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剧中饰演“展翔”的张颂文,让人印象极其深刻。
的确,初见这个角色,“油腻”“恶心”等形容词都可以甩在他的身上,很多观众更是直言,张颂文把这个角色演得太“过”了。
但谁又能想到,短短十集过后,风向骤变。
大家这会儿才突然意识到,张颂文是真正为“展翔”赋予了灵魂,以致于,观众的心时刻随着角色情绪变化而变化,包括“展翔”错失女神的戏码,更是让人心酸。
不得不说,张颂文的确是个好演员,他的演技,更是有目共睹,只不过,相比较张颂文的演技,他的人生经历,或许会更值得提及。
一、
1976年,张颂文出生在广东韶关一个普通的小县城里,跟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小张颂文的日常,就是在山间跑跳玩闹。
等到稍大点,全家搬到了市区,身边环境像是得到了改善,但生活质量却一点儿都没变。
很多时候,张颂文都是一个人在家,一个人上下学,父母也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对他进行管教。
好在,张颂文身边的人都是质朴且善良的,尤其是一位在**院看门的老大爷,他常常趁没多少人时,送张颂文进去看**,也就这样,艺术细胞在张颂文心间埋下了种子。
张颂文母亲是一名中医,之前在乡下的时候,常常都是亲自上门帮人问诊。
张颂文很享受跟着母亲走街串巷的日子,他也清楚的记得,母亲总是喜欢对他说:“文仔,如果不开心了,就去晒晒太阳,多晒太阳会快乐的。”
小时候的张颂文,跟母亲相处的时间最长,却,也是最短。
13岁那年,张颂文母亲被确诊肝癌晚期,医生说,可能只剩下半年时间了。
张颂文不信,他四处去找偏方、请老中医,甚至去求医生给母亲打杜冷丁止痛。
在张颂文的照料下,母亲的生命熬过了半年,甚至还延续到了两年,可惜,在张颂文读初三那年,母亲还是永远地撒手人寰了。
尽管张颂文凭一己之力让医生当初的诊断出现了误差,但张颂文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浑浑噩噩虚度了几年光阴,1992年,16岁的张颂文在高职毕业后离家去了东莞。
他先后做过印刷厂工人、饮料销售员、空调安装工、酒店服务员、饭店经理等,最后考了证干起了导游工作。
对于张颂文来说,当导游可能是自己最累但也最顺遂的时光。
为了节省时间,他常常三餐并作一顿,天还没亮就起床做准备工作,一年下来,日复一日,连休息时间,都会严格控制在三天之内。
如此卖力的张颂文,换来的收获也是满满,在那个人均月收入仅千元的年代,张颂文就已经可以领到每月2万5千元的工资了。
可能张颂文也以为自己会这样过一辈子,只是没想到,同事的一番话,让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旅行社没几年,张颂文已经是明星员工了,他不仅连续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导游”,常年往返泰国的他,还被游客戏谑为“泰国小王子”。
因为业绩出色,很多新人刚加入时,都喜欢在张颂文面前晃悠,或多或少向他学习经验。
有一天,旅行社来了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女孩儿,她也跟其他人一样,常常找张颂文聊天。
可能越年轻的人越有朝气,在两人天南地北的过程中,突然就聊到了彼此儿时的梦想。
当女孩儿问到张颂文时,一刹那,张颂文似乎又想起了儿时看**的美好时光,没回头,张颂文就这样淡淡地回答道:“我想从事**行业,但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怎么不可能?可以报考北京**学院啊,张艺谋也是28岁才去学的**。”女孩儿天真但又肯定地回答到。
说者无心可听者有意,女孩儿的这番话,就像是闹钟一样,时不时就在张颂文的脑海中响起。
张颂文感觉到烦恼,一个是自己的梦想,一个是现实生活,他知道,如果选择了梦想,那就意味着要丢掉生活的筹码,稍有一步踏错,可能下半辈子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但在这时,张颂文想起了母亲对他说过的话:“多晒太阳会快乐的。”
感受着窗外刺眼的阳光,闭着眼的张颂文在思索了许久后,终于暗暗下了决心。
1999年年末,在带完最后一支旅行团后,24岁的张颂文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
二、
赶在北电报名结束之前,张颂文抵达了北京。
说来也是巧合,张颂文虽然了解到了北电的报名时间,但他却忽略了开班内容。
本意上,张颂文是想报考导演专业,没成想,那年导演专业不开班,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张颂文,最终去了隔壁的表演进修班,与周一围、车晓和林家川等人成了同学。
