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遇字的文言文

带遇字的文言文,第1张

1 "遇"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解释

◎ 遇 yù 〈动〉 (1) (形声。

从辵( chuò),禺( yù )声。本义:相逢,不期而会) (2) 同本义 遇,逢也。

——《说文》 遇主于巷。——《易·暌》。

崔注:“遇者,不期而会。” 乃遇汝鸠汝方。

——《书·序》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礼记·曲礼》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论语》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公羊传》 (3) 又如:遇庭(和父母相见);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不好的丈夫);遇缺补正(指遇到员额出缺时,得补任为官) (4) 遭受 遇人之艰难矣。

——《诗·卫风·中谷有蓷》 (5) 又 遇人之不淑矣。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6) 又如:遇厄(遭逢灾难);遇疾(生病);遇谗(遭受谗言的陷害);遇谴(遭到谴责);遇难(遭到灾难);遇谤(遭到毁谤);遇乱(遭遇战乱) (7) 对待、相待 衔恩遇。——《广绝交论》 公子遇臣厚。

——《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冷遇(冷淡的待遇);礼遇(尊敬有礼的待遇);优遇(优待) (9) 抵挡;对付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荀子·大略》 (10) 又如:遇敌(抵挡敌军;对付敌方) (11) 遇合;投合 王何不与寡人遇。

——《战国策·秦策》。注:“合也。”

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序》 (12) 接触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视。

——《庄子·养生主》 木遇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 遇 yù 〈名〉 (1) 际遇;机会 百世之良遇也。

——三国吴· 韦昭《博弈论》 (2) 又如:机遇(好的境遇;机会);良遇(好机会) (3) 酬金,薪水。如:厚遇;遇待(待遇) (4) 姓。

2 有没有含有遇见这个词的古诗古文

很难找啊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年代:元 作者:元好问

疏星淡秋明,阴霞绚朝映。

积雨成坐愁,晨光动幽兴。

石门归驭引,湍浦渔舠并。

旷荡万景新,归藏四山静。

平湖风漪绿,远岸秋沙净。

洋洋游鱼逝,泛泛轻鸥泳。

隐显乖夙心,感遇见真性。

倦游时自悼,违己将安竟。

忧端从中来,茫茫发孤咏。

迨作淮口遇见诗戏用其韵

年代:宋 作者:苏轼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

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3 相遇 这个词的古文 有那些

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遇 (遇人不淑,不期而遇等)

会 (与燕王会境上)

还有一些特殊的意思,也可表示相遇。

值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候得、适睹、谒、偶等。

还可有修饰的词,如适逢、巧遇、偶见等,但古文里也常就一字。

邂逅,有许多意思(古文),意外之事的意思,也可表示不期而遇。《诗经》“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4 关于“董遇字季直”的文言文译文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是这篇吗

5 带有“遇”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不期而遇 怀才不遇 随遇而安 邂逅相遇 遇人不淑 知遇之恩 际遇风云 遇难呈祥 百不一遇 百年不遇 百年难遇 知己之遇 将遇良才 将遇良材 遇难成祥 遇物持平 遇水叠桥 遇水架桥 遭遇际会 感遇忘身 遇事生风 遇水迭桥 十年九不遇 食鱼遇鲭 千载奇遇 身不遇时 生不遇时 千载一遇 千载难遇 逢时遇节 遇事生端 遭遇运会 遭逢会遇 遭倾遇祸 遭遇不偶

知遇之恩 知己之遇 邂逅相遇 他乡遇故知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怀才不遇 不期而遇 随心所遇怀才不遇,遇人不淑,不期而遇,随遇而安,百年不遇,知遇之恩

6 带见字的被动句

只要掌握了文言文以“见”字为标志的被动句语法常识,就能自己找到大量的例句。

我为你先介绍以下它的语法特点。

“见”本身是动词,看到的意思。如果带宾语,仍然是动宾结构,不是被动句,如见物、见人。当“见”不带宾语、直接用在谓语中心词前面时,它已经演变为表被动的助词了,这个句子就是被动句。

略举几例:

《渔父》:“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诚恐见欺。”

