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文章中见到徐志摩拜会狄更斯的故事。 林徽因就是在徐志摩初次与狄更斯的会见中认识徐志的。

在很多文章中见到徐志摩拜会狄更斯的故事。 林徽因就是在徐志摩初次与狄更斯的会见中认识徐志的。,第1张

徐志摩1918年北大肄业以后去美国留学,后来因为他非常崇拜西方的哲学家罗素,便来到英国留学。到了英国以后,才知道罗素去中国讲学去了,这样他就在伦敦住下来,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并在林长民家里认识了林徽因。林徽因当年只有16岁,还是个中学生。

没听说过是拜会狄更斯~一直都知道是徐志摩要去和罗素交流。我们现当代文学史文学课上老师专门讲过的。

觉得不错就给个最佳答案吧。

坠入情感漩涡的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浪漫诗人徐志摩用他36岁的生命完成了一个对爱的全过程的注解。

   徐志摩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诗书礼教的熏陶,自幼脱口成章,妙语连珠,他曾留学美国、英国,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惟美派诗人的影响。他的诗文富有音乐性,意境优美隽永,饱满的激情蕴涵着惟美的感情。而徐志摩在个人情感上则蒙着一层淡淡的忧伤。1915年他奉父命与名门之女张幼仪结婚,但并不融洽的情感心路,使这一婚姻成为短暂的命运交汇。

   1921年,徐志摩与林徽音在伦敦相识,那年,他26岁,林16岁。林徽音清婉绝丽的诗情才艺,如同四月里的芬芳气息,漾溢在徐志摩的心头,被深深吸引了的徐志摩,很快做出了与张幼仪离婚的决定,于是徐被当时舆论称为“中国离婚第一人”。然而,林徽音毕竟与梁思成婚约在先,当她从热烈的情感中冷静之后,还是选择了前者,给失望煎熬中的徐志摩留下了一首令人伤感的诗:“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之后,徐志摩珍藏这份一尘不染的感情,告别康桥启程回国。

   1924年,徐志摩邂逅了他生命中的第三个爱人———陆小曼,那时的陆小曼还是徐志摩朋友的妻子,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陆小曼的追求。他在给陆小曼的《爱眉小札》中说服着自己和世人:“我们的爱,并不浅薄。即使有道德罅隙,也是最精纯完美的。”他的《爱眉小

札》词句华美,情感秾丽,激情澎湃。1926年,他们由胡适、梁启超主婚,在北海公园结婚。但婚后的陆小曼却在追求无节制的奢侈生活,以致后来情感变化,沉迷大烟,自暴自弃。隐忍求全的徐志摩每日为生活奔波劳碌,1931年11月由于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执着地用诗歌诠释爱情的徐志摩,在他疲惫到扛不起为爱树立的标牌的时候,他“轻轻地走了”。但他浪漫的艺术生命却久久伫立在历史的长风中。

表达被书香气息熏陶的值得珍藏的句子篇一

1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2窗外,一片尘埃。秋风,吹落梧桐。黄叶,叠成一片纯真,若干年后的你,是否会拾起遗落的恋意。心,如秋雨,飘成长长的愁丝。流浪,不知归期。一场雨,下了二十年,淋湿了春天,也淋湿了秋天。

3世界读书日来到,提倡读书好习惯;无形财富在书中,每天读书增知识;博学多才多写作,旷世才作出你手;愿你多读与多写,功成名就业飞腾。

4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6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是啊!读书得好处无穷无尽。

7谁比谁可怜,谁比谁可悲。我们只是孩子,一无是处的孩子。

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9读书不是为了考试,本来考试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它是用来检查我们对学习过的知识是否懂了,懂了多少 多深 分数只是反映了我们对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是评价一个老师教学,或者是评价一个学生聪明)认真的标准。

10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11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12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供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13读一本好书,胜过万两黄金;赏一本好书,宛如鸿运缠身;品一本好书,恰似幸福重温。世界读书日,愿你多读书!

14一逢白壁书香社,几见朱阑障墓门。

15书是净化心灵、愉悦心性、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厚积底蕴、提升品味的宝典。我读书,我快乐。

1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7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18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王勃《赠李十四四首》

表达被书香气息熏陶的值得珍藏的句子篇二

19书山有路勤为径,勇攀书山登高楼;学海无涯苦作舟,遨游四海搏激流。世界读书日,祝你才气遍布漫山遍野,才识如山高不可攀,才情似海深不见底,才华横溢五湖四海!

20让学习成为终身的必需,让读书成为永远的习惯。

21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作者:郭沫若)

22一逢白壁书香社,几见朱阑障墓门。——董嗣杲《西溪》

23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24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25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文学,喜欢文字,有时喜欢淘气,有时会伤感,用文字向这个世界倾诉他们的声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文艺青年。他们喜欢别人称呼自己为文艺青年,那是种认定,也是种肯定。

26掬一捧海水,润眸,风卷千堆雪,笑看落花飘,所有的过往,都于拍岸处转化为经年的似水沉香;纳一怀幽深,沁心,那些萦绕于怀的郁结,都于无声处演绎成云卷云舒。

27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28与经典同行,伴书香成长。

29别总是无病呻吟,别总把自己说的那样楚楚可怜。谁都受过伤流过泪,不见得你比别人更痛苦,只不过你表达得更精彩罢了。

30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作者:鲁巴金)

31那一夜,我在枕边的书香漫溯一曲曲平仄词章,点滴心事在文字的韵脚里零落;那一夜,你孑然一去的身影后,便次第生起朵朵思念的莲花;那一夜,我饮尽一盏离愁,摇落心蕊里空旷的孤独,寂静成永生……

32多读书,可以与主人公卑可怜之人,笑可鄙之士。读书是超越时空间的邂逅。你会感受李白攀登天姥峰的潇洒;杜甫登临五岳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李清照在莲花池中争度的轻快;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不舍之情……你会和托尔斯泰感受老婆婆向金鱼永无休止的贪婪;你会与孔子一起因材施教;你会与鲁迅先生一起在夕阳落日时拾捡朝花,共同回忆那美好的童年;你也许会与海伦凯乐一起失去光明,面临黑暗,去感受那份渴望……

33沐浴书香,快乐成长。

34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

35决绝离去的你,冷漠得看不到我的后悔,我忏悔的心。伤心不留余地,我再多的悔不当初,都已不能留住你,留不住我们地动山摇的爱情。

3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表达被书香气息熏陶的值得珍藏的句子篇三

37倡导读书风尚,促进文明和谐。

38书读多一点,见识长一点;书读多一点,能力强一点;书读多一点,乐趣添一点;书读多一点,智慧加一点;书读多一点,财富涨一点。世界读书日,祝你读书多多,财富涨涨,幸福满满。

39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换言之,人又是被拘禁的,从未曾得到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

40读书,识万物,明一理。

41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42没有平静的生活,只有平静的心。

43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希望能的到财富,有的希望得到快乐,也有的希望得到一个家。而我的愿望却很小很小,我只希望能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了,静静的静静的遨游在书海的世界里。

44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者:陶行知)

45出自: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47每当递上自己的学生证,换来一本沉甸甸的杂志,坐到桌前翻阅,总有一种特别的体验在心头。不要说那有趣的故事,也不要说那华丽的辞章,但就那油墨的清香足以让人陶醉。

48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

49恋月每忘寒夜永,寄梅浑讶驿书香。

50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 徐洪钧

51漫步书林,遨游学海。

52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53读书让人懂道理,读书让人明事理,读书让人学原理,读书让人远歪理,读书最终得真理。世界读书日,读书都是好孩子,幸福快乐一辈子!