考进学校的过程就不提了,最让张颂文难忘的,显然还是短短两年的学习生涯。
满打满算,同学们不过都是18、9岁的年纪,张颂文怎么看都跟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
故此,有好几次走到学校,张颂文常常被误会是老师或是助教,这也让他哭笑不得。
不过,年龄大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开学没多久,辅导员就选中了张颂文担任班长,而有过好几年 社会 经验的张颂文,也果然发挥自己的特长。
比如,学校有规定学生每天要练晨功,他就发动起同学们,每天带头第一个跑去操场,整整两年,风雨无阻,没有一天缺席,直接创造了北电班级打卡的纪录。
再比如,同学们有时候缺乏灵感,拍不出小品作业,张颂文就主动带着他们观察生活,帮他们出点子,提意见,再从修改到完备,引他们上路。
年龄大的张颂文也深受同学们的敬佩,尤其是包括周一围在内的同寝四人,张颂文一直对他们要求,大家必须共同进退,一起认真学习,一起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或许也是得益于张颂文的高标准、严要求,他们这个班,也向来都是同期口碑最好,最受老师们喜爱的班级。
周一围也一直对张颂文感谢有加,他曾在博客上撰文形容张颂文:“拥有一个世故而不圆滑,绝顶聪明却从不偷耍小聪明的同学是那么的幸福!”
当然,张颂文在学校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
因为是广东人,他的普通话其实一直都不过关,尤其是在刚开学那会儿,常常因为平翘舌不分而惹得老师发火。
张颂文在节目上曾说过,自己在学校闹过好几次笑话。
一次,张颂文到学校食堂吃饭,因为要排队,无论是学生还是食堂阿姨都很急。
排了老半天,好不容易轮到张颂文了,他却因为说不好“鱼香茄子”这四个字,导致食堂阿姨最后干脆叫他先走开,别耽误后面的学生打饭。
还有一次,学生们要搞集体大扫除,老师们安排学生去相对应的地点借劳动工具。
结果,张颂文又因为普通话说不好,连续把改锥说成“螺丝批”,簸箕说成“垃圾铲”,惹得老师干脆对他说下次别再来了。
但相比较起来,闹笑话对于张颂文来说,其实都算不上什么。
张颂文清楚的记得,在某天台词课上,因为一直出错,导致忍无可忍的老师给张颂文下了最后通牒,威胁他如果四个月后考不过等级,就等着自己退学吧。
老师的这番话深深刺激到了张颂文,从此,他没日没夜的,一有机会就逮着绕口令对着镜子练。
那时,张颂文几乎每个晚上都会准点跑到**学院的操场上练习,很巧的是,海清作为她的师姐,当时也是同样如此,两人常常在操场上碰面,互相敦促练习效果。
后来,为了能够更快的克服缺点,张颂文又特意找了几颗小石子,洗干净后就放在嘴里用舌头抵住,导致嘴里经常被磨出一大片的血泡。
正所谓,天道酬勤。
没出一个学期,张颂文就把普通话从一级乙等提升到了最高的一级甲等。
并且,张颂文的台词也得到了大大提升,到后来,他甚至还接到了不少配音的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越。
就这样,在张颂文的努力之下,他最终以全届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三、
在毕业之后,张颂文被学校聘用,在表演系当起了助理教员,没有正式编制,每月只有1800元的底薪。
张颂文有些介意,只不过,他介意的不是工资,而是他自认为没有出去演过戏就去教表演,没有说服力。
于是,他决定在休息时间里,比如寒暑假尽量去剧组投简历,那时,同学们都对张颂文说,你是咱们的第一,肯定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戏。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张颂文没人要。
他记得很清楚,2003年的某一天,他和周一围一起去剧组投简历,一天下来跑了好几个剧组,都没有被录取。
到了最后一个剧组的时候,张颂文和周一围见到副导演正在和几人聊天,当两人识相的准备离开时,却被对方叫住了。
那一刻,张颂文以为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却没成想,那位副导演直接就指着他俩向几位老板举例讲解什么人不能当演员:
“他就做不了演员,你看他长得,第一,侏儒,第二,大脑门,跟个猿人一样。”
尽管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受如此羞辱,但张颂文仍然没有发脾气,他脸上笑眯眯的,先是向副导演弯腰鞠躬,然后又主动递上自己的简历。
只是,张颂文显然没想到对方如此高傲,不仅没有伸手去接,反而再次开口说到:“你们都当不了演员,还留什么简历?”
