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我一些关于酒的诗句及意思
既然是与酒相关,就把这个也放上吧,还算经典。
《饮中八仙歌》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街杯乐圣称世贤。宋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诗中写的几人,因酒显得格外憨态可掬,距离感尽失,可是豪情丝毫不减。是老杜诗中少见的风格,不过我很喜欢。
分享一下^^。
2 关于酒的诗句有哪些李贺·赠陈商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人生有穷拙,佳人一壶酒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钼俎豆。学为尧舜文,时人择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旁苦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橄,得气为春柳。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李贺·白昌谷到洛后门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雪霰蒙晓昏。
谵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石涧冻波声,鸡叫洗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枝头非饮酒,吾请适其人。
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韦郎好兄弟,迭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李贺·拂舞歌辞吴娥声绝天,空云闲徘徊。
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樽有鸟程酒,劝君千万寿。
全胜汉武锦楼上,晓望晴寒饮花露。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从蛇作龟二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背有八卦称神仙,邪鳞顽甲滑腥涎。苏武·别诗骨肉缘枝叶,结交亦有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呜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李陵·别诗夹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北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思我愁。独有盈觞泪,与子结绸缪。
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欢娱,聊厚不为簿。
古诗十九首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庾信·对酒诗数杯还已醉,风云不复知。唯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
曹植·送应氏诗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燕婉,我友之朔方。亲呢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融起高翔。
应璩·百一诗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阮籍·咏怀诗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
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博云·前有一樽酒置酒结此会,主人起行觞。
玉樽两盈间,丝理东西厢。舞袖一何妙,变化穷万方。
左思·咏史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旁无入。
虽无壮土节,与世亦殊伦。陶渊明·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霸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动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关于酒的七言诗(二)高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李白·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流夜郎赠卒判官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李白·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醍。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酌,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醱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槽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风笙龙管行相催。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有关于酒的诗句及蕴含的深意描写酒的诗句《问刘十九》白居易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5303564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新丰主人 储光羲 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 相逢旅馆意多违, 暮雪初晴候燕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
4 关于酒的诗句描写酒的诗句
《问刘十九》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新丰主人 储光羲
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
相逢旅馆意多违, 暮雪初晴候燕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晨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重经巴丘 张继
昔年高接李膺欢, 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落, 酒肠俱逐酒庭宽。
浮生聚散云相似, 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 秋风回首泪阑干。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皎然
九日山僧院, 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 谁解助茶香。
曹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山中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酒逢知己千杯少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亏天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含义自己领悟
5 关于酒的诗句1、行路难·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白话翻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2、戏问花门酒家翁
作者岑参 朝代唐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白话翻译:
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
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3、陇西行
作者王维 朝代唐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白话翻译:
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
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
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4、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白话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5、清明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白话翻译: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6 关于“酒”的名句和诗句有哪些1、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宋代:高翥《清明日对酒》
释义: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2、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唐代:李贺《致酒行》
释义:我独自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3、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唐代:王维《酌酒与裴迪》
释义:斟酒给你请你自我宽慰自己,人情反复无常就像波澜汹涌变化无常。
4、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宋代:欧阳修《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释义:西湖风光好,乘画船载着酒肴在湖中游赏,急促繁喧的乐声中,不停在客人住地传着酒杯,湖面风平浪静,缓缓前进的船儿中安睡着醉倒的客人。
5、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宋代: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释义:我盛情邀请他们在花下同游,为欣赏这最后的春光频频劝酒。
6、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清代: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释义:乍暖还寒的时节天下着小雨,酒醉后残存的余香似乎也在模仿着秋天的伤感情绪。
7、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唐代: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
释义: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流泪沾满汗巾。
8、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唐代:李白《对酒行》
释义:虽然有盛宴美酒,但欢饮不畅,没有举杯的心情。这样人生的即逝,谁能不感慨万千呢?