表达书香门第具有书香气息的短句

表达书香门第具有书香气息的短句篇一

1岁月如梭,与卿舞;光阴荏苒,与卿随;洗尽铅华,与卿享。

2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作者:狄德罗)

3宠辱不惊,闲看书卷奥秘,去留无意,漫随书卷人生。阅书,读己,追随心灵的净土!世界读书日,我们一起翻开手中的书……

4多读书,行万里路。好读书,开卷有益。读好书,良师益友。勤读书,学海无涯。世界读书日,愿你遨游书海,其乐无穷。下笔如神,收获无限。

5我还是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木栅栏和冬天的风雪之后,你终会抵达。因为爱着,就算痛到极致,我们不会老去。

6学会用一颗朴素的心去看待得失。我们常常都想要拥有很多东西,其实在得到那些东西的时候,也可能会带来另一些烦恼。当我们用最简单质朴的心去奋斗的时候,我们是单纯的,我们的心情也是愉悦的。如果说美景存在于世界的某个地方,不如说它存在于干净的心地,心灵豁达,光明开朗,才是人世间最美的风光。

7让学习成为终身的必需,让读书成为永远的习惯。

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9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10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11正如花的芬芳使我沉醉,长夜漫漫,枕书香入梦,即是我生命中最美的感觉。

12书中有宝藏,看你抢不抢;书中有谋略,看你夺不夺;书中有情操,看你要不要。抢得宝藏你致富,夺得谋略你不输,要得情操高素质。世界读书日,赶快去读书,抢得,夺得,要得,读书人的事,不是违法所得。

13一段感情,随岁月风干,一帘心事,随落花凋零。谁解落花语?谁为落花赋?忆往昔,一个转身,一个回眸,你我便沾惹一身红尘。如今,没有别离,你我便了却一生情缘,染指苍苍,岁月蹉跎多少记忆终成灰;多少思念化云烟;多少青丝变白发。

14书籍是带领我们回到远古的时光机,即使我们没办法生活在古代,但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对过去了如指掌。书籍还是引领我们穿越未来的隧道,通过科学探究,可以在一定的限度上观测未来。读书的魅力足以见矣!

15多读书,让书成为你的智慧之源;读好书,让你的智慧永远站在潮流的前沿。世界读书日,让我们共驾探索之舟,畅游书海,获取知识宝藏!

16不要去羡慕人家过得有多好,抱怨自己的生活有多糟,也不要活在过去的光环里,要知道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更要有前行的心情。

1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8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19没有平静的生活,只有平静的心。

20世界读书日到,读书不可少,快乐映入心,烦恼不知晓,忧愁脑后抛,幸福迎面到,赏尽千山景,滋味更是好。愿你多读书,壮志豪情高!

21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希望能的到财富,有的希望得到快乐,也有的希望得到一个家。而我的愿望却很小很小,我只希望能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了,静静的静静的遨游在书海的世界里。

22当你困惑时,书给你启迪当你迷惘时,书给你指路。当你落寞时,书给你勇气。当你悲伤时,书给你欢愉。当你狂躁时,书给你冷静。当你成功时,书给你导航。

2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4十年清苦尽书香,何时报国战四方

表达书香门第具有书香气息的短句篇二

25读书如行跑,历险毋惶惑。安保万里程,中间无欲仄。自古志士心,往往伤壅塞。

26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别林斯基

2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8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29再强的女人也强不过生理期。

30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31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32假如给我一头猪,我要把它换成一本书,可是你会给我一头猪吗,不会,你最多给我一个蘑菇,那我也要把它换成一本书;因为书是我穷人的珍珠,是富人的肌肤,是你和我最享受的笑与哭,世界读书日,咱来咬文嚼字。

33世界读书日到了,愿你:能够“读”辟蹊径,做到“读”树一帜,坚持“读”来“读”往,争取“读”占鳌头,将来“读”当一面!

34百年天下桃李,一心情怀芬芳。

35小学里的一天,拿起一本书,翻开书扉,一股清朗之气扑面相迎。白纸黑字间的明净,让我看见那质朴笑靥。

36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条渐苍莽。

37生命里,那些仅存的美丽逐渐的消失不见,我想紧握着过去的一切,却发现,握得越紧,走得更快。我在岁月的街角处,迷失了泪眼,往左往右,已经眩昏了我的思维。

38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39没有蓝天就没有白云的悠闲飘逸,没有风雨就没有彩虹的壮美斑斓,没有旭日就没有朝霞的灿烂绚丽,没有春天就没有百花的娇艳芬芳,没有书籍就没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旅途。世界读书日,读万卷智慧诗书,过幸福快乐生活。

40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41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42多读书,读好书,读懂真诚的友谊,读出生活的真谛;多阅读,多写作,写出美妙的生活,写出天天的快乐;4月23世界读书日,愿你永远开心,好梦成真。

43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谩读书。

44有一种财富叫“书中自有黄金屋”,有一种精通含“琴棋书画”,有一种魄力称“博览群书”,有一种气质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世界读书日,多读几本好书吧,气质会提升哦。

45一本好书是伴随人一生的财富,是照耀人一生的阳光,是带领人一生的指引,是陪伴人一生的伙伴。世界读书日,今天你读书了吗

46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

47灵魂创造经典,经典塑造灵魂。

形容校园书香气息的句子(45条)

形容校园书香气息的句子(篇一)

1静悄悄的读书,每天半个小时。

2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作者:狄德罗)

3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可以教给我们本领,可以纠正我们的过失,在书籍中,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原本是如此地美好!

4书是我们心灵的家园,带我们穿越苍茫的大海,带我们领略世间的万物,带我们翱翔蔚蓝的天空。世界读书日,抓紧时间阅览图书吧!

5书是良师,淳淳善诱,引导你走向光明;书是益友,相扶相助,患难共度不离弃;书是情人,一生守护,幸福快乐无极限。世界读书日,与书共舞,足矣,乐也。

6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换言之,人又是被拘禁的,从未曾得到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

7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著有《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8你是身影一直遥远而模糊,轻绕着我的心,不离不弃,多少良辰美景,多少梦里飞花,多少情爱缱绻,多少耳语轻言,缠绕着我,沉浸在有你的美梦里,不愿再醒。

9没有平静的生活,只有平静的心。

10读书点燃智慧,知识照耀人生。

11深夜竹亭雪,孤灯案上书。不遇无为化,谁复得闲居。——韦应物《答崔都水》

1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1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14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15时光静好,与君语; 细水流年,与君同; 繁华落尽,与君老。 —— 仙枫红叶《 神秘王爷独宠妃》

16让学习成为终身的必需,让读书成为永远的习惯。

17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没钱而绝望,因为你要知道,你以后没钱的日子还很多。

18漫步书林,遨游学海。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作者:阮元)

20我珍藏你的瞬间,只为获得你的爱恋。

21不要在电话里吵架,一定要面对面,因为也许当你看见她说某句话时的表情,你就不忍心那样做了。

22花儿需要阳光的陪伴,才显美娇艳;鱼儿需要流水的陪伴,才有戏水欢;人生需要阅读的习惯,才能辉煌现;读书日,愿你掌握读书的意愿,祝你丰富生命内涵魅力现,快乐美好顺心愿!

