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孔子和老子见过面吗?见过的话,谈论了什么问题?

历史上孔子和老子见过面吗?见过的话,谈论了什么问题?,第1张

历史上的孔子老子都是十分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们各自对于政治思想以及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很高的地位。而历史上这两位有名的人物是见过面的,而且他们在见面的时候曾经就谈过有关于恢复周礼这一件事情。

一、老子和孔子

老子和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十分有名的人物。但是从历史记录上看老子要比孔子老的多。然而,在老子和孔子见面的时候,由于老子的生活阅历远比孔子的生活阅历要广泛的多,孔子在见老子的时候更多的是向老子请教。

二、讨论话题

根据历史典籍的记录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和老子是曾经见过面的。在见面的时候,孔子向老子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恢复周礼,并且向老子陈述了之所以想要恢复周礼的原因。因此,之所以想恢复周礼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第一个原因是周公是孔子的偶像,而第二个原因是他十分认同周公所提倡的儒家文化。当时老子并不提倡恢复周礼,不合时机。孔子认为周公所提倡的周礼,它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恢复周礼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要想恢复周礼我们需要静待更好的时机。经过一番的争论之后,老子和孔子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在当时孔子已经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成功劝说老子来支持他自己的观点,因此他向孔老子提出了第二个请求,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一本书,希望可以放到档案馆收藏。但是这个请求最终也没有得到老子的同意。

三、总结

老子和孔子在历史上是见过面的,他们见面的时候谈论话题是否应该恢复周礼。

孔子与老子在哲学思维上,是两个不同向度的人。不过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的说法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纪录。

但有更进一步的探讨资料是,孔子可能不只一次的见过老子,而且交流甚笃,所讨论的哲理也很深。而孔子对老子的感觉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也是成语的由来。

根据文献资料显示,孔子会见老子的次数至少有三次:

一、在鲁昭公七年,孔子十七岁时。

二、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岁时。

三、在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岁时。

四、在鲁昭公二十一年,孔子三十一岁以前。

五、在定公十五年,孔子五十七岁时。

虽然有学者认为以上文献记载的时间,只是因为纪录史料的不同而已;未必是见面的次数。但从文献记录来看,《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适周问礼」,地点是在周(今河南洛阳);《礼记•曾子问》说「孔子助葬于巷党」,而巷党一般认为是鲁地;《庄子•天运》说「南之沛」,而沛是宋地(今江苏沛县)。可见,孔子至少在上面三个地方见过老子,《世家》所记只是孔、老会面中的一次,地点是在周,目的是问礼,时间应从詹剑峰之说,为鲁昭公二十一年。

另外,《世家》记与孔子一同问礼的有南宫敬叔,后人多认为他即孟懿子之子,而南宫敬叔出生于鲁昭公十二年,此时仅九岁,他于昭公二十四年方从孔子学礼。

周敬王6年,鲁昭公28年丁亥(西元前514年):老子归居,相传与孔子讨论仁义老子丢官回到家乡不久,孔子再一次前去拜访。孔子与老子就无为而治还是仁义之治展开了论辩。

「辩论的核心问题是:人性究竟是什么?孔子认为仁义是人的本性,仁义的表现是泛爱无私,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利己;或者说,以利人开始,换取利己的结局;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利关系,这种关系只不过被仁义加以修饰而已。老聃认为这种做法是矫情之举,是绕了一个弯子,最终还是回到个人生存问题上来,亦即归为生养之道;而生养之道最根本的还是自然。因此,老子认为仁义之说实在是迂阔得很,而自然说则直面人生」。(孙以楷、甄长松的说法)

周敬王9年鲁昭公31年庚寅(西元前511年):老子在鲁,孔子从其助葬老子在沛居住一段时间后,可能在孔子的邀请下,来到了鲁国。老子在鲁期间,孔子曾随老子助葬。在送葬的路上遇到日食,老子让孔子把馆柩放在道路右边,停止哭泣,观察变化,等日食过后继续进行。事后,老子讲解了送葬遇日食要停止行进的道理,使孔子受益非浅。

周敬王19年鲁定公9年庚子(西元前501年):老子居沛,相传孔子往见之老子在陈居住一段时间后,因为躲避战乱,来到了沛。这时孔子感到自己还没有真正理解道,便前往沛,向老子请教。

周敬王28年宋景公25年鲁哀公3年己酉(西元前492年):老子居陈,相传孔子拜见老子孔子在陈国时,可能与居住在陈国的老子见过面。此时孔子对《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已经有了深入研究,自以为理解了其中的道理,然而他周游各国,讲解先王的道理,阐扬周公、召公的业绩,却没有被一个君主所取用。于是他向老子感叹道:太难了!是这些人难以说服呢?还是道理难以讲明呢?老子则指出《六经》只不过是先王的陈迹,并不是「所以迹」之道;孔子之所以不遇于诸侯,并不是道之不是,而恰恰是因为孔子并没有得道。老子再一次向孔子讲述了本性不可改变,命不可变更,时间不可止留,道不可闭塞的道理。

周敬王39年鲁哀公14年楚惠王8年庚申(西元前481年):老子出关,着《道德经》上下篇《道德经》,又名《老子》,春秋末期老子所作。通行本为三国魏王弼注本,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

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佗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

“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

“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与谏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扩展资料

孔子见老子是指历史上春秋末期孔子见老子之事。其记载的壁画屡屡发现于包括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和四川在内的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为证实发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中国文化史上重要事件的确实存在,从历史文物方面提供了有力地证据。同时,《孔子见老子》亦为研究儒道思想之关系的发展脉络,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 其中以儒家发源地最为集中。

参考资料:

-孔子见老子

孔子曾经师事老子。《礼记·曾子问》载曾子、子夏向孔子问丧礼,孔子在回答时有四处提到“吾闻诸老聃曰”,其中一处说:曾子问曰:“葬引至于垣,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垣,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左,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此处提到的“巷党”可能是鲁国的地名,而“日有食之”与《春秋经》记鲁昭公七年“日有食之”相合,这一年孔子正是十七岁,这也与《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基本相合(《孔子世家》记此事是在孔子十七岁至三十岁之间)。但《春秋经》记鲁昭公世的日食凡七次,孔子在哪一年、何地向老子问礼,扔不能确定。如果按《庄子·天运》篇所说孔子五十一岁“见老聃”,而那一年并无日食,与此相近的是鲁定公十五年,即孔子五十七岁时有日食。

手打,参考李存山注译版《老子》。

老子和孔子见过面,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孔子约比老子小二十岁,并且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在庄子的《南华经》一书中,曾记述以及虚构了多次老子和孔子的会面。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899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