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小小冰人翻译的东线系列丛书,指文丛书
你说的突围战那本是:《地狱之门——切尔卡瑟战役》,此战是乌克兰右岸战役中的一次,此战发生在库尔斯克之后,通过一系列交战,苏联找到了对付德国坦克部队的方式
为随后的基辅战役打下基础
当时小小冰人翻译了以下几本东线系列:《东线狙击手——艾勒伯格回忆录》、《最后的胜利——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地狱之门——切尔卡瑟战役》、《黑色雪绒花——党卫军第六山地师“北方师”士兵回忆录》
原作者是
保罗·卡雷尔,原名保罗·卡尔·施密特,一级突击队大队长,更是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得力干将,专事负责外交部的新闻与出版部。他当年的主要任务是主持外交部的每日新闻发布会。因此成为了二战期间国家社会主义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宣传者之一。研究证据表明,他的影响力与奥托·迪特里希(纳粹党首席新闻发言人)以及汉斯·弗里切(宣传部国内新闻司司长)不相上下。另外,著名的《信号》杂志也是由施密特负责。
战后,施密特被拘禁了两年多,随后便化名保罗·卡雷尔,摇身变成了畅销书作者。《东进》和《焦土》使他成为战后德军视角东线战事编年史的****,这两本著作首开先河,带动了东线德军战史研究的潮流。任何一个致力于东线战役研究的作者可能都无法回避这两部经典著作。
1:《德语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者:梁敏等。第一二册配练习册。
说明:该套教材主要为国内高校德语专业学生用书,内容较多,每课(除语音课外)内容包括课前图画,主要课文(一般为3到4篇),课文练习,语法讲解,语法练习,词汇,单词表等。
该套教材内容跨度较大,内容涉及德国概况、德国国家生活、德语文学等方面。语法采用德语讲解,对初学者来说使用比较困难。但如果有意更深更系统的学习德语基础知识,并且之前有一定的德语基础和方便的针对性辅导的话,这套教材会很适合。
2:《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新版)已经出版。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编写。
说明:该套教材主要为国内各德语培训班使用,这套教材主要就是为出国人员强化学习而编写。内容选材较新,单词量大,内容涉及德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根据DSH考试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课文和练习。如果学习德语的目的是出国留学,可以考虑使用这套教材。
3:《大学德语》(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书良等编。
说明:该套教材是典型的中国式外语学习教材。该教材在页书上大大少于以上两套教材。共四册。语音部分6课,其他为学习课文。课文内容包括课文目录(主要内容列表),课文(课文难度逐渐加大,感觉其难度基本和德语教程保持一致。课文单词表,词汇、课文练习(包括动词讲解,翻译,完形填空,回答问题等),语法(该套教材语法主要采用中文讲解,并配以表格形式说明,对初学者,特别是自学者来说,学习效果会比较好),语法练习。课文2,课文2单词表,课文2配套练习。
根据笔者授课体会,该套教材比较适合希望循序渐进学习者使用。
4:《目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目标》是供德语强化教学使用的一套基础教材,包括综合课本四册及教师手册二册。此外,配有听力技能训练课本两册、阅读技能训练课本两册及录音磁带,供出国大学生、研究生及进修生德语强化班两个学期教学使用。本教材力求体现我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批转试行的《出国留学人员德语强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及教学内容,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突出听、说训练,遵循交际法原则,重视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学生通过一年学习,可以达到教学大纲提出的各项教学要求。
该套教材比较老,对于希望学习了解最新德国社会生活情况的朋友来说,不大适合。
5: 《走遍德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德国原版教材
《走遍德国》作为德国原版德语学习教材,与国内教材相比教而言,有很大的区别,他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德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体系完整,词汇以及习惯表达较新,
旨在全面培养德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
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含最新的德国国情知识,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简单易学,融德国国情知识于语言教学中。
该教材适合以听说能力、德语应用为主的学习者使用。(因为可能对语法讲解不够详细)
6:《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原版教材
《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与《走遍德国》同作为德国原版德语学习教材,在内容编排、教学方式、培养目标上有很多的相似点。都是以德国最新的国情,生活特点为主要内容,采用最新最常用的词汇和习惯表达,以听说读写训练为主,不以传统的语法为重点。
