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晒兰肉的作文

关于写晒兰肉的作文,第1张

初见“晒兰肉”这三个字是在乾州古城。当时不解:“兰肉”是神马东西,还需要晒?是肉耶还是植物耶?这肉能吃么?这一连串的疑问,一股脑冒了出来的。不过,当时步履匆匆,没有谁给我一个确切的答案。

最近,有同事送我一些自制的“晒兰肉”,方知这“兰肉”并非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更不是什么植物,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加工过的瘦猪肉。

可什么样的猪肉能叫“晒兰肉”呢?这可就是特色了。

还记得沅陵吧。沅陵是湖南省的一个县,如今属怀化市。从地理位置看,沅陵在湘西北,属大湘西。历史上的湘西剿匪其实大多发生在沅陵。沅陵县城在抗战中曾一度作为湖南的临时省会,县城有一条宽近4米、长922米的古巷道,聚集了天主教天主堂、基督教永生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白圆寺、道教道观等五大宗教的教堂及寺庙,近百年来同处一巷,和睦相处,形成了中外罕见、耐人寻味的宗教文化奇观。而县城沅水岸边的凤凰山上的古寺,一度是张学良将军的软禁之地。

沅陵,是很有些神秘色彩的。沈从文笔下的《沅陵的人》等关于沅陵的文章,就写到了沅陵三绝:赶尸、放盅、辰州符。至于这些是否真实,无须探究,它所表现出来的是巫文化的超逸形式与伪饰性。沅陵,是很有些历史和文化的。词典中有个“书通二酉”的成语,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而这个“二酉”,即是指沅陵县西北酉水岸边的大酉山、小酉山。成语的背后有一个典故: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朝廷博士官伏胜冒着生命危险,从咸阳偷运出书简千余卷,辗转跋涉,藏于二酉洞中,使得先秦文化典籍得以流传后世。这些书简在秦灭汉兴时献给汉高祖刘邦,刘邦在获得官伏胜所献大量秦前书简时大喜,亲自将二酉藏书洞封为“文化圣洞”将二酉山立为“天下名山”。从此之后,二酉山二酉洞就成为天下圣迹,成为读书人毕生向往和追求的地方。记得最近哪年的《湖南日报》曾报道过沅陵县就有一个村被称为“教授村”,那个2000来人的村子,数十年来,已经走出了67位教授。还记得国内文物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说的就是三秦大地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代表的地下文物特别多,三晋大地则以地上留存文物为最。在湖南,沅陵可以这么说,既是中国的陕西,亦是中国的山西。为何?就是沅陵地下的文物丰富,比如虎溪山一号墓,所获的珍贵史料可与马王堆汉墓媲美;地上的风景美,有言曰“水行三十里,神游五千年”。难怪沈从文曾这样评价:她,美丽的让人心痛。你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啊!

说这些,有些远。还是回到“肉”上来。

说了半天沅陵,其实这“肉”就和沅陵有关。它是地道的沅陵特产。

沅陵产“晒兰肉”,与沅陵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沅陵古称辰州,沈从文的笔下的《边城》《湘西》《湘行散记》都写到了沅陵。县内有两条大河穿境,一是沅江,二是酉水,历史上的沅陵曾是湘西物资流通、旅客往来的交通要道,沿河码头甚众,名镇繁多。

有河有水,便有临水谋生的老百姓。沅水、酉水两岸的沅陵人,多以放排或驾船谋生。每年春汛之后,他们就离家漂泊于河上,风里来浪里去。船上的生活自然是艰辛。这些女人们,心里惦念着自己的丈夫,寻思做些什么好吃的给男人。于是,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将沅陵土产黑猪的后腿肉,除去皮,刮掉脂肪,剔掉骨头,抽去筋络,将肉切成大块的薄片,用盐和米酒等腌制,用竹篮挂在船头让太阳暴晒,瘦肉逐渐晒成红色,名曰“晒篮肉”,后来文人骚客们嫌“篮”字土气,改为“晒兰肉”。

看起来简简单单的“晒兰肉”,再一次应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这薄薄的“晒兰肉”,不但是那些放排、驾船的沅陵男人们口中的美味,更是他们心里甜蜜的牵念了。

我将同事送我的“晒兰肉”按照“百度”上提供的做法,炒了一份,用饭盒盛了点,带到开往吉首的火车上作为午餐,味道确实不错。当我抵达吉首后,家人发来短信:味道非常好,还有没有,下次再带点回来。