23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叔本华

形容校园书香气息的句子(篇二)

24蜡烛点亮黑暗,读书开启心窗。

2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作者:托尔斯泰)

26爱读书,充实知识又养性;好读书,怡情修身炼心志;读好书,唤起生活的渴望;多读书,书中财富等你挖。世界读书日,愿朋友拿起书本,阅读美好未来!

27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作者:鲁巴金)

2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29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30异时破贼玉书香,当使相继来西凉。——张耒《赠天启友弟》

31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

32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33当你可以直面自己身体里与生俱来的笨拙与孤独,你便能够彻底谅解过去的自己。大多数人都像我们这样活着,虽不聪明,但诚恳;虽会犯错,但坦然。

34堂基千载书香在,谁为机云记旧游。——卫宗武《赓沈赞府题二陆草堂》

35与经典同行,为人生奠基。

36世界读书日到,读书最重要,写作不可少,读出知识乐淘淘,写出道理千万条,读出爱情来架桥,缘分注定情未了,读出事业逐渐高,写出的日子越来越好!

37书都读得到的人,还怕有哪些做不来的。

38读书如蓄货,一室靡不有。瑰奇产岩阿,幽怪发渊菽。当其求莫致,岂惜跋涉走。

39肯来芹泮提英裁,要取芳编阅书香。——魏了翁《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

40有时候,你选择与某人保持距离,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因为你清楚的知道,Ta不属于你。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一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或许,有些爱,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41朝辞白帝彩云间,忙里偷闲爬书山;千里莺啼绿映红,一日无书梦难成;无边光景一时新,饱读诗书四季春。世界读书日,请你多读书!

42待世间的繁华落幕,我只能在书中求得片刻安宁。那里远离喧嚣吵闹,是最为纯洁的净土。

43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44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

45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表达校园被书香气息围绕的优美句子收藏(45句)

表达校园被书香气息围绕的优美句子(篇一)

1你不必道歉。你能想起我,我自然很高兴。可如果是因为不快乐,我宁愿不被你想起。

2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3如果你听不懂我的悲伤,听懂了怀念也是一样。

4多读书,行万里路。好读书,开卷有益。读好书,良师益友。勤读书,学海无涯。世界读书日,愿你遨游书海,其乐无穷。下笔如神,收获无限。

5总爱翻看书本的扉页,感受书本巨大的知识内涵;总爱抚摸书的页本,享受它那无声的教育;更爱漫步在书香的丛林中,吮吸它那墨香的气味

6窗外,一片尘埃。秋风,吹落梧桐。黄叶,叠成一片纯真,若干年后的你,是否会拾起遗落的恋意。心,如秋雨,飘成长长的愁丝。流浪,不知归期。一场雨,下了二十年,淋湿了春天,也淋湿了秋天。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9营造书香校园,培养人文精神。

10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11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

12淡淡的书香,韵味悠久,沁人肺腑,那是来自于灵魂的香气。

13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是啊!读书得好处无穷无尽。

14岁月如梭,与卿舞;光阴荏苒,与卿随;洗尽铅华,与卿享。

15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6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李白《奔亡道中五首》

17喜欢读书,心境不好时,读书得以改变心境。心境好时,心境可以改变书的意境。当所有的渴望都离我远去时,只要手中还有书在,那希望就没有离去。

18书籍是带领我们回到远古的时光机,即使我们没办法生活在古代,但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对过去了如指掌。书籍还是引领我们穿越未来的隧道,通过科学探究,可以在一定的限度上观测未来。读书的魅力足以见矣!

19见微而知著,笔墨而传情。

20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2书香伴童年,智慧享一生。

23追求金钱,不如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满足温饱,不如追求“书中自有千锺粟”;窈窕淑女,不如企盼“书中自有颜如玉”,世界读书日,拿起书本,未来就在手中!

表达校园被书香气息围绕的优美句子(篇二)

24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25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26不是没关系,而是心力交萃。

27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28世界读书日到,读书最重要,写作不可少,读出知识乐淘淘,写出道理千万条,读出爱情来架桥,缘分注定情未了,读出事业逐渐高,写出的日子越来越好!

29人生成年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愿意承认成为昨天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世间没有什么理所应当,凡事皆是水到渠成。

30我珍藏你的瞬间,只为获得你的爱恋。

31"在每个人的心里,其实是有爱情的,一直都有我想它不是婚姻,不是诺言,不是家庭它是一种气味引导人盲目前行却无从触摸。"

32读书,让生活更和谐。

33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34恋月每忘寒夜永,寄梅浑讶驿书香。

35书香存在的天空远离尘俗,远离喧嚣,缕缕书香伴随着作者童年少年直到将来那散发着淡淡油墨味的清香令作者如痴如狂,这种痴迷也带给了作者自豪和满足,伴着书香,作者遨游于中华古国;伴着梦幻,作者一路走来。书是社会的百科全书,历史轨迹的见证者,作者以平淡的手法写出了书在历史中的作用,社会中的作用,以至在人生中的作用。

36同名着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37肯来芹泮提英裁,要取芳编阅书香。——魏了翁《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

38读书如行跑,历险毋惶惑。安保万里程,中间无欲仄。自古志士心,往往伤壅塞。

39书香剑气俱寥落,虚老乾坤父母身。——林景熙《述怀次柴主簿》

4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41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42世界读书日到了,愿你:能够“读”辟蹊径,做到“读”树一帜,坚持“读”来“读”往,争取“读”占鳌头,将来“读”当一面!

43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希望能的到财富,有的希望得到快乐,也有的希望得到一个家。而我的愿望却很小很小,我只希望能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了,静静的静静的遨游在书海的世界里。

44你是身影一直遥远而模糊,轻绕着我的心,不离不弃,多少良辰美景,多少梦里飞花,多少情爱缱绻,多少耳语轻言,缠绕着我,沉浸在有你的美梦里,不愿再醒。

45与经典同行,为人生奠基。

82年前的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罹难。他“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却把痛惜和追思留在了中国诗坛。他生于浙江,留学于英美,一生看似与天津毫无关系,但从求学的学子到育人的导师,他与天津也曾有着两段不解之缘。朱自清曾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徐志摩作为民国四大才子之首,被誉为“中国的雪莱”。他出生于江南望族,表弟是金庸,表外甥女是琼瑶。他少年荣宠,青年得意,与郁达夫同学,师从梁启超,与蒋百里、胡适是莫逆之交。他也活得坦荡热烈,与鲁迅、郭沫若笔战,与泰戈尔、罗素结为知己。他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五年,却像烟花一样璀璨。

徐志摩第一次与天津邂逅是在1916年,当时年少的徐志摩放弃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考入以全英文授课著称的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读法律预科,选修的是逻辑学、心理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等课程,表现出了对文学的热爱。

