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开国总理——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小名大鸾。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主要缔造者和***之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享誉世界的外交家。
周恩来祖父周攀龙曾为山阳县令。大约在清咸丰年间迁居清江浦。父亲周贻能,娶清河县令万青选之女十二姑为妻。周恩来早年读家塾,先后赴日本、欧洲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历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举国同哀。周恩来最能代表淮安人南北汇聚、外方内圆的性格特点,既有北方人豪爽果断、又不失南方柔韧细腻的江淮气质。
淮安的水土自古出丞相,除了周恩来以外,历史上知名的还有东吴丞相步骘(?-247)、魏大司马陈骞(211-292)、明礼部尚书蔡昂(1481-1541) 、清代大学士汪廷珍(1757-1827)等。
今淮安驸马巷有周恩来故居、桃花垠畔有周恩来纪念馆、仿西花厅、周恩来遗物陈列馆;市区古运河北岸陈家花园为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又称万公馆。浙江绍兴有周恩来祖居、周恩来纪念馆,扬州宝应有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天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辽宁铁岭有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日本有京都周恩来纪念碑,另在南京、延安、上海、重庆等地均有周公纪念馆。
第二名:初汉三杰——韩信
韩信(—前196年):字重言,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韩信在秦末大起义中原在项羽手下效力,因未得重用,于是离去投靠刘邦。在楚汉争战期间,他率部队纵横沙场,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灭楚,为刘邦成就帝业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齐王、楚王,后降封淮阴侯。明散文家茅坤称他为“兵仙”,南宋哲学家、文学家陈亮说“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国外专家亦有称他为“冷兵器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的。由于他功高震主,终以谋反罪名被诛。两汉时期,淮地居民以楚韩等国遗民、中原人为主,韩信个性善于谋兵、谋国、谋天下,不善谋己,最能代表淮安早期受楚文化的影响。
著名诗人李白、崔国辅、刘长卿、温庭筠、苏轼、梅尧臣、杨万里等,在路过淮阴时都曾留下凭吊的诗文。一饭千金、胯下之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十面埋伏、韩信点兵等成语皆与韩信有关。今淮安城有兴文街有胯下桥遗址、向东三华里有瓢母墓,镇淮楼东侧有韩侯祠、韩信钓鱼台等,钓鱼台有联云:“清淮有幸,流传千古占鳌钩;岁月无情,消逝几多渔利客”。
第三名:西游才子——吴承恩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历时7年。《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多种文字流行于世。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迁苏松杭嘉湖诸府十四万多户来淮,这是淮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促进了吴楚文化的交融。吴承恩继承两淮文脉,最终以小说这种新式文学体裁达到了浪漫主义在封建时代末期的一次伟大高峰。有趣的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元末张士诚兵败后,为避祸从江南举家迁徙到淮安,完成了《水浒传》的最后章节。施耐庵去世后遗体安葬在淮安,后迁移到家乡兴化白驹场施家桥。
今淮安城河下古镇打铜巷有吴承恩故居,六小龄童先生兴建的“猴王世家艺术馆”藏有美猴王的大量艺术收藏品:脸谱、道具、音像和中外名人字画等。
第四名:汉赋大家——枚乘
枚乘(?~前140):字叔,淮阴人。西汉辞赋大家,汉赋的开创者之一。
早年游学广陵,曾做过吴王刘濞、梁王刘武的文学侍从。枚乘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辞赋。《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今仅存三篇。《七发》是标志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全文两千余字,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去看望,通过反复问答,为其指出病源及治疗方法,说明声色犬马之乐不如圣贤之言有益。《七发》是从楚辞到汉赋的承前启后之作,后代作者群起模仿,在赋中形成“七”的专体。
枚乘幼子枚皋,字少孺。自幼受父熏陶,爱好文学,善于辞赋。17岁上书梁王,被召为郎。汉武帝每行幸、巡守、游历,必诏枚皋侍从,如有所感,即令其作赋。枚皋在长期奉制的过程中,练就了一腔急才,速度快得惊人,远远超过了司马相如,当时就有“枚速马迟”之称。他才思敏捷,一挥而就,人以“马上文”称赞他。汉代文学繁盛于楚地,枚氏父子是淮安在汉代最有名的文学家。
今淮安肖湖畔有枚乘故里、河下古镇莲花街有古枚亭、枚公河、枚里街,与韩侯钓台东西对峙。皆为纪念枚氏父子。
第五名:民族英雄——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淮安府山阳县人。晚清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道光十四年任为广东水师提督,即致力于加强广东沿海的防务。支持林则徐实行禁烟。其后,他倾力于虎门要塞威远、靖远炮台的改建,设法加添了火力强大的“洋炮”200多门以抗击外国侵略势力的挑衅。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关亲临镇远炮台指挥,负伤十余处尚亲自开炮还击敌军。至傍晚时英军攻入炮台,关天培持刀奋战被砍伤左臂,后被枪弹击中,口中仍然大呼杀敌。他在靖远炮台率孤军英勇奋战,致创痕遍体而战死。他的英烈事迹被广为传颂,誉之为深具民族气节的一代名将。
淮安是一座充满英雄气质的古城,另一位抗日英雄左宝贵,在淮安河下古镇,左宝贵与河下回民陶氏女结婚成家,定居河下罗家桥。左宝贵捐躯平壤后,尸骨无存,清军将士只觅得他的一领血衣和一只朝靴,从平壤护送回他的第二故土淮,葬于河下镇罗家桥西圩河东岸。清光绪二十一年,淮安人在墓地南侧建造“左忠壮公祠”。“抗倭状元”沈坤(1507-1560),字伯生,亦是楚州人。
今淮安城东街有关忠节公祠,城东乡南窑九村有关天培墓,左忠壮公祠,古清真寺等。
第六名:晚清全才——刘鹗
刘鹗(1857—1909):名鹗,字铁云,署名“鸿都百炼生”。祖籍江苏丹徒,生于六合,寄籍山阳。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晚清著名小说家、实业家、金石家。
刘鹗早年在扬州从师太谷学派李广昕,在淮安开烟草店,未赢利而关闭,后去扬州挂牌行医,也是门可罗雀。后往河南投身于治河,有功。上书请筑铁路,主张并参与外国资本在国中开矿。1909年死于新疆,遗体运回淮安,次年安葬于淮安东南曹围。刘鹗一生思想活跃,才华横溢。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他的治黄工作、开采山西煤矿、赈济北京灾民、发现甲骨文他在史地、河工、算学、医药、音乐、农商方面均有著作传世。有天算著作《勾股天元草》、《孤三角术》,治河著作《历代黄河变迁图考》等,金石著作《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等,诗歌创作《铁云诗存》。
明清两代由于运河漕运,淮安达到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高峰。明清两代小说《牡丹亭》、《桃花扇》、《》、《三言二拍》、《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都有以淮安作为背景的故事,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元杂剧大家关汉卿踏访淮安后创作的伟大悲剧《感天动地窦娥冤》。
今淮安勺湖边地藏寺巷有刘鹗故居,藏有刘鹗弹的古琴一架、金丝楠木围棋桌子一张、刘鹗穿的皮袄一件;城南有窦娥巷、淮安府衙等。
第七名:抗金巾帼——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山阳北辰坊人(一说原籍安徽池州)。南宋著名抗金女将,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代巾帼英豪。
北宋后期,金兵南犯,江淮兵乱,梁红玉随家人南迁,流落到京口为营妓。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今淮安北辰坊火神庙内有梁红玉祠,苏州灵岩山有“宋韩蕲王墓”,镇江金山妙高台为梁红玉抗金鏖战击鼓地。淮扬名菜炒蒲儿菜即与梁红玉有关。
第八名:倚楼诗人——赵嘏
赵嘏(810-856):字承祜,山阳人,唐五代著名诗人。有《渭南集》。
赵嘏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赵渭南嘏才笔欲横,故五字即窘,而七字能拓。蘸毫浓,揭响满,为稳于牧之,厚于用晦。善七律,风格流丽新颖,情景交织,笔法清圆熟练,多奇普句。
