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F1和舒马赫的历史?

求F1和舒马赫的历史?,第1张

  F1就是Formula One的缩写,中文叫做一级方程式赛车。以共同的方程式(规则限制)所造出来的车就称为方程式赛车,而其中等级最高者就属F1,很多人误以为四个轮胎外露的单座位赛车都称为F1,那就误会大了。F1在现今赛车领域所代表的地位就有如『奥运』或是『世界杯足球赛』;目前F1共有10支参赛车队,每场比赛最多只有20位车手上场,每年规划有16至19站的比赛,通常约在三月中开跑,十月底结束赛季。每站比赛可吸引超过10亿人次透过电视转播或其它媒体观赏这世界顶级的赛事。

  《F1驾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驾驶一样,F1也需要驾照。那是一张由FIA发给的特别驾照:「FIA super licence」,这张车手执照只发给在F3000、F3或CART系列赛事表现杰出的车手。通常一位车手要花8年的时间从小型赛车(karting)逐步晋级到F1,但事实上仅有极少数人能够有此能力与机会登上这赛车金字塔的顶端。

  《F1比赛赛程》

  F1比赛赛程分为三天,其中包含了:星期五只举行练习赛,将分别在11至12时和14至15时进行两次自由练习赛。练习赛期间,除了上赛季前四名的车队之外,其他车队还可以派自己的备用赛车上道测试。而驾驶备用车的车手在前两年参加一级方程式分站赛的数目,不能超过六站。

  周六上午有两段为时45分钟的练习赛。排位赛在周六下午举行,分两个阶段进行,共耗时大约90分钟(而去年的排位赛分别在周五和周六两天进行,每天一个小时)。第一阶段排位赛的发车顺序由上站比赛的成绩决定,第一名首先发车,后面的以此类推。

  第二阶段的发车顺序是按照第一阶段的成绩出发,单圈计时。第一阶段排位赛成绩最差的首先发车,未能完成第一阶段的赛车,不得参加第二阶段排位赛,只能在正式比赛中最后一位发车。单圈成绩最快的车手在星期日的正赛中排头位,称为PP(Pole Position),又称为「竿位」。

  星期日上午9:30-10:00的暖身(Warm Up);星期日下午2:00的决赛(The Grand Prix)。 在一些路面较狭窄、超车困难的跑道,排位顺序对于比赛的结果将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有车手在测时赛的单圈最快成绩,比起同场最快车手所作出单圈成绩的107%还慢,将无法参加决赛,以免速度过慢影响了其它车手比赛的安全。 决赛前有一圈的暖胎,然后在起跑前有30秒的倒数,由5个一组的灯号所控制,5个红灯同时熄灭时比赛就开始。赛程以300公里(蒙地卡罗为特例)或2小时为限,看何者先完成,比赛就算结束。最长与最短的赛程分别为日本站的310352公里与摩纳哥站的262626公里。

  《维修站》

  决赛过程中必须视轮胎的磨耗及油耗的状态进入维修站(Pit Lane)换胎及加油,称为Pit Stop。一次的Pit Stop需要21个人来共同完成,通常花6到12秒来为赛车加油及换胎。以现今F1车队的水准来说,透过团队的合作可在7秒内完成换胎并加满六十公升的汽油。

  《F1年度锦标》

  F1的年度锦标分为两种,车手锦标及车队锦标。在很多F1专家的眼中,车队锦标的价值大于车手锦标。计分方式是采积分制,车手与车队的积分都是累积的,比赛前八位完赛车手及所属车队依序可得到10,8,6,5,4,3,2,1的积分。假如比赛在未达全部赛程75%时被迫中止,则积分必须乘上1/2。

