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充满美食与景点的马来西亚霹雳州,你会爱上这座城

邂逅充满美食与景点的马来西亚霹雳州,你会爱上这座城,第1张

位于马来西亚半岛北部与中部区域的霹雳州,是马来西亚十三州属之一。这里有着两座古色古香城镇,一座叫怡保,另一座叫太平。作为现代与传统交汇的城市,这两个地方均有着举世闻名的地道 美食 、雄伟壮丽的自然景点,以及犹存百年的建筑地标,是你必游的城市选择之一!

芽菜鸡

芽菜鸡在怡保旧街场是具有代表性的 美食 ,许多游客会误以为这是“芽菜+鸡肉”组合在一起的 美食 ,实际上它们是分开上桌的,但两种食物搭配在一起享用,却比分开吃来得更美味。当地人特别使用含矿物质的地下水来种植,才会使芽菜特别粗大且爽脆清甜,这是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口感。

白咖啡

白咖啡源自于马来西亚怡保旧街场,已有半个世纪的 历史 。白咖啡指的并不是白色的咖啡,而是以低温和特殊手法烘焙,将咖啡的苦酸味降到最低,保留咖啡原有的色泽和香味之余,也达到少酸少苦少涩的风味。如果你来到怡保不喝白咖啡,那就等于白来了!

霹雳洞

在怡保北部靠近打昔山的地方,有许多大型的石灰岩山洞,是当年出家人进行冥想修行的场所,而霹雳洞就其中之一。

这里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坐像,洞内崖壁上有壁画百余幅,你可以花点时间在这里慢慢欣赏十八罗汉和唐三藏西天取经图,也可以沿着385级阶梯走到洞穴外的空地,鸟瞰怡保市区美景。

三宝洞

三宝洞坐落在怡保喇叭山的石窟寺,是一处环境祥和恬静,以佛教为主的 旅游 胜地。这里的洞穴为钟乳石洞,踩上246级陡峭阶梯就能登上石窟洞顶,一览怡保周边景色。

太平湖公园

马来西亚最古老的湖滨公园—太平湖公园,建立于英国统治马来西亚时期,当时因锡矿采掘殆尽遗留下废矿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才成为今日融合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名胜地。

充满诗情画意的太平湖公园,具有八个代表性的景点,合称“太平湖八景”,分别是铁骑寻芳、皇岗听猿、曲桥待月、碧水红莲、竹韵琴声、平塘独钓、春岛幽情、翠臂擒波,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安顺斜塔

霹雳州安顺市中心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安顺斜塔。这里当年用作储水用途,后来因建筑深陷土壤中才停止使用。现在却成为了当地的地标建筑,每到夜晚都会有七彩灯光照射斜塔,特别漂亮。

安顺斜塔拥有超过百年的 历史 ,是马来西亚难得一见的中国式宝塔设计,外观看起来是八层楼的建筑,但实际上里面却只有四层楼。在斜塔的顶部放着一个大钟,所以当地人也称它为大钟楼。

马登红树林保护区

马登红树林保护区位于霹雳州的十八丁,这里保留了马来西亚半岛最大面积的红树林,

同时也凭着妥善的管理工作,使这里获得国际认可,被誉为世界上红树林管理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作为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这片红树林也孕育了各种类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萤火虫等。

观赏萤火虫

十八丁是全马来西亚最多萤火虫栖息的地方,也是最大的萤火虫观赏及繁殖区。傍晚时分,码头的船家就会载着游客到观赏区,欣赏萤火虫隐藏在红树林间不停闪烁,犹如闪闪发亮的星星点亮着漆黑的天空。

阿育王不是皇后的嫡出,但他最得皇帝的青睐,并且战绩卓著,功盖众王子。在王位的争夺中不止一次生命受到威胁,最后在母亲的极力劝说下放弃王位 到国外流浪。途中邂逅因宫廷谋杀而流落在外的另外一个国家的公主和王子,随后阿育王与公主彼此相爱成为患难夫妻。因故阿育王被招回国,从此与公主失去音 信,后得知公主王子已经遇害。因悔恨没有能够保护爱妻,懊悔不已,爱痛之下白马王子阿育王立地成为印度历史上著名的邪恶阿育王。新娶妻子维德漂亮慈爱,是 虔诚的佛教徒。众多王子兄弟为争夺王位把阿育王送上战场以为就是送他上葬场,不料他愈战愈勇,反而在王宫站稳了脚跟。后来的无奈局势下阿育王被迫杀死了所 有的同父异母兄弟,并且大举开始兼并小国领土。战火烧到了阿育王前妻所在的国家,原来他日夜思念的妻子并没有死去,战场上夫妻相逢互不识,各自为自己的国 家战斗,最终血流成河……

