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写《葬花词》时主要想表达什么感情?

林黛玉写《葬花词》时主要想表达什么感情?,第1张

主要内容:黛玉在房中歇息时,宝玉赶过来说玩笑话,惹恼了黛玉。宝玉恰遇到事立刻出去了,晚上黛玉来看宝玉,听到宝钗在宝玉处说笑并看到宝钗走了,自己叫门时,小丫头以为是宝钗没开,黛玉伤感不已。

第二天在外面看到春残花落,又想到自己寄人篱下,唯一的知己宝玉似乎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就把残花埋葬于花冢,伤心之下,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葬花词》。

扩展资料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么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

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

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  。林黛玉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程高本)

-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不仅是对花的怜惜,更是对自己 处境的无奈,她是向往爱情的,宝玉与他的相恋让她幸福,但贾母的反对以及众人各自不一的态度,让她深深的失望,但是为了宝玉,她努力的想去适应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但是后来宝玉的迷糊以及众人的态度让她深深的生出一种无力感,她伤心,也恨,恨着大家的冷酷,恨着自己不争气的身体,连带的也有对宝玉的失望,种种情感以及宝玉与宝钗的喜结连理导致了黛玉的香消玉殒。

黛玉前生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灵河是在西方极乐世界。黛玉是灵河里孕育的仙草,所以非常有灵性的,而且通草木之心。她对自然的花与草有着深深的爱。因此,当花落时黛玉会非常伤心,就像自己的命运与花连在一起。黛玉的葬花也是《红楼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故事情节。黛玉面对花落,感叹自己的身世,她希望落花能够有一个好的归宿,所以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葬花。而且黛玉的葬花也是与宝玉的情感的升华。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昏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原本只是想怕糟蹋了落花,把花丢在水里随流水而去,而黛玉的想法恰好相反,她认为花丢在水里,一旦遇到混脏的地方,岂不是把花都糟蹋了,还是把话埋葬了好,随土化了,更干净。两个人最后达成一致按照黛玉的方式葬花。

宝玉前生是神瑛侍者浇灌了绛珠仙草。后神瑛侍者意欲下凡,警幻仙子管人家风月,于是准许神瑛侍者下凡。降株仙子恳请警幻仙子让自己也下凡为人,以眼泪还灌溉之情、甘露之惠,于是各自下凡。此生黛玉就是来报恩的,因此,黛玉为宝玉流了太多太多的眼泪。

因为黛玉与宝玉前生都是仙,所以对人们世俗的功名利禄是非常淡漠的,他们的心中是没有尘世的浮躁的。宝玉与黛玉都是具有灵性与通透的智慧的。而且两个人的心是相通的,当宝玉不愿意走仕途之路,而黛玉非常理解宝玉,包容宝玉,黛玉是宝玉灵魂深处最爱的人。

另外,宝玉与黛玉两个人前生都是仙,体现在他们的真,率真,真挚,真诚。把自己最真的一面袒露出来,没有口是心非,内心纯洁无瑕。还有两个人的聪慧与灵气的都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宝玉只痴痴地爱着他的林妹妹,而林妹妹的去世,他便觉得在世间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悲凉凄惨,一切是那么无力抵抗,一切皆是天意。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面对爱情要勇敢地争取,还要学会珍惜。要寻找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人,才会获得幸福与快乐。

认知美、探寻美、

发现美、热爱美。

追寻美的足迹,

过美丽人生。

丽文悦心,

用美丽文字,

愉悦心灵。

编者茹立文,

文学爱好者,

喜欢文学与诗歌。

愿生活与诗常相伴,

愿岁月与美常相依!

自网络。

部分内容来自《红楼梦》

极度悲伤的心情。

《葬花吟》,因为这首诗是林黛玉在痛苦的状态中写就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引用一句话说过: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而林黛玉的这首《葬花吟》可谓是字字滴血,极为的悲情,极为的痛苦。

创作背景

林黛玉写下这首《葬花吟》还是因为一个误会,话说那贾宝玉被贾政叫去训话以后,惹得众人都替他担心,生怕他又挨贾政呵斥。这林黛玉也是如此,所以就好心到怡红院准备探望宝玉,谁知碰巧撞见晴雯和碧痕在院子里吵架,这院子门又恰巧给关上了。

林黛玉就去敲门,而晴雯和碧痕这两丫头都在气头上,谁也不去开门,林黛玉以为她们没有听出来自己的声音,于是又叫了两声,偏生这晴雯没有听出来是林黛玉,加上又是个暴脾气,就出言不逊加不开门。

这让天性多疑和敏感的林黛玉伤心,不免伤怀黯然于自己寄人篱下的苦楚。于是越想越难过,翌日就跑到她葬花的地方一边哭得梨花带雨一边写下了这首《葬花吟》。

黛玉葬花的寓意并不只在葬花,而在于葬花吟这首诗,其内容体现了黛玉内心真实的感情,以花喻人,那么黛玉在葬花前究竟是怎样的处境,她又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呢?我觉得黛玉葬花真正悲伤的是自己孤苦无依,无人为自己谋划将来之事。

一、事件回顾

林黛玉去找宝玉玩耍,而宝玉身边的丫鬟晴雯却没有开门。于是黛玉把错放在宝玉身上。所以第二天遇到百花凋零的场景无端勾起一阵暗火,转而又引发伤春愁思,于是在其他姐妹嬉戏玩耍的时候,独自一人去桃树下,拿着袋子,将是下被风吹落的桃花一一捡起来装进袋子里,拿着锄头又在桃树旁边挖坑,将桃花埋起来,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这便是黛玉葬花事件的概括。

二、追根溯源

红楼梦的开篇就介绍了林黛玉的身世,她本是西方河畔边的一株绛珠草,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于是投身到林府,用一生的眼泪偿还恩情。林黛玉从小容貌秀丽,从刚进贾府众人的态度就可以窥探一二。再加上她又是贾母最宠爱小女儿的孩子,所以受到贾母的爱屋及乌。尽管有贾母的宠爱,林黛玉还是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尤其是她的父亲林如海去世,让黛玉彻底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的处境。也正是这样的氛围造就林黛玉悲春伤秋的性格,所以才会遇到一些小事就习惯多想,长此以往造成自己身体越来越亏空。

三、以花自喻

黛玉葬花的事件表明黛玉与落花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表面上看是对落花的哀悼,而真正伤感的则是自己飘零孤独的处境。没有父母在身边为自己谋划,即使有心爱的宝玉可也心里明白两人无法有幸福的结局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91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