  《F1赛车的惊人表现》

  除了车手的考量,想在一级方程式赛车中获胜的最现实条件,还是要有优良的赛车。目前FIA规定F1赛车所用的引擎排气量不得超3公升(3000cc),汽缸数不得超过10缸,每缸汽门最多为5汽门。之前FIA对于汽缸数的限制为12缸,但11支参赛车队清一色使用V10引擎,为了顺应这股潮流,赛会在特别重做了此项新规定。V10引擎的好处在于重量轻及动力输出稳定,当然油耗比V12低也是一个重要关键。一具赛车引擎由大约6000个的零件组成,造价超过13万美金,而且每一场比赛用过之后就必须更换。目前F1赛车引擎马力输出可超过800匹马力,安全转速更高达16000转。所用的燃料同样是以无铅汽油为基础,在全油门的情况下,一部F1的引擎每小时要耗掉60-70公升的汽油。变速箱不得使用全自排系统,文件位数限制在四档及七档之间,而且一定要有倒档。目前,半自动的七文件变速系统,是目前各大车队的不二选择,车手的换档时是利用方向盘上的控制杆来操作;其它如马力数、扭力数转速域等都没有设限。

  F1车重规定连人带车及燃料总重不得低于600公斤,以可输出约800匹的马力来看,马力重量比约为1:075,800匹马力只需承载600公斤的重量,一匹马力只需负担075公斤,跑起来相当可怕。通常来说,F1从0加速到时速100公里只需23秒,由0加速到时速200再减速到0,所需的时间也只要12秒。时速300公里以上对F1来说是轻而易举,F1赛车在一些像Hockenheim和Monza的高速跑道,最高速度可达350公里。这么轻的车子要在这么高的速度下奔驰,可想对于车身空气动力学的要求有多高,大型的尾翼及前鼻翼,提供了必须的下压力,以增加过弯速度及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刹车碟盘是碳纤维制成,超高性能的刹车系统能让F1赛车在25秒内由时速240公里刹到停,所需距离只要80公尺。

  《F1赛车轮胎》

  在1998年Good Year退出F1之后,一度所有的F1赛车都使用Bridgestone轮胎,但Michelin在2001年已加入F1轮胎供货商的行列。1998年,FIA规定以有沟纹的轮胎取代原有的光头胎,以降低比赛的平均车速,1999年开始前轮的沟纹数目更由原有的三条增加到四条。虽然车手不断地抱抓地性能大打折扣、危险性大增,但众车队还是不断地研发出应变之策。

  《车手的体能》

  在空气动力学及轮胎的配合之下,F1赛车的过弯能力高达4个G,因此F1的驾驶员必须是世界上最强壮的运动员,通常一场比赛车手必须换档2500次,平均2秒钟要换档一次,车手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过弯时的4个G,让车手的重量变成四倍,身体或许还有安全带可固定,但头部就需要极强壮的颈部肌肉才能支撑。而一场比赛下来,车手会脱水35到4公斤,如果换成一般人早已出现休克;这些对车手的体能都是极大的挑战。比一场F1所花的体力和踢一场世界杯足球赛或打一场NBA篮球赛相当。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与其它运动较不同的是,赛车舞台的荣耀绝不只是由车手一人所囊括,而是车手与车队整体团队合作的成果,但也不是说车手素质的好坏不会响成绩,要知道,今天能坐进一级方程式赛车驾驶舱的车手,每一位都是身经百战脱颖而出的名将,而除了天份与丰富的赛车经验外,不断地努力才是他们成功的因素。

  现今F1天王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就曾说过:大家都说我是天才车手,但如果我有百分之三的天份,其它百分之九十七的努力才是我信心的来源。

  2006赛季F1运动规则修改内容摘要与影响分析:

  2006年F1的规则再度进行了修改,最主要的地方是排位赛和轮胎规则。2006年将允许在停站的时候加油并更换轮胎。下面是部分修改规则的摘要:

  第75条:

  轮胎数量a)一场大奖赛期间,一位车手最多只能使用七套干胎,四套湿胎以及三套雨胎。一套轮胎由两条前轮和两条后轮组成,他们的规格必须相同

  对车队的影响:每支车队只能携带两种类型的干胎,和以前一样,但是并不是必须的。所以,每支车队完全可以只携带一种类型的干胎,数量达到7套

  第77条

  轮胎的使用

  a) 在排位赛开始之后,每位车手只能使用一种规格的干胎。

  对车队的影响:2005年,车队必须在周五晚上在两种规格的干胎中选择一种参加比赛,现在不需要了。车队可以在排位赛开始之前再决定使用轮胎的种类。

  第114条

  自由练习赛将在以下的时间开始:

  a) 周五1100-1200 和1400-1500(接受初步验车后进行)

  b)比赛前一天的11:00-12:00

  对车队的影响:2005年车队有3个半小时的自由练习时间,现在只有在周五和周六的三个小时之内就必须完成对比赛的准备。

  第115条

  排位赛将在比赛开始前一天的14:00-15:00举行,按照如下的次序进行:

  a) 14:00-14:15,所有的 赛车都可以在赛道上做成绩。这一时段的最后,按照最慢单圈成绩,这一时段中成绩最慢的5部赛车将不能参加随后的排位赛。其他15部赛车的单圈成绩在这一阶段排位赛结束之后取消。

  b)从14:20到14:35,15部赛车将在赛道上做成绩,这一时段的最后,按照最慢单圈成绩,这一时段中成绩最慢的5部赛车将不能参加随后的排位赛。其他15部赛车的单圈成绩在这一阶段排位赛结束之后取消。

  c)从14:40到15:00,允许剩余的10部赛车在赛道上做成绩。

  对车队的影响:排位赛被分成了三个阶段,剩余的10部赛车将在最后的20分钟内争夺杆位。这10部赛车在排位赛结束之后不得重新加油,所以在保证赛车开始阶段的载油量的时候,车队还必须同时考虑载油量可以少到足以保证创造一个具有 竞争力的单圈成绩。

  第117条

  赛车一旦离开维修区开始排位赛就一直到比赛开始之前绿色信号亮起的赛车进入发车位的热身圈之间,赛车都必须停在赛事指定的区域内。在这期间,下列的工作是被允许的:卸下轮组和轮胎,改变或者修改赛车的平衡调校,检查胎压。

  对车队的影响:车手现在可以使用新的轮胎参加正赛,这在2003,2004以及2005年都是不允许的。

  迈克尔·舒马赫:

  个人档案:

  全名:迈克尔-舒马赫

  出生时间:1969年1月3日

  出生地点: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

  身高:174米

  体重:75公斤

  常驻地:瑞士沃弗伦斯堡

  首次参赛:1991比利时GP

  婚姻情况:已婚,妻子科琳娜 两个孩子

  目前效力车队:法拉利

  职业生涯

  1987年,迈克尔·舒马赫参加卡丁车大赛并获得冠军,开始了其职业赛车生涯。之后,他转到福特方程式赛车,并在欧洲和德国的锦标赛中分获第二(第一名是前索伯车队车手米卡·萨洛)和第四名。1989年,舒马赫参加了德国三级方程式赛车,与他的队友汉塞尔·弗伦岑并列第三名,与第二名仅差1分。1990年,他在该项赛事中5次获胜,并在赢得澳门和斐济大奖赛冠军之后,取得了该赛季德国三级方程式的冠军。

  舒马赫对Sports cars也非常熟悉,他是梅赛德斯少年队的队员,并赢得过在墨西哥城举行的比赛。1991年,他再次驾驶Sports cars赢得了在Autopolis举行的比赛。同年,他初次参加F3000大赛,并在日本sugo的比赛中获得第二名。更为重要的是,1991年,舒马赫首次涉足F1,代表乔丹车队参加了比利时大奖赛。他在排位赛中获得第七名,但由于离合器出现故障,在正式比赛时未能跑完第一圈。这是他唯一一次代表乔丹车队参赛,之后,他很快就被贝纳通车队挖走了。

