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音乐分析和四首乐曲鉴赏

肖邦音乐分析和四首乐曲鉴赏,第1张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1 March 1810 – 17 October 1849), was a Polish composer and virtuoso pianist of the Romantic era who wrote primarily for solo piano He loved Polish folk music since childhood and composed Polonaise at the age of seven He started to perform on stage at the age of eight and became famous before the age of twenty On October 17, 1849, Chopin died of tuberculosis in Paris He has created about 200 compositions in his life, including 2 piano concertos, 3 piano trios, 3 piano sonatas, 4 Ballades, 4 Scherzos, 27 Etudes, 16 Polonaises, 17 Waltzes, 21 Nocturnes, 4 Impromptus, 3 Ecossaises; in addition, there are boleros, barcarolles, lullabies, variations, etc, a total of 21 volumes He is known as a “poetic piano genius”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至1849年10月17日)是波兰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主要为独奏钢琴写作。 他从小就热爱波兰民间音乐,并在七岁时创作了波兰舞曲。 他从八岁开始在台上表演,并在二十岁之前成名。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巴黎死于结核病。 他一生创作了约200首作品,包括:2首钢琴协奏曲,3首钢琴三重奏,3首钢琴奏鸣曲,4首叙事曲,4首诙谐曲,27首练习曲,16首波兰舞曲,17首华尔兹,21首夜曲,4首即兴曲,3首埃柯赛斯舞曲; 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变奏曲等,共21卷。 他被称为“钢琴诗人”。

The high ideological value of Chopin's music is that it reflects a side of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European bourgeois national movement in the 1830s and 1940s, screaming out the angry and defiant voice of the oppressed and enslaved Polish nation Chopin's music has a strong Polish national style His attitude towards national folk music was very serious, he was against novels, yet, not bound by it He had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music creation methods of Western Europe at that time and used it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his creation so that his music had a rigorous and complete art form that had a profound connection with the classic He dared to boldly breakthrough tradition and innovate This is particularly manifested in his deep excavation and enrichment of the potential artistic expression of a series of musical genres such as preludes, etudes, narratives, nocturnes, impromptu, etc, by endowing them new social content His melody has a high degree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is full of personality; his harmony language is novel and bold All these factors combine to form a novel and unique Chopin style, which has contributed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music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830年代和19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发出被压迫和被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当时他对西欧的音乐创作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以此为创作起点,因此他的音乐具有严谨而完整的艺术形式,与古典音乐息息相关。他敢于大胆突破传统并进行创新。具体体现在他通过赋予新的社会内容,对序曲,练习曲,叙事,夜曲,即兴等一系列音乐流派的潜在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丰富。他的旋律具有很高的情感表达力和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而大胆。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种新颖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Appreciation #1  Fantaisie-Impromptu In C-Sharp Minor, Op 66 幻想即兴曲

参考演奏视频:https://youtube/tvm2ZsRv3C8

It was this piano piece that first brought me into the world of Chopin, and it was also the first time I encountered a challenge when practicing it when I was in my eighth grade  This composition is in ternary form Its difficulty lies in the continuous sextuplet of the left hand aligning with the quick quadruplet of the right hand in the first and third movements, which is in C-Sharp minor This combination of a different rhythm and quick tempo cause people to have a sense of illusion The middle movement is in D-flat major and a much slower tempo with a lyrical melody, which brings the listener into a beautiful world of fantasy The melody ending is repeated in the bass as if the world in the fantasy is still fading    

This is a work by Chopin at the age of twenty-four (1834), but it was not discovered by his descendants in the sheet music folder until his death and was published in 1855 The title "Fantasy" was taken at the time of publication

正是首钢琴曲最初将我带入了肖邦的世界,也是我八年级时第一次在练琴时时遇到困难。 这首曲子是升C小调,三段式。 它的困难在于在第一和第三段中,左手的快速六连音与右手的四连音的错位。这种错位的技法和快速的节奏的结合使听众产生幻想,就如曲子的标题所说。 中间段乐章是降D大调,节奏较慢,带有抒情旋律,这使听众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幻想世界。 结尾低音中重复的重复旋律,仿佛幻想中的世界仍在脑海中。有意犹未尽之感

这是肖邦二十岁(1834年)的作品,但直到他去世后,他的后人才在活页乐谱夹中发现,并于1855年出版。标题《幻想》是在出版时决定的。

Appreciation #2 Nocturne Op 9 No 1 in B-flat Minor 降B小调夜曲

参考演奏视频:https://youtube/myRTkyWejfot=8

While the “Fantasy” opens the first door to the world of Chopin, this Nocturne made me completely obsessed with Chopin The first melody successfully caught the ears of audiences into the dream world This piece is in ternary form and a slow tempo The use of ornaments in the right hands and the soft arpeggio of the left hands described the beautiful night of nature The key changed to D-flat major in the middle section, and the pure and lyrical melody made the mood more dreamy Then, it went back to the main melody During the up climbing of the pitches, it dissipated like a ray of smoke before reaching the highest pitch As the melody continued to climb, the climax arrives After another repetition of this melody, the mood had quietly changed, and the sense of slight dissonance in harmony appeared as if it were a trace of fluctuation in a sweet dream Slowly, the waves gradually smoothed, everything seemed to slowly dissipate, and the light slowly dimmed, just as everything was about to disappear, the familiar melody at the beginning sounded again, bringing the listener into the quiet forest floating forward in the trail Finally, there are three chords like the church bells in the distance, which makes people feel quiet and comfortable The dream-like mood gradually goes away and finally disappears…

This nocturne, together with the next two, was written in 1830-1832 and published in 1833 It is the earliest nocturne published by Chopin and dedicated to Mrs Mary-Pryel

当《幻想即兴曲》为我打开了肖邦世界的第一扇门后,这首夜曲让我完全沉迷于肖邦。开篇的旋律就能将听众带入梦境世界。这首曲子也是三段式,节奏较慢。右手装饰音的使用和左手的柔和的琶音描述了大自然的美好夜晚。中段转为降D大调,纯净而抒情的旋律使心情更加梦幻。中段过后,回到了主要旋律。音调的上升的过程就像一缕烟雾一样消散着。随着旋律的不断攀升,高潮到来了。再次重复这种主旋律后,情绪悄然改变,韵律的轻微不和谐感出现了,好像是甜梦中的一丝波动。慢慢地,海浪逐渐变平,一切似乎都在慢慢消散,光线慢慢地变暗,就像一切都将要消失一样,随着熟悉的主旋律旋律再次响起,听众仿佛步入到悬浮的阶梯直达宁静森林。最后,远处传来三声和弦,像教堂的钟声,使人感到安静和舒适。梦境般的心情逐渐远去,最后消逝……

这首夜曲以及其后的两首夜曲,写于1830年至1832年,并于1833年出版。这是肖邦出版的最早的夜曲,献给玛丽·普赖尔夫人。

Appreciation #3 Waltz in D-flat major, Op 64, No 1, “Waltz of the puppy” 小狗圆舞曲

参考演奏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JCxapd5hU

This piece was created in 1846, dedicated to George Sand, who conducted a relationship with Chopin between 1837 and 1847 It is said that, as Chopin was composing the music for this piece, a little dog named Marquis was running around the house in which he was composing, gleefully chasing its tail This waltz is also called “Minute Waltz” because it's short and in a fast tempo The piece is in ternary form, triple meter After the four-bar introduction, a rapid repetitive rotation melody pattern appeared, depicting how the puppy spun quickly chasing its tail The tune is lively, witty, and funny The second part is a beautiful and lyrical waltz theme, as if the puppy ran for a rest, lay down, and rested for a moment, laziness and comfort The third part is back to the fast main melody, just like the game where the puppy starts chasing the tail after the rest, until the end of the music

It was one of his final compositions Chopin’s health was rapidly failing at the time of composing He included the piece in his last ever concert in Paris in 1848, the year before he passed away (Palmer 2019)

这首作品创作于1846年,献给乔治·桑德(George Sand),后者在1837年至1847年间与肖邦有着暧昧关系。据说当时肖邦正在写这首曲子的时候,一只叫侯爵(Marquis)的小狗在他正在房屋中四处奔跑,兴高采烈地追逐着自己的尾巴绕圈圈。这首圆舞曲又短又快,因此也被称为“分钟华尔兹”。此曲是三段式,三拍子。在四小节引子之后,出现了快速重复的旋律,描绘了小狗如何快速追逐尾巴。乐曲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第二部分是一个美丽而抒情的主题,仿佛小狗奔跑后,躺下休息了一会儿,懒惰和舒适。第三部分回到快速的主旋律,小狗重新开始追逐尾巴,直到音乐结束。

这是肖邦的后期的作品。作曲时,肖邦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在他去世前一年,他在1848年在巴黎举行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中演奏了这首曲子。

Appreciation #4 Étude Op 10, No 12 in C minor 'Revolutionary' 革命练习曲

参考演奏视频:https://youtube/7VWHBHeNrg4t=3

After knowing the failure of Poland's rebellion against Russia in 1831, Chopin created this piece, an outpouring of intense anger and passion In the beginning, the burst of the dominant seventh chord in C minor built up the main theme It leads to the pouring of the relentless left hand’s descending scales of sixteenth notes, which evokes anger and anxiety The disjunct melody composed of dissonant chords and the upstream syncopation in the main melody from the right hand express perseverance and fortitude The repeated main melody in 0:38 but with a much lower dynamic conveys more than just anxiety and perseverance but also the painful struggle In the middle of the piece, the emotion was enhanced by three repetitions of the main melody but with more chords and higher rhythm (1:15 - 1:58) After the three progressions, we seem to be able to see the dawn of victory The ending of this piece uses four tonic chord of C major with fortississimo The calm, powerful, and meaningful ending seems to express Chopin’s 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of victory

