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兰朵公主里太监的那段台词是什么?

图兰朵公主里太监的那段台词是什么?,第1张

大型京剧图兰朵》由中国京剧院于2003年年底推出。其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美仑美奂的舞美设计、绚丽多彩的灯光艺术、脍炙人口的台词道白以及优美动听的京腔京韵让人耳目一新,而男女主演那俊美靓丽的扮相,甜美甘醇的嗓音,细腻精准的表演更是让人觉得京剧艺术的偶像呼之欲出。此剧一经推出,便得到新老戏迷的喜爱,而其鲜活的时代特征又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尤其是大学生朋友的眼球,这也是其最值得骄傲的亮点。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图兰朵》中的京剧艺术。

一、 剧情曲折动人,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又与西方接轨,充分利用和拓展了京剧艺术的演绎范围。

该剧讲述公主图兰朵为解除十八国王子因争夺美貌公主进而继承王位所制造的京城之乱,挺身而出,向她的求婚者宣布:谁能猜出她的三道谜语,她就嫁给谁;但若猜不中就将被处死。许多求婚者因此死在刀下。流亡王子卡拉夫被图兰朵的幽怨的琵琶曲深深打动,决心冒死求婚,并以他的勇敢和智慧以及火热的爱情征服了公主。但图兰朵得知卡拉夫其实是隐了姓名的年轻王子,非常不悦。铁木尔为搭救儿子卡拉夫拔剑自刎,偷听的乳娘——被老汗王收养的陆玲公主听到铁木尔自尽前喊着她的名字,认出了铁木尔就是自己20多年前的初恋情人。为了能在九泉之下与爱人相见,陆玲公主也殉情自尽。图兰公主被卡拉夫父子的真诚感动,有情人终成眷属。

此剧剧情可谓一波三折,人物的感情也同样大起大落:图兰朵由寻不到理想的爱情而苦闷变为遇到卡拉夫而欣喜,铁木尔告发卡拉夫的真实姓名使其对卡拉夫的真诚产生怀疑,又由欣喜突然变为极度失望甚至愤怒。铁木尔与陆玲的爱情故事又使其由愤怒变为感动与珍惜。卡拉夫最初因爱恋并征服图兰朵而欣喜,但却不能与其远走高飞而倍感失落,父亲的告发和图兰的斥责使其不但失落更增添了羞愧、无奈、沮丧和痛苦。父辈的故事使其深受感动,同时使其爱情柳暗花明又一村。

曲折的剧情能充分发挥京剧艺术的特长:即能通过频繁的布景变换展示故事发生环境,通过演员的道白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通过演唱直接表现人物复杂内心情感。

剧情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比如比武招亲、政治联姻、闺房幽怨、才子佳人等等,而主人公图兰朵的形象更体现了这一点,这位“紫禁城里的杜十娘”,比原作《图兰朵》更加有人情味。《图兰朵》是个世界性题材,意大利歌剧中的图兰朵是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人,但并不是真正的东方人。西方的图兰朵是个冷峻、憎恶生活、讨厌男人的女人,这样的女人一点也不可爱。而用我们中国国粹的形式将图兰朵还原成了追求纯真爱情的女子。这就把京剧艺术和我们的传统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充分展示了京剧艺术强大的演绎功能。同时由于此题材的世界性,用这个艺术题材与西方文化接轨更直接、更方便,这又拓展了京剧艺术的演绎范围,可以断定:京剧甚至完全可以演绎纯西方题材戏剧。

二、人物造型既合传统又富个性,充分展示了京剧人物造型艺术的独特性和开放性。

京剧人物造型的方式显然与其他表演艺术不同:京剧的角色是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它的富有装饰性和夸张性的人物造型--脸谱,是显示人物性格、辨认忠奸善恶的象征,还有其辉煌艳丽的头饰服装,都成为京剧独特的风格。《图兰朵》几个主要角色分属不同的行当:图兰朵公主是小旦,卡拉夫是小生,陆玲是老旦,铁木尔是老生,国王是净角,太监是丑角。各个行当的脸谱、发式、服装都有鲜明的特性。

女一号图兰朵的扮演者是国家一级演员邓敏。她长相不算出众,但扮相非常俊俏:柳叶弯眉杏仁眼,樱桃小嘴瓜子脸,勾勒出典型的古美人脸谱。其发式和头饰极具创造性和民族性,再加上量身定做的华美服饰,一位艳丽四射、雍容华贵、风姿绰约的绝代佳人便展现在观众面前。