  1992年,舒马赫8次登上F1的领奖台,其中在比利时站首次登上分站赛冠军宝座。赛季结束时,他以53分获得第三名。1993年,他取得第四名,并赢得了葡萄牙站比赛的冠军。1994年,舒马赫令世界对他刮目相看,代表贝纳通车队参赛的他击败了威廉姆斯车队的塞纳获得了当年F1的冠军。塞纳逝世后,舒马赫似乎是不可战胜的,虽然当时贝纳通车队陷于作弊的谣言之中,但他们战胜了所有的诸如取消资格及禁赛的困难。在澳大利亚站的比赛中一次有争议的事故后,舒马赫尔以一分的优势击败了达蒙·希尔取得了冠军。九次胜利后,舒马赫赢得了他的第二个F1冠军。1996年,舒马赫转到法拉利车队。

  那一年,他将不甚可靠的法拉利赛车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共赢得了三个分站赛冠军。1997年的竞争更加激烈,他赢得了摩纳哥站、法国站、加拿大站、比利时站和日本站的冠军,并以领先威廉姆斯车队车手维伦纽夫一分的优势进入了最后一站西班牙赫雷斯站的比赛。比赛却又一次出现了争议,两人的赛车撞到了一起。维伦纽夫继续比赛获得了冠军,舒马赫却被国际汽联取消了成绩。

  1998年,法拉利赛车的可靠性能大大加强,迈克尔·舒马赫也定下了取胜的决心。虽然赛季一开始迈凯轮车队占据了领先的地位,但是舒马赫并未放弃,驾驶着法拉利赛车尽力追赶,赢得了6个分站的比赛。在最后的角逐中,舒马赫虽然获得首发位置但起跑并不理想,随后又在比赛中爆胎,从而第三次失去了夺冠的机会。

  1999赛季对舒马赫来说并不顺利,他在开幕赛中就遇到了问题,但随后他迅速领先。正当他有望为法拉利车队夺得冠军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在英国站第一圈的比赛中,舒马赫的腿因事故骨折,好几个月无法参加比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赛季继续进行而无能为力。他在当年最后两站的比赛中重回赛场。尽管舒马赫的队友埃尔文最终以微弱的差距失去了年度冠军车手的头衔,但他们为法拉利车队夺得了自1983年以来的第一个年度车队冠军。

  2000赛季,埃尔文加盟美洲虎车队,舒马赫开始与巴里切罗搭档。这个赛季无疑成为舒马赫赛车生涯中最辉煌的赛季。赢得头三站的比赛后,似乎这位法拉利王牌车手冲冠的势头无人可挡。虽然赛季中段的一些失误使舒马赫领先迈凯轮车手的优势大大缩小,但舒马赫夺冠的决心并没有动摇。在倒数第二站日本铃鹿站的比赛后,舒马赫赢得了他的第三个世界冠军并为法拉利车队夺得21年来首个年度车手冠军。在最后一站马来西亚站中的比赛后,他还为法拉利车队赢得了年度车队冠军。

  2001年,法拉利车队和舒马赫从第一站澳大利亚站的比赛到最后一站日本站的比赛一直占优。在17站的比赛中,舒马赫打破了无数的纪录,并在倒数第5站匈牙利站的比赛中提前赢得了他的第四个世界冠军。他现在是赢得大奖赛冠军次数最多的纪录保持者,超过了阿兰·普罗斯特的52次,以及胡安·曼纽尔·方吉奥的五个世界冠军的纪录,舒马赫带着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强大的法拉利车队一起开始了2002年赛季。

  从赛季的第十一站起一直到整个2002赛季末,这位德国明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纪录,证明着他的冠军实力。而2002年在奥地利也出现了不光彩的一幕,队友巴里切罗迫于车队压力将胜利让给了舒马赫,接踵而来的是车迷们对站在领奖台上的世界冠军嘘声一片。至今这一举动仍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

