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将折扇怎么样

徐文将折扇怎么样,第1张

徐文将折扇很好。

折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既是贵族社交礼仪的必备之物,也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常用用具。作为一名折扇艺人,徐文将注重继承和创新,他的作品不仅具有传统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不同的折扇款式刻画出了不同的主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完美结合。

此外,折扇在实用性方面也不可忽视,它轻巧易携带,是解暑、浅眠、遮阳、摆饰等多种用途于一身,是一种优雅而实用的艺术品。

折扇虽然要晚于团扇出现,但使用明显要比团扇频繁得多,有着更为广泛的使用基础。相比较团扇,折扇以其可收展的功能而更具有小巧玲珑、富有变化的艺术特性。

从扇式上着眼,折扇以其特有的弧弯形制为书画艺术提供了一个富有立体感的表现天地。折扇,通常是上宽下窄,书法家能运用大小、长短、粗细变化无常的线条和错落有致的字态来巧妙地营造艺术空间,由点及面、由近及远,在弧形的折扇扇面上赋予一种纵深的艺术效果。

折扇还由于其正、反两面都可书写的特性,使书法、绘画合璧找到了一个极佳的结合点。“一字一画”式以及格景书画扇面,体现了融书画为一体的艺术美感。

折扇有折痕,上宽下窄,书写时要归行,可以顺着折痕的行路来写,也可以不归行。折扇书法的创作形式有顶端布白法、长短句布白法、满篇布白法、无行无距布白法或中轴对称布白法等,伴以多种样式的书法题款。

1、刘立华

刘立华,男,1965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是苏州制扇工艺美术大师,荣获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民间工艺家、工艺美术师,擅长竹料,木材男扇骨制作和檀香扇制作。

2、盛春

盛春,1971年4月生于江苏苏州,中国制扇工艺大师,代表作品有缂丝凤梧牡丹图紫檀木刻寿字柄、十二瓣海棠、福寿纹乌木镶嵌镙钿等。

3、徐义林

1933年出生于苏州的徐义林,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扇子,其本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4、邢伟中

邢伟中,是生于1954的制扇名家,也是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获得荣誉称号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5、王健

王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扇名家。其本人属于苏州善缘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师团队成员之一。

-刘立华

-盛春

-徐义林

-邢伟中

-苏州善缘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折扇的制作方法有选料、锯、劈、煮、晒、拉小骨、火烤、钻孔、造型、打磨、抛光、烫钉、组合。

1、选料

一般无论竹料还是木料,都想要经过选料,选料就是看这个料尺寸够不够,适不适合加工成折扇,有些木头由于走性比较大,容易变形,并不适合做折扇。竹料需要经过锯筒和劈料,木料则是需要开料。

2、煮、晒

竹料还需要煮料,煮过之后晾晒,木料则不需要煮料。无论木料还是竹料都要晾晒一段时间,木料还需存放更长时间,防止变形,当然,那些知道特性比较稳定的木料可以缩短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定做的折扇几乎都要一个月时间的原因。

3、拉小骨

都处理好了,再下来就是拉小骨,就是把竹料放在造型刀上面,用手拉出小骨,大骨也是在造型刀上面先拉出大概的形状。边骨一般上宽下窄,厚度在4毫米左右,而小骨则上窄下款,厚度约2毫米。进行火烤,将边骨用火烤制塑性,使其成为两头小,中间股的微弧型。

4、钻孔

然后大小骨钻孔。在扇骨尾部的中间线上用火柱、钻头或打孔刀等工具钻孔,每根扇骨上孔的位置需要一致,并且孔的直径要根据扇钉的粗细大小决定。钻完孔之后大骨在进行细致的头型和肩型的造型,小骨还要进行镑稍,也就是把小骨肩部以上做薄。

5、打磨

都弄好之后,大骨小骨要先进行砂纸打磨,砂纸要从粗到细,有些好的砂纸比传统工艺水磨的效果都要好。砂纸打磨之后,最后还需要在抛光机上面进行抛光,抛光时需要适当的加上一些川腊。

6、烫钉

全部完工之后,最后进行烫钉,牛角钉是折扇的眼睛,一把好的折扇,有个好的扇钉,也相当于画龙点睛的效果。

最后还有一点要讲一讲,只有竹料需要上造型刀,木料是不上造型刀,木料都是用开料锯进行开料的,大骨造型全靠镑出来,无论上不上造型刀,都很考验制扇师傅水平的。

7、组合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将扇骨用扇钉组合起来,这样纸折扇的骨架就制作完成了。当然为了美观和增加扇骨的艺术价值,工匠还会在扇骨上进行雕刻、镶嵌、镂空等艺术处理,使其更加精致美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2095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