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是什么意思? 网络上的邂逅又是什么?

邂逅是什么意思? 网络上的邂逅又是什么?,第1张

邂逅 “邂逅”读作xiè hòu

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邂逅”来源于此诗

“邂逅”这个词主要是指偶然的、不期而遇的

它主要指相遇的偶然性,可以用作对事件、人物的相遇,但人们经常用这个词来指带男女相遇,通常带有男女之间情分、缘分的含义。

相关词语

不期而遇:一朝邂逅成相识。

不期而遇 可以用来指以前见过的人也可以用来指不曾相识的人是不期而遇之义,又含有一丝缘分。

邂逅不偶 :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另外,偶然≠邂逅 偶然强调事件发生发生的偶然性,重点强调是事件发生的性质偶然

邂逅强调的是这件事情本身偶然,即强调遇到这个过程

邂逅用做人与人相遇时,相遇的双方可以是曾经已相识也可以是曾经不相识。

这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例如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或者XX小说写的)“我在XX再次与你邂逅”有再次不经意相遇的意思 此时语境中有暗示说明相遇之前双方相识。

如果语境里没有明确暗示则认为之前不相识 。

又如XX在回忆录中写道:在那个青春烂漫的岁月里,不经意间与你邂逅……”这通常认为是相遇之前双方不相识。

很多人把“邂逅”片面理解为双方此次相遇前是不相识的,这是不全面的。

现在这个词被经常使用在男女异性相遇之间,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同性之间也是可以使用“邂逅”这一词的。

同样邂逅是遇见的意思

但是

遇见一个人,可以是熟悉的,认识的,或是陌生的。

邂逅一个人,便只能是陌生的,素未谋面的人。

本来邂逅是偶然相遇的意思,那么也就是偶然的遇见了。可是感情丰富的我们不该只局限在字面的意思,不是吗?邂逅是包含了浓浓情感的,是“暗里回眸深属意”的感觉,是不期而遇的感觉,也或许之后,便是一种伤感,落寞,留恋,想念的感觉。邂逅的过程,对邂逅的幻想通常都是美妙的,可是邂逅之后的结果呢,多半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与开怀了。

不过,我们不都该在意过程,而不是结果吗?

总之,邂逅是种美丽的感觉

遭遇是什么意思?

偶遇通常是指两个素不相识、从未接触过的人,在某个时间、地点突然不期而遇,彼此留下深刻印象。通常带有男女之间感情和缘分的意思。

相遇:多用于久别的亲朋好友间的偶然相遇。宗教教育的“暗语”来源于《汉书·三国演义》中的阴阳学说,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再小的际遇,也一定会影响未来的命运,缘分不会消失。世界看似很大,其实很小。仅限于你能看到和摸到的。所以古人认为化解邪气,祈求保佑很重要,需要带着玉婆。加上“马丹图左,梦窗疏石,隐齐袁剑”,这样你就能祈求机会给人生带来幸福。

有人说,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悲哀;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声叹息;在错误的时间遇见错误的人,是荒谬的;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的幸福。但是,我从来不相信所谓的“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我觉得一段长久的爱情,需要不断的磨合,相互的适应。因为爱情总是有时差的,不是他早就是她晚,反正总是不同步。也许,我们俩都曾经深爱过对方,只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只是因为这段爱情的时差,两个小时就分开了空,最终错过了生命中的彼此,错过了触手可及的幸福。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我明明在向你的方向靠近,却只能逆着你走。所以,爱一个人,就要学会适应彼此的时差;如果不想冲出爱情的时差,两个人最终还是擦肩而过,只能感叹没有缘分,天意弄人。

我们经常会遇到爱情的时差,见面就不懂爱情;懂得爱就遇不到。世界上最残酷的是时间,它让我们错过太多,后悔太多。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是时间在作弄爱情,还是时间在考验爱情?

邂逅是什么?

邂逅就是一个浪漫词儿,软性的词儿。

让人浮想联翩。

让人想入非非。

让人一听就浮起暧昧的笑。

既颇为神秘——因其事先的无可策划不能排演,纯属偶然,你还没有做好安排,还衣着家常,甚至还在神情恍惚哈欠连连,可还就竟然邂逅了一回。而倘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便属相约了。又颇有诗意——因其过程或结果的意义,比如偶遇心仪之人或者少年时的旧友,得以演绎一则亲情友情抑或爱情的动人故事,留下美好回忆。倘不幸碰上歹人劫色夺物掠财伤人,便只好垂泪扼腕慨叹为遭遇了,有谁会惊魂未卜地诉说自己刚才邂逅了一持刀抢劫犯?还有谁会把上班时间在不合适的场合遇见了顶头上司当做邂逅呢?