该教材包括学生用书、学生用书磁带、练习手册、听说训练(书+磁带)、教师手册、网络支持 。
该教材适合以听说能力、德语应用为主的学习者使用。(因为可能对语法讲解不够详细)
7:《德语300小时》外研社出版
修订后的新书可用作德语强化班、公共德语(即第二外语)课和网络教学的教材和自学用书。
本书坚持在打好语音基本功,传授最必要常用词汇的基础上,以语法和基本口语教学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翻译和基本的口语能力的。
本书的第一、二部分共有33课,其中1-8课为语音阶段,从第9课开始教语法,直到第32课。第15,21,27,33课为复习课,配置阅读课文一篇,内容分别涉及科技、民间传说、游记和经济;同时复习前阶段学过的语法。
第一部分语音教程共8课(授课16-20小时)。学生要学会全部德语语音、读音规则、143个词汇和简单的会话。
第二部分基础教程共25课(授课50-70小时)。通过这25课学生要学会德语的基本语法和420个词汇。语法教学可通过语法说明、语法句型示例、课文、会话和练习全方位来进行,会话则可通过叙述课文、会话课文和相应的练习来进行。练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随堂作业,另一部分为课后作业。练习量略多于需要,教师可视具体情况选用。
本书的第三、四部分为阅读、翻译课文和语法,这两个部分属于一个教学阶段(授课20小时以上)。阅读、翻译课文共17课,教师可从中选用一部分;语法部分则是对德语语法重点、难点的介绍,属于基本语法的深化,共15个单元。
本书原设计为课上100小时,课下200小时。增加内容后教学时间要适当延长。
该书与其他德语学习教材比较来看:内容量比较少,较集中。适合学习时间短,突击训练的学习者使用。
8:《德语速成》分上下两册
该书名为速成,把德语基础知识集中在两本书讲完。内容量与其他4本一套的相比,比较少,语法讲解不够系统深入。(毕竟篇幅少,可以理解)
适合短期学习的学员使用。
9:《新概念德语》
该书为部分德语培训班和二外使用。
课文带有译文,语法用汉语讲解,适合喜欢中国式外语教学的学员使用。
10:《基础德语》同济大学出版社
中国式外语教学的德语学习教材。注重循序渐进。
适合各种德语学习者使用。
11:《新编大学德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这是国内各校老师联合编写的以听说读写译能力综合训练的公共外语教材,已经逐渐取代其他公外教材,成为国内使用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外语教材之一。该教材根据《大学德语教学大纲》(第二版)编写而成,以高等学校初学德语的本科生(非德语专业)为教学对象,同时也可作为德语语言培训班的基础教材使用。2000年本教材被教育部定为“新世纪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大学外语类重点项目;2002年列入教育部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 本系列主教材共分四册,主编为同济大学德语系朱建华教授。
主教材和教师手册的参编学校为:同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主教材均配有MP3(随书附赠),磁带(单独定价)。本系列教材还配有词汇练习(单独定价)、阅读训练(单独定价),作者分别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的大力支持,歌德学院专家Jürgen Gerbig, Brigitta Grau-Günther, Ulrike Albrecht先后参与了本教材的审稿和定稿工作,从语言上保证了本教材的准确与地道。来自全国高校的多位德语老师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使本教材更符合中国学生学习的习惯。2001年7月、2002年1月和2002年7月,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分别召开了审稿会,审定并通过了该书稿。参加审稿会的人员除各册图书的编者外还包括:张书良、赵仲、吕学龄、顾士渊、朱小安、王瑞芝、洪启智、周正安、翟永庚、刘华清、赖志金、潘亚玲、权翠联、叶向平、杨艳华、应素芳、刘志敏、陈丽江、Hans Simon-Pelanda、Ulrike Albrecht、王芳。 《新编大学德语》在新的教学大纲各项规定及量化指标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根据大学德语总学时不少于280学时的要求,本教材按照每周4学时的教学要求进行课程设置。
第一册、第二册较侧重听、说训练和口语交际活动,同时基本授完基础语法。第三册、第四册在继续加强听、说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加大阅读量,进一步提高阅读、翻译、写作等综合运用能力。
每册均有十个单元,在每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的原则下,选取了与德语国家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最佳语言样本。
对话形式是课文和练习的特点。为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在轻松愉悦中巩固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尤其设计了结合语境、便于操练、篇幅短小的多种社会场景的交际型练习,以便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反复操练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学习中交际,在交际中学习。