名篇《长安秋望》“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句,吟咏不已,世称赵嘏为“赵倚楼”。成语“抛砖引玉”说的就是赵嘏和常建两个诗人到苏州游灵岩寺的故事。
第九名:苏门学士——张耒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后迁居楚州。宋代著名诗人,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
张耒从小就受着正统的封建诗礼的熏陶,加之受业于“山阳学官”,少年时即表现出对文辞的灵感,“十有三岁而好为文”(《投知己书》),十七岁作《函关赋》,传诵人口。他在《思淮亭记》中称“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壮,习于淮而乐之。”熙宁四年(1071),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前,来陈州与其弟话别,张耒得以谒见苏轼,颇受青睐,自此便成为苏氏兄弟的门下客。他的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个朝代。这是北宋由盛转衰的时代,张耒在仕途上也屡遭挫折。张耒的诗,在风格上,受北宋早期诗人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和苏轼、黄庭坚等人影响,在取材和内容上,则是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张籍。文学史家们称他的诗“语尽意亦尽,象一篇有韵的散文”,称之为北宋后期的一位有成就的优秀诗人。因其曾担任过起居舍人,所以人又称其张右史;因其仪观甚伟,魁梧逾常,所以人复称其“肥仙”。
第十名:经学大师——阎若璩
阎若璩(1638-1704):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著名学者,汉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作《尚书古文疏证》、《古文尚书》等。。
明代中叶,朝廷盐政实行“开中政策”,阎若璩的六世祖阎居訚于正德初年迁来淮安,经营盐业,遂为淮人。18世纪初,清朝的统治已趋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渐渐缓和,思想界、学术界也处在从清初务实经世而反对空谈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作风,转为重视汉学及考据学。阎若璩是清代汉学研究的先导,在清初的学术史上,阎若璩上承顾炎武、黄宗羲,下启惠栋、戴震。作为清代汉学的直接先驱,阎若璩在清代学术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清代另一名经学大师丁晏(1794~1875)字俭卿,号柘堂,晚年号石亭居士。亦淮安人。
阎若璩逝世后,淮安人对他十分崇敬与怀念,在新城文昌宫内为他建了“阎先生祠”,供人凭吊祭祀。光绪重修的“阎征君祠”在河下竹巷状元里阎若璩故里。
第十一:建安七子——陈琳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人(注1)。汉魏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曾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死,依附袁绍,掌管书记。袁绍败,归依曹操,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又为门下督。陈琳诗、文、赋皆能。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他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颇为壮伟,当时亦称名篇。
今扬州宝应县有陈琳为主体的“建安七子”雕塑群像,九里千墩汉墓群西端的双女冈有陈琳墓。盐城大纵湖有陈琳墓、“七子岛”等。
第十二:瘦马画家——龚开
龚开(1222~1304?):字圣予,号翠岩。淮阴人。南宋末著名画家、诗人。
龚开出生之时,正当南宋政权怯懦至极,公然对金称臣之际。淮阴濒临淮河,正处宋金对峙分界线边。龚开年岁稍长,亲眼目睹中原易主后的惨景,曾热血沸腾,先至广陵投奔赵葵、李庭芝幕下为僚属,为抗金大业出谋献策,后出任两淮制置司监,掌管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冶铸之事,为复兴宋室身体力行。南宋彻底灭亡以后,龚开便蛰居深隐,潜心画艺,兼靠卖画为生,寄迹于苏、杭一带。龚开擅画人物山水,也善画马,用笔雄健厚重,喜作墨鬼,尤以善画钟馗著名。
传世作品主要有: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中山出游图》卷、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骏骨图》卷。诗文亦能自成一家。《瘦马图》表现了宋亡后的落寞心情。
第十三:爱国志士——李公朴
李公朴(1902-1946):原名永祥、号晋祥。原籍武进,生于淮安。(一说原藉扬州,生于武进,见注2)。近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民主主义者,“七君子”之一,著名的和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新闻出版家。
家境贫寒,父母早丧,依靠三兄公愚抚养。小时候读私垫,学习勤奋,得到好评。十三岁时,随三兄公愚离开淮安到镇江京广洋货店当学徒,后就读于镇江润州中学。“九一八”事变后,致力抗日救国运动和群众文化教育工作。1936 年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被推为负责人之一,同沈钧儒、邹韬奋等一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战开始后获释。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积极参加爱国民主斗争。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他为追求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奋斗了一生,并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今淮安东长街朱雀桥有李公朴故居,沈氏遂园,常州武进有李公朴故居,主要为李公朴先生结婚用房,李公朴纪念馆等。
第十四:扬州八怪——边寿民
边寿民(1684-1752):原名维祺,字寿民,又号苇间居士,山阳人。人称“淮上一高士”。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初业儒,然未能考中举人,穷困潦倒。自幼喜爱绘画,成年后技艺大进,即以卖画度日。奔走于淮扬间,寿民与时人陆立(竹民)、周振采(白民)并称“淮上三民”。与扬州画派画家交往甚密,吸收各家之长,师法前人,自立门户。工诗词,擅书法,时称“边雁”。 造屋城内东北水泊芦苇中,名苇间书屋,日观芦雁飞翔,久得造化神机,创用泼墨法绘画芦雁。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芦雁的千姿百态,对花鸟画艺术有所创新发展。 清雍正7年,他的《瓶梅图》震惊画坛,一时“名流过淮,咸造访之”。乾隆15年创作的《芦雁图》,幅面宽大,是其一生中最杰出的画作。扬州市扬州八怪纪念馆有其塑像。
第十五:清代名医——吴鞠通
吴鞠通(1758-1836):名塘,字配珩,江苏淮安人。,清代著名医学家。著《温病条辨》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青年时攻科举习儒,19岁时父亲病故,于是弃儒学医。后被选副贡入京,参与《四库全书》医书部分的抄写检校工作。总结伤寒与温病治疗理论,考察叶桂治温实践,历经10年,“进与病谋,退与心谋”,提出以明理为要,创三焦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说。乾隆五十八年(1793)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疗不当而死亡,吴鞠通利用叶天士之法奋力抢救,抢救了数十病人,名声大振。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可见该书在中医理论发挥上的重大意义。《温病条辨》完成了开拓中医学又一个重要领域的伟大工程。
今淮安河下镇有吴鞠通中医博物馆、吴鞠通中医研究院等。
第十六:甲骨四唐——罗振玉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又号贞松老人。祖籍浙江省上虞县,客籍江苏省淮安县。甲骨学的奠基者之一。
曾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农学社,1897年创办《农学报》,次年创办东文学社。1901年在上海创办《教育世界》杂志。1904年创办江苏师范学堂。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罗振玉占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之一。著有《五十日梦痕录》、《铁云藏龟之余》等。他率先正确地判定了甲骨刻辞的性质及出土处之地望。他首创了对卜辞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与王国维一起,确证了甲骨文中的合书的现象。
第十七:大历才子——吉中孚
吉中孚(约740-798):楚州人,久居鄱阳,唐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善诗文,与卢纶、钱起等齐名。初为道士,中岁还俗人仕,至长安,谒宰相。有人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未几,进士及第,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他的诗空灵而大气,《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卢纶称之“侍郎文章宗,杰出淮楚灵”。其妻张夫人亦工诗,《全唐诗》收载诗5首,断句3则,其《拜新月》 极清新可喜,富生活情趣。
