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大理景色的作文

介绍大理景色的作文,第1张

大理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公里,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

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

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倒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择;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

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

三座塔形成鼎足

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崇圣寺三塔布局齐整,保存完善,外观造型相互协调。大塔协领两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时又衬托出小塔的玲珑雅致;小塔紧随大塔,衬托出大塔的高大、雄伟。三塔与远处的苍山、洱海相互辉映,点缀出古城大理的历史风韵。

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三塔之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经历了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崇圣寺终毁于清咸丰年间,如今惟留三塔。近年来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

在一千多年前要建这么雄伟壮观的古塔,决非易事。相传是采用建一层塔理一层土的办法,建塔的土坡远及十里之外。1979年在对三塔维修加固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600余件,对研究古代大理具有重要价值。三塔及其出土文物,为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宗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寺内三塔博物馆、唐建极铜钟可供参观。还有各种大理石、扎染等民间工艺作坊、摊点,形成了一条颇具民族特色的“大理石街”,为三塔旅游景点增添了情趣。其南有著名的“三塔倒影公园”,可供人们留影纪念。夜晚三塔增设灯光照明设备,三塔更加光怪离奇,可供人们夜游。

在一千多年前要建这么雄伟壮观的古塔,决非易事。相传是采用建一层塔理一层土的办法,建塔的土坡远及十里之外。1979年在对三塔维修加固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

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600余件,对研究古代大理具有重要价值。三塔及其出土文物,为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宗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寺内三塔博物馆、唐建极铜钟可供参观。还有各种大理石、扎染等民间工艺作坊、摊点,形成了一条颇具民族特色的“大理石街”,为三塔旅游景点增添了情趣。其南有著名的“三塔倒影公园”,可供人们留影纪念。夜晚三塔增设灯光照明设备,三塔更加光怪离奇,可供人们夜游。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祜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 43514斤。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埒(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三塔建成千余年来,饱经风霜,经受了历史上多次强烈的地震。史载: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1925年地震,塔顶震落,残破益重。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l961年将三塔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三塔进行了精心维修。值得重视的是,在维修过程中,于千寻塔塔顶和塔基内清理出南诏、大理时期的佛像、写本佛经等文物60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一尊金质造像,重1135克,高024米。此外还有刻字铜片,佛经,各式铜镜,各种药物,如朱砂、沉砂、檀香、鹿茸、珊瑚、云母等。三塔它似三支巨笔,把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使苍洱风光增添了不少光彩。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是一群风格不同的砖塔。主塔千寻塔是平面四方形的唐代典型空心密檐式十六层塔,高6913米,大致建于晚唐时期;南北双塔均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座的式样完全相同,均为十级,高均匀424米,建于五代到南宋的大理国时期。两塔与千寻塔鼎足而立,雄伟壮观,浑然一体。近年来,在对三塔的加固维修过程中,清理出680余件,文物,这是迄今发现的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这些实物,为研究南诏、大理时期的历史、宗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大理古城 古城大理(现大理城)简称榆城,是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

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重要文物古迹。大理风景区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归纳起来可称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大理市的古城有太和城、羊苴咩城,大厘城(今喜洲镇)、龙尾城(今下关)、大理城;古塔有崇圣寺三塔、弘圣寺一塔、蛇骨塔、鱼骨塔;古碑有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五华楼碑群,山花碑等。悠久的历史还孕育出许多杰出的人物。突出的有南诏国第四、五、六代王皮逻阁、阁罗凤、异牟寻;清平官(宰相)郑回,大理国开国之主段思平、著名画工张胜温;明代诗人、文学家杨黼、杨士云、李元阳;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李燮羲、张耀曾,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杨杰,东北抗日联军***周保中等。

大理城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堞,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8条巷。如今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南城楼(1982年重建)。

如果说,州府大理市给人以繁盛喧闹的感觉,那么大理城则是古朴而幽静,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户户养花植树,花果并茂。那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憩息佳所,改革开放后私人开设的法国等风味小吃餐馆也是外宾喜爱光临之处。传统的大理石工艺品,摆满街道两侧,任其观赏选购。

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间的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坪(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大理蝴蝶泉 蝴蝶泉位于点苍山最北峰云弄峰麓神摩山下。这里,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五朵金花》里阿鹏、金花对歌谈情的地方。

有人说,蝴蝶泉是因为《五朵金花》而闻名,其实,早在300多年前,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曾写道:“蛱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