语法现象自然渗透到各个主题中,并为各主题服务。语法练习注重趣味性、实用性和多样性。语法介绍表格化、简明扼要、便于查找,对学生的自学有指导性意义。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单元提供了与主题有关的网址,便于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学德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语交际能力,而《新编大学德语》在编写过程中学习、研究并吸收了许多德国原版教材的最新思路和方法,版式设计也力求新颖、清晰,既便于教师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也引导了学生运用所学的德语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其他交际活动。
总结:以上所列出的基本包括了国内可以买到的德语教材。各种教材内容安排、教学重点、目标都有所不同。不同学习目的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但是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使用哪一套教材,只要踏踏实实的学,对语音要听准,发准每一个音。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注意习惯表达,德国式的叙述方式,注意动词的变形变位,用法等。由于德语语法的复杂性,建议大家除了教材,最好买一本语法书(推荐《标准德语语法-精讲与练习》),跟着教材的语法讲解顺序,结合语法书,好好掌握理解德语语法要点。
您要问的是阅读《第一支钢笔》这本书怎么样吗?好。
1、根据查询个人图书馆显示,首先,《第一支钢笔》能够更好地了解德国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2、其次,《第一支钢笔》能够帮助理解一些人性问题和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3、最后,阅读《第一支钢笔》可以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第一支钢笔》的叙事手法独特,语言优美,描绘出了许多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德国是个极度无聊的国家,你看不到10点还有人在饭店里吃的热火朝天的,你也很难每天见到人们兴高采烈的满大街狂欢,年轻人也并不经常聚拢在一起玩耍撒欢,整个德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安静的氛围,在这里人们无聊的只能看书了。
所以这个无聊的国家出了很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诗人。也因为读书才变得民富国强,这一切都与德式阅读息息有关。
德式阅读,可以总结概括为读书习惯、读书氛围、读书设施。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德国特有的读书文化。当读书成为一种全民文化的时候,民富国强就不再遥不可及。
数据调查显示:有91%的德国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其中,23%的人年阅读量在9到18本之间;25%的人年阅读量超过18本,大致相当于每三周读完一本书。书也成为了朋友之间最受欢迎的礼品。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对于德国年轻人来讲,读书就和他们的啤酒一样让人喜爱。14岁以上的德国人中,69%每周至少看书一次;36%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经常”看书;22%的人看“很多”书;16%的人则有每日阅读的习惯,属阅读频繁者。
8000多万的德国人拥有全球第二大图书市场,年市场销售总额达96亿欧元。德国年出版新书9万余种,平均每万人115种。德国还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
在德国,随处可以看到正在阅读的人,车站、咖啡馆和草坪,这不仅局限于校园,而是任何场所,似乎每个人的背包里都有一两本书,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拿出来读读。
但德国人更喜欢纸质图书,有两点原因:
一是喜欢纸质图书拿在手上的感觉,更为传统和真实;
二是电子图书价格并不比纸质图书价格便宜很多。
德国人更喜欢阅读的是一些有深度、值得思考、震撼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以2013年最受好评的6本书为例:《波比和流浪汉:一只改变我生命的猫》;《战争小孩打破沉默》;《漫漫自由路》;《病愈密码:六分钟病愈方法》;《百岁老人跷家去》;《狐狸谷》。
读书应该是德国除了足球之外的,几乎全民都喜欢的一件事,无论男女老少,达到了平民阅读,他们认为读书可以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他们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想法,促使他们不断的阅读。
此外,德国人认为,阅读关乎国家未来,经常性大量的阅读,能够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读书技巧,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家长和学校的督促,政府也把阅读视为一项儿童启蒙的社会工程。5年级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张赠券,免费在图书馆领取一本书。
