭了吴国,重新复国。此后西施也就不知所踪,而她大部分的结局都带有浪漫的臆想成分。一个弱女子,在国破之时,最有可能的是死于乱军之手,也可能逃脱出去,隐姓埋名。

2、王昭君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之后,一直生活在塞外。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为宁胡阏氏。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本来她决定回到汉朝,但为了孩子,也为了汉朝和匈奴的和平。她又遵从当地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以自身为纽带,维系着汉匈和平。王昭君最终老死再塞外,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中原。  

3、貂蝉  

貂蝉是王允的义女,为了报恩,和王允巧施连环计。委屈于董卓和吕布之间。利用吕布杀了董卓之后,跟随吕布。吕布白门楼被曹操所擒,从此貂蝉也不知下落。

4、杨玉环  

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的妃子,被玄宗看中收为宫中。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带领杨贵妃逃到马嵬驿时,禁卫军不满,禁卫军将军请求诛杀杨贵妃及其兄长杨国忠。玄宗为了稳住禁军,玄宗让高力士赐白绫于杨贵妃,杨贵妃在佛堂自缢身死。

战争摧残女人经典二战**标本12个

笑独行编评

关键词:战争、女人、爱情悲剧、二战**、经典、标本

1 《情妇玛侬》(Manon,曼侬,法国,1949)

战争爱情经典。法国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nri-Georges Clouzot)代表作。根据法国新派小说经典《曼侬•莱斯科》(Manon Lescaut)改编。在1944年盟军登陆后的诺曼底被法国抵抗运动游击队从愤怒的村民手中救出的法国风尘女子与青年游击队员的爱情悲剧。女主人公生就一副性感小贱人模样,不识道德为何物,既贪恋被情人宠爱的感觉,又极度贪慕金钱和虚荣,结果使自己和情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造成1949年完全不可收拾的局面……现代**版的曼侬故事,令人想见十八世纪同名古典小说名著中的曼侬和那位痴爱她的贵族骑士。威尼斯**节金狮奖。

2 《雁南飞》(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 or The Cranes Are Flying, or Letjat Zhuravli, or Miprinaven Tseroebi,仙鹤飞翔,苏联,1957)

战争爱情题材经典黑白片。苏联导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Mikhel Kalatozishvili)诗**代表作。根据苏联经典话剧《永生的人》改编。1941年至1945年,美丽、丰盈的莫斯科姑娘被战争和寂寞所误的故事:当心许的恋人奔赴前线,当慈爱的父母双双毙命,当恋人的堂兄弟乘虚而入、霸王硬上弓……她就迷失了自己、陷入了泥淖……但不洁的肉体里却始终寄寓着存有幻想的灵魂……直到1944年,她才知道恋人早就在明斯克阵亡了……雁南飞,人未归,令人悲感难禁的命运和情感。其间运用镜头语言表现特殊情绪尤其出色。塔吉亚娜•萨莫依诺娃(Tatyana Samojlova)、阿列克塞•巴塔洛夫(Aleksei Batalov)等主演。戛纳**节金棕榈奖、女演员特别提名奖。

3 《真爱不流泪》(I Girasoli , or Sunflower, or Les Fleurs du soleil, or Sonnenblumen,向日葵、第二个月亮,意大利、法国、苏联,1970)

意大利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的战争爱情题材作品。二战结束后,一位情感炽热、信念执着的意大利**不远千里前往苏联寻找战争中被迫应征入伍并随军开赴苏联战场的丈夫的故事。当她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丈夫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成了一位更年青、更美丽的苏联女子的丈夫,而且有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儿……人生中黯然销魂的瞬间,真爱的寂寞与命运的乖舛。索菲亚•罗兰(Sophia Loren)、马塞洛•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Lyudmila Savelyeva)领衔主演。奥斯卡最佳音乐/歌曲提名。

4 《午夜情挑》(The Other Side of Midnight,午夜情,美国,1977)

战争情色悬疑题材经典。美国导演查尔斯•加洛特(Charles Jarrott)代表作。根据美国著名畅销小说作家同名“女性小说”改编。1939年至1947年,绝色倾城的法国平民美女遭遇玩世不恭的美裔空军上尉,浪荡公子的背叛造就了一位复仇女神兼蛇蝎美女……而她在复仇即将大功告成时却又突然幻想重温旧梦了……于是,被背叛的情人——老谋深算的希腊船业大亨利用遭“谋杀”的**——心性单纯的美国白领丽人布下陷阱,将一对异想天开的“狗男女”送上了断头台……法国影坛美女玛丽-弗朗斯•皮西尔(Marie-France Pisier)与约翰•贝克(John Beck)、苏珊•萨兰登(Susan Sarandon)领衔主演。

5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西德,1979)