邂逅是偶会。

邂逅是诗意。

邂逅是在某一个无法预料的时候——燠热午后或落雨黄昏或寻常时光,在某一个无法预知的地方——小巷拐角或冷清的公共汽车站或偶尔光顾的网络聊天室,遇见某一个无法预感到的人,带给你无限惊喜与愉悦。邂逅来得那样任意那样猛然那样地说来就来,仿佛冬天一出门就扑面而来的冷风——让你避无可避,还让你一个激灵,倒吸口气,抖擞起来闪亮起来。

邂逅是天意,可遇而不可求,是上苍冥冥中无意安排的生命惊喜,是眷顾给我们的名贵礼物。

邂逅让人感动。曾经拥有这种美妙体验的人常会无端地温柔回想,正在其中的则钟情感激这次巧合,而尚未邂逅的必虔诚地心驰神往。

邂逅是缘分。想起一句诗——“如何让我邂逅你/我最美丽的时刻/为此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才换来今生你蓦然回首的刹那” 。邂逅啊,竟是五百年的缘呢。

邂逅不是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没有绕了圈儿又绕了圈儿,你向左走,他/她不会在右边出现,你在那里,他/她也在那里,你一抬头,巧了,就看见那人的眼神了,你一转身,巧了,正撞个满怀呢。

我们每天都在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彼此不期而会,陌生的熟稔的,以及似曾相识的,但绝大多数都如风一般掠耳而过,了无痕迹,即使刻意回忆也几乎留不下什么特别印象。人世间,摩肩接踵的来来往往数也数不清,到底哪一次偶然相遇可视为珍贵温馨的邂逅呢?哪一次擦肩邂逅可以让我们铭刻终生呢?又有哪一个人才能够令我们多年后在年华已老的岁月里仍然轻叹仍然温情回忆:“呵,曾有过那样的一个夜晚,有过那样的一个人……”?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云:“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噢,原来只要我们遇到的人“适我愿兮”,便可以视作邂逅,便可以把这个人珍宝般天长地久地收藏在心底了。依然是一个“情”字在作祟。

还有别的相遇,也可以叫做邂逅么?

假如叔纥梁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没有邂逅孔子他娘,没有在野地偶合,那么还真就应验了那句:“天不生仲尼,则万古永夜。”的老话,千年后的我们得以有儒书来读,得以凭儒家学问修身立性,好大程度竟得惠于那次邂逅呢。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也许还有晃眼的阳光,牛顿百无聊赖地在树荫下发呆乘凉,假如没有那枚有灵性的苹果照着他的脑袋,不偏不歧不早不晚砸下来——后来的世人不知到什么时候才得以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呢。苹果邂逅了牛顿的脑袋,牛顿邂逅了一次灵感。

夜览《后汉书》,有一则故事曰:某人窃牛,被逮,扭之见官。官斥。某涕曰:吾邂逅困惑,吾将改之。原来邂逅也有此义,可笑性很高,哈哈,哈哈。

合卷,莞尔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文化,就词的释意来说,文就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的特点是: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扩展资料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文化包含着八大艺术和第九艺术

其中中国文化烙印着民族与时代的特点,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的儒学思想。

参考资料:

-文化

文化碰撞就是不同文化之间发生的一种排斥, 对一个事物有两种相反的论证。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好!

有问题可以追问或者直接联系我。

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哦!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和中国“新月社”,在不同社会、不同政局下,中西方两个文化圈,曾有过世界性的邂 逅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名“意识流作家”,与她相关的话题有很多:她的同性恋倾向,她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崩溃。当 然,还少不了那个“无限的才华,无限的傲慢,无限的激情”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Bloomsbury)。

那个圈子,是英国一个松散的、经常聚会的知识分子群体,画家与美学家特别多,也有作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 任何熟稔西方艺术、经济或文学的人,都能在那里找到几个让他们心跳加速的名字:罗杰·弗莱、邓肯·格兰特、克莱尔·贝 尔、伦纳德·伍尔夫、梅纳德·凯恩斯、GL狄更斯、EM福斯特。而这个团体的核心,正是伍尔夫和她的姐姐、画 家范奈莎·贝尔。

