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与爱因斯坦的对话
早在1949年,已经是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的杨振宁,就曾有过与爱因斯坦接触的机会,只不过当时一个是成名已久的科学权威,一个是初出茅庐的新秀,此时的杨振宁也只能在观众席上听爱因斯坦关于统一场的学术演讲。
195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发表了一篇关于物理相变的重要论文,这篇论文引起了爱因斯坦的注意!爱因斯坦随即便让助手邀请杨振宁到自己的研究所,于是便有了这场长达90分钟的促膝长谈!
两位伟大科学家的谈论内容究竟是什么,一般人即使听了估计也听不懂,杨振宁也没有对外提过二人谈论的内容。但后来杨振宁回忆起这次讨论时,曾却笑着说,“出来后,别人问我爱因斯坦说了什么,我讲不清楚爱因斯坦讲了什么,可惜我没有得到什么智慧。”
于是很多人便认为杨振宁非常狂妄,但这显然是错误的!彼时的爱因斯坦已经73岁高龄,而杨振宁正值30岁的壮年。当面对这位传奇的物理学家时,即便是杨振宁,也难免会紧张!
不仅如此,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英语中混有德语单词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杨振宁可能听起来不太适应。而且,一次90分钟的交谈显然不可能沟通出完整学术问题,这也是杨振宁的一大遗憾。
杨振宁为何充满了遗憾
杨振宁曾表示过,与爱因斯坦的交谈他充满了遗憾!准确来讲,他不是对谈话本身充满了遗憾,而是对这短短的90分钟充满了遗憾!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去世的时候是1955年,而杨振宁与爱因斯坦的谈话时间是1952年。也就是说,在两人交谈之后三年,爱因斯坦就与世长辞了。而这三年时间,两位科学家再也没有交集。
因此,杨振宁才有此感叹!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可以说是人生一大幸事,那时的杨振宁已经初露峥嵘,假如两个人能够多次交谈,两位科学家的思想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碰撞、交流,或许会诞生出新的思想,甚至是一个全新的理论!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所以,杨振宁的遗憾完全是情有可原!
杨振宁是伟大的科学家吗
不可否认,杨振宁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科学家!尤其是他娶了与自己年龄悬殊的翁帆为妻,每每被人诟病。
但是,这并不妨碍杨振宁成为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甚至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杨振宁的成就足以排在物理学家前五之列!虽然许多人认为爱因斯坦和牛顿更加伟大,杨振宁虽然及不上他们,但也属于同一个层次了!
所以,毫无疑问,杨振宁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个终将被载入人类史册的科学家。
而且,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其私生活一样的混乱,而杨振宁在娶翁帆的时候已经80岁高龄!所以这场婚姻与传统婚姻不同,更像是翁帆对杨振宁的尊敬和爱慕,想要舍身照顾他一样。
事实上,大家对于杨振宁的态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全世界都在肯定杨振宁对物理的贡献,只有少数的一些人看到他娶了个年轻媳妇!