第十八:古文大家——鲁一同
鲁一同(1804-1863):字兰岑,又字通甫。别号铁梅道人,江苏山阳人,清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古文大师、画家。
六岁通古音韵,能诗善对,十七岁入山阳县学,十八岁乡试中副榜第二名。鲁一同是清中叶以后的大古文家,他所作古文内容“于国家田赋、兵戎诸大政,河道变迁、地形险要,以及中外大事”无不涉猎。鲁一同的诗歌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反映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鲁还以书画有名于世,擅花鸟,尤以画鸡见长,世称“鲁鸡”。
第十九:历算学家——卫朴
卫朴(约1023-约1078):楚州人,北宋著名天文历法学家、数学家。
卫朴,幼年因眼疾失明,成年后以卜算为业,“居北辰镇(淮安北门外夹城)神祠中”。他能“口诵乘除俱不差,其精妙不尽述”。卫朴于熙宁八年(1075年)修成《奉元历》。《奉元历》亦称《十二气历》,将二十四节气安排在每月上旬末,下旬初,与现今的阳历相似。这种历法比英国的类似历法早800年。新历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有力地推动了中原、江浙一带的经济发展。以后,卫朴以"卜吉凶"的"方家"云游四方,直至老死。其著作有《七曜细行》1卷、《新历正经》3卷、《义略》2卷、《立成》15卷、《随经备草》5卷。
另一位清代数学家骆腾凤(1770-1841年)字鸣冈,号春池,楚州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生于河下一穷儒生家庭。著《开方释例》,探讨了宋元时期的数学方法“天元术”的起源,是数学史上较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第二十:京剧宗师——王瑶卿
王瑶卿(1880-1954):原名瑞臻,字稚庭,别号菊痴,晚号瑶青,祖居江苏清江浦。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一代宗师,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
京剧乾旦名家,父亲王绚云,晚清时著名昆曲演员,和二弟王凤卿都是自幼投身于京剧艺术事业。王瑶卿9岁开始学艺,早年与谭鑫培常合演《南天门》、《汾河湾》、《武家坡》对联璧合,与谭鑫培被称为“诸葛亮与周瑜”。中年后以授徒为事,“四大名旦”均受业于门下。绘事虽属余事,然亦清雅绝俗。主要传人有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赵桐珊、于连泉等。另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周信芳(1895-1975)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祖籍浙江慈溪,清江浦人。麒派京剧艺术的创始人。
今淮安火星庙街王瑶卿故居已被拆迁,北京大马神庙28号是王瑶卿故居所在地,淮安清浦区闸口有周信芳故居,上海市东平路有周信芳艺术研究会,静安区长乐路有周信芳故居,宁波慈城镇有全恩堂等。
注1:明《天启淮安府志》载:“魏吴,广陵郡治淮阴,屑徐州,晋统淮阴、淮浦、射阳、盐渎,治淮阴”。《后汉书•志二十一》载:“广陵郡十一城”,“射阳故属临淮”。《资治通鉴》卷六三:“广陵太守陈登治射阳。射阳县前汉属临淮郡,后汉属广陵郡,今楚州山阳县。”关于陈琳籍贯广陵射阳在今淮安并无争议,但是关于陈琳墓葬何方,至今说法不一:一说在淮安射阳村,一说在扬州宝应九里一千墩,一说在徐州(邳州),一说在盐城大纵湖,没有定论。具体请参考《一代奇才魂归何处》。
注2:1972年《辞海》根据张曼筠、沈钧儒、王造时等人的回忆文章,记载:“原籍江苏扬州,生于镇江。”其他有关文章,对于李公朴原籍和出生地避而不谈。近年于东村李氏故居发现一帧照片,揭开了李氏出生地之谜。根据1986年7月16日《淮安报》发表了常州党史办公室肖吾、吴之光同志合写的一篇题为《李公朴出生淮安府》的考证文章,《常州文史资料》第六辑(1986年8月出版)和《武进文史资料》第七辑(1986年12月出版)又先后发表了吴之光同志撰写的《公朴先生籍贯、家世、生地考》和《李公朴出生地考》两篇文章继而得出:公朴父亲李增培,青年时代外出谋生,先在镇江沈姓京广洋货店为佣,继至扬州又展转至运河重镇淮安府山阳县,李增培来淮安后始与其母程氏结婚,长嫂田氏系淮安府人,侄女适淮安府王纫秋,三嫂是淮城钱寿昌女,胞姐适淮安樊仲沅,这一切足以证实李氏“居淮卅余年”所发生的姻亲关系。综合上述:李公朴原籍武进,出生于淮安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后随父母迁居镇江,较为可信。具体请参考《李公朴先生家世初考》。
如果真的有机会选择五个 旅游 的地方去 旅游 的话,我好想去……
第一个,北京,我国的首都,从小就一直在课本上读啊念的。现在也只能从电视里看看新闻的时候见见!
第二个,长城,也是从课本上见过。八达岭长城的外景,真的好让我向往。好想有那么一天自己能真正的站在上面!
第三个,蒙古草原,我们生活的农村都只是大山,小沟小溪的,好想去那么一个一眼望去,都是无边无际的绿草原,如果在那里看到满野的牛羊将是多么好的风景线啊…
第四个,夏门鼓浪屿,白城沙滩,我从小到大还没看见过真正的大海是个啥样?所以就好想去体会一下帆船出海哦…
第五个,江门,我初恋的城市,有着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巍巍中华,风光各异;煌煌华夏,文化久远。下列五地,人生必去!
※ ※ ※ ※ ※
北京:全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是我国 历史 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金,元,明,清在此建都。
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 历史 内涵丰富和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瑰宝,深深吸引中外游客。
城中的城楼,胡同,坛庙,王府等,令人留连往返。
※ ※ ※ ※ ※ ※
新疆:中国最大行政区,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回民等众多少数民族。
塔里木油气田的石油管道,通向中原,华东;天然气管道直达上海,华南的深圳。
亚欧大陆桥的“黄金通道”,中欧班列西出口岸。铁路,公路交错纵横。
新疆的红色系列——西红柿、石榴、枸杞、大枣驰名中外。北疆的白色产品 棉花,享誉华夏。吐鲁番的葡萄,闻名天下。哈密的“哈密瓜”,甜满天涯。库尔勒的香梨,香遍中华。和田的璧石,稀世之宝,西疆的甜菜,中国糖料特产。
※ ※ ※ ※ ※
台湾:祖国的宝岛,风景名胜不胜枚举,东南海上的明珠。玉山 我国东部的最高山峰。阿里山中的日月潭,景色迷人。
台湾,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甘蔗、茶叶、稻米享有盛名。樟树是岛上最著名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 ※ ※ ※ ※ ※ 西双版纳:西南边陲驰名中外的 旅游 胜地。天然的动物、植物园。
奇异的树木,怪状的植物,令人感叹。亚洲大象,绿色的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动物,让人惊异!
※ ※ ※ ※ ※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所在地。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在农家的茅草屋里,决策了战略大决战,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警告,为建国做了准备。
北京
去北京天安门广场、八达岭长城等地,并到毛主席纪念堂胆仰伟大领袖毛主席。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去骑马策马奔腾,该是多么欢快潇洒。
西藏布达拉宫
去看一下美丽古老的布达拉宫,去西藏拉萨城市走一走。
冰城哈尔滨
冬天到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想想应该也是很美很美的。
云南大丽古镇
据说大丽古镇是个美丽的充满诗意的地方,让人充满幻想向往的地方。
孙庆国试答:让你在国内选择五个这辈子必去旅行的地方,你会选择哪五个?
1、东北辽东的鸭绿江畔;
2、首都天安门广场及周边;
3、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4、毛泽东的家乡韶山;
5、深圳有“小平同志像”的广场。
①大理:洱海;②桂林:山水甲天下;③西安:兵马俑,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④苏杭二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⑤北京:天安门祖国的心脏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现如今,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家闲暇之余都会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毕竟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生中必去的5个旅行地方,不去会后悔终生,全去过得太幸福了!