在得知波兰1831年革命失败后,肖邦创作了这首充满了强烈的愤怒和热情的作品。一开始的C小调属七和弦的爆发为整首曲子奠定了主题基调。随之而来的左手十六分音符快速倾泻,唤起了愤怒和焦虑的心情。右手的由不协和和弦以及上升的附点音符组成的主旋律表达了刚硬的毅力。在视频中的0:38,更低音量的主要旋律的重复不仅传达了焦虑和毅力,还传达了痛苦的斗争。在乐曲的中间,通过更多的和弦和更强的节奏来演示三次主旋律(1:15-1:58)充分增强的情感。经过这三个加强的主旋律的推进,我们似乎能够看到胜利的曙光。作为一首C小调乐曲,这首乐曲的结尾却使用了C大调的四音和弦和最强音fff, 如此有力的大调结尾似乎表达了肖邦的信心和胜利的决心。

I have read a book that says that Chopin dedicated his music and whole heart to his motherland without reservation He once wrote: “Sometimes I can only groan, suffer, and pour out my despair at the piano!” I believe the highest state of the art is the infusion of emotion The artworks of Chopin are like a living person, with blood, flesh, and soul

肖邦毫无保留地将他的音乐和真挚的心献给了祖国。他曾经写道:“有时候我只能呻吟,受苦,并把我的绝望倾泻在钢琴上!” 我相信最先进的钢琴技术永远是情感的注入。肖邦的作品就像一个活着的人,有着鲜血,肉体和灵魂。

1810年肖邦出生在波兰首都华沙,幼年时起他就和当时很出名的一位钢琴家学习钢琴,此后就开始了自个的创作生涯。那时候,肖邦虽然年纪非常小,但是他创作的作品水准却一点都不低。与此同时,肖邦开始了登台演出,年仅八岁的肖邦第一次在宫廷的晚会上演奏就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肖邦简介离不开肖邦创作的作品。在肖邦的一生当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肖邦的创作大多是在波兰的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些创作有的反应了波兰人们的生活,有的是对历史的感悟和理解,还有的是爱国主义战士英雄的战歌,加上鲜明的主题和轻快地旋律,受到了民众的一致好评。

肖邦的另外一个伟大的贡献就是他支援和参与了华沙起义,这是肖邦的爱国和民主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是因为起义失败,为了免受反动统治者的迫害,肖邦被迫离开了华沙,在巴黎过著一边创作一边教学的生活,而华沙起义的失败对于肖邦的打击很大,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但是自个却没有能力去拯救,这是肖邦简介里提到的肖邦思想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而之后肖邦的生活总是闷闷不乐,但是肖邦依然积极的参加波兰的民主主义活动,在英国,他还为自个的同胞专门举办了一场演唱会,来鼓舞士气。他还应邀出访了几个国家,但是这时候肖邦的病情在不断的加重,次年因为肺结核辞世。

肖邦最早时候过去爱恋过一位女同学,那还是他在华沙生活的时候。肖邦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位女高音,但是肖邦当时非常内敛,没敢表达自个的感情。肖邦去巴黎的时候,那位女生送给了肖邦一首小诗,诗里表达了隐隐约约的爱意,但她对肖邦毕竟有没有爱恋,世人并不晓得。在她七十岁高龄的时候,她读到肖邦写的爱慕自个的信件,双眼不住地流泪。肖邦爱人里应当有这位女生的一席之地。

肖邦在法国名气非常大,他凭借自个的音乐才华创作了许多曲子,赢得了许多巴黎少女的芳心。肖邦在巴黎的时候与自个的同班同学相恋了,但是这场恋爱却遭到了他未来岳父的反对,并且他的未来岳父还是他的钢琴老师。最终,他的这场恋爱无疾而终。这位同班女生可以算是肖邦爱人。

肖邦后来名气越来越大,他在巴黎邂逅了许多女性。肖邦最后邂逅的一位女性是一位女作家,这位女作家非常有个性,她虽然是女性,但是有些事情做得比男性还要出格。她有自个的情夫,会抽菸,肖邦与她接触的时候,逐渐喜欢上了这位女作家。这位女作家是肖邦的最后一位爱人。

肖邦后来为了这位女作家还去了西班牙。这位女作家需要在西班牙的海岸养病,而肖邦去了那里以后,自个的咳嗽却转换成了肺炎,最终这种疾病夺去了他的生命。肖邦为了照顾自个爱人的病情,去了西班牙,却使得自个的病情变得更重。

肖邦最爱的女人

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却相继有过五段感情经历,肖邦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从他对自个祖国波兰的热爱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来。而肖邦在这些感情当中,有没有最为看重哪一段,或者换个说法,肖邦最爱的女人是谁?

肖邦在临死之前最后一段感情是和一位法国作家,他们没有结婚,却在一起同居了九年之久,最后因为肖邦的身体情况逐渐下降,加上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他们的感情走向了终结,关于乔治桑,有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值得肖邦喜欢的粗俗女人,也有人觉得这是肖邦一生唯一的挚爱。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可以否认,在乔治桑和肖邦共同居住的那九年里,肖邦的创作逐渐成熟起来。在没有遇到乔治桑之前,肖邦的思想苍白并且懦弱,虽然期望爱情,却不敢去追逐,但是当肖邦遇到了这个女人之后,第一眼就被这个女人强大的人格魅力所征服。虽然乔治桑抽雪茄,喜欢女扮男装,性格当中有着非常激烈的统治欲望,但是她确实给予了肖邦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和乔治桑一起的九年时间里,他们之间的爱情成为了肖邦创作的重要来源,可以说正是因为乔治桑,才让肖邦天才的火越烧越旺,才有了后来肖邦的成就,而他们分手之后,肖邦再也没有创作出重要的作品。纵然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肖邦依旧说:我想见她最后一面,可见,肖邦最爱的女人本来是乔治桑。

分类: 娱乐休闲 >> **

问题描述:

我是JAY的SUPER FANS

解析:

歌曲:麦芽糖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词:方文山曲:周杰伦

这蜿蜒的微笑拥抱山丘溪流跟风唱起歌

我像田园诗人般解读眼前的生活

麦田弯腰低头在垂钓温柔这整座山谷都是风笛手

我在哑口聆听传说跟着童话故事走

远方的风车远距离诉说

那幸福在深秋满满的被收割

老仓库的角落

我们数着一麻袋的爱跟快乐

初恋的颜色

我牵着你的手经过种麦芽糖的山坡

香浓的诱惑你脸颊微热

吐气在我的耳朵

摘下麦芽糖熟透我醒来还笑着

开心的被黏手

我满嘴都是糖果

牵着你的手经过种麦芽糖的山坡

甜蜜的四周我低头害羞

我们愉快的梦游

我在草地上喝着

麦芽糖酿的酒

鲜嫩的小时候

我好想再咬一口

<泰语>我爱你~

我满嘴都是糖果我好想再咬一口

歌曲:黑色毛衣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一件黑色毛衣

两个人的回忆

雨过之后更难忘记

忘记我还爱你

你不用在意

流泪也只想刚好合意

我早已经待在谷底

我知道不能再留住你

也知道不能没有孤寂

感激你让我拥有缺点的美丽

看着那白色的蜻蜓

在空中忘了前进

还能不能重新编织

脑海中起毛球的记忆

再说我爱你

可能雨也不会停

黑色毛衣

藏在那里

就让回忆永远停在那里

歌曲:蓝色风暴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词:方文山曲:周杰伦

亘古长夜善恶交接

我终于懂得流眼泪

洪荒世界百分之七十都是水

湛蓝的旷野

在海平面渴望满月

于是我终于学会告解

弥赛亚被世人误解被分类

爱恨从此敌对

远离风暴浩劫

在第三章第四节

我正在改写这世界

用观念进行侵略

我们占领整条街

粉刷海洋蓝的季节

一列超高速的地铁

一路训练我的听觉

消灭那些太琐碎太异类

让问题尖锐 oh ~

一双狂奔中的球鞋

一路强壮着我的肺

面对这些太威胁太强烈

从来不喊累

九星联结排成一列

在感动中我们忏悔

生命珍贵

我用那十四行诗赞美年轻的一切

我们在地平线感谢

爱停止向另一边倾斜

这首部曲的管弦乐太凄美

终于被人了解

远离风暴浩劫

耍狠不是靠对嘴

我就是传说中的谁

你跟我们很对味

有同一挂的感觉

其它人我根本不屑

一列超高速的地铁

一路训练我的听觉

消灭那些太琐碎太异类

让问题尖锐 oh ~

一双狂奔中的球鞋

一路强壮着我的肺

面对这些太威胁太强烈

从来不喊累 oh ~

歌曲:夜曲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词:方文山曲:周杰伦

一群嗜血的蚂蚁被腐肉所吸引

我面无表情看孤独的风景

失去你爱恨开始分明

失去你还有什黱事好关心

当鸽子不再象徵和平

我终於被提醒

广场上餵食的是秃鹰

我用漂亮的押韵

形容被掠夺一空的爱情

啊乌云开始遮蔽夜色不乾净

公园里葬礼的回音在漫天飞行

送你的白色玫瑰

在纯黑的环境凋零

乌鸦在树枝上诡异的很安静

静静听我黑色的大衣

想温暖你日渐冰冷的回忆

走过的走过的生命

啊四周弥漫雾气

我在空旷的墓地

老去后还爱你

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跟夜风一样的声音

心碎的很好听

手在键盘敲很轻

我给的思念很小心

你埋葬的地方叫幽冥

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而我为你隐姓埋名

在月光下弹琴

对你心跳的感应

还是如此温热亲近

怀念你那鲜红的唇印

那些断翅的蜻蜓散落在这森林

而我的眼睛没有丝毫同情

失去你泪水混浊不清

失去你我连笑容都有阴影

风在长满青苔的屋顶

嘲笑我的伤心

像一口没有水的枯井

我用凄美的字型

描绘后悔莫及的那爱情

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跟夜风一样的声音

心碎的很好听

手在键盘敲很轻

我给的思念很小心

你埋葬的地方叫幽冥

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而我为你隐姓埋名在月光下弹琴

对你心跳的感应还是如此温热亲近

怀念你那鲜红的唇印

• 搜索 "夜曲"mp3

打印预览

歌曲:夜曲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月的萧邦

一群嗜血的蚂蚁被腐肉所吸引

我面无表情看孤独的风景

失去你爱开始分明

失去你还有什么事好关心

那鸽子不再象征和平

我终于被提醒捆着手我现在是奴隶

我用漂亮的押韵形容被掠夺一空的爱情

我应该藏这里夜色不干净

还给你整夜的回忆占满天的星

送你的白色玫瑰在纯黑的花季凋零

午夜在树枝上诡异的很安静

倾听我黑色的大衣像我的你

衣栉比鳞的鬼走过的走过的生命

啊四周弥漫雾气

啊我在空旷的墓地

老去后还爱你

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跟夜风一样的声音

心碎的很好听

手在键盘敲钢琴

我给的思念太小心

你埋葬的地方就有你

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而我为你隐姓埋名

在月光下弹琴

对你心跳的感应

还是如此温热亲近

怀念你那鲜红的唇印

那些断翅的蜻蜓散落在这森林

而我的眼睛没有丝毫同情

失去你泪水混浊无情

失去你我连笑容都有阴影

我站在满心期待的屋顶

嘲笑我的伤心

像一口没有水的枯井

我用尽我的自信

要我后悔莫急等待爱情

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跟夜风一样的声音

心碎的很好听

手在键盘敲钢琴

我给的思念太小心

你埋葬的地方就有你

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而我为你隐姓埋名

在月光下弹琴

对你心跳的感应

还是如此温热亲近

怀念你那鲜红的唇印

一群嗜血的蚂蚁被腐肉所吸引

我面无表情看孤独的风景

失去你爱开始分明

失去你还有什么事好关心

那鸽子不再象征和平

我终于被提醒捆着手我现在是奴隶

我用漂亮的押韵形容被掠夺一空的爱情

• 搜索 "夜曲"mp3

打印预览

歌曲:nocturne (夜曲)

歌手:secretgarden 专辑:《songs from a secr

now let the day

just slip away

so the dark night

may watch over you

2201811850/lyrics/6/6397

查看完整歌词>>

• 搜索 "nocturne (夜曲)"mp3

歌曲:岷江夜曲

歌手:伦永亮 专辑:百代百年秋夜

椰林模糊月朦胧

渔火零落映江中

船家女轻唱着船歌

随着晚风处处送

岷江夜恍如梦

红男绿女互诉情衷

心相印意相同

对对爱侣情话正浓

椰林模糊月朦胧

渔火零落映江中

船家女轻唱着船歌

随着晚风处处送

岷江夜恍如梦

红男绿女互诉情衷

心相印意相同

对对爱侣情话正浓

椰林模糊月朦胧

渔火零落映江中

船家女轻唱着船歌

随着晚风处处送

随着晚风处处送

随着晚风处处送

• 搜索 "岷江夜曲"mp3

打印预览

歌曲:苏州夜曲

歌手:平原绫香 专辑:odyssey

君がみ胸に抱かれて闻くは

梦の船呗鸟の歌

水の苏州の花ちる春を

2201811850/lyrics/2/2463

查看完整歌词>>

• 搜索 "苏州夜曲"mp3

歌曲:bella 9号夜曲

歌手:萧蔷

我醒了暗的房间暗的

他们说来世竟有唯一灿烂颜色

我为什么都不觉得

灰了因为曾炙热

殷实的我忘躲过拥有的

只问留着人他留着

我牢牢记得但不代表应该

忘的必须苦苦淋着

灰了还有自己体温

不需要另一个人包裹着

• 搜索 "bella 9号夜曲"mp3

打印预览

歌曲:红唇绿酒

歌手:甄妮 专辑:红唇绿酒

红唇绿酒甄妮

红唇绿酒这夜太令人醉

那水晶灯影似梦堆

绵绵夜曲这夜似任提取

怎可不醉

红唇绿酒替代邂逅字句

也许不须讲已默许

红男绿女盼望这夜长居

不消失去

今宵不准唏嘘

今宵只可以醉

即使刚刚相识

这晚也庆幸共聚

管他朝风怎吹

管他朝飘哪里

今宵只争取今宵的醉

明晨昨天太是太是遥远

要珍惜今宵免恨短

红唇绿酒我共你愿同追

今宵的醉

• 搜索 "红唇绿酒"mp3

打印预览

歌曲:整个世界的黑暗

歌手:陈绮贞 专辑:收藏陈绮贞(最新创作

整个世界的黑暗

都跑进了我的房间

我的房间只剩两只眼睛

两只眼睛只听得见妈妈买的

"给孩子听的睡前古典钢琴"

德布西的月光啊

萧邦的夜曲啊

怎么可以给小孩听这种东西

每天晚上写完功课

背完唐诗看完交通安全宣导短片

大人们关了灯锁了门

棉被覆盖的黑暗以外

只剩小学二年级2只寂寞的眼睛

• 搜索 "整个世界的黑暗"mp3

打印预览

歌曲:党啊亲爱的妈妈

歌手:殷秀梅

龚爱书余致迪词

马殿银周右曲

妈妈哟妈妈,亲爱的妈妈,

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

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

唱着夜曲伴我入眠,心中时常把我牵挂

妈妈哟妈妈,亲爱的妈妈,

你的品德多么朴实无华

妈妈哟妈妈亲爱的妈妈,

你激励我走上革命生涯,亲爱的妈妈

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

你就象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教育我爱祖国,

鼓励我学文化,幸福的明天向我招手,四化美景你描画

党呵党呵,亲爱的党呵,

你的形象多么崇高伟大,

党呵党呵亲爱的党呵,

你就是我最亲爱的妈妈,

亲爱的妈妈亲爱的妈妈呵!

• 搜索 "党啊亲爱的妈妈"mp3

打印预览

歌曲:哀愁(高校教师主题曲)

歌手:辛晓琪 专辑:恋人啊!