聚焦战争后遗症的妇女题材经典。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代表作。性感的柏林平民女子在纳粹德国灭亡前夕仓促成婚,“一个晚上、半个白天”后,德军军官丈夫即开赴战场……战后,女主人公迫于生计做了酒吧女招待,在被明确告知丈夫已阵亡后遂与美军黑人军官同居……然而,造化弄人,丈夫并未阵亡……而在丈夫代她坐牢后,她又搭上了富有的法国工厂主……灵魂越来越堕落,生活越来越复杂……汉娜•许古拉(Hanna Schygulla)、克劳斯•勒维茨(Klaus Lowitsch)等主演。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柏林**节最佳女演员奖、杰出成就奖、读者评审奖等三项大奖。

6 《战地浪漫曲》(War-Time Romance, or Voenno-Polevoy Roman,前线罗曼史,苏联,1983)

聚焦战争后遗症的爱情题材经典。实为战后浪漫曲。战时的苏军士兵爱上了“战地皇后”——有着浪荡笑声的营长情人并在一场战斗打响前作出了表白……多年后的战后重建时期,做了**放映员、早已是有妇之夫的男主人公再遇带着女儿、坚强地生活在艰难困苦中的女主人公,于是爱火重燃……一个是注定不能与所爱的男人相守,一个是永远只能看着心仪的女人属于别的男人。令人感伤的苦涩与无奈,女主人公颓废地唱着《红莓花儿开》……苏联影坛美女娜塔丽娅•安得烈依琴科(Natalya Andrejchenko)等主演。全苏**节最佳影片。

7 《合法婚姻》(Zakonnyy Brak, or Legal Marriage,苏联,1985)

具有轻喜剧风格但却以悲剧结尾的苏联卫国战争爱情题材经典。1942年的乌兹别克和莫斯科,洒脱不羁的上尉话剧演员偶遇罹患疟疾、惹人爱怜的莫斯科书香门第姑娘,为帮助她回到莫斯科疗病而与她假结婚……但回到莫斯科后,事情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再后来,男主人公就如愿上了战场……眼看就要成为事实但却不幸丧失机会的合法婚姻。影片中由男主人公美丽、成熟的舞台情侣弹唱的插曲唱道:“单靠拚搏找不到正确路径,只有激情定不了你我的前程。”娜塔莉亚•别洛赫沃斯季科娃(Natalya Belokhvostikova)、伊戈尔•柯斯托列夫斯基(Igor Kostolevsky)等主演。(笑独行按:在下所见为画质较好的胶片版D5影碟,可惜只有国语对白和中文字幕。)

8 《莫斯科在广播》(Говорит Москва, or Moskva,苏联,1985)

战争爱情题材经典。1941年至1945年的莫斯科和苏联前线,离异有女的苏共区委执委会女主席与苏联英雄、近卫军坦克部队大尉相识、相知、相爱但却无缘相守的故事:大尉后来成了上校,死于柏林战役前夕。战争与爱情交织,前线与后方互动。志同道合的中年男女内敛而默契的爱欲情感。其间女主席女儿娇弱、机灵的小大人形象和表现尤其惹人爱怜、催人泪下。鲍里斯•涅夫佐洛、柳德米拉•扎伊采娃(Lyudmila Zajtseva)、奥克萨娜•扎哈罗娃等主演。(笑独行按:可惜目前国内只能看到画质较差的国语配音**版D5影碟,且只有国语对白和中文字幕。)

9 《抵抗》(Resistance: Fall of Man,美国、荷兰,2003)

1944年的比利时小镇,肩负高空侦察任务的美军少校飞行员因飞机坠毁而不省人事,幸得当地少年相救脱离险境,又得法裔抵抗组织成员妻子相助容留养伤……随后,成熟、丰盈的**无可救药地陷入了善讨女人欢心的少校的情网……其间有不少小镇平民无辜受牵连被德军杀害,而**的堂兄丈夫则在妒恨的痛苦中受尽煎熬……最后,**既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少校。战争中激情迸发、结局惨淡的不伦之恋。比尔•帕克斯顿(Bill Paxton)、茱莉娅•奥蒙德(Julia Ormond)、菲利普•沃尔特(Philippe Volter)、桑德琳•波奈儿(Sandrine Bonnaire)、安东尼•范•里尔德(Antoine Van Lierde)等主演。

10 《沉静如海》(Le Silence de La Mer,法国,2004)

战争爱情题材经典电视**。Pierre Boutron代表作。根据法国作家同名小说名著改编。1941年至1942年的法国海滨城镇,与祖父相依为命、以教钢琴为职业的邻家女孩型未婚女子面对住进她家的不速之客——英俊、精通音乐、永远彬彬有礼的德军上尉由怒目相向到难以割舍的情感变化和关系发展……在德军上尉最后被派往苏联战场前,未婚女子还曾在情急之中以激情澎湃的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钢琴曲救了他一命。心细如尘、情动如潮的男女,不被祝福、未能展开的关系,超越对话、全凭感应的爱欲……极富张力的简约,暗潮汹涌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朱莉•德拉姆(Julie Delarme)、迈克•加拉布(Michel Galabru)、托马斯•儒阿特(Thomas Jouannet)领衔主演。

11 《柏林1948》(Die Luftbrucke - Nur der Himmel war frei, or Airlift,空投柏林、柏林空运、空中大撤退,德国,2005)