阿育王也许是印度历史上最重要的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该王朝的创始人旃陀罗笈多之孙。旃陀罗笈多是一位印度军事领袖,他在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后的岁月里,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在印度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主要的帝国。

  公元前325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从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留下了一支军队。这时,旃陀罗笈多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军队。随后,他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由于他出身在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后来人们把旃陀罗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

阿育王的父亲是帝国的第二代国王宾头沙罗。阿育王只是宾头沙罗王众多王子中的一个。他从小就特别崇敬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喜欢听佛祖如何经过许多肉体和内心的痛苦终于成佛的故事。他对他的兄弟们说:佛教可以教人消灭个人欲望,使人安分守已,这对治理国家很有用处。

  阿育王的生卒年不详,也许是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73年,宾头沙罗王病逝。不久,为了夺取王位,王子和公主们进行了残酷的内战,其中最为激烈的是阿育王和长兄之间的战争。在这场争夺王位的斗争中,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后,阿育王夺取了王位,但直到称王后的第4年,阿育王才举行正式的登极典礼(灌顶信仰式)。

  阿育王即位后,就追随祖父旃陀罗笈多的事业,开始向外扩张。他曾征服过湿婆萨国,但最大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羯陵伽是孟加拉湾沿岸的一个强国,拥有步兵6万,骑兵1万,战象几百头。这个国家不仅在军事上很强大,而且由于海外贸易发达,在经济上也很富庶,这就引起了阿育王的注目。在他举行登极典礼后的第八年(约公元前262年)开始向羯陵伽大举进犯。最后羯陵伽国被他征服,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羯陵伽战争对阿育王影响极大。在羯陵伽战争结束不久,阿育王同佛教高僧优波毯多进行了多次的长谈。最后,在他的感召下,皈依了佛教,成了一名虔诚的教徒。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他曾经发布过一个敕令,在敕令中他说:他对羯陵伽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 “感到深切的忧虑和悔恨。”后来他又一次向全国的人民宣布:“战鼓的响声”沉寂了,代替它的将是“法的声音”。今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 扬佛法,从此以后,他将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宣扬佛法的高僧。

  阿育王所说的“法”,就是以佛教的伦理道德观为基础,强调仁慈的实践和虔诚的思想。他认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信仰佛法,重要的在于行动。一个人能否向善,不是看他参加了多少次佛教的仪式,而是看他在每一件事情上是否能按照佛法去做。

  阿育王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家庭作为人生的基点,首先在家庭中体现他所说的那些道德。主要是要服从父亲,尊崇老师和长辈;对亲朋好友要慷慨和友好;对待仆人和贫苦的人要乐善好施;对待动物要仁慈,不能滥杀。

  阿育王首先以身做则。他宣布在全国废除斗兽之类的血腥娱乐,不充许用动物做杀生祭礼,在宫庭里对王公大臣们喜欢的狩猎游戏也加以限制。

  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下令把他的生平和政策都雕刻在他的广阔国土上的岩石和石柱上。这些纪念碑有许多至今尚存,它们的地理分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阿育王势力范围的可靠信息,上面的碑文是我们了解他的生涯的主要来源。还提上一句,这些碑文也被认为是杰出的艺术品。他还召集了全国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

  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印度公主在去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传教时,不仅带去了许多僧侣和佛典,还带去了一枝神圣的菩提树的树枝,并亲自种植在锡兰,这棵菩提树在锡兰一直生长到今天。

  经过一番宣传和使节往来,佛教不仅传遍了锡兰,而且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

除了宣传佛教,阿育王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如扩大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建立医院等等。在阿育王在位的40多年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 誉。在印度和其它一些国家的历史著作里,他被称为“伟大的阿育王”。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就连我国的宁波,还曾经有过阿育王寺,说明阿育王在中国也是有影响的。

阿育王死后不到十五年,孔雀帝国便土崩瓦解,此后从未恢复。但是佛教得到过阿育王的支持,他对世界的长期影响是巨大的。他登极时,佛教只在印度西北的一弹丸之地流行,但在他死去时,它的教徒遍及印度各地,而且迅速传向邻国。除了乔达摩·悉达多本人以外,阿育王对佛教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宗教所起的作 用比任何其他人都大。佛教的创始当然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的传播,则要归功于阿育王。

文/萍子

我在佛前沉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遇到你,我落下一颗忧郁的泪。

前缘篇

佛说:我因无爱而成佛,你贪恋凡尘如何成佛?

