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气汤
小男孩霍斯过了一个特别不愉快的一天,回到家中一肚子怨气。她的妈妈,面对孩子的怒气,一不批评,二不教训,三不追问。这位智慧的妈妈,给她的孩子煮了一锅“生气汤”。
他们一起对着锅子大叫,还一起对着锅子龇牙咧嘴、吐舌头、大声敲打锅子。最后,小男孩笑了,妈妈也笑了。
文中的妈妈,不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粗暴的制止孩子的坏脾气,而是用一锅汤,帮助孩子进行自我疏导,冷静下来。
2、野兽出没的地方
这是一本英文原版绘本,国内有引进中文版。
它讲了调皮男孩迈克斯在家中一次次做了恶作剧之后,被妈妈责罚关在房间中,在被责罚的那天晚上,麦克斯的房间里长出了一片树林, 墙壁也消失在了世界的边缘。一场冒险,由此开始。
当小男孩来到野兽出没的地方时, 野兽们发出了可怕的咆哮,磨着它们可怕的牙齿,转动着它们可怕的眼睛,伸出了它们可怕的爪子。
勇敢的麦克斯用魔法驯服了那些怪兽,成了野兽之王。
可是,他却感到孤独起来,想到一个被人爱的地方去。这时,从遥远的世界的那一边,飘来了好吃的东西的香味。他决定放弃在这个野兽出没的地方当国王了。他航行了一年, 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
终于,他又回到了他自己房间的那个夜晚,他发现他的晚饭正等着他,而饭还是热的。
3、妈妈发火了
这是一本很触动我的故事。主人公小山一边吃着最爱吃的炸酱面,一边做着怪脸,“我是炸酱面怪物!我要把炸酱面王国统统吃光!
妈妈生气了,大声吼,“又来了,你又来了!赶紧给我老实坐好,快点吃!”妈妈叉着腰,大声训斥小山。小山拿着小水盆,一边洗脸一边玩水花,调皮又开心,
妈妈又生气了,“你这是在干什么呢?我不是跟你说过在浴室里胡闹是很危险的吗!”妈妈抓狂的声音响彻屋内。于是,小山老老实实地坐着画画。画着画着,纸不够了。没办法,只得画在了墙上,妈妈这时彻底火冒三丈了,“这是家,不是给你乱画的地方!我简直要被你气死了!”
小山被吓坏了,他的手脚不自觉地抖个不停,大气都不敢出了。突然,一团热气升起,小山一下子不见了。
就这样,妈妈踏上了寻找儿子的道路。妈妈翻山越岭,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一座城堡!满怀希望的妈妈叫起了小山的名字,城堡里的小孩却告诉妈妈说,“你在喊谁?我叫小闹闹。你知道吗?妈妈每次看到我,就告诉我要老实一点,我心里就特别委屈。”
这个小孩不是她的小山,妈妈失望地离开了城堡,继续往前走,她爬过高山,搭上小船,来到了泡泡湖。妈妈满怀希望地问道,“是小山吗?”城堡里的小人回回答说,
“不是,我叫小泡泡。你知道吗?妈妈总是对着我大喊大叫。每次她冲我吼的时候,我身上的小泡泡就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如果总是这样,我的身体就会越缩越小了。”
妈妈听完,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继续往前走,过了泡泡湖,一座陡峭的悬崖挡在了妈妈的面前。悬崖的峭壁上都是五颜六色的涂鸦。这些涂鸦让她感觉似曾相识。妈妈毫不犹豫地向崖顶爬去。小山!
妈妈满怀希望地喊道,“我不是小山,我叫小涂涂你知道吗,妈妈一生气,就总说要被我气死了。可是,我真的真的很爱妈妈……”
听完这个小孩的话,妈妈感到心底的最后一丝力气也被抽光了。她终于明白了过来,无力地瘫倒在地上, 喃喃自语,“对不起,小山。妈妈真的很对不起你……”就在这时,“妈妈……”小山出现了!神秘消失的小山终于回来了。
母子二人紧紧相拥,喜极而泣。
一次在一家面馆吃饭时,看到隔壁桌的爸爸当着孩子的面,对着同桌的妈妈咆哮。身边也经常遇到路怒族,开车时会因各种原因伤害自己的脑细胞……情绪失控,真的是生活中的恶梦!