一、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桂林漓江景区
桂林市漓江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之一 。
桂林市漓江景区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主要景点有象鼻山、冠岩、黄布倒影和仙人推磨等自然景观,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
2007年,桂林市漓江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 旅游 区。
三、黄山风景区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 旅游 区、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
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登临黄山,赞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概括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四、西安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
二号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元组成,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严整有序,无懈可击。
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面积524平方米。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五、九寨沟景区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国家5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号称“水景之王”,故有“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说。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世界高寒喀斯特地貌,总面积约620km²,约有52%的面积被原始森林所覆盖,诸多珍稀野生动物栖息于此。
我个人觉得,人这一辈子应该见识大自然的几个经典色彩:一个,首先是蔚蓝的海洋,碧波中一艘巨轮冲风破浪,那是何等的壮观情怀;二是**的沙漠戈壁,一只汗海的骆驼,孤独的伴响着无边的寂寞,叮当的玲声颂扬着艮古的传说;第三是绿色的草原,呼伦贝尔的亲切的呼唤,马儿的引胫嘶呜和蒙古人与生俱来的豪情;第四,是一定去的而且虔诚葡伏着朝拜雪城高源的圣洁,那金色的辉煌的阳光,去沐浴吧把灵魂的尘土洗净。最后是西疆无限的辽阔,去感觉十里无人孕育的亲切。秋歌已经是满头飘雪的半大老头了,几乎转遍了中国,只想给你一点启示, 旅游 真正的好去处,是广西的十万大山,江西贵州的山山水水,而不是什么景点。那个还花钱,花了还闹心。年轻人就去着自然风景吧。我能保证比去着人强。那些你前面晃动的后脑勺真的是很付厌。何必呢,是吧。
给大家个建议,国内旅行的地方,这五个地方一定要去,新疆喀什、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居延海,秦岭太白山、海南三沙市。
我们所说的喀什古城,在喀什葛尔老城,这里是实打实的古城,西汉时就在记载,方约各5,就是20多平方公里,我去新疆,到了乌鲁木齐之后,第一站便奔向了这里,坐在诺尔贝西路边,阳光把挂着布幡的,褐色的高墙切成了一半阳光,一半阴影,偶尔有奔跑的小孩,戴着帽子的老人,提着桶的女人。古城里最多的馕的香味,烤羊肉的香味,抓饭的香味,还有紫宝石一样的石榴。这里有许多小巴扎,巴扎就是小市场的意思,比如卖花的巴扎。在古城古有一处高台民居,去那里绕绕弯,一定要去。
这个我以前写过,怎么骑摩托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有兴趣可以搜一下我的回答。穿越塔克拉玛干有两条路,一条是库车-和田,一条是沙漠公路民丰-轮台,我走的是民丰轮台线,这一条路在平沙茫茫黄入天的沙漠中穿行,一路静寂无人,只有天地和渺小的自已,在路边有几处房子,这是泵站,也就是水井房,主要是为了沙漠公路两侧的固沙植物的浇灌,这里一般是夫妻看守,是个非常辛苦,寂寞的工作。
我建议在塔克拉玛干的沙漠上,住一晚,露营也好,躺在车里也好,感受一下那夜晚如深渊一般的沙漠,让我们敬畏自然。
秦岭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有着特殊的意义,秦岭南北的气候便截然不同,我上到过太白山,走在山脊上,南北植物都不同,只不过,现在太白山的穿越不让走了,也是遗憾。建议大家可以上太白景区,就是不知道从景区还能不能让大爷海拔仙台。
太白山
在中国,藏,蒙等地,把大一点的湖泊叫海子,还有大一点草原,比如说草海,所以居延海就是居延湖,我们学过的古诗,属国过居延就是这里,当年霍去病曾由此收复河西。居延海可以住两天,再去一趟大漠胡杨林。这里建议秋天去,居延海的颜色是蓝宝石一样的,白色的芦苇寂静无声,大漠胡杨那非凡的身姿,大沙漠里。
居延海芦苇荡
额济纳胡杨林
中国最南端的地方,我之前也回答过怎么去三沙 旅游 ?现在可以坐船,从三亚出发,但是只能去三沙所属的几个岛(银屿,鸭富,全富),永兴岛去不了。在这里,站在岛礁上,南望祖国的南海,碧波成顷。
永兴岛
三沙岛礁
如果单纯的选择5个城市或许太过片面,我不妨挑选出5块区域吧。当然仅限我的个人观点而已。
一 东北地区
首先是东北地区,东北对于我这种南方人来说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南方人向往东北无外乎这么几点:看看白雪皑皑、感受下天寒地冻,再听听原汁原味的东北碴子口音以及品尝下地道东北 美食 ,东北 旅游 资源也很丰富,除了大雪,还有大海,还有火山,同时黑龙江毗邻俄罗斯,有着浓浓的俄式异域风情。当然四大东北优质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也算比较现代化,足够支撑起东北 旅游 。
二、长三角地区
可以说这一区域是中国最繁华,经济发展最好的一个地区之一,以苏州、上海、杭州为核心,除上述三大城市外,其余还有常州、无锡、嘉兴、宁波等等优秀城市甚至诸如昆山、嘉善这样的县级城市也都各有特色。经济实力强劲使得这一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区域交通相当便捷,因此 旅游 体验也会更好。与此同时,该区域的 旅游 资源也绝对算是丰富的,既有古韵的江南古镇水乡,又有精致的江南园林,同时山、江、湖、海也都不缺,同时还能在中国最好的城市之一上海来次绝对精彩的上海城市游。
三 珠三角地区加港澳
该区域绝对可以和长三角掰掰手腕,长三角有的优势这里也都具备,顶级城市就有广州、深圳外加港澳,至于 旅游 资源这里同样丰富,毕竟靠海的地方会缺 旅游 资源吗?同时粤菜以及广式小吃与早茶这样的美味也是 旅游 的一部分,别忘了港澳,这是两个很神奇的地方,要说现代,这里可是接受西方文化比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要时间长,要说保留中华文化,这里也许同样比如今中国大部分城市做的好,毕竟从满大街的繁体字就能看出一些味道来。
四 西藏
西藏的圣洁、神秘、还有绝美就无需多说了,估计任何一本旅行书籍都会将西藏推荐为此生必去的地方吧,即使担心高原反应,舍弃珠峰,至少圣城拉萨要去一次的。
五 京津
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者说外国游客,中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 历史 名城的北京绝对是此生必去,这里可以感受帝都的皇家霸气,也能感受老胡同市井气息,当然少不了爬上一次长城,感受下两千多年前的人工奇迹。天津作为天子门户,亦是座 历史 名城,虽没北京那般厚重,却多了份俏皮,当然作为临海城市的天津,因为大海同时也增添了份妩媚。
让我在国内选择五个这辈子必去旅行的五个地方为:
首都北京: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毛主席指引我们前进的地方。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到北京去见毛主席,这是我孩时一直幼稚又天真的梦想;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主席的遗容,弥补了我人生中最大的憾缺;到毛主席向全世界壮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和老人家挥手接见百万大军的天安门城楼上,身临其境地缅怀毛主席的伟大气魄……
湖南韶山: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五十里河路到湘江,江边有个湘潭县,出了个毛主席***民得解放。"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那里有伟人的故居,铜像广场,这也是我多年最想往最憧憬的地方。
江苏淮安:
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热爱周总理,十里长街洒泪送总理,举国哀悼。去一辈子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总理故居和纪念馆受受教育和鼓舞,亦可了却我心中一大渴求。
湖南仪陇:
小学课文《朱德的扁担》我学习过,讲的是朱德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共苦挑粮上山的故事。而湖南仪陇是朱老总的出生地,参观他的居里和纪念馆以表对朱德、委员长的崇敬之情。
陕西延安:
革命的摇篮,革命的圣地,有举世闻名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也是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千军万马的所在地,能去趟延安也是我今生今世最近切的心愿。
饮水思源。我们这代人承载着对毛主席及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浓郁的阶级感情,在伟人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故居家门口鞠鞠躬,参拜参拜,向恩人们的铜像塑像献一束鲜花,跪叩自己一生中大恩大德的人民大功臣,在开满鲜花的圣地诞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这是我从孩时迄今亦乃终身魂萦梦绕与梦寐以求的夙愿。
淮安市由原淮安市和淮阴市合并而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故乡,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处于江苏省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北接连云港,东毗盐城,南连扬州和南京,西邻安徽滁州,西北接宿迁。淮安历史上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与扬州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为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淮安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众多,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馆藏文物4万余件。除明祖陵、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韩信故里、吴承恩故居外,淮安还有不少人文胜迹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值得前去游访。
●青莲岗文化遗址●
青莲岗文化遗址是在1951年12月由当时治淮文物工作队发现的1958年《考古学报》第1期的一篇专题文章中定名,后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史学家的公认,从此便载入了史册。
据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称:青莲岗文化是江淮流域最早的原始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分支,属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阶段。就因为它首次在淮安宋集乡青莲岗发现,所以命名为“青莲岗文化”。
●东阳城遗址及东阳汉墓群●
秦汉东阳城遗址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遗址。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贯穿南北交通的古邑重镇,秦汉时为东阳郡县所在地,曾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侯国,经济文化繁荣。东阳城古墓丛葬就在该遗址东南,面积有三四十万平方米,有数以千计的古墓葬,因为汉代有厚葬习俗,所以地下文物极为丰富。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出土了大量有着极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其中1974年出土的西汉木刻星象图比世界公认最早的耶鲁撒冷彗星图还早110年。
●古泗洲城遗址●
300多年前,被黄河夺汴入淮洪水淹没的古泗州城,在传说中一直被认为在洪泽湖和淮河水中。然而,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经过近一年的勘探证明,这座曾经作为汴河漕运中心的繁华古城,并非沉没在洪泽湖,而是仅有十分之一淹没在淮河水中,其绝大部分与盱眙县城第一山隔淮河相望。
●管鲍分金亭●
管鲍分金亭座落在盱眙县。相传东周时期,管仲、鲍叔牙都是齐国著名良相、政治家,两人自幼相处,情同手足。皆因家境贫寒,从事小本买卖养家糊口。一次,他们来到商贾云集、酒坊密布的古泗州从事酒水贩卖,收入渐丰后便以此为业。但不管赢利多少,二人都到一僻静处平分。有一天,他们在分钱后哀叹如此下去难得大利,难成大事,商谈下一步打算。一名老者飘然而至,教给他们赚大钱的“秘方”:让他们在酒中加水,可得暴利,被他们严词拒绝。可是,那老者还不知趣,仍在那里喋喋不休,二人便愤然离开。刚走几步,突见一条大蛇拦住去路,二人大惊失色,吓得不知所措。这时,那名老者扛锄而至,执锄将蛇断为两截,然后将断蛇拾在手中一敲,竟是两段黄金。老者将黄金送给二人后说:“你们都是国家栋梁,不要因生活窘迫而误了前途。”然后,飘然而去。二人自知遇到仙人,感恩不尽。但管鲍认为,“天赐金,焉私分,当遗于民”,旋即分黄金与当地南北两乡村民。后人感念管鲍的分金精神,自筹钱款建分金亭。又传后人为纪念此事,于明代万历年间在管镇镇街西约50米处建有一座蔚为壮观的“管鲍分金亭”。该亭被毁于1959年。
在原址复建的管鲍分金亭,底部宽105米,高136米,整体呈方形,上面矗立着四个高大巍峨的铁人,东西两面分别是年轻时管仲和鲍叔牙的雕像,手里捧着熠熠生辉的金条,另两侧分别为管鲍老年时的封侯雕像。四个大门两旁的八面墙上分别绘有拾金、待领、分金、赠金等八幅浮雕,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管鲍分金时的情景。
●文通塔与勺湖公园●
文通塔,原名尊圣塔,巍然屹立于淮安古城西北隅运河之畔、勺湖之滨的“文通塔苑”内,古朴而又庄严,是富有佛教风格的古典建筑。
文通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距今已一千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据清代《淮需小记》所载:唐代武则天时,西域碎叶和尚僧伽大士曾来楚州(淮安),景龙二年僧伽大士应召入宫,尊为“圣僧”,称为弟子。唐中宗李显令楚州这僧伽大士(圣僧)建造“龙兴万寿禅寺”,并造“尊圣塔”一座。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尊胜塔重修,因旁有晋代的文通寺,故改名为文通塔。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秋又重修,与明初建的城南隅的龙光阁(今已毁)遥遥相对,“以壮文峰”
这座塔现在成了勺湖公湖公园的第一景点:湖光塔影。每当红日高照或皓月当空,塔身便倒映于湖中,偶或点缀以白云、蓝天、垂柳、奇葩,其景之幽,令人观之叹绝。
塔后的勺湖因形似一把勺子而处名,拥有水面114亩,陆地40亩。这里自古即为淮安名胜。据说从隋唐时代起,这里建有著名寺院,来此游历或焚香膜拜者常年不绝。而这建勺湖公园。半个多世纪以前,当代一位伟人童年时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注),来此观赏的人们,每念及此,游兴陡增。当你踏进"文通塔苑"的门槛,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双亭回廊。过文通塔,即踏上勺堤,左侧是绿波荡漾的湖水,右为与淮中校园毗邻的白身青檐的云墙。由此向东北眺望,清晰可见远处的两道玲珑别致的洞门,令人的芳径通幽之感。这虽然还比不上浓妆淡抹相宜的杭州西湖那么美,但与江南一般园林相比,是毫不逊色的。过了两道洞门,园中的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即呈现眼而这些建筑,皆顺着地形水势,变代多样,色彩柔和宜人,庄重而淡雅。湖心岛上原大悲阁旧地,现建的一座厅堂,东侧的贴水曲廊和扇形水榭,湖中建的石舫,舫上有两层楼阁,登楼可鸟瞰全湖景色。湖心岛南北有虹桥与陆地相连。明代进士阮葵生当年讲学的勺湖书院也按明朝时候的建筑风格修复好了,西侧还增建一座春风亭,供探游者休憩。在桥畔举目平视,但见二三游艇划破水底蓝天,其景别有一种情趣。
●镇淮楼●
镇淮楼始建于北宋年间,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因为淮安“扼江北之要冲,为南北交通之孔道”,纵贯淮安全境的大运河,便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命脉。南粮北运,要从运河穿长江,越淮河,才能北上。船只以到淮安视为安全,无论文武官员,显宦世家,巨商富贾,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都要登楼祭酒,以庆幸运。在元代,淮安“置总管府,用以控制南北舟车转输”,楼上便悬挂“南北枢机”、“天澈云衢”的金字匾额。明代楼上置“铜壶滴漏”,用以报时,故又名“谯楼”。后又置大鼓专伺打更、报警,故又称为“鼓楼”。
●梁红玉祠●
梁红玉祠在淮安市新城北辰坊,纪念南宋中帼英雄梁红玉。始建年代不详,几经兴废,1982年重建。
梁红玉,生于楚州(即今淮安),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曾在江苏镇江金山击鼓助战抗击金兵,梁红玉“雷鼓抗金兵”,传为千古佳话。后随韩世忠率部进驻淮安,在淮安城北1里多筑新城抗击金兵。后人在此为之塑像建庙。因她排行第七,俗称“七奶奶庙”。
经过修复的梁红玉祠为三间,有一庭院。三面围墙,南面是大门,门两面各有一只石鼓。洞内建有一座三尺六寸高的神台,神台上设有神龛,神龛三面板壁,南面一块约见六尺见方的玻璃,内置梁红玉戎装配剑的泥制塑像,有五尺高,神采飘逸,雄姿威严。祠内还立有梁红玉身世简介石碑。
●刘鹗故居●
刘鹗书屋是当年刘鹗生活和著书的处所。位于淮安和平路地藏寺巷内。