看来,舌尖上的“晒兰肉”那是蛮勾人的。一如“美得让人心疼”的沅陵。

湘西,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许多神奇美丽的自然奇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可能很多人说到湘西便会想到凤凰,其实与凤凰齐名的还有一个乾州古城。因为在湘西一直有“乾州的城、凤凰的兵”的说法,这座古城在金戈铁马、烽火四起的历史岁月里,与凤凰古城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南方长城”。今天的乾州已更名为吉首,城中的一片老街被保留了下来,便是当地的文化客厅——乾州古城,漫步其间,看着四通八达的明清老街,还有古色古香的招牌,会有一种穿越历史之感。古城的细节,渝帆在前一篇游记中已经详细分享,便不再赘述,这里具体来聊聊里面的一个湘西坊——能工巧匠园。能工巧匠,出自宋代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李氏仁丰园》:“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它木,与造化争妙”,意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能工巧匠,然而单独建一个园的却不多,所以就此而言,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园里聚集了各式各样的工艺美术大师,比如雕刻的、绘画的、织布的、陶塑的……,很多还是国家级大师入驻,细细欣赏还真是大开眼界:

这应该是当地的一个创意街区,把当地搞艺术的聚合在一起,便于管理与宣传,应是不错的举措。

苗画是湘西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极具苗族特色,苗画最初是作为苗族姑娘刺绣图样稿的形式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的一种独立的画种,常可以在湘西苗居的门帘、窗幔、服饰、被面和房中装饰上发现各种样式的苗画。而能工巧匠园的苗画则更为精致,主要画在一些鼓、扇及一些工艺品上。

苗画对当地的文化传播和与外界的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苗画的在旅游产品开发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尤其是可以在现场现画现卖,上图是一幅未完工的花鸟画。

土家织锦源远流长,是我国少数民族织锦之一。土家织锦民间称为“打花”,传统织锦多作铺盖用,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意思为土花铺盖。《大明一统志》称之为“斑布”。宋代称“溪布”、“溪洞面”。 土家锦的主要原料是丝线、棉线和毛绒线。它的织造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织机的腰机式织法,把经线全拴在腰上,以观背面,织出正面。

提到砚石,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想到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绛州的澄泥砚这四大名砚,其实在湘西也有著名的石砚——水冲石砚,历来被称为最具湘西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珍品。水冲石以产于湘西吉首市乾州古城仙镇营北二、三里的水冲湾而得名。水冲石是一种沉积页岩,水冲石形成于距今5亿年前的寒武纪。远古时代,湘西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夹带有石英沙含铁及蛋清色粉沙、碳酸盐等不同的物质,经过漫长时间的组合沉积,形成带有天然纹理、晶莹矿体闪烁其中的水冲石。,湘西得天独厚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它石质温润细腻,不涸不燥,发墨快,不损毫,呵气即成潮汐,储墨经久不干。可与端砚、歙砚媲美,除具备了做优质砚必须条件之外,石表还附有金**堆叠铜矿结晶体或硫铁矿砂,金光灿灿,为端歙所无,雕砚者经常选取这种石材,巧妙布局,作为图案点缀于砚面,天然秀雅,使之增光添彩,形成了水冲石砚的独特风格。于砚林中独树一帜。中国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美术泰斗张仃先生1997年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第十四届年会上看到杨光三所刻水冲石砚赞不绝口,连说:“砚中珍品,很有特色,很有特色。”由于砚材采于水下,佳材难觅,更是弥足珍贵。

乾县在黄帝时称好峙,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峙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建都咸阳,好峙属京畿辅地.北魏时改好峙为漠西县,隋改为上宜县,唐又置好峙.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唐高宗取葬县北之梁山,谓“乾陵”,遂更县名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德宗建中四年(183)因朱濉之乱,德9宗避难奉天,叛平,于兴元元年(784)升奉天为赤县,由京都直辖。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奉天县置乾州。尔后屡有更迭,到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乾县挂面手工做成,堪称一绝。先用上好的面粉加盐和面,入盆醒性,然后不断地搓条、盘条、醒性,如此反复数遍后,人工一次抻长至如粉丝般,面丝匀称,细、白、筋、光。风干后下架切成六寸长短,每把约一斤余,装箱保存,随吃随取。烹调时入锅煮一滚,捞入凉水中透一下,以免粘连,然后捞成极小的小把。猪肉汤用姜末、盐、鸡精、醋、大油再次烹调,以大葱、大白菜叶、摊的极薄的鸡蛋饼切碎置汤中做漂菜,把汤烧的滚热浇之即可食用,俗称浇汤面。它讲究的是旺、煎、稀即油旺、汤煎、面稀,因其一碗只有一筷头面,故有朋友称其为“一口香”。由于仅吃面不喝汤,即有“吃三十碗才抬头”之说。如佐以乾县人独创的酱辣子那更是余味无穷。