远远的看着你久违的背影

有一点不真实的情绪

好像一出哀愁的**

全世界忽然间都安静

也许是时间的沉淀关系

我们都不流露痕迹

刚刚我们擦身而过

一秒间的距离

你我都屏住了呼吸

只是我终忍不住

转过头来还是想要看看你

复杂的微酸的起伏

像我们深爱的夜曲

我想我过了恋爱年龄

从为你痛哭后那夜起

爱情不再是我生命里

在挑拨受牵挂的原因

终究我还是要转过身去

回到我眼前的平静生活里

只是心底还想着

某一个小事情

是否你也偷看我背影

远远的看着你久违的背影

有一点不真实的情绪

好像一出哀愁的**

全世界忽然间都安静

《十一月的萧邦》专辑全碟歌词&制作

1夜曲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编曲:林迈可

制作人:周杰伦 合声编写:周杰伦 合声:周杰伦

录音工程:杨瑞代

录音室:ALFA STUDIO

混音工程:林迈可

混音录音室:VIP STUDIO

一群嗜血的蚂蚁被腐肉所吸引 我面无表情看孤独的风景

失去你 爱恨开始分明 失去你 还有什么事好关心

那鸽子不再象征和平 我终于被提醒 广场上喂食的是秃鹰

我用漂亮的押韵形容被掠夺一空的爱情

乌云开始遮蔽 夜色不干净 公园里 葬礼的回音 在漫天飞行

送你的白色玫瑰 在纯黑的环境凋零 乌鸦在树枝上诡异的很安静

静静听 我黑色的大衣 想温暖你 日渐冰冷的回忆

走过的走过的生命

啊四周弥漫雾气 我在空旷的墓地

老去后还爱你

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跟夜风一样的声音 心碎的很好听

手在键盘敲很轻 我给的思念很小心

你埋葬的地方叫幽冥

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而我为你隐姓埋名 在月光下弹琴

对你心跳的感应 还是如此温热亲近

怀念你那鲜红的唇印

那些断翅的蜻蜓 散落在这森林 而我的眼睛 没有丝毫同情

失去你 泪水混浊不清 失去你 我连笑容都有阴影

风在长满青苔的屋顶 嘲笑我的伤心

像一口没有水的枯井

我用凄美的字型 描绘后悔莫及的那爱情

2蓝色风暴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编曲:洪敬尧

制作人:周杰伦 合声编写:周杰伦 合声:周杰伦

吉他:蔡科俊Again 鼓:陈伯州 Scratch:郭正男

录音工程:杨瑞代、戴健宇

录音室:ALFA STUDIO、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混音工程:杨大纬

混音录音室: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亘古长夜 善恶交接 我终于懂得流眼泪

洪荒世界 百分之七十都是水 湛蓝的 旷野

在海平面渴望满月 于是我终于学会告解

弥赛亚被世人误解 被分类 爱恨 从此敌对

远离风暴浩劫 在第三章第四节 我正在改写这世界

用观念进行侵略 我们占领整条街 粉刷海洋蓝的季节

一列 超高速的地铁 一路 训练我的听觉

消灭 那些 太琐碎 太异类 让问题尖锐 Oh ~

一双 狂奔中的球鞋 一路 强壮着我的肺

面对 这些 太威胁 太强烈 从来不喊累

九星联结 排成一列 在感动中我们忏悔

生命珍贵 我用那十四行诗赞美 年轻的 一切

我们在地平线感谢 爱停止向另一边倾斜

这首部曲的管弦乐 太凄美 终于 被人了解

远离风暴浩劫 耍狠不是^-^对嘴 我就是传说中的谁

你跟我们很对味 有同一挂的感觉 其它人我根本不屑

一列 超高速的地铁 一路 训练我的听觉

消灭 那些 太琐碎 太异类 让问题尖锐 Oh ~

一双 狂奔中的球鞋 一路 强壮着我的肺

面对 这些 太威胁 太强烈 从来不喊累 Oh ~

3发如雪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编曲:林迈可

制作人:周杰伦 合声编写:周杰伦 合声:周杰伦

录音工程:杨瑞代

录音室:ALFA STUDIO

录音工程:林迈可

混音录音室:VIP STUDIO

狼牙月 伊人憔悴 我举杯 饮尽了风雪

是谁打翻前世柜 惹尘埃是非

缘字诀 几番轮回 你锁眉 哭红颜唤不回

纵然青史已经成灰 我爱不灭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

我只取一瓢爱了解 只恋你化身的蝶

你发如雪 凄美了离别 我焚香感动了谁

邀明月 让回忆皎洁 爱在月光下完美

你发如雪 纷飞了眼泪 我等待苍老了谁

红尘醉 微醺的岁月 我用无悔 刻永世爱你的碑

Rap:你发如雪 凄美了离别 我焚香感动了谁

邀明月 让回忆皎洁 爱在月光下完美

你发如雪 纷飞了眼泪

我等待苍老了谁 红尘醉 微醺的岁月

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儿啦

铜镜映无邪 扎马尾 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4黑色毛衣

词:周杰伦 曲:周杰伦 编曲:林迈可

制作人:周杰伦 合声编写:周杰伦 合声:周杰伦

吉他:周杰伦

录音工程:杨瑞代

录音室:ALFA STUDIO

混音工程:林迈可

混音录音室:VIP STUDIO

一件黑色毛衣 二个人的回忆

雨过之后 更难忘记

忘记我还爱你

你不用在意 流泪也只是刚好而已

我早已经待在谷底

我知道不能再留住你 也知道不能没有骨气

感激你 让我拥有秋天的美丽

看着那白色的蜻蜓 在空中忘了前进

还能不能 重新编织 脑海中起毛球的记忆

再说我爱你 可能雨也不会停

黑色毛衣 藏在哪里 就让回忆永远停在那里

5四面楚歌

词:周杰伦 曲:周杰伦 编曲:洪敬尧

制作人:周杰伦 合声编写:周杰伦 合声:周杰伦

韩文RAP:林迈可

录音工程:杨瑞代

录音室:ALFA STUDIO

混音工程:杨大纬

混音录音室: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我的生活像 拍了一出戏

有超多导演跟编剧 只说了台词一句

而他们配了八百个语气 您好^_^控着我的情绪

那根本不是我的口气 想让观众看好戏

最后的目的 还不是在促进收视率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勇气 拆下他们的面具

我只知道好像认真的男人最美丽

会不会一直演下去 到他们满意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oh oh 我不可能再回头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oh oh 我只能一直往前走

我在回家路上 看到路标指着演艺圈

如果选择往前走 我就必须强壮

走着走着 莫名其妙 冲出来好几只狗

我心想我什么时候认养这么多只狗

他们咬着苹果 手里拿着长镜头 好像要对着我诉说什么 阴谋

会说话的狗 他说他是为了狗周刊 看能不能拍我 多换几根骨头

如果伤害我是你的天性 那怜悯是我的座右铭 (狗狗狗狗)

需要我照亮你回家的路 那我会送你们手电筒 (狗狗狗狗)

我告诉他们 八卦是会过去的 新闻是一时的 生活是永久的

音乐是会留下来的 我帮他们写了歌

因为我没写过保育动物之类的歌

我始终还是我 谁都改变不了我 虽然我知道很多弓箭手

想射下往上爬的我 当我到了山顶上头 谁都伤不了我

这些弓箭手 辛苦了你们提笔的手 我还是会把你们当朋友

因为我知道 这是你们大家的工作 加油 咬着苹果的狗

虽然不是我的对手 还是可以成为我的狗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oh oh 我不可能再回头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oh oh 我只能一直往前走

(韩文Rap翻译中文)

为什么 我去哪里都会跟着跑

这些买卖人的人生的秘密

这种压力是不需要的

这首歌结束之前 我会决定怎么处理

从失去我的隐私权到烦恼我的家人被骚扰

该结束 因为反正你找不到你想找到的东西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oh oh 我不可能再回头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oh oh 我只能一直往前走

深怕没有了新闻 才学会开车 来跟踪别人 oh oh

为了什么 oh oh 为了骨头 偷窥别人的生活

自以为侦探 看太多柯南 oh oh 拍了什么 oh oh 什么都没有

6枫

词:宋健彰(弹头) 曲:周杰伦 编曲:钟兴民

制作人:周杰伦 贝斯:陈任佑 鼓:陈伯州

弦乐编写:钟兴民 弦乐:北京爱乐 Programer:魏百谦

录音工程:杨瑞代、戴健宇

混音室:ALFA STUDIO、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混音工程:杨大纬

混音录音室: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乌云在我们心里搁下一块阴影 我聆听沉寂已久的心情

清晰透明 就像美丽的风景 总在回忆里才看的清

被伤透的心能不能够继续爱我

我用力牵起没温度的双手

过往温柔已经被时间上锁

只剩挥散不去的难过

缓缓飘落的枫叶像思念 我点燃烛火温暖岁末的秋天

极光掠夺天边 北风掠过想你的容颜 我把爱烧成了落叶

却换不回熟悉的那张脸

缓缓飘落的枫叶像思念 为何挽回要赶在冬天来之前

爱你穿越时间 两行来自秋末的眼泪 让爱渗透了地面

我要的只是你在我身边

在山腰间飘逸的红雨 随着北风凋零 我轻轻摇曳风铃

想 唤醒被遗弃的爱情 雪花已铺满了地 深怕窗外枫叶已结成冰

7浪漫手机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编曲:洪敬尧 制作人:周杰伦

合声编写:周杰伦 合声:周杰伦

吉他:蔡科俊Again 鼓:陈伯州 贝斯:陈任佑

录音工程:杨瑞代、戴健宇

录音室:ALFA STUDIO、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混音工程:杨大纬

混音录音室: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轻轻放 我就是卸不下对你的喜欢

原来爱会慢慢增加重量

想关上这城市所有的灯光

黑暗中专心闻你的发香

这夜晚 让暗恋很有画面感 回想

与你约会过的地方 都舍不得删

在脑海里储存欣赏

你微笑浏览 手机里的浪漫

原来真心送出爱是这么简单

温习银幕上 你可爱的模样

关于缘份的解释我又多传了一行

你微笑浏览 手机里的浪漫

原来爱情可以来的这么突然

短信的桥梁 将暧昧期拉长

我们的感情蔓延滋长用文字培养 在虚拟土壤

电视墙 吵杂的情歌还在拼命播放

我安静在闹区等来电铃响

有一些话打好了却不敢传

怕收到信息的你在为难

街道上 人潮衬托我的孤单 想象

谁幸运的陪在你身旁 却误会一场

你也在等你手机响

你微笑浏览 手机里的浪漫

原来真心送出爱是这么简单

温习银幕上 你可爱的模样

关于缘份的解释我又多传了一行

你微笑浏览 手机里的浪漫

原来爱情可以来的这么突然

短信的桥梁 将暧昧期拉长

我们的感情蔓延滋长用文字培养 在虚拟土壤

8逆鳞

词:黄俊郎 曲:周杰伦 编曲:钟兴民 制作人:周杰伦

合声编写:周杰伦 合声:周杰伦

弦乐编写:钟兴民 弦乐:北京爱乐 Programer:魏百谦

录音工程:杨瑞代

混音室:ALFA STUDIO

混音工程:杨大纬

混音录音室: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

而生命 对每个人都不公平也没道理 只能扑向泥泞迎向那阵骤雨由不得你

突来的骤雨 这条街一路泥泞 就像人生 不过是一场即兴

整个世界 正在对我们挑衅 就算如此 还是得无惧前进

手中的邮报 封面的人在微笑 下个路口 生命在暗巷尖叫

活着只是 油墨上面的一角 明天之后 还有谁翻阅的的到

我跟你用不同方式 踩过前方带刺荆棘 你嚣张不畏惧退缩 我低头沉默却坚定

用力的还击 发出声音 让他们安静 不敢相信

继续前进 他们畏惧 睁大眼睛 他们躲避 然后放弃 专心聆听 我的声音

而生命 对每个人都不公平也没道理 只能扑向泥泞迎向那阵骤雨由不得你

如果生命 对每个人都不公平也没道理 那就让我带着孤寂继续前进直到光明

我 我 我只有一种容貌 我就是永远不会倒

我就算逆境环绕 我面对也要带着笑

我只有一种咆哮 我要让他们都知道

我生命再怎么粗糙 我都要活的很骄傲

我说自尊啊 看起来或许可笑 但它至少 撑着我 试着不让我跌倒

活着 如果只是不甘寂静的喧嚣 那就咆哮吧 让每个人都能听的到

用力的还击 发出声音 让他们安静 不敢相信

继续前进 他们畏惧 睁大眼睛 他们躲避 然后放弃 专心聆听 我的声音

而生命 对每个人都不公平也没道理 只能扑向泥泞迎向那阵骤雨由不得你

如果生命 对每个人都不公平也没道理 那就让我带着孤寂继续前进直到光明

9麦芽糖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编曲:洪敬尧 制作人:周杰伦

合声编写:周杰伦 合声:周杰伦

吉他:蔡科俊Again 贝斯:陈任伯 鼓:陈伯州

录音工程:杨瑞代、戴健宇

录音室:ALFA STUDIO、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混音工程室:ALFA STUDIO、杨大纬工作室

混音工程:杨大纬

混音录音室: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这蜿蜒的微笑拥抱山丘 溪流跟风唱起歌

我像田园诗人般解读眼前的生活 (你好)