徐霞客闻之已久的蝴蝶泉,概括起来有“三绝”:泉、蝶、树。

首先说“泉”。蝴蝶泉的水是从岩缝沙层中浸透出来的,水质特别清冽,一出地表便汇聚成潭,没有任何污染。蝴蝶泉奔泻而出的泉水,近年来又被公园管理者十分珍惜地蓄积于三个一潭比一潭大的水潭之中,供人观赏,最大的一潭约10亩。蝴蝶泉由过去的一潭,变为现在的四潭,这是蝴蝶泉公园内最显眼的景观。

其次说“蝶”。蝴蝶泉内,蝴蝶种类繁多,每年阳春三月到五月间,蝴蝶大的大如巴掌,小的小如蜜蜂,成串悬挂于泉边的合欢树上,五彩缤纷。盛况最空前,是4月15日,这一天被白族人民定为蝴蝶会。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还有真蝶万千,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著名诗人郭沫若于1961胩秋到大理游蝴蝶泉时,曾写下“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的诗句。一个说蝴蝶“连须钩足”,一个说蝴蝶“首尾联接”,两位文人都因时序不合而未亲睹蝴蝶成串悬挂于泉边树下的奇观,倒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细节的真实,这就要靠游客去认真观察了。如果来得不巧错过了蝴蝶会,也不必遗憾,蝴蝶泉以南新建的蝴蝶馆,真实地再现了蝴蝶泉边蝴蝶的生态、品种以及与蝴蝶有关的蝴蝶文化,为不能亲临蝴蝶会的游客提供了了解蝴蝶泉奇观的珍贵资料。

最后说“树”。蝴蝶泉公园内,有“蝶泉之美在于绿,请君爱护划和木”的环境标语牌,这句话一点不虚假地说出蝴蝶泉之美,不仅得益于沿途我们所见到的凤尾竹、圣诞树等夹道迎客的新栽林木,以及泉后满山遍野的松林、柏林、棕榈林、茶林、杜鹃林、毛竹林,还更得益于蝴蝶泉边合欢树、酸香树、黄连木等本地特有的芳香树种。蝴蝶泉边这株夜合欢树,每当4月初开花时节,白天花瓣张开如一只只蝴蝶,夜晚又花瓣合拢吐出阵阵扑鼻清香。诗人形象地赞美蝴蝶是“会飞的花朵”,这合欢树的花朵则是“静止的蝴蝶”。蝴蝶会期间,花与蝴蝶共舞,真假难辩,是蝴蝶泉的一大奇观。

在白族人民心中,蝴蝶泉是一个象征爱情叫忠贞的泉。每年蝴蝶会,四方白族青年男女都要到这里,“丢个石头试水深”,用歌声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我的家乡在大理,这里除了各种美食,还有我引以为傲的洱海,一个着名的高原湖泊。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理洱海游记作文400字,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大理洱海游记作文400字篇1

 美丽的洱海是我们的——母亲河!

 洱海的水真静啊,静得象一位熟睡的少女;洱海的水真清啊,清得仿佛是一颗精英的珍珠;洱海的水真平啊,平得象一面光滑的镜子;洱海的水真甜啊,甜得象一罐香甜的蜂蜜;洱海的水真柔啊,柔得象母亲温情的手;洱海的水真软啊,软得象一匹轻盈的绸缎;洱海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一阵阵海风迎面吹来,好像投入了大海的怀抱。一只只海鸥叫闹着在洱海上盘旋。一只只鲤鱼从海里跳了出来,来了个“鲤鱼跳龙门”仿佛在向游人表演节目。一群群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海底欢快地游动,如果这时有人向前走去,他们便惊慌地游开了。

 洱海边有一片片碧绿的草滩,一群群牛、羊在草滩上悠闲地吃草。洱海边还耸立着几块大礁石,这几块礁石可真奇啊!个个千奇百怪,像猴子,像大象,像猫,像小狗,形态万千,这些礁石常年被雨水冲打,形成了一个个小洞洞,像火山石!

 洱海真美啊!

大理洱海游记作文400字篇2

 我的家乡在大理,这里除了各种美食,还有我引以为傲的洱海——一个着名的高原湖泊。

 清晨,东方露出淡淡的曙光,翠绿的苍山、耀眼的朝阳,都倒映在湖中,形成了一副美不胜收的图画。这时,一阵清风掠过,湖面顿时掀起一层层波浪,海上的船只随着一阵一阵的海风欢快的舞蹈。早晨就在这般宁静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中午,光芒万丈的太阳挂在天空,太阳光照耀在湖面上,显得十分晃眼几个人为了避暑,跳进洱海里痛痛快快地游起泳来几个小孩在水里瞎扑腾,溅起了一层层笑声的浪花。远处,翠绿的苍山下聚集着避暑的人们。路边的小子们一人拖着一大把鼻涕,拿着一根冰棒高高兴兴地吃着。又是一个炎热的午后。

 晚上,皓月当空,洱海边不时见到散步的人,我静静的坐在洱海边,沐浴这月光,想:洱海多么神秘呀。

 美丽如画的洱海,雄伟壮丽的苍山,大理真是个令人心满意足的旅游胜地啊!!!!