  乾县锅盔相传在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修筑合葬墓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曾征用数十万民工,吃饭便成问题。不耐饥饿的民工便因陋就简用头盔烙馍,因而得名。千余年来经乾县人不断改进,形成独具风味的食品。做锅盔时先将精选的面粉掌握好水温和成极硬的死面块,需置于案上用木杠压,压匀后加入起面和碱水再压,直到面团皮光色润,用湿布盖严盘性。醒好后面块分成每块一斤重的面剂,置于铁板用麦秸火,边压便转,直至压成直径八寸、厚约六分的圆饼,呈菊花状。然后三翻六转,压棱着色、表皮微鼓即熟。刚出锅的锅盔香气扑鼻,飘香数里。由于其做工独特,可久搁不坏。至于陕西八大怪中所言的大如锅盖的锅盔和厚逾一拃的锅盔却不是乾县锅盔,则是外地的朋友误传而已。

乾县豆腐脑用优质黄豆为原料磨浆而成。由于豆腐细嫩,故称豆腐脑。有诗赞道:“豆腐新鲜卤汁肥,一甑隽永趁朝晖,分明细嫩真如脑,食罢居然鼓腹旧”作时由于掌握了点卤的技巧,微火熬浆,急火点卤。因之做出来的豆腐脑色白洁净,鲜嫩柔软,翻而不散,摺而不断,搅而不碎。卖豆腐脑时也有讲究,熬好的豆浆用卤点入特制的瓦缸,确保豆腐脑在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煎乎的温度。吃时一定要选夜市地摊且用小碗才能品尝出其独有的香味。盛碗时使用的工具也很独特,用做成圆形的极薄的铜皮来盛,调入盐、味精、蒜姜水、熬制的五香醋和自制的油泼辣子,色香味俱佳。外地来的朋友连吃十碗八碗的大有人在,吃罢抚着鼓起的肚皮大呼过瘾。冬季天气太冷,买家还会用淀粉配以红萝卜菠菜切丝熬成汁浇于其上,吃时又是另外一种风味。乾县豆腐脑有强身健脑的功效,乾县人聪明,据说就是因常年吃豆腐脑的缘故。

  乾县嚓酥(已经没人知道“嚓”应该用哪个字了,所以现在的招牌可谓五花八门。我觉得应是象声字“嚓”,缘于其太过酥脆,吃起来嚓嚓有声)是乾县小吃中历史最为久远的品种了。相传已有一千三百余年。早先为宫中食品。唐代祭祀乾陵时作为供品,因尔流传入民间。特点是油大不腻,色黄味香,外酥里脆,趁热吃更是香味扑鼻。嚓酥系用特制面粉,配猪油(传正宗做法用的是马油)、菜籽油和盐,精致加工制作。把面揉匀后分为小剂子然后压成圆形面皮,包入用冰糖、青红丝、核桃仁、绵白糖拌成的馅成烧饼状,入油锅煎炸,颜色金黄,香酥可口。可能由于嚓酥为甜点或依现代饮食理念油炸食品有损健康,故而没以上三种小吃那么深入人心,但外地来的朋友一经品尝均是赞不绝口的。

想到陕西方言,就想到陕西的风土人情,还真是挺怀念的有首儿歌,“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这首儿歌是我在早些时候学的,是在唱一个字(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这个字)说起这个字就不得不说说陕西八大怪了! (其实陕西有十怪_)

第一怪:面条宽得像裤带。擀厚、切宽,把醋调酸,吃一碗,耐一天。 陕西盛产小麦,当地人民以面食为主。扯面也叫biangbiang面,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饱嗝一打,顿时浑上下都是力气,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第二怪:锅盔大得赛锅盖。 硬面锅盔像锅盖,出门干粮人好带。 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焦里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坏。这个锅盔很大,也很厚,吃的时候要张着大嘴,那自然也要瞪着眼睛,所以这种锅盔又叫“瞪眼锅盔”。锅盔要数“乾县锅盔”好。

第三怪:油泼辣子一道菜。 关中人,脾气怪,辣子加馍不就菜。 都说湖南人和四川人能吃辣子,但他们和陕西人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他们拿辣子当佐料,陕西人拿辣子当菜。陕西特有的一种“秦椒”被称为“辣椒之王”,关中人没菜、没油、没肉都可以,惟独不能没有辣子。贾平凹在散文里写到:“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吼秦腔,端一碗捞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囔囔”。一根线辣椒,一口咬下半截下饭,直辣得龇牙咧嘴,唏唏嘘嘘,大汗淋漓,觉得这样才过瘾。

