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汉闵
导读:一代女皇武则天入宫前,随父驻守荆州5年。在当阳玉泉寺结下了佛缘,一生礼佛敬佛。武则天悍然向几千年的男权 社会 发动致命一击,荣登帝王之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佛的"众生平等"" 男女平权"的观念和早年诵读佛经,埋下的来自"天意"的一颗种子。
在当阳县城由莲花堰西迁至至玉阳城后的第八个年头,也就是贞观五年(631年),当阳迎来了一个新的都督大人:武士彟。这一寻常的人事变动,为以后中国 历史 的走向埋下了一个伏笔。这一伏笔在几十年之后才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在此之前,它还只是 历史 长河中涌动的一道暗流。现在,它的使命就是蛰伏,发酵,积蓄力量。谁也不会想到,几十年之后,这道暗流会冲破无尽的黑暗,在华夏大地上掀起滔天波澜。
这一年,大唐撤并都督府,保留了扬州、益州、荆州、并州四个大都督府。武士彟为大唐开国元勋,深得唐高祖、唐太宗李世民父子任。由于他原先任职的利州(今四川广元)并入益州, 武士彟转任荆州府大都督, 掌管两湖、两广、云贵地区的军事武装,一跃而跻身大唐高级士族之列,成为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 陪一起来到荆州的,有他的夫人和三个女儿。武则天是其次女。 在三个女儿中,不论是相貌,还是心性,武则天均出类拔萃,让人刮目相看。 这一年,武则天刚满七岁。
在整个唐朝,不论是最初的南郡,还是稍后的荆州大都督,以及后来的荆南节度使,治所均在江陵府荆州城。当阳一直隶属江陵府。在荆州这一古九州称谓的耀眼光环下,唐时的当阳显得黯然失色,似乎只是荆州城西北方向的一座山。幸好这座山上有一座叫玉泉寺的寺庙。众多文献关于智者、一行、神秀、弘景等在当阳玉泉寺的修行传道的记载,都称其为荆州当阳山。
荆州城磅礴而宏伟,庄严而肃穆,颇有长安城的恢弘气势,远非利州古城可比。登上荆州城楼极目四眺,两湖平原尽收眼底,鄂西群山逶迤如画,让人心旷神怡。而在利州,则是开门见山。外面的精彩世界、广阔的天地,被群山严严实实地挡住了。武则天在荆州的新生活,就从登上荆州城楼激动喜悦的那一刻开始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如画卷一般在这个少女的面前徐徐展开。
关于武则天早年在南方荆州的这段生活经历,一直不见文献记载,或者说,历代的史官都选择性地遗忘了这段 历史 。《新唐书》《旧唐书》只提到武则天为武士彟之女,14岁入宫。 《资治通鉴》记载稍为详尽:"十一月,辛卯,上幸怀州;丙午,还洛阳宫。故荆州都督武士彟女,年十四,上闻其美,召入后宫,为才人。" 这一记载中的"上"即唐太宗李世民。但这一记载并不能说明武则天早年在荆州有过一段难忘的经历。对这位中国 历史 上唯一的传奇女皇,后人对她的关注热情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减退。
近几十年来,这段被遗忘的 历史 重回人们视野。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文艺界,开始正视这一段 历史 。白寿彝先生在其所编著的 《中国通史》中认为,从武则天随父到荆州,直至其父在任上病逝,武则天至少在荆州生活了五年。 五年的时间可以有很多故事发生。武则天一生礼佛敬佛,并悍然向几千年的男权 社会 发动致命一击,荣登帝王之位,如简单笼统地归结为其母亲的影响,恐怕过于单薄了。武则天在荆州生活的五年时间,不会是空白,一定发生了什么。
在清光绪年间,一位名叫斯坦因的英国探险家来到中国的甘肃敦煌寻找失落的遗迹。这个探险家没有发现什么遗迹,却意外发现了一本古籍;武则天当年登帝后刊印的《大云经》。这本《大云经》现珍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武则天登帝后之所以刊印这部佛经,是因为 这部佛经中记载了佛祖的一个预言:将会有天选之女担任女王。在武则天看来,佛意也就是天意。 她是顺天意登上帝位的。大学者王国维、陈寅恪在对《大云经》影印本研究考证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 武则天刊行的《大云经》与北凉时代译释的《大方等大云经》几乎完全一致。这个发现为武则天洗清了千年的冤屈, 《旧唐书》等史书关于武则天伪造《大云经》、假托佛教符谶之说登帝的记载并不符合事实。更为重要的是,这本《大云经》疏中的一句话,让武则天早年在荆州的一段经历逐渐浮出了水面,也让我们得以行至 历史 的隐秘腹地。
《大云经》疏中的这句话是:"伏承神皇幼小时已被 缁服 。""神皇"也就是武则天,"被 缁服 "也就是曾入佛门当过女尼。 武则天在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入长安感业寺为尼,在贞观二十三年,她已经26岁。疏中的"幼小时"显然并非指其入感业寺为尼的两年时间。武则天跟随其父亲在利州时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子,其父母不可能也不忍心让她入佛寺为尼。 这个"幼小时"指向的应该就是武则天在荆州生活的五年。
由于智者大师的弘法传道,唐时的荆州已是南方佛教重镇,其道场玉泉寺更是名震北方京城。荆州城内有长沙寺、天皇寺、铁女寺等,但过于嘈杂,也过于小家子气,不利于修行悟道,更吸引不了高僧大德驻赐。有名气有影响的寺庙,总是建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而当阳山的玉泉寺正好符合这一条件。更为重要的是, 玉泉寺与武则天的母亲有着解不开的情缘。
杨氏家世的显赫,远非武家可比。杨氏家族是隋代皇族杨家,父亲杨达为隋宗室重臣,曾任工部尚书;伯父杨雄与高颖、虞庆则、苏威并称“朝中四臣”。隋朝以佛立国,固然有着多种原因,但隋文帝杨坚早年的经历也是重要原因。杨坚出生于同州(今陕西渭南)一佛寺,并自小在寺院生活,由寺院尼姑抚养成人,至13岁时才出寺归家。杨坚还有个"那罗延"的法号,即金刚不坏之身的意思。听惯了寺庙钟声的杨坚,自然对佛教有着深厚感情,其开国首政即为重兴佛教。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诏告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
玉泉寺原名覆船山寺,为南朝梁宣帝所赐。 智者大师到来后,通过化缘将其修葺一新,已破败不堪的玉泉寺始有庄严肃穆气象。隋文帝不计智者大师曾为前朝旧臣这一前嫌,乐意看到其在荆州当阳山弘法传道,在南方撒播天台宗的种子。 在隋文帝看来,覆船山这一梁宣帝所赐的寺名并不吉利,与天台宗"教观双美"的特征相悖,于是赐名为玉泉寺。可以说,玉泉寺有点类似隋朝皇族的家庙。
隋炀帝杨广虽弑父弑君,在 历史 上有着荒*暴虐的恶名,但他在佛教面前却呈现出内心极度脆弱柔软的一面,显得恭敬而肃然。 杨广素与天台宗创立者智者大师关系密切,常以智者大师弟子自称。"智者大师"这一称号就是杨广早年在扬州任晋王时所封,天台山的国清寺也是杨广秉承智者大师的遗愿所建。 佛法无边,可以包容隋文帝、隋炀帝的诸多罪劣,也能洗涤他们的诸多罪孽。我们很难想像,父亲杨达一边讨伐高丽、一边诵读佛经的情形。如果用佛教与儒家两种角度进行评价,杨广可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种种迹象表明,隋代皇族成员均为佛教信徒,并且是天台宗的忠实信徒。杀戮与赎罪,征伐声与佛号声,在整个隋朝似乎是和谐共存的。这就是让我们感到陌生的隋朝。也许,文明的演进就是充满了矛盾和悖论的 历史 进程。
作为一个天台宗的忠实信徒,隋文帝赐名的这座南方寺庙,对于武则天的母亲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以说, 荆州当阳的玉泉寺就是心中的圣地。 荆州之行带给她的更多的是激动。随夫穿越大半个唐朝,似乎就是为了一睹玉泉寺的芳颜。这一时期的玉泉寺,正是如日中天的时期,高僧云集,诸宗竞秀,信众如云。与荆州城的长沙寺、天皇寺、铁女寺以及利州寒伧的普泽寺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况且,玉泉寺与荆州城只不过咫尺之隔,也方便照看,来回也不费周折。 武则天入寺为尼,玉泉寺无疑是最佳选项。 当然,武则天入玉泉寺为尼,可能是正式的,也有可能是非正式的。从武则天登帝后玉泉寺所受到的殊遇来看,《大云经》疏中这句话所隐藏的 历史 ,很可能是真实的。 武则天入长安感业寺为尼,应该是她的第二次为尼。
荆州城的居民自古以来就有在初春朝拜玉泉山、鸣凤山的习俗,当阳远安人称他们为荆州香客。 像往年一样,新春刚过,浩浩荡荡的朝拜队伍就出发了。跟往年不一样的是,这支朝拜队伍中多了一位贵妇和她的三个千金,以及大都督府的护卫。香客们知道,这是大都督夫人。到了玉阳港,一行拾级登岸,在当阳县衙官员的陪同下,朝玉泉寺进发。
在崎岖的山路上,到玉泉寺许愿拜佛的乡民络绎不绝,让幼小的武则天十分震撼。她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打量着这些与他们同行的乡民。母亲告诉她,这些人是到玉泉寺许愿、祈求平安的香客。此时的武则天,跟她的一双眼睛一样清澈,只是一个普通少女。 武则天并非生来就有当皇帝的野心,也并非生来就与佛有缘。佛缘还在玉泉寺的山门等着她。
对于玉泉寺的僧侣而言,不仅只是贵宾,也是恩人。对于而言, 玉泉寺是天台宗的祖庭 ,是她先祖赐名的寺庙,也是她心中的圣地。她不敢以贵宾、恩人自倨,而是诚惶诚恐,执弟子礼相见。此时的玉泉寺,智者大师播下的种子已长成了参天大树,玉泉山上已是一片葱茏。庄严的大雄宝殿,悠远而祥和的诵经声,泉涌如注的溪流,众多修行弟子忙碌的身影,让幼小的武则天一下子喜欢上了让她倍感亲切的寺庙。
事实上,当一行刚抵达沮漳平原的时候,就已远远看到了那座形似船背的玉泉山。很清楚,在那座山下就是玉泉寺,寺内绽放着美丽的莲花。而武则天则更多的是惊奇与陌生。 在踏进玉泉寺山门的时候,也正是武则天与佛结缘的开始。 要达到功德圆满,武则天还要走很长的路。
武则天入玉泉寺修行,可能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出自父母的主张。 武则天也从没想到能成佛,她只是对佛感到好奇。杨氏对这个次女的要求也不高。在玉泉寺的僧侣看来,这个大都督的千金有向佛之心就足够了。武则天在玉泉寺修习的应该就是天台宗。有着一双明亮大眼睛的武则天,最初可能并没有投放在经书上,而是僧侣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川流不息的信众。智者大师的"一念三千"之说,对于她而言过于高深、玄妙。 武则天的过人之处就是放得下,不懂的不喜欢的就直接放在一边。只有能打动她的教义,才可能吸引她的一双明亮大眼睛。
武士彟到任荆州的第二年,也就是贞观六年(632年),两湖平原发生大旱。大旱与饥饿往往是孪生兄弟,容易引发民变。武士彟十分着急,坐卧不安,茶饭不思。在夫人的劝说下,武士彟亲赴荆州城长沙寺跪迎阿育王像,祈雨七日。在第八天,一场悄然而至的危机在飘洒的大雨中得以化解。杨氏对次女武则天说,这是佛的力量。这一件事,让武则天开始改变对修行漫不经心的态度。她开始用心了。
在佛教的观念中,一切有生命的物种在本性上是相同的,没有高下之分。 可以说,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佛教的视野更为开阔,并没有仅仅局限于人类本身。佛教最初向武则天呈现出的全新世界,与诸多高僧大德不可能是一幅图像。如果说弘景看到的是"教观双美",一行看到的是占星术与辨证思维,神秀看到的通向佛的渐悟之路,那么武则天看到的则是众生平等,人人皆有佛缘,人人皆可成佛。 众生平等也就意味着男女平等。 初入佛门,能看到这一精彩世界,对少女时期的武则天而言已经足够了。武则天开始迷迹这个世界了。
武则天并非虔诚的佛教徒。与弘景、一行、神秀的专注执着不同的是,武则天虽然迷迹这个世界,但她往往能很快抽身,与现实世界迅速进行切换。武则天修行时的超然,使得她容易将两个世界进行比较。在她看来,佛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是那么迵然不同,甚至于针锋相对。看来, 在强大的男权 社会 中,女性的从属地位并非天注定。 贵为隋朝皇族后裔、大都督之千金,武则天仍然要对男权 社会 进行仰视、跪拜。这是一个女人的宿命。武则天开始质疑这一宿命了。但在佛的世界中,她只要平视就行了。
武则天对佛的深厚感情,从某种程度讲,其实是建立在感恩的基础之上。当然, 佛法中所谓的众生平等,是指众生在因果规律面前的平等。 众生平等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实际上,佛教弟子也是有地位等级的。武则天用了无数岁月,才明白这一道理。
佛教关注生,也关注死。而儒教只关注生,刻意回避死这一人们关心的终极问题。不关注灵魂救赎的学说,注定不可能深植大众心灵深处。而佛教则弥补了儒教的这一缺憾。 佛让你许下一个心愿,并为你注入前行的动力。 而儒教只是教你怎么做,无法给你一个为之努力的愿景。儒教学说难以打动生活在苦难中的底层民众,因为遵守现有秩序并不能改变他们多灾多难的命运。而佛教则给饱经苦难的民众点亮了一盏走向彼岸的明灯。事实上,几千年来,接受并维护儒教学说的,只是身居高位者、既得利益者。这也是佛教在华夏大地广为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武则天与佛教结缘,也应该与此有关。 多年以后,武则天才终于读懂那条通往玉泉寺山路上众多香客的表情。
武则天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像弘景一样见到美丽的般若之花。对于一个擅长拿捏人心、在名利场中求生存的人而言,是不可能达到弘景这样的境界的。与其说她信佛,不如说她与佛有深厚感情,有解不开的缘份。武则天只能算是一个佛教的准信徒。
天有不测风云。贞观九年(635年),从京城长安传来唐高祖李渊驾崩的噩耗,让患有哮喘顽疾的武士彠无比悲伤,病情加重。他没有能熬过南方漫长阴冷的冬季,最后客死荆州城。武则天在荆州的好日子也算到头了。第二年春季,武则天和她的母亲陪送武士彠的灵枢,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荆州,回到了武士彠的故乡——北方并州文县(今山西吕梁文水县)。
荆州五年的生活,对武则天的传奇人生而言,还只是开篇。 武则天要走的路还很长,还需经历从大喜到大悲、从大悲到大喜的多次轮回。