男一号卡拉夫的扮演者黄炳强本是老生演员,但经过京剧特有的化妆造型,俨然成了一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阳光帅气、青春飞扬的若冠少年:剑眉如墨,鬓若刀裁,单凤眼、高鼻梁、朱唇皓齿,身穿蒙古族服装,脚蹬厚底皂靴,典型的蒙古美男子形象。

《图兰朵》人物造型既充分遵循和利用了京剧艺术人物造型的传统规律又根据人物身份的需要加以创新,体现个性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京剧艺术具有极大的独特性和开放性。

三、演员唱念做打功力深厚,表演细腻精准、分寸得当、轻松自然如行云流水,充分展示京剧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

京剧表演艺术既有表演艺术一般的共性又有其特性。特性即“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打艺术,表演极富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演唱时讲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乐性,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京剧艺术体系。”

图兰朵的扮演者邓敏充分利用上述表演手段精心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卡拉夫金殿相遇猜谜”那一场戏是“唱”和“做”最经典的。与王子一见钟情又担心他是绣花枕,邓敏内心独白的演唱时高时低、时快时慢、时抑时扬,同时眼睛顾盼神飞,把惊喜、羞涩、担忧几种互相掺杂又不断变化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利用一连串的眼神、动作把王子连猜中两个谜语后公主的惊喜、羞涩、不服以及后来把王子难住时公主的骄傲、俏皮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最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展示公主向国王说明自己想招卡拉夫后的羞涩、高兴和俏皮,她借用了花旦的一些惯有动作,极具表现力,使人耳目一新,会心一笑。

黄炳强饰演的王子出彩点在“唱”和“念”上。他嗓音甜美甘醇、厚而不拙、亮而不尖。这出戏的唱腔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板式,他虽是唱杨派老生的,但融进了其他方面的唱法,演唱时吐字清晰、圆润婉转、柔而不软、刚而不硬。尤其是金殿猜谜一场的演唱充分表现出王子胸有成竹、勇敢机智、有礼有节的风范。王子由于时蒙古人,故黄炳强采用京剧中的京白,字字珠玑、圆润饱满、语调流畅富有韵律美,丰富了蒙古王子清爽坦率的形象。

邓敏与黄炳强在比武中的“打” 一个柔中带刚,一个刚中带柔、二人动作准确到位、配合默契、干净利落、酣畅淋漓,还有邓敏那一段行云流水般的“耍花枪”,使观众充分领略了京剧“打”的艺术。

四、舞台综合艺术的运用为推动情节发展、营造环境氛围、渲染人物心理起到巨大作用。

与中国的许多传统戏曲剧种一样,京剧是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而它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高度自由的时空观念。话剧、歌剧等西方戏剧艺术常常是用逼真的布景、道具把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展现在你的面前。可是,传统京剧的舞台一般是没有布景的。大幕一拉开,你通常可以看见舞台上放着这样的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这“一桌二椅”是万能的,可根据剧情的需要代表不同的事物。随着舞台技术的发展和丰富,京剧又利用了布景、灯光、烟雾、等表现手段,形成京剧舞台综合艺术。

《图兰朵》中有三个主要的置景:紫禁城金殿、公主寝殿、紫禁城外。一幅高大的可开合的紫禁城鸟瞰图用**灯光一照,便展现出皇宫的辉煌巍峨及金殿的富丽堂皇;一面镂空木门和一张卧床用红色灯光一照便营造出公主寝宫的温馨静谧;一帏大幕虽简单却能表现紫禁城外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

“今夜无人入睡”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看点。在黑色背景下扎了很多星光,20多个演员拿着灯笼,灯笼里头的杆本身也是一束星光。当这段著名的音乐响起,演员和背景融成星夜,突然演员把自己手里提的灯开亮,形成了一片灯笼,灯笼的造型是北京老百姓的房屋。灯笼在舞台上流动,百姓们游荡,寻找陌生人,全城无人入睡。

深夜公主在城墙上、卡拉夫在城下遥望对唱,在舞台上形成一个对角线,用大小不同两束银光分别打在男女主人公身上,营造出茫茫黑夜中两颗晶莹剔透的心紧紧相依而两人且却遥遥相离的凄美氛围;柔美的红色灯光和虚无飘渺的烟雾为公主营造了与卡拉夫共舞爱河的梦境;在故事结尾,巨幅紫禁城鸟瞰图向两侧打开,露出的蓝天白云布景预示着这对爱情鸟自由的未来。