9、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宋代: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释义:忧愁烦恼催短催白了头发,憔悴的容颜凭借酒力发出红润的颜色。
10、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宋代:晏殊《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
释义:又是残春天气,青梅煮酒,好趁时新。
7 古诗中关于酒的诗句1、晋·曹操《短歌行》 原文选段: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释义: 靠什么来排解忧愁呢?只有这消愁的美酒。 2、[明] 童冀《杂诗(五首)》 原文选段: 尊中有美酒,胸次无尘事。
释义: 这杯中盛满了美酒,胸中就没有尘世间的俗事了。 3、[唐] 许坚《题扇》 原文选段: 哦吟但写胸中妙,饮酒能忘身后名。
释义: 我把脑海中的诗句都写了出来,喝了酒之后就能忘记身后的声名。 4、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原文选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释义: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5、唐·杜牧 《清明》 原文选段: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释义: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8 找关于〔酒〕的诗句中国人爱酒,中国古诗中关于酒的好作汗牛充栋。
原想上网查查有没有人对此作过汇拢,无意间却翻出一篇好文章,是几位网友对白居易一首小诗的评论,随意而精到,语间流露出的淡谈温情,正如此诗的意境。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如意: 这是我最爱的一首五言诗。想那绿该是浅浅的绿,嫩生生浮在杯中,让人想起春天。
而那红该是近似于紫砂般的敦实的红,透出通红的炭火,可以暖身,可以暖心。雪是冷的,酒是温的,情是热的,极端素朴的句子,描蓦出极端素朴的景致,可是因了有情的缘故,显出极端的一种美丽来,让人沉醉的岂只是酒呢?那样的一份温暖,是可以把人从冰天雪地的荒寒中隔离开的,是可以让人心中的冰层一点点融化的。
chunfu: 少时曾读过此诗,后来可能淡忘了。最近又在书院之中见到,很喜欢。
闲暇时那诗句和意境便常常不自觉地从脑海中泛出,于是便在心中反复吟诵,于是心中便生出一种情绪,“美啊!”。这种感受本来是难以言明的,如非要说:CHUNFU也只能道出自己想到了什么: 清静,优闲的农家生活,淳朴的世风; 返朴归真的感受; 生活的真意。
生活,真美! 最后两句,真是人体天意,天遂人愿。 陈拴牛: 这首也一直是俺最喜欢的:-) 最后好像是:更饮一杯无? 也许是俺记错了,现在也没法查,但您不觉得"更"字要好些吗? 如意:关于“能饮一杯无” 呵呵,知音!不过我仍认为以“能”字为好。
我手里的两个版本,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和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此诗的末句都是“能饮一杯无”,而我个人也认为,以“能”字为好。相比“更”,“能”更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天晚欲雪,寒意侵骨,“能饮一杯无”,一杯酒,一片情,这发问的情态实在传神,而若是“更”,好象已是酒过三巡,虽也是殷勤劝客,但那种冷热的对比,弱了很多,而劝友人以酒驱寒的心意,也不免淡了许多,和一般的寒喧区别不大了,不能更好地突出二人情意。
一己之见,还请指正。 陈拴牛: 您那些书俺也都有,可惜现在手头连个中国字的书也见不到,想必一定是“能”字了。
但俺还是觉得“更”字好些:-) 的确。“能”字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但感觉是软语相向,透着点假,莫如“更”字有豪气,仿佛是说:马上要大雪了,还走什么走,喝个痛快拉倒!哈哈,俺喜欢这种气氛。
对不起啊,俺是个牛脾气,比较倔。 俺总是喜欢怀疑,小时候读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俺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归”字代替“还”字,从韵节上“归”字要好些,等大了点,才感觉到“还”字那种得胜后兴高采烈着急回家的意思,好比“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
唉,毕竟杜甫只有一个啊! 萧然: 周美成“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不如”二字,与此意正相仿佛,只是其境不及唐诗高远。“能饮一杯无?”闻之直欲将此杯一饮而尽。
Little Fish:“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所以说“能饮一杯无”;“更饮”则是劝酒词。二者意境有一些差别。
为什么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呢?生活中这样的对话其实很多。比如:“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要不要过来搞定它?”如果说成“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来来来,再喝一杯!”就有些别扭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其意在己,更多是想让朋友来陪陪自己;“更饮一杯无”,其意在人,有关切之情而无落寞之意。 五绝最为难做,也最为难解。
能做到精妙已属不易,要做到象这一首有情境、有情调、有意境而又平淡如水,非大师而不能;而解读既难,以上如有谬误,想必大家定能体谅。 如意: (“红酒”句是妙语,诙谐而生动!倒是想起两则古人邀函,录来与大家共赏。)
一 遥想过雨莲房,红妆濯濯,辱命佐花前之酒,是诚近君子之光也。何幸如之!敬当趋侍左右,折碧筒而痛饮,抖玉麈以高谈。
二 小池碧荷正长,颇如金茎擎玉露也者。每晨贮珠露一大颗,倾数叶则盈勺,冷吸之可比镇心瓜,尚可以拟长生也。
客若来,即以此当凤茗,足下何日过我乎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
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