战后国际关系与跨国爱情题材电视**经典大片。德国导演德诺尔•扎哈维(Dror Zahavi)代表作。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再现1948年至1949年西柏林遭遇苏联封锁15个月期间美英等国所开展的航空史上规模最大的救援物资空投行动。战后的西柏林,与小儿相依为命的德国**通过应聘成为美军柏林军部秘书,并在战时从军前往苏联战场的医生丈夫杳无音讯而西柏林230万市民又面临饥寒、疾病、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与将军上司相爱了……正当二人同心共赴西柏林之难时,丈夫却突然回来了……更要命的是,随后**又怀上了上司的孩子……海诺•费尔希(Heino Ferch)、贝蒂娜•齐摩曼(Bettina Zimmermann)、乌尔里奇•图科(Ulrich Tukur)等主演。

12 《黑皮书》(Zwartboek, or Blackbook,惊惧黑书、复仇黑皮书,荷兰、德国、英国,2006)

战争间谍题材经典。保罗•维赫文(Paul Verhoeven)代表作。根据二战时期荷兰海牙律师日记改编。1944年至1945年的荷兰,美艳、勇敢的德裔犹太女子在逃亡比利时失败、父母与兄弟并皆罹难后,为复仇而加入抵抗组织,并为营救被捕战友而甘愿与德国纳粹军官欢好,然而,由于抵抗组织内部叛徒作怪,她的牺牲不但毫无价值,还给自己带来了里外不是人的结果……世事难料、人生无常。悬疑、香艳,摄人心魄,移人情志。克丽斯•凡•霍顿(Carice van Houten)、汤姆•霍夫曼(Thom Hoffman)、塞巴斯蒂安•科奇(Sebastian Koch)等主演。入围威尼斯**节竞赛单元。

笑独行按:在下将该帖题名为《战争摧残女人经典二战**标本12个》实乃盗名之举,以“战争摧残女人”的“经典二战**标本”实在不止于此也,而该帖所取亦只是随机列举在下近两年所观赏之印象深刻者而已,不仅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经典二战**标本”精选,故事背景更清一色为(含苏联卫国战争),欢迎二战影迷网友、博友给予批评、补充。

http://bbsent163com/bbs/movie/38471053html

爱尔兰作家Cornelius Ryan(二战战地记者)所著,该作者另有一本《最长的一天》,看过觉得非常不错,就想找另外两本阅读,知道的请说一下地址,TXT、UMD、PDF或者其它电子文档都行,十分感谢。

1、《最后一役》:讲述攻克柏林的。

2、《遥远的桥》:讲述“市场花园行动”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3782061html

01 流星王朝

02 杨坚出世

03 坎坷仕途

04 权威震主

05 翁婿斗法

06 杨坚辅政

07 剪除宗室

08 三方叛乱

09 平定三方

10 建立大隋

11 万物维新

12 妙选贤才

13 营建新都

14 降服突厥

15 隋陈对垒

16 一统天下

17 再平江南

18 计杀大义

19 圣人可汗

20 开皇之治

21 太子失宠

22 杨广结盟

23 高熲罢相

24 东宫易主

25 骨肉相残

26 由盛转衰

27 风波再起

28 文帝之死

29 千古文帝 01 悲情天子

隋文帝死后,隋炀帝继位。隋炀帝谥号“炀”,对君主来说是多么可悲的一个谥号。但是隋炀帝杨广真的向大家所说的一样吗?其实在蒙曼教授眼中,隋炀帝却有另外的评价。

从隋文帝死后一直到今天,隋炀帝都是背负着弑父杀兄、荒*无道、*乱暴政和昏庸无道这样的骂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隋炀帝在位虽然只有14年,但这些年的丰功伟绩也不少,有理想、有精力、有才华——修运河、筑长城、平突厥。

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价这样的皇帝呢?

02 炀帝其人

仁寿四年,隋文帝暴死宫中。紧接着太子杨广继位,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隋炀帝。在他父亲隋文帝杨坚和母亲独孤皇后的眼中,二儿子杨广是一个孝子。在大臣眼中他是一个“幸运王子”。因此,在隋文帝在世之时,隋炀帝杨广处心积虑、未雨绸缪使得自己走上太子的道路。让隋文帝看到他的政治抱负和比嫡长子杨勇优秀的一面。

但是正当隋文帝即将与世长辞的时候,隋炀帝杨广却没有压制住自己,把自己隐藏了二十多年的优秀品质都毁于一旦了。使得他背负着一个千古骂名:荒*无道。

那么为什么隋炀帝会在影藏了20多年后暴露,就不能等一等吗?