刘鹗(1857—1909)近代小说家。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淮安)。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场文字。他承袭家学,致力于数学、医学、水利学等实际学问,并纵览百家,喜欢收集书画碑帖、金石甲骨。其《铁云藏龟》一书,最早将甲骨卜辞公之于世。早年科场不利,曾行医和经商。光绪十四年(1888)至二十一年,先后入河南巡抚吴大□、山东巡抚张曜幕府,帮办治黄工程,成绩显著,被保荐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知府任用。光绪二十三年(1897),应外商福公司之聘,任筹采山西矿产经理。后又曾参与拟订河南矿务机关豫丰公司章程,并为福公司擘划开采四川麻哈金矿、浙江衢严温处四府煤铁矿,成为外商之买办与经纪人。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处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以赈北京饥困。三十四年(1908)清廷以"私售仓粟"罪把他充军新疆,次年死于乌鲁木齐。
刘鹗以写作《老残游记》而名噪海内,备受赞誉。另外,他对殷墟甲骨文字学的建立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天培祠●
楚州城内市东街有一座古朴肃穆的祠堂——关忠节公祠,为纪念民族英雄关天培所建。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行伍出身,历任苏松镇总兵、署江南提督、广东水师提督等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他率领清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1841年2月25日在广州虎门靖远炮台与英军作战中以身殉国。
他的亲随孙长庆将其遗骸护送回淮安埋葬,并在县城东街建立祠堂以祀之。关忠节公祠淮安县东街,原为三间大殿、两间厢房,被古色古香的花墙小院护围着。神台上,关天培官服塑像栩栩如生,两旁一对亲随,分别执剑捧书。享殿门上悬有“关忠节公祠”长匾额。殿两旁悬有大书法家周木斋书写的林则徐的楠木挽联。神州大地,几经沧桑,关天培原祠己毁于抗日战争的战火之中。解放初,人民政府又按原貌恢复了关忠节公祠,供宾客凭吊瞻仰,激励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清晏园●
清晏园,过去叫城南公园,位于淮阴市区人民南路之西侧,环城路之北侧,是苏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她揉北方的开阔与南方的玲珑于一处,使游人于玩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清晏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是淮阴市唯一保护完好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漕运史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官宦园林。据《清河县志》记载,清晏园,曾名为淮园、瞻园、留园、城南公园。城南公园名称时间最长,自1991年10月1日起,才又恢复为“清晏园”古名。园内亭、台、楼、阁、假山错落有致,曲径、长廊、流水循环往复,四季花繁木盛,秀丽典雅。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
黄花塘是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于1943年1月10日至1945年9月19日所在地。
这里至今还保留有二师师长罗炳辉、华中局代书记、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副军长张云逸先后住过的旧居和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居住过的两幢草房,保留有当年军部主要生活水源地、旱时为军部指战员操练场所的黄花塘、饶漱石曾山和军部卫生院用房所在地的芦柴塘、陈毅住房所在地和夏季游泳场所的新塘遗址。1982年,新四军军部旧址被江苏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被公布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淮安的民俗
农历二月初二,是淮安民间得传统节日之一,名叫“龙抬头”也叫“龙头节”。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
旧时淮安民间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春节钱剃头到二月二已经一个多月了,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二月二龙抬头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也是这一原因,为取吉利在剃头中间加“龙”字,叫剃“龙”头,以区别其他时间的剃头,还有些女孩选此日穿耳孔。另外家长们选此日送孩子们入学读书。
二月二,家家人家接女儿
旧时,正月新娘不回门媳妇不走娘家,正月不空房,同时还有“出嫁的闺女正月不能看娘家的灯,看了娘家的灯死公公”的迷信说法,因此正月出嫁的女儿不准回娘家。一个多月的时间,闺女想娘,娘想闺女,所以到了二月二,不仅已经出了正月,而且又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各家都接女儿回娘家。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这天,用过年祭祀下来的蜡烛点着。照房梁和墙壁,以取灭害虫。另外,在这天,孩子们用筷子敲干瓢,边敲边说:“二月二,敲瓢叉,十个老鼠九个瞎。”用筷子敲酒盅说:“二月二,敲酒盅,十个老鼠九窝空”,由此来驱鼠灭鼠。用白纸条书写“二月二,诸虫蚂蚁直入地”的“蜒蛐榜”,其中“诸虫蚂蚁直入地”要倒书,然后将其贴在桌腿或床脚上,以避虫蚁。
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
用青灰画粮囤或梁仓,或在们门前画不等的圆圈,象征大圆接小圆,祈祷丰收,这又是民间一俗。二月二,有的还吃除夕锅巴和妇女忌用针线的习俗。据说龙抬头东针线,会伤害龙的眼睛。
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 ,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特产主要包括:淮安蒲菜、西顺河红衣小花生、淮阴黑猪、洪泽大米、洪泽河蚬、洪泽银鱼、洪泽芡实、金湖白鹅、金湖芡实、金湖甲鱼、涟水鸡糕、盱眙龙虾、淮阴红薯粉丝、涟水千张、涟水萝卜干、钦工肉圆、涟水曲酒、“月塔牌”朝天椒、华佗金针。
还有淮扬狮子头,淮城蒲菜,震丰圆馄饨,淮阴豆腐香,白汤乌·将军过桥,滤浆咸粥,玉米山芋粥,钦工肉圆、曹家小刀面,蟹,银鱼,淮安蟹等
在经济不发达的中国古代,能够读得起书的人并不多,通过读书获取功名的人就更少了。但是,在江苏省淮安市却有一个非常牛的古镇,因为盛产进士而被誉为“进士之乡”。
它的名字叫河下古镇,曾用名北辰镇。河下古镇的历史非常悠久,能够追溯到2500多年前。江南烟雨孕育出的这座古镇,可谓是人才辈出,几乎每一代都有令人如雷贯耳的名人。
楚汉时期有以四面楚歌,八面埋伏之计打败项羽的韩信;唐代有写出了“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赵嘏;宋代有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有写出了《西游记》的吴承恩;清代有朴学大师阎若璩。
河下古镇的人才不仅质量高,数量也非常高。仅在明清两代就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这其中还有状元一名、榜眼两名、探花一名,可谓是三鼎甲齐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进士之乡”。
河下古镇还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在明清时期,山西、陕西、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大批商人纷纷来到淮安,投身于盐业。到乾嘉时期,这里的商业达到了鼎盛,这些商人为了联络同乡之间的感情,就在此地建了许多的会馆,产生了一大批精美的建筑物。在官僚与商人的共同努力下,河下古镇拥有了108条街巷,44座桥梁、102处园林、63座牌坊,55座祠庙。
河下古镇经历风雨的洗礼之后,别有一番韵味。现在的河下古镇依旧保留有大批精美的古建筑,其中70%的房屋来自清朝。
漫步在古镇中,随处可见江南景致。烟雨朦胧中的古镇宛如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静谧而美好。清澈的溪水从古镇中流过,充满柔情,与溪水上精致的石拱桥相映成趣。
水中的荷叶绿油油地非常显眼,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倒映在这些荷叶之间,红红绿绿的犹如花花世界一般精彩。
如今的河下古镇既有老屋的古朴,又有非常鲜明的六大特色,即文化重镇、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美食重镇、佛学文化。
尤其是其中的美食重镇,河下古镇是中国著名的淮扬名菜第一镇。因这里富人多,食客多,所以厨师们就想着法给他们做美味佳肴,才产生了文楼蟹黄汤包,文楼涨蛋,宴乐的长鱼席,河下篆香楼的玉兰片等美食,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现在,景区还计划将河下古镇打造成古典与现代经典对话、灯光与桨影相映成趣、文化与产业完美结合的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淮安版的“夫子庙”、“周庄”。你期待淮安版的“夫子庙”吗?