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
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
如宋代杨万里在《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166343432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
9 关于酒的名句,关于酒的诗句有哪些短歌行
作者曹操 朝代魏晋
译文对照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阔谈,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译文对照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清明
作者杜牧 朝代唐
译文对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 古文中 耳 怎么解释
说文解字
耳 [er3]
卷十二 耳部
反切:而止切
主听也。象形。凡耳之属皆从耳
耳
I
ěr
ㄦˇ
〔《广韵》而止切,上止,日。〕
1耳朵。人与哺乳动物的听觉和平衡器官。
《诗‧小雅‧无羊》:“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於耳欤?”宋苏轼《东坡志林‧庞安常耳聩》:“吾与君皆异人也,吾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非异人乎?”田汉《丽人行》第一场:“好,休息一会儿吧,这叫‘耳不听为净’。”
2像两耳分列两旁之物。
3指位置在两旁者。如:耳房;耳门。
4指形状如耳的食物。如:木耳;银耳。参见“耳菜”。
5谷物经雨所生的芽。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秋甲子雨,禾头生耳。”
五代李建勋《间出书怀》诗:“溪田雨涨禾生耳,原野莺啼黍熟时。”
清冯桂芬《林文忠公祠记》:“癸巳秋冬之交,累月阴雨,禾不得刈,皆生耳。”
6听到;听说。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君其耳而未之目耶?”宋欧阳修《赠潘景温叟》诗:“通宵耳高论,饮恨知何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翁素耳其名,而贫之。”
鲁迅《坟‧人之历史》:“则中国抱残守阙之辈,耳新声而疾走。”
7附耳而语。
8连词。表示转折,相当於“而”。
汉贾谊《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9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与“而已”、“罢了”同义。
《论语‧阳货》:“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
郭沫若《游大理‧负石观音》诗:“观音之说附会耳,只表人民爱国心。”
10语气词。表示肯定语气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
《荀子‧天论》:“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戴安道年十余岁,在瓦官寺画,王长史见之,曰:‘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恨吾老不见其盛时耳。’”
11姓。
明洪熙中有耳元明。
II
réng
ㄖㄥˊ
〔《集韵》如蒸切,平蒸,日。〕
见“耳孙”。
2 文言文中,欲,曰,耳,将至,吾,乎,等等词字的意思,说的越多越欲:
①<;动>;想要得到;需要。《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②<;动>;希望。《为学》:“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副>;将要;将。《石钟山记》:“森然欲搏人。”
④<;名>;愿望。《陈涉世家》:“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之欲也。”
⑤<;名>;贪欲。《六国论》:“暴秦之欲无厌。”
曰:
①<;动>;说。《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动>;称为。《赵威后问齐使》:“齐有处士曰钟离子。”
③<;动>;是,举例时用。《五人墓碑记》:“按诸五人,曰颜佩伟,杨念如……”
④<;动>;为。《出师表》:“先帝称之曰能。”
⑤<;助>;用于句首。《诗经·七月》:“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耳:
①<;名>;耳朵。《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②<;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
③<;动>;听说;耳闻。《汉书·外戚传》:“又耳曩者所梦日符。”
④兼词,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⑤<;助>;表示肯定。《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
⑥<;形>;位置在两旁的。“耳门”、“耳房”。
将至:
将要到来
吾:
①<;代>;我;我们。《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②<;代>;我的;我们的。《肴之战》:“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吾侪同“吾曹”。我辈;我们这些人。
吾属我辈;我等。
吾子指自己的儿子。对平辈人的一种亲切的称呼,可译为“您”。
乎:
①<;介>;相当于“于”。⒈介绍处所、方向、时间。译为“在”、“由”等。《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师说》:“生乎吾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浴乎沂,风乎舞雩。”⒉介绍比较对象。译为“与”、“对”、“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异乎三子者之撰。”《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⒊介绍依凭的条件。《庖丁解牛》:“乎天理,批大郤。”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捕蛇者说》:“吾尝疑乎是。”