03 杨谅叛乱

隋文帝第五个儿子,也就是最小的儿子汉王杨谅最受杨坚宠爱。在政治方面是并州总管,掌管山东山西河北的50多个州的兵权;军事上为了防止突厥进犯,招兵买马,有不小的势力。当得知父亲出事的时候,杨谅当然要为父报仇、争夺皇位。在军事方面,杨谅有很大的优势;在政治方面,太子杨广尚未登基,还没有稳定自己的势力。那么,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占优势的汉王杨谅最终会是怎么造反呢?造反的结果又是如何呢?新皇帝杨广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04 营建东都

隋炀帝一生中开凿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修建隋长成。都是备受争议。那么,在隋炀帝刚刚即位的时候,也就是大业元年,隋炀帝让宇文铠为总指挥,宰相杨素为副总指挥营建了一座熠熠生辉的东都洛阳城。

那么,为什么隋炀帝要在刚刚继位的时候就要营建一个新的国都呢?新建的国都和他父亲隋文帝建立的西都大兴城又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呢?建造一个新的都城对当时的影响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在隋朝这么大的地方偏偏选取洛阳为都城呢?老百姓又有怎样的看法呢?那么放到我们现在看来,东都洛阳是好是坏呢?

05 千秋运河

在传统史学对隋炀帝的指责中,开凿大运河无论如何都是罪状之一,有人说他为了满足自己巡游江南的私欲不惜劳民伤财开凿运河,让多少百姓无辜惨死,那么隋炀帝开凿运河真的只是为了饱览江南美景,运河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说起隋炀帝,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大运河,有人说“种柳开河为胜游”,批评隋炀帝仅仅为了个人私欲就大兴劳役,不惜置老百姓于死地,也有人说“至今千里赖通波”称赞大运河的开凿,为沟通南北做出了贡献,那么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真实原因在哪里呢?大运河对中国历史到底意味着什么?

06 巡幸江都

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巡游江都,巡游江都固然让隋炀帝本人风光无限,但也让后来的史家小说家捕风捉影,大肆渲染,直至演绎成隋炀帝一生最大的恶状之一,那么隋炀帝为什么要随游江都,为什么这次巡游会招致那么多的非议呢?

大运河的开凿尽管有它利国利民的一面,但它带给隋炀帝更多的是骂名,而这个骂名的来源之一就是隋炀帝后来的巡游,那么隋炀帝为什么非要那么大张旗鼓地游江都,在空前绝后的铺张浪费之外,巡游江都有没有它积极的一面呢?

07 扬威塞北

在隋炀帝的一生中,不但有巡游江南的浪漫,还有过杨威塞北的豪情,历史上虽然自古号称塞北苦寒,但隋炀帝出巡塞北的规格和规模一点也不逊于游江南,照样是花团锦簇,耀武扬威,那么隋炀帝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他出巡塞北又是出于什么样的政治目的呢?

隋炀帝登基以后,马不停蹄的建东都,开运河,游江都,通过这三次大的动作,有力的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基本解决了大隋帝国西部,东部和南部的整合问题,大业三年,有着长远政治眼光的隋炀帝又把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挪到了北方,那可是一片由突厥人控制的辽阔土地,隋炀帝到底准备怎样加强自己在北方的影响呢,他打算如何定位大隋和突厥之间的关系。

08 经略西域 20120407

开疆拓土,称霸四方是传统的帝王梦想,有着雄才大略的隋炀帝自然更是如此。在巡游塞北草原后不久又把目光转向了大隋的西部,那里有着广袤的土地,和不少擅长经商的民族,对于这片土地,隋炀帝又有着怎样的构想呢。

隋炀帝无疑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眼光不仅盯在内地,也盯在边疆,跃跃欲试地准备开疆拓土,威加八方,出巡塞北以后大隋王朝地东南北三个方向都已经稳固下来,这时候隋炀帝又把目光转向了西方,西域,那是传统的丝绸之路延伸的方向,当年汉武帝曾经把汉朝的势力发展到这片土地上,这个事实鼓舞着野心勃勃的隋炀帝,那么隋炀帝会如何解决西域问题呢?

09 炀帝西巡 20120407

隋炀帝在位十四年,他真正住在长安城里的时间不足两年。住在东都洛阳的时间不到四年。那么他其他时间都是在各地巡游。可能有人会说,皇帝整天游山玩水,这不就是劳民伤财吗。但是和其他帝王不一样的是,隋炀帝出行,不是都到那些山清水秀的温柔富贵乡去。他去的地方,估计今天的人请您去,您都未必愿意去。他从青海翻跃海拔4000米以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一路上,风餐露宿,冰雪交加,隋炀帝吃尽了苦头。那么,一个皇帝为什么不好好待在京城,偏偏要顶风冒雪,长途跋涉呢?

隋炀帝大业五年的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事实上,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徒步穿越,综观整个中国古代史,也只有隋炀帝一个皇帝做过。而对于隋炀帝来说,设置四郡、开通道路还是远远不够的,他不惧艰险,西巡的终极目的在于打通西域,恢复汉家声威,让西域各国在政治上都臣服于大隋,在经济上和大隋经商。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隋炀帝又做了什么呢?