1、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2、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3、杨振宁第—次回中国时拜访了老同学,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杨振宁离开中国的那天,邓告诉他中国两弹的制造全靠自己,没有任何外国人参与。杨振宁说他当时听了激动得不能自已,躲到洗手间去流泪。
4、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5、杨振宁考入联大后,全家七口仅靠父亲一人挣工资养家糊口,生活过得十分艰难。1940年9月30日,日机又来轰炸昆明,杨家在小东角城租赁的房屋正中一弹,被炸得徒有四壁。万幸的是,家人此时都躲进了防空洞。几天后,杨振宁拿了把铁锹回去,翻挖半天,才从废墟里挖出几本压得歪歪斜斜但仍可使用的书,他如获至宝,欣喜若狂。
科学成就:
1、相变理论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
2、杨—Baxter方程
20世纪60年代,寻找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模型的尝试将杨振宁引导到量子统计模型的严格解。1967 年,杨振宁发现 1 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费米子量子多体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矩阵方程,后被称为杨—Baxter方程(因为1972年Baxter在另一个问题中也发现这个方程)。
3、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对称性是物理学之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20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之一。从经典物理以及晶体结构,到量子力学与粒子物理,对称性分析是物理学中的有力工具。杨振宁对粒子物理的诸多贡献表现出他对对称性分析的擅长。
杨振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粒子物理学和统计力学的深入研究和发现。
他的研究为人类对宇宙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在粒子物理学领域,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超对称理论”,认为所有基本粒子的表现都应该有一种更加对称的表现。这一理论为后来的粒子物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并引领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
在统计力学领域,杨振宁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这一理论为研究复杂系统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这个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中。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
杨振宁的早年经历
早年经历方面,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表现出色,后来获得了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开始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浓厚兴趣,并与李政道合作开始了长期的合作和共同研究。
总的来说,杨振宁的贡献在于为人类理解宇宙和复杂系统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他的早年经历也展现了他的学术能力和才华。
以上内容参考-杨振宁
1986年7月的一天,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获悉,他的指导老师吴大猷教授正在台北进行学术访问,他屈指一算,7月正好是吴教授80大寿。他思绪翻滚,想到去年教授在北京住院,自己抽不出时间去看望,这次去参加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正可以到台北去为教授祝寿。
坐在飞往台北的飞机上,杨振宁博士想起了48年前在昆明读书的往事……
1938年,即抗战爆发后的第二年,杨振宁以优异成绩破格考取了昆明西南联大物理系。三年级时,吴大猷教授给他讲课,使他对理论物理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年,他去吴教授家希望教授能指导他的毕业论文,吴教授欣然同意。吴教授的悉心指导,使杨振宁更加坚定了今后在理论物理研究领域里的主攻方向,甚至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杨振宁去美国继续深造,在理论物理研究方面有了不少突破。1957年,他与李政道博士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时,他想到了青年时代的导师,在给吴大猷教授的信中他写道:“学生这次获得殊荣,是过去先生悉心引导的结果,今日是学生感谢先生最好的时机……”
飞机降落,杨振宁走下机舱,看到迎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向他频频招手。“啊,吴老师,您身体还好吗?”杨振宁深情地紧紧握着吴教授的手。“振宁,想不到我会来台北与你相见吧!”吴教授又对他的学生说:“听说你要在台北组织一批朋友给我祝寿?”
“恩师80大寿,是学生应该做的。”
“不,不,我已向朋友们宣布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祝寿活动。”