《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此外,“见”和“于”时常连用,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施者,构成“见+谓语+于”的格式。如: 

《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其中,“于大方之家”是介宾结构)

7 关于“董遇字季直”的文言文译文

一、译文:董遇,字季直。

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

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

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二、原文:出自 魏 鱼豢《魏略·董遇传》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扩展资料一、人物简介:董遇董遇,字季直。

汉末三国魏国人物。董季中(字季中,名不详)之弟,魏国著名儒宗。

其人不见《三国志》记载,仅见于鱼豢《魏略》。鱼豢在《儒宗·董遇传》中,介绍了董遇接受弟子的先决条件,即不论学习什么书,都“必当先读百遍”。

他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二、作者介绍:鱼豢鱼豢(生卒年待考),长鱼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鱼豢是曹魏末期至晋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撰写有著名的纪传体史书《魏略》。《魏略》为部八十余卷,每部皆有数十篇,约合八百余万字,是魏、晋时期不可多得的史学巨著。

万分可惜的是,鱼豢所撰的《魏略》,在唐朝后期的战乱之中绝大多数皆已亡佚,今天人们所见的两种辑本,其内容还不到原著的二十分之一。三、作品介绍:《魏略》《魏略》,为中国三国时代中记载魏国的史书,系魏朝郎中鱼豢私撰,《史通·古今正史》谓“魏时京兆鱼豢私撰《魏略》,事止明帝”。

然据《三国志》卷4《三少帝纪》注引《魏略》记有嘉平六年(254年)九月司马师废少帝曹芳及郭太后议立平帝事甚详,则知《魏略》记事非只止于明帝,而是止于元帝时。

1 文言文中表示“偶然遇到”的词是什么

文言文中表示“偶然遇到”的词有:

1适逢[ shì féng ]:恰好遇到。

2巧遇[ qiǎo yù ]:恰好遇见,意外相遇。

3偶见[ ǒu jiàn ]:出现频率很低,不容易被人遇见或看到。

4邂逅[ xiè hòu ]:不期而遇。

5恰逢[ qià féng]:恰巧碰上。

''偶然‘’的释义:

释义: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与“必然”相对。

例句:《后汉书·儒林传·刘昆》:“诏问 昆 曰:‘前在 江陵 ,反风灭火,后守 弘农 ,虎北度 河 ,行何德政而致是事?’ 昆 对曰:‘偶然耳。’” 唐 李德裕 《周秦行纪论》:“历既有数,意非偶然,若不在当代,必在於子孙。” 宋 苏轼 《芙蓉城》诗:“此生流浪随沧溟,偶然相值两浮萍。” 巴金 《秋》十七:“ 觉民 摇摇头,充满着自信地说:‘这只是偶然的事。做父亲的人倒是顽固的居多。’”

释义:间或;有时候。

例句:唐 元稹 《刘氏馆集隐客》诗:“偶然沽市酒,不越四五升。” 宋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诗:“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鲁迅 迭文《随感录》:“爱国者虽偶然怀旧,却专重在现世以及将来。”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

4 文言文中表示现在的字词有哪些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嘢

今,是时也——《说文》

今,时辞也——《苍颉篇》

迨其今兮——《诗·召南·摽有梅》

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吾今召君矣——《史记·汲郑传》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战国策·燕策》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之高爵显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那世里造的孽,这会子现世现报——《红楼梦》

今者    现在。“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今兹    现在。“实荆今兹所见。”(《察变》)

方今    现在。“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而今    现在。“杜郎俊赏,算而今,重

1 "遇"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解释

◎ 遇 yù 〈动〉 (1) (形声。

从辵( chuò),禺( yù )声。本义:相逢,不期而会) (2) 同本义 遇,逢也。

——《说文》 遇主于巷。——《易·暌》。

崔注:“遇者,不期而会。” 乃遇汝鸠汝方。

——《书·序》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礼记·曲礼》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论语》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公羊传》 (3) 又如:遇庭(和父母相见);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不好的丈夫);遇缺补正(指遇到员额出缺时,得补任为官) (4) 遭受 遇人之艰难矣。