有时在想,为什么我们从小到大,没人教我们如何控制情绪呢?长成大人,还是容易象个一点就着的炮仗。这个遗憾,在遇到情绪管理绘本时得以弥补,爸爸妈妈可以在陪伴孩子共读这类绘本时,内心也得到释放和疗愈呢!就象这本《The way I feel》所说~“Feelings come and feelings goI never know what they will be Silly or angry, happy or sad-They are all a part of me!”
之前和孩子共读这本绘本时,会扮演书中的人物,随着每个画面作出相应表情,而且表演一定要走夸张路线~
scared, sad,glad,proud,mad,angry……然后轮流玩表情游戏,一个人喊口令“happy”,另一个人做表情;或者轮流玩“表情猜猜猜”。小朋友非常爱这个游戏,可以玩得不亦乐乎。
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孩子们的第一步。偶尔看到小花生网上一篇文章,里面的方法可以移花接木,作为情绪管理绘本的延展。它介绍国外的学校,会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给孩子上一堂 Anger Management(生气管理)的课,算是 Character Education(人格教育)的一部分。上课的目的,是帮助小孩认识、理解自己的“Anger”情绪,培养应对这种情绪的能力。仔细一看,里面有许多很棒的小方法~stop and think, time out,calm down box…来让孩子(包括大人!)应对自己的情绪。
以下纯属作为心理学爱好者与大家的分享。有一副心理学图,叫 Anger Iceberg。心理学解释是,生气往往是一个人的表象(海面上的冰山);生气后面,其实藏着很多你看不到,甚至连生气的人自己也没有看到的深层原因(海面以下的冰山)。
下面的冰山更大,隐藏着各种情绪,比如:
被冒犯,被拒绝,被威胁,被忽视,不被信任,对自己或对别人失望,难堪,屈辱,害怕,伤心,愧疚,孤单,无助,挫折,担忧,嫉妒,身体不舒服,感到受了不公正的待遇,缺乏安全感,等等 ……
这些才是导致人们生气发火的内在原因。找到原因,那根导火线,就可以在情绪大爆发前,想办法熄灭它了,或者,把它扔在象罗布泊这样的无人区,或者找个能聊得来的人……各种方法,别憋出内伤就行。
故事简介:
本故事是关于一只叫做阿文的小老鼠的,他有个习惯,无论是走路、吃饭、睡觉还是和其他小朋友玩时,都一定要带着他心爱的小毯子,有小毯子陪着阿文,他心里就很安稳,也不会整天都黏着妈妈和爸爸。但是,他慢慢长大,上小学了,他仍然不能离开小毯子。由于阿文太小而毯子太大,有一本书里还夸张地画了这个故事对比造型。阿文的妈妈爸爸觉得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既不让阿文过分地依赖小毯子,又不能让阿文感觉失去了小毯子,怎么办呢?阿文的爸爸妈妈,听从邻居们的建议,试过拿走小毯子、给小毯子喷醋等各种办法,但都没有成功。阿文在知道爸爸妈妈要把小毯子拿走的时候,特别伤心。终于,妈妈爸爸和阿文商量好,把小毯子剪下一块给阿文做了一块手绢,这样,阿文依然可以带着他的“小毯子”,但也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适应学校的生活了。
作者简介:
凯文·亨克斯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童书作家和插画家。1960年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拉辛市,20岁即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时至今日,他的作品荣获了多项大奖,包 括授予儿童文学类的最高奖项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以及授予图画书类的最高奖项凯迪克金奖等。凯文亨克斯创作了一系列以“小老鼠”为主角的作品,代表作有《我 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阿文的小毯子》等。
推荐理由:
这个故事很形象的向我们说明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依恋。