麦田弯腰低头在垂钓温柔这整座山谷都是风笛手

我在哑口聆听传说跟着童话故事走

远方的风车 远距离诉说 那幸福在深秋 满满的被收割

老仓库的角落 我们数着 一麻袋的爱跟快乐 初恋的颜色

我牵着你的手经过 种麦芽糖的山坡

香浓的诱惑 你脸颊微热 吐气在我的耳朵

摘下麦芽糖熟透 我醒来还笑着

开心的 被黏手 我满嘴 都是糖果

牵着你的手经过 种麦芽糖的山坡

甜蜜的四周 我低头害羞 我们愉快的梦游

我在草地上喝着 麦芽糖酿的酒

鲜嫩的 小时候 我好想 再咬一口

<泰语>我爱你~

我满嘴 都是糖果 我好想 再咬一口

10珊瑚海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编曲:钟兴民 制作人:周杰伦

女声:Lara(南拳妈妈)

吉他:蔡科俊Again 贝斯:陈任佑 鼓:陈伯州

弦乐编写:钟兴民 弦乐:北京爱乐 Programer:魏百谦

录音工程:杨瑞代、戴健宇

录音室:ALFA STUDIO、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混音工程:杨大纬

混音录音室: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Jay)

海平面远方开始阴霾 悲伤要怎么平静纯白

我的脸上 始终挟带 一抹浅浅的无奈

(Lara)

你用唇语说你要离开(心不在) 那难过无声慢了下来

汹涌潮水 你听明白 不是浪而是泪海

(合)

转身离开 (你有话说不出来) 分手说不出来 海鸟跟鱼相爱 只是一场意外

我们的爱(给的爱) 差异一直存在 (回不来) 风中尘埃 (等待) 竟累积成伤害

(合)

转身离开 (分手说不出来) 分手说不出来 蔚蓝的珊瑚海 错过瞬间苍白

当初彼此(你我都) 不够成熟坦白 (不应该) 热情不再 (你的) 笑容勉强不来

爱深埋珊瑚海

(Jay)

毁坏的沙雕如何重来 有裂痕的爱怎么重盖

只是一切 结束太快 你说你无法释怀

(Lara)

贝壳里隐藏什么期待(等花儿开) 我们也已经无心再猜

面向海风 咸咸的爱 尝不出还有未来

(合)

转身离开 (你有话说不出来) 分手说不出来 海鸟跟鱼相爱 只是一场意外

我们的爱(给的爱) 差异一直存在 (回不来) 风中尘埃 (等待) 竟累积成伤害

(合)

转身离开 (分手说不出来) 分手说不出来 蔚蓝的珊瑚海 错过瞬间苍白

当初彼此(你我都) 不够成熟坦白 (不应该) 热情不再 (你的) 笑容勉强不来

爱深埋珊瑚海

11飘移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编曲:林迈可 制作人:周杰伦

合声编写:周杰伦 合声:周杰伦、林家铭、陈耿辉、周宏达、方文山

录音工程:杨瑞代

录音室:ALFA STUDIO

混音工程:林迈可

混音录音室:VIP STUDIO

自听对白: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巨炮:我们这台车帅吧今天这一台车!

巨炮表弟:哈~哈~哈~超~~屌!!! hey hey 旁边那什么车?

巨炮:hey,藤原豆腐的车擦那么靓干什么?哈哈哈,我来问他一下好了!

巨炮:小伙子,你开什么车啊?

Jay:AE86啊,怎样?

巨炮:AE86?挑一下阿

Jay:随便阿

找支笔 写下日记 记录勇气

我可以 对着墙壁 让拳头叛逆

呼吸 天窗玻璃 打开我的身体

这里 引擎声就像是一种乐器

所以 风呼啸而过刺激 所以 我在转弯飘移

加足了马力 飙到底 看仔细

零到一百公里 谁敢与我为敌

我用第一人称 在飘移青春

输跟赢的分寸 计算的很精准

我踏上风火轮 在飘移青春

故事中的我们 在演自己的人生

胜败的对比 是残酷的可以

运气 从来就不在我这里

实力没办法模拟 飘移 人车一体 飘移

笑看后视镜的自己 啊

点火 继续 事关 荣誉

我除了 第一 其它没有 兴趣

得飘 得飘 得咿的飘

我安静的喝饮料 轻松的笑

我用第一人称 在飘移青春

输跟赢的分寸 计算的很精准

我踏上风火轮 在飘移青春

故事中的我们 在演自己的人生

得飘 得飘 得咿的飘 得飘 得飘 得咿的飘

我绕过山腰 雨声敲敲 我绕过山腰 雨声敲敲

得飘 得飘 得咿的飘 得飘 得飘 得咿的飘

再开进隧道 风声潇潇 再开进隧道 风声潇潇

12一路向北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编曲:蔡科俊Again 制作人:周杰伦

合声编写:周杰伦 合声:周杰伦

吉他:蔡科俊Again 贝斯:陈任佑 鼓:陈伯州

录音工程:戴健宇

录音室:ALFA STUDIO

混音师:杨大纬

混音录音室:杨大纬录音工作室

后视镜里的世界 越来越远的道别

你转身向背 侧脸还是很美

我用眼光去追 竟听见你的泪

在车窗外面排徊 是我错失的机会

你站的方位 跟我中间隔著泪

街景一直在后退 你的崩溃在窗外零碎

我一路向北 离开有你的季节

你说你好累 已无法再爱上谁

风在山路吹 过往的画面全都是我不对

细数惭愧 我伤你几回

后视镜里的世界 越来越远的道别

你转身向背 侧脸还是很美

我用眼光去追 竟听见你的泪

在车窗外面排徊 是我错失的机会

你站的方位 跟我中间隔著泪

街景一直在后退 你的崩溃在窗外零碎

我一路向北 离开有你的季节

你说你好累 已无法再爱上谁

风在山路吹 过往的画面全都是我不对

细数惭愧 我伤你几回

我一路向北 离开有你的季节

方向盘周围 回转著我的后悔

我加速超越 却甩不掉紧紧跟随的伤悲

细数惭愧我 伤你几回

停止狼狈就 让错纯粹

      《肖邦夜曲》是我听的最多的音乐曲目,每当有了一些闲暇或是感到累了的时候,都会静静地坐下来,听上一集肖邦夜曲。行影相随的淡淡忧郁,优美之中略带一种沉思、伤感和梦幻色彩,肖邦让音乐缓缓的走进了我的心中。

       可能很少有人没听说过肖邦,在我最早听到的有关肖邦的记忆中,就是他那个装满了祖国波兰泥土的银杯和肖邦那颗回到祖国的心脏,舒曼当年更是评价肖邦的音乐是“花丛中的大炮”。很早以前就听过了肖邦的“A大调英雄波罗乃兹”,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的音乐中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更让我确信了肖邦的爱国和英雄主义的钢琴诗人形象。之后又听了肖邦很多的玛祖卡和圆舞曲,再后来很多人喜欢谈论的又是他和乔治•桑的浪漫之情,革命?激昂?缠绵?温柔?忧郁如水?优美似梦?

       聆听《肖邦夜曲》稍微晚了一些,从广播电台的音乐欣赏节目,到翻录的音乐磁带,再到CD唱盘,几十年来,它那带有忧郁与庸懒的风格,富于梦幻浪漫的曲调,如诗如歌般的优美旋律,那是在沉静的星夜里,孤寂中内心抒发的吟唱。

       肖邦的夜曲,旋律悠长、音乐优美、空灵含蓄。我真正的喜欢上肖邦的夜曲,应该是从这首Op9 No1开始的,乐曲开头的缓板,琴键廻旋的是撩人心绪的诗情,旋律刚一流淌出来我就与它一见钟情了。自第一句缓缓下行的旋律出现,柔美松弛的感情基调,缥缈柔和的音色,更具梦幻和深静的感觉,犹如圣光自天而降,感觉自己好像飘在了一个梦幻世界里,不停的游荡,不停的游荡,每一个音符都是在点缀描绘着一个梦境,那让人心醉的音乐不断的感染着我,俘获了我的心

       肖邦的夜曲一共有21首,首首经典、篇篇醉人。《夜曲》最令人心驰神往的是在静谧的氛围中充满了迷人的浪漫气息。乐曲中弥漫着惆怅、瞑想、缱绻气氛,其中包含的激动、叹息、兴奋、不安等丰富而微妙的情绪,伤感和梦幻交织在一起。你会感到肖邦情愁凄美、孤寂浪漫的内心世界。

       曾经有无数双手在琴键上抚动着肖邦夜曲的旋律,有数不清的版本在演绎着不同风格情调的肖邦夜曲,阿劳、鲁宾斯坦、傅聪、皮尔斯、比芮、波利尼、李云迪……一代代的大师和新锐层出不穷。我不会弹钢琴,甚至不知道同一个琴键之下为什么会有千差万别的声音效果,旋律、节奏、速度、强度、音色、弹性、张力、织体、调性、等等,不知道是什么就让肖邦夜曲变幻出意境万千,于是便有了评论家对不同的演奏者给与了那么多的词汇,从容不迫、缓慢优雅、宁静淡然、沉稳大气、浪漫摇曳、变幻莫测、深沉淳郁、冲淡平和、寂静幽澜、浪漫委婉、优美精致、缠绵诗意、惆怅哀愁、激情洋溢、平静优美……

        以前我听肖邦夜曲,并不管是谁演奏的,也不挑选什么版本,只要是肖邦夜曲就是喜欢的,我陶醉在肖邦优美的旋律里,沉浸在那似梦似幻的氛围中。而在十几年前,忽然遇到了葡萄牙女钢琴家玛利亚•胡奥•皮尔斯(MariaJoaoPires1944-),从此就再也放不下她了。皮尔斯的演奏,音色极美,又善于在节奏与分句处理上表现出细微的变化。以细腻、典雅、秀丽、妩媚而享誉世界。

       皮尔斯给了《夜曲》一种舒缓的意境,使《夜曲》呈现出一种悠远的情境。淡了忧伤,留下纯粹温柔的夜,皮尔斯指尖下流出的是晶莹剔透的小水滴,散发着葡萄园般静谧的气息。她的演绎优美精致、缠绵诗意,但也许是因为感觉速度有些慢,浪漫委婉的演绎也令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她对每一个音符都是精雕细琢的,钢琴的颗粒瘦弱而精干,如同骨感美女,每一首夜曲都是既精致又纤美。