德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玩具就是图书。父母还会在每天睡前为他们读书或和他们一起阅读。
德国的小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并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点左右就放学了,而图书馆会在课余时间为他们举办各种朗读活动。中学时代老师会布置主题性作业,需要学生大量阅读材料书籍以便完成作业。
几乎每一个德国家庭,都有书架,或设在书房,或摆放于客厅,似乎成为了家里的一件装饰,但很多德国人的书架上的书,他们几乎全部都阅读过。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一百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德国有将近7700家的书店,书店工作人员则约为31000名,到处都可以见到书店,无论是市中心的大型图书商店,还是车站的小型图书店或报刊亭,如果留意观察,就会在很多社区附近找到一个像电话亭一样的小亭子,里面放满了二手图书,这就是公益免费借书亭,可以免责在这里借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或是可以把家里看过的图书放进来供他人阅读,全凭自觉。
通常书店内部的环境都十分安静、幽雅,很多大型书店内,或小型书店门口都有可以喝咖啡阅读的地方,或是提供免费阅读区,即便没钱购买,但只要愿意阅读,就完全可以坐在这里看上一整天,不会有人因为只看不买而被驱赶。
大型书店也经常会举办一些读书会或朗诵会,来提倡人们阅读,并喜欢上阅读。这里不会因为利润原因只出售大量的畅销书,也是会照顾到各个阅读人群的需要。如果对读书感兴趣,同时喜欢淘一些已经不再发行的图书,可以到当地的跳蚤市场或是一些二手书店淘到一些不再发行或特别意义的图书。
除了民众的读书设施外,每年德国法兰克福和莱比锡都会举办书展,作为一种图书文化和商业的交流平台,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世界各大图书出版商到这里参展。
德国有14万多个图书馆,藏书约129亿册。每个城市都有市立图书馆,区里也有各自的图书馆,而且一定是建设在当地最繁华的地段。许多图书馆通过组织作家演讲会、举办文化活动等,使自己更具吸引力。
小镇里往往也有图书馆。没有固定图书馆的乡村则会定期有流动图书馆,方便居民借阅图书。只要花约10欧元办一张年卡,就可到图书馆自由借阅图书。在公立图书馆看书完全免费。
德国可以算是民富国强,背后一定是一种文化力量在推动着,那就是阅读的力量;中国人发明了造书的纸,但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少。
中国人在不断感叹德国制造、感叹德国强势维持欧元区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到,德国的大学和图书馆一定是当地最经典的建筑并建在交通最方便的地段,也没有注意到德国是世界人均比例最大的普通阅读者群,更没有注意到德国人对知识的尊重和阅读的态度。
今天,整个社会都表现的浮躁不安,在地铁上,大家忙着刷微博,刷消息,看八卦,浏览论坛,因为无法理性的筛选,接受了太多的垃圾新闻和消息,阅读了太多的不良和过激的,自然的在一个浮躁不安的环境,心灵和精神世界又多了一份敏感和惶恐。
就是因为信息爆炸,中国人养成了一种叫做“浅阅读”的快餐式阅读方式和习惯,阅读量可能是在增加,但阅读质量却不一定能得到保证。所以,中国人应该真正的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放在一本能够净化心灵,提升精神生活的书。而不再以所谓的“浅阅读”为荣。
因为阅读,德国人生活习惯也跟中国不同。德国成为一个比较讲究礼节的国家,成为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每人都的有自己的“归属”,甚至连每一样东西也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外国人在德国旅游第一个感觉是那里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随处可见。
因为阅读,德国人出现在公开场合以及与人交往时,讲究举止端庄,对人敬并且很守时。严于律己的德国人很讲究形式和准时,公私事宜必须事先约定时间并准时赴约。未经预先约定想与德国人会面,是办不到的事,如果因故需要推迟约会或取消约会的话,一定要打电话通知对方。否则,不仅失礼,也被认为是对其的莫大侮辱。德国人工作中讲求效率,注重纪律,一丝不苟。
因为阅读,对德国人的第一印象大都会给你一种很友善的感觉。无论你有什么问题求助于同学或者刚认识的德国人甚至在街上邂逅的人,都会耐心的给你指点。
德国人送礼比较实惠,送东西都有所缘由,如生日、订婚、结婚等。客人只带点小东西,像一束花、一瓶酒,或自己制作的东西。被喻为“小小礼物,滋吞友谊”的美号。不要随便送德国人很重的礼物,他对贵重礼物的第一个反应是戒心,小礼物比如一小合中国茶叶,几张剪纸等等都会很受欢迎。
因为阅读,诚实成为与德国人打交道的一个原则。不要试图欺骗德国人,除非你想失去你的德国朋友,或者失去你在这里做人的尊严……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中老年人参与到麻将,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
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和看电视。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这确实让人担忧。
中国人不爱读书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是“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