当年,布鲁姆斯伯里的影响,已远远超出英国。20世纪的中国,以徐志摩、陈源、凌叔华等为代表的“新月社”, 就是以它为模板建立:诗人、作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常以沙龙形式聚会,出杂志,办书店。有意思的是,两个团体,虽远 隔重洋,却互相渗透,产生了联系。美国作家、学者帕特里夏·劳伦斯,新近出版的《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便再现 了当年这两个中西方文化圈的“世界性邂逅”。 帕特里夏·劳伦斯不是第一个把“新月派”和“布鲁姆斯伯里”放在一起讨论的人。8年前,作家虹影的小说《K》 ,影射的也是那段中西交流的往事。书中提到了徐志摩、梁启超、胡适、林徽因、陆小曼等中国文人,但是她更看中那些缘起 缘灭和爱欲情仇。她大胆的情色描写,让整部小说看起来好像中国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时间,甚至为此惹上了官司。

作为研究比较文学的专家,劳伦斯的态度谨慎很多。为写此书,10年中,她不断往返于英国、中国和美国的大小图 书馆、档案馆。并前往中国采访当年的亲历者叶君健、萧乾、文洁若等人。书中所有细节,都援引了当事人的信件。以流言始 ,以文化终。“在布鲁姆斯伯里,流言也有着闪光的价值”。

在研究中,劳伦斯发现,把“布鲁姆斯伯里理念”带入中国的第一人,是徐志摩。1920年代初,徐志摩在哥伦比 亚大学求学。但是,美国式的政治并不对他的胃口,而英国自由而不激烈、保守而不顽固的学术氛围,却让他非常向往。当时 的剑桥,可谓“思想与智慧的宝库”,醉心于哲学与文学、仰慕伯兰特·罗素的徐志摩,决心放弃美国学业,到剑桥拜罗素为 师。那是1921年的9月。到达剑桥后,他宛如走进桃花源。日日与他敬仰的狄更斯、罗杰·弗莱、罗素等人同窗共读,漫 步康桥河畔。正是他们,把他带进了“布鲁姆斯伯里”。沙龙的氛围,让他如鱼得水。作为后辈,他谦卑,但充满智慧,无论 何时都侃侃而谈。

很多人知道,伍尔夫和范奈莎选择成员时有个标准——“不能忍受呆瓜一样的人”。一旦她们觉得某人“没劲”,就 毫不客气地拒绝再邀。但是,徐志摩在剑桥期间,一直和这个圈子走得很近。虽不能说他是其中成员,但至少不被排斥,或者 说,他赢得了他们的心。

徐志摩在布鲁姆斯伯里,有两个人最谈得来,其中之一是罗杰·弗莱。这个痴爱范奈莎一生,却只能作为她挚友的男 人,是画家,更是美学家。他对中国文物相当痴迷。于是,当徐志摩和他谈起中国青铜艺术时,弗莱顿觉相见恨晚。他说,在 他心中对周代青铜器有宗教般的敬畏。于是,两人一起讨论青铜传说——“铸匠与他的妻子,在关健时刻,不惜双双跳进熔炉 ,取得完美的阴阳配合。”之后,徐志摩赠弗莱中文名字“傅来义”。而弗莱,则写出一篇论文,成了西方讨论中国青铜艺术 最早的文字。

徐志摩另外一位好友,当算狄更斯。早年,他曾两次游历中国,之后便成了有名的“爱中国者”,常在家中穿一身不 知哪里弄来的品戴花翎满清官服,开口便是:“你们有所不知,前世我是地道中国人。”徐志摩离开剑桥时,曾送狄更斯一顶 黑色丝绸中国帽,狄更斯常在剑桥的庭院里散步,有风时,他都会戴上这顶帽子。

作为最早接触布鲁姆斯伯里的中国人,徐志摩回国后,便和友人创立了“新月社”。同样以文会友,同样试图超越政 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社会,完全不同的政治局势下,出现了组成方式、审美立场都非常相似的两个团体。不能不说,徐志摩 是受了英国人的影响。 此后,布鲁姆斯伯里与中国的关系,转到中国:布鲁姆斯伯里的第一个后代,范奈莎的长子朱利安·贝尔,1935 年秋,应聘到武汉大学做英国文学教授。那时的朱利安血气方刚,以天下为己任,热衷辩论世界大事。在伍尔夫和她的政治学 家丈夫伦纳德·伍尔夫鼓励下,他认为“中国将发生影响世界的大事”。于是,他怀着“革命理想”,向那里出发。走时,伦 敦文艺界几乎全体出动,为他送别。

朱利安一心一意要到中国参加革命,他甚至备好了氰化钾,因为此前关于中国反革命的残酷报道颇多。然而一到武汉 大学,其薪水之高,待遇之舒适,都令他大吃一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不久之后,他便把革命理想弃于一边,爱上了文学院 院长陈源的妻子、小说家凌叔华。