  2003赛季,舒马赫与吉米·莱科宁和胡安·帕伯罗·蒙托亚对冠军头衔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混乱的美国大奖赛使又一个世界冠军成为了舒马赫的囊中之物,同时德国车王获得的的车手冠军头衔也增加到了了6个。2004赛季,迈克尔·舒马赫再次统治了F1赛场,在前13场比赛中他获得了其中12场比赛的胜利,加上在赛季倒数第2场大奖赛-日本大奖赛再次拿到冠军,从而使自己在2004年的获胜场次达到了13次。今后我们可能很难看到有人能够打破舒马赫获得7个车手总冠军的这一纪录了。

  2005赛季没有被迈克尔·舒马赫打破的纪录已所剩无几,我们唯一想知道的是如果他能够接受一位水平相当的车手作为队友的话,他还能获得多少车手冠军头衔、拿到多少场大奖赛的胜利。不幸的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车手到底有多么伟大。

  1984 少年卡丁, 德国, 1

  1985 少年卡丁, 德国, 1

  1986 卡丁, 德国, 3/ 卡丁, 欧洲, 3

  1987 卡丁, 德国, 1/ 卡丁, 欧洲, 1

  1988 Koenig方程式, 1/ FF1600, 欧洲, 2/ FF1600, 德国, 6

  1989 F3, 德国, 3

  1990 Prototypes, 5/ F3, 德国, 1

  1991 Prototypes, 9/ F1 (乔丹 & 贝纳通), 4个积分位列第13

  1992 F1 (贝纳通), 53个积分位列第3

  1993 F1 (贝纳通), 52个积分位列第4

  1994 F1 (贝纳通), 92个积分位列第1

  1995 F1 (贝纳通), 102个积分位列第1

  1996 F1 (法拉利), 59个积分位列第3

  1997 F1 (法拉利), DSQ, 78个积分

  1998 F1 (法拉利), 86个积分位列第2

  1999 F1 (法拉利), 44个积分位列第5

  2000 F1 (法拉利), 108个积分位列第1

  2001 F1 (法拉利), 123个积分位列第1

  2002 F1 (法拉利), 144个积分位列第1

  2003 F1 (法拉利), 93个积分位列第1

  2004 F1 (法拉利), 148个积分位列第1

  2005 F1 (法拉利), 62个积分位列第3

  历史成绩

  年度总冠军次数: 7次(1994,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2004)

  首次F1大奖赛: 1991年比利时斯帕

  首次登上领奖台: 1992年墨西哥

  首次分站赛冠军: 1992年比利时

  首次杆位: 1994年摩纳哥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231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230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181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142

  F1大奖赛积分次数: 174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50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84次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64次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69次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37次

  F1首发夺冠单圈最快次数: 20次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1248分

  保持纪录

  舒马赫是F1历史上首位7夺世界冠军的车手,7次年度总冠军、84次分站赛冠军、

    登上领奖台次数(142)、单圈最快次数(69)、单个赛季分站夺冠次数以及车手总积分均列第一。

  单个赛季得分纪录:148(2004年)

  连续获得积分:24站(2001年-2003年)

  连续登台纪录:19站(2001年-2002年)

  另外舒马赫还是唯一一位整个赛季全部登上领奖台的车手

    夺冠最大积分差距:67分(2002年)

  最快速度夺冠:2002年(还剩6站就提前夺冠)

F1就是Formula One的缩写,中文叫做一级方程式赛车。以共同的方程式(规则限制)所造出来的车就称为方程式赛车,而其中等级最高者就属F1,很多人误以为四个轮胎外露的单座位赛车都称为F1,那就误会大了。F1在现今赛车领域所代表的地位就有如『奥运』或是『世界杯足球赛』;目前F1共有10支参赛车队,每场比赛最多只有20位车手上场,每年规划有16至19站的比赛,通常约在三月中开跑,十月底结束赛季。每站比赛可吸引超过10亿人次透过电视转播或其它媒体观赏这世界顶级的赛事。