三是好书越来越少。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他在书中说
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
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神色匆忙行走在路上的人们,也曾为了眼前的美景而止步欣赏,但他们始终行走在路上 。就如季羡林先生所提到的,我们这一生都在为美好的人生而努力,然而古今中外,还未出现过一个百分百美好的人生,所以先生说 不完美才是人生 。
他从风中跑来,却又消失不见 ,只留下那一抹正直的背影;他在雨里走过,未留下一丝足迹,却让那鲜见的彩虹出现;他走来走去,好似不能停住脚步, 却能永远留在读者的心里 。传统观念的沿袭,让大部人一直觉得成绩优异的学生是文静,只会把时间留给学习的类型, 但季羡林先生的出现,完全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观念。
《清华园日记》 这本书里,记录着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日常生活, 直率又饱含风趣的言词 为这本书增添了些许朦胧之美,也吸引了许多读者。有的读者自此便喜欢上了先生的文章,甚至有 疯狂到夜里挑灯看书的。
考试难,难于上青天,是学生时代的常态 ,它的频繁出现让学生们厌烦,即便如此,他们还得端正态度迎接它。意想不到的是先生的日记里,字里行间, 也对考试产生了不满 ,在1934年3月13号这天,先生在日记里写到 "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这样率真的言辞让读者们不禁失笑,原来他是这样的先生。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 精通英、德、梵、巴利文,是仅有精于吐火罗文的学者之一 。是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 社会 活动家。 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是北大的终身教授,被誉为"国宝"。
生于民国时代的季羡林,作为季家的独苗,在年满18岁那年,奉叔父之名,与 邻家三姑娘成婚 。尽管先生 对这段包办婚姻不满意 ,他还是努力维持,在婚后第二年彭德华生下了儿子后, 季羡林选择赴德留学来逃避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
在网上的各种评论中,让我们 看到了先生的另一面 :有人说先生在德留学时背叛了等他归家的妻儿,有了新的恋情;也有人说那不是背叛,而是寻到了自己的爱情……这些 评论者们都各执己见,但都是片面的。
如若你仔细翻看先生的书籍,就不会 被所谓的网评 影响对先生的看法,你会理解他的想法和作出的决定。 《留德十年》 这本书记录了先生在德国留学的十年,先生只身一人的前往异国,其中的艰辛也无从得知。 先生说他在那段时间里见证了纳粹从猖獗到覆灭的整个过程。
时隔多年先生说他常常会想起 伊姆加德 ,那个他在德留学时校友房东家的女儿。1937年,先生开始写论文,而 论文在上交之前必须打印成稿 ,这可把先生难住了, 正当他心乱如麻时 ,伊姆带来了她父亲工厂淘汰的打印机,说她想练习打字,这下可把先生高兴坏了,他的论文有着落了,他小心的询问伊姆报酬, 伊姆笑着答道报酬是让他陪伊姆走遍阿根廷的每一个角落。
往后的四年,先生在伊姆的帮助下 完成了数以万计的论文 ,在阿根廷的大街小巷里也都 布满了他和伊姆的足迹。 在傍晚时分的咖啡屋,伊姆加德问先生, "当我们70岁时,你还会带我来这喝咖啡吗?" 先生低头不语,如若他留下, 往后的幸福时光 就属于他和伊姆加德的,那在家等他的妻儿该如何, 当初立志报国的初衷又该如何? 痛苦的思虑后,先生还是决定回国。
问世间情为何物,已不再是直教人生死相许,而是不可逃脱之物 ,就如林清玄先生所言,"情仿佛是一个大盆,再善游的鱼也不能游出盆中,人纵使能相忘于江湖,情是比江湖更大的。" 所以情何以 逃 ? "好男儿志在四方",先生也是如此, 为了自己的初衷,终究还是舍弃了一些东西 。
先生在赴德留学前便 与妻子彭德华育有儿女 ,待先生回国时, 儿女已是舞勺之年 。在我们眼中无私奉献的先生,到了他的家人眼中,却是极其“小气”的。那时先生在 离家100多公里的地方工作 ,每月回家一次,但从 未给儿女带过零食 ,只有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有时带本书看,有时亲自下厨。即使如此, 在先生的心里还是爱自己的儿女的,只是不知其表达方式。
朋友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维持 ,更别说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了, 长此以往的冷落,不表达 ,难免会在先生和家人之间竖起一道墙,而这道墙只有 彼此互相理解 ,主动调和才能消失于无形。
在季承笔下的季羡林是 一个十足的失败者 ,颇有瞧不起他的意思。他说季羡林先生是 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 ,也是 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 ;他希望能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也希望读者们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于是他写下了这本书。
在他年幼时, 家庭生活很贫苦 ,唯一陪在身边的只有母亲,虽然父亲回来了,但 还是没能弥补那份欠缺 。季承的回忆中季羡林节电成癖,当一家人在屋里谈天时 他进门就把电视和灯关掉 ;他也不让家人打扫他的房间,有人送他茶叶食品时,他一律照收,放在自己屋里, 偶尔拿出给大家品尝,但常常都放到发霉 。