第二年夏天该升正式本科了,但北洋大学却撤销了法科,与北大法科合并了,于是徐志摩自然就转入了北京大学,并加修了法文和日文。也正因为这个机缘巧合,才众所周知地拜了梁启超为师,这段时间的学习使徐志摩的思想境界大为开阔,开启了真正的文学之路。在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的同时,也广交了许多朋友,他的诗文开始关注民生疾苦。不得不说,两个大学法科的合并,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在他的诗集《翡冷翠的一夜》中,看到有一首诗名叫《三月十二日深夜大沽口外》,其中写到“今夜守在大沽口外:绝海里的俘虏,对着忧愁申诉……”正是他对天津的回忆。这首诗写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初春,当时,孙岳的军队守在天津大沽口以拒奉军。徐志摩则乘轮船北上,所以在大沽口被迫等了一个星期,于是徘徊在甲板作了这首诗。此时的徐志摩已经留学归来数年,但文中那种厌恶战乱、渴望自由的现实情怀依旧浓烈,这多多少少也来源于北上生活对他的影响。

如果说徐志摩与天津的第一段缘分是学生的身份,那么这第二段机缘则变身成为了导师的身份。1921年以后,徐志摩开始创作新诗,行文飘逸,语言优美,深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要领。1922年归国后,徐志摩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在国内引起关注。

徐志摩一生执拗痴迷地追求现实中的和梦幻里的“爱、自由、美”。他的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现实社会里不仅不易开花结果,还常常遭到扼制与摧残。“理想主义”的碰壁,使徐志摩对黑暗的现实环境产生不满与反抗,同时他也把理想寄托在幻想的世界里。这种感受也代表了当时一些年轻人的想法,所以当时很多文学青年都是徐志摩的“粉丝”。

说到天津,当时也新崛起一些年轻诗人,尽管诗歌作品不少,但局限于对外界了解不深,在作品上稍显欠缺,更希望与徐志摩进行交流。当时有个叫赵景深的年轻人,和几个文学青年在天津发起组织绿波社,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新文学青年的聚会根据地。如《夜哭》、《他乡》的作者焦菊隐,《晨曦之前》、《魔鬼的舞蹈》、《孤灵》的作者于庚虞等都是学员。这个社团的成员大多热衷新诗的创作,对徐志摩的“西洋体”诗颇感兴趣。因此社团的成员都很希望能听一堂这位大师的讲座。

没想到有些事就这么巧,1923年夏天南开大学开办暑期学校,就是暑假的时候举办系列讲座,果然就把当时刚刚出名的徐志摩邀请来了,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英文文学》十讲及一次讲演《未来派的诗》。这大好的机会当然得把握,于是绿波社就决定全体天津总社的会员一起报名听课。讲座持续两个星期,一共十个小时。这两种演讲都被赵景深记录了下来,收录在了1925年出版的《近代文学丛谈》里。

在赵景深写的那篇《志摩师哀辞》一文中,我们可以详细地知道这次讲座的内容以及给这群年轻人带来的深远的影响。徐志摩在讲课当中,曾拿一首英译的歌德的诗要全班听讲的学生翻译,结果赵景深得了第一名,得到第一是有奖励的,奖励的什么呢是一帧大幅的歌德的照片。此后他还得到过徐老师颁发的一张法郎士像的明信片的奖励,并一直珍藏,作为对徐志摩老师的纪念。

讲座之余,绿波社的学员常常到徐志摩的宿舍里去拜访。徐志摩还曾询问学员是否看过莎士比亚,他引导学员要看一些莎士比亚的原书,以了解真正的英国文学。

在徐志摩此行讲学结束后,绿波社天津总社的社员还请这位老师喝茶聊天,也为了话别。湖畔草坪,阳光透过绿荫,照射在学员身上,鸟语草醇伴着徐志摩优雅而 的谈吐,使学员感受一次次灵魂的洗礼,最后大家还一起合了影。期间徐志摩问赵景深:“你是否以文学为业呢”赵景深说:“我是这样的想。”徐志摩就摇了摇头说:“大难,大难!文学是只好作为副业的。”对于希望了解外国文学流派与发展历史的年轻人,徐志摩还开出了有代表性的书单。

这位赵景深在徐志摩走后依然和他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友谊。赵景深1930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逐渐成长为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教育学家、作家。同样在徐志摩讲学时倾耳聆听的焦菊隐,在日后也成为享誉全国的戏剧大家。可以说,虽然徐志摩此行只在天津停留了短短的十五天左右,但却为天津播种下了文学的种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来中国演讲时,徐志摩正是随行的翻译,二人亦师亦友、感情深厚。徐志摩这一生就宛如泰戈尔诗中所写——“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只是这片秋叶,未免也凋零得太匆忙了,没能留给这世间更多斑斓的色彩。82年后的今天,人们依旧会记得,徐志摩曾为中国文坛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天津新文学带来了一缕春风。

作文《路过》

原题再现

  

  请以“路过”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透露个人信息。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点拨

  

  “路过”是一个好题目,可以引发无限联想。路过,意为“途中经过”,可以引发无限联想。它既可实指,路过某地,领略优美奇异的自然风光,见证某些值得铭记的事件的发生,邂逅一个人,开始一段情感经历;也可以虚指,路过一段历史,感受其中蕴含的历史哲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可以路过一些优秀人物的事迹,感受他们的高风亮节,提升自己对人生生命的认识,丰富自己的人生积淀。

  

  学生可以谈谈生命的短暂历程,从而珍视生命提升价值。可以唤醒社会责任意识,路过不冷漠,关爱帮助他人,营造和谐氛围。可以引发诗意的联想,比如崔护路过都护南庄,邂逅人面桃花,缘起缘灭,令人千百年感慨唏嘘;过客从思妇的窗前打马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得得”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常书鸿,1935年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与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一次路过,让他成为“敦煌守护神”,历经磨难不折回,埋骨大漠永相守……无数优美的诗句、名人故事、感动你的身边人和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佳作鉴赏

  

  路过

  

  罗洁滢

  

  如果只是路过,请不要打扰。——题记

  

  太阳底下,我掀开一块土坯,随即掀翻了一个小世界:一群蚂蚁四散奔匿;一只多足虫,张皇着迈不开腿;还有几只不知句的小虫子,嫩嫩的,白白的,像几截草芽,僵卧在阳光下。我想我干了一件坏事,也许刚刚,蚂蚁们在乘凉,多足虫在打盹,而那几只草芽般的虫子,只愿守着它们的嫩与白,和这个世界静静相望。

  

  轻轻地,我将土坯放回原处,内心却再也无法平静。我只是一个过路人,却打扰了这个世界的梦。实在是罪过。也许只有路过而不打扰,才能换得我们这个世界的宁静吧。

  

  徐志摩于早年邂逅林徽因,从此便在心中烙下了她的倩影。天涯海角,追随着她而去。而林徽因却不钟情于他。当徐志摩知道林徽因与梁思成已经然是伉俪情深之后,他选择的是安静地抽离,抽离出林徽因的生命,从此不再打扰,只将她的笑笑靥收藏心底。“我在茫茫人海中寻访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吟着这样的句子,徐志摩终究将自己定位于过客,祝福过后,遵循命运的安排,从此退出林徽因的世界。

  

  路过,却不打扰。徐志摩为了心上人的幸福。没有强求,只忍着心酸路过了这段悲喜交加的单恋,让林徽因的生活不被扰乱。谁能不说这是一个诗人智慧的奉献呢?