师生俩走进机场餐厅休息时,一批新闻记者围上来进行采访。杨振宁一边回答记者的提问,一边忙着给吴教授端茶、递餐巾纸。他向记者们说:“吴老师是我一生研究领域中最早的领路人,没有吴老师在大学里对我的指导,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第二天,台湾一家报纸在报道中这样写道:“杨振宁博士对他的恩师情谊之深,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的美德。”
中华传统尊师如父,又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成功者,当永远不要忘记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虽然无须对他们付出许多,但一颗感恩的心是必不可少的。
杨教授因为在82岁时娶了28岁的妻子而成为近年来人们热议的焦点头条。这段年龄差距极大的婚姻非国人所能接受。不过,感情方面的事,属于当事人的私事,他人无可厚非。而杨教授在物理学方面取得的学术成就却被很多人忽略了。
那么,杨振宁到底有多牛呢?他的成就可以比肩爱因斯坦。另外,他对于祖国的贡献,还包括曾经开出的1份救命名单。
杨振宁是安徽人,1922年出生。5岁的时候就已经在母亲的指导下认识了3000多个汉字。因为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所以,他从小就生活在清华的大院里,可以说,如此高的人生起点,注定他此生非凡。
20岁的杨振宁成为了西南联大的毕业生,3年后,他获得了赴美留学的奖学金,于是,远渡重洋,他来到了芝加哥大学,并在3年后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
1年之后,杨振宁就进入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他合作的,是李政道。两个人都没有想到,7年之后,他们的合作将迎来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和李政道常常聚在普林斯顿柔软的草坪上畅谈,也是在这里,他们设立了共同的目标:推出“宇称不守恒理论”。从草坪上的初步构想到实验室里的无数次论证,最终,他们共同发表了论文,也因此登顶诺奖。有史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杯第一次被两位华人拿到,当时,杨振宁只有34岁。
爱因斯坦因为相对论而闻名世界,杨振宁则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走上了学术成就的巅峰。拿下诺奖之后,他继续攻克了统计力学、粒子物理学,以及量子场论等等,最终,杨-米尔斯理论、宇称不守恒、杨-巴克斯特方程这三大理论成为了他最重要的成就。
其中,杨-巴克斯特方程打通了物理和数学之间的屏障,后来,有多位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研究这套理论。
杨振宁的理论奠定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从此,四大基本作用力中,有三种可以通过一个理论来进行描述了,这也是爱因斯在晚年一直苦心研究却未获成功的科研项目。
可以说,杨振宁的成就与爱因斯坦比肩而论。
拿到诺奖后,杨振宁成了举世瞩目的泰斗级人物,各国纷纷盛情邀请他前往,可是,最终,他选择了回到祖国。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回国访问的美籍著名学者。
杨振宁访问结束回到美国后,四处演讲,宣传新中国的变化。他的宣讲激发了许多美国人对中国的热情,也有许多华人因为听了他的演讲而愿意前往中国。可以说,他成了那个特殊时代中美之间的桥梁。
后来,杨振宁多次返回祖国。曾经有一次,正值国内进行着那场特殊的运动,诸多科学家、学者遭受了各种迫害和折磨。杨振宁特意开出了一份亲友会见名单。要知道,以他的身份,这份名单中列出的每一位亲友都将受到格外的保护,并且免受残害。
这份名单保护了一批日后为新中国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科学家,其中,就包括两弹元勋邓稼先。可以说,这是一份救命名单。
1998年,杨振宁担任了清华大学的教授,此后,他长期居住在清华园中,2017年的时候,他恢复了中国国籍。而在他的努力下,清华大学的科研水平也有了全新的发展。
可以说,杨振宁真正牛在了对祖国的贡献上。爱因斯坦的智慧,被全世界所共享。而杨振宁的智慧,都使整个中国民族受益。
旧文重品:杨振宁回忆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总结如下:
引言:
许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印象,觉得中国的研究生兴趣太窄对物理学方面的兴趣太窄,对一般的事情的兴趣也显得太窄。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受了家长,受了学校,受了社会的压力,每个人都必须战战兢兢地抓紧时间钻研、苦读,没有余暇关心各个方向的发展。
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普遍现象。在石溪有很多研究生我就劝他们多发生一些兴趣。物理系的随便什么课都应该去听一听。物理学史也应该去注意一下。——杨振宁《几位物理学家的故事——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一次报告》。
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相异而相似的中美“原子弹之父”
近期,《奥本海默》在院线热映并引发热议。该片主要讲述了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包括早年求学、参与领导“曼哈顿计划”、战后受“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等在内的一系列历史事件。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他在中国的counterpart,即中国的“原子弹之父”——邓稼先。这两位中美科学家的人生轨迹,有许多平行之处。