淮安人文胜迹\x0d\\x0d\ 淮安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众多,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馆藏文物4万余件。除琴心前面介绍的明祖陵、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韩信故里、吴承恩故居外,淮安还有不少人文胜迹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值得前去游访。\x0d\ ●青莲岗文化遗址●\x0d\ 青莲岗文化遗址是在1951年12月由当时治淮文物工作队发现的1958年《考古学报》第1期的一篇专题文章中定名,后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史学家的公认,从此便载入了史册。\x0d\ 据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称:青莲岗文化是江淮流域最早的原始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分支,属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阶段。就因为它首次在淮安宋集乡青莲岗发现,所以命名为“青莲岗文化”。\x0d\ 在青莲岗文化遗址发掘出的文物中,有翻上用的石铲,收割用的石刀,砍伐用的石斧,加工谷物用够石举、歹舜等众多的石器工具82年,有关部门又对青莲岗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察,发现拼作层以下2米处有大量黄沙,从沙中伴有大量贝壳、木块看来,7000年以前这里是紧靠大海的沙堤。这一新印发现,对研究我省海岸演变规律,为综合开发利用现有海洋线提供了新的论据。\x0d\ 青莲岗文化的分布范围颇广,不仅遍及江淮平原和太湖流域,而且在山东中部、南部,浙江的北部,上海的郊区也都有发现,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左右。青莲岗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收获,它把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同中原黄河流域的诸原始文化有机联系起来,在地域上连成一片,形成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完整体系,为我国原始社会史、古代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资料。现在该遗址上建有“青莲岗文物陈列室”3间,建筑面积90平方米,陈列着出土文物、、照片等。\x0d\\x0d\ ●东阳城遗址及东阳汉墓群●\x0d\ 秦汉东阳城遗址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遗址。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贯穿南北交通的古邑重镇,秦汉时为东阳郡县所在地,曾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侯国,经济文化繁荣。东阳城古墓丛葬就在该遗址东南,面积有三四十万平方米,有数以千计的古墓葬,因为汉代有厚葬习俗,所以地下文物极为丰富。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出土了大量有着极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其中1974年出土的西汉木刻星象图比世界公认最早的耶鲁撒冷彗星图还早110年。\x0d\\x0d\ ●古泗洲城遗址●\x0d\ 300多年前,被黄河夺汴入淮洪水淹没的古泗州城,在传说中一直被认为在洪泽湖和淮河水中。然而,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经过近一年的勘探证明,这座曾经作为汴河漕运中心的繁华古城,并非沉没在洪泽湖,而是仅有十分之一淹没在淮河水中,其绝大部分与盱眙县城第一山隔淮河相望。\x0d\ 2004年2月至11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和他的课题小组,采取了地面调查与考古钻探及局部探沟剖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盱眙县淮河乡城根村及沿河村一带打下了1万多个探点。结果表明:古泗州城只有一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在淮河水中,主要是南门及其两边的城墙。据推测,古泗州城的南门方位大约就在淮河当中的小洲滩下。南门是古泗州城五座城门中的一座。而这座曾经辉煌了900多年的古城的绝大部分如今则埋在淮河边旗杆滩和城根滩上宁静的田园下面。\x0d\ 据主持此次古泗州城遗址考古勘探工作的贺云翱教授介绍,虽然此次勘探是初步勘探,但基本可以勾勒出古泗州城风貌。古泗州城遗址被专家认为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新类型。因为中国现存的101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混杂了从古至今的建筑,包括世界遗产云南丽江和山西平遥。只有古泗州城“凝固”着325年前的状态,这样的城池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敏表示,古泗州城应该定位为“中国唯一一座灾难性城址”。这正是泗州城魅力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古泗州城的发掘将有条件申报“中国十大发现”。\x0d\\x0d\ ●管鲍分金亭●\x0d\ 管鲍分金亭座落在盱眙县。相传东周时期,管仲、鲍叔牙都是齐国著名良相、政治家,两人自幼相处,情同手足。皆因家境贫寒,从事小本买卖养家糊口。一次,他们来到商贾云集、酒坊密布的古泗州从事酒水贩卖,收入渐丰后便以此为业。但不管赢利多少,二人都到一僻静处平分。有一天,他们在分钱后哀叹如此下去难得大利,难成大事,商谈下一步打算。一名老者飘然而至,教给他们赚大钱的“秘方”:让他们在酒中加水,可得暴利,被他们严词拒绝。可是,那老者还不知趣,仍在那里喋喋不休,二人便愤然离开。刚走几步,突见一条大蛇拦住去路,二人大惊失色,吓得不知所措。这时,那名老者扛锄而至,执锄将蛇断为两截,然后将断蛇拾在手中一敲,竟是两段黄金。老者将黄金送给二人后说:“你们都是国家栋梁,不要因生活窘迫而误了前途。”然后,飘然而去。二人自知遇到仙人,感恩不尽。但管鲍认为,“天赐金,焉私分,当遗于民”,旋即分黄金与当地南北两乡村民。后人感念管鲍的分金精神,自筹钱款建分金亭。又传后人为纪念此事,于明代万历年间在管镇镇街西约50米处建有一座蔚为壮观的“管鲍分金亭”。该亭被毁于1959年。\x0d\ 在原址复建的管鲍分金亭,底部宽105米,高136米,整体呈方形,上面矗立着四个高大巍峨的铁人,东西两面分别是年轻时管仲和鲍叔牙的雕像,手里捧着熠熠生辉的金条,另两侧分别为管鲍老年时的封侯雕像。四个大门两旁的八面墙上分别绘有拾金、待领、分金、赠金等八幅浮雕,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管鲍分金时的情景。\x0d\\x0d\ ●文通塔与勺湖公园●\x0d\ 文通塔,原名尊圣塔,巍然屹立于淮安古城西北隅运河之畔、勺湖之滨的“文通塔苑”内,古朴而又庄严,是富有佛教风格的古典建筑。\x0d\ 文通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距今已一千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据清代《淮需小记》所载:唐代武则天时,西域碎叶和尚僧伽大士曾来楚州(淮安),景龙二年僧伽大士应召入宫,尊为“圣僧”,称为弟子。唐中宗李显令楚州这僧伽大士(圣僧)建造“龙兴万寿禅寺”,并造“尊圣塔”一座。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尊胜塔重修,因旁有晋代的文通寺,故改名为文通塔。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秋又重修,与明初建的城南隅的龙光阁(今已毁)遥遥相对,“以壮文峰”(语见《重修山阳县志》)。\x0d\ 文通塔原为木塔,现存砖塔为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改建后的模式。七层八角,砖迭出挑而成的腰檐六道。五层以上是穹窿式八角形藻井;底层较高,下部砖壁略向里收进,塔身呈抛物线状。初建时高十三丈三尺(合441米)。顶层有一尊慈祥的观音菩萨端坐于莲花峰上;底部有四尊释伽牟尼塑像头顶华盖,相背而坐,面朝四方,维妙维肖,神采奕奕,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艺术天才和创造才能。现在看到的它的外形为黄身青檐,是经整修粉刷的,在阳光映照下,显得十分古朴典雅。塔内如今可登至四层,底层四尊释迦牟尼像,神采奕奕,顶层观音大士坐莲台,维妙维肖。过去因年久失修而已摇动腐朽的楼板及登塔转梯,均已修复。从四层塔楼的东南窗口凭栏远眺,淮安全城景象尽收眼底。\x0d\ 解放后,文通塔被列为江苏省三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中曾重修过。最近一次的重修是在七十年代末,周围还建起围墙,院门题额曰“文通塔苑”,为我省名书法家武中奇所书。\x0d\ 这座塔现在成了勺湖公湖公园的第一景点:湖光塔影。每当红日高照或皓月当空,塔身便倒映于湖中,偶或点缀以白云、蓝天、垂柳、奇葩,其景之幽,令人观之叹绝。\x0d\\x0d\ 塔后的勺湖因形似一把勺子而处名,拥有水面114亩,陆地40亩。这里自古即为淮安名胜。据说从隋唐时代起,这里建有著名寺院,来此游历或焚香膜拜者常年不绝。而这建勺湖公园。半个多世纪以前,当代一位伟人童年时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注),来此观赏的人们,每念及此,游兴陡增。当你踏进"文通塔苑"的门槛,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双亭回廊。过文通塔,即踏上勺堤,左侧是绿波荡漾的湖水,右为与淮中校园毗邻的白身青檐的云墙。由此向东北眺望,清晰可见远处的两道玲珑别致的洞门,令人的芳径通幽之感。这虽然还比不上浓妆淡抹相宜的杭州西湖那么美,但与江南一般园林相比,是毫不逊色的。过了两道洞门,园中的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即呈现眼而这些建筑,皆顺着地形水势,变代多样,色彩柔和宜人,庄重而淡雅。湖心岛上原大悲阁旧地,现建的一座厅堂,东侧的贴水曲廊和扇形水榭,湖中建的石舫,舫上有两层楼阁,登楼可鸟瞰全湖景色。湖心岛南北有虹桥与陆地相连。明代进士阮葵生当年讲学的勺湖书院也按明朝时候的建筑风格修复好了,西侧还增建一座春风亭,供探游者休憩。在桥畔举目平视,但见二三游艇划破水底蓝天,其景别有一种情趣。