      这套唱片的录音也是迄今为止最出类拔萃的,清晰透明的几乎吹弹可破,作品第9号的3首夜曲被皮耶丝弹的实在是太美了!无论音色,颗粒造型还是旋律结构,无不精美到了极点,可谓“妩媚入骨”。

       有评论说:“音乐大致有两种听法,一般来说,也就是对一般大众而言,欣赏音乐是非常个人,非常主观的事,没有一定的标准,怎么感觉无所谓高低对错,任何权威的评价都代替不了欣赏者个人的审美体验。还有一种听法,就是试图去理解一个真正的作曲家,这样的话,对演奏者的演绎的评价就没那么随意。”我属于凭着感觉喜好听音乐的那些人,我觉得皮尔斯弹得才是肖邦的本色。

       肖复兴写到“在市声喧嚣时,不宜听肖邦;在欲念躁动时,也不宜听肖邦。因此,在商业街的高音喇叭里,在精品屋的舒缓音乐里,甚至在灯光柔媚的咖啡厅里,都不会听到肖邦。肖邦,只适合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听,尤其是听肖邦的夜曲。肖邦的夜曲和肖邦本人一样幽宛动人,肖邦的夜曲其实就是肖邦的内心独白。”我却从来也没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播放过音乐。​

                                                                                                        写于2016-04-22

再来说肖邦(F.Chopin,1810--1849)。

很长时间,国内外出版的肖邦的传记颇多,大多关注的是他和乔治·桑的浪漫之情。而我国对他的宣传,大多在于他去国之前带走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去世时嘱托一定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肖邦被人们各取所需,肢解,分离像一副扑克牌,被任意洗过牌后,你可以取出一张红桃三说这就是肖邦,你也可以取出一张梅花A说这才是肖邦。

确实,肖邦既有着甜美的升c小调圆舞曲(作品64-2)、宁静的降B小调夜曲(作品9-1),又有着慷慨激昂的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作品40-1)和雄浑豪壮的降.A大调"英雄"波罗乃兹(作品53)。如同一枚镍币有着不同的两面一样,我们当然可以在某一时刻突出一面。我们特别爱这样做。像买肉一样,今天红烧便想切一块五花肉,明天清炒就想切一块瘦肉。如肖邦这样敏感的艺术家,其实不止是镍币的两面。他要复杂得多。他的作品的蕴涵比本人更要复杂曲折得多。音乐,推而广之艺术,正如此才有着魅力,是不可解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们在这一讲的开头引用舒曼关于"肖邦的作品好比一门门隐藏在花丛里面的大炮"的话,几乎成为许多解释肖邦的说明书。将艺术作品比成武器,是我们在一段时间里特别爱说的话,所以舒曼的话特别对我们一些人的胃口。它成为一代人一代人的流行语汇。事实上,沙皇一直在欣赏、拉拢着肖邦,在肖邦童年的时候赠送他钻石戒指,在肖邦后期还授予他"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肖邦的作品不可能是门门大炮。舒曼和我们都夸张了肖邦和音乐自身。

说出一种花的颜色,是可笑的,因为一种花绝对不是一种颜色。说出一朵花的颜色,同样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一朵花的颜色是纯粹的一种色彩,即便是一种白,还分月白、奶白、绿白、黄白、牙白只能说它主要的色彩罢了。那么,肖邦的主要色彩是什么革命激昂缠绵温柔忧郁如水优美似画温情如梦在我看来,肖邦主要是以他的优美之中略带二种沉思、伤感和梦幻色彩。优美,和门德尔松走在一个同心圆上,和门德尔松明显不一样的是感伤,使得他的圆的半径比门德尔松的无形中在扩大,而这恰恰是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

肖邦的优美,不是绚烂之极的一天云锦,更不是甜甜蜜蜜的无穷无尽的耳边絮语;他不是华托式的豪华的美,也不是瓦格纳气势磅礴的美,他是一种薄雾笼罩或晨曦初露的田园的美,是一种月光融融或细雨淅沥的夜色的美。这一点,和门德尔松的优美也不尽相同,他没有门德尔松优美中那样的清澈和贵族气息,他的优美是风雨之后的朦胧和沉郁。

肖邦的沉思,并不深刻,这倒不仅因为他只爱读伏尔泰,不大读别的著作。这是他的天性。他命中注定不是那种高歌击筑、碧血蓝天、风萧萧兮易水寒式的勇士,他做不出拜伦、裴多非高扬起战旗冲锋在刀光剑影之中的举动。他只能用他自己的方式,他说过:在这样的战斗中,他能做的是当一名鼓手。他也缺乏贝多芬对于命运刻骨铭心的思考。他没有贝多芬宽阔的大脑门。但是,他比门德尔松多了一份来自对自己祖国和对自身情感的思索和关注,这是一种门德尔松所不具有的血浓于水的思索和关沣。

肖邦的伤感和梦幻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是门德尔松更不具有的。有些作品,他把对祖国和爱人的情感融合在他的旋律中,但有许多作品,他独对的是他的爱人,是他自己的喃喃自语,具有民谣式的自我吟唱和倾诉感。他并不过多宣泄自己个人的痛苦,而只化为一种略带伤感的苦橄榄,轻轻地品味,缓缓地飘曳,幽幽地蔓延。而且,他把它融化进他的梦幻之中,使得那梦幻不那么轻飘,像在一片种满苦艾的草地中,撒上星星点点的蓝色的勿忘我和金色的矢车菊的小花。

丰子恺先生早在60多年前说过这样一句话:"Chopin一词的发音,其本身似乎有优美之感,听起来不比Beethoven那样的尊严而可怕。"6这话说得极有趣。或许人的名字真带有某种性格的色彩和宿命的影子无论怎么说,丰先生这话让人听起来新奇而有同感,是颇值得思味的。

1831年,肖邦来到巴黎,那一年,他不到21岁。除了短暂的旅行,他大部分的时间生活在巴黎并最后死在巴黎。他在巴黎19年,是他全部生命的近一半。一个祖国沦陷风雨漂泊的流亡者,而且又是一个那样敏感的艺术家,只身一人在巴黎那么长时问,日子并不好过,心情并不轻松。那里不是自己的家,他为什么一直呆到死呆了那么长的时间他又是靠什么力量支撑着自己在异国他乡浮萍般无根飘荡了整整半生

音乐爱情坚定的对祖国的忠诚

肖邦并不复杂的短短一生,给我们留下的却不是一串单纯简单的音符。

当然,我们可以说,1837年,肖邦断然拒绝俄国驻法大使代表沙皇授予他的"沙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当大使说他得此殊荣是因为他没有参加1830年的华沙起义,他更是义正词严地说:"我没有参加华沙起义,是因为我当时太年轻,但是我的心是同样和起义者在一起的!"而他和里平斯基的关系,也表明了这种爱国之情。里平斯基是波兰的小提琴家,号称"波兰的帕格尼尼",到巴黎怕得罪沙皇而拒绝为波兰侨民演出,肖邦愤然和他断绝了友谊。肖邦的骨头够硬的,颇像贝多芬。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肖邦为了渴望进入上流社会,为了涉足沙龙,为了在巴黎扎下根,表现了他软弱的一面。他不得不去小心装扮修饰自己,去为那些贵族尤其是贵妇人演奏。他很快就学会了和上流社会一样考究的穿戴,出门总不忘戴上一尘不染的白手套,甚至从不忽略佩戴的领带、手持的手杖,哪怕在商店里买珠宝首饰,也要考虑和衣着的颜色、款式相适配,而精心挑选,犹如选择一曲最优美的装饰音符。7肖邦简直又成了一个纨绔子弟,颇像急于进入上流社会的于连。

其实,我们同样还可以这样说,肖邦自己开始很反感充满污浊和血腥的巴黎,所有这一切,他并不情愿,他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自己说过:"巴黎这里有最辉煌的奢侈、有最下等的卑污、有最伟大的慈悲、有最大罪恶;每一个行动和言语和花柳有关;喊声、叫嚣、隆隆声和污秽多到不可想像的程度,使你在这个天堂里茫然不知所措"但是,不知所措只是暂短一时的,肖邦很快便进入上流社会。因为他需要上流社会,而上流社会也需要他。保罗·朗多尔米在他的《西方音乐史》中这样说肖邦:"自从他涉足沙龙,加人上流社会之后,他就不愿意离开这座城市了。上流社会的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欢迎他,他既表现出一个杰出的演奏家,又是一位高雅的作曲家和富有魅力的波兰人,天生具有一切优雅的仪态,才气横溢,有着在最文明的社会中熏陶出来的温文尔雅的风度。在这个社会中,他毫不费力地赢得了成功。肖邦很快就成为巴黎当时最为人所崇尚的时髦人物之一。"8人要改造环境,环境同时也要改造人,鲜花为了在沙漠中生存,便无可奈何地要把自己的叶先变成刺。说到底,肖邦不是一个革命家,他只是一个音乐家。

说肖邦很快就堕入上流社会,毫不费力地赢得了成功,这话带有明显的贬义和不恭,就像肖邦快要去世时屠格涅夫说他:"欧洲有五十多个伯爵夫人愿意把临死的肖邦抱在怀中"一样,含有嘲讽。一个流亡者,自己的祖国在他刚到巴黎的那一年便被俄国占领,而巴黎那时刚刚推翻了专制君主,洋溢着的民主和自由气氛,正适合他音乐艺术的发展。这两个环境的明显对比,以及遥遥的相距,不能不撕扯着他本来就敏感而神经质的心。渴望成功,思念祖国,倾心艺术,痴迷爱情,恋慕虚荣,憎恶堕落肖邦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织体。他到巴黎的时候,不过才21岁。他不过是一个穷教书匠的儿子。矛盾、彷徨、一时的软弱,都是极正常的,不正常的倒是我们爱把肖邦孱弱而被病魔一直缠身失血的脸,涂抹成一副红光焕发的关公。