武则天这以后的经历,则是众所周知的了。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侍女,并从此多了一个叫"媚娘"的名字。其实,入宫并没有给武则天带来多少惊喜。不入宫,不知人心之险恶。在众多妃女的争宠中,武则天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女人的悲哀与卑微,男权世界的强势与严酷。想要在皇宫这一最大名利场生存下来,不仅要谨小慎微,更需要心机谋算。她需要不断揣摩唐太宗的心思与喜好,时时提防周边同行们的一言一行。在悲伤的时候,她要强作欢颜;在开心的时候,她要故作忧伤。稍有不慎,带给她的可能就是香消玉殒的落幕。 武则天对人心的拿捏、人性的把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残酷的现实逼出来的。这一时期,活得战战兢兢的武则天,无限怀念在荆州的生活,迷恋玉泉寺给她呈现的那个神奇世界。 可是,这样的生活不会再有了,武则天回不到过去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永远离开了他打造的大唐江山,武则天只能进感业寺做尼姑。如果没有意外,她的余生都将在这里伴随一盏青灯度过。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在感业寺,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唐朝的 历史 还是没有改写,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 在武则天看来,她与李治的相识相爱,并不是意外,而是佛的旨意、佛的力量。 她想到了她父母在荆州长沙寺祈雨的场景,再一次感受到了玉泉寺佛像的庄严。
两年后,武则天以"昭仪"身份第二次入宫。三十三岁时,被立为皇后。因唐高宗多病,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加号"",与高宗并称"",参与朝政。不论是做昭仪、皇后,还是做天后,武则天均认为是天命,是佛的旨意,因此能做到取予有节,安之若素,并没有 历史 文献记载和传闻中的野心日益膨胀。最大的改变是,她原来需要仰视的男权 社会 ,现在可以平视了。 在武则天看来,佛教所描绘的众生平等、人人皆可为佛的理想境界,并不虚幻,只要功德圆满,就可以变成现实。在玉泉寺修行时,她曾幻想有一天能登上离那个神秘世界最近的玉泉山山顶。现在,她自认为已经做到了。
的确,站在玉泉山顶较之站在荆州城楼,视野要更加开阔,原来看到的众山突然变得渺小了。 当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作为的皇太后六年。原先无法憾动的男权 社会 ,在她眼中开始变得千疮百孔,脆弱不堪。她终于可以俯视她原先需要跪拜的那个庞然大物了。 她挑战男权 社会 的精神力量来自佛。在《大云经》颁布天下的第二年(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正式称帝,成为中国 历史 上唯一的女皇帝。天授二字,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佛的旨意,佛的力量。
武则天称帝后,一改李唐皇帝"道在佛先"的序列,诏告天下:先佛后道,以佛立周,以佛治国。这既是政治需要,也是武则天个人的偏爱。武则天时期,佛教大盛,全民信佛,大唐江山就是一个佛国、一片佛土。从周武帝废佛,到隋文帝兴佛,李唐皇帝崇尚道教,再到武则天重佛,中国 历史 经历了一次大的轮回。
在现实与佛教之间能自如切换的武则天,在兴佛的同时,大胆改革吏治,重用能臣,鼓励农桑,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国家更加强盛,大唐气象为之一新。论政绩,武则天不比 历史 上的任何贤君明主逊色。
虽然如此,但近千年来男性群体一直对武则天耿耿于怀,不肯原谅她。这也注定了千年来男权 社会 对武则天不可能有公平的评价。事实上,武则天对男权 社会 的憾动所引发的波澜至今未平。客观地讲,武则天登帝,改大唐为武周,并没有造成腥风血雨,相比 历史 上任何一次政权更迭,其成本是最低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她在金銮宝殿端坐了二十一年,大唐山河无恙,并不逊色于"贞观之治"。武则天后来听从张柬之的建议,还政于李唐,波澜不惊,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做足了准备,让大唐江山延续到以后290年。 男性群体也该放下了。
在武则天一统天下的日子里,佛门与宫门是相通的。 在这条佛门通向宫门的幽径上,我们不难嗅到南方荆州散发出来的丝丝缕缕的湿热气息。
武则天曾使用了两位荆州人为相:一位是张柬之,一位是岑长倩。 张柬之大器晚成,六十四岁才在朝庭召试中脱颖而出,授官监察御史、凤阁舍人,后因论事得罪武则天,被贬出京城,先后出任合蜀二州、荆州。但在狄仁杰力荐下,武则天不计前嫌,还是用了这个奇才,张柬之后来成为一代名相。岑长倩是唐太宗时的宰相岑文本的侄儿。岑文本与岑长倩都是荆州江陵人。岑长倩任相时,权力仅次于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位于武则天与武承嗣之后。当然,这些也许只是 历史 的巧合。
武则天时期应诏入宫的僧人,均为各地的高僧大德,其中尤以荆州玉泉寺北上的高僧居多,见之于文献记载的有神秀、弘景、文纲、普寂、章安、道素、惠真等。 武则天对神秀的特殊礼遇,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久视元年 (700年),武则天命天冠郎中专赴荆州玉泉寺请神秀赴京。大足元年 (701年),神秀到达东京洛阳,武则天"屈万乘之尊,亲加跪礼迎接",王公士庶皆望尘拜伏。此后,武则天常召神秀入宫"时时问道"。神秀所在道场的一切需用,均由朝廷供给,十分丰厚。 为表彰神秀的功德,武则天下旨在当阳敕修度门寺,在神秀的河南老家尉氏敕修报恩寺。 武则天对神秀敬若佛主,显然不是惺惺作态,而是发自内心。此时高高在上的武则天已经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
仪凤二年(676年),武则天为了给唐高宗祈福,令天下各州修舍利塔,每座舍利塔送佛舍利49粒。这一年, 在洛阳传道的弘景奉诏带着武则天亲授的佛舍利回到玉泉寺,修建砖塔供奉。这座砖塔叫如来舍利塔。北宋嘉祐六年 (1061年),砖塔改为铁塔,改叫棱金铁塔,俗称玉泉铁塔。 塔身上有铭文:弟子郝言同"舍铁七万六千六百斤,诣景德玉泉禅院,铸造佛牙舍利宝塔一座,一十三级。"佛牙舍利传世稀少,至尊至重,在佛教信徒心中重若千钧。如这一铭文记载是真实的,那么武则天亲授给玉泉寺的,不仅仅是佛舍利,还有更加珍贵的佛牙舍利。由于地宫曾被洗劫,铁塔铭文的真实性已无法证实了。但无论怎么说,在武则天心中地位都是尊崇的。不是所有寺院都能修塔的。至少在南方的荆楚,只有玉泉寺才有这个殊遇。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已卧床两月的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赦免了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等三人,怀抱《华严经》,慢慢合上了眼睛,享年八十二岁。也许,弥留之际的武则天一下子顿悟了,真的见到了绽放的莲花。
作者简介:
郭汉闵,1982年7月毕业于原宜昌师专中文科,曾从事教育、新闻、政研等工作,现在当阳市政协机关工作。有专著《隐形的南方》出版。
《平凡的世界》内容简介《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第一部写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 读书,他贫困自尊,学习和劳动都好,与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互相爱怜,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又高考落榜,回乡生产。但他并没有消沉, 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回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女儿,县城教师润叶是青梅竹马,却 遭到田福堂反对。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找到了勤劳善良的秀莲,润叶也只得含泪与向前结婚。这时农村生活混乱,旱灾又火上加油,田福堂为加强自己威 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出了人命,为了“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
第二部写 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接着也就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少安又进城 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 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他的女友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他们相约两年后再相会。润叶远离她不爱的丈夫到团地委工作,引起钟情痴心的丈夫酒后开车致残,润叶受到内疚回到丈夫身边,开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润生也已长大成人,他在异乡与命运坎坷的郝红梅邂逅,终于两人结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运的强人田福堂,不仅对新时期的变革抵触,同时也为女儿、儿子的婚事窝火,加上病魔缠身,弄得焦头烂额。
第三部写1982年秋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成了一 名优秀工人,一天下工时晓霞在井口灿然地迎接了他。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来 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润叶也生活幸福,生了个胖儿子,润生和郝红梅的婚事也终于得到了父母的承认,并添了可爱的女儿。但是祸不单行,少安的妻子秀莲,在欢庆由他家出资两万元扩建的小学会上口吐鲜血,确诊肺癌。晓霞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献身。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救护徒弟也受了重伤。但他们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1949-1992),陕西省清涧县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被过继给伯父,他曾经务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在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毕业后,他先后来到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相继在《陕西文艺》编辑部和《延河》编辑部任编辑。 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还被作者本人改编成了**剧本并搬上银幕。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国内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文学地位。
《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双水村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位于横断山脉环抱的黄土高原。1975年,由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社会许多方面都处在一种非常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中。在农村,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孙少安是贫农出身的孙玉厚的大儿子,上学时考试总是班上第一,学校的老师都说这个孩子将来准有出息。怎奈孙家家境贫寒,少安勉强读完高小便回到队里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和父亲一起挑起这副养家糊口的沉重担子。但少安绝不是平庸之辈,他有他的打算,也有他的抱负,他要通过他健壮的体魄和机敏的心智使他家和全村父老摆脱世代的贫困。乡亲们选他当了一队的生产队长,连村支书田福堂也不敢小看这个后生一眼。 孙玉厚的大女儿兰花嫁给了外村的王银满,这个好逸恶劳的二流子女婿因倒腾耗子药,眼下正被公社拉到工地上“劳教”呢,拖连得全家都抬不起头。二女儿兰香和二儿子少平都在上学,家里再穷也得省吃俭用供孩子学点文化啊。每当提起这个话茬儿,孙玉厚总觉得对不住大儿子少安。 田福堂的女儿名叫润叶,比少安小一岁。儿时,两个娃娃吃睡在一起,彼此不分你我。稍大一点,又一同外出玩耍,经常脱得精光泡在河里互相打闹往对方身上糊泥巴。一来二去,两人都长大了,又一起上了小学,不但在一个班,而且是同桌,成了名副其实的“同桌的你”。读完高小,少安务农,润叶则到县里读中学去了,毕业之后留在县城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住在任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二爸田福军家。但她一直没有忘记孩提时代的好友孙少安,对眼下正在县城读中学的孙少平格外关照。这天,润叶托少平捎个口信,让他哥抽空儿来一趟城里。细心的少平早已经猜出了个中的奥秘,他很喜欢润叶姐,也非常希望她能成为自己未来的嫂子。可少安却有点犯难了,他清楚自己的家庭条件和自身的社会地位,他不想委屈了所钟爱的润叶。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吃官饭的“公家人”,这其间的距离太遥远了!但少安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县城。润叶告诉他,她二叔给她瞅了个人家,男方是县革委会的另一位副主任李登云的儿子李向前,让少安帮她拿拿主意。见少安反应木然,急得润叶哭出了声。此后,润叶几次回村,明里是给学校办事,暗中是来会少安。可春去秋来,少安依然故我,使润叶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她在别人说合的婚姻和自由的爱情之间苦苦地挣扎着。田福堂自然发觉了其中的隐秘,但他不想正面干涉,便使出一招,决定暗中制止事态的发展。 少安从社员的切身利益出发,给每户多分了点猪饲料。原先田福堂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半依半就,装着不知道。现在,他决定把此事当做整治孙少安的炮弹打出去,便把此事告发到了公社。公社认为少安的作法是在明目张胆地带领社员走资本主义道路。于是立即召开全公社大会,公开批判了孙少安,给孙家老小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孙玉厚虽然不知道润叶正单恋着自家的大小子,但也觉得少安该娶媳妇了,就托弟弟孙玉亭和弟妹贺凤英帮着物色一个。