②<;助>;语气词。⒈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唐睢不辱使命》:“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鸿门宴》:“壮士,能复饮乎?”⒉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陈涉世家》:“王候将相另有种乎?”⒊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肴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庄暴见孟子》:“则齐国其庶几乎?”⒋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冯谖客孟尝君》:“长铗归来乎﹗出无车。”⒌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归去来兮辞》:“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召公谏厉王弭谤》:“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始得西山宴游记》:“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③<;词缀>;用于形容词、叠音词后面。《庖丁解牛》:“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矣。”《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五人墓碑记》:“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3 文言文中耳什么意思①<;名>;耳朵《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②<;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
③<;动>;听说;耳闻《汉书·外戚传》:“又耳曩者所梦日符”
④兼词,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⑤<;助>;表示肯定《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
⑥<;形>;位置在两旁的“耳门”、“耳房”
4 古文—《忠言逆于耳利于行》释义忠言劝戒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原句为: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出自《孔子家语》 卷第四 六本第十五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也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继嗣不立则乱之萌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记闻而言,无务多说;但说所闻而言言不出说中故不可以务多说比近不安,无务求远是故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 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孔子见齐景公,公悦焉,请置廪丘之邑以为养孔子辞而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赏功受赏,今吾言于齐君,君未之有行,而赐吾邑,其不知丘亦甚矣”于是遂行 孔子在齐,舍于外馆,景公造焉宾主之辞既接,而左右白曰:“周使适至,言先王庙灾”景公覆问灾何王之庙也孔子曰:“此必厘王之庙”公曰:“何以知之?”孔子曰:“‘诗云: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必报其德此逸诗也皇皇美貌也忒差也’祸亦如之夫厘王变文武之制,而作玄黄华丽之饰,宫室崇峻,舆马奢侈,而弗可振也,振救故天殃所宜加其庙焉,以是占之为然”公曰:“天何不殃其身,而加罚其庙也?”孔子曰:“盖以文武故也若殃其身,则文武之嗣,无乃殄平,故当殃其庙,以彰其过”俄顷,左右报曰:“所灾者,厘王庙也”景公惊起,再拜曰:“善哉!圣人之智,过人远矣”子贡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子曰:“与之琴,使之弦,侃侃而乐,作而曰:‘先王制礼,弗敢过也’”子曰:‘君子也’子贡曰:‘闵子哀未尽’夫子曰:‘君子也’子夏哀已尽,又曰:‘君子也’二者殊情而俱曰君子,赐也或敢问之”孔子曰:“闵子哀未忘,能断之以礼;子夏哀已尽,能引之及礼虽均之君子,不亦可乎” 孔子曰:“无体之礼,敬也;无服之丧,哀也;无声之乐,欢也不言而信,不动而威,不施而仁志夫钟之音,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其志变者,声亦随之故志诚感之,通于金石,而况人乎!”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喟然而叹子夏避席问曰:“夫子何叹焉?”孔子曰:“夫自损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易损卦次得益益次夬夬决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吾是以叹也”子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子曰:“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夫学者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哉天道成而必变,凡持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也故曰:‘自贤者,天下之善言不得闻于耳矣’昔尧治天下之位,犹允恭以持之,克让以接下,允信也克能也是以千岁而益盛,迄今而逾彰;夏桀昆吾,昆吾国与夏桀作乱自满而极,亢意而不节,斩刈黎民如草芥焉,天下讨之,如诛匹夫,是以千载而恶着,迄今而不灭观此,如行则让长,不疾先,如在舆遇三人则下之,遇二人则式之,调其盈虚,不令自满,所以能久也”子夏曰:“商请志之,而终身奉行焉” 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道,而行由之意可乎?”子曰:“不可昔东夷之子,慕诸夏之礼,有女而寡,为内私婿终身不嫁,嫁则不嫁矣,亦有贞节之义也苍梧娆娶妻而美,让与其兄,让则让矣,然非礼之让矣不慎其初,而悔其后,何嗟及矣言事至而后悔吁嗟又何及矣今汝欲舍古之道,行子之意,庸知子意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乎?后虽欲悔,难哉”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荆公子行年十五而摄荆相事,孔子闻之,使人?观其为政焉使者反曰:“视其朝清净而少事,其堂上有五老焉,其廊下有二十壮士焉”孔子曰:“合二十五人之智,以治天下,其固免矣,况荆乎?” 子夏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贤于丘”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敏贤于。