肖邦和女人的关系,一直是肖邦研究者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不断的话题。毋庸置疑,肖邦和女人的关系,不仅影响着他的音乐,同时影响着他的生命。

据我查阅的资料,肖邦短短39年的生涯,和四个女人有过关系。每一个女人,在他的生命中都留下并不很浅的痕迹。而且,他都留有乐曲给各位女子。研究肖邦和这四个女人的关系,的确不是猎奇,而是打开进入肖邦音乐世界的一把钥匙。

肖邦爱上的第一个女人,是康斯坦奇娅。1829年的夏天,他们俩人同为华沙音乐学校的学生,同是19岁,一同跌进爱河。第二年,肖邦就离开了波兰。分别,对恋人来说从来都是一场考验,更何况是在动乱年代的分别。这样的考验结果,无外乎不是将距离和思念更深地刻进爱的年轮里,就是爱因时间和距离的拉长而渐渐疏远、稀释、淡忘。初恋,常常就是这样的一枚无花果。肖邦同样在劫难逃。虽然,临分手时,他们信誓旦旦,肖邦甚至说我如果死了,骨灰也要撒在你的脚下但事实上分别不久,他们便劳燕分飞,各栖新枝了。别光责怪康斯坦奇娅的绝情,艺术家的爱情往往是浪漫而多为一次性的。我不想过多责怪谁是谁非,这一次昙花一现的爱情,给肖邦没有太大的打击,相反却使他创作出他一生仅有的两部钢琴协奏曲。无论是E小调第一,还是F小调第二协奏曲,都是那么甜美迷人,流水清澈、珍珠晶盈的钢琴声,让你想到月下的情思、真挚的倾诉和朦胧的梦幻。它不含丝毫的杂质,纯净得那么透明,这是只有初恋才能涌现出来的心音。这是肖邦以后成熟的作品再不会拥有的旋律。

肖邦爱上的第二个女人,叫玛利娅。这是1835年6月发生的事。玛利娅比肖邦小9岁,小时候,肖邦见她的时候,她还是个相貌丑陋的小姑娘,眼下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美人了。只是这一场爱情太像一出流行的通俗肥皂剧,女的家世贵族,门不当户不对,一个回合没有打下,爱情的肥皂泡就破灭了。虽然肖邦献给人家一首A大调圆舞曲,不过,在我看来,这首曲子无法和献给康斯坦奇娅的那两首协奏曲相媲美。想来,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无论肖邦,还是玛利娅不过是一次邂逅相逢中产生的爱情,他们谁也没有付出那么深、那么多。艺术不过是心灵的延伸;音乐不过是心灵的回声;趟过浅浅一道小河式的爱,溅起的自然不会惊涛拍岸,而只能是几圈涟漪。

肖邦和乔治·桑的爱,是旷世持久的一场马拉松式的爱,长达10年之久。该如何评价这一场爱情呢乔治·桑年长于肖邦6岁,一开始就担当了"仁慈的大姐姐"的角色,爱的角色就发生了偏移,便命中注定这场爱可以爱得花团锦簇、如火如荼,却不能坚持到底还是因为乔治·桑的孩子从中作怪导致爱的破裂或者真如人们说的那样乔治·桑是个多夫主义者,刺激了肖邦抑或是因为他们俩人性格反差太大,肖邦是女性的,而乔治·桑则是男性的,不说别的,就是抽烟,肖邦不抽,而乔治·桑不仅抽而且抽得极凶,就让两人越来越相互难以忍受爱情,从来都是一笔糊涂账,走路鞋子硌不硌脚,只有脚自己知道,别人的评判只是隔岸观火罢了。

据说,1848年肖邦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和1849年肖邦临终前,乔治·桑曾经去看望过肖邦,都被阻拦了。这只是传说,是太带有戏剧性的传奇色彩了。无论他们两人当时和事后究竟如何,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即使这两次他们会了面,又将如何呢事情只要是过去了,无论对于大到国家,还是小到个人,都是历史,是翻过一页的书,而难重新再翻过来,重新更改、修饰或润滑了。人生的一次性,必然导致爱情的覆水难收。10年,人的一生没有几个10年好过,轻易地将10年筑起的爱打碎,这对于肖邦当然是致命的打击。说肖邦是死于肺病,其实并不那么确切,这次的打击也是他的死因之一,或者说这次打击加速了他的死亡。这就是爱的力量,或者说爱对于太沉浸、太看重于爱的人的力量。从1837年到1847年,肖邦和乔治·桑10年的爱结束后,不到两年,肖邦就与世长辞了。

其实,甜蜜得如同蜂蜜一样的爱情,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是人们的一种幻想,是艺术给人们带来的一个迷梦。如果说这世界上真的存在爱情的话,爱情是和痛苦永远胶粘在一起的,妄想像轻松地剥开一张糖纸一样剥离开痛苦,爱情便也就不复存在。否则,我们无法解释肖邦在和乔治·桑在一起这10年中,为什么会涌现出这么多的作品其中包括叙事曲3首占总数的三分之二,谐谑曲3首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奏鸣曲2首占总数的三分之二,还有大量的夜曲、玛祖卡、波罗乃兹和梦幻曲。这里尽是美妙动听的乐曲,包括肖邦和乔治·桑在西班牙修道院的废墟中,在南国的青天碧海边,在温暖的晨曦暮鼓里,创作出的G小调夜曲、升F大调即兴曲、c小调波罗乃兹和在诺昂乔治·桑的庄园里创作出的有名的"雨滴"前奏曲、"小狗"圆舞曲。仅从后两首曲子就足以看出他们曾经拥有过多么美好的一段时光!那两首乐曲给我们带来多少遐想,小狗滴溜溜围绕着他们打转的情景,是何等欢欣畅快;细雨初歇,从房檐低落的雨滴和钢琴声和等待心绪的交融,是何等沁人心脾应该说,肖邦一生最多也是最好的乐曲都创作在这个时期。

1848年的春天,因为生活的拮据,肖邦抱病渡海到英国演出,用光了在伦敦储存的钱付医疗的费用,只好暂住在他的苏格兰女学生史塔林家中,这是他接触的第四位女人。史塔林爱上他,并送给他二万五千法郎做为生活的费用。他回赠给史塔林两首夜曲F小调、降E大调(作品55-1、2)。不知道回赠有没有爱情我是很怀疑这种说法的,因为我查阅了肖邦的年谱,这两首夜曲并不是作于1848年,而是作于1843年。纵使是赠给史塔林**的,这两首夜曲也无法同上述那些乐曲比拟。在肖邦21首夜曲里,它们不是最出色的。或许,肖邦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爱无法挽救他了,或者是爱来得太晚些了或者是他还沉湎于以往的甜梦、噩梦里再无力跳将出来

我无法想像。我也无法猜测肖邦短短的一生,是否真正得到过爱情他和四个女人的爱情算不算是他所追求的爱情但是,我能够说,这一切是爱情也好,不是爱情也好,都不能和他的那些美妙动人的乐曲相比。爱情永远在肖邦的音乐中,它比肖邦同时也比我们任何人都要活得更长远。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肖邦的全部的夜曲、一部分圆舞曲和他的仅有的两部协奏曲。

其中更喜欢的是他的夜曲。无论前期的降B小调,降E大调(作品9-1、2),还是后期的G小调(作品37-1),c小调(作品48-1),都让我百听不厌。前者的单纯明朗的诗意,幽静如同清澈泉水般的思绪,仿佛在月白风清之夜听到夜莺优美如歌的声响;后者的激动犹如潮水翻涌的冥想,哀愁、孤寂宛若落叶萧萧的凝思,让人觉得在春雨绵绵的深夜看到未归巢的燕子飞落在枝头,摇碎树叶上晶莹的雨珠,滚落下一串串清凉而清冽的簌簌琶音。在他的G小调(作品37-1),甚至能听到万籁俱寂之中从深邃而高邈的寺院里传来肃穆、悠扬的圣乐,在天籁之际、在夜色深处,空旷而神秘地回荡,一片

冰心在玉壶般,让人沉浸在玉洁冰清、云淡风轻的境界里,整个身心都被滤就得澄静透明。

在肖邦的夜曲里,给人的就是这样的恬静,即使有暂短的不安和骚动,也只是一瞬间的闪现,然后马上又归于星月交辉、夜月交融的柔美之中。他总是将他忧悒的沉思、抑郁的悲哀、踯躅的徘徊、深刻的怀念一一融化进他柔情而明朗的旋律之中。即使是如火的情感,也被他处理得温柔蕴藉,深藏在他的那独特的一碧万顷的湖水之中。即使是暴风骤雨,也被他二柄小伞统 统收敛起来,滴出一支支雨珠项链的童话。如果说那真是一种境界,便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说那真是一幅画,便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同为浪漫派的音乐家,肖邦正是以这样一批作品和其他人拉开了明显的距离。肖邦明确反对柏辽兹,他批评柏辽兹音乐中所谓"奔放"是"惑人耳目";肖邦也嫌弃舒伯特,说他的音乐粗杂不堪;肖邦认为韦伯的钢琴曲类似歌剧,均不足取;甚至对于人们最为推崇的贝多芬,他说贝多芬除了升C调奏鸣曲,其他作品"那些模糊不清和不够统一的地方,并不是值得推崇的非凡的独创性,而是由于他违背了永恒的原则"。就连给予过他最大支持的舒曼和李斯特,他也一样毫不留情。他对李斯特炫耀技巧的钢琴演奏公开持批判态度,讥讽李斯特的演奏给听众的感觉是"迎头痛击"。而对舒曼,他更不客气,几乎被他全部否定,甚至说舒曼的名作"狂欢节"简直不是音乐。那样一个柔弱至极的人,竟然敢于对这样多的人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正说明肖邦对自己艺术追求的明确性和坚定性,他的艺术是一棵扎根结实的大树,不是随风飘摇的旗,看市场和官场的风向。