事也凑巧,贺凤英的娘家那边有个远门侄女还真就不要彩礼,一说合,女方对少安的条件非常满意,这下可乐坏了孙玉厚老两口。少安最后审视了一下他同润叶的关系,仍然觉得不可能成为夫妻,于是便动身前往山西相亲去了。一个月后,少安领回来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几乎令双水村所有的人都开了眼界。及至第二年春节,少安便和这位名秀莲的姑娘结了婚。孙玉厚两口子如释重负,当然也了却了田福堂的一块心病。少安的成婚使润叶的内心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翻腾了好久。她现在正处于感情葬礼后的“忌日”。对于二妈徐爱云和向前妈刘志英的轮番进攻,她似乎还抵挡得住,但一想起她所敬重的二爸来,润叶也不免犯难了。原来,田福军和“左”得要命的李登云向来搞不到一块儿,李登云在诸多问题上是凭着他的政治嗅觉压着田福军一头。有人开导润叶,如果你能成为李登云的儿媳,李登云就不会再同你二爸作对了,这个县城也就成了李田两家联手后的一统天下。由于对爱情的绝望,加上对二爸的热爱,润叶终于痛苦地答应嫁给向前。婚后,他们夫妇同室不同床,打一开始便过着几无感情的生活。少安的弟弟少平在县城学习,几年既漫长又短暂的学习生活有愉快也有痛楚,当然最大的收获是抛弃了许多纯属“乡巴佬”式的狭隘与偏见,视野也拓宽了不少。本来,在同学中,与他处境相近的女生郝红梅对他很好,可郝红梅出身地主家庭,一心想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地位,因而渐渐疏远了少平,攀上了干部子弟顾养民,感情上伤害了少平;而共同的志趣,又使少平与田福军的女儿、不同班的同学田晓霞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毕业前夕,郝红梅因无钱购买纪念品赠送给同学,偷了供销社的手绢。别人将此事告诉了少平,给他提供了一个报复郝红梅的机会。谁知少平却十分大度,他解囊替郝红梅如数付清了手绢款,从而保全了她的声誉。 毕业了,同学们天各一方,少平回到了生养他的双水村。恰逢双水村学校办起了初中班,少平便和同他一块儿毕业回村的田福堂的儿子田润生一起,被推荐当上民办教师。这时的少安已经当上了父亲,秀莲为他了一个大胖小子。转眼到了1978年初,少安听安徽跑出来谋生的一个铁匠说,他们的家乡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活如今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便凭直觉依葫画瓢,把他所领导的生产队也划成了几个农业作业组,搞起了“小承包”。谁知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立即引起了大队、公社乃至县里一些领导的恐慌,最后,地区革委会做“终审判决”:坚决制止双水村的资本主义复辟倾向。正月十五,农村闹秧歌,田福军也带着妻子、女儿回到了乡亲们中间。见到少安并没有被压垮,他很欣慰,便拍着少安的肩膀意味深长地鼓励道:“好好干吧,我相信农村不久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后来,少安又承包了公社快要倒闭的砖厂,赚了钱的他出资重修了双水村小学,在竣工的那天,县乡领导还亲自参加了“落成典礼”。可是,少安的妻子这时却患上了肺癌,生活中的苦辣酸甜似乎都让少安感受到了。
解构主义的《平凡的世界》。边拆解路遥作品边建构自己作品,在其废墟上造起一座辉煌的艺术大厦。打工仔柴世宗极其崇拜路遥,迷恋《平凡的世界》一书,于是借助对话式讨论对其进行了一番拨开雾障式的点拨。
路遥,生于1949年,陕西清涧县人。其作品《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拍成**。代表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历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主席。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患肝硬化不幸英年早逝。《平凡的世界》让人深思,穷苦人们的生活让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蔑视,甚至无法理解,这让我深思,在我们这个世界还有身处最为平凡的,甚至更清苦的人,那么他们的思想也会很狭义,领略不到大山外面的世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令人辛酸,是一种凄凉的点缀,我要学会珍惜幸福,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能总是抱怨世事纷繁,在我抱怨的同时,还记得有更朴素的人在实现他们人生的价值,在狭义的思想中挖掘真切完美。
《平凡的世界》共三卷,洋洋百余万言。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社会洪流的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催人泪下,一次次苦难中展现出的顽强坚韧使人精神升华。《平凡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和抗争意识,它深情关注着普通劳动者的命运,体现了路遥一贯的创作特色,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巨著。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呕心沥血之作。小说完成后,作者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能从书中回到现实世界来、连过马路也要弟弟搀扶。不久,他就去世了。但他的作品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了《平凡的世界》,在许多城市,还出现了排队购买这部作品的现象。人们对路遥也举行了各种悼念活动,全国发来的唁函唁电有一尺多厚,像雪片一样,陕西电视台还拍了路遥的专题片。 路遥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关键在于他的作品贯注了昂扬的奋斗精神。“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咀嚼着这些至理名言,使人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从这个意义上看,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将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
1 聊斋志异中封三娘和孟安仁结果怎样
封三娘要告辞回去,十一娘哀求她留下作伴,让她住在另一个院里。
又卖了殉葬的首饰,用来度日,日子还算过得去。封三娘每次遇到孟生来,总是避开。
十一娘从容地说:“咱们姊妹俩的情谊,就是同胞姐妹也比不上,可哪能百年都聚在一起?我想,不如仿效女英、娥皇一起嫁给孟生。”封三娘说:“我从小就得到吐纳长生的秘决,所以不愿意嫁人。”
十一娘笑着说:“世上流传的养生术书籍多得很,行而有效的哪里有啊?”封三娘说:“我得到的不是人世流传的那种。世上流传的并不是真诀,只有华佗的五禽图还差不多。
凡是修练的人,无非是想让血气流通罢了;若是得了厄逆症。学作老虎的形体动作,马上就会好,不正是它灵验的地方吗?”十一娘就私下和孟生商量,让他假装出远门。
到了夜里,用酒强把三娘灌醉,孟生悄悄进来和她同了床。三娘醒后说:“妹子害了我了。
如果我色戒不破,道业修练成功,能升第一天。如今被你算计了,这是命该如此。”
就起身告辞。十一娘告诉她自己的实心实意,哀求她不要怪罪自己。
封三娘说:“实话告诉你,我是狐仙。因为看到你的美貌,忽然生了爱慕之情,今天却作茧自缚,这也是情魔劫数,不是人力造成的。
若是再留下来,情魔更纠缠我,就无休止了。妹妹福分不浅,前程远大,请珍重自爱。”
说完就没影了。夫妻两人惊叹了很久。
2 杨再思传文言文翻译原文:
杨再思,郑州原武人也。少举明经,授玄武尉。充使诣京师,止于客舍。会盗窃其囊装,再思邂逅遇之,盗者伏罪,再思谓曰:“足下当苦贫匮,至此无行。速去勿作声,恐为他人所擒。幸留公文,余财尽以相遗。”盗者斋去,再思初不言其事,假贷以归。累迁天官员外郎,历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延载初,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初,转凤阁侍郎,依前同平章事,兼太子右庶子。寻迁内史,自弘农县男累封至郑国公。
再思自历事三主,知政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主意所不欲,必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必因而誉之。然恭慎畏忌,未尝忤物。或谓再思曰:“公名高位重,何为屈折如此?”再思曰:“世路艰难,直者受祸。苟不如此,何以全其身哉!”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再思对曰:“昌宗往因合练神丹,圣躬服之有效,此实莫大之功。”则天甚悦,昌宗竟以复职。时人贵彦范而贱再思也。时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讥刺之,再思闻之甚怒,出令言为长社令,朝士尤加嗤笑。再思为御史大夫时,张易之兄司礼少卿同休尝奏请公卿大臣宴于司礼寺,预其会者皆尽醉极欢。同休戏曰:“杨内史面似高丽。”再思欣然,请剪纸自贴于巾,却披紫袍,为高丽舞,萦头舒手,举动合节,满座嗤笑。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长安四年,以本官检校京兆府长史,又迁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兼中书令,转侍中,以宫僚封郑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又为册顺天皇后使,赐物五百段,鞍马称是。时武三思将诬杀王同皎,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并受制考按其狱,竟不能发明其枉,致同皎至死,众冤之。再思俄复为中书令、吏部尚书。景龙三年,迁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其年薨,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谥曰恭。子植、植子献,并为司勋员外郎。再思弟季昭为考功郎中,温玉为户部侍郎。
译文:
杨再思,郑州原武人,少年时参加明经科考试中举,授玄武县尉。他被派遣到京师出差,住在客舍。小偷偷窃他的包袱,刚好被杨再思碰见,小偷当面认罪,杨再思对他说:“足下肯定是贫困之极,才有此行。你快点离开不要做声,小心被他人捉住。留下公文,余财全部送给你。”小偷打发走后,他也不讲这件事,借钱返回。后升任天官员外郎,先后任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延载初年(694),任鸾台侍郎,代理宰相。证圣初年(695),调任凤阁侍郎,依旧代理宰相,兼任太子右庶子。不久,迁任内史,从弘农县男晋封至郑国公。
杨再思在朝廷任职经历了三主,管理政事十余年,从来没有推举人助人发展的事。他为人巧佞邪媚,能体会主上的细微心意,皇上心中不想的,他一定抨击毁坏,皇上心中所希望的,他一定称扬赞誉。但是他待人恭、处事慎,谨小慎微从未违忤他人。有人问杨再思“:您名高位重,为什么卑躬曲膝如此呢?”再思答道“:世路艰难,直者受祸。如果我不这样,何以全其身?”长安末年(704),昌宗已被法司拘留受审,司刑少卿判决解除昌宗的职务。昌宗不久又上表申冤,武则天本意想申理宗昌的案件,在大廷之上问宰相道“:昌宗对国家有功没有?”杨再思回答道:“昌宗过去因合炼神丹,陛下服用很有效,这实在是没有什么能比得了的功劳。”武则天听了很合心意,恢复了昌宗的官职。世人看重桓彦范,看贱杨再思。当时左补阙戴令言做两脚野狐赋来讥讽他。他知道了很是恼火,贬戴令言到长社去做县令,朝中官员更加嗤笑他。杨再思做御史大夫时,张易之之兄司礼少卿张同休曾上奏请公卿大夫到司礼寺参加宴会,参加的人皆尽醉极欢。张同休戏弄杨再思说“:杨内史面似高丽人。”杨再思欣然,并剪纸贴在巾上,披着紫袍,跳起高丽舞来,摇头摆手,举动合着节拍,满座嗤笑。还有一次,张易之的弟弟张昌宗以姿貌讨得武则天的宠爱,杨再思又奉承说:“别人说六郎(张昌宗)面似莲花,我看是莲花似六郎,哪里是六郎似莲花!”他倾巧取媚达到如此的地步。
长安四年(704),杨再思以他原有官职又检校京兆府长史,又迁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兼中书令,后转任侍中,以太子属官封郑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又册令顺天皇后使,赐五色绸缎五百段。当时武三思将诬杀王同皎,杨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一同受旨审理此案。竟然不能发现王同皎所受之冤屈,致使王同皎处死。众人都认为此案有冤。杨再思不久又任中书令、堆积吏部尚书。景龙三年(709),迁任尚书左仆射,加光禄大夫。就在同一年,杨再思去世。赠特进之职和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谥号恭。
3 青丘狐传说第八集的字幕显示写的是三个字什么封三娘就是单元名字。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故事。
青丘狐传说六个单元剧情介绍:
《封三娘》:灵狐封三娘为百姓打抱不平进入孟家,却发现孟家的坏名声只是遭人陷害,于是帮助孟家脱险,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阿绣》:狐女花月冒充人间女子阿绣,与刘子固纠葛,她从贪婪人间爱情滋味,到明白人间真爱,最后牺牲自己,成全了真正的阿绣与刘子固。
《婴宁》:我非常喜欢这个单元,这里面天 笑的狐女婴宁来到王子服家,为了弄清母亲被王家残害的往事,到王家遇险时,婴宁以德报怨,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胡四相公》:胡四本是法力高强的男狐,因贪酒与富家公子张生结为挚友,他帮助张生寻得一幢美好姻缘后潇洒离去。
《长亭》:收妖人石太璞助狐族驱妖,狐族老父答应将长女长亭许配给他,却一再反悔,石太璞不计前嫌拯救狐族,最终得以与长亭结成良缘。
《恒娘》:美丽狐仙恒娘助隔壁邻居朱氏夺回丈夫的心,智斗黄鼠狼小妾。
4 飞短流长是何意释义散布谣言,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
从前,在一个官宦人家,有一个叫范十一娘的美貌姑娘。有一次,她带了婢女去逛庙会,正游玩时,忽然感觉到有人注视着她。她回头一看,见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漂亮女子正对她微笑。那女子问题:“姐姐莫非是范十一娘吗?”