5 古文翻译~解释一下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
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象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
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回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
汉王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
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
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今天任命一位大将,就象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难怪韩信要走了。
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6 耳中人文言文翻译一、译文:谭晋玄,是本县的一名秀才。他很相信一种气功之术,每日练习,冬夏不停。练了好几个月,自己觉得好像有些收获。有一天,他正盘腿而坐,听到耳中有很小的说话声,就像苍蝇叫一般,说:“可以见吗?”他一睁眼,就再也听不见了。他又重新闭上眼、息住气听,又听到方才的声音。他想:这可能是功已练成,心里暗暗高兴。
从此,他每日坐下就听,心里想,等耳中再说话时,应当答应一声并睁眼看看是什么东西。有一天,果然又听到那“可以见吗?”的小小说话声,他就小声答应:“可以见了。”很快觉得耳朵中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有东西爬出来。他慢慢地睁开眼偷看,果然看到一个小人,高三寸多,面貌狰狞,丑恶得像夜叉一样,在地上转着走。
他心里暗自惊异,心想不管怎么样,先看他有什么变化再说。正看着,忽听邻居有人来借东西叫门呼唤。小人听到后,样子很恐慌,围着屋内乱转,好像老鼠找不到窝一样。谭秀才也觉得神志不清,像掉了魂,不知道小人到哪里去了。随后他便得了疯癫病,哭叫不停。家人为他请医吃药,治了半年,才渐渐好了。
二、原文: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
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一日,方趺坐,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窃喜。
自是每坐辄闻。因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一日,又言。乃微应曰:“可以见矣。”俄觉耳中习习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
心窃异之,姑凝神以观其变。忽有邻人假物,扣门而呼。小人闻之,意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谭觉神魂俱失,不复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
二、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7 文言文翻译杞人忧天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气体在一起聚积起来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崩坠:崩塌陷落。
寄:依靠,依附。
若:你。
屈伸:(四肢)屈伸。 行:这里是行动、活动的意思。
星宿:星辰,天上的星星。
中伤:击伤,打伤。
躇步:步行。
跐蹈:践踏。
舍然:释然,抛弃一切忧虑。舍,通“释”。然,的样子。
坠:掉下。
晓:晓谕,说明道理。
耳:罢了。
晓:开导。
亡:通“无”,没有。
当:可能。
四虚:四处。
积块:聚积在一起的土块。
积气:聚积在一起的气体。
中:打中,击中。
废寝忘食: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忧:担心,担忧。
果:果真。
只使:即使。
原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在否 一作:在不)
出处
刘过〔宋代〕《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译文
同一帮友人在安远楼聚会,酒席上一位姓黄的歌女请我作一首词,我便当场创作此篇。时为八月五日。
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黄鹤矶头早已荒凉破败,老朋友如今还在吗?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注释
唐多令,词牌名,也写作《糖多令》,又名《南楼令》,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衬字者。
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鹄山上,又称南楼。姜夔《翠楼吟》词序云:“淳熙十三年(1186)冬,武昌安远楼成。”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小集:此指小宴。
侑(yòu)觞歌板:指酒宴上劝饮执板的歌女。侑觞,劝酒。歌板,执板奏歌。
龙洲道人:刘过自号。
汀洲:水中小洲。
二十年:南楼初建时期,刘过曾漫游武昌,过了一段“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浣溪沙》)的豪纵生活。南楼,指安远楼。
黄鹤断矶: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断矶,形容矶头荒凉。
浑是:全是。
创作背景