《F1驾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驾驶一样,F1也需要驾照。那是一张由FIA发给的特别驾照:「FIA super licence」,这张车手执照只发给在F3000、F3或CART系列赛事表现杰出的车手。通常一位车手要花8年的时间从小型赛车(karting)逐步晋级到F1,但事实上仅有极少数人能够有此能力与机会登上这赛车金字塔的顶端。

《F1比赛赛程》

F1比赛赛程分为三天,其中包含了:星期五只举行练习赛,将分别在11至12时和14至15时进行两次自由练习赛。练习赛期间,除了上赛季前四名的车队之外,其他车队还可以派自己的备用赛车上道测试。而驾驶备用车的车手在前两年参加一级方程式分站赛的数目,不能超过六站。

周六上午有两段为时45分钟的练习赛。排位赛在周六下午举行,分两个阶段进行,共耗时大约90分钟(而去年的排位赛分别在周五和周六两天进行,每天一个小时)。第一阶段排位赛的发车顺序由上站比赛的成绩决定,第一名首先发车,后面的以此类推。

第二阶段的发车顺序是按照第一阶段的成绩出发,单圈计时。第一阶段排位赛成绩最差的首先发车,未能完成第一阶段的赛车,不得参加第二阶段排位赛,只能在正式比赛中最后一位发车。单圈成绩最快的车手在星期日的正赛中排头位,称为PP(Pole Position),又称为「竿位」。

星期日上午9:30-10:00的暖身(Warm Up);星期日下午2:00的决赛(The Grand Prix)。 在一些路面较狭窄、超车困难的跑道,排位顺序对于比赛的结果将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有车手在测时赛的单圈最快成绩,比起同场最快车手所作出单圈成绩的107%还慢,将无法参加决赛,以免速度过慢影响了其它车手比赛的安全。 决赛前有一圈的暖胎,然后在起跑前有30秒的倒数,由5个一组的灯号所控制,5个红灯同时熄灭时比赛就开始。赛程以300公里(蒙地卡罗为特例)或2小时为限,看何者先完成,比赛就算结束。最长与最短的赛程分别为日本站的310352公里与摩纳哥站的262626公里。

《维修站》

决赛过程中必须视轮胎的磨耗及油耗的状态进入维修站(Pit Lane)换胎及加油,称为Pit Stop。一次的Pit Stop需要21个人来共同完成,通常花6到12秒来为赛车加油及换胎。以现今F1车队的水准来说,透过团队的合作可在7秒内完成换胎并加满六十公升的汽油。

《F1年度锦标》

F1的年度锦标分为两种,车手锦标及车队锦标。在很多F1专家的眼中,车队锦标的价值大于车手锦标。计分方式是采积分制,车手与车队的积分都是累积的,比赛前八位完赛车手及所属车队依序可得到10,8,6,5,4,3,2,1的积分。假如比赛在未达全部赛程75%时被迫中止,则积分必须乘上1/2。

《F1赛车的惊人表现》

除了车手的考量,想在一级方程式赛车中获胜的最现实条件,还是要有优良的赛车。目前FIA规定F1赛车所用的引擎排气量不得超3公升(3000cc),汽缸数不得超过10缸,每缸汽门最多为5汽门。之前FIA对于汽缸数的限制为12缸,但11支参赛车队清一色使用V10引擎,为了顺应这股潮流,赛会在特别重做了此项新规定。V10引擎的好处在于重量轻及动力输出稳定,当然油耗比V12低也是一个重要关键。一具赛车引擎由大约6000个的零件组成,造价超过13万美金,而且每一场比赛用过之后就必须更换。目前F1赛车引擎马力输出可超过800匹马力,安全转速更高达16000转。所用的燃料同样是以无铅汽油为基础,在全油门的情况下,一部F1的引擎每小时要耗掉60-70公升的汽油。变速箱不得使用全自排系统,文件位数限制在四档及七档之间,而且一定要有倒档。目前,半自动的七文件变速系统,是目前各大车队的不二选择,车手的换档时是利用方向盘上的控制杆来操作;其它如马力数、扭力数转速域等都没有设限。