五、民族歌曲、琵琶独奏、双人舞与京腔京韵的完美融合使京剧艺术不断创新发展,青春永驻。

京剧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在不断前进,不断革新,戏曲音乐也有很大突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观众的审美需求不断变化,各种艺术门类相互影响。“无曲不成戏”,戏以曲兴,人以曲名,一部戏的兴衰,曲子起了决定作用。《图兰朵》以京剧音乐为基础,加上江苏民歌《茉莉花》,又加上普契尼原创歌剧的音乐主题,三种音乐成分合而为一,才形成了京剧《图兰朵》独特的音乐。其作曲朱绍玉认为,由于整体还是京剧的东西,只是加上民族的和西洋的元素,国内观众听起来会觉得新鲜,国外观众也不会感到陌生。另外,《图兰朵》尝试引进歌曲、小调,进行京剧式的加工处理,为观众变换变换口味,还有不少二重唱、男女对唱,这些在以往京剧舞台上鲜见的设计,的确令观众耳目一新。邓敏的琵琶独奏为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及才思增色不少同时也是一个大胆尝试。

本剧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其双人舞,那段舞蹈集民族舞蹈、芭蕾及京剧的水袖舞于一体,再配上京腔京味的民族乐曲,创造了一个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虽然两位演员不是舞蹈演员出身,有些动作不够流畅。但毕竟是一个创新,丰富了京剧艺术的表演手段。

大型京剧《图兰朵》使我对京剧艺术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京剧唱腔优美、韵味十足,美轮美奂、博大精深。她虽是传统艺术却又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断吸取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并随时代的变化而创新、发展。我充分相信:这朵艺术奇葩一定会香飘四海,永驻芳华。

被外国人称作“中国歌剧”的京剧,已无疑是举世公认的“国宝”了。但在中国的“戏曲大家庭”中,它却有可能是“资历”最浅、出现最晚的一个。如果查查“家谱”,你还会惊异地发现,这主儿基本没爹没妈,很是有些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气质,凭空就成了个“混世魔王”。

那么,它又是怎么出现产生,一步登天成了“国粹”了呢? 话,那得从头说起 ----- 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有一个美丽、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扬州。

这个当年由吴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着近2500年的历史。水陆兼通的地利和身为南北漕运“咽喉之地”的重要,使这个城市一直得天独厚,尽享繁华。早在唐朝时就是国内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跻身于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万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详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更勾起人对这个城市的无限的联想。

这么一个又利于发展、又适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向往。

清王朝的康乾时期是扬州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阶段。那时候,这个城市里聚集了好多来自安徽徽州的商人,他们以经营盐业为主,成为这个全国最大的盐业经销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当时,全国的税赋有一半来自于盐,而扬州的盐商又占了盐业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个对比可以告诉你这些家伙们有多有钱,当时清王朝的国库储备是白银7000万两,而扬州徽商们的资本超过它的一半,达到4000万。

啥叫“富可敌国”?他们就是。

这里曾有一个故事。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扬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儿他突然感叹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当时皇帝的这种下基层有些类似于国家元首的个人旅游,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业家承担接待任务。此时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扬州最大的徽商、“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乾隆继续去游瘦西湖。当他再到湖上时却不禁惊诧不已:只见一座白塔已矗然立于湖畔! 当他再听说这是江春出资依京城白塔连夜建造之后,这个当时中国最能胡造的老家伙也不由不感慨:扬州盐商财力伟哉!意思是他大爷的也忒有钱了。 有钱是好事,不花是傻子。眼儿一闭,没睁。人死了钱儿没花完,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小沈阳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并不深奥的道理。从小就在外面辛苦奔波的徽商们,于是直把扬州做故乡,豪宅、园林、会馆怎么舒服奔怎么来,什么享受冲什么去。

“富人区”的“聚拢效应”不仅引导了扬州的消费潮流,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文艺工作者。

戏曲,在当时是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草根百姓的唯一的娱乐样式。据说在当时的扬州,是处处见戏台,满耳闻笙歌。什么京腔、秦腔、徽腔、昆腔、二黄调、罗罗腔能唱出道道儿的这里都有,整个儿一个“中国戏曲博览会”。