范十一娘说:“是的。你是谁?”
那女子上前拉着范十一娘的手说:“我叫封三娘,就住在附近,早就听到过你的名字,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十一娘又问道:“你怎么一个人来逛庙会,连个陪伴的人也没有?”
三娘说:“我父母早已去世,家中只有一个老奶妈相伴。今天她要看家,所以我只有自己来了。”
分手时,两人依依不舍,十一娘邀请她到自己家去。三娘推辞道:“姐姐家是朱门富户,我家贫寒,我到你家去,恐你家人会嫌弃。”
十一娘忙说:“不会的,父母爱我如掌上明珠,我喜欢的人,他们也会喜欢的。”
三娘想了想说:“那好吧,我回去和奶妈说一声,过几天我就到你家去看你。”
十一娘回到家里,日夜思念封三娘,等了好几天,也不见她来。重阳节那天,十一娘强打起精神到园中散步。丫环在园墙边放了一张躺椅,让她躺在上面观赏园中景致。十一娘刚在椅子坐下,抬头发现有人攀着墙头往这边看,仔细一看,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封三娘,不由得大喜,急忙让丫环把她接进园中。
十一娘责怪道:“你怎么不讲信用?我想你都想病了。”
三娘流着泪说:“我也想你呀!只因我俩家境贫富悬殊,恐人家知道我俩交往,造谣生事,飞短流长,不堪忍受,才迟迟不敢来的呀!”
5 原著里,范十一娘对封三娘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原著中,纯粹的闺蜜友情似乎有点简单。第四类情感,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然而,从字里行间细看,LES的可能性还真是比较大——蒲老在描写俩人关系时,用了不少男女之间才用的词语。而且范11对封3的感情似乎要超过对丈夫。
尤其到最后,范11挽留封3时,有人这样说——
“范十一娘的阴谋和不道德行为的实质是:她不是要为丈夫挽留一位妻子,而是要为自己挽留一位爱人。然而她失败了。”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多层次结构的故事:表层结构是一个女性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取了美满的婚姻,《恒娘》、《青梅》可属此列;潜层结构则复杂得多,一个有着同性恋倾向的女性在非正常爱情与世俗幸福(对范十一娘来说是佳偶,对封三娘来说是得道)之间挣扎,最终以向世俗妥协告终。即使是在今天,恐怕也只有对人类情感有着深刻理解和宽容心态的人,才觉得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悲剧。”
6 开膛手杰克 写给警察3封信的类容是什么其中一封信是用红色的墨水写的,在1888年9月27日寄到了老板街的新闻中心。
信是这样的:
“亲爱的老板:
我不断地听到警察已经将我逮捕的消息,可惜这不是真的。当听到他们自作聪明地说案件的调查已进入正轨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大笑特笑。尤其是那个关于皮围裙的笑话真是让我开心。我恨 ,我不会停止剖开她们的胸膛,除非你们能捉到我。上次干的不赖吧!我根本没给那女人喊叫的机会。他们怎么会捉到我呢。我爱这个工作,我还会干下去的。你很快就会听到 的有趣的小把戏。我上回留了一姜汁啤酒瓶的"红颜料",可惜它很快就粘的象胶水一样没法用了,用红墨水也可以满足我的愿望了。哈,哈。下回我会用剪刀,把那女人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警察,是不是很好玩儿。留着这封信,等我再完成一点儿工作再亮出来。我的刀实在是锋利,太好了,一有机会,我真想马上就投入工作。
祝您好运!
你真诚的:开膛手杰克。
别介意我把我的字号报给你。”
在同一封信的下方,水平地写着这样几行字:“手上的墨水还没干,我还没法去邮信。现在他们又在说我是个医生了。哈,哈。”
编辑在收到信以后,以为这不过是有人在瞎起哄,没有将马上把它送到警察局。当警察最终得到这封信的第二天夜里,丽丝和凯特就被谋杀了。案发之后的星期一,新闻中心收到了另一封信,信上的邮戳是10月1号,笔迹和9月25号的信相同。
开膛手杰克的第二封信,写在一张“时髦的杰克”的明信片上,邮戳日期为1888年10月1号。(Bessel)
明信片上是这样写的:
“我上次给你暗示的时候,亲爱的老板,写的可不是密码。你明天会听到时髦的杰克这次干掉了两个。头一个叫了起来没干利索,没来得及割下耳朵送给警察们,以感谢他们保留我的上一封信,等下一次吧。
开膛手杰克”。
警察们传阅了这两封信,并制作了副本送到每一个警察局,希望能有人认出上面的笔迹。但没有任何结果。
第三封重要的信是寄给犹太人组建的保安委员会会长乔治阿金莱斯克的。这次,信是同一块人体的肾脏一起邮出的。莱斯克收到信以后相当的不安有一个委员会的成员觉得那可能是用红酒保存的一部分动物器官。他们将它拿到一个叫在伦敦医院工作的叫托玛斯奥本肖(ThomasOpenshaw)的医生那里进行检查。关于托玛斯医生当时是怎么说的,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后来都被他失口否认了。可以确定的是托玛斯医生认定这是人的肾脏,保存在酒精而不是福尔马林里。在医院里,用于实验的人体器官往往是放在福尔马林里面防腐的。
然而,和那封肾脏一起收到的信,却不是由前两封自称是开膛手杰克的作者写的。信是这样的:
“来自地狱
莱斯克先声:
先声:(这个词的拼写是有错误的。这封信里有好多拼错的字)
我把我从一个女人那弄到并保观(在这里,字又写错了)的身(字又写错了)给你,另外的不分(字又错了)我见着吃了,很不昔(字又拼写错了),我可能会把那把割她的到(字又写错了)给你,不过要过短时间(字又拼错了)。
有本事你来捉我。
莱斯克先声(字又拼错了)”
7 求《聊斋志异》中《念秧》《娇娜》《绩女》《嫦娥》《封三娘》简介《娇娜 》 有一位姓孔的读书人,名字叫雪笠,是孔夫子的后代。
他性情温雅仁厚,善于做诗。他有一位志趣相投、情谊深厚的朋友,在浙江天台县做县令,寄来书信邀他前去。
孔生接到信后便去了,但他赶到时,恰好他的这位朋友已经去世了。孔生便穷困潦倒流落在天台县,不能返回故乡,只好寄居在菩陀寺里,受雇给和尚抄写经文,以维持生活。
寺庙的西面百余步的地方,有单先生的一座大宅院。单先生是过去大家子弟,因为和人家打官司,弄得家境败落,人口稀少,便迁移到乡下去居住,这座宅院就空闲起来了。
一天,大雪纷飞,路无行人。孔生偶然走过单家门口,正好有一位少年公子从里面走出来。
这位少年公子生得端正清秀,仪态万方。一见到孔生急忙赶上前来和他见礼,说了几句客气话后,便邀请孔生进家里坐坐。
孔生很喜欢他,便爽快地答应着,随他一同走进来。宅子里房屋不很宽敞,可是到处都挂着锦缎幕布,墙上还挂着很多古人的书画,案头放着一册书,题为《琅环琐记》。
孔生随手翻开看看,都是自己过去没有见过的。孔生以为少年公子居住在单家宅子,当然是单家的主人,也就不再询问他的家世情况。
少年公子却详细地询问了孔生来到这里的原因。他听后流露出十分同情的意思。
接着,又劝孔生设馆教书授徒。孔生感叹地说:“我寄居在这里,又没有熟人,谁肯来推荐我呢?”少年公子说:“如果您认为我不是不可教育的话,我情愿拜您为老师。”
孔生听后大喜,但不敢充当公子的老师,情愿彼此以朋友相待。 接着,孔生又问道:“这座宅院为什么老是关锁着呢?”答道:“这是单家的宅院,因为单先生在乡下居住,这座宅子便长期空闲起来了。
我姓皇甫,从祖上起就居住在陕西地方,因为家宅被野火烧毁,只好暂借此宅安家。”孔生这时才明白,他原来不是单先生。
当晚两个人谈得非常欢恰,就挽留孔生与他同床而寝。第二天清早,便有书童进屋来生起炭火。
少年公子先起了床,便走进了内室。孔生正围着被坐着,书童进来报告说:“老爷来啦!”孔生一惊,便起了床,只见一位鬓发雪白的老人,向他殷切地致谢,说:“先生不嫌弃我这顽皮、愚昧的孩子,肯于教育他,我是非常感谢的。
他刚刚开始学习,请不要以朋友相待。”说完,便送上锦衣一套,貂皮帽子一顶,袜、鞋各一双。
老头看着孔生梳洗完毕,便吩咐摆上酒菜。屋内的摆设,主人的穿着,都十分华丽,使人叫不上名字来。
斟过几遍酒,老头便起身告辞,拄着拐杖走出去了。吃完饭,少年公子送上他所作的作业。
孔生一看都是古诗古文,并没有社会上流行的八股文。孔生便问少年这是什么缘故,少年笑着回答说:“我不想参加科举求官做。”
夜幕降临,又摆上酒宴,少年公子说:“今晚,请您尽情欢饮,明天我们就不便这样做了。”他又叫过书童,说:“你去看看老爷睡觉没有?如果睡了,悄悄地叫香奴来。”
书童去后,一会儿,先把绣袋装的琵琶送过来,不久,一位丫鬟走进来,只见她身穿红装,艳丽媚人。少年公子叫她弹《湘妃怨》曲子,丫鬟便以象牙的琴拨拨动琴弦,发出激扬哀烈的声音,音乐的节奏全不象平素所听到过的。
弹完后,又让香奴用大杯斟酒,他们一直喝到三更天。 第二天清晨,他们便一起读书。
少年公子异常聪颖,读书过目成诵。两三个月后,他下笔写诗作文,令人惊赞不已。
他们约定五天一饮酒,每次饮酒都唤香奴来。 一天晚上,孔生喝得酒酣气热,两眼便盯着香奴不住地看。
少年一见此情便明白了孔生的心愿,说:“这个丫头是我父亲所抚养的。先生远离家乡,又无妻室,我早就为此考虑过,要为你选择一位漂亮的伴侣。”
孔生说:“果然真有好伴侣给我,一定要象香奴这样的。”少年笑着说:“你可真是少见多怪的人,如果认为香奴是漂亮的,那么你的愿望真太容易满足了。”
过了半年,一天,孔生想到城郊去游玩,走到大门口,看见两扇大门从外面反锁着,便问是什么缘故。少年公子说:“我的父亲恐怕交游太多,分散精力,所以杜门谢客。”
孔生知道了这个缘故后,也就习以为常了。 当时,正值盛夏潮湿闷热,便把书房移到园中亭子里。
孔生胸脯上起了个象樱桃似的包,一宿便肿得象饭碗那么大,痛得他哼哼呀呀。少年公子早晚都来看望,吃饭、睡觉都耽误了。
又过了几天,孔生痛得更厉害了,连吃饭也不能了。老爷也探望,看后父子俩愁得相对叹气。
少年公子说:“我前天晚上想,老师的病,娇娜妹妹能医治,便派人到外祖母家去叫她回来。但不知为何这么久还没来?”说话间,书童进来说:“娜姑娘到,姨娘和松姑娘也一同来啦!”皇甫父子听了后,急忙进入内室。
不一会,少年公子便引着娇娜来看孔生。娇娜年约十三四岁,美艳聪慧,窈窕多姿。
孔生一见娇娜这么漂亮,连哼哼呀呀也忘了,精神立即为之一爽。少年趁便介绍说:“这位是哥哥我的好朋友,胜过同胞兄弟,妹妹好好给他治一治。”
姑娘听了后,收起羞容,拖着长袖子,走到床前看望。诊断时,孔生只觉得她一身兰花香气袭人肺腑。
姑娘笑着说:“真该有这种病,心脉动啦。这病虽然危险,还能治,但皮肤肿硬,非剥皮削肉不可。”
于是,姑娘撸下手。
卷339_21 县斋读书(在阳山作)韩愈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
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
谪谴甘自守,滞留愧难任。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兼金。
卷339_22 新竹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卷339_23 晚菊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
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卷339_24 落齿韩愈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已。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落一,自足支两纪。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我言庄周云,水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因歌遂成诗,持用诧妻子。
卷339_25 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韩愈
人皆期七十,才半岂蹉跎。并出知己泪,自然白发多。
晨兴为谁恸,还坐久滂沱。论文与晤语,已矣可如何。
卷339_26 苦寒韩愈
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隆寒夺春序,颛顼固不廉。
太昊弛维纲,畏避但守谦。遂令黄泉下,萌牙夭句尖。
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凶飙搅宇宙,铓刃甚割砭。
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
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而我当此时,恩光何由沾。
肌肤生鳞甲,衣被如刀镰。气寒鼻莫嗅,血冻指不拈。
浊醪沸入喉,口角如衔箝。将持匕箸食,触指如排签。
侵炉不觉暖,炽炭屡已添。探汤无所益,何况纩与缣。
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潜。荧惑丧缠次,六龙冰脱髯。
芒砀大包内,生类恐尽歼。啾啾窗间雀,不知已微纤。
举头仰天鸣,所愿晷刻淹。不如弹射死,却得亲炰燖。
鸾皇苟不存,尔固不在占。其馀蠢动俦,俱死谁恩嫌。
伊我称最灵,不能女覆苫。悲哀激愤叹,五藏难安恬。
中宵倚墙立,*泪何渐渐。天王哀无辜,惠我下顾瞻。
褰旒去耳纩,调和进梅盐。贤能日登御,黜彼傲与憸。
生风吹死气,豁达如褰帘。悬乳零落堕,晨光入前檐。
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岂徒兰蕙荣,施及艾与蒹。
日萼行铄铄,风条坐襜襜。天乎苟其能,吾死意亦厌。
卷339_27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韩愈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滇王扫宫避使者,
跪进再拜语嗢咿。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共传滇神出水献,
赤龙拔须血淋漓。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归来捧赠同舍子,
浮光照手欲把疑。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妍辞丽句不可继,
见寄聊且慰分司。
卷339_28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韩愈
崔君初来时,相识颇未惯。但闻赤县尉,不比博士慢。
赁屋得连墙,往来忻莫间。我时亦新居,触事苦难办。
蔬飧要同吃,破袄请来绽。谓言安堵后,贷借更何患。
不知孤遗多,举族仰薄宦。有时未朝餐,得米日已晏。
隔墙闻讙呼,众口极鹅雁。前计顿乖张,居然见真赝。
娇儿好眉眼,袴脚冻两骭。捧书随诸兄,累累两角丱。