我忏悔。

佛说:忏悔无用。你有未了的前缘,去吧,去续你的姻缘,我等你回来。

为此,我在菩提树下求了五百年。

你说:自你在佛前求与我相遇的那一刻起,我整整失眠了五百年。

我问:冥冥之中,你是否就是我为缘而几经轮回的那个人?

你说:是的,五百年前的那一天,你无意中经过了有我的路,我一直等你,来实现这场擦肩而过的缘。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我苦苦哀求佛祖,让我们再结一段尘缘,相恋相伴走过月月年年。

佛说:除非海枯石烂、沧海变桑田。

于是我求佛祖,来世把我变成一只填海的燕,历尽千辛直到把大海填满,换你我的今生缘。 所以佛安排了今生的相见,让我与你尽这一段未了的前缘。缘尽,则曲终人散。所以,如果你遇到我,请一定不要走开,因为我怕来生,再无缘与你相见……

前世篇

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们的前生曾会是什么?

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也许,你的前世是一枝深山里的海棠,在逢秋夜半,被卷入姑苏城外的客船。远风吹灭了沾霜的渔火, 却吹不尽弯月沉没的忧伤。也许,我的前世就是忘忧河上撑篙的船夫,孤舟、蓑衣、斗笠,在红尘中摆渡。拾一抹花瓣,从此潇湘谢却,钟声不继……

也许,你的前世是一缕彤云的影,在昏黄天际,划过苍凉的露的烟痕,魄散时回归佛温柔的水心, 倾听来自神明悲悯的声音。也许,我的前世是一滴晶莹的泪,由寒山寺的佛眼,坠落万丈繁华。在漫天飞舞的季节,凝成枯碎花瓣上相思的露,却唤不醒沉睡的精灵,只好在清晨中悄然化去。

你若是山野柔柔的清风,我必是因你而复苏的小草。你若是天上悠游的云朵,我必是云朵里酝酿的雨珠。你若是田间清澈的溪流,我必是溪流中畅游的鱼儿。极至你是万物的化身,我也依然将你紧紧拥抱,只因有你有我,今生相随!

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

我说:前生,你在我的眼睛里;今生,你在我的牵挂里;来生,你在我的血肉里。。。。。

约定篇

当你我邂逅,碰触了彼此的双眸,我在遥想,你我曾经如何许下前生的约定?是否也是一个午后,没有雪的冬日,在那绚烂的烟火中,我们为彼此许过愿?是否也有一份这样的温馨和激情,我是否也被你动情的歌声感动?你是否也闪着这样坚定的眼神,坚定得容不下我的软弱?心是否也曾因某次伤心才靠近,靠近了……平时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我问佛祖: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佛祖无言,佛祖心如止水。佛祖,你有爱情吗?佛祖笑吟吟地,无比慈祥,那笑容如同容纳百川的海水,深不见底。可我有,但我从不轻易对谁许下诺言,为这份执著让心在寂寞中隐隐作痛。

长相伴,雅韵悠然。冰弦纤指,心意暗牵。绫香楼,携手双仙。最爱窗外,秋水长天。盼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缘。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梁祝化蝶早已不知所踪,曾经的共舞化作风中瑟瑟的相拥;那华丽浪漫的爱情之舟也早已沉睡于冰冷的北大西洋底。我羡慕他们,因为生死相守才是人间永远的幸福。 俗世中多少有始无终的爱情,让人很久、很久都无法释怀。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一千一万种思绪,一点一滴都有你。即使此时你对我并无爱意, 我又如何能不心存感激?比翼飞燕,并蒂青莲。寄苍生,且乐怡然。应谢月老,红线得牵。促前生情,来生意,此生缘。

缘是什么

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诗写婵娟,词谱秋莲。喜榕树,书香氤然。香梅品尽,两处情牵。谢诗为证,曲为媒,词为缘。隐隐青竹,脉脉红莲。深深院,绮韵盈然。花前携手,秋波相牵。道眼中情,情中语,语中缘。

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

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 仍难逃宿命之劫。

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晨钟暮鼓,日走云迁。怕依窗、独对钩弦。去也兰舟, 远也红楼,怯深寒,罗袖轻裘。花开梦里,月隐山中。华年逝水,逐浪萍踪。若流光影,太无定,太匆匆。