奥本海默生于1904年,约40年后,美国于1945年成功研制原子弹;而邓稼先生于1924年,也是40年后,中国于1964年成功研制原子弹。
奥本海默在战后因反对核弹的研制以及曾接触共产主义,遭受了来自“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1954年4月12日至5月6日,奥本海默被要求参加长达四周的安全听证会,这也就是轰动一时的“奥本海默案件”。
尽管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158名科学家联名抗议对奥本海默的审讯,尽管在听证会上作证的大多数科学家都反对对奥本海默的指控,并认为这有悖科学民主的原则,原子能委员会的保安委员会和原子能委员会仍然决定剥夺奥本海默的安全特许权。而邓稼先以及其他许多“两弹一星”元勋的处境也与奥本海默类似。
在参与了中国原子弹以及氢弹的研制成功后,邓稼先等人也遭遇了与反共的“麦卡锡主义”相反却又类似的政治迫害。期间,邓稼先被“Gang of Four”秘密迫害并囚禁在西北某处,直到1971年,邓稼先儿时的伙伴杨振宁从美国回来,提出要见这位21年没见的老朋友见面,周总理才知道了邓稼先的危险处境,马上叫人把他接回北京。
奥本海默被解职后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工作并担任所长(1947年-1966年)。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对他的审查进行抗议,认为他是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肯尼迪担任总统后,建议以为他颁发“费米奖”的方式平反。
肯尼迪遇刺后,他的继任约翰逊于同年为奥本海默颁发了费米奖(Fermi Award)和5万美元的奖金。邓稼先的功勋以及遭受的政治迫害由于核武器计划的保密性被隐瞒。在他逝世后,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中国国防科研工作者这才为世界所熟悉。他被授予了“两弹元勋”的荣誉称号,沉冤昭雪。
杨振宁先生因留学美国多年,与奥本海默颇有交往。邓稼先更是杨振宁先生的故交,中美建交后,杨每次回国都要与邓见面。在2021年庆祝杨先生百岁华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活动上,两人跨越半个世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友谊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在邓稼先病逝后,杨振宁先生于1993年发表了以《邓稼先》为名的人物传记型文章,全文也被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成为经典。特别是在文中的“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小节,杨专门回忆了自己与两人的交往经历。
并对比了两位“原子弹之父”近乎相反的性格差异:奥本海默善于辞令,受人钦佩,却也常常打断他人报告,不留情面,惹人尊敬却也令人侧目;而邓稼先则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最有着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常能说服意见相左的两派。
多说无益,在《奥本海默》(环内地)热映的当下,我们不妨重读一回杨振宁先生的《邓稼先》。在回顾中美两国性格迥异“奥本海默”相似的命途多舛时,品味两位伟人活出的不同辉煌人生。
《邓稼先》——杨振宁: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民族感情?友情?
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在那以前,也就是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爆以后,美国报章上就已经再三提到稼先是这项事业的重要***。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谣言说,1948年3月去了中国的寒春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工程。
(寒春曾于40年代初在洛斯阿拉姆武器实验室做费米的助手,参加了美国原子弹的制造,那时她是年轻的研究生)。
1971年8月,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只说“在外地工作”。但我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
1971年8月16日,在我离开上海经巴黎回美国的前夕,上海市***在上海大厦请我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永恒的骄傲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杨振宁的导师分别是:西南联大本科导师吴大猷,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导师王竹溪,博士导师爱德华·泰勒。
1、吴大猷
吴大猷(1907年9月29日—2000年3月4日),笔名洪道、学立,广东高要人,出生于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祖籍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县水坑乡(今鼎湖区水坑村)。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
2、王竹溪
王竹溪(191167-1983130),名治淇,字竹溪,以字行,湖北省公安县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开拓者。