  

  而就在前段时间,我听说南京市为修建地铁3号线,计划将阻拦在规划线路上的多株百年老梧桐树砍掉或移植。眼看悲剧即将发生,南京的市民们立即行动起来:在老梧桐树上系丝带、在树下深情地念着对它们的爱,来唤醒城市管理者为追赶“中国速度”而日益麻木的内心。还有环保志愿者积极为“树”请愿,呼吁有关部门改变原方案。频繁写信、打电话给城市规划管理局。最终,有关部门改换了地铁路线,绕开了那些古老而可爱的生灵,市民们又可以在树下感受那些轻碎的叶影了。

  

  地铁路过梧桐树,绕开不打扰,让它们得以继续荫护美丽的六朝古都。谁能不说这是中国人民智慧的舍取呢?

  

  路过有梦的尘世,不打扰;路过他人的生命,不打扰;路过自然的怀抱,不打扰。如果你只是路过,请不要打扰,还这个世界一片宁静。

  

  路过,却不打扰。正是生活的大智慧。

  

  点评:这次作文没有审题难度,但要写出特色则较难。许多同学生都是平面化地表达“路过善良”、“路过奉献”、“路过智慧”、“路过取舍”等等。这篇文章则表达了“路过然而打扰”的观点。文章轻灵而有见识,尤其是“不打扰”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当下喜欢打扰别人的事情实在是太多,道家的无为已被无所不为代替了。我们培养的未来的社会主流太需要这种见识了。

  

  路过

  

  董恭雷

  

  夜幕已经降临,喧闹的城市归于平静,漆黑的街道旁只有那家报亭依旧闪烁着微弱的灯光,这灯光总会让我有一丝莫名的感动。是的,每次路过这报亭,我都会因所见而感动。

  

  清晨的鸟鸣打破了夜的寂静,我也睡眼惺忪地开始了新的一天。骑车路过这报亭,已看见一位老人在忙碌,他便是这报亭的主人,六十多岁。他的动作令人赞叹:将报纸一份份夹好,一垛垛摆放在台面上,用铁尺压牢,没有一丝急躁、没有半点声音,他不是在理报,是在完成一件件艺术品。那一刻,因早起带给我的疲倦与烦躁荡然无存。是的,老人不将这一切当做繁杂的工作,而把它视作生活的一部分,用心完成,用心感受,用心享受。这样你就不会感到倦怠,你会感受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感谢老人,让我烦躁的心情得以平复。

  

  太阳的升起让城市从睡梦中苏醒,平静的大街又在此恢复了活力。人来人往间,老人的报亭也开始变得热闹,来老人处买报的大都是老主顾了,买报的人在报台前选出自己需要的报纸,将钱放在一旁的铁盒里,便转身离去了。这看似普通的举动却让我万分感动:老人信任他的顾客,顾客也相信老人的为人,人性之花在这一刻无声绽放。没有感天动地的场景,没有催人泪下的话语却给人心灵以无限感动。感谢老人,让我在路过你的报亭时,在这纷杂的尘世间感受人性的温暖与力量!

  

  正午的烈日让街道又恢复了平静,饭后的人们开始了午休。老人报亭前的一块空地上,几位老人在棋盘上厮杀。报亭的主人斜靠在树下的椅子上闭目养神。他仿佛听不见知了的聒噪、争斗者的吵闹……他的脸上是沉静的、闲适的,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却让人处处感受他的快乐与超脱。是的,身外之物过多地打扰了我们的生活,过分的物质需求让我们心灵无处停泊。感谢路过,感谢老人,让我在这烦闷的午后感受生命的真谛,追寻快乐的方向!

  

  黑夜再次来临,当一切又再次归于沉寂后你仍旧在黑夜里守候,守候着那几个夜班归来的工人,微弱的灯光把你瘦长的身影拉得更长。这守候不是为了金钱,只是为给疲惫的心灵带来一丝安抚。没有过多情感的交会,没有过多语言的润饰,目光与目光的碰撞、手与手相接的温暖是爱心与责任的最好表达!

  

  在我的人生征程中我庆幸有这样一个报亭,我庆幸有这样一位老人,我庆幸我每日的路过。路过这里我看见了人世间最美好的风景;路过这里,我看到人性的闪耀;路过这里,我感受生命与生活的价值与意义。

  

  感谢报亭,感谢老人,感谢路过!

  

  评点:本文小作者将目光投向生活,关注普通人,精心选取了四个场景:早晨的准备、白日的售报、中午的小憩、夜间的守候,以一天的时间顺序描绘了一位报亭老人平淡如水的生活,看似随意,却从不同侧面展现一位老人对待生活、生命、他人的积极态度,于不经意间的路过描述传达了小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感悟,传达出这个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与价值追求。平淡的叙述并不是不讲究技巧:结构的圆合从黑夜起至黑夜终,灯光的微弱却温馨;四个场景的匠心剪裁;最后一个场景人称有第三人称自然过渡到第二人称,使抒情意味更加浓郁;更值一提的是强烈的点题意识,在每一则材料结束后的主旨阐发,方便了阅卷老师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扣题意识,如何自然扣题这一点在高考阅卷中尤为重要。

  

  备考建议:

  

  用心观察生活,学会思考生活。生活的鲜活需要用心捕捉。其次要学会剪裁。确定好了话题或选择好了主题后,要调动生活积累,恰当取舍,注意从不同方面不同侧面去解读主题,避免材料重复平面化。最后自觉使用写作技巧。确定写作的线索,精心选择象征意向,注意一些细节的重复强化,环境的渲染烘托,对比突出鲜明比照,巧用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等,技巧的使用是为了使情感表达得更好更自然。切不可为了卖弄技巧。

  

  路过

  

  李晴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预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到了。

  

  席慕容也曾写道,前世佛前五百年祈祷,才换来今世的一次回眸。

  

  这是一种多么珍贵的缘分!

  

  如果很煞风景的,用概率来算一算,地球上两个人路过对方的概率是六十亿分之一。微小的可能性,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所以珍惜我们的路过,珍惜每一次生命的邂逅。

  

  汶川地震似乎快要淡出人们的记忆了,可其中一个片段却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一个被困在废墟夹缝中的女孩,每天抬起脖子都很困难,周围是断壁颓垣,就这样坚持了五十七个小时。救援人员救起她的时候,她依然努力仰头看天,她说:“我看见一只小鸟飞过去了!”所有人都愣住了,然后女孩抿抿嘴唇说:“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只飞翔的鸟。”一只鸟闯进了她的视线里,一个生命的路过唤起另一个生命的希望。这样的路过,是希望!

  

  路过,不应该是冷漠。“小悦悦事件”中那十八个路人的淡漠让我们沸腾的心再遭重创,让人彻骨生寒。如果城市流行一种痛,那么就应该是这种痛!北大副校长的“撑腰体”博客虽搞笑,但笑过之后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沉思。如果你路过的是“小悦悦”,是苍老的爷爷奶奶,你会伸出手吗你会不顾被讹或是世俗杂论伸出手吗,去抱起“小悦悦”,去扶起老奶奶不知答案如何,但我想,路过即是一种责任!