\x0d\\x0d\ ●镇淮楼●\x0d\ 镇淮楼始建于北宋年间,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因为淮安“扼江北之要冲,为南北交通之孔道”,纵贯淮安全境的大运河,便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命脉。南粮北运,要从运河穿长江,越淮河,才能北上。船只以到淮安视为安全,无论文武官员,显宦世家,巨商富贾,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都要登楼祭酒,以庆幸运。在元代,淮安“置总管府,用以控制南北舟车转输”,楼上便悬挂“南北枢机”、“天澈云衢”的金字匾额。明代楼上置“铜壶滴漏”,用以报时,故又名“谯楼”。后又置大鼓专伺打更、报警,故又称为“鼓楼”。\x0d\ 清代乾隆年间,因水患不断,人们为震慑淮水,更名为“镇淮楼”。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十月重建式样,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大。坐北面南,底座为砖砌基台,长28米,宽14米,高8米,略呈梯形,坚实稳重。基台正中为拱形门洞,宛如城门。东西两侧为拾级而上的方砖踏步。基台上是两层砖木结构的高楼,面阔三间,楼高185米,楼顶为重檐九脊式,四角翘起的龙头,双目圆睁直视,大口吞云吐雾,似有腾飞之势,令人惊叹不已。\x0d\ 新中国成立后,淮安古城拓宽了街道,重修了镇淮楼,并以楼为中心开辟了公园。园中有金桂、玉兰、雪松、龙柏、腊梅和法国女贞等各式花木,还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给周恩来总理故乡的樱花。楼上陈列了淮安的历史文物,使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着现代文明的奇光异彩。镇淮楼的如此景物,招来了无数游客,他们到此或访古探胜,或借景咏怀,或摄影留念,或登楼远眺,领略其万种风情。\x0d\\x0d\ ●梁红玉祠●\x0d\ 梁红玉祠在淮安市新城北辰坊,纪念南宋中帼英雄梁红玉。始建年代不详,几经兴废,1982年重建。\x0d\ 梁红玉,生于楚州(即今淮安),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曾在江苏镇江金山击鼓助战抗击金兵,梁红玉“雷鼓抗金兵”,传为千古佳话。后随韩世忠率部进驻淮安,在淮安城北1里多筑新城抗击金兵。后人在此为之塑像建庙。因她排行第七,俗称“七奶奶庙”。\x0d\ 经过修复的梁红玉祠为三间,有一庭院。三面围墙,南面是大门,门两面各有一只石鼓。洞内建有一座三尺六寸高的神台,神台上设有神龛,神龛三面板壁,南面一块约见六尺见方的玻璃,内置梁红玉戎装配剑的泥制塑像,有五尺高,神采飘逸,雄姿威严。祠内还立有梁红玉身世简介石碑。\x0d\ 1982年淮安人民政府按原貌再度修复,梁红玉塑像更显栩栩如生。\x0d\\x0d\ ●刘鹗故居●\x0d\ 刘鹗书屋是当年刘鹗生活和著书的处所。位于淮安和平路地藏寺巷内。\x0d\ 刘鹗(1857—1909)近代小说家。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淮安)。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场文字。他承袭家学,致力于数学、医学、水利学等实际学问,并纵览百家,喜欢收集书画碑帖、金石甲骨。其《铁云藏龟》一书,最早将甲骨卜辞公之于世。早年科场不利,曾行医和经商。光绪十四年(1888)至二十一年,先后入河南巡抚吴大□、山东巡抚张曜幕府,帮办治黄工程,成绩显著,被保荐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知府任用。光绪二十三年(1897),应外商福公司之聘,任筹采山西矿产经理。后又曾参与拟订河南矿务机关豫丰公司章程,并为福公司擘划开采四川麻哈金矿、浙江衢严温处四府煤铁矿,成为外商之买办与经纪人。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处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以赈北京饥困。三十四年(1908)清廷以"私售仓粟"罪把他充军新疆,次年死于乌鲁木齐。\x0d\ 刘鹗以写作《老残游记》而名噪海内,备受赞誉。另外,他对殷墟甲骨文字学的建立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x0d\ 刘鹗故居现存大厅、穿堂、堂屋三进,大厅为硬山造,抬梁式,面阔3间11米,进身7檩,785米,檐高37米,廊宽15米,顶上棚梁上有彩绘。故居内现存有3件文物:刘鹗弹的古琴一架;有一张金丝楠木围棋桌子;刘鹗穿的皮袄一件。\x0d\\x0d\ ●关天培祠●\x0d\ 楚州城内市东街有一座古朴肃穆的祠堂——关忠节公祠,为纪念民族英雄关天培所建。\x0d\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行伍出身,历任苏松镇总兵、署江南提督、广东水师提督等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他率领清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1841年2月25日在广州虎门靖远炮台与英军作战中以身殉国。\x0d\ 他的亲随孙长庆将其遗骸护送回淮安埋葬,并在县城东街建立祠堂以祀之。关忠节公祠淮安县东街,原为三间大殿、两间厢房,被古色古香的花墙小院护围着。神台上,关天培官服塑像栩栩如生,两旁一对亲随,分别执剑捧书。享殿门上悬有“关忠节公祠”长匾额。殿两旁悬有大书法家周木斋书写的林则徐的楠木挽联。神州大地,几经沧桑,关天培原祠己毁于抗日战争的战火之中。解放初,人民政府又按原貌恢复了关忠节公祠,供宾客凭吊瞻仰,激励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x0d\ 民族英雄关天培的墓,建在淮安城东乡南窑九村。墓基为水泥、块石结构的建筑,白色墓碑上题有“关忠节公天培之墓”八个字,墓旁流水潺潺,松柏参天。关忠节公祠墓一并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0d\ 关天培牺牲的消息传到广州,已被撤职的林则徐悲愤满腔,挥毫写下一幅挽联: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槛,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如今,林则徐的这副挽联,仍镌刻在淮安关天培家祠的门柱上。关天培英勇抗击英军侵略,临危不惧,誓死报国的爱国行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可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气节。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x0d\\x0d\ ●清晏园●\x0d\ 清晏园,过去叫城南公园,位于淮阴市区人民南路之西侧,环城路之北侧,是苏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她揉北方的开阔与南方的玲珑于一处,使游人于玩乐中得到美的享受。\x0d\ 清晏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是淮阴市唯一保护完好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漕运史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官宦园林。据《清河县志》记载,清晏园,曾名为淮园、瞻园、留园、城南公园。城南公园名称时间最长,自1991年10月1日起,才又恢复为“清晏园”古名。园内亭、台、楼、阁、假山错落有致,曲径、长廊、流水循环往复,四季花繁木盛,秀丽典雅。\x0d\ 清晏园内的仿古建筑很多,主要有淮香堂、蕉吟馆、今来雨轩、关帝庙、叶园、荷芳书院以及蔷薇园与曲廊、水榭、船楼和谦豫斋等。其中的荷芳书院最值一提。荷芳书院原是清代河督靳辅所建的清晏园的一部分,清晏园始建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当时手握数大权的河督驻节清江浦:“凿池种树,以为行馆。”后又几经修建,方具园林规模。荷芳书院是清晏园内最具有特色的建筑,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兴建,后屡经变故,清晏园面目全非,“唯存荷芳书院”。荷芳书院在苏皖边区政府时期,辟为新华图书馆,后因纪念“四·八”遇难烈士,又易名为博古图书馆,近年来重新翻修,复名为“荷芳书院”,门侧楹联仍为旧句: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以荷芳书院周围,是当年河督游憩之所,碑亭和碑廊就建在此处。从这些御制的碑文中,可以了解到治水的艰辛和漕运的情况,是一组不可多得的水利史料和历史文物。\x0d\\x0d\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x0d\ 黄花塘是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于1943年1月10日至1945年9月19日所在地。\x0d\ 这里至今还保留有二师师长罗炳辉、华中局代书记、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副军长张云逸先后住过的旧居和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居住过的两幢草房,保留有当年军部主要生活水源地、旱时为军部指战员操练场所的黄花塘、饶漱石曾山和军部卫生院用房所在地的芦柴塘、陈毅住房所在地和夏季游泳场所的新塘遗址。1982年,新四军军部旧址被江苏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被公布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0d\ 为纪念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进驻黄花塘60周年,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批准支持下,在军部旧址左前方约100米外,由县政府租用土地150亩,新建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陈列历史资料1000余幅,展示革命文物200余件。还建有馆前广场,留有其他景点建设用地,与军部旧址、新四军***住房遗址,共同形成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地。2003年4月对外开放。\x0d\\x0d\ 淮安的人文胜迹还有很多,诸如甘罗城、嵇安墓、月塔、慈云寺等,在此不再一一细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