王竹溪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特别是热力学、统计物理学、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他还在生物学关键问题-水分化学势、汉字检索方案的优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3、爱德华·泰勒
爱德华·泰勒(1908年1月15日-2003年9月9日),男,是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匈牙利,曾长期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等高校。
1952年,他与欧内斯特·劳伦斯共同创建了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1959年又主持建立了伯克利空间科学实验室。 爱德华·泰勒被誉为“氢弹之父”,但他本人对此称号并不在意,而除氢弹之外,他对物理学多个领域也都有相当的贡献。
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过程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泰勒作为他的导师。在泰勒指导下,杨振宁将他的研究方向调整为理论物理的方向(这也就是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方向)。1948年,在泰勒指导下,杨振宁取得了博士学位。
1955年,受到“原子弹之父”、普林斯顿研究院院长奥本海默的赏识,华人物理学者杨振宁被邀请前去担任该院的物理学教授,也就是在这里,杨振宁和李政道相遇,并在一起从事研究工作。两年后的1957年,他们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理,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今的杨振宁已是99岁高龄的老人,回看他的一生,如同画卷,既壮美绚丽,又让人唏嘘不已。他的一生取得了令人难以企及的科学成就,早年虽身在美国,却从未放弃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贡献, 也一直怀着一颗爱国的心用自己的力量奋力为中国发声。
个人生活中,他的两段婚姻又都充满浪漫色彩,让人感觉这位老人不仅是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一位心系祖国的爱国者, 还是一位生性浪漫、幽默风趣的智者。
然而可悲的是,在国内却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喷子因为了解信息的不全面而肆意抹黑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他幼年启蒙很早,四岁就跟着母亲认字,数学家父亲杨武之先生的影响,从小就表现出在数学方面的天赋。青少年时期他受到爱因斯坦,狄拉克,恩里科•费米等人著作的影响, 对物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38年,受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他们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杨振宁进入昆华中学(今昆一中)高二就读,并于同年考上。 西南联大,起初遵循父命报的是化学系, 后依兴趣改学物理。年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在西南联大攻读物理学硕士研究生。
1945年,因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杨振宁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成为物理系的博士生。但起初两年为寻找博士论文的题目,他心情极为沮丧,原因是他发现自己没有做实验的天分。 于是不久之后,他就转向纯理论研究。
也就是从那时他开始和李政道合作, 并且和曾经的偶像恩利克·费米共同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
杨振宁和他第一位妻子的偶遇,也就是在普林斯顿附近的一家中餐馆。这位面庞清秀可人,似曾相识的中国女孩,不仅是几年前他在昆明一所中学教书时班里的女学生, 也是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 当时杜致礼也正好在美国纽约圣文森学院留学。
因为这次偶遇,两人擦出火花,往来频繁,当年8月就在普林斯顿喜结良缘。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谐,杜致礼以她的精明能干,不仅将家庭生活经营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而且也并没有因为家庭琐事放弃了自己的职业, 杨振宁在做科研,她在当地做中文老师。
夫妻俩就这样幸福美满地度过了53年时光, 直到2003年度杜致礼身患绝症去世。他们生育的三个孩子都各有成就。
作为中科院院士,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有两件事一直备受争议: 一件是上世纪60年代,杨振宁没有选择回国,而且加入了美国国籍,一直到2015年已经93岁的杨振宁重新加入中国国籍。
他当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是以美国国籍的身份,当时很多人抨击他不爱国,而当他晚年重新加入中国国籍后, 无良网民又攻击他“回国养老”、“骗取待遇”等等。
另一件事,就是杨振宁的第二段婚姻。2004年,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宣布结婚。因为二人年龄差距巨大,受到不少媒体和公众的恶意抨击和嘲讽。有人 认为杨振宁“为老不尊”,也抨击翁帆“另有所图”。
许多不明背后真相的网友群起而攻之,对这位具有里程碑性贡献的物理学家指指点点。