  

  司汤达的墓碑上刻着六个字“活过爱过写过”,这不禁让我联想起凯撒的名言“我来我见我胜”,两者都豪气干云。人类都有种路过心理,因为宇宙何其大,时间的荒野那么广阔,人类只是这浩渺宇宙的一棵苇草,单薄、无凭依的,转瞬间百年即逝。天地逆旅,人生过客。杨丽萍说,她愿作生命的旁观者,她来到这个世界,就是看云怎么飘,水怎么流。杨丽萍是懂人生的,司汤达如是,凯撒如是。这样的路过,是诗意的。

  

  所有的路过通通汇成一条闪着明亮的光的河流。河流上空有清朗的声音,听,它在说“能路过即是缘,请珍惜这样的路过!”

  

  点评:本文是一种杂感类的散文,围绕“路过是缘,珍惜路过”的主题,浮想联翩,收放自如。很多同学在审题时也以“路过是缘,珍惜路过”为立意,本文能脱颖而出更多地来自于她积累素材的广泛丰富。起笔处张爱玲小说《爱》中悠悠道出的一句话一下子便抓住阅读者的心。席慕容的诗句营造了浓浓的文学意味。文中材料丰富,取材广泛,古今中外,既有普通人的经历(汶川女孩),又有伟人的哲理思辨(司汤达的墓志铭),既关注现实(小悦悦事件,北大教授撑腰体),又诗化人生。丰富的材料来源于她平日的阅读积淀,也凸显出她熟练驾驭材料的能力。其实这些材料在其他的作文中她也多次使用过。

  

  备考建议:

  

  有许多同学喜欢写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征是“形散神聚”,因此要用心积累素材使材料丰富,锤炼字句使文句富有意蕴,从而达到亮化作文的目的。后期作文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保持两周一次的练笔。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注意几点:①注意训练审题能力。即使是如近年的开放式作文,审题不当也很难写出内容深透的好文章;②关注生活,关注优秀文化传统,关心社会,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认识能力;③重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写好规矩文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加强创新思维训练;④加强思想修养,尤其注意思想观点的健康积极,符合社会倡导的主流思潮,进行有意识的思想感情训练;⑤注重表达,善用巧用修辞、句式灵活多变,甚至标点符号的恰当使用,强化情文并茂的针对性训练。

  

  下水作文

  

  路过

  

  太阳路过大地,温暖了积雪,温暖了冰河,暖和了整个冬天;

  

  春风路过大地,吹绿了山岗,吹绿了原野,吹皱了一池春水;

  

  春雨路过大地,滋润了禾苗,滋润了花草,润酥了满目葱茏。

  

  亲爱的朋友,当你路过人生的驿站,路过沿途的风景,该留下点什么呢?

  

  都说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这个偌大舞台上的主角,或悲或喜,或悲喜交加;其实,人生更像是一次旅行,我们既是短暂而漫长的旅行者,又是沿途两岸风景的欣赏者,或驻足凝望,或匆匆一瞥。驻足者欣赏风景,同时他也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匆匆者错过了风景,成了这次旅行中名副其实的的过客。李白云,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如此,我们是否应该做一个驻留者而非过客呢?

  

  路过,需要拥有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浔阳江头的那个夜晚,耳听得只应天上才有的仙乐,身为贬谪之人又逢分别在即的白乐天没有成为一个匆匆过客,而是下马登舟,移船设宴,用心聆听琵琶音,为君翻作琵琶曲。一首《琵琶行》遂成千古绝唱。苏轼一生,历典八州,屡遭磨难,可他虽然身如不系之舟,但却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黄州赤壁,他驻足长江,在清风明月之间参悟了人生,于是留下了永恒的《赤壁赋》。黄州成为苏轼人生中的重要驿站,也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这样的驻足,是苏轼的幸运,难道不也是我们后人的大幸吗?

  

  路过,也需要保持一种积极向前的姿态。“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哀叹伤悼无济于事,唯一可做的就是行动。陶渊明曾路过官场,可送往迎来非其所愿,心为物役让他感到违己交病,于是,他抛下了官印绶带,像飞鸟投林一般,载欣载奔,乘着星光,踏着晨雾,肩荷一柄锄头,拄着一根拐杖,在南山边种菊,在田园间徜徉。他将一缕菊香飘洒了千年,悠然的南山也成为人们守护的精神家园。陶渊明没有消极路过,混迹官场,浪费人生,而是选择了田园,觅得了诗的灵感,成就了“田园隐逸诗人之宗”的美誉。

  

  路过,更需要带着一种感恩的情怀。爱是人生最温暖的胎盘,爱或被爱是人生的永恒血脉。当我们路过生命的每个驿站时,都离不开爱的庇佑。这就需要我们摈弃冷眼旁观,选择相携相助。我们鄙弃那些从小悦悦身边绕走的过客,我们感动的是用烤羊肉串挣钱来帮助别人的克里木;我们鄙视那些为一己之私而抛弃亲人的不孝子孙,我们感动的是十几年来不离不弃地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妈妈的孟佩杰。同情在左,爱心在右,这样的人生才会一路幸福,这样的人生才叫没白白路过。

  

  曹孟德诗曰:人生几何,譬如朝露。是因为他渴求贤才统一天下;苏东坡词云:人生如梦,早生华发。那是他感叹功业未就,壮志未酬。如今,我们人在旅途,就要慨当以慷,持节云中,否则将是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边城》读后感_600字

  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她的承诺,她等他的回头,等到黄叶滑落,等到燕儿飞过,等等等到了最后,竟忘记了承诺。

  翠翠,你是否还站在斑驳的小木船上,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随他徘徊于远端的垂阳,久久不归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静坐在那儿,等,等着生命的流逝却无法挽留。等时过境迁,却不流一滴眼泪。你曾告诉过我,你喜欢等,因为等能让你感觉你正一步步与他相遇。你喜欢等的味道,因为它是时间,记忆沉淀而酝酿的。

  你等,你闻着等的味道,时间却在时钟的画面穿梭,指针在你等待逆向转动,你和他的记忆,排山倒海而来……

  这湘西边远的小城原本是静谧的;这破旧的渡口原本是残缺的;这时间流淌的故事,原来是没有的;然而因为渡口承载了他和你的承诺,故事因为有了你的等待,这小城开始布满了馨香。你难以忘记你和他邂逅的那一刻,那一刻你和他交换了生命的誓约,从此你用等谱写人生的奏鸣曲,你每天闻着等待的味道等待着,等待着那个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他,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的他!