既然已渐成风气,这有社会地位、有经济实力的同志,自然就不愿意、也不屑于跟土老百姓去挤戏园子了。再加上各级领导时不常儿下来视察,陪领导看戏也是重要议程之一,从安全和尊重的角度考虑,于是,由个人出资豢养的、以专有演出任务为主的戏班(也称“内班”)应运而生。

最有钱的是徽商,那么这些个人剧团中,艺术素养最高的也自然是徽商的剧团。这些戏班从他们的家乡徽州到他们的客居之地,可以说都代表了当地的艺术欣赏的最高水准。他们雄厚的财力,使其能将最好的明星人才拢于旗下。譬如夜建白塔的那位大款中的大款江春,他的戏班就几乎是可以囊括大清朝“梅花奖”的班底。据说,这位戏曲鉴赏家的品位相当不低,他的家中常常“曲剧三四部,同日分庭馆宴客,客至以数百计”。就是整好几百人,想看啥看啥,看了吃吃了看,一副有了钱不知咋得瑟的腐败样子。

江春的私人剧团叫“春台班”,业务骨干是著名旦角杨八官和郝天秀。其中来自安徽安庆的男旦郝天秀,一个大老爷们比女人还女人,其妩媚腻人入骨,江湖人称“坑死人”。后来又来了个唱秦腔的魏长生,台上那狐狸劲儿跟这小郝有一拼。江老板对小魏同志非常赏识,一出戏竟支付出场费白银1000两。当时这帮拿钱不当钱的企业家们互相比艺术投入,排一出《桃花扇》用银16万两,一出《长生殿》索性40多万两,够一个县的老百姓吃好几年。

不过这些财力托起来的文艺团体也确实不辱使命,无论是各路唱腔的融合、表演技艺的提高、服装道具的美仑美奂,都是与时俱进。要不怎么后来一进京城,就把那帮粉丝给震得像傻子一样合不上嘴。

说话间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这个风流皇帝的80大寿。这位玩了一辈子的老同志决定与民同乐,咱们全国上下一起闹。于是乎,编制内外的、在职的二线的各民族的高级干部们(王爷、大臣),各级国家机关(六部、军界)、各界群众团体(各省会馆、各商业协会)都抓住这个普天同庆的契机,以给老大祝寿的名义,搞了一个全国性的文艺汇演-----“进献贺戏”。

据说当时的北京城热闹非凡。每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那是相当地红火。就跟那农贸市场和书市似地,满街筒子一路戏台,各路诸侯分好地段,锣鼓乐器呜哩哇啦南腔北嗓,好一派“衢歌巷舞之乐”。

扬州进京的戏班叫三庆班,由徽州籍盐商江鹤亭提供赞助。它是徽班中走出江南的第一支,忐忐忑忑地沿运河而上到伟大的首都试图去闯自己的天下。

一直以来,京城戏曲舞台的“老大”都是昆曲。它代表着上流社会的趣味,人称“雅部”,以“阳春白雪”的非常牛掰的姿态无视自它之外的任何“下里巴人”。

与“雅部”相对而言的什么梆子腔、皮黄腔、弦索腔、秦腔等等,都被统称为“花部”,也叫“乱弹”

。估计意思就是乌七八糟的一堆东西,没调儿。在“雅部”的眼里,它是意大利歌剧,那帮家伙就是二人转。跟我叫板?姥姥!

可谁料想啊,三庆班的进京演出竟一炮打响了。

其实也容易理解。啥东西吃长了都难免会腻,那咿咿呀呀的昆曲总听也备不住烦。徽班,以它丰富的剧目、独特的表现形式、别具一格的唱腔和华彩的服装,如一股清新之风迅速吹遍了京城的戏剧舞台。

三庆班的“登陆”成功给在江南翘望的徽班们树立了光辉榜样。随后,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等诸多徽班相继奔往北京,去开辟更加广阔的新的天地。

后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徽班在一众戏班中脱颖而出,成为京城最著名的演出团体。它们各自的骨干演员自然成了戏迷口中家喻户晓的舞台艺术家,当时那架势,不让赵本山潘长江郭德纲等一众小子。