冬惟茹寒齑,秋始识瓜瓣。问之不言饥,饫若厌刍豢。
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给谏。白头趋走里,闭口绝谤讪。
府公旧同袍,拔擢宰山涧。寄诗杂诙俳,有类说鹏鷃。
上言酒味酸,冬衣竟未擐。下言人吏稀,惟足彪与虥。
又言致猪鹿,此语乃善幻。三年国子师,肠肚习藜苋。
况住洛之涯,鲂鳟可罩汕。肯效屠门嚼,久嫌弋者篡。
谋拙日焦拳,活计似锄刬。男寒涩诗书,妻瘦剩腰襻。
为官不事职,厥罪在欺谩。行当自劾去,渔钓老葭薍。
岁穷寒气骄,冰雪滑磴栈。音问难屡通,何由觌清盼。
卷339_29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侯继时从王谔辟)韩愈
忆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称。君颐始生须,我齿清如冰。
尔时心气壮,百事谓己能。一别讵几何,忽如隔晨兴。
我齿豁可鄙,君颜老可憎。相逢风尘中,相视迭嗟矜。
幸同学省官,末路再得朋。东司绝教授,游宴以为恒。
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雪径抵樵叟,风廊折谈僧。
陆浑桃花间,有汤沸如烝。三月崧少步,踯躅红千层。
洲沙厌晚坐,岭壁穷晨升。沈冥不计日,为乐不可胜。
迁满一已异,乖离坐难凭。行行事结束,人马何蹻腾。
感激生胆勇,从军岂尝曾。洸洸司徒公,天子爪与肱。
提师十万馀,四海钦风棱。河北兵未进,蔡州帅新薨。
曷不请扫除,活彼黎与烝。鄙夫诚怯弱,受恩愧徒弘。
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又欲面言事,上书求诏征。
侵官固非是,妄作谴可惩。惟当待责免,耕劚归沟塍。
今君得所附,势若脱鞲鹰。檄笔无与让,幕谋识其膺。
收绩开史牒,翰飞逐溟鹏。男儿贵立事,流景不可乘。
岁老阴沴作,云颓雪翻崩。别袖拂洛水,征车转崤陵。
勤勤酒不进,勉勉恨已仍。送君出门归,愁肠若牵绳。
默坐念语笑,痴如遇寒蝇。策马谁可适,晤言谁为应。
席尘惜不扫,残尊对空凝。信知后会时,日月屡环縆。
生期理行役,欢绪绝难承。寄书惟在频,无吝简与缯。
卷339_30 东都遇春韩愈
少年气真狂,有意与春竞。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川原晓服鲜,桃李晨妆靓。荒乘不知疲,醉死岂辞病。
饮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横。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心肠一变化,羞见时节盛。
得闲无所作,贵欲辞视听。深居疑避仇,默卧如当暝。
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为生鄙计算,盐米告屡罄。
坐疲都忘起,冠侧懒复正。幸蒙东都官,获离机与阱。
乖慵遭傲僻,渐染生弊性。既去焉能追,有来犹莫骋。
有船魏王池,往往纵孤泳。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
岸树共纷披,渚牙相纬经。怀归苦不果,即事取幽迸。
贪求匪名利,所得亦已并。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
群公一何贤,上戴天子圣。谋谟收禹绩,四面出雄劲。
转输非不勤,稽逋有军令。在庭百执事,奉职各祗敬。
我独胡为哉,坐与亿兆庆。譬如笼中鸟,仰给活性命。
为诗告友生,负愧终究竟。
卷339_31 感春五首(分司东都作)韩愈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已呼孺人戛鸣瑟,
更遣稚子传清杯。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
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宫门一锁不复启,
虽有九陌无尘埃。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放车载草农事济,
战马苦饥谁念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前随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孔丞别我适临汝,
风骨峭峻遗尘埃。音容不接只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清晨辉辉烛霞日,
薄暮耿耿和烟埃。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卷339_32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韩愈
相公罢论道,聿至活东人。御史坐言事,作吏府中尘。
遂令河南治,今古无俦伦。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
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相公谓御史,劳子去自巡。
是时山水秋,光景何鲜新。哀鸿鸣清耳,宿雾褰高旻。
遗我行旅诗,轩轩有风神。譬如黄金盘,照耀荆璞真。
我来亦已幸,事贤友其仁。持竿洛水侧,孤坐屡穷辰。
多才自劳苦,无用只因循。辞免期匪远,行行及山春。
卷339_33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韩愈
吾皇绍祖烈,天下再太平。诏下诸郡国,岁贡乡曲英。
元和五年冬,房公尹东京。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
乃选二十县,试官得鸿生。群儒负己材,相贺简择精。
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铿轰。此都自周公,文章继名声。
自非绝殊尤,难使耳目惊。今者遭震薄,不能出声鸣。
鄙夫忝县尹,愧栗难为情。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
还家敕妻儿,具此煎炰烹。柿红蒲萄紫,肴果相扶檠。
芳荼出蜀门,好酒浓且清。何能充欢燕,庶以露厥诚。
昨闻诏书下,权公作邦桢。文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
阴风搅短日,冷雨涩不晴。勉哉戒徒驭,家国迟子荣。
卷339_34 送李翱韩愈
广州万里途,山重江逶迤。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
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
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
卷339_35 送石洪处士赴河阳幕得起字韩愈
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
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
岂惟彼相忧,固是吾徒耻。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
卷339_36 送湖南李正字归韩愈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
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春秋时各国职官大致有三个系统:治事类职官;事务类职官和地方政权职官。
1.治事类职官
治事类职官即行政官,主要有四个部门:司徒、司马、司空和司寇。司徒、司马、司空在西周金文中称为“三司”,地位不甚显耀,到春秋时“三司”的地位突出,司寇地位也重要起来,这是与西周时王宫大臣及臣仆式的官吏,向治事职官转变,即职官成为国家官吏而不是王的仆从。
司徒的官是治理民事的。“司”是掌管,“徒”指徒役,即民众服劳役及军役,百姓的户口簿等由司徒掌管。在郑成公元年(公元前 548年),郑国打败陈国时,“司徒致民”。“致民”即致送户口簿,是司徒主民政。“司徒”一职当是行政首脑,《周礼》中司徒下辖的官 78 人。这 78 人中,除大小司徒为首长外,所辖官的性质有两大类:一是各级行政长官,二是各种经济部门长官①。鲁国的司徒一官长期由季孙氏担任,而季孙氏又是三卿中的总领全国大政。可见司徒一职的重要。
司马是掌军事的职官。古代重车战,兵车用马牵引,所以掌军队的职官称为“司马”。军赋的征收由司马负责,所以司马还兼掌土地,以保证军赋的供给。如楚康王十二年(公元前 548 年)楚国的■掩为司马,令尹子木(屈建)让他整顿军赋,清点甲兵,■掩于是“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规偃猪,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清查全国土地,然后实行“量入修赋”,根据收入定出缴纳军赋的数额。楚国这一重大赋税制度的改革,是由司马进行的。《周礼》书中大司马下也讲到“令赋,以地与民制之”的内容,与《左传》载楚国司马■掩“书土田”之举相吻合。
司空是掌管工程建筑和百工的。西周金文中称“司空”为“司工”。宋国改“司空”为“司城”,虽是为避宋武公的名讳而改。但改司空为司城,也反映司空与土木工程的关系。晋国士■担任献公时的司空,主持修建国都绛城和重耳的蒲城、夷吾的屈城。在修筑屈城时,筑城者在墙中参杂进柴草,以偷工减料,夷吾(后为晋惠公)不满,状告到献公处,献公责备士■。士■辩解说,公子城若太坚固,一旦发生变故就难于铲除。士■对献公的责备不满,但他已看出重耳、夷吾的势力强大,将威胁到国君,于是作一诗道:“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①《周礼》一书中“司空”一官亡佚,汉人用《考工记》一书补上代替。汉郑玄注说:“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者。”又说:“百工,司空事官之属。”
① 《周礼》一书时代虽有争论,但其内容应是先秦制度的汇集。
①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僖公五年。
司寇是掌理刑罚狱讼案及纠察之责的。孔子在鲁国曾担任过司寇。莒太子仆杀父窃国宝来献给鲁宣公,宣公要马上赏给他土地,季孙却要司寇立即将他驱逐出境①。因司寇管社会治安,不容杀父窃宝之人于国,故由它执行。司寇一名在当时还有不同的名称,晋国称为士、理、大士,周王室称为尉氏,楚国称为司败等。
司徒、司马、司空、司寇是中央的四大部门,在这四部门职官之上,有一人总领全国大政,当时有的国家称相,有的称执政,有的称当国,名称不同,实质一样。楚国称令尹,宋国多是右师充任此职,但也有他官,如司城担此任者。晋国由中军元帅任此职。东周王室初由卿士担任,后由太宰居此位。但是太宰这一职在西周地位很高,是王室总管,也是国事的总管。到春秋后期,各国太宰职权下降,有的仅为名誉职而无多大实权。它的地位不仅比相位低,甚至在“四司”之下。太宰地位的下降,反映了政事职官地位的上升和家臣仆役性职官地位的下降,是国家体制走向成熟的一种进步。
晋国和楚国职官在此时显得特殊。楚国职官的特殊处是名称上的差异,明显的特点是多以“尹”名官,这与商代的官名相近,而职官体制却与中原他国大致相同。晋国职官名称上不如楚国那样突出不同,但职官体制却很不一致。
晋国在晋文公时建立三军,以上、中、下为名。各军有将、佐各 1人,中军将称为“元帅”,其余上下二军称“将”和“佐”。中军元帅地位最高,统率三军。三军将佐都是卿担任,所以晋文公时就有 6 卿,晋国曾一度扩大到 6 个军,有 12 位卿,大大超过礼制的规定。三军将佐的地位依次是中军元帅、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中军元帅战时统率三军,为最高军事首脑,平时则治民,总领全国大政,是最高的行政首脑。这是一种军国主义式的官制体制。在各军中设有军大夫、军尉、军司马、军司空、舆尉、侯庵等官,分别掌管军政、军纪、后勤、侦察等事,爵为大夫。司马、司空的地位比他国低。
2.事务性职官
事务性职官,实指宫廷官吏,专为国君私人服役。太师、太傅、太保本是教育太子的老师和照顾生活的师傅、保,太子即位后它们就被尊为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太”在西周时被称为“三公”,执掌国政,像周初,周公、太公就处在师保的地位。春秋时太保一职已不见,太师、太傅多属美称,像晋国阳处父和士会都曾授太傅衔,阳处父位在中军元帅赵盾下,士会则全是美称性质。楚穆王的太师潘崇,因拥立穆王有功,穆王另授他“掌环列之尹”①,职责是警卫王宫,太师却没有什么职权。
宗伯是主管王或国君宗族事务的。西周时天子地位尊贵,所谓“宗之君之”,天子既是宗族长,又是人君,故宗伯地位重要。春秋时只鲁国还有宗伯职官名,其他国家则称“宗人”,职权是主管祭祀,向神祷告,所以又称为“祝宗”,地位不高。
① 《左传》文公十八年。
① 《左传》文公元年。
掌占卜的称为卜,如鲁国有“卜楚丘”、“卜■”,秦国有“卜徒父”,梁国有“卜招父”,晋国有“卜偃”等②。“卜”是职名,即掌占卜和卜筮事务。一般称为“卜人”,楚国则称为“卜尹”。观从在楚平王夺取王位时,功劳卓著。楚平王上台后对他说:“唯尔所欲”。观从说:“臣之先佐开卜”,平王“乃使为卜尹”①,即是掌占卜的卜师,爵为大夫。占卜系统的职事之人当不少,如有整治龟壳备用的,有在龟骨上钻凿孔隙的,有在上面刻字的,占卜时有记录的,如“开卜”、“卜史”之类,皆属卜师下从役人员。
史官是在国君的身边,记录国君言行,《礼记玉藻》称“天子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左右史的分工与《玉藻》相反。古时国君言行有专门史官记载,这是我国的传统。我国古代史料丰富,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君举必书”的制度②,对国君行为也起一定的监督作用。如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 589年),周定王接待晋国使臣巩朔,为了讨好大国使者,定王破格招待他。事后定王派人对史官说,此举不合礼制,不要记录下来③。我国古代史官具有追求真实的优良史德,如晋国赵穿杀了国君灵公,当时为中军元帅执晋国政的赵盾,听到赵穿发难就往国外逃,还没有走出国境,晋灵公就被杀死,赵盾于是回到国都。这件事,晋国史官却记下“赵盾弑其君”。赵盾说:“你记得不对。”史官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杀死国君的凶手,杀死国君的罪责不是你是谁呢?孔子读到这一段史实后说:董狐,是从前的优良史官,记事不隐瞒实情④。董狐就是记下此事的晋国大史。董狐不畏权势,记下历史真实,所以后世称为“董狐直笔”。为记下真实史事,有时史官要遭杀身之祸。齐国的权臣崔杼杀死齐庄公,齐国的大史记载道:“崔杼弑其君。”崔杼害怕留下杀君的恶名,就将大史杀死。大史的两个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事,同样记下“崔杼弑其君”的事实,崔杼又把两个弟弟先后杀掉。大史的第三个弟弟接替前三位兄长的职事,同样一字不改地记下“崔杼弑其君”的字样。崔杼只得让他写下,没有再杀。南史氏听说大史氏兄弟全被杀死,就在竹简上写下“崔杼弑其君”的事实,拿着竹简前往大史官署。走到半道听说已记下来了,才返回①。我国史官这种不阿世,不畏强权,敢于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往往使一些昏君和权臣畏惧。他们害怕恶名遗留后世,被后人千古责骂,对其行为有所收敛。