——《诗·卫风·中谷有蓷》 (5) 又 遇人之不淑矣。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6) 又如:遇厄(遭逢灾难);遇疾(生病);遇谗(遭受谗言的陷害);遇谴(遭到谴责);遇难(遭到灾难);遇谤(遭到毁谤);遇乱(遭遇战乱) (7) 对待、相待 衔恩遇。——《广绝交论》 公子遇臣厚。

——《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冷遇(冷淡的待遇);礼遇(尊敬有礼的待遇);优遇(优待) (9) 抵挡;对付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荀子·大略》 (10) 又如:遇敌(抵挡敌军;对付敌方) (11) 遇合;投合 王何不与寡人遇。

——《战国策·秦策》。注:“合也。”

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序》 (12) 接触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视。

——《庄子·养生主》 木遇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 遇 yù 〈名〉 (1) 际遇;机会 百世之良遇也。

——三国吴· 韦昭《博弈论》 (2) 又如:机遇(好的境遇;机会);良遇(好机会) (3) 酬金,薪水。如:厚遇;遇待(待遇) (4) 姓。

2 相遇 这个词的古文 有那些

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遇 (遇人不淑,不期而遇等)

会 (与燕王会境上)

还有一些特殊的意思,也可表示相遇。

值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候得、适睹、谒、偶等。

还可有修饰的词,如适逢、巧遇、偶见等,但古文里也常就一字。

邂逅,有许多意思(古文),意外之事的意思,也可表示不期而遇。《诗经》“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3 文言文大全哲理关于相逢的句子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12、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13、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1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8、多行不义必自毙。

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1、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2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3、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2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5、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2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2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9、一寸光阴一寸金。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5、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7、万物兴歇皆自然。

38、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9、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3、天若有情天亦老。

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8、山外青山楼外楼。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1、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52、人生七十古来稀。

5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5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6、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5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6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6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2、满招损,谦受益。

6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6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6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69、尽信书,不如无书。

7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数百年。

71、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7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7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75、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7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7、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78、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79、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8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 以遇见为题这一首文言的诗或词

1《情诗其十六》

年代: 清 作者: 仓央嘉措

昨趁夜色赴幽期,鹅羽纷纷晓来迷。

两行屐痕深雪里,教人如何不得知?

2《折桂令·平生不会相思》

年代: 元 作者: 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

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

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3《好事近 梦中作》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春路雨添花,

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

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

夭骄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

了不知南北。

4《淡黄柳·空城晓角》

年代: 宋 作者: 姜夔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摧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5《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

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千载奇遇、天缘奇遇、邂逅相遇、不期而遇、邂逅不偶。奇遇古文在2023年是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相遇形容极其难得遇到,而在古文是千载奇遇、天缘奇遇、邂逅相遇、不期而遇、邂逅不偶的意思是意外奇特的相逢或遇合。古文是文言文是在1954年以前的古代文言文的统称,中国在1918年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

1 何时才能遇见知己,用文言文怎么说

1三国 魏 曹植《赠徐干》诗:“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翻译:等待好朋友的推荐,而好朋友想推荐知己者心情,谁又不是如此呢?

2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翻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

3清 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莫道山高水远无知己,你看海角天涯都有俺旧弟兄。”翻译:不要说整座山水没有知己,你看哪怕是天涯海角都有我的以前的朋友兄弟。

4元 王恽《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翻译:悲伤离别的事事常有的,而知己确是自古以来都是难找的。

5元 萨都拉《雁门集》:“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翻译:人的一生的意义在于有知己,在世间任何地方相逢都像是骨肉亲情。

2 相遇 这个词的古文 有那些

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遇 (遇人不淑,不期而遇等)

会 (与燕王会境上)

还有一些特殊的意思,也可表示相遇。

值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候得、适睹、谒、偶等。

还可有修饰的词,如适逢、巧遇、偶见等,但古文里也常就一字。

邂逅,有许多意思(古文),意外之事的意思,也可表示不期而遇。《诗经》“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1 高中同学聚会序(文言文)该怎么写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虽趣(qū)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zēng)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jié)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 相遇 这个词的古文 有那些

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遇 (遇人不淑,不期而遇等)