佛说: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

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今生篇

我倚着海市蜃楼,吐呐着千年的风。我看见,在心的横切面上,长睡着一朵莲花。

佛说:你要静静等待,等待花开的时刻,等待风拂过花萼,以唤醒前世种下的梦。我于是虔诚地祈祷,愿你,能盛开最温柔的饱含沧桑的回眸一笑。

我走过小路,路旁的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令我不禁驻足凝视,难道是因为前生无意抛下的一粒花籽,才有这今生的道旁相见? 但花儿只是静静的绽放,仿佛这就是它生命的全部。

我走过大山,那巍峨的山峰令我熟悉莫名,难道这就是我前生的故居,所以才有这今生的魂牵梦萦?但大山依然如千年前般的沉静,仿佛在说世事不外如是,一切皆空,不是风动而是心动!

我走过海洋,汹涌的洋面令我又是兴奋又是亲切,难道这就是我前生荡辑浮舟的家园,所以才有这今生的故园难舍?而海洋却露出了难得的平静的面孔,不起一丝漩旎,如镜面一般,仿佛在说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总让它留在心上呢?

我终于跋山涉水,从网络里,出现在你的面前,我走近你,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让我是那样的心动,难道在前生我就已为你心田深陷,不能自抑,所以才有这今生依旧的心情?而你,亦是那样地沉默,我才发现,匆匆挣脱我紧握的手的,哪里有什么回眸,也许是我们的缘分,修的还太浅、太浅!我明白了,或许今生的相遇已是上天的恩赐,或许我们前生的缘分已经注定,今生,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

凭一颗晶莹的泪,将流不完的伤悲,流不尽的心碎,在人间化成飞灰,又有谁信手拈来谈笑,又有谁会在我的故事里留下他的眼泪?

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

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

我决定上山,用整整一天的时间专心致志的想你,然后下山时候全忘记。于是我看释迦牟尼时想你,看十八罗汉时想你,看千手观音时想你,希望找出让你永远爱我的法宝,而不是最终的离开。脑海里你最初的深情反反复复地证明,你曾经给过我这尘世间最温暖的情怀。

我叹息。

你问我为何总是叹息?

哦,别怪我的眷顾,别怪我的形影不离,别怪我用千百次守望,换你一个冷冷的轻瞥。你可否细听到我心的顾虑:今生你我仅有五次相遇,若凑不足五百次回眸,来生,我将如何见你?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那你我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样的缘分?

惜缘篇

在晨钟暮鼓中初雪飘落,初雪消融,世间万物大约都是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吧。

我说:我想忘记。

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

经云:众生无我,苦乐随缘,宿因所构,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一切悲喜都由心生。当你心中有爱恨,你眼中必定是一个翻腾颠倒的世界,平静过后也并非一无所有,其实何为有,何为无?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道理虽对,却很难做到,再破碎的心,再陈旧的伤口,人却还是坚持不停的缝缝补补,不肯丢弃。 

我开始试着将所有的怀疑与怨恨,这一切蒙蔽了美好本质的东西丢弃。这么做很辛苦,无异于放弃整个爱情。渐渐地我发现原来只有将这段感情慢慢放下,慢慢置身事外,我才能从中剥离出回忆中你所有的好,而不是用所有的不好来抹杀曾有的欢乐,就算有千般万般的苦痛,毕竟你曾带给我最美丽的心情。

于是那人间绚烂的光彩重新在我面前大放光华,我终于明白,佛说你爱我,至少曾经爱过。当你心中有爱,那么光彩就是笑容,当你心中有风景,那么光彩就是美丽,随心所至,光彩来源于一切心中美好,或曾经美好的事物,总之让我无法舍弃,所以我心甘情愿地忍受光彩被遮蔽的瞬间黑暗。 

佛问:你忘记了吗?我回答说没有,或者说忘了吧,留存美好,忘记悲哀,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嘛。

你说的。 

佛笑得很开心,千百年来佛一直笑得很开心。 

说人生如梦,是因为人生存在不可知的未来;说梦如人生,是因为有梦才存在生活的欲望。注定的相识,如春季花开的声音,悦耳的清脆。注定的离别,像晨曦的露水,平静的美丽。与其说爱是种缘,不如说是留下幸福记忆的巧合。那巧合,使得傍晚的云端,紫霞闪过。

佛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

百年前离别的那一天,我们没能留住来世篇

我被雷电锁到了蓬莱仙境,整整过了三千年。

佛说:你的爱不在天上在人间,你到俗世中将看的第一眼就是你这份不朽的尘缘——那化解冰雪的容颜。

三千年后,我睁开了眼,眼前不再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仍旧是那片蓝天,三千年来我未曾改变,而你或许化成天仙。三千年的痛苦将我推向宇宙的边缘,对你我就从未困倦。这三千年的相思算不算是爱恋?思君忆君不见君,泪涉青衫还断情!真是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我问:岸是何?苦海又是何?