② 分别见《左传》闵公二年,文公十七年,僖公十五年,僖公十七年,僖公二十五年。
① 《左传》昭公十三年。
②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③ 《左传》成公二年。
④ 《左传》宣公二年。
①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新序节士篇》。
史官在西周时有大史和内史之分,唐孔颖达说,大史为左史,内史为右史。《左传》一书中记载有“大史”,“内史”只见于周王室,“左史”见于楚国。楚国有左史倚相,楚灵王称赞他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书②。我国著名哲学家老子,是东周王室的柱下守藏史,也是一种史官。可见史官不仅具有优秀的品德,还有很深的文化造诣,方能成为好的史官。
乐官也是国君宫中的一种职官。乐官称为师、大师或舞师,晋国著名的乐官师旷,是一位盲人。楚国称从事宫中演奏的乐人为“泠人”,乐工主管官称为“乐尹”③。乐器有钟、磐、琴、竽、笛等,以钟、磬为贵。钟为青铜作,磬为玉石作成,故称为“金石之声。
我国从商周以来,音乐水平就不低,春秋时到达一高峰。大凡祭祀、朝会、宴飨时都要有音乐相伴以助兴。此制大致在商代就已兴起实行,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祭祀用乐的卜辞。收入《诗经》中的 300 篇诗,原本都有乐谱可供演唱,相当于今日歌曲的“词”部分,曲谱早已失传,只留下歌词。在何种场合,演奏何种歌曲,要相协调,所谓“必称《诗》以谕其志”者①。因此演唱什么歌曲,由主人或客人点,犹如今日的“点歌”。如我们在前章“动荡不安的卫国”一小节中已指出过,卫国孙林父与卫献公发生矛盾,孙林父害怕献公惩罚他,就回到封邑戚,派他的儿子孙蒯入朝听政。卫献公设宴款待孙蒯,在宴席上,献公特别点了一首《巧言》的最后一章歌曲,让乐师演奏。以暗示孙蒯的父亲居于戚要作乱。《巧言》一诗,是《诗经小雅小旻之什》中的一篇,今犹存。
替国君掌管财物的有廪人、府人。鲁昭公流亡在外,临死时向跟随他的人赏赐衣帛玉饰等宝物。待昭公死后,受赏者都把所得的物品退给“府人”②,是府人掌玩好细软等物,在国君身边。宫的守卫者称为司铎。铎是一种铃,手执敲击以守夜。国君的后宫由司宫主管,名称各国有异,或称巷伯、寺人、竖等,多由阉人充任,后世称为“太监”的。古时有“刖者使守门,宫者使守内”的制度,“宫”就是宫刑,男子去势刑,汉代称为“腐刑”。
宫中总管称为仆大夫。晋国韩厥在景公时统帅新中军,位列第七,而兼为仆大夫。在讨论迁都的朝会上,因不能决断,景公退朝后回到起居的路寝,“献子从”③,韩厥跟随景公进入内寝。顾炎武说:“仆大夫者,君之亲臣,故独令之从公而入寝庭。”杨伯峻以为“亲臣”不确,朝会时,群臣退后,仆大夫要引导国君退朝,这是此官的职责,不是亲不亲的问题①。杨伯峻说当为合理。
② 《左传》昭公十二年。
③ 《左传》成公九年,定公五年。
①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②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③ 《左传》成公六年。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1981 年版,第 826 页。
3.地方政权职官
春秋时期国家体制仍然是国野制。国是指国都,野是指农村,犹如今日的城乡之别,只是乡中居民的社会地位不似今日都是国家的公民,野人地位比国人低。因为春秋时期军队的成员来自国人,故国中的居民都按什伍的军事编制起来,层级建制,一直到乡。记载翔实的是管仲在齐国的“参国五鄙”制,从此制可以了解当时各国地方级政权的组织情况和职官的设置。管仲将国分为 21 乡,每乡 2000 家,设乡长治理。乡下是连,每连 200 家,设连长治理。连下是里,每里 50 家,设里有司治理。里下是轨,每轨 5 家,设轨长。
野中即农村中的建置和设官情况是:全国分为五属,设属正,爵为大夫,每属 9 万家。属下是县,每县 9000 家,设县帅。县以下设乡,每乡 3000 家,设乡帅。乡以下设卒,每卒 300 家,设卒帅。卒以下是邑,每邑 30 家,设邑有司。
管子说,他是“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②,不是创新,即这样的建置是沿西周时旧制,管子只是把它加以重新整顿,使它健全起来。春秋时期各国大致还是继续这一行政组织。
春秋时期由于贵族的势力恶性膨胀,在野中的不少地方成为贵族的采邑。像鲁国的费邑就成为三桓之一季孙氏的封地。晋国的大贵族往往拥有几个县的地盘,每个县能出 100 辆兵车。贵族的封地内有类似于国都的城,称为“都”。所以国君对野中控制的地区在逐渐减少,相应的是中央政权的实力随着贵族封地的扩大而削弱。于是各国在进入春秋中期以后,一种新型的地方组织“县”就产生了。
这种县最初设在一国的边境地区,多是在灭亡小国或从别国夺来的土地上设置。这是它与过去设在野中以 9000 家为一县的旧县区别之一。同旧制县的另一个区别是,县的长官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县的事务直接由中央管理。春秋后期,县也开始设在一国的内地,如晋国灭祁氏、羊舌氏后,以其封地设 10 县,由中央选派县的长官①。
县的职官除主一县事务的县大夫外,以下有县师、司马、司寇等,以掌管一县的教育、民政、军事、治安。
战国时期大量盛行的郡,在春秋时也已出现。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 年)晋赵鞅在铁之战前宣布赏格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此时的县大于郡。这与战国时县在郡下不同。
1 三、阅读理解(38分)(一)(2015浙江台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7 郈成子卫(第二空补出代词“之”也给分) 8 倍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
9 (1) 摆开,陈列(2) 以前(3) 把(4) 妻子儿女10 如果从这些迹象来看,卫国大概有祸乱吧!11 D12 文章引用孔子的话 从智慧和仁德两方面高度评价郈成子的行为,引出下文作者的观点。附译文:郈成子为鲁国出使晋国,路过卫国,卫国的右宰 谷臣留下并宴请他,右宰谷臣陈列上乐器奏乐,乐曲却不 欢快,喝酒喝到畅快之际,把壁玉送给了邱成子。
郈成子 从晋国回来,经过卫国,却不向右宰谷臣告别。他的车夫 说:“先前右宰谷臣宴请您,感情很欢洽,如今为什么重新 经过这里却不向他告别? ”郈成子说:“他留下我并宴请 我,是要跟我欢乐一番。
可是演奏的歌舞乐曲却不欢快, 这是向我表示他的忧愁啊。喝酒喝的正畅快之际,他把 璧玉送给了我,这是把璧玉托付给我啊。
如果从这些迹 象来看,卫国恐怕有祸乱吧! ”郈成子离开卫国三十里,听 说卫国发生了“宁喜之乱”,右宰谷臣被杀死了。就掉转 车子回去哭悼谷臣,在他灵前哭了三次然后才回国。
到 了鲁国,派人去接右宰谷臣的妻子孩子,把住宅隔开让他 们与自己分开居住,分出自己的俸禄来养活他们。右宰 谷臣的孩子长大了,合成子把璧玉还给了他。
孔子听闻 这件事,说:“论智慧可以通过隐微的方式跟他进行谋划, 论仁德可以托付给他财物的,大概说的就是郈成子吧!” 郈成子对右宰谷臣的了解,既深透又精妙。不只观察事 还洞察他的志向,可以说是能识人了。
2 关于谭纶文言文文章的翻译谭纶,字子理,宜黄人。
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而后用之。纶亦练千人。
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倭复由松门、澶湖掠旁六县,进围台州,不克而去。
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进海道副使,益募浙东良家子教之,而继光练兵已及期,纶因收之以为用,客兵罢不复调。
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马岗、何家?览,又与继光共破之葛埠、南湾。加右参政,会忧去。
谭沦,别字子理,宜黄人士。谭纶沉着有毅力通晓兵法。
当时东南方的倭寇为患已经四年了。朝廷商议训练民兵来打抵抗倭寇。
参将戚继光请求训练这些人三年时间再来征用他们。谭纶也训练数千兵。
颁布约束部队纪律的法令。从裨将到下属之间一层层管制。
部队分配已经明确,进攻撤退整齐统一。倭寇进犯栅浦,谭纶亲自帅兵攻打倭寇。
连续打了三场胜仗。倭寇又从松门、澶湖进攻,侵掠周边的六个县。
继续进攻围攻台州。倭寇没有攻下台州而撤兵。
转移方向侵掠仙居、临海,谭纶几乎将倭寇全部擒获并斩杀。谭纶被升官为海道副使,加紧招募浙东的子弟来训练他们。
这时戚继光训练兵马的时间到了限期。谭纶于是收纳他的部队来调用。
外来的兵法休整不再调用。倭寇从象山突击台州,谭纶连续在马岗、何家两个地方打败倭寇。
接着又和戚继光一起在葛埠、南湾打败倭寇。谭纶加封为右参政。
因为被诬蔑而离职。
3 关于台州的古诗词有哪些1、《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唐] 杜甫 已折叠3条杜甫的查询结果2、《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
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来。音容旷不睹,梦寐殊悠哉。
边郡饶藉藉,晚庭正回回。喜传。
[唐] 苏颋3、《闻韦驸马使君迁拜台州》溟藩轸帝忧,见说初鸣驺。德胜祸先戢,情闲思自流。
蚕殷桑柘空,廪实雀鼠稠。谏虎昔赐骏,安人将问牛。
曾陪。[唐] 长孙佐辅4、《寄台州使君五首》几夜骊珠落蔀家,直疑光焰映朝霞。
彩毫写就千篇赋,红烛才烧一寸花。卓荦高情欲飞动,淋浪醉墨半欹斜。
阳春。[宋] 舒坦 已折叠4条舒坦的查询结果5、《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东南数十州,今惟本根地。
因乃军国须,支吾亦良费。簿书高没人,大率非古意。
先生海邦来,历历眼中事。诚心。
[宋] 孙应时 已折叠2条孙应时的查询结果6、《淮信贺滕迈台州》凋瘵民思太古风,上贤绥辑副宸衷。舟移清镜禹祠北,路转翠屏天姥东。
旌旆影前横竹马,咏歌声里乐樵童。遥知。
[唐] 赵嘏7、《送僧之台州》独寻台岭闲游去,岂觉灵溪道里赊。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
寒潭盥漱铜瓶洁,野店安禅锡杖斜。到日。
[唐] 李郢8、《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寺门阚南江,江势浩相向。风云互吞吐,山色豁林{左木百养}。
潮头卷飞烟,白雨挟春涨。中夜鹅鹜喧,谁家海。
[宋] 林宪 已折叠15条林宪的查询结果9、《题台州隐静寺》隐静灵仙寺天凿,杯度飞来建岩壑。五峰直上插银河,一涧当空泻寥廓。
崆峒黯淡碧琉璃,白云吞吐红莲阁。不知。
[唐] 王建10、《春日行次钱塘却寄台州姚中丞》岂为无心求上第,难安帝里为家贫。江南江北闲为客,潮去潮来老却人。
两岸雨收莺语柳,一楼风满角吹春。花前。
[唐] 杜荀鹤11、《送张师言知台州二首》皖岭潜溪已厌观,此行更赏浙东山。云开天姥极清旷,雾暗石桥穷险难。
年德俱高真召杜,风情未减眷樊蛮。侧闻。
[宋] 李长民 已折叠1条李长民的查询结果12、《台州郑员外郡斋双鹤》丹顶分明音响别,况闻来处隔云涛。情悬碧落飞何晚,立近清池意自高。
向夜双栖惊玉漏,临轩对舞拂朱袍。仙郎。
[唐] 朱庆馀13、《谢李伯时自临安见过台州二首》我生雅志泉石间,金闺通籍诚厚颜。真人下悯羁靮旧,琳馆许辞鵷鹭班。
[宋] 曹勋 已折叠2条曹勋的查询结果14、《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题国清寺》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别是武陵源。花间五马时行县,山外千峰常在门。
晴江洲渚带春草,古寺杉松深暮猿。知到。
[唐] 刘长卿15、《送周判官往台州》吾宗长作赋,登陆访天台。星使行看入,云仙意转催。
饮冰攀璀璨,驱传历莓苔。日暮东郊别,真情去不回。
[唐] 孙逖16、《润州送师弟自江夏往台州》远客乘流去,孤帆向夜开。春风江上使,前日汉阳来。
别路犹千里,离心重一杯。剡溪木未落,羡尔过天台。
[唐] 崔峒17、《知廉州条上边事落职主管台州崇道观赋感》人生百年中,穷通无定迹。譬如风前花,荣谢亦顷刻。
当时牧牛竖,尊贵谁与敌。顦顇种瓜翁,乃是封侯客。
丈夫。[宋] 刘仕龙18、《送台州崔录事》不嫌临海远,微禄代躬耕。
古郡纪纲职,扁舟山水程。诗因琪树丽,心与瀑泉清。
盛府知音在,何时荐政成。[唐] 权德舆19、《寿台州黄守》千载初平庆未穷,本支今复见仙翁。
当年郜鼎争尤力,此日于门报已隆。政尚宽和承祖烈,量涵清浊称家风。
赐金。[宋] 王之望20、《送赵几道赴台州录事》应前绠汲何从来,清流海底通九垓。
天河地脉濦旋转,上中下井躔三台。满城桃花二仙种,方广金殿三门天。
一时。[宋] 薛师石21、《送人归台州》莫驱归骑且徘徊,更遣离情四五杯。
醉后不忧迷客路,遥看瀑布识天台。[唐] 施肩吾22、《登台州城楼》楼压荒城见远村,倚阑衣袂拂苔纹。
猿啼晓树枝枝雨,僧下秋山级级云。招客酒旗临岸挂,灌田溪水凿渠分。
洞中。[宋] 夏竦23、《送沆赴台州学录》山连霞,水半沙,十步九步神仙家。
草初芽,树欲花,香风二百里春华。人谓此行良可乐,我送出门还作恶。
初心。[宋] 陈著24、《送台州唐兴陈明府》见说海西隅,山川与俗殊。
宦游如不到,仙分即应无。瀑布当公署,天台是县图。
遥知为吏去,有术字惸孤。[唐] 李频25、《寄题台州倅厅云壑》顷年登临赤城里,江绕城中万家市。
治中寄我云壑图,快读新诗眼如洗。回思岁月如星流,念念飞空寻旧游。
披图。[宋] 楼钥26、《台州宴包知府乐语》使君五马日边来,犹是当年逸骥才。