第四怪:老碗似盆分不开。 关中汉,真实在,老碗盆盆分不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县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晚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第五怪:家家房子半边盖。 房子半边盖,屋檐滴水不流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第六怪:有凳不坐蹲起来。 站着腰疼,坐下窝,圪蹴说话最受活。

蹴是方言,意思就是蹲下。受活是快活之意。一边吃饭,一边欣赏外面的风景。有时也是比比看谁家的饭做得好,有什么特色菜。这是对屋里头的(意即家庭主妇)的夸耀,赞美。也有的说是,谁家没在外面吃饭,就可能是家里揭不开锅了,出来吃饭就证明家里殷实。民以食为天嘛。

第七怪:妇女帕帕头上戴。 蹚土多,太阳晒,出门帕帕头上戴。 蹚土指过去交通多为土路,人车马行走的多了,路面上有一层久经踩踏的粉尘状的浮土,极易飞扬。帕帕指手帕,或手绢。秦处西北,黄土千丈。每西北风起,皆黄尘漫天。若是天晴道干,则日光强烈,久晒灼人。故乡间女子、老太太,每出门皆习惯头上顶戴一手帕,防尘、防晒、方便、实用,女性爱美,天性之使然,一举多得。久而久之便成为地域之民俗景观。

第八怪:秦腔大戏吼起来。 拉弦索,敲桄桄,自娱自乐喉秦腔。 陕西的特有戏曲大家都知道是秦腔,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等等都是起源于秦腔,所以被尊为是“百戏之祖”,也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秦腔的特点是高亢激昂,强烈急促,扯开嗓子大喊一声,当地称为“挣破头”。当年周总理来到西安易俗社看完秦腔后,说了一句话:“精神可嘉,但要注意身体”。外地人开玩笑说,唱秦腔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身体要好,一免累病了;二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下坏了;三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塌了。

  其实,概括起来,陕西的十大怪呢,就是

碗盆分不开:关中人用的碗特大,最大一尺有余。俗称“大老碗”。盖因关中人体壮力强,食量较大,又以面食为主,加之饭时街头巷尾的“老晚会”每餐必到,此一大碗足亦,可免添饭奔波之累。

睡觉枕砖头:关中人喜睡热炕,枕棉易上火,故习惯枕硬的东西,砖、石、木、玉石等皆为可选之物,久而久之,习惯亦成自然。

姑娘不对外:关中平原土地肥沃,风调雨顺,早涝保收。故其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姑娘从不思远嫁,结亲常不出十里八里外

面条像裤带:关中人午餐以面食为主,关中女人个个都是擀面高手,细面熟后易胀易粘,故除过节待客,平时皆将擀好的面切成一寸宽的条,因其耐煮,不容易粘,吃了又耐饥,其状亦像裤带,故有此一说。

辣子一道菜:关中人奢辣,下饭可以缺肉、菜,但“油泼辣子”为必需之物,“油泼辣子”红光闪亮,色、香、味俱全,调菜,调面做汤,加馍,顿顿必有,不亦乐呼。

房子半边盖:陕西的厢房大多呈直角三角形,为单檐斜坡,单面门窗。其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造型独特俗称:“厦子”“厦房”。因其造型为陕西所独有,故其亦为陕西一怪矣。

不坐蹲起来:关中人的功夫可谓全国之最村头巷尾,闲聊,吃饭,下棋蹲个三五个小时不含糊。即使走亲访友,主人备有凳子,亦不拘小节,鞋子一脱,蹲在凳子上谈笑风生,挥洒自如。豪爽一气,可见一斑。

帕帕头上戴:陕西妇女习惯将手帕戴在头上,即可防尘,防雨,防太阳亦可擦汗,擦手,包东西,方便实用,也是古时妇女头巾的演变的一种形式。

秦腔吼起来:陕西人生性耿直,说话声大,吼起秦腔也是如雷鸣虎吼一般,加之秦腔韵律慷慨激昂,秦人唱秦腔自然声闻数里,响遏行云,相得益彰。

锅盔像锅盖:陕西的饼又叫“锅盔”又厚又大,皮焦黄,肉酥脆,筋中带脆,醇香可口,尤以乾县所出为有名。

还有洋肉泡馍

肉夹馍 吃起美

凉皮 带劲

浆水鱼鱼 滑溜

石头饼 干 脆

葫芦头 香的流油

炒凉粉 舒服

豆腐脑 绝对暖胃

玫瑰镜糕 甜

饺子宴

还有好多就不一一例举啦!

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这里,有历史悠久的西安古城墙、钟楼、鼓楼,有石质书库之称的碑林,以及大雁塔、小雁塔等标志性建筑。当然还有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博物馆,旁边就是华清池,还有中华民族发祥地之半坡遗址,现在还修复了大唐芙蓉园之类的旅游景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535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