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一名南楼。建于1186年(淳熙十三年)。姜夔曾自度《翠楼吟》词纪之。刘过重访南楼,距上次登览几二十年。词人刘过以垂暮之身,逢此乱局,虽风景不殊,却触目有忧国伤时之恸。这种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词中。
赏析
这是一首名作,后人誉为“小令中之工品。”工在哪里?此写秋日重登二十年前旧游地武昌南楼,所见所思,缠绵凄怆。在表层山水风光乐酒留连的安适下面,可以感到作者心情沉重的失落,令人酸辛。畅达流利而熟练的文辞描写,和谐工整而圆滑的韵律,都好似在这酒酣耳热纵情声色的场面中不得不挂在脸上的笑容,──有些板滞不太自然的笑容。 这淡淡而深深的哀愁,如满汀洲的芦叶,如带浅流的寒沙,不可胜数莫可排遣。面对大江东去黄鹄断矶竟无豪情可抒!袁中郎谓,“大抵物真则贵,真则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乎?”读此《唐多令》应该补充一句:“真则我面不能同我面”,初读谁相信这是大声镗鞳的豪放词人刘过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唐多令》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地写出又一个具有个性独创性的刘改之,此小令之“工”,首在这新境界的创造上。
论者多说此词暗寓家国之愁,确。怎么见得?请看此词从头到尾在描写缺憾和不满足:“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山头,所见只是芦叶汀洲、寒沙浅流,滔滔大江不是未见,无奈与心境不合;柳下系舟未稳,中秋将到未到;黄鹤矶断,故人不见;江山未改,尽是新愁;欲纵情声色诗酒,已无少年豪兴……。恢复无望,国家将亡的巨大哀感遍布华林,不祥的浓云压城城欲摧。这一灰冷色调的武昌蛇山巅野望抒怀,真使人肝肠寸断,不寒而栗。
韩昌黎云,“欢愉之词难工,穷苦之音易好。”其实,忧郁之情,达之深而近真亦属不易。如果过于外露倾泻,泪竭声嘶,反属不美,故词写悲剧亦不可无含蓄,一发不可收形成惨局。此《唐多令》,于含蓄中有深致,于虚处见真事、真意、真景、真情。情之深犹水之深,长江大河,水深难测,万里奔流,转无声息。吾知此词何以不刻画眼前之大江矣?愁境入情,江流心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武昌为当时抗金前线,了解这,对词中外松内紧和异常沉郁的气氛当更有所体会。
作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中经
题解
《中经》是与《本经》相对而言的。本篇的主旨是讲如何收服人心,使自己可以控制别人,掌握主动权。《中经》可以说是游说之士的心传之经。陶弘景题注:“谓由中以经外,发于心本,以弥缝于物者也,故曰《中经》。”
本篇讲了很多待人的秘诀,具体包括“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知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七术。
《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1]。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2]。能言者,俦善博惠[3]。施德者,依道[4]。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5]。盖士遭世异时危,或当因免阗坑[6],或当伐害能言[7],或当破德为雄[8],或当抑拘成罪[9],或当戚戚自善[10],或当败败自立[11]。
注释
[1]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陶弘景注:“振,起也;趋,向也。物有穷急,当振趋而向护之,及其施之,必在能言之士、厚德之人。”振穷趋急,救助陷入困境或有急难的人。振,通“赈”,救济。
[2]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陶弘景注:“若能救彼拘执,则穷者怀德,终不忘恩也。”拘执,被拘禁的人,也泛指处于困境中的人。
[3]能言者,俦善博惠:陶弘景注:“俦,类也。谓能言之士,解纷救难,不失善人之类,而能博行恩惠也。”能言者,能言善辩的人。俦善,多善。俦,同伴。这里指成对出现,比喻多。
[4]施德者,依道:陶弘景注:“言施德之人,动能循理,所为不失道也。”
[5]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陶弘景注:“言小人在拘执而能救养之,则小人可得而使也。”小人,平常普通之人。
[6]因免阗坑:指在困境中挣扎。陶弘景注:“阗坑,谓时有兵难,转死沟壑,士或有所因,而能免斯祸者。”因免,通“黾勉”,努力,挣扎。阗坑,通“颠蹶”,受挫折,不顺利。
[7]伐害能言:指当道者加害能言善辩的人。陶弘景注:“伐害能言,谓小人之道,谗人罔极,故能言之士,多被残害。”
[8]破德为雄:放弃仁德而成为一世雄主。陶弘景注:“破德为雄,谓毁文德,崇兵战。”
[9]抑拘成罪:拘役成为罪人。陶弘景注:“抑拘成罪,谓贤人不辜,横被缧绁。”
[10]戚戚自善:心里想只要自我保持良善。陶弘景注:“戚戚自善,谓天下荡荡,无复纲纪,而贤者守死善道,真心不渝,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者也。”
[11]败败自立:在危败的情形中谋得自立。陶弘景注:“败败自立,谓天未悔过,危败相仍,君子穷而必通,终能自立,若管仲者也。”
译文
《中经》,说的是能救助陷入困境或有急难的人。要对善于辞令的人和品德淳厚的人施行恩惠;要救助处于困境的人,使他们永远不忘恩惠。能言善辩之士,多行善事,广施恩惠。施行厚德的人,行事都依据于道。救助处于困境的人,目的是豢养他们,使他们听从使唤。士人在乱世之中往往会处于危险境地:有的在困境中挣扎,有的因能言善辩而遭谗害,有的放弃仁德而成为一世雄主,有的被拘成为罪人,有的明哲保身,有的处于危败的境况中而能够自立。
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1]。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知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2]。《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3]。
注释
[1]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陶弘景注:“贵有术而制人,不贵无术而为人所制者也。”
[2]“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七句:陶弘景注:“此总其目,下别序之。”郄,通“隙”,这里指矛盾。