汉竹光荣知妙简,召棠蔽芾喜重栽。试听孝肃传新令,伫看文清拜首台。
盛事。[宋] 高斯得27、《自黄岩县舟行入台州》宴坐峰前冲雨急,黄岩县里借舟迟。
百年痴黠不相补,万事悲欢岂可期。莽莽沧波兼宿雾,纷纷白鹭落山陂。
只应。[宋] 陈与义28、《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得桂为边辟,翩翩颇合宜。
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岛侧花藏虎,湖心浪撼棋。
终期华顶下,共礼渌身师。[唐] 贯休29、《送云太虚禅师住台州报恩寺》高卧北山长懒出,忽辞猿鹤上扁舟。
此行为道无荣念,相送于人有别愁。峰顶凉宵明月上,门前终日大江流。
东南。[宋] 释。
4 三、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4题20 B(遽:突然) 21A(A均为表修饰 B在/比 C相当于“而”,表修饰 /表目的,来 D 才/就) 22B(B项中“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错误。
杨万里是在李台州去世后,与丞相京公交谈中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 23彼 有 未 尝失 母 /而 有 母不 待求 母/ 而 母 存/或 忽 而 不 敬 /或 悖 而不 爱 者/ 独 何 心 欤?(“/”每处1分 扣完为止) 24(1)宗质站起来向她作揖请她坐下,用主客之礼礼待她。
(以客主礼,状后1分;揖之坐,1分) (2)像李台州,他的事迹难道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所说的至孝和神明相通吗?(若,像,至于,05分,事,事迹,05分;兹,05分;语意完整通顺1分) (3) 若能顺应天地的法则,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他还要依赖什么呢!(乘,顺应,05分;御,把握,05分;待恶,依赖什么,宾前,1分)。
5 黄孔昭,黄岩人文言文黄孔昭,黄岩人。
初名曜,后以字行,改字世显。年十四,遭父母丧,哀毁骨立。
举天顺四年进士,授屯田主事。奉使江南,却馈弗受,进都水员外郎。
成化五年,文选郎中陈云等为吏所讦,尽下狱贬官,尚书姚夔知孔昭廉,调之文选。九年进郎中。
故事,选郎率闭门谢客。孔昭曰:「国家用才,犹富家积粟。
粟不素积,岂足赡饥;才不预储,安能济用?苟以深居绝客为高,何由知天下才俊。」公退,遇客至,辄延见,访以人才,书之于册。
除官,以其才高下配地繁简。由是铨叙平允。
其以私干者,悉拒之。尝与尚书尹旻争,至推案盛怒。
孔昭拱立,俟其怒止,复言之。旻亦信其谅直。
旻昵通政谈伦,欲用为侍郎,孔昭执不可。旻卒用之,伦果败。
旻欲推故人为巡抚,孔昭不应。其人入都谒孔昭,至屈膝,孔昭益鄙之。
旻令推举,孔昭曰:「彼所少者,大臣体耳。」旻谓其人曰:「黄君不离铨曹,汝不能迁也。
」 为郎中满九载,始擢右通政。久之,迁南京工部右侍郎。
有官地十余区为势家所侵,奏复之。奉诏荐举方面,以知府樊莹、佥事章懋应。
后皆为名臣。郎官主藏者以羡银数千进,斥退之。
掘地得古鼎,急命工镌文庙二字,送之庙中。俄中贵欲献诸朝,见镌字而止。
孔昭嗜学敦行,与陈选、林鹗、谢铎友善,并为士类所宗。弘治四年卒。
嘉靖中,赠礼部尚书,谥文毅。子俌,亦举进士,为文选郎中。
俌子绾,以议大礼至礼部尚书,自有传。
6 有哪些文言文的作者是浙江人1贺知章
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代表作品有《回乡偶书》、《咏柳》 。
2骆宾王
骆宾王,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
3宋濂
宋濂,浦江(今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4王阳明
王守仁,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5黄宗羲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
6龚自珍
龚自珍,杭州人,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7孟郊
孟郊,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8周邦彦
周邦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9陆游
陆游,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品有《放翁词》1卷、《渭南词》2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0戴复古
戴复古,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11沈括
沈括,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
7 关于谭纶文言文文章的翻译谭纶,字子理,宜黄人。
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而后用之。纶亦练千人。
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倭复由松门、澶湖掠旁六县,进围台州,不克而去。
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进海道副使,益募浙东良家子教之,而继光练兵已及期,纶因收之以为用,客兵罢不复调。
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马岗、何家?览,又与继光共破之葛埠、南湾。加右参政,会忧去。
谭沦,别字子理,宜黄人士。谭纶沉着有毅力通晓兵法。
当时东南方的倭寇为患已经四年了。朝廷商议训练民兵来打抵抗倭寇。
参将戚继光请求训练这些人三年时间再来征用他们。谭纶也训练数千兵。
颁布约束部队纪律的法令。从裨将到下属之间一层层管制。
部队分配已经明确,进攻撤退整齐统一。倭寇进犯栅浦,谭纶亲自帅兵攻打倭寇。
连续打了三场胜仗。倭寇又从松门、澶湖进攻,侵掠周边的六个县。
继续进攻围攻台州。倭寇没有攻下台州而撤兵。
转移方向侵掠仙居、临海,谭纶几乎将倭寇全部擒获并斩杀。谭纶被升官为海道副使,加紧招募浙东的子弟来训练他们。
这时戚继光训练兵马的时间到了限期。谭纶于是收纳他的部队来调用。
外来的兵法休整不再调用。倭寇从象山突击台州,谭纶连续在马岗、何家两个地方打败倭寇。
接着又和戚继光一起在葛埠、南湾打败倭寇。谭纶加封为右参政。
因为被诬蔑而离职。
项籍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美人虞
采芝操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
树木莫莫高山崔嵬
岩居穴处以为幄茵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往矣吾当安归
歌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
和项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乐生
--------------------------------------------------------------------------------
刘邦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刘彻
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
李延年
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
刘细君
悲秋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
梁鸿
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巍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
郦炎
见志诗二首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天录
通塞苟由已,志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
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
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
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
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
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
张衡
四愁诗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干, (王干)
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
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詹俞, (詹俞加衣旁)
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
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纷纷 (分分加雨头)
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
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
何为怀忧心烦惋
--------------------------------------------------------------------------------
朱穆
与刘伯宗绝交诗
北山有鸱,
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
寝不定息
饥则木览,
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
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
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
谓凤无德
凤之所趋,
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
各自努力
--------------------------------------------------------------------------------
秦嘉
赠妇诗三首
其一
人生譬朝露,
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
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
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
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
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
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
伏枕独辗转
忧来如循环,
匪席不可卷
其二
皇灵无私亲,
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
少小罹茕独
既得结大义,
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
思念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
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
中驾正踯躅
浮云起高山,
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回鞍,
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
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
恩义不可属
其三
肃肃仆夫征,
锵锵扬和铃
清晨当引迈,
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
仿佛想姿形
一别怀万恨,
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
遗思致款诚
宝钗好耀首,
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
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
乃欲答瑶琼
愧彼赠我厚,
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
贵用叙我情
--------------------------------------------------------------------------------
赵壹
疾邪诗二首
其一
河清不可恃,
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
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
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
肮脏倚门边
其二
势家多所宜,
咳唾自成珠
被褐怀金玉,
兰蕙化为刍
贤者虽独悟,
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尔分,
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
此是命矣夫!