听到这话,张颂文两人意识到没戏了,随后,两人叹着气离开,走到电梯里时,两人四目相对,眼神空洞,久久无言,甚至,彼此都忘记了去按电梯楼层。
从这时候开始,张颂文开始疯狂跑组。
第一年,他跑了360个剧组,第二年,280个,第三年,200个,可即便自己如此努力,依然没人愿意要他。
没办法,日子总得过。
为了能让自己不至于饿死街头,张颂文再投简历的时候,无论是什么角色他都愿意接,甚至,连一年2到3万元的打包价他都可以,只要能让自己去演戏。
并且,为了节省开支,张颂文还把家搬到了北京六环外的一个村子里,他把自己所有的行李都放在出租屋内,只有到了换季的时候,才过去一趟,拿些换洗的衣服。
至于平时,要么就睡在剧组,要么就找同学拼床对付一下。
在日常吃喝方面,张颂文也是能省则省。
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自己做的张颂文,也常常在夜晚准时出门,到菜市场买些成捆成堆的小菜,价格比白天便宜不少。
就这样,张颂文熬过了好几年这样清贫的日子,直到2004年,南方电视台筹备电视剧《乘龙怪婿》,当时,制作班底很多毕业于北京**学院,于是想到了来自广东的同学张颂文。
由于这部剧在制作时,就启用了全员新人的阵容。
张颂文本身是广东人,粤语没问题,加上又是北电的专业第一,自然顺理成章出演了男一号。
最终,张颂文也凭此剧在圈里有了名气,他也拿到了第一笔称得上“可观”的片酬,生活总算迎来了曙光。
另外值得一提是,因为剧组缺乏专业指导,张颂文在当演员之余,也同时担任了这部剧的表演指导。
剧集在广东本土大获成功后,不少明星也是纷纷找到张颂文,希望向他学习表演。
一开始,张颂文还婉言谢绝,但随着找来的人越来越多,手头本就不宽裕的张颂文,内心也逐渐动摇了起来。
2008年,张颂文离开北京**学院,成立了“张颂文国际表演工作室”,专门给明星艺人开班授课,久而久之,他就有了“明星教父”的称号。
当然,有时候这个“明星教父”的称号也不太好使,有些被他教过的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会说“我是跟张颂文老师学的”。
别人问:哪个张颂文老师?他们说:中国最厉害的国际表演工作室。
可实际上,基本上大多数人听到这个问答都一头雾水,毕竟,这个所谓的工作室没有任何工作人员,也就张颂文一个人,一对一地教。
四、
张颂文的生活条件,算是肉眼可见的好起来了。
但张颂文却一点儿都不高兴,他觉得自己是被迫教表演的,这就好比自己明明想打篮球,别人却让他当篮球教练,他怎么会快乐呢?