每个孩子都有一件或是布偶、小汽车之类的小东西,不论去哪里都随身带着。那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提供安全感的“东西”,更是亲密的“朋友”。我们成年人都觉得孩子对东西的依恋有一点“不正常”,但实际上,在孩子的心里,他依恋的那件物品跟他的成长有很大的关系,那样东西或许能给他带来安全感,依恋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不能生生把把那样东西从他们的身边夺走,就是书中的阿文一样,慢慢地长大,慢慢地过渡,依恋的小毯子尽管变成了小手绢,但是在阿文心中,仍是他那块最爱的小毯子。
在心理学上,这样的“依恋物”有个专有名词,叫做过渡性客体。它是指第一个 “ 非我 ” 所有物(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最早出现在孩童的玩耍中,它不是母亲所给予的,因为过渡性客体是儿童自己发现或创造的。它甚至比母亲重要,是儿童「几乎无法切割的一部份」 。常被用来代表过渡性客体的物品包括一条毯子、一件旧衣服、柔软的玩偶或是呀呀儿语、不断重复的动作等。对婴儿而言,此客体有令她感到舒适安慰的作用,能对抗焦虑、寂寞,且能帮助她安然入睡。
孩子在分床或者妈妈去上班的时候,还没有能力接受这件事,不确定妈妈上班了是否还爱着自己,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妈妈的替代物,这样能够让他感觉安全。这对他来说,是一种保护,当他把这种安全的感觉内化到内心去的时候,他就不再需要了。一般孩子大约7-8岁之后,确定爸爸妈妈不会因为离开了就不爱我了之后,就不会再需要过渡性客体。
看到阿文爸爸后边的名画《呐喊》了吗?
成年人可能觉得孩子特别迷恋一件事情不正常,比如上幼儿园只喜欢穿一件印有小汽车的衣服,一定要抱着妈妈的衣服才能入睡等,会担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不健康。而实际上,孩子有这样的过渡性客体,往往是安全型依恋宝宝的一个特征。所以,家长碰见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别大惊小怪,也别简单粗暴的就把“依恋物”。要给孩子时间,可以向绘本中的父母一样,创造性的把小毯子改成小手绢,要陪孩子一起度过。
生气的亚瑟绘本对我们的启示如下:
《生气的亚瑟》是一本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和面对愤怒情绪的绘本。通过共读这个故事,让孩子体会到生气的破坏性和杀伤力,学会坦诚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并探索正确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也帮助我们父母多了解一点关于小孩儿和情绪的真相。
故事中的男孩儿叫亚瑟,一天晚上他在看电视,不肯睡觉。妈妈催他,亚瑟说:“他要生气了”,妈妈不理她,亚瑟开始生气,非常非常生气,亚瑟的气化作乌云、闪电雷和冰雹。她的气形成了强劲的旋风,他的气变成了台风。亚瑟的气让地球颤抖,像敲碎的蛋壳。
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说够了,够了。可是亚瑟觉得还不够,亚瑟的气成了一场宇宙大爆炸。这样一本书,我们该怎么讲读呢?
首先我们能够看到书中把抽象的怒气做了形象而具体的诠释。和孩子共读时,孩子可以直观感受到生气的情绪竟有如此大的杀伤力。也了解到有这么丰富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或许亚瑟的处境,他也经历过,却很少被大人认真对待。
讲故事中可以问一下孩子:你有没有像亚瑟这样生气过?你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发泄怒气的时候,有没有伤害到身边的人?给孩子一定的引导,让孩子通过故事了解生气的负面效果,从而学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还要注意到在亚瑟的怒气中,其实还掺杂着许多别的情绪,寂寞、害怕、伤心、失落、彷徨,是不是也象你家的小孩儿经常被包围在复杂的情绪中。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横眉竖目发泄的外表下,其实有我们看不见的脆弱和受伤。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做父母的,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