会 (与燕王会境上)

还有一些特殊的意思,也可表示相遇。

值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候得、适睹、谒、偶等。

还可有修饰的词,如适逢、巧遇、偶见等,但古文里也常就一字。

邂逅,有许多意思(古文),意外之事的意思,也可表示不期而遇。《诗经》“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3 文言文大全哲理关于相逢的句子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12、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13、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1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8、多行不义必自毙。 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1、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2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3、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2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5、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2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2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9、一寸光阴一寸金。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5、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7、万物兴歇皆自然。

38、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9、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3、天若有情天亦老。 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8、山外青山楼外楼。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1、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52、人生七十古来稀。

5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5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6、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5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6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6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2、满招损,谦受益。

6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6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6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69、尽信书,不如无书。 7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数百年。

71、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7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7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75、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7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7、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78、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79、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8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 文言文大全哲理关于相逢的句子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12、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13、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1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8、多行不义必自毙。

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1、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2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3、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2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5、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2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2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9、一寸光阴一寸金。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5、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7、万物兴歇皆自然。

38、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9、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3、天若有情天亦老。

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8、山外青山楼外楼。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1、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52、人生七十古来稀。

5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5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6、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5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6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6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2、满招损,谦受益。

6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6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6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69、尽信书,不如无书。

7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数百年。

71、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7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7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75、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7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7、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78、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79、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8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 有关“同学聚会”的文言文致辞有什么

三十年同学聚会致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无比激动的心情,相聚在美丽的西湖湖畔,隆重举行“七八届XX中学同学联谊会”,首先要感谢为这次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联谊会筹备组全体同学们,你们辛苦啦!是你们的热情把我们汇集在一起,我这个在异地他乡工作的游子,从内心感到无比高兴,万分激动。同时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能在这儿面对面的与大家进行交流,在此,深表谢意!

在我们毕业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又重新回到了美丽的漳河、回到这温暖的集体,看到了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三十年前的欢声笑语还荡漾于耳边,三十年前惜惜相别的场面还记忆犹新……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诲,忘不了同学之间的纯真友情,也忘不了教室里渴求的眼神,更忘不了同学间无忧无虑的嘻笑打闹……今天,是三十年前分手时的依依不舍和强烈的思念又把我们召集在一起。此时此刻,我衷心地向在坐的老师道一声:“敬爱的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们”。向我阔别三十年的同学们,说一声:“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回忆美好的过去,去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吧!”

三十年前,我们满怀憧憬,带着理想,告别老师,告别母校,奔向祖国的大江南北,走向各条战线。三十年来,我们都历经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变迁,然而,永远不变的是用三十年时间打磨出的深厚友情。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创造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世事的浮浮沉沉之后,才发觉:让我们最难以忘怀、难以割舍的依旧是那份浓浓的同学情。尽管由于通讯地址的变化,我们曾经无法联系;由于工作的忙碌,我们疏于联络;可我们的友谊没变,我们彼此的思念在日益加深,彼此间默默的祝福从未间断。友谊不曾因岁月的流逝、境遇的变迁而退色、而淡漠。这份情谊如同一首深情的歌,悠远深长而回味无穷。

今日一聚,实属不易。我相信:这次三十周年的同学聚会一定会在我们今后的人生记忆里抹上浓重而精彩的一笔。今天的一举一动,今天的言谈欢笑,都将成为最美好的回忆。再过三十年,但愿到那时,已经做为爷爷奶奶辈的我们,能再次相会,让我们共同期盼着30年后再聚首!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在坐的各位老师健康!快乐!永远幸福!祝我亲爱的同学们吉祥!如意!一帆风顺!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1 古文翻译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参考译文]

野地蔓草多又长,团团露珠落叶上。有个漂亮好姑娘,眉清目秀好模样。不期路上碰见她,合我心愿真舒畅。

[题解]

这首诗写的是大清早上,草露未干,田野间一对情人相遇,欢喜之情,发于歌唱。

[注释]