10 杨素之死 20120408

在隋朝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他曾帮助隋炀帝杨广夺得太子之位,又帮助他平陈平叛,可以豪不夸张地说,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隋炀帝。此人就是隋朝大名鼎鼎的宰相杨素。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在隋炀帝心里,杨素是他最为戒备和猜忌的大臣。这一对君臣关系最为扑朔迷离,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按照蒙曼老师的讲解,从表面上看,隋炀帝给了杨素至高无上的地位,让他位极人臣,百僚之首。杨素为隋炀帝南征北战,劳苦功高。无论是君还是臣都堪称典范。那么,为什么蒙曼老师认为这是表面现象呢?在他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呢?

11 老臣伏诛 20120409

隋炀帝是一个猜忌心很重的皇帝,在他的猜忌之下,功高震主的老臣杨素,被逼而死。这为隋炀帝统治时期的君臣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仅仅在杨素死后的第二年,大隋的朝廷又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大案,有人给隋炀帝打了三位元老重臣的小报告,这样一来,三位元老重臣发牢骚的话,就一字不落地传到了隋炀帝的耳朵里。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三位元老重臣私下议论议论皇帝,批评几句朝政,又没有谋逆的行为,皇帝就算发了脾气,顶多也就是打打板子,树立威信而已。而隋炀帝下了一道诏令,这道诏令可以说震惊了朝野,三位元老重臣被隋炀帝一道诏令,在同一天处以极刑。那么,隋炀帝为什么一点也不顾及君臣关系,要下此狠手呢?这件事情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隋炀帝毫不留情地诛杀元老重臣,这又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12 言者有罪 20120410

薛道衡是隋朝大臣,他看不懂人情世故,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人被排挤出隋朝的中央政府后,也就是在地方任职上要干到退休了。但隋文帝去世后,走上前台的隋炀帝又想起薛道衡的风采,于是就把他从地方重新召回中央政府。这对薛道衡来说,看似好事,但实际上给他带来了灾难,隋炀帝最后找了一个借口杀死了薛道衡。表面上的好事变成了最终的坏事,这里面有着怎样曲折的故事呢?在这个故事中,又展现了隋炀帝怎样的人性缺失呢?

13 朝廷五贵 20120411

隋炀帝登基当皇帝的时候,为了权力的顺利过渡,在组建宰相班子的时候,他任命的宰相多是前朝的元老重臣,这个宰相班子的成员权力大,这对隋炀帝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猜忌心很重的隋炀帝,当然不满意这样的政治结构,于是他就利用各种机会,将这个宰相班子的成员杀的杀,废的废,贬的贬,把这个对他有制衡作用的宰相班子彻底瓦解。那么,接下来隋炀帝,又组建了什么样的宰相班子呢?

隋炀帝是一个刚愎自用,猜忌心很重的皇帝,为了给自己的统治开辟道路,他对朝廷中德高望重的老臣,进行了血腥的清洗,对于那些没有什么政治根基,但是跟自己唱反调的人,甚至仅仅是说了隋炀帝不爱听的话,隋炀帝处罚起来也毫不手软,但隋炀帝的能力再强,他也不能孤家寡人,单靠自己一人去处理大隋王朝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他离不开手下的大臣,他还需要替他做事的下属。那么,隋炀帝有怎样的用人风格呢?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做他的下属呢?

14 立储风波 20120412

隋炀帝好大喜功,又刚愎自用,在他的一意孤行的意志下,大隋王朝已经面临很多内忧外患,但隋炀帝的麻烦还不止这些,在家庭关系的问题上,隋炀帝也有一个棘手的事情需要处理,这就是太子的人选问题。封建时代的皇帝家庭,家事就是国事,太子的人选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事。隋炀帝最初选的太子杨昭性格温和,为人忠厚孝顺,按照他的这个特点,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当大隋王朝的守成之君,隋炀帝对这个儿子也是满怀期待,满心希望他能继承江山社稷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隋炀帝的希望最后竟然落空了。那么,这里面究竟出了什么事呢?谁又会成为新太子的人选呢?

15 高调东征 20120413

隋炀帝继位后的,短短几年内,修东都,开运河,巩固了国内的统一,又北出西巡,宣扬了大隋的国威。隋炀帝创造了,自汉武帝以来,几百年未有过的富强局面,让隋朝迅速地达到了鼎盛阶段。在北西南三个方向,几乎都已经臣服,只有东方还未臣服,于是隋炀帝把目光又投向了东方。在经过四年多的精心准备之后,隋炀帝亲自踏上了东征之路,那么,隋炀帝为东征做了哪些准备呢?东征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16 玄感败亡 20120414

公元613年,杨玄感趁隋炀帝第二次东征,后方空虚之际,在黎阳起兵反隋。当时李密给杨玄感献上三策:上策是往东北打,占领涿郡,封锁临渝关,切断隋炀帝的归路,然后和高元两面夹击,让隋炀帝不战自溃;中策是往西打,直取大兴城,让隋炀帝有家难归。下策是就近攻打东都洛阳。杨玄感思虑再三,竟然选择了下策,率兵攻打洛阳。在洛阳城下,杨玄感曾经一呼百应,集结了十万大军。但也同样是在洛阳城下,杨玄感兵败西撤,从此踏上了不归路。那么,杨玄感为什么要执意攻打东都洛阳?最后又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兵败身亡?