--------------------------------------------------------------------------------
孔融
杂诗二首
其一
岩岩钟山首,
赫赫炎天路
高明曜云门,
远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士,
结根在所固
吕望老匹夫,
苟为因世故
管仲小囚臣,
独能建功祚
人生有何常,
但患年岁暮
幸托不肖躯,
且当猛虎步
安能苦一身,
与世同举厝
由不慎小节,
庸夫笑我度
吕望尚不希,
夷齐何足慕
其二
远送新行客,
岁暮乃来归
入门望爱子,
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
日已潜光辉
孤坟在西北,
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
但见蒿与薇
白骨归黄泉,
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
死后知我谁
孤魂游穷暮,
飘摇安所依
人生图嗣息,
尔死我念追
俯仰内伤心,
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
但恨生日希
--------------------------------------------------------------------------------
蔡琰
悲愤诗
汉季失权柄,
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
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
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
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
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
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
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
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
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
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
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
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
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
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
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
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
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
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
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
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
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
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
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
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
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
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
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
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
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
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
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
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
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
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
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
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
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
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
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
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
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
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
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
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
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
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
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
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
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
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
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
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
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
怀忧终年岁
--------------------------------------------------------------------------------
辛延年
羽林郎
昔有霍家奴,
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
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
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
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
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
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
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
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耀,
翠盖空踟蹰
就我求清酒,
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
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
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
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后妇,
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旧,
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
私爱徒区区
--------------------------------------------------------------------------------
宋子侯
董娇饶
洛阳城东路,
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
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
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
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
花落何飘扬
请谢彼姝子,
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
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
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
春月复芬芳
何如盛年去,
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
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
挟瑟上高堂
--------------------------------------------------------------------------------
韦孟
讽谏诗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
黼衣朱绂四牡龙旗
彤弓斯征抚宁遐荒
总齐群邦以翼大商
迭彼大彭动绩惟光
至于有周历世会同
王赧听谮寔绝我邦
我邦既绝厥政斯逸
赏罚之行非繇王室
庶尹群后靡扶靡卫
五服崩离宗周以队
我祖斯微千于彭城
在予小子勤诶厥生
阸此嫚秦耒耜以耕
悠悠嫚秦上天不宁
乃眷南顾授汉于京
于赫有汉四方是征
靡适不怀万国逌平
乃命厥弟建侯于楚
俾我小臣惟傅是辅
竞竞元王恭俭净壹
惠此黎民纳彼辅弼
飨国渐世垂烈于后
乃及夷王克奉厥绪
咨命不永惟王统祀
左右陪臣此惟皇士
如何我王不思守保
不惟履冰以继祖考
邦事是废逸游是娱
犬马繇繇是放是驱
务彼鸟兽忽此稼苗
烝民以匮我王以偷
所弘非德所亲非俊
唯囿是恢唯谀是信
睮睮谄夫咢咢黄发
如何我王曾不是察
既藐下臣追欲从逸
嫚彼显祖轻兹削黜
嗟嗟我王汉之睦亲
曾不夙夜以休令闻
穆穆天子临尔下土
明明群司执宪靡顾
正遐繇近殆其怙兹
嗟嗟我王曷不此思
非思非鉴嗣其罔则
弥弥其失岌岌其国
致冰匪霜致隧靡嫚
瞻惟我王昔靡不练
兴国救颠孰违悔过
追思黄发秦缪以霸
岁月其徂年其逮耈
于昔君子庶显于后
我王如何曾不斯览
黄发不近胡不时监
--------------------------------------------------------------------------------
石勋
费凤别碑诗
君讳凤字伯萧
梁相之元子九江太守之长兄也
世德袭爵银艾相亚
恢遐祖之鸿轨拓前代之休踨
邈逸越而难继非群愚之所颂
仁义本于心慈孝着于性
不失典术行不越矩度
清洁曒尔埿而不滓
恤忧矜厄施而不记
由近及远靡不覆载
故能阐令名而云腾扬盛声而风布
践郡右职三贡献计
辟州式部忠以卫上
汉安二年吴郡太守东海郭君以君有逶蛇之节
自公之操年卅一举孝廉
拜郎中除东国新平长
神化风靡惠以流下
静而为治匪烦匪扰
干干日(左禾右田下厂久)矜此黔首
功成事就色斯高举
宰司委职位思贤以自辅
玄懿守谦虚白驹以(上逐下巾)阻
丹阳有越寇没□□□□
命君讨理之试守故鄣长
盖危乱有不让又畏此之罪苦
□□而□牧爰止其师旅
窎若飞鹰鵕(左去右虍下巾)若夫(左九右虍下巾)
强者绥以德弱者以仁抚
简在上帝心功训而特纪
轓舆宰堂邑基月而致道
视□□□□遂护亐卿尹
中表之恩情兄弟与甥舅
樢与女萝性乐松之茂好
闻君显令名举宗为欢喜
不悟奄忽终藏形而匿影
耕夫释耒耜桑妇投钩莒
道阻而且长望远泪如雨
策马循大路搴裳而涉洧
悠悠歌黍离思黄鸟集亐楚
惴惴之临穴送君于厚土
嗟嗟悲且伤每食□不饱
夫人笃旧好不以存亡改
文平感渭阳凄怆益以甚
诸姑咸壁踊爰及君伯姊
孝孙字符宰生不识考妣
追惟厥祖恩蓬首斩縗杖
世所不能为流称于乡党
见吾若君存剥裂而不已
壹别会无期相去三千里
绝翰永慷慨泣下不可止
--------------------------------------------------------------------------------
戚夫人
舂歌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谁使告女
--------------------------------------------------------------------------------
无名氏
战城南
战城南,
死郭北,
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
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
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
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
驽马徘徊鸣
筑室,
何以南,
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
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
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
莫不夜归
有所思
有所思,
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
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
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
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
勿复相思
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
兄嫂当知之
秋风肃肃晨风思, (风思)
东方须臾高知之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
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
但坐看罗敷
使君从南来,
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
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
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
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
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
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
四十专城居
为人结白皙,
髯髯颇有须 (髯髯-冉换兼)
盈盈公府步,
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
皆言夫婿殊
--------------------------------------------------------------------------------
猛虎行
饥不从猛虎食,
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无巢,
游子为谁骄
--------------------------------------------------------------------------------
陇西行
天上何所有,
历历种白榆
桂树夹道生,
青龙对道隅
凤凰鸣啾啾,
一母将九雏
顾视世间人,
为乐甚独殊
好妇出迎客,
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拜跪,
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
坐客毡氍毹
清白各异樽,
酒上正华疏
酌酒持与客,
客言主人持
却略再拜跪,
然后持一杯
谈笑未及竟,
左顾敕中厨
促令办粗饭,
慎莫使稽留
废礼送客出,
盈盈府中趋
送客亦不远,
足不过门枢
娶妇得如此,
齐姜亦不如
健妇持门户,
一胜一丈夫
--------------------------------------------------------------------------------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
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
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
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
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
下言长相忆
--------------------------------------------------------------------------------
孤儿行
孤儿生,
孤子遇生,
命独当苦
父母在时,
乘坚车,
驾驷马
父母已去,
兄嫂令我行贾
南到九江,
东到齐与鲁
腊月来归,
不敢自言苦
头多虮虱,
面目多尘土
大兄言办饭,
大嫂言视马
上高堂,
行取殿下堂
孤儿泪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
暮得水来归
手为错,
足下无菲
怆怆履霜,
中多蒺藜
拔断蒺藜肠肉中,
怆欲悲
泪下渫渫,
清涕累累
冬无复襦,
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
不如早去,
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
草萌芽
三月蚕桑,
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
来到还家
瓜车反覆
助我者少,
啖瓜者多
愿还我蒂,
兄与嫂严
独且急归,
当兴校计
乱曰:
里中一何饶饶 (饶饶-食换言旁)
愿欲寄尺书,
将与地下父母,
兄嫂难与久居
--------------------------------------------------------------------------------
艳歌行
翩翩堂前燕,
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
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
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
揽取为吾袒
夫婿从门来,
斜柯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
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
远行不如归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
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
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
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
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
鱼尾何筛筛
男儿重意气,
何用钱刀为
梁甫吟
步出齐城门,
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
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
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
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
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
相国齐晏子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
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
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
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
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口, (鱼与)
相教慎出入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
入亦愁
座中何人,
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
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
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
肠中车轮转
古歌
高田种小麦,
终久不成穗
男儿在他乡,
焉得不憔悴
古乐府
兰草自然香,
生于大道旁
要镰八九月,
俱在束薪中
古艳歌
茕茕白兔,
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野云和雨渡金湖,山色微风恍有无。不惯扁舟浮浩渺,且驱羸马上崎岖。——宋代·王之道《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野云和雨渡金湖,山色微风恍有无。
不惯扁舟浮浩渺,且驱羸马上崎岖。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
黄梅西去一舍许,奔走龙天瞻四祖。师今何往昔何来,占断金沙长作主。须知至道本不灭,岂独高名固非取。偶传衣钵断三世,遂配云中诏千古。寺藏岩腹蟠地轴,塔据峰巅立天柱。棱层石栈斜瓮玉,缭绕溪流缓萦组。月明飞瀑百虹挂,风撼长松万蛟舞。路通涧谷横略彴,树霭烟霞团缕数。清阴扫径初入夏,苍藓封庭新过雨。留连归客获联辔,邂逅主僧还接武。请观异事花五叶,愿结胜缘香一缕。何人为作锦鸡梦,此意他年铭肺腑。——宋代·王之道《四祖山》四祖山
宋代王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黄梅西去一舍许,奔走龙天瞻四祖。师今何往昔何来,占断金沙长作主。
须知至道本不灭,岂独高名固非取。
偶传衣钵断三世,遂配云中诏千古。
寺藏岩腹蟠地轴,塔据峰巅立天柱。
棱层石栈斜瓮玉,缭绕溪流缓萦组。
月明飞瀑百虹挂,风撼长松万蛟舞。
路通涧谷横略彴,树霭烟霞团缕数。
清阴扫径初入夏,苍藓封庭新过雨。
留连归客获联辔,邂逅主僧还接武。
请观异事花五叶,愿结胜缘香一缕。
何人为作锦鸡梦,此意他年铭肺腑。 ▲ 至人悲念摄冥顽,倏见光明指顾间。亿劫未曾亲见佛,一宵今得暂栖山。从来叶障须除结,此去功名直等闲。欲以残年奉香火,尘劳无计恋松关。——宋代·王之望《留题光相寺》
留题光相寺
至人悲念摄冥顽,倏见光明指顾间。亿劫未曾亲见佛,一宵今得暂栖山。
从来叶障须除结,此去功名直等闲。
欲以残年奉香火,尘劳无计恋松关。永叔爱清颍,明仲乐阳羡。投老获所归,为计亦良便。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升虚得吉卜,怳若地祗荐。曾侯卿相种,才业固邦彦。而况盛德后,世祀乃天眷。式古吾畏友,被命按邮传。来归自濠梁,访我出诗卷。为言有华宗,畴昔无半百。相逢遂相喜,笑语至舞抃。其家负家山,山水家可恋。松篁递森列,冈恋互萦转。台池及花草,高下焖明绚。粲然图一幅,规抚坐中见。予尝赋此诗,好事敢独擅。纵横一千字,把玩不知倦。桐庐在何许,东望眼欲眩。子陵亦往矣,钓漱清练练。家山亘今昔,昔隐今始现。彼美曾侯贤,何当睹岩电。——宋代·王之道《曾钦道家山图》
曾钦道家山图
宋代王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永叔爱清颍,明仲乐阳羡。投老获所归,为计亦良便。
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
升虚得吉卜,怳若地祗荐。
曾侯卿相种,才业固邦彦。
而况盛德后,世祀乃天眷。
式古吾畏友,被命按邮传。
来归自濠梁,访我出诗卷。
为言有华宗,畴昔无半百。
相逢遂相喜,笑语至舞抃。
其家负家山,山水家可恋。
松篁递森列,冈恋互萦转。
台池及花草,高下焖明绚。
粲然图一幅,规抚坐中见。
予尝赋此诗,好事敢独擅。
纵横一千字,把玩不知倦。
桐庐在何许,东望眼欲眩。
子陵亦往矣,钓漱清练练。
家山亘今昔,昔隐今始现。
彼美曾侯贤,何当睹岩电。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