其实当年杨振宁博士毕业之后,没有返回中国是有原因的,那时新中国刚成立,美国对中国百般打压,为了控制人才流动, 美国禁止在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籍留学生归国,环境的打压让他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是他没有和钱学森等人一同回国,原因是当时钱学森的研究可以直接用于火箭导弹等制造,是新中国迫切需要的,而杨振宁的研究,当时来看并没有直接的效用, 且在当时国内的条件也不能让杨振宁进行深入研究。
当时因为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的问题,他的父亲杨武之和他断绝关系,至死都没有原谅他。没有选择回国,父亲的断绝关系,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是不忠不孝,也是他被黑的一个重要原因。
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大家的毅然决然地回国, 杨振宁的做法就显得更加突兀,随着杨振宁的物理学地位越高,贡献越大,就会更加的凸显这个问题。
他只能留在美国继续物理研究,但心里却始终想着终有一日要回中国去的念头。
1956年, 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的杨振宁年仅35岁。
在美国期间,杨振宁从未放弃为中国发声,他曾经参加了第一次“保钓活动”(钓鱼岛),并表题为《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的演讲,当年从台湾赴美留学的学生回忆起来, 说当时杨振宁的演讲在华人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不久之后,他还以诺奖得主的身份在美国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中为中国发声。另外,杨振宁还致力于促成中美建交。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一解禁对中国的出行限制,杨振宁就回立刻到了中国,回国第一件事就访问当时国内的知名学者, 这次访问,帮助结束了一批学者的劳改,包括邓稼先夫妇。
而后,他为中国教育和科研募集资金而四处奔走,对中国物理学界有着再造之功, 也为中美科学界的交流建立了友谊的桥梁。
2000年,杨振宁正式辞掉美国的高薪工作,卖掉美国的房产,回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但没有要求高薪,还给清华大学累计捐款六百多万, 义务参与中国多所高校顶级物理实验室的建设。 利用自己的人脉邀请世界知名学者来中国交流、任职。
杨振宁与翁帆的相识源于1995年,当时杨振宁和杜致礼到汕头大学考察,学校 给他们夫妻两安排了一个英语能力出众的向导——当时正在上大一的翁帆, 这次行程结束后,三人留了一张合影。
杜致礼离世之后,杨振宁一个人度过了一段孤独的时光,他时常会翻看与妻子的照片,偶然之间, 竟发现翁帆的眉眼与年轻时的杜致礼有几分相似。 刚巧正好有事儿,一封书信将两人再次联系起来,再次相遇,翁帆刚离婚,而杨振宁的爱妻刚去世,两人彼此之间找到了慰藉,相谈甚欢。
随着交往越深,两人渐渐走进了对方的生活,2004年在父母家人的同意下,二人在民政局登记结婚。二人结婚之后,以夫妻的名义。 设立了多项奖学金及各种捐款,其中包括向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捐赠了近两百万美元。
他们的私下生活却很普通,住的所谓的别墅陈设简单, 二人衣着简单得体, 从未有奢华形象在媒体镜头下露面。因此有人说他们是两个成熟的人,保持了一份年轻的纯真。
作为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中国人,杨振宁在中国政界和学术界都备受尊崇。有人说他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 20世纪第三位“物理学全才”,了解他的人说, 杨振宁骨子里是爱国的,而且是永远不变的,一贯的。
他在工作上扎扎实实,讲求实际效果,对人坦诚不弄虚作假。也有人说,她是令人尊重忠厚长者,什么事都可以与他辩论,人品、学风都让人佩服。 可以说,杨振宁作出的贡献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2000年时《自然》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20位物理学家,而杨振宁是榜单中唯一还活着的科学家, 其余与他一同登上这个榜单的大牛, 包括我们熟知的牛顿、爱因斯坦、海森堡等等,都已经作古。
网民们对文娱圈里的“忘年恋”习以为常,却对一个世界级伟大科学家的婚姻生活谈论是非,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如今,杨振宁和翁帆已经携手走过16年的时光,外界怎么看不重要,关键是两人生活的安乐, 一起执手共度人生烟火。
他配得上“英雄”的称号,就像李小龙让外国人看到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杨振宁让世界的人们看到了中国人在物理方面的巨大成就。这是一种荣耀,无论国籍怎么变动,始终不能改变的是他流着华人的血, 还有一颗爱国的心,这使他从未忘记国家、忘记故土。
这种为世界物理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不管在哪,都应该受到尊重,但却在他的祖国受到嘲笑与抹黑, 这也许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别人的选择,但是尊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有人喜欢用自己的认知去丈量这个世界, 当其他人超出了自己的高度,就会被指责、嘲笑, 而个人的人生选择,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人穿履合适由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