1840年,李斯特从欧洲演出归来,在巴黎举行了一场音乐会,肖邦的一个学生听完回来对肖邦说李斯特如今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表现沉着宁静,肖邦对他的学生说:"这样看来,我是对的。最后终于达到纯朴的境界,纯朴发挥了它全部魅力,它是艺术臻于最高境界的标志。"9肖邦在他的音乐中一生追求的就是这样宁静纯朴的境界。如果用"优美"这样两个字来代表门德尔松音乐的风格的话,"纯朴"这两个字就是肖邦音乐的风格。他们的老师都是巴赫和莫扎特,在这一点上,他们走到了一起。肖邦音乐里最突出的就是他的独特的歌唱性。这种歌唱性,既来自他对斯拉夫民族民间音乐的敏感而先天的吸收,使得他的旋律非常具有那种真挚如歌的歌唱性;也在于他对钢琴自身的挖掘,使得钢琴在他的手里变得长出能够唱歌一样的歌喉,将他自己心底所有的歌唱都在黑白键盘上迸发出来。如果说,前者是许多民族音乐家都可以具有的特点,后者却是属于肖邦自己独有的魅力。在对钢琴乐器自身潜力挖掘这一点意义上,肖邦和李斯特的贡献盛开出明丽夺目的两朵鲜花:一朵是将钢琴变幻出管弦乐的音响,一朵是将钢琴演绎成歌唱的效果。据说,肖邦的手格外奇特,方才使得他在钢琴上演奏得如此炉火纯青。有人说他的手指细长而灵活,好像没有骨头,而且手宽阔,伸开手能够把钢琴上键盘的三分之一都遮盖了,演奏特有的大和弦和琶音时毫不费力10。这样与众不同的手,让我忍不住想起曾经上过纪念邮票上李斯特的大手(肖邦的手也被拍成照片,与李斯特的手细比较,李斯特的手宽厚,如忠厚长寿的长者;而肖邦的手则修长,颇似身材苗条的女性,所以说他是"妇人的肖邦"一点没错)。在所有音乐家和钢琴家中,除了肖邦和李斯特之外,能够拥有这样奇特大手的人,不知还有没有第三者演奏肖邦音乐的钢琴家,也许倒不需要非要他那样的神奇的大手,但是一定要有他一样的气质和心地。应该说,演绎肖邦最好的是俄罗斯的钢琴家,鲁宾斯坦、拉赫马尼诺夫、巴拉基列夫(俄罗斯的音乐家对肖邦也最为推崇,是巴拉基列夫的建议和努力,才在肖邦的故乡建立起肖邦的纪念碑),前苏联老一辈钢琴家杰出的伊古姆诺夫以及他的学生米尔什坦,都出色地演绎过肖邦,是肖邦的知音。如果听肖邦,能够昕他们录制的肖邦钢琴作品的唱片是最好的选择。

深谙肖邦的俄罗斯的老教授伊古姆诺夫对肖邦曾经有过这样的解释,这是他对他学生教授演奏肖邦作品时的重要教诲:"肖邦厌恶一切不真挚和装腔作势的东西。端庄纯朴、不虚张声势、非常坦率,这就是他的创作个陛最大的特点。"他说演奏肖邦的作品时,一定要"像人的流利的说话一样",切忌"夸张地放慢或加快速度。"他说肖邦"永远反对过快的速度,他厌恶太重的音响,而干枯、无力、单调,也像感情的夸张一样使人难受。"11伊古姆诺夫的这些话,可以作为我们听肖邦作品或选择有关肖邦钢琴曲的唱盘时的一盘指南针,用以鉴定什么是好的演奏什么是坏的演奏。

最后,我想谈谈肖邦的一生为什么没有什么大部头的作品出现。肖邦的一生里,没有创作出一部交响乐和歌剧,他的最大部头便是那两首钢琴协奏曲了,这是他同别的音乐家无法相比的。肖邦的一生里,创作出的所有作品,都是钢琴曲,他用他全部的生命致力于他最热爱的钢琴音乐之中,从未心有旁骛,专一而专制,也是别的音乐家同他无法比拟的。

我不知道这在音乐史中是不是绝无仅有的例子一个音乐家,在他的艺术走向成熟的时候,一般都想尝试一下交响乐和歌剧,就像一个作家在他写了些短篇、中篇小说之后,都想染指长篇小说一样。在一般人们的评价和意识里,辉煌的交响乐、歌剧和长篇小说才是一个大师的标志,是艺术的里程碑。

肖邦偏偏不这样认为。

为什么是他的偏爱是他把生命全部寄托在钢琴之中是他的身体他病魔缠身的身体、他活的年头太短暂(门德尔松比他还少活了一年,不是也创作出交响曲吗),不允许他创作大部头的作品是他的性格他天性只爱在幽幽暗室里为两三个知心好友演奏钢琴,而不喜欢交响乐和歌剧那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或者他本来就只是一弯小溪,横竖只能在山里流淌,而难能流下山去,更遑论流向大海他的恋爱都可以更换过四次,和乔治·桑10年厮守相聚的生活都可以一朝分手各奔东西,惟有这一点,他至死不渝,他只作钢琴曲,而且大部分是人们认为的钢琴曲的小品。为什么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对此做过令人信服的解释'反正在我读过的有关肖邦的材料中,没有见到,也许,是我读的书太少,见识太浅陋。

几乎肖邦所有的朋友都曾劝过他去创作交响乐和歌剧,其中包括他的老师埃斯内尔教授、波兰最著名的诗人密茨凯维奇、以及乔治·桑。他们都认为肖邦的最高峰和最伟大的成就,不仅仅是钢琴曲,而应该是交响乐和歌剧。

据说,有许多好心人总问他这个问题:"你为什么不写交响乐和歌剧呢"把他问烦了,他指着天花板反问:"先生,您为什么不飞呢"人家只好说:"我不会飞"他便不容人家说完,自己说道:"我也不会,既不会飞,也不会写交响乐和歌剧!"

李斯特曾这样替肖邦解释:"肖邦最美妙、卓绝的作品,都很容易改编为管弦乐。如果他从来不用交响乐来体现自己的构思,那只是他不愿意而已。"

李斯特的解释,不能说服我。李斯特明显在为肖邦辩护,有拔高肖邦之嫌。当然,作品体积和容量的大小,不能说明一个音乐家成就和造诣的高低。契诃夫一生没有写过长篇小说,依然是伟大的作家;肖邦一生没有写过交响乐和歌剧,同样依然是伟大的音乐家。艺术不是买金子,分量越沉便越值钱。我只是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肖邦自己和自己较着劲;一辈子就是不沾交响乐和歌剧的边

肖邦一生反对炫耀的艺术效果,反对众多的乐器淹没他心爱的钢琴,这从他的那两首协奏曲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乐队始终只是配角。他的好朋友法国著名的画家戴拉克鲁阿曾经讲过肖邦这样对他阐述自己的思想:"我们一会儿采用小号,一会儿长笛,这是干吗如果音响企图取作品的思想而代之,那这种音响是该受指责的。"12而当戴拉克鲁阿的画风中出现众多热闹炫目的色彩和线条时,肖邦对此格外警惕,并对他提出批评。单纯、纯朴,一直是肖邦艺术追求的信条。他不会背弃自己这个信条,去让他认为最能够同时又最适合这种标志的钢琴让位于交响乐和歌剧。

其实,在一点上,肖邦和门德尔松还是很相似的。门德尔松作过《苏格兰交响乐》、《意大利交响曲》这样大部头的作品,但只是风景画的长卷而已。应该说,他们一辈子都没有什么重大社会题材和庞大音乐素材的作品。而音乐中使用具体而生活化的标题,以直接个人生活的世俗化的叙述方式,在古典主义惯常的宗教和抽象的音乐框架中找到了新的出口,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这便是性格使然。即使他们之间存在那样这样的不同,但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从这一点出发,他们一辈子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是那样的相同。

我们还是来总结一下吧。关于门德尔松和肖邦,如果说抒情性是他们音乐共同的特点。所不同的是,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表现的主要是优美,是那种衣食无虞的恬静、沙龙贵族式的典雅,肖邦则充满忧郁。

门德尔松音乐的抒情性富于描述性,借助于美丽的风景,如山水的画卷,是明朗的,阳光灿烂的。

肖邦音乐的抒情性富于歌唱性,融入了个人的感情,如树木的年轮,是隐藏的,夜色下的迷离。

如果他们的音乐都是诗的话,门德尔松有点像是王维,肖邦像是亡国中颠沛流离的李煜。

去QQ音乐中找这个专辑:《背景音乐之旅·感人之声-纯音乐》包你满意,还有个人认为好听的:梦中的婚礼、星空、彩云追月(钢琴版)、水边的阿迪力那、绿袖子、思乡曲、柔如彩虹··· ···反正是理查德的。

补充两首不算很“轻音乐"的:春舞、蓝色多瑙河(但也不激烈的)

对了,有个专辑:《梁祝大全》里面有各种乐器演奏的《梁祝》,都是轻音乐,挺好听的!(因为本人也很痴迷于轻音乐)

班得瑞的:初雪、迷雾水珠(The Foggy Dew)、亚特兰提斯的孩子(Children Of Atlantis)、 Luna(月光)、 Endless horizon 无垠水平线、忧郁的爱(Blue Love Theme)、 Mystica(秘密)、 Childhood Memory(童年)班得瑞 - Your Smile 、The Best Friends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作品链接:肖邦的圆舞曲

  升c小调圆舞曲

  华丽大圆舞曲

  一分钟圆舞曲《小狗》

  降A大调圆舞曲《离别》

  降G大调圆舞曲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

  降E大调夜曲

  升F大调夜曲

  降b小调夜曲

  降A大调夜曲

  第二十三号玛祖卡舞曲

  第四十四号玛祖卡舞曲

  c小调练习曲《革命》

  E大调练习曲《离别》

  第一号叙事曲

  第一号诙谐曲

  第七号前奏曲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6631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