  “我不知道风是向哪一个方向吹,你的温存,我的靡醉。”翠翠,你是否感觉到徐志摩的唏嘘正如你一样呢?谁都不愿看见你一天又一天地守望在渡口上,苦苦地等待。如果我是沈从文,我必定不会让你日复一日地等待。因为我知道等待的味道很苦,很苦。你必定会在雨中与他再次邂逅,可惜!我是沈从文吗?我不是,所以我只能犹如一列火车从你身边缓缓驶过,用几滴和着我对你的爱怜,同情的泪珠告诉你:对不起,我无能为力!不过残缺也可以是一种美吧!尽管我不知道你下一刻是否能邂逅他,但我知道浓郁的山色锁不了你的情,曲折的流水圈不住你的爱。你始终会秉持永不灰飞烟灭的信念,一直地等等等……

  流水坠月,遮不了山的青葱;寂静忆风,盖不了水的闲适;时间流淌,带下走你对他的等待。你一直在等待的味道中,一直地等,等着他再次出现于渡口。等……

边城读后感(5)_2000字

  边城此文读来乡土气息极重,我十分喜爱,可能因为从小也是长在乡土气息重的县城有关。读此文,就如闻到了故乡的气味。

  三四年的边城,如鲁迅的药,冰心的小桔等其他现代小说般,十分多的象征,且善用象征,十分的妥帖,不像如今排山倒海,不入流的东西们般,牵强附会,全是噱头。

  但是作为一个水平有限的学生,分析它的象征,实在一件过于高难度的行为,况,70年来,人们所通读透解,加上沈从文先生自己也提过一二,具体他指的是何物,所以我若排除人们所公认的象征,去努力发现新的象征,必然落入晦涩牵强的套路。

  故此,我将试着谈论我的感受,沈先生的作品所弥漫出的沁人泥土味道。

  边城,出这样一个名字,沈先生显然是想表现不为功利所染的淳朴风土人情。文中所出现背景和事物大都为自然物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东西――自然和人互相握手的产物,河流,山,渡头,渡船,竹林,茅屋,小镇。文中的人也是不功利的。爷爷摆渡死不肯收钱,反而到处请人喝酒,买猪肉互相推钱,小镇里婚嫁自由,只要儿女们喜欢。即便是文中最有钱的顺顺,也是一个不十分在意钱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镇里,有钱人家的儿子喜欢穷人家的姑娘,抛了门当户对的聘礼,要娶穷人家姑娘,也不是什么新闻。可见,边城,这样一个地方,是重义轻利的,不为商业气息所熏染变质。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文中所说的寄食者(妓女)文化,也如此的与众不同。即便社会上最势利的东西的产物,小镇里最势利的角落,也因人的淳朴,也是如此的敷衍着势利,而尽力过着如此人性化的生活。甚至,楼上的歌声,也就是她的生计,可以因为河上的一个口哨,而嘎然而止。

  文中处处不点出边城的不功利,人人以反功利为荣。从中透露出沈先生对此的喜爱。

  下面我重点分析一下爷爷的重义轻利。孙女俩生活拮据,可爷爷却为人如此的“不爱钱”,似乎与钱有仇般,处处与钱为难。实际上,爷爷是传统的边城人思想,以不爱钱为荣。

  文中几处自豪的提到茶峒人平素品德,而正因为爷爷的性格正符合茶峒人的道德观,所以为人们所推崇,提起渡船,无人不知那个豪爽老人,当然,可以说每个人都摆渡,所以知道她,但是,从文中人们对老人的熟悉和态度可以看出,人们对他性格的尊敬,甚至他去买东西,“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

  文中有个细节,翠翠不愿去看热闹,要与爷爷守船时,爷爷便拿茶峒人品德去压她,以使她乖乖去玩。为什么要品德压一个女孩子呢,因为对爷爷自己,这是最具权威性的东西,所以下意识的拿来“恫吓”翠翠。

  文中描述了当事情与钱发生关系时,爷爷的处理方式—-一定是互相推诿,仿佛钱是人人都不要的东西般,在这些争执里,谁要是最后占了钱的便宜,谁就是输家。这倒是让我想起了故乡的风情,有时也是如此。互相推诿前遍,来来去去没个停,有时甚至掷钱与地上,而人奔走开了。

  文中也安排了几个推钱的场景,读来就如生活中发生的事般真实。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与屠夫的争执,还有一个定要留钱的摆渡客。沈先生对此类场景津津乐道,可见他对这种风情的喜爱。人人以情义为重,一不要钱为荣,这便是沈先生所念念不忘的人土风情。

  但是文中也表现了重利轻义的外来文化,透露出沈先生的担忧。边城中最具“势利”性的,就是那间碾坊,而碾坊的主人出场,就是金钱相伴,她描述了夫人十分自然地从身上摸出一铜子,塞到翠翠手中,就走了,完全不解当地风情。当然,我并没有说谁的错,我是说,碾坊陪嫁,之类的事情,可以看出,王团总家,即便不是以金钱在思维,也是十分地看重金钱,并且毫不掩饰,这与边城风情,就本质的不同。

  边城式的乡土气息,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中,到底往何处去,这是沈先生的深沉担忧,她既爱这泥土气味,憎恶重利轻义,以乡下人自居,但又看到大势必然,纯粹爷爷式的文化传统行将死去,翠翠的去向象征着这边城文化到底往何处去。其实,不论往何处去,都不是沈先生想要的,沈先生都不会以为是喜剧。嫁大老,沈先生对大老不满,嫁二老,象征着本土文化的变质,出走,则如鲁迅言,不是回来,就是堕落。以上象征,是他人观点,但十分符合沈先生的本意。但是以沈先生的性格,又不愿看到翠翠又不好的结局,用他自己的话说,她其实竭力呵护着他们。因此,边城以等待做结局,不让翠翠走向必然翠走向的未来。又或者,沈先生在等待更好的结局,等待拯救翠翠与本土文化且符合沈先生自己心意的方法。他让翠翠的等待留在纸上,几十几十年的等下去,希望等到翠翠好的出路。

  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翠翠所象征的文化,到了今天,真的得到好的出路了吗?或许,得到了拯救,或许,只留下了残迹而已。

  或许,只有沈先生的碑文永留世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

  只有沈先生描绘的朴实的人的美,是必然留存下去的。或许,为先生写点悼念的话,只能写三个字。——美永存

边城读后感(6)_1100字

  “这原本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在那与世隔绝的村子,翠翠和她的爷爷为人渡船过日,

  十七年来一向如此。

  有一天,这女孩碰上了城里的男子,俩人交换了生命的约誓。

  男子离去时依依不舍的凝视。翠翠说等他一辈子……”

  这是沈从文《边城》的诺贝尔提名。多次读边城,仍会被其中秀丽的风景,朴素的人家,纯真的爱情所打动。

  秀丽的风景

  文章一开头便展示了边城之美,边城之美不在壮阔,美在清晰自然。依山的筑城茶峒,临水的码头,湾泊的小篷船,轻柔的山风,望眼无尽的翠竹,一幅幅景融合在一起,如诗如画的展现了边城的优美意境。边城是混着泥土气息,是边城人民与自然和谐的相处。读起独有的湘西风景,脑海里呈现:灵动清澈河水能望见底凌乱的碎石,微风从竹林穿过,带来竹的清香;薄纱似的的雾霭笼罩夜色里……柔美而宁静。这是钢精水泥板的城市永远塑造不出来的,看多了高楼华厦,看惯了车水马龙,再望一眼那薄暮中的边城,心便会静了下来。与壮阔的河山不同,边城的美是朴素宁静的。边城里也有喧闹,但与城市里的车鸣不同,那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声与山歌声,是悦耳的音乐。当城市里的人疲惫时,停下来,望一望边城,那里便是天堂。