佛说:百态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红尘方为上岸。 

我问:若是世人都上了岸,又到何处找苦海?又到何处找岸? 

佛说:百态之世存百态之人,人即有百态,世也便需百态,又何分苦海与岸,出世入世。人之生来,历百难而成,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即需要百年而树,便需历百态而成百态,喜则喜矣,悲则悲矣,痛则痛矣,乐则乐矣。一味无欲便树不了人,便失去了人的本气。纵西风凋碧树,难望天涯尽路。纵举杯邀月,难以当年烟霭纷纷;纵金陵霸气,难成百年好事!大江东去,几曾见黄鹤归来?雁过斜阳, 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好生惆怅!河畔青草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佛说:你记得回来的路,却为何忘了人间的距离。这岸的魂,莫问对岸的魂来自哪里?对岸的魂,莫问这岸的魂渡往何方。去吧,相忘于黎明时分的奈何桥底。

无缘何生斯世,无情尽累此生!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多情自古空余恨,何必一往情深?何必叫人太认真! 

不,如果真有来世,我愿即刻化做轻烟随风飘去,将今生的遗憾化为来世的缘;将串串泪珠化做芬芳的雨露,熔化冰封的心扉;留一枚永远的种子,期望来生,重生一片完美的情缘。如果还有来生,你依然是我唯一的选择!茫茫的天空下依旧回荡着我们的誓言——来世再见~~~来世再见~~~

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我说:合上手掌,你无需拥有全世界;放了拳头,你能包容一切……天堂乎?网络乎?虚幻、飘渺、无边际,沉浸其中只会变腐化无心。平淡意味永恒,那么我们追求的又是什么——平淡无味的一生? 那一夜之间月圆了,那一刻之后云黯了,那一笑之后你消失了,夜来的时候是借了我的心跳的,月来时我忘却了。我呢?

佛说:你的魂已在时空间了,披着袈裟念经的僧人,皮囊里裹着有凡人的色的欲望……

—前世—

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们的前生会是什么?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也许,你的前世是一枝深山里的海棠,在逢秋夜半,被卷入姑苏城外的客船。远风吹灭了沾霜的渔火, 却吹不尽弯月沉没的忧伤。也许,我的前世就是忘忧河上撑篙的船夫,孤舟、蓑衣、斗笠,在红尘中摆渡。拾一抹花瓣,从此潇湘谢却,钟声不继……

也许,你的前世是一缕彤云的影,在昏黄天际,划过苍凉的露的烟痕,魄散时回归佛温柔的水心, 倾听来自神明悲悯的声音。也许,我的前世是一滴晶莹的泪,由寒山寺的佛眼,坠落万丈繁华。 在漫天飞舞的季节,凝成枯碎花瓣上相思的露,却唤不醒沉睡的精灵,只好在清晨中悄然化去。

你若是山野柔柔的清风,我必是因你而复苏的小草。你若是天上悠游的云朵,我必是云朵里酝酿的雨珠。

你若是田间清澈的溪流,我必是溪流中畅游的鱼儿。即使你是万物的化身,我也依然将你紧紧拥抱,只因有你有我,今生相随!

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

我说:前生,你在我的眼睛里;今生,你在我的牵挂里;来生,你在我的血肉里。

—约定—

当你我邂逅,碰触了彼此的双眸,我在遥想,你我曾经如何许下前生的约定?

是否也是一个午后,没有雪的冬日,在那绚烂的烟火中,我们为彼此许过愿?是否也有一份这样的温馨和激情, 我是否也被你动情的歌声所感动?你是否也闪着这样坚定的眼神,坚定得容不下我的软弱?心里是否也曾因某次伤心才靠近,靠近了……

平时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我问佛祖: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佛祖无言,佛祖心如止水。佛祖,你有爱情吗?佛祖笑吟吟地,无比慈祥,那笑容如同容纳百川的海水,深不见底。可我有,但我从不轻易对谁许下诺言,为这份执著让心在寂寞中隐隐作痛。