“四大徽班进京”,于是成为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的标志性符号。

徽班,自然原是以徽调为主的。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什么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全以“拿来主义”兼收并蓄。它后来与秦腔的融合是它形成的第一个重要阶段。此后,湖北的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将汉剧声腔中的西皮与徽调中的二簧再次融合,丰富了徽戏的唱腔和板式。加上他们已立足京都,道白向北京话靠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到了道光年间(1840年左右),一直不断加入的各种“元素”终于结成了一个新的整体。其曲调板式之完备,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剧种。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的明星演员的出现,又使得粉丝大增,群众基础愈加雄厚。

京剧形成期的“同光十三绝”

再后来,这个被称为“皮黄戏”的“四不像”竟悄然摸进了宫廷。在类似于慈禧太后这样的狂热的文艺爱好者们的追捧下,它迅速完成了从“草根”到“精英”的蜕变,堂而皇之地走入了原本不可一世的高雅的殿堂。

1876年,来自京城的皮黄戏剧团到了新兴的工业城市上海。时髦的上海人对这个来自北方的艺术竟趋之若鹜,甚至视为己出,以至于上海后来成了它的在中国的另一个坚固的“根据地”。

就是那时,在上海的《申报》上首次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这个词后来便成为了它的名字,叫----“京剧”。

在中国所有的戏曲剧种中,它可能是最后一个来到世上;但在向世界展示时,它却是唯一的站出的代表。

它不是幸运儿,它的不可动摇的位置是因为它足够权威和足够丰富。这也不是历史的误会,在荡涤掉外表的一应浮尘后,发现原来它最美。

闻名遐迩的京剧“四大名旦”

脱胎于乡土的“百姓出身”,不到200年的形成历史,盘根错节、丝丝缕缕的“前世”渊源,形神俱备、博大精深的艺术境界在一代又一代大师们的发展与传承下,京剧艺术以其不朽的魅力丰富着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着来自东方大地的独特的文明。

什么是“国粹”?------“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现代汉语词典》)”。 我们可以不太懂,但我们却不能不敬畏它。

中国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源头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特别是十八世纪流行于中国南方的地方戏“徽班”。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入北京,参加皇帝的生日演出。随后又有不少徽班陆续到北京演出。徽班本来流动性强,善于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北京聚集了众多地方剧种,这使得徽班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数十年的融汇,京剧才算形成,并成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划人物。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性、女性皆有)四大行当,此外还有一些配角行当。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大都能通过脸谱表现出来。比方说,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蓝色喻意刚强勇猛,**表示人物残暴,金色和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通常认为,18世纪末是京剧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期。当时,不仅民间戏曲演出很繁盛,皇宫内戏曲演出也很多。因为皇家贵族们都喜爱京剧,宫廷内优越的物质条件为京剧的表演、穿戴规制、脸谱化妆、舞台布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宫廷与民间的戏曲相互影响,使京剧获得空前发展。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是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繁荣的标志是诸多流派的产生,最著名的是梅(梅兰芳1894-1961)、尚(尚小云1900-1975),程(程砚秋1904-1958)、荀(荀慧生1900-1968)四大派别。不同京剧流派都拥有一大批著名演员,他们活跃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舞台上,京剧艺术舞台盛极一时。梅兰芳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之一,他8岁学戏,11岁就登台演出。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30年,梅兰芳又率团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京剧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作为传统艺术精华而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今,北京的长安大戏院长年上演京剧剧目,每年举行的国际京剧票友大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京剧爱好者,京剧还是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中的保留项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提高京剧鉴赏能力。 2欣赏并学唱现代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3通过《唱脸谱》等戏歌,让学生通过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京剧的行当及京剧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甘洒热血写春秋》最后一句唱腔。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苏三起解》伴奏(准备:各种乐器)

师:请大家仔细听有哪些乐器(京胡、京二胡、月琴、板、大锣、铙、钹)。

生:区分京胡与京二胡、铙与钹的不同。

提问:你对京剧还有哪些认识(教师补充讲解)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三四百种戏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是一门把高度艺术化的声音、动作、脸谱、服饰和音乐融在一起的综合艺术,被称作“东方歌剧”,它也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所以它是中国的国粹。

提问:你们知道京剧的源头在哪吗为什么叫京剧

清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帝祝80大寿。后又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演变为京剧。因为最后在北京形成所以称为京剧。

2京剧行当与表演形式(准备:课件)

(1)京剧行当

师: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格、性别、年龄及身份的人物划分成四大行当,你们知道是那四大行当吗