在女儿季婉如的回忆里父亲季羡林 是一个很'独'的人 ,无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父亲从未满足过她。
当时的先生其实是有机会改变这种关系的,在1962年的搬家后, 一家人就经常相聚,关系也缓和了些许, 但好景不长,不久后季羡林被批斗, 稍有缓和的关系也就此渐渐冷淡了 。
1994年春,先生的妻子彭德华 因为病痛的折磨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即使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先生还是在她走后 写了一篇文章来怀念她 。
为妻子置办的丧葬的费用中,先生要求儿子季承出2万元, 一个要求出,一个不愿出,一向冷淡的父子关系 , 历经这件事后更加恶化 。次年,父子关系最终决裂, 13年不曾相见 。先生这一生,活成了悲剧世界里的主人公。
2008年,在病房里只身一人的季羡林 等来了儿子季承的敲门声 ,只是眼神的交汇,彼此便已知晓,长达13年的冰冻期终于过了,儿子陪伴父亲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先生充满悲情的一生到此结束 。
人,生而无依,死而无憾。 无论期间所经历的,都将为不平凡的人生增添色彩。
格林出生的德国,是无数童话的发源地。古老的城堡,郁郁葱葱的森林,悠闲的小镇,美丽的莱茵河,那些现代化的城市,孕育了很多伟大的人。在德国看到的景点和人物都体现了德国人的性格:精确、严谨但又迷人优雅。莱茵河是德意志民族的母亲河。这条长流不息的河流见证了德国的整个历史,吞噬了人们这是悲伤和快乐的眼泪。顺流而下,河两岸数不清的神秘城堡和绿色葡萄园会让你心旷神怡。莱茵河的支流摩泽尔河是德国的母亲河。虽然摩泽尔河的规模远不如莱茵河,但点缀在河岸上的古老城堡和出产美酒的葡萄园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在这两条大河上乘船游览是德国观光的亮点。到了德国,你应该至少体验一次这样优雅的邮轮之旅。在甲板长椅上读童话时,不要别忘了带著名的德国白葡萄酒。
聚焦德国:了解德国的风光景色,风土人情,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大学
格奥尔格-奥古斯特-哥廷根大学,简称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州南端的大学城哥廷根。它是以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建国命名的。它建于1734年,于1737年向公众开放。哥廷根大学(也译作哥廷根大学或哥廷根大学)类似于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弗赖堡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哥廷根属于传统的大学城,是一所没有大门和围墙的大学。哥廷根大学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名人辈出,举世闻名。
乔治-奥古斯都-哥廷根大学
2007年10月19日,第二轮精英大学在德国最终被宣布,哥廷根大学成为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哥廷根大学国际声誉很好。在201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世界排名,哥廷根大学排名德国第一,世界第43。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世界排名2012年德国排名第2,世界排名第70。同时,201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德国第4,世界第86。此外,在201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德国排名第6,世界排名第119。
哥廷根大学是科英布拉集团(即科英布拉集团,简称CG,是由欧洲39所最古老、最繁荣的精英大学组成的集团)成员之一。编辑此段落的历史。
1734年,英国国王、汉诺威大公乔治二世决定任命其重要大臣冯明希豪森在哥廷根创办大学,旨在弘扬欧洲启蒙时代的学术自由理念,哥廷根大学由此开启了欧洲大学学术自由的潮流。大学之初美国建立后,有四个经典学科:神学,法律,哲学和医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和法律。在整个18世纪,哥廷根大学因其极其自由的精神和科学探索的氛围而成为德国大学的中心。到1812年,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25万册藏书的现代化大学,并得到国内外的认可。拿破仑在这里学习法律,他说哥廷根属于整个欧洲。
哥廷根大学一开始就以法学闻名。18世纪,德国著名国法大师彼得曾在此任教半个世纪,吸引了大批学生。奥地利总理克莱门斯梅特涅和柏林大学的创始人威廉冯洪堡都是他的学生。到1837年,也就是100年前,哥廷根大学成立时,它被称为法律大学因为几乎每年法学院注册的学生都占全校学生的一半以上。因此,哥廷根大学成为18世纪德国公法的圣地。
1837年,著名的哥廷根七君子事件发生了。哥廷根的七名教授因反对汉诺威国王而被开除废除宪法。
德国哥廷根大学[1]被哥廷根开除,格林兄弟也在其中。这件事反映了知识分子他热爱自由,勇于在哥廷根捍卫宪法。此后,古斯塔夫胡果和艾希霍恩于19世纪在此任教,成为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先驱。19世纪末,著名的民法学家叶林创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在这里教的。