长相伴,雅韵悠然。冰弦纤指,心意暗牵。绫香楼,携手双仙。最爱窗外,秋水长天。盼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缘。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梁祝化蝶早已不知所踪, 曾经的共舞化作风中瑟瑟的相拥;那华丽浪漫的爱情之舟也早已沉睡于冰冷的北大西洋底。我羡慕他们,因为生死相守才是人间永远的幸福。 俗世中多少有始无终的爱情,让人很久、很久都无法释怀。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一千一万种思绪,一点一滴都有你。即使此时你对我并无爱意, 我又如何能不心存感激?比翼飞燕,并蒂青莲。寄苍生,且乐怡然。因为谢月老,红线得牵。促前生情,来生意,此生缘。

—今生—

我倚着海市蜃楼,吐呐着千年的风。我看见,在心的横切面上,长睡着一朵莲花。佛说:你要静静等待,等待花开的时刻,等待风拂过花萼,以唤醒前世种下的梦。我于是虔诚地祈祷,愿你,能盛开最温柔的饱含沧桑的回眸一笑。

我走过小路,路旁的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令我不禁驻足凝视,难道是因为前生无意抛下的一粒花籽,才有这今生的道旁相见? 但花儿只是静静地绽放,仿佛这就是它生命的全部。我走过大山,那巍峨的山峰令我熟悉,难道这就是我前生的故居, 所以才有这今生的魂牵梦萦?但大山依然如千年前般的沉静,仿佛在说世事不外如是,一切皆空,不是风动而是心动!

我走过海洋,汹涌的洋面令我又是兴奋又是亲切,难道这就是我前生荡荡浮舟的家园,所以才有这今生的故园难舍? 而海洋却露出了难得的平静的面孔,不起一丝漩旎,如镜面一般,仿佛在说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总让它留在心上呢?

我终于跋山涉水,从网络里,出现在你的面前,我走近你,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让我是那样的心动, 难道在前生我就已为你心田深陷,不能自抑,所以才有这今生依旧的心情?而你,亦是那样地沉默,我才发现,匆匆挣脱我紧握的手的, 哪里有什么回眸,也许是我们的缘分,修得还太浅、太浅!我明白了,或许今生的相遇已是上天的恩赐,或许我们前生的缘分已经注定, 今生,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凭一颗晶莹的泪,将流不完的伤悲,流不尽的心碎,在人间化成飞灰,又有谁信手拈来谈笑,又有谁会在我的故事里留下他的眼泪?

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我决定上山,用整整一天的时间专心致志地想你,然后下山的时候全忘记。于是我看释迦牟尼时想你,看十八罗汉时想你, 看千手观音时想你,希望找出让你永远爱我的法宝,而不是最终的离开。脑海里你最初的深情反反复复地证明,你曾经给过我这尘世间最温暖的情怀。我叹息。你问我为何总是叹息?哦,别怪我的眷顾,别怪我的形影不离,别怪我用千百次守望,换你一个冷冷的轻瞥。你可否细听到我心的顾虑:今生你我仅有五次相遇,若凑不足五百次回眸,来生,我将如何见你?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那你我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样的缘分?

释迦牟尼身边的是阿难、迦叶两位尊者。

释迦佛像,佛旁有两位侍者,一位年轻的是阿难尊者,另外一位较老的就是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抱拳不合掌,就因为他曾为佛亲手装金,十指的光明特别大。若是合掌,光明刺眼,来礼佛的人,眼睛便会睁不开。因此佛开方便,令他抱拳,不必合掌。

释迦佛灭度後他是第一代祖师,这位大饮光尊者是「头陀第一」,头陀华言抖擞,即抖擞精神,精进用功,终身修持头陀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

迦叶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大富豪,释迦牟尼成佛的第三年化度他为弟子,八天就成为阿罗汉。迦叶曾率领500弟子在韦提河山修习头陀苦行,因此被称为“头陀第一”,头陀在佛教中是苦行僧的意思。迦叶领导佛教二十年,涅槃后由阿难陀接任佛教领导权。

扩展资料:

阿难尊者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当侍者达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

佛祖涅槃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

摩诃迦叶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赖;于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直至阿难(梵A^nanda )为法之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槃。

禅宗以其为佛弟子中修无执着行之第一人,特尊为头陀第一;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至今传诵不绝。此外,过去七佛之第六佛亦称迦叶佛。另佛弟子中,优楼频罗迦叶、伽耶迦叶等皆有迦叶之称。佛陀入灭后三百年之小乘饮光部之祖亦与迦叶同名。

-摩诃迦叶

-阿难尊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6404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