凌叔华,“新月派”才女,也是徐志摩的密友。他一生最机密的文件,包括日记,不放在妻子陆小曼处,却放在凌叔 华处。以至他坠机身亡后,无数人向凌叔华索要。由于凌叔华与徐志摩甚为亲近,朱利安还从英国要来徐志摩写给弗莱的英文 信,读后说“不过尔尔”,颇有醋意。

关于凌叔华的样貌,曾有人说她是“珞珈山美人”。而素以狂放、刻薄出名的女作家苏雪林,也对她大加夸奖,说她 容貌清秀,眼光常带着一点“迷离”,一点儿“恍惚”,好似生活于梦幻的诗人。

凌叔华的小说,典雅秀丽,被称为“闺阁派”。她与当时文坛的冰心、萧红、庐隐、冯沅君、陈蘅哲等,并称几大才 女。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在其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里,甚至认为,在创造才能上,其他几位都比不上她。“和冰心一样, 她写的,也是妇女和儿童的故事。所不同的,凌叔华一开始就显示出一种较成熟的感性和敏锐,潜力比冰心大。”

凌叔华之所以吸引朱利安,是她对美学的热情,包括文学与绘画。从她身上,他找到布鲁姆斯伯里的感觉。他甚至认 为,凌叔华在很多方面,都酷似自己的姨妈伍尔夫。于是,在给母亲的信中,他热烈地写道:“她是唯一可做你儿媳的人。” 众所周知,布鲁姆斯伯里的情爱关系一向混乱:才子们聚在一起,实践着他们的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和群恋。因而,从朱 利安的道德观看来,他与凌叔华的爱情无可厚非。爱情就是爱情。若因有夫之妇就不敢爱,反而是道德上的懦弱。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他没有预料的,东窗事发后,朱利安作为“丢尽面子的洋教授”,不得不从武大辞职,1937年 回到英国。之后,他曾在写给凌叔华的信中说,他们必会在英国重逢。只是上天再没给他机会。不久后,西班牙内战大火点燃 。朱利安不顾母亲和姨妈的反对,赴西班牙参战。在马德里守卫战中,德国飞机击中了他开的救护车,弹片切入胸腔,朱利安 重伤身亡。

当年,朱利安不仅试图把布鲁姆斯伯里的道德观带到中国。同时他也是一个热情介绍西方文学的教师。他的父亲克莱 夫·贝尔是普鲁斯特研究专家,因此他的英语文学课,竟然也教《追忆逝水年华》的英译文。他甚至建议把伍尔夫的系列作品 ,当作武大的指定教材。后来以翻译安徒生童话出名的叶君健,曾是朱利安最得意的门生。两人当时无话不谈。只是,晚年后 的叶君健,对于过往,避而不谈。

朱利安与凌叔华交往期间,也一步步影响她的写作方式。他对她说,“可以清晰、准确、如实地描写男女性事,而不 是神秘的或者隐秘的,要对所有体验直言不讳。”他还在凌叔华的手稿上,一遍遍进行修改。帮助她将小说译成英文,并推荐 到英国。 朱利安去世后,布鲁姆斯伯里与“新月派”之间并没有断了联系。他的母亲范奈莎与凌叔华的通信往来,一直持续了 16年。

凌叔华虽为小说家,但同样热爱绘画和书法。因此,也就和范奈莎有了更多话题。1946年10月,凌叔华带着女 儿离开中国去了伦敦。到英国后,在范奈莎的鞭策下,凌叔华画了很多中西合璧的作品——中国人眼中的英国风景。并多次在 欧洲举行画展。

除了与范奈莎保持联系,凌叔华和伍尔夫也在朱利安去世后,开始通信。伍尔夫给凌叔华寄去了自己的著作《自己的 一间屋》、《岁月》和《海浪》。她们探讨其中细节,凌叔华称伍尔夫为老师。之后,凌叔华把自己写的文章也陆续寄了过去 ,伍尔夫看后,称它们“与众不同,美丽非凡”。

伍尔夫告诉她:“孩子,保持那种神秘的异国感吧。无论何时,身在何处,都请用你熟悉的汉语思考,之后再译成英 文。这是你难得的中国特色。”在伍尔夫的鼓励下,凌叔华一直写了下去,即便身处战乱。她把自己的作品,一章章寄给伍尔 夫,陆陆续续十几篇。伍尔夫对每个章节一一评点。后来,凌叔华在战争中不幸弄丢了自己的手稿。伍尔夫手里,却有一份写 满批注的完整版。之后,在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的帮助下,凌叔华在英国推出自传《古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28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9
下一篇2023-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