让哥廷根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中心的是它的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高斯,被称为最重要的数学家,18世纪在这里任教,创办了哥廷根学校。此后,黎曼、狄利克雷和雅可比在代数、几何、数论和分析领域都做出了贡献。19世纪,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和克莱因吸引了大批数学家来到哥廷根,使德国哥廷根数学学派进入全盛时期。到20世纪初,哥廷根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数学中心和麦加。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这一时期,哥廷根大学的学术地位在欧洲乃至世界都达到了顶峰。
4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哥廷根大学学习、任教或研究过,其中大部分是物理和化学奖,其他是医学、和平和文学奖。然而,大多数诺贝尔奖是在20世纪上半叶获得的,大多数获奖者已经去世。在这半个世纪里,从这里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在世界大学中排名第八,创造了哥廷根诺贝尔奇迹。此外,奥托冯俾斯麦的铁血宰相德意志帝国的前联邦德国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和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都曾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伟大的德国诗人海涅也在这里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格林兄弟在这里教书,还写了第一本德语词典。现象学大师埃德蒙德胡塞尔在此任教,哲学家亚瑟叔本华、马克斯韦伯、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也曾在哥廷根求学。纳粹时期
1933年希特勒上台,残酷迫害犹太人。于是,哥廷根大学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大批知名的犹太科学家和学者被迫离开哥廷根,前往美国。世界科学的中心立即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编辑此部分的专业设置。
考试专业:农业科学、企业经济学原理、生物学、化学、新教神学、林学、地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学、数学、矿物学、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经济信息学、经济教育学。
文科类专业:考古学、亚述学、基督教考古学、拜占庭艺术史、地理学、日耳曼文学、历史学、希腊与文学、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言学、日语与文学、艺术史/艺术学、拉丁语文学、音乐、东欧和东南欧史、教育学、哲学、政治学、汉学、社会学、体育学、语言学、(西)
国考专业:医学、法学、牙科。在这一段编辑学生和院系的现状。
2005年,哥廷根大学注册学生人数近25000人,其中大学生24398人,博士生643人。现有教授420人,教研员3000多人。它的附属医学院有19个中心,包括各种诊所。自1980年以来,学校根据不同的学科设立了13个系。包括:研究机构
这些系有170多个研究所,系主任都是学术委员会成员。此外,哥廷根还有四个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分别为马克斯普朗克历史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学研究所)
哥廷根大学
物理研究所、马普实验医学研究所和马普动力学研究所),与哥廷根大学在学科上合作,使哥廷根在科研上保持领先地位。
在中国,哥廷根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德法律学院。[2]图书馆
位于哥廷根的下萨克森州和哥廷根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超过500万册,是当今德国五大图书馆之一。有趣的传统
哥廷根大学还有一个著名而有趣的传统,那就是博士生通过答辩获得学位的那天,他们会戴上博士帽,在亲友的陪同下乘坐花车来到市中心的鹅女广场,亲吻鹅女雕像。
1西欧西部与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接壤,南部与瑞士、奥地利、波兰接壤,北部与丹麦接壤。南部是阿尔卑斯山和巴伐利亚高原,北部是平原。是温带海洋星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交汇点,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针叶林。2843年,根据《凡尔登合约》年,查理曼帝国分为三部分,法国、德国、意大利,德国是德国。然后德国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普鲁士1871年统一德国,1914年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割地赔款,加入日本。1939年意大利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国家分裂,1990年重新统一。3勃兰登堡门,科隆大教堂,柏林墙4。莱茵河,阿尔卑斯山5。德国人严谨、认真,热爱足球。信仰基督教。节日:新年耶稣受难日,劳动节,耶稣升天节,五旬节,德国同一天,圣诞节6。我只知道足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