[3]“《本经》纪事者”三句:陶弘景注:“此总言《本经》《持枢》《中经》之义。言《本经》纪事,但纪道数而已。至于权变之要,乃在《持枢》《中经》也。”道数,道术。
译文
所以为人处世之道,贵在控制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控制。控制别人就掌握着主动权,被别人控制就会丢掉性命。所以,看见外形要能判断面容,估量身材要能推知相貌,听到声音要能随声唱和,要善于解除仇恨和与敌斗争,要善于挽留想要离去的人和对付前来游说的人,要善于摄取真情和恪守正义。《本经》是记录如何做到这些方法的根本道理的,其运用时变通的要点在《持枢》和《中经》。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1]。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2]。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3],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之。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4]。
注释
[1]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陶弘景注:“见彼形,象彼体,即知其容貌者,谓用爻卦占卜而知之也。”形,形状,这里指八卦中爻的形状和位置。象,这里指八卦的卦象。爻,《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分阳爻和阴爻。爻有爻位,以爻之位次表明事物的位置关系。
[2]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陶弘景注:“谓彼人之无守,故可以影响形容象貌,占而得之。”影响,影子和回声。
[3]*:过分。僻:邪僻,越轨。
[4]隐情塞郄而去之:陶弘景注:“有守之人,动皆正直,举无*僻,浸昌浸盛,晖光日新,虽有辩士之舌,无从而发,故隐情、塞郄、闭藏而去之。”塞郄,弥补缝隙,堵塞漏洞。
译文
所谓“见形为容、象体为貌”,就是根据卦爻和卦象来推测事物的吉凶征兆,这也就是爻所起到的作用。就像依据阴爻阳爻的位置和卦象之理可以推断吉凶,可以从一个人的外在行动、声音、体态容貌等信息推测出他的内心世界。有道德操守的人,目不斜视,耳不旁听,说话必定引用《诗经》和《尚书》中的文句,行为既不过分,也不邪僻越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遵循道德的要求,容貌庄重,表情温和。这种人不可能凭借外表来了解他的真情并取得他的信任。遇见这种人,就要赶快隐藏自己的真情,堵塞好语言和行为中的漏洞,离他而去。
闻声知音者,谓声气不同,恩爱不接[1]。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2],能为四声主者,其唯宫乎[3]。故音不和则悲[4],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5]。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6]。
注释
[1]接:接通。
[2]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商、角、徵、羽,皆为五音之一。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古代以五音配五行,商配金,角配木,徵配火,羽配水,宫配土。五行之中有相克关系,如金克木,所以商与角就不相配;又如水克火,所以徵和羽也不相配。陶弘景注:“商金、角木、徵火、羽水,递相克食,性气不同,故不相配合也。宫则土也,土主四季。四者由之以生,故能为四声之主也。”
[3]能为四声主者,其唯宫乎:宫是五音之主。根据五音配五行的原则,宫对应的是土。五行又与五方相配,东方为木,南方为火,西方为金,北方为水,中央为土。由于土居中央,统领四方,反映在音中,宫声就居于主宰地位了。所以说,能为四声之主的只有宫。
[4]悲:悲伤。这里指难过,难受。
[5]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陶弘景注:“散、伤、丑、害,不和之音,音气不和,必与彼乖,故其言必逆于耳。”散、伤、丑、害,言语中的四种毛病。散,与人言谈时心意不专。伤,言辞伤人。丑,言辞不雅,说脏话。害,言辞中暗藏祸端。
[6]“虽有美行、盛誉”四句:陶弘景注:“言若音气乖彼,虽行誉美盛,非彼所好,则不可如比目之鱼、合翼之鸟,两相须也。其有能令两相交应,不与同气者乎。”合翼,比翼鸟。
译文
所谓“闻声知音”,就是处理双方意气不合,彼此之间施恩惠和行友爱不能相通的一种方法。在五音中,商音与角音不相合,徵音与羽音不协调,能够主宰协调四声的,只有宫音了。所以音调不和谐,人听起来就会感到难受,因而言谈话语或说话声音中如果有散、伤、丑、害的毛病,那么说出的话必然是非常刺耳而无法让人接受的。即使有美好的德行和盛大的声誉,彼此间也不能像比目鱼和比翼鸟那样亲密无间和谐相处。这都是因为彼此意气不合、语言不协调的缘故。
解仇斗郄,谓解羸微之仇;斗郄者,斗强也[1]。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也[2]。弱者哀其负,伤其卑,污其名,耻其宗[3]。故胜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4]。郄无强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5]。
注释
[1]“解仇斗郄”四句:陶弘景注:“辩说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故羸微为仇,从而解之;强者为郄,从而斗之也。”解仇斗郄,即团结弱者,使强者互相争斗。解仇,解救弱小的同伴。仇,伴。斗郄,使强者相斗。羸,瘦弱。
[2]“强郄既斗”三句:陶弘景注:“斗而胜者,从而高其功,盛其势也。”
[3]“弱者哀其负”四句:陶弘景注:“斗而弱者,从而哀其负劣,伤其卑小,污下其名,耻辱其宗也。”哀其负,为自己的失败感到悲哀。伤其卑,为自己地位低下感到伤心。污其名,为自己的名声感到侮辱。耻其宗,为自己的宗族感到羞辱。
[4]“故胜者闻其功势”六句:陶弘景注:“知进而不知退,必有亢龙之悔。弱者闻我哀伤,则勉强其力,倍意致死,为我为是也。”
[5]“郄无强大”三句:陶弘景注:“言虽为郄,非能强大,其于扞御,亦非强大。如是者,则以兵威胁,令从己,而并其国也。”可胁而并,胁迫而吞并。
译文