1、蔓草:蔓生的草。零:落。漙(团tuán):凝聚成水珠。

2、扬:明。“清”、“扬”都是形容目的美。婉:读为“睕(晚wǎn)”,目大貌。《毛传》:“眉目之间婉然美也。”3、邂逅(谢后xiì hòu):爱悦。亦作“不期而遇”解。遇:相逢或配合。适我愿:就是称心满意,也就是“邂逅”的意思。

2 文言文翻译

燕国贵族共同推举太子姬平为燕昭王。

昭王是在燕国被齐国攻破后即位的,他凭吊死者,探访贫孤,与百姓同甘共苦。自己纡尊降贵,用重金来招募人才。

他问郭隗:“齐国乘我们的内乱而攻破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小力少,不足以报仇。然而招揽贤士与他们共商国是,以雪先王的耻辱,始终是我的愿望。

先生您如果见到合适人才,我一定亲自服侍他。”郭隗说:“古时候有个君主派一个负责洒扫的涓人用千金去购求千里马,那个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用五百金买下马头带回。

君主大怒,涓人解释说:‘死马您还买,何况活的呢!天下人知道了,好马就会送上来的。’不到一年,果然得到了三匹千里马。

现在大王您打算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比我贤良的人,都会不远千里前来的。”于是燕昭王为郭隗翻建府第,尊他为老师。

各地的贤士果然争相来到燕国:乐毅从魏国来,剧辛从赵国来。昭王奉乐毅为亚卿高位,委托以国家大事。

3 会文言文翻译的哥哥姐姐们帮我一下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翻译;

况且寿命长短,听从造化,最终必然都要消亡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翻译;

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3;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翻译;

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我到某处决斗

4;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

翻译;

上不能顺应天意,下不能惠泽百姓,强征赋税没有限度。

5。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翻译;

好马只期望能行千里,并不期望有“骥骜”的美称。

4 无功之赏 文言文的翻译 全篇

有助于智伯欲袭卫,故遗之乘马,先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卫君曰:“大国礼(送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南文子曰:“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先兆)也。我未有往彼有以来,是以忧也。”于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边城。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

智伯打算袭击卫国,故意先赠送四匹马,一个玉璧。卫国国君十分高兴,给大臣们倒酒。大臣们都很高兴,只有南文子一个人不高兴,脸上露出忧虑的样子。卫国国君说:“大国给我送礼,我才赏给大臣们酒,大家都很高兴,而只有你不高兴,样子很忧虑,为什么呢?”南文子说:“没有缘由的礼物,没有功劳的赏赐,是祸患的先兆啊。我们没有去送别人礼物而别人却送我们礼物,所以感到忧虑啊。”于是卫国国君就命令修梁这个地方的渡口,打算加强边境守卫。智伯听说卫国的兵在边境上,不得不放弃袭击卫国的打算返回了。

请问你说的是这个吗

5 期的古文意思

①<;名>;时限;期限;限定或约定的时间。《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病梅馆记》:“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②<;动>;约会;约定。《大铁椎传》:“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③<;动>;期望;要求。《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察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④<;动>;预料;料想。《水浒传》:“曾有东京来的人传说兄长的豪杰,不期今日得会。”

⑤<;名>;时日;日期。《促织》:“业根,死期至矣!”《梅花岭记》:“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⑥<;动>;及;至。《归去来兮辞》:“宝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⑦<;副>;必定;必然。《西门豹治邺》:“然百岁后期令子孙思我言。”

①同“朞”、“稘”。周年。《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张衡《东京赋》:“多历年所,二百馀期。”

②期服;为去世的亲属服一年的丧。《墨子·公孟》:“伯父、叔父、兄弟,期。”