17 炀帝失策 20120415

杨玄感起兵,仅仅维持了两个月,就以失败告终,它不但让隋炀帝第二次东征功败垂成,还意味着隋朝末年全国动乱的开始。就在杨玄感兵变的五年之后,隋炀帝身死国亡。这样看来,这场兵变,无论是对于隋炀帝,还是大隋王朝来说都意义深远。有人说,如果隋炀帝当年能好好反思一下杨玄感起兵前因后果,也许就不至于亡国。那么,在杨玄感兵变背后,究竟隐藏着大隋王朝怎样的兴衰密码?在平定杨玄感兵变之后,隋炀帝又将做出怎样的政治抉择呢?

18 自顾不暇 20120416

公元614年,蓄谋已久的大贵族杨玄感忽然切断隋炀帝的粮道,开始起兵反隋,杨玄感的反叛,让隋炀帝始料不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身家显赫的杨玄感会反叛自己。无奈之下,隋炀帝只得派人镇压。由于杨玄感准备不足,杨玄感叛乱不到两个月就被隋炀帝镇压下去,但这也给了隋炀帝一个致命的打击,甚至让他当众呜咽流涕。而更为糟糕的是,除杨玄感之外,天下的反隋武装已经风起云涌,隋炀帝此时已经是危机四伏了,那么在这个关键时刻,隋炀帝将如何加强自己的统治呢?面对着各地的起义军,隋炀帝又将如何部署呢?按常理,此时隋炀帝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哪出了问题。但是让人不解的是,杨玄感叛乱刚被平定不久,隋炀帝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19 李敏之死 20120417

大业十年,隋炀帝可以说已经内外交困,他对外发动战争,对内大搞建设,致使男丁尸横遍野,妇孺哀哀无告。此时的隋朝到处烽烟四起,农民起义已经如火如荼。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隋朝的宫廷里又发生了一起重大的案件,它不但让皇帝和大臣之间的信任变得脆弱,也让隋炀帝的统治局面变得更加糟糕。就在隋炀帝一心东征时,有一句谶语悄悄流传开来,一下子让姓李的贵族紧张起来,其中李敏受到的怀疑最大。

李敏一案可以说是隋朝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在这个案件中,隋炀帝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使李姓宗族32人处以死刑,那么,隋炀帝这样做真的使他的统治稳固了吗?李敏一案给隋朝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20 雁门之围 20120418

公元615年,已经是隋炀帝统治的第11个年头了,此时的大隋王朝可以说是内外交困。三次动征的失败,让隋炀帝的声望迅速下降,而大隋王朝内部,也面临着民众造反和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两大乱象,真可谓众叛亲离。就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隋炀帝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这是个什么样的决定呢?它将给隋炀帝带来怎样的后果?

在隋朝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隋炀帝不顾国内的乱局,又一次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巡视漠北草原。此时距他第一次巡视漠北,已经过去了八年的时间。八年后,隋炀帝还会受到上次那样的礼遇吗? 隋炀帝第二次北巡可能是他一生中遭遇到的最危险、也最尴尬的事情了。幸好士兵们凭死保护,各路勤王力量奋勇救援,隋炀帝总算有惊无险,躲过一劫。那么,从雁门脱险后的隋炀帝,会如何兑现被围雁门时许下的诺言?

21 三下江都 20120419

大业十二年,也就是隋炀帝统治的第12个年头,此时的隋炀帝已经经历了东征之败、天下大乱之痛和雁门被围之耻。这些事情就像一记记重拳一样,每一个都打到隋炀帝的要害之处,让他痛彻肺腑。就在这种情况下,隋炀帝开始了他第三次下江都的行动。那么,他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还非要到江都去?这一次江都之行将是什么结果呢?

在蒙曼老师看来,接连经历了几次重大打击之后,隋炀帝原本高昂的精神已经萎靡了。他不再想着如何平复国内外的乱象,进而想通过下江都来逃避问题。隋炀帝糊涂,隋朝的大臣们却并不都和他一样糊涂。那么,隋炀帝下江都,大臣们意见如何?他们又会做什么呢?

22 李密崛起 20120420

李密,本是西魏北周八柱国之后,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大业11年,杨玄感造反,一向胸怀大志的李密也加入其中,但由于谋划不周,杨玄感造反历时两个月,就以失败告终。杨玄感被弟弟所杀,李密被俘。就在隋朝准备处斩李密的当口,李密略施小计,得以逃脱,从此流落江湖,成为隋朝通缉的头号逃犯。那么,流落民间的李密都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后来成为了大名鼎鼎的瓦岗军的首领呢?

23 中原苦战 20120421

自从投靠瓦岗军之后,李密就迎来了他人生的春天,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打破隋朝大将张须陀,夺取重要粮仓兴洛仓,取得军事和政治上的重大胜利。他自己也从一个东躲西藏,无处容身的通缉犯一跃成为瓦岗军的第一号头领,受到各路英雄的推戴。他本人又设置官署,建号魏公,离皇帝似乎只有一步之遥。那么,李密是否能够从此顺风顺水,还有什么事情等待着他呢?