所谓“解仇斗郄”,就是团结弱者,使强者互相争斗;所谓“斗郄”,就是使强者互相争斗。强者相斗之后,取胜的一方,就会夸耀功劳,壮大声势;失败的一方,就会为自己的失败感到悲哀,为自己地位低下感到伤心,为自己的名声感到污辱,为自己的宗族感到羞耻。取胜的一方宣扬自己的武功、威势,一味地进攻而不知后退;失败的一方,看到自己的损伤便奋发图强,于是增加了成倍的力量,拼死抵抗,那么结果也许会改变。无论对方的威势有多强大,我的防御也会更强大,甚至可以胁迫他们服从自己并吞并他们。
缀去者,谓缀己之系言,使有馀思也[1]。故接贞信者,称其行,厉其志,言为可复,会之期喜[2]。以他人庶引验以结往,明款款而去之[3]。
注释
[1]“缀去者”三句:陶弘景注:“系,属也,谓己令去,而欲缀其所属之言,令后思而同也。”缀、系,都是连接、联络的意思。
[2]“故接贞信者”五句:陶弘景注:“欲令去后有思,故接贞信之人,称其行之盛美,厉其志令不怠,谓此美行必可常为,必可报复,会通其人,必令至于喜悦也。”
[3]以他人庶引验以结往,明款款而去之:陶弘景注:“言既称行厉志,令其喜悦,然后以他人庶几于此行者,引之以为成,验以结已往之心,又明己款款至诚如是而去之,必思己而不忘也。”庶,也许可以,表示揣测和希望。款款而去,依依不舍地离去。
译文
所谓“缀去”,是指联络将要离开自己的人,用关心他的话去挽留他,让他离开后还想念不止。对待忠贞守信的人,要称赞他的品行,鼓励他的志向,言辞中流露出希望他们回来的愿望,表达出再次相会的喜悦之情。引证过去别人相似的成功案例来验证自己的话,希望对方能够明白将来仍能与自己保持密切关系,然后在他离开时,自己明白表示出依依不舍的样子。
却语者,察伺短也[1]。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2]。动以忌讳,示以时禁[3]。其人恐畏,然后结信,以安其心,收语盖藏而却之[4]。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5]。
注释
[1]却语者,察伺短也:陶弘景注:“言却语之道,必察伺彼短也。”却语,有缺陷的言语。却,间隙。察伺,观察,发觉。
[2]“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处”三句:陶弘景注:“言多不能无短,既察其短,必记识之,取验以明也。”验,检验,考察。
[3]动以忌讳,示以时禁:陶弘景注:“既验其短,则以忌讳动之,时禁示之。”动以忌讳,用犯忌讳的事来触动他。示以时禁,将当时的禁令明示给他。
[4]“其人恐畏”四句:陶弘景注:“其人既以怀惧,必有求服之情,然后结以诚信,以安其惧,以收其向语,盖藏而却之,则其人之恩感,固以深矣。”收语盖藏,把话收藏起来。却,退出,离开。
[5]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陶弘景注:“既藏向语,又戒之曰:勿于多方人前,见其所不能也。”见,同“现”,显现。多方,知识、经验丰富的人。
译文
所谓“却语”,就是善于发觉别人言语的缺陷或漏洞,利用它来为自己服务。对方言语一多,必定有所失误,暴露出很多短处。要研讨他的短处,加以验证。可以指出他犯了忌讳,这样来触动他,也可以明白指出他违反了当时的某个禁令。等对方恐惧害怕的时候,与他交好,使他安心,把话收藏起来,为他保密,再让他离开。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弱点显示给见闻广博的人。
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1]。方验之道,惊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2]。效之于人,验去,乱其前,吾归诚于己[3]。遭*酒色者,为之术;音乐动之,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4]。喜以自所不见之事,终可以观漫澜之命,使有后会[5]。
注释
[1]“摄心者”三句:陶弘景注:“欲将摄取彼心,见其好学伎术,则为作声誉,令远近知之也。”摄心,摄取人心,收买赢得人心。逢,遇到。伎术,技艺道术。称远,称扬其名,使之远播。
[2]“方验之道”三句:陶弘景注:“既为作声誉,方且以道验其伎术,又以奇怪从而惊动之。如此,则彼人必系其心于己也。”
[3]“效之于人”四句:陶弘景注:“人既系心于己,又效之于时人,验之于往贤,然后更理其目前所为,谓之曰:吾所以然者,归诚于彼人之已。如此,则贤人之心可得,而摄乱者,理也。”效,呈现。去,过去。乱其前,将他的技术整齐摆放在众人面前。乱,治理。
[4]“遭*酒色者”五句:陶弘景注:“言将欲探愚人之心,见*酒色者,为之术;音乐之可说,又以过于酒色,必之死地,生日减少,以此可忧之事,以感动之也。”遭,遇上。
[5]“喜以自所不见之事”三句:陶弘景注:“又以音乐之事,彼所不见者,以喜悦之言,终以可观,何必*于酒色。若能好此,则性命漫澜而无极,终会于永年。愚人非可以道胜说,故唯音乐可以探其心。”喜,使他欢喜。漫澜之命,灿烂的生命。会,会心,体悟。
译文
所谓“摄心”,就是收买人心。如果遇到爱好技艺道术的人,就为他宣传,使他的名声远播。再用本身所知晓的道术来验证他的所学,对他的特长表示惊叹,他就会把他的心意系属在你身上。然后,把他的特长放在别人面前验证,并用他过去使用过的获得成功的技术作为案例,摆在众人面前,他就会更加诚心地归属于你。如果碰上沉迷酒色的人,就用音乐去感动他,使他认识到贪恋酒色必然早死,从而产生担心生命短促的想法。再用他所不知道的高雅事情来引导他,使他喜悦,并最终感受到生活中灿烂的生命价值,然后有所体悟。
守义者,谓守以人义,探其在内以合也[1]。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曲而随之[2]。故小人比人,则左道而用之,至能败家夺国[3]。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4]。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注释
[1]“守义者”三句:陶弘景注:“义,宜也。探其内心,随其人所宜,遂所欲以合之也。”守义,谨守做人的道义。人义,仁义。
[2]“探心”四句:陶弘景注:“既探知其心,所以得主深也。得心既深,故能从外制内。内由我制,则何事不行。故事有所属,莫不由曲而随己也。”事有系曲而随之,让对方因有事求于我而委曲于我。
[3]“故小人比人”三句:陶弘景注:“小人以探心之术来比于君子,必以左道用权。凡事非公正者,皆由小人反道乱常、害贤伐善,所用者左,所违者公,百度昏亡,万机旷紊,家败国夺,不亦宜乎!”比,以利与人结交。左道,旁门左道。
[4]道:陶弘景注:“道,谓中经之道也。”
译文
所谓“守义”,就是要谨守做人的道义,探寻对方的内心想法,以求彼此相合。深入探寻对方的内心,就可以掌握他的真正想法,然后从外到内来控制他的内心,让他因有事求于我而委曲于我。而小人以利与人结交,不是用仁义而是用旁门左道来迎合对方的内心,导致对方国破家亡。不是贤能智慧的人,不能用义来守家,不能用道来治国。圣人之所以推崇微妙之道,就是因为它的确可以使国家和家庭转危为安,可以救亡图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