不过,张颂文也很烦恼,因为,他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
在那个年代,**不多,真正的市场都是属于电视剧的,可电视剧市场真正的明星,又以中生代演员为主,陈宝国、陈道明、王志文、李保田等等,个个都是老戏骨。
所以,张颂文就很烦恼,他甚至每天对着镜子看,讨厌自己长得年轻,天天都渴望能快点老。
当然,张颂文之所以渴望变老而不是变年轻,因为再往下看,第二梯队的年轻演员也早已冒出了头,比如黄晓明、佟大为、印小天、聂远等,个个都比他形象出色。
说到这里,张颂文有一次在跑剧组的时候,他跟邓超分到了同一组,邓超演韦小宝,他演皇帝,两人试戏完还在私下合了张影。
但后来,两人都失败了,因为这部戏的名字叫做《鹿鼎记》,韦小宝的角色最终归了黄晓明,皇帝的角色则归了钟汉良。
命运的锁链总是反复鞭挞着张颂文的神经。
或许是上天愿意给他机会,2009年,他顺利接拍了尤小刚导演的电视剧《杨贵妃秘史》。
这部剧播出后,收视率拿到了全国同一时间段的第一名。饰演臣子杨国忠的张颂文,也被更多观众熟知。
这部剧也给张颂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时,他独自跑去试戏,那天剧组试完男生又试女生,尤小刚导演没急着要他,只是说:“你先别走,帮我给别的演员搭戏”。
就这样,本是来应聘工作的张颂文,反而成了尤小刚导演试戏的工具人,好在,在张颂文一遍又一遍的诚恳表现下,最后成功争取到了这个角色。
张颂文更清楚地记得,拍这部戏的时候,他在40度的天气下穿着三件衣服,因为太瘦撑不起服装,导演又不得不在他的衣服里加了棉袄,此举,也让他多次出现中暑的情况。
尽管,拍摄的回忆是痛苦的,但带来的效益却是可观的。
而且,也是因为这部剧,张颂文还因缘认识了香港导演刘伟强,并得到了拍摄**《精武风云》的机会。
尽管张颂文的戏份都不足,但他敬业的精神以及出色的表演还是获得了导演的肯定。
之后,张颂文也得到更多机会,短短一年后,他连续参与拍摄了五部**。
或许现在看来,观众甚至都不记得张颂文是否在这些**有过演出,但对于那时的张颂文来说,他却已经很满足了。
也是在同年年底,张颂文把家从一个平方升级到了一个农家院。
院子本身简单又朴素,但在张颂文的打理下,满屋子花草盛开,别有一番风味。
后来,张颂文也经常邀请朋友到院子里聚会,他们在这里纵声高歌,互相交流表演心得等。
后来,张颂文成为了娄烨的御用男演员。
《春风沉醉的夜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多部**,让观众真正见证了张颂文的扎实演技。
再到2020年,张颂文凭借网剧《隐秘的角落》的火爆,与同剧男主角秦昊,尝到了一夜爆红的滋味。
张颂文终于火了,在从业整整20年后,在他44岁的时候,他的演技终于得到市场的认可了。
所以,后来的张颂文,一步步登上《我就是演员》,再以男一号的身份主演《革命者》《扫黑:决战》等**,一切都显得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不疾不徐。
或许,是这个时代,让张颂文顺利走上了人生巅峰。
可这个时代,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公正的,张颂文,亦是如此。
那一年,倘若还在做导游的张颂文无法下定决定,那一年,假设在演员生涯里苦苦坚持的张颂文突然放弃,那一年,若是当演员老师的张颂文就此认命,他都等不到这一天的到来。
张颂文,他终于凭着自己一往无前的本领,就这样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他,于你、于我,都是一篇“寒梅傲雪”般的范文佳作,值得反复翻阅、欣赏,乃至学习。
如何评价《狂飙》中
张颁文饰演的高启强?
“高启强”是这个影视春节档最忙碌的人之一,张颂文老师可以说把南派“坏男入”的形象再次推向了另一个顺峰。
我们都知道,反派比正派好演,因为反派有千千万万种“真实”的演绎方式,而正派只有一种“虚假”的展示方式。就像剧中李响队长说的那样“抓坏人的被绑住了手脚,而坏人不讲武德,怎么斗?”