大理洱海游记作文400字篇3

 这次大理之旅,我们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洱海。

 虽然它叫洱海,但它并不是海,它只是湖,由于它非常非常大、非常非常宽,在云南人眼中已经算是海了。洱海被云雾缭绕的苍山环抱,终年积雪的苍山倒影在碧波荡漾的洱海中,被人们称作“银仓玉洱”。

 我们一来到这就发现渔民们正在打掉网上的死银鱼(具体为什么,我也不清楚。)这时,来了两位瑞士人,他们看了看,拍拍照,就想走。即使这样,我还是把他们留住了,用英语给他们介绍了美丽的深圳,最后他们恋恋不舍地骑上单车走了。

 开始划船,这是我们最想做的一件事了!我迫不及待地跳上船,划船的阿姨带着我们开始“远航”。她带着我们来到了摘海菜花和菱角的地方,那儿还有好多好多七彩螺呢!我开始采菱角了,啊!菱角可真刺手,把我刺了好几下呢。还是海菜花温柔一些,花瓣白白的,花蕊黄黄的,像水仙花一样漂浮在水面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回去的时候,我和妈妈抢着要划船,由于水平太低,把船上的人都弄晕了,(划船的阿姨和我俩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条被渔网缠住的小白鱼,我们用绳子套住了它,它便跟着我们的船跑。吃完美味的佳肴之后,该回酒店了,虽然我舍不得,但我还是把小鱼放生了。

 大理古镇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勾起一些浪漫的人的探寻欲望,而我也是其中一位。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理古镇游记作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大理古镇游记作文篇1

 经过整整一个晚上的通宵开车,我们终于来到了大理古城。我们在大理古城旁边吃过早饭,停好了车,就进去大理古城游玩。 大理古城门口有一座又结实又高的城墙,城门上面刻着两个金色的大大的字——大理,城墙上面有一座楼,楼里面就是大理古城了。

 古城里面有一条长长的街道,街道两边有许多店铺,有卖布的,有卖工艺品的,有卖云南小吃的,有捻泥人的,还有卖云南特产的……很多店铺门口都点了两支高香,有的还放鞭炮呢!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正好碰上少数民族巡游表演,老奶奶和老伯伯都换上了各种民族服装表演,有的挥舞长龙,有的敲锣打鼓,有的挥舞着灯笼,有的拿棍子玩杂技……

 前面那个人用棍子举着花球,吸引龙头跟着花球转来转去,后面的龙身和龙尾也跟着一起转,像一条在跳舞的长龙,最后还卷成一团,龙头在中间东张西望,像在找什么似的,威风凛凛。 在大理的最高处,可以看到苍山和洱海,古城就在他们的中间。苍山上面树木茂盛,把整座山封得严严实实的,从山脚下望去,苍山好像直插云霄,奔向天空。 美丽的大理,我喜欢你!

大理古镇游记作文篇2

 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知道在遥远的大理,景色非常非常美。更不用说星辰密集的夜晚,月亮照着泛着微波的水面,,使水声楚楚动人。水里的红鲤鱼浮到水面上来,它们也想看看这美丽的夜晚。今天,我们就要亲自看看这儿的美景。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那古老的麻石路上,溪水在我们身边慢慢的流着,仿佛把时间静止了。从这里走过的行人,都很安静,我们好象到了古代。古城的房子挨家挨户:墙是用青砖砌成的;屋檐像古代的一样,是飞檐。每家一栋房子,全家人都住在一起。我觉得这里黑黑的,就想看看路灯是什么样的。突然,我看见一个发光的东西,我想:那是路灯吗我走近一看,果然是的!这盏路灯是用纸包着的外观精美,设计巧妙,非常漂亮。

 杨柳被吹得有些颤动,像翩翩起舞的姑娘。流水穿行的地方,还有许多莲花灯,红红的火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给这里增加了一些浪漫的气氛。

 天空中散满了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漂亮。这些美丽的星星,让这个夜晚更美!