生:生、旦、净、丑(原来有末,后来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师: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课件――京剧人物行当,教师随课件作口头讲解)。

①生(男性正面人物):老生戴胡须,小生清秀,武生等。

分别介绍各种角色的代表人物(诸葛亮、许仙、林冲等人)。

师:一般判断老生的标志是什么(胡须,京剧的行话中也叫“髯口”)

表演体会:学生一起学捋胡子的动作。

②旦(女性正面人物):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欣赏旦行)。

对各种角色所代表的人物形像作一些讲解。

表演体会:学生一起学圆场、亮相动作。

③净(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是一个学术名词,俗称“花脸”。正净(黑头\\铜锤)所扮演的角色多为朝廷重臣,唱、念、做派要求雄浑、凝重。副净(架子花脸)以做功为主,重身段工架。武净(武花脸)以武功为主。介绍不同的色彩所代表的意义,如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④丑(诙谐、滑稽或反面人物),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又叫“小花脸”,分文丑、武丑、丑婆(欣赏丑行扮相的剧照)。

(2)京剧的表演形式

师:在我们平常所看到的京剧表演中,通常是以什么表演方式来表达剧情的

学生:唱、念、做、打(互相讨论)。

师: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生:唱――唱歌;念――念白;做――舞蹈的形体动作;打――武术或翻跌的技艺。

①唱

师:京剧把“唱”“念”“做”“打”都融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这四大功夫各有侧重,但“唱”是京剧重要的表现手段,有求演员有一定的唱功。下面,我们来欣赏《玉春堂》中《苏三起解》选段落,听完后说说各唱腔的特点。

青衣唱腔特点:假嗓、高、亮、清丽、柔美。

学唱小嗓腔:“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②念

在一个唱段中,唱不是单独运用,经常与“念”配合,互为补充。

欣赏感受――《拾玉镯》中,刘媒婆与孙玉姣的对话,让学生感受京剧中的念白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是否一样。媒婆是京白,玉姣是韵白。

生:讨论回答。

师:很自然,京剧的念白分为京白和韵白,京白基本是京腔京味,韵白更讲究韵,是一种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语调,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它们与唱腔协调,相互衔接。它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演体会:模仿《拾玉锣》中刘媒婆与刘玉姣的对话,体会京白、韵白。

③做

师:人们常说京剧表演中“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就是说,他的表演动作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和动作。讲究以实找虚,比如舞台上没有门,但是演员通过表演却使观众看到了门的存在。

共同回忆《拾玉锣》开门片断并模仿,体会京剧中做的舞蹈化的动作。

表演体会:下面,请大家看看老师表演的动作是在做什么

老师表演喝酒,乘马等动作,让学生猜猜看是在干什么老师表演后,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

生:即兴表演

④打

师:京剧的“打”,不是武术表演,也不是杂技,而是提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段。

欣赏感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京剧《华容道》的片段,我们一同来欣赏演员的精彩表演。介绍“把子功”和“毯子功”、“水袖功”“甩发功”“手绢功”等。

3学唱现代京剧《甘酒热血写春秋》

(1)欣赏《甘洒热血写春秋》

介绍现代京剧并欣赏《甘酒热血写春秋》唱段。

师:请大家注意一下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在服饰、化妆、时代方面的不同有什么不同。

总结:现代京剧它在化妆、服饰、唱腔等等方面更符合我们现代人的特点、唱起来更上口。

(2)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这段表现的,是侦察排长杨子荣胆大心细、足智多谋、勇敢献身的英雄气概。现在,咱们就再欣赏一遍这段表演,

学生学唱:今日同饮庆功酒,壮志未酬是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4拓展(播放《唱脸谱》伴奏音乐,同步切换脸谱画面)

现代京剧使传统京剧又有了一个辉煌期。近年来,有一种以京剧为基础创新的音乐体裁――戏歌,颇受关注,如从各种人物脸谱入手以赞美京剧艺术出神入化的《唱脸谱》,信乐团的《北京一夜》、刘晓的《北京的桥》、《说唱脸谱》等,虽然加入了抒情性风味,但仍然保持京剧风格。

择曲欣赏:西洋歌剧《普兰朵》表现中国唐朝的故事,我想有一天,我们京剧也能演绎经典的外国题材,让京剧艺术走上世界,让世界艺术走入京剧,让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国京剧,使其成为一棵繁茂的常青大树,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6223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