这恰恰是高启强这个角色天生自带的优势,干坏事的时候纠结、挣扎、恐惧、自我放逐……种种情绪都很容易出彩,本质上是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这种情况,而像安欣那样去“帮助别人、发善心、处理坏人、梦想破灭”,大多数人根本就没那个机会,自然更难去共情。
所以,我看《狂飙》也是15倍速+拖动,但看到高启强的部分就停下来多看一会儿,甚至会拖回去多看几遍,看人家遇到这种难事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表面上是因为坏人的奋斗让人更好奇,本质上其实是一个说起来挺绝望的事实:
这个世界啊,还是“坏人”多。
这个“坏人”并不是“作奸犯科”,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真实的人”。因为真实,所以给人一种“我是不是也可以像他一样活”的错觉。这正是希望所在。《狂飙》整体来说也恰恰是一部给人希望的剧:很多人在高启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也在安欣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但这是两种不一样的希望。
高启强的希望,好像更贴近普通人一点。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高启强一登场的时候是一个悲惨的鱼档小老板,而安欣是一位新手刑警,局里一正一副两个领导还都罩着他。
这种身份的不对等一下子就给了普通人想象空间。你想想高启强的处境,是不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处境?再想想安欣,尽管剧中已经一再解释安欣的身世也很不容易,但但但,人家毕竟是公务员啊。这,你千言万语的解释,在现实面前也是苍白无力的。
其次,高启强的每个“开挂”时刻,都是他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这也符合大多数普通人的困境。
第一个开挂时刻是他因为实在太惨了,大过年的被打,到了局里回不了家,激起了安欣的侧隐之心,然后因为和安欣警官多说了几句话,回到鱼档就被风传“
有了靠山”。
第二个开挂时刻是他弟弟想借两万开店,为了这笔钱他去铤而走险不成想意外干掉了徐雷,这下好了,背上人命,大家更不敢惹他了。
第三个开挂时刻就完全是个人能力和运气的体现了,借了安欣的手,除掉了对他威胁最大的徐江。到这里,其实已经是普通人飞升的天花板了,接下来日子本来是可以过得非常好,该有的都有了,自己的生意、市场上的名气、帮手、人脉、还有个真能说上话的刑警朋友。
但“爽感”让人上瘾,在影视剧中,小人物一路逆袭是不能中途暂停的。但这也是小人物最悲哀的地方,你再怎么逆袭,到最后付出的代价一算总账,还是让人觉得不划算:弟弟死了、老婆死了、自己连个孩子也没得、自己最后也是死路一条。
最后,其实高启强是观众的化身,是满足我们“窥视欲”的针孔摄像头。
我们观众的快乐,建立在高启强的痛苦之上。他替我们去趟生活的浑水,去排生活的地雷,最后被炸死的也是他,我们只要过瘾就行了。
这样一个“坏入”,普通人入没有理由不喜欢他。他干的那些坏事,根本没有伤害到普通人的利益,反而是带着普通人的愤怒与不满,一路杀到南天门。
所以说到底,他还是一个讲道理的普通人。只不过有些道理,到了某些圈层级别,就不是一对一苦口婆心地那么个讲法,而是“投名状”,你得真的干脏活。这看上去当然很爽,但并不具有普遍性,他所经历的那些机遇、绝境、笼络、策划等等,都是编出来的,不具有可复制性。人生在世,如果天生没有后台,就自己活得当心一点。如果有后台,那就大家一起当心一点。
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最可贵也最脆弱的东西。尤其是把希望寄托在海瑞式上达天听的完人身上。这不是什么希望,这是另一种绝望。
从这个角度来说,安欣是完人,高启强更是完人。完人的希望,看看就行了。
高启强的奋斗里,如果说真的有某种普通入能够借鉴的东西,那我觉得只有一个,那就是:
多读一点书,保持终身学习的这样一个习惯。
张颂文即将上映的**为《伟大的胜利》。
2023年1月,中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若清在**频道采访中透露,抗美援朝题材**《伟大的胜利》(暂定名)计划将于2023年国庆档上映。2023年1月18日,该片首曝45秒贴片预告。
目前**《伟大的胜利》已经提前放出了一段预告片,所以大家能够提前领略影片中一些激动人心的画面。在预告片中张颂文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的讲话瞬间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很多人喜欢这类作品不只是作品表面,更在于浓浓的爱国情怀,比那油腻的“心灵鸡汤”更容易让人吸收!
《伟大的胜利》简介
《伟大的胜利》由陈凯歌担任导演,这也是他继《长津湖》后再次创作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目前影片主创仍未官宣,但阵容值得期待。据官方发布的梗概介绍,该影片将从中央决定入朝作战作为故事起点,直到签署停战协议为结尾,全景式、多层次地展现英雄的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伟大事迹。
**《伟大的胜利》改编自兰晓龙的新作《战与祀》,讲述了八个普通的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行动中,浴血奋战的伟大事迹。
这部**的定位是献礼片,这从主题上已经感受到,**的故事聚焦抗美援朝,从始至终全面展现志愿军的丰功伟绩,讲述非常有意义、有分量的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