大理古镇游记作文篇3

 去大理古城的路上我们路过了大理三塔,导游对我们说:“大理三塔是唐代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物,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有着神奇的故事,唐代有过一次大地震,地面裂开、房屋倒塌,可三塔中的一塔裂开了,其他的二塔只微微倾斜。一个月过去了,一塔又莫名其妙的闭紧起来了。”“有那么神奇的事”一个七岁的小妹妹说道。我对那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好奇,我想走进去探寻……

 车慢慢停下来,我们来到宾馆放好行理,去了大理古城。 大理的一切建筑,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卷草、飞龙、蝙蝠、玉兔,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变万化,栩栩如生。更有“金狮吊绣球”、“麒麟望芭蕉”、“丹凤含珠”、“秋菊太平”等情趣盎然寓意深刻的图案作品。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惟妙惟肖。

 不管你走进哪一人家,他们的天井里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缅桂、丹桂、石榴、香椽等乔木花果树。更有人家建有花蓬,种下大片茶花、兰草。大理人的话题里都透着花香。古城里的房屋,都是一两层的矮楼,青瓦屋顶,大红漆面的雕花门窗,连网吧和成人用品店都古色古香的,有着颇为别致的门面。古城那高高城墙上开满了美丽的鲜花,有红的、黄的、粉的……那尖尖的屋顶上有两个小角像古代的房子。

 那儿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多得数不清,我都看得眼花缭乱,我们看看天气那么冷,就买了一件外衣,看看牦牛牛肉块那么多人买,我们就买了几块尝尝,又看看头巾那么美丽,那么让人动心,我们就买了两块,一块给林汶怡,一块给我。

 不知不觉,街上游人少了,只有少数在街头吃晚餐,很是安静。只看见晚上的灯光斜斜照着,落在那青瓦上,照得屋顶上满满的不知名的**野草都蒙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煞是好看。

 我们在路边买了个云南特产小吃“烧饵块”,是糯米做的面饼烤得鼓了,涂上些辣椒酱、榨菜等作料,夹根油条,包好了再吃,十分美味。

大理古镇

大理位于我国的云南省,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四季宜人,是个旅游的好去处。

大理的特产很多,主要有:海东雪梨、普洱、云龙绿茶、高河菜等。

那么,大理的美丽风景有事怎样的呢?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蝴蝶泉。它有九米多深,二十多平方米。它还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犹如一颗巨大而又奇异的蓝宝石。它旁边还有石头雕刻出来的栏杆。水中的鱼儿快活地游着,有红的、白的、黑的……漂亮极了。关于蝴蝶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蝴蝶泉叫无底潭,它旁边住着一对恋人,叫雯姑he霞郎,它们被大理王逼得跳入了无底潭。突然雷声大作,大雨直下。后来,天晴了一对大蝴蝶从潭中飞了出来,传说,这就是雯姑和霞郎。所以,后来的人们就把无底潭叫做蝴蝶泉。

洱海也是一个好去处,那里一望无际,有青青的山、蓝蓝的水、白白的云,还有一些云在山上慢慢地飘着,像一幅画一般。还有两个叫南诏风情岛和双廊古镇的地方,他们像洱海上的明珠,吸引了不少游客。

我喜欢这个地方,因为这里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四季宜人,它令我流连忘返,像画一样印在我的脑里。

大理是一个人文风情非常浓厚的地区,我个人认为大致有这几点:其一,大理地区以白族为主,白族是个人文风情非常深厚的民族,如大理的“风花雪月”,就被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下关风天天刮得人发晕;上关花可能是子虚乌有,反正现在是看不到了;苍山雪也很少见,至少三月份就很难看到了;洱海月还行,但一年也就是旱季满月的那几天好看。但大理人乐此不疲,津津乐道,可见人文风情之深。其二,白族是个非常喜欢过节日的民族,一年大约有半年在过节。他们自己的节日就已经很多了,有许多你想不到的节日,如葛根节(就是卖葛根,一种中药材)、开秧门(开始插稻秧)、关秧门(稻秧插完了)等等,而且其它民族的节日他们也过,并且比别人过得更热闹,如火把节原是彝族的节日、春节原是汉族的节日,但大理人一样过得热火朝天。其三,大理的苍山洱海风景一般,远没黄山、三峡等壮观,但苍山洱海间的人文景观很多,如大理古城(南诏和大理国的都城)、三月街(有“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之说)、崇圣寺(据说大理国有九个皇帝在此出家,全国仅此一家)、蝴蝶泉(现在蝴蝶少了,但传说还在)、将军洞(祭祀唐朝进攻大理的将军李宓)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2380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