24 太原起兵 20120422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就是隋和唐。唐朝的很多大臣差不多都在隋朝身居要职。不但是大臣,即便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也是隋朝隋炀帝的表哥。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个朝代能像隋唐这样关系亲近。而且人们都知道,李渊也正是通过推翻隋炀帝才当上皇帝的。那么,李渊为什么要反叛隋炀帝呢?

25 关中易主 20120423

大业十三年,李渊在太原起兵,举起了反隋的大旗。这时,天下反隋的武装已经有很多支了,其中最有实力的就是瓦岗军的李密。李密也是胸怀大志之人,梦想着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这样一来,李密也成了李渊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不但要打败大隋,还要牵制住李密,那么,面对着这个有实力的对手,老谋深算的李渊会如何运作呢?

26 大厦将倾 20120424

隋炀帝三下江都,一方面是躲避战乱,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在江南经营半壁江山,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多,隋炀帝就惨死于兵变者手中。那么在江都宫中,都发生了哪些事?为什么本应该忠心耿耿的禁卫军会造反?

自从公元616年,隋炀帝第三次南下江都之后,天下局势愈演愈糟:窦建德占据河北大部;李渊攻占首都大兴城;李密围攻东都洛阳;杜伏威占领高邮,直逼江都;甚至后来,就连一直忠心耿耿保护隋炀帝的禁卫军也纷纷叛逃。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隋炀帝是如何应对的?为什么他明知大祸将至,却终日醉生梦死?为什么他明明得到禁卫军准备叛逃的消息,却无所作为?

根据史书记载,司马德戡他们原本约定,于大业十四年三月十五日集体叛逃。可是就在逃跑之前,一个人的加入,把这场大规模的禁军逃亡事件,直接改写成了入宫弑帝的兵变。

27 江都宫变 20120425

公元618年3月,因为出身关陇贵族集团的宇文氏家族的介入,原本只打算集体叛逃的骁果军转而发动兵变。众所周知,叛逃和兵变具有本质区别,那么,骁果们为什么会接受这种改变?当时在江都宫外有大将军来护儿,宫城内有最精锐的给使营守卫。骁果们又怎么能突破重重防线,顺利进入江都宫?面对死亡,隋炀帝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曾经雄才大略,也曾经残暴荒*的隋炀帝,就这样死于非命。可是,宇文化及对皇室和大臣们的清洗才刚刚开始。追随隋炀帝来到江都的宗室、外戚基本上都被处死,只有和宇文智及关系密切的秦王杨浩幸免于难,被立为傀儡皇帝。在隋朝大臣中,原本就存在着江南人士和关陇贵族两大派系。事实上这次江都宫变,就是关陇集团,对于隋炀帝抛弃关中,倚重江南的一个大反抗。那么接下来宇文化及在处理大臣时,会如何平衡南北关系呢?

28 隋亡唐兴 20120426

大业十四年三月,因为江都宫变,一代枭雄隋炀帝走完了他起起落落的悲剧人生。一时之间,大隋王朝风雨飘摇,顿时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之中,各路反隋力量纷纷称帝称王,两个月后,一个新的政权悄然崛起,它就是李渊建立的大唐王朝。那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谁终结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大隋王朝?

公元618年,李渊登基称帝,建立唐朝。尽管如此,隋朝还没有立即结束。隋炀帝死后,一共有三个打着大隋旗号的皇帝,杨侑只是其中之一。在李渊源的迫使下,杨侑禅让了,但是其他两个打着大隋旗号的皇帝还在,只要他们还在,隋朝就还是没有正式灭亡。那么这两个皇帝,就是杨浩和杨侗,又将面临怎样的结局呢?

秦王杨浩是隋炀帝的侄子,公元618年3月,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又命令诛杀隋朝其他宗室。此时秦王杨浩也在江都宫中,因一贯与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化智交往密切,才免于一死,但是最终他也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这样三个打着大隋旗号的皇帝就只剩下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了,那么他将是一个什么结局呢?

王世充除掉元文都的消息,一下子让李密警觉起来,他本能地感觉到情况有变,瓦岗军与洛阳的联盟就此终结了,接下来的将是一场恶战。按常理讲,即便如此,李密这边有兵有粮,即便真的打起来,他胜算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李密很是胸有成竹,而王世充这边就比较惨了,首先粮食就成问题,那么双方较量的结果最终如何呢?

29 殷鉴不远 20120427

建东都、下江南,隋炀帝有着深谋远虑的政治眼光;开凿运河,隋炀帝有着堪比大禹的丰功伟绩;巡行西域,隋炀帝有着不输汉武的历史贡献。但是与此同时,他大兴土木、游幸江都、东征西讨,又留下了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的骂名。功与过、是与非都在隋炀帝身上同时呈现,就像电池的正负两极。那么隋炀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他究竟是英雄还是魔鬼?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功过交织的隋炀帝?