期数气数;运数。

期颐称百岁老人。百年为生人年数之极,故曰期;此时起居生活待人养护,曰颐。

期服为去世的亲属服一年的丧。

期年一整年。

6 神狗请赏的文言文的全部翻译

艾子有从禽之僻,畜一猎犬,甚能搏兔。

艾子每出,必牵犬以自随。凡获兔,必出其心肝以与之食,莫不饫足。

故凡获一兔,犬必摇尾以视艾子,自喜而待其饲也。一日出猎,偶兔少,而犬饥已甚,望草中二兔跃出,鹰翔而击之。

兔狡,翻覆之际,而犬已至,乃误中其鹰,毙焉,而兔已走矣。艾子匆遽将死鹰在手,叹恨之次,犬亦如前摇尾自喜,顾艾子以待食。

艾子乃顾犬而骂曰:“这神狗犹自道我是哩!” 艾子有追猎鸟兽的癖好,他喂养了一条猎狗,很能够捕捉兔子。艾子每次出去狩猎,必定牵着猎狗跟随自己。

每次捕捉到兔子后,艾子必定会掏出兔子的心肝给它吃,让它饱吃一顿。所以每当捕获到兔子后,猎狗就会摇着尾巴看着艾子,自己认为有功劳而等待艾子喂它心肝。

有一天艾子出猎,遇到兔子很少,而这时猎狗已经非常饿了,突然看见草丛中有两只兔子蹿出来,猎鹰马上飞过去击打兔子。兔子很狡猾,和猎鹰翻来覆去搏斗的时候,猎狗冲了过来,却咬中了猎鹰,猎鹰死了,而兔子却逃跑了。

艾子急忙把死鹰捧在手上,正痛心恼恨之时,那猎狗还像以前一样摇尾邀功,看着艾子,等待艾子给它食物。艾子盯着猎狗痛骂道:“你这条糊涂的狗,竟然还在这里自以为是哩!” 本寓意讽刺那些明知犯了错,还洋洋得意,自以为是的人。

以上为本人自己一字一句翻译,若满意,请采纳。

7 《宋史 文天祥传》的文言文翻译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

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

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

开庆初,大元兵伐宋,宦官董宋臣说上迁都,人莫敢议其非者。天祥时入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

不报,即自免归。后稍迁至刑部郎官。

宋臣复入为都知,天祥又上书极言其罪,亦不报。出守瑞州,改江西提刑,迁尚书左司郎官,累为台臣论罢。

除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贾似道称病,乞致仕,以要君,有诏不允。

天祥当制,语皆讽似道。时内制相承皆呈稿,天祥不呈稿,似道不乐,使台臣张志立劾罢之。

天祥既数斥,援钱若水例致仕,时年三十七。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

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每与宾佐语及时事,辄流涕,抚几言曰:“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八月,天祥提兵至临安,除知平江府。时以丞相宜中未还朝,不遣。

十月,宜中至,始遣之。朝议方擢吕师孟为兵部尚书,封吕文德和义郡王,欲赖以求好。

师孟益偃蹇自肆。 天祥陛辞,上疏言:“朝廷姑息牵制之意多,奋发刚断之义少,乞斩师孟衅鼓,以作将士之气。”

且言:“宋惩五季之乱,削藩镇,建郡邑,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亦以浸弱。故敌至一州则破一州,至一县则破一县,中原陆沈,痛悔何及。

今宜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以广西益湖南而建阃于长沙;以广东益江西而建阃于隆兴;以福建益江东而建阃于番阳;以淮西益淮东而建阃于扬州。

责长沙取鄂,隆兴取蕲、黄,番阳取江东,扬州取两淮,使其地大力众,足以抗敌。约日齐奋,有进无退,日夜以图之,彼备多力分,疲于奔命,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

时议以天祥论阔远,书奏不报。 十月,天祥入平江,大元兵已发金陵入常州矣。

天祥遣其将朱华、尹玉、麻士龙与张全援常,至虞桥,士龙战死,朱华以广军战五牧,败绩,玉军亦败,争渡水,挽全军舟,全军断其指,皆溺死,玉以残兵五百人夜战,比旦皆没。全不发一矢,走归。

大元兵破常州,入独松关。宜中、梦炎召天祥,弃平江,守余杭。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未几,宋降,宜中、世杰皆去。

仍除天祥枢密使。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偕左丞相吴坚、右丞相贾余庆、知枢密院事谢堂、签书枢密院事家铉翁、同签书枢密院事刘岊,北至镇江。天祥与其客杜浒十二人,夜亡入真州。