  朴素的人家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就是在这样一个纯朴而美丽的地方,孕育出了淳朴赤诚的边城人民。《边城》里的人情如水,却不是如水样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纯净。在外祖父与一个过渡人为过渡钱而争执时,人与人之间真切善良的交往也都印于眼前了。端午节,所有的人围到岸边,早早的观看;而年轻小伙则在鼓声的节拍中向前奋划,四周一片吆喝助威……而龙舟竞赛的方式和捉鸭子的可爱场面,也不禁令人浮想联翩了。这便是湘西人民的独特的端午风俗,独有的人情美了,因为在这里它没有等级的观念,它只是质朴的世界中一个没有被污染的角落罢了。纯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在嬉笑声中便展现无余了。

  纯真的爱情

  翠翠和二老相识于五月端午,他们初次见面的场景,让人忍俊不禁。而大老与二老都是茶峒地方的优秀青年,兄弟情深似海,却爱上了同一个女孩。湘西的柔水与净土滋养出的是两个坦荡的襟怀,爱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反目成仇,彼此鼓励,彼此谦让。两人相约为翠翠唱歌,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爱意。二老的歌声美妙有如山间的竹雀。自他开口的一刻,大老已经预知属于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决然出走,却最终意外为身亡。

  文章最后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人看似可以想象的结局,却又掩不住其中悲伤。故事终于哀而不伤,在凄婉中结束。

  故事已经结束,然而边城里那些单纯而善良的人,不被污染的宁静的村庄,碧溪的渡船上,依然有一个清寂的身影,她依然在执着地守望……

边城读后感(1)_600字

  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了怀疑,对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了,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边城就是这么一出健康纯洁,而又弥漫有淡淡哀愁和浓浓诗意的爱情悲剧和人性的悲剧。

边城读后感(2)_2000字

  人向往的是什么?

  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蓝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步伐、一辆自行车、一辆轿车……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人手所创造的不知道得否满足于他们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当你贫乏的时候,追求的是财富;当你动荡的时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符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边城》作者沈从文所流露的这些思想,无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处。

  在这里,也让我想起两句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奥古斯丁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耶稣

边城读后感(3)_2000字

  短篇小说《边城》,是着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写于1933年的一篇作品,这座《边城》,最为浓郁地飘绕着沈从文先生的湘西风情。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边城读后感(4)_800字

  沈从文是本世纪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也是着名的物质文化史专家。对于许多人来说他还是个谜:学历高小,行伍出身,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时间证明,他许多作品今天依然显出极强的生命力。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边城》是一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

  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可以发现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中/西文化冲突的思考与隐忧。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着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以《边城》等作品享誉文坛,蜚声海外。

  沈从文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旧军官家庭,后因家境转入困顿,刚刚小学毕业、年龄还不满十五岁时,即厕身行伍,到人世间去“学习生存”。其后数年间,他随当地军阀部队辗转于湘、川、黔边境及沅水流域各地。

  三十年代初,沈从文在创作的同时,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以其在文坛的广泛影响,被视为“京派”作家年轻一代的领袖。一九四九年以后,由于“历史的误会”,改行从事古代文物研究,并先后出版《明锦》(与人合作)、《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古代文物图案集及学术论文集。一九六四年,受周恩来之嘱,着手编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沈从文1988年5月,因心脏病突发,在其北京寓所逝世。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是诗人徐志摩为自己短促一生所写的注脚。 1922年秋天,诗人徐志摩从英国剑桥留学归国,石破天惊地发表了一篇一一徐志摩离婚通告,文名尚未远播的他立即以此头号新闻震动了中国,造成了近代史上头一宗西式离婚事件,挑战了百年前中国的封建婚姻制度。徐志摩当时智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可以说是徐志摩为自己短促的一生所写下的注脚,“寻求灵魂伴侣”这样一个想法,引领徐志摩在匆匆的三十六载人生里历经了三段感情,交错于三个不同典型女子的生命之间,他们共同创造了诗人徐志摩,也同样因他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徐志摩二十岁时由父母,安排,娶了十六岁妻子,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义务后,便远赴西方求学,守在家乡的妻子张幼仪,以为只要紧紧追随丈夫的脚步便能抓住丈夫的心。可是当她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一位才情洋溢的清丽少女林徽音。她不愿意介入徐志摩的婚姻,匆促地随父返国。 徐志摩为了反抗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及思想,毅然决然提出离婚要求,并鼓励张幼仪也跟他一样活出自己的新生活,成为反抗封建思想、改造社会的先锋,人在异乡又怀有身孕的幼仪,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几度失去求生的勇气,但最后她终于坚强起来,答应志摩的要求并决定留在异乡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离婚后的张幼仪,留在德国求学,回国后接办上海女于商业银行,一生却没有走出徐志摩的世界,这以后,她跟夫家维持着奇异的关系,共同经营事业,还替他奉养双亲,连丧事都由她承办主持。 徐志摩带着一个全新的未来回国追寻林徽音,乍抵国门时,却听闻林徽音已接受父母安排订下了婚约,对象是他恩师的儿子一一梁思成。这对志摩而言无疑的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盘根错节的关系,进退两难的局面与夹缠不清难以收拾的感情,至此便成为志摩与徽音一一生无法说与人知,只能流向诗里的秘密。林徽音虽选择了粱思成的婚事,但是她仍无法淡忘与徐志摩的感情;这段情宛若春风,拂面面来如此可亲,一旦迎身向前却只能抱得满怀愁绪,不能有结果;徐志摩十分痛苦。就在此时,,北京的社交名媛陆小曼翩然而至,她虽已是有夫之妇,但却因为同样窒闷于封建婚姻之中,同样有着对爱情渴望,因而快速的呼应了诗人的热情,也因此徐志摩想把她从一个封建婚姻解救出来,开创出两人性灵自由的美丽人生。两人努力冲破了家庭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终于争取到了一场不被祝福的婚礼。他们相爱,可是当时大多数的人却说他们互相毁了对方,实事也是,徐志摩因她而声名狼藉,因她而与父母不合,因她的挥霍浪费而疲于奔命地赚钱,更因她而身心俱疲,她给了徐志摩一个爱情的答案,又给了他一个生命的问号;诗人的人生最后困在她这里。不稳定的感情生活,让徐志摩在婚后数年里感到无尽的困顿与苦闷,梦想幻灭,诗作枯竭,乃至为生活南北奔波教课,最后终于以一场意外结束了他这来去匆匆的短暂人生--为了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以顽童般的笑声为朋友所记忆的徐志摩,趁着盛年以这样突兀的告别式为自己光彩夺目的人生划下旬点,同时让所有爱他与他爱的人错愕与终生的怀念。 林徽音与徐志摩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因此成为后世一直不解的悬谜,甚至,连带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迷;粱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口北京让林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数年后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依然没说出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竟变成另一个人;她费了几年的力气帮他收集出了遗作,终身不穿华服、不打扮、不出门应酬,让自己华丽的生命从此消迹匿影在这世上。而立志追求真爱的徐志摩,他的一生虽然以不幸福的婚姻、不完美情感生活悲剧收场,然而,他以一生之力,以自己的灵魂与诗歌来讴歌并追寻生命中的真善美的精神,却也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或许,这正是他的故事会一再的被中国人记忆的原因。

麻烦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663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