按照蒙曼老师的观点,隋炀帝是一个有魅力、有功业的皇帝,但是既然隋炀帝有这么大的魅力,也建立了那么大的功绩,那就应该流芳百世、万人敬仰,他怎么会亡国呢?而且还顶着一个“炀”的谥号,这可是整个中国古代最差的谥号了。那么在隋炀帝身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

隋炀帝有才,他的才足可以建立功业、傲视群雄,但是他的才也足可以让四海沸腾,民不聊生,因为他没有爱养百姓的情怀。但是就在大暴君隋炀帝之后,很快就崛起了中国历史上号称千秋帝范的圣君唐太宗。历史为什么会有这样戏剧性的呈现?在这戏剧性的背后,究竟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呢?

我们看隋炀帝、唐太宗,一个是万人唾骂的暴君,一个是百世流芳的圣君。但是,谁能想到,这两个皇帝确是亲戚。两个人,不仅有着相似的出身和性格,还有着相似的志向与能力。既然如此,他们两人,为什么会有如此迥异的结局呢?

个人档案

赵毅

姓名:赵毅

性别:男

生日:1971年2月7日

生肖:猪

星座:水瓶座

籍贯:陕西

出生地:四川

现居地:北京东城

身高:185cm

体重:72kg

血型:B

职业:影视演员、制片人

特长:骑马,驾驶,写作,游泳,滑雪

喜爱的音乐:jazz

2**作品

1988年

《代号美洲豹》

1994年

《红粉金刚》饰 黄学洲

1997年

《非常爱情》饰 黑风

2000年

《蜀山正传》(港)

2002年

《三言二拍之三月三》饰 龙四

《三言二拍之常无常》饰 巡武将军

赵毅荧幕形象

2003年

《午夜惊魂》饰 三木

2004年

《拳神》饰 熊强

2005年

《双姝》(又名《玩偶》)

2006年

《龙门驿站之红头巾》饰 洪天行

2008年

《炼狱里的阳光》饰 汪清水

《火线追凶之掘墓人》饰 宁探长

3电视作品

1994年

《新少林五祖》 饰 多隆

1995年

《东周列国(春秋篇)》饰田开疆

《京城缉捕队》饰赵思华

1996年

《苏武牧羊》饰匈奴太子

《保镖之长风镖局》饰冷一夫

1997年

《神捕之北关喋血》饰关东二熊

《凤阳小子朱元璋》饰郭天叙

1998年

《神捕之双雁屠龙》饰朱厚彦

《神雕侠侣》(任贤齐版)饰达尔巴

《西游记(续)》饰辟暑大王

《大明宫词》饰薛怀义

《人间灶王之生煸草头》饰池仁

《你我一样》饰 老鬼

1999年

《希望的季节》饰邱龙

《刑警没有浪漫》饰徐飞

《达摩祖师》饰 禁卫军统领

《屈原》饰太子横

《济公传奇》饰林宏志

赵毅精选(40张)

《文成公主》饰桑布扎

2000年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饰阿健

《非常案件之红舞之夜》饰邢大海

2001年

《精武英雄陈真》饰 徐阿鸡

《宰相小甘罗》饰嫪毐

《吕布与貂蝉》饰张辽

2002年

《壮志雄心》饰杜海涛

2003年

《断仇谷》饰罗二虎

《热血忠魂之独行侍卫》 饰马风

《国色天娇》饰洛桑

《卧龙小诸葛》饰 柳不凡

2004年

《康定情歌》饰多尔金

《喜气洋洋猪八戒》饰雷震子

《好想好想谈恋爱》饰陈恒

赵毅精彩剧照(40张)

2005年

《大宋奇案之狸猫换太子传奇》饰包拯

《案发现场》饰李想

《天外飞仙》饰二郎神

2006年

《大声呼喊你回来》饰楚晨光 导演:王晓康

《将计就计》饰叶添余 导演:郑基成

《碧血剑》饰安剑清 导演:赵箭

《雪在烧》饰许世霖

2007年

《开创盛世》饰宇文化及

《笑着活下去》饰陈二坤(外号瘸老大) 导演:澄丰

《梅花档案2》饰臧伟旭 导演:毛卫宁

2008年

《华丽冒险》饰何佐南 导演:朱锐斌

《雷霆出击》饰赵华涛

《十大奇冤》饰情魔骆超

《新射雕英雄传》饰丘处机

《兵圣》饰伍子胥

2009年

《女人无悔》饰孙大凯

《隐形将军》饰茅剑升

《新西游记》(张纪中版)饰:托塔天王

2010年

《盘龙卧虎高山顶》 饰 赤脚大盗

《我的三个母亲》饰 刘大鹏

《十二生肖传奇》饰 狗(平安)

《女马帮》饰桑尔金

《画皮》饰 沙罗

2011年

《轩辕剑之天之痕》饰 隋炀帝

《西藏秘密》饰 洛桑群培

《仙女湖之墨仙》饰 玉皇大帝

2012年

《爱情面前谁怕谁》饰 郝明

2013年

《兰陵王》饰 尉迟迥

4参与制作

2006年《欢天喜地七仙女》制片人

2012年《新西游记》托塔李天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611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