苗再成出迎,喜且泣曰:“两淮兵足以兴复,特二阃小隙,不能合从耳。”天祥问:“计将安出?”再成曰:“今先约淮西兵趋建康,彼必悉力以捍吾西兵。

指挥东诸将,以通、泰兵攻湾头,以高邮、宝应、淮安兵攻杨子桥,以扬兵攻瓜步,吾以舟师直捣镇江,同日大举。湾头、杨子桥皆沿江脆兵,且日夜望我师之至,攻之即下。

合攻瓜步之三面,吾自江中一面薄之,虽有智者不能为之谋矣。瓜步既举,以东兵入京口,西兵入金陵,要浙归路,其大帅可坐致也。”

天祥大称善,即以书遗二制置,遣使四出约结。 天祥未至时,扬有脱归兵言:“密遣一丞相入真州说降矣。”

庭芝信之,以为天祥来说降也。使再成亟杀之。

再成不忍,绐天祥出相城垒,以制司文示之,闭之门外。久之,复遣二路分觇天祥,果说降者即杀之。

二路分与天祥语,见其忠义,亦不忍杀,以兵二十人道之扬,四鼓抵城下,闻候门者谈,制置司下令备文丞相甚急,众相顾吐舌,乃东入海道,遇兵,伏环堵中得免。然亦饥莫能起,从樵者乞得余糁羹。

行入板桥,兵又至,众走伏丛筱中,兵入索之,执杜浒、金应而去。虞候张庆矢中目,身被二创,天祥偶不见获。

浒、应解所怀金与卒,获免,募二樵者以蒉荷天祥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闻益王未立,乃上表劝进,以观文殿学士、侍读召至福,拜右丞相。

寻与宜中等议不合。七月,乃以同都督出江西,遂行,收兵入汀州。

十月,遣参谋赵时赏、谘议赵孟溁将一军取宁都,参赞吴浚将一军取雩都,刘洙、萧明哲、陈子敬皆自。

8 齐之好勇者文言文翻译好

齐国有两个自吹为勇敢的人,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有一天两人在路上不期而遇。

住在城西的说:“难得见面,我们姑且去喝酒吧。”“行”。

于是两人踏进酒铺喝起酒来。酒过数巡后,住在城东的说:“弄一点肉来吃吃怎么样?”住在城西的说:“你我都是好汉。

你身上有肉,我身上有肉,还要另外买肉干什么?”“好!好!”另一个说。于是叫伙计拿出豆豉酱作为调料,两人便拔出刀来,你割我身上的肉吃,我割你身上的肉吃,纵然血流满地,他们还是边割边吃,直到送掉性命才停止。

要是像这样也算勇敢的话,还不如没有勇敢来的好。

1 相遇 这个词的古文 有那些

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遇 (遇人不淑,不期而遇等)

会 (与燕王会境上)

还有一些特殊的意思,也可表示相遇。

值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候得、适睹、谒、偶等。

还可有修饰的词,如适逢、巧遇、偶见等,但古文里也常就一字。

邂逅,有许多意思(古文),意外之事的意思,也可表示不期而遇。《诗经》“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2 关于友情的文言文

同学一首别子固

宋代: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堂,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译文一 江南有一位贤人,字子固,他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并和他交朋友。淮南有一位贤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这两位贤人,不曾互相往来,不曾互相交谈,也没有互相赠送过礼品。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都是相同的吗?我注意考察他们的言行,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竟是多么少呀!应该说,这是他们学习圣人的结果。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也必定是学习圣人的人。圣人的言行难道会有两样的吗?他们的相似就是必然的了。 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怀疑我的话。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话。于是我知道被人们认为是贤人的人,他们的言行既相似,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 子固写了一篇《怀友》赠给我,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帮助,以便达到中庸的标准才肯罢休。正之也经常这样说过。驾着车子稳步前进,辗过中庸的门庭而进入内室,除了这两位贤人还能有谁呢?我过去不敢肯定自己有可能达到中庸的境地,但也愿意跟在他们左右奔走。在他们的帮助下前进,大概能够达到目的。 唉!做官的各有自己的职守,由于个人私事的牵挂,我们之间不能经常相聚,作《同学一首别子固》,用来互相告诫,并且互相慰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3169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3
下一篇2023-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