F1车重规定连人带车及燃料总重不得低于600公斤,以可输出约800匹的马力来看,马力重量比约为1:075,800匹马力只需承载600公斤的重量,一匹马力只需负担075公斤,跑起来相当可怕。通常来说,F1从0加速到时速100公里只需23秒,由0加速到时速200再减速到0,所需的时间也只要12秒。时速300公里以上对F1来说是轻而易举,F1赛车在一些像Hockenheim和Monza的高速跑道,最高速度可达350公里。这么轻的车子要在这么高的速度下奔驰,可想对于车身空气动力学的要求有多高,大型的尾翼及前鼻翼,提供了必须的下压力,以增加过弯速度及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刹车碟盘是碳纤维制成,超高性能的刹车系统能让F1赛车在25秒内由时速240公里刹到停,所需距离只要80公尺。

《F1赛车轮胎》

在1998年Good Year退出F1之后,一度所有的F1赛车都使用Bridgestone轮胎,但Michelin在2001年已加入F1轮胎供货商的行列。1998年,FIA规定以有沟纹的轮胎取代原有的光头胎,以降低比赛的平均车速,1999年开始前轮的沟纹数目更由原有的三条增加到四条。虽然车手不断地抱抓地性能大打折扣、危险性大增,但众车队还是不断地研发出应变之策。

《车手的体能》

在空气动力学及轮胎的配合之下,F1赛车的过弯能力高达4个G,因此F1的驾驶员必须是世界上最强壮的运动员,通常一场比赛车手必须换档2500次,平均2秒钟要换档一次,车手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过弯时的4个G,让车手的重量变成四倍,身体或许还有安全带可固定,但头部就需要极强壮的颈部肌肉才能支撑。而一场比赛下来,车手会脱水35到4公斤,如果换成一般人早已出现休克;这些对车手的体能都是极大的挑战。比一场F1所花的体力和踢一场世界杯足球赛或打一场NBA篮球赛相当。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与其它运动较不同的是,赛车舞台的荣耀绝不只是由车手一人所囊括,而是车手与车队整体团队合作的成果,但也不是说车手素质的好坏不会响成绩,要知道,今天能坐进一级方程式赛车驾驶舱的车手,每一位都是身经百战脱颖而出的名将,而除了天份与丰富的赛车经验外,不断地努力才是他们成功的因素。

现今F1天王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就曾说过:大家都说我是天才车手,但如果我有百分之三的天份,其它百分之九十七的努力才是我信心的来源。

2006赛季F1运动规则修改内容摘要与影响分析:

2006年F1的规则再度进行了修改,最主要的地方是排位赛和轮胎规则。2006年将允许在停站的时候加油并更换轮胎。下面是部分修改规则的摘要:

第75条:

轮胎数量a)一场大奖赛期间,一位车手最多只能使用七套干胎,四套湿胎以及三套雨胎。一套轮胎由两条前轮和两条后轮组成,他们的规格必须相同

对车队的影响:每支车队只能携带两种类型的干胎,和以前一样,但是并不是必须的。所以,每支车队完全可以只携带一种类型的干胎,数量达到7套

第77条

轮胎的使用

a) 在排位赛开始之后,每位车手只能使用一种规格的干胎。

对车队的影响:2005年,车队必须在周五晚上在两种规格的干胎中选择一种参加比赛,现在不需要了。车队可以在排位赛开始之前再决定使用轮胎的种类。

第114条

自由练习赛将在以下的时间开始:

a) 周五1100-1200 和1400-1500(接受初步验车后进行)

b)比赛前一天的11:00-12:00

对车队的影响:2005年车队有3个半小时的自由练习时间,现在只有在周五和周六的三个小时之内就必须完成对比赛的准备。

第115条

排位赛将在比赛开始前一天的14:00-15:00举行,按照如下的次序进行:

a) 14:00-14:15,所有的 赛车都可以在赛道上做成绩。这一时段的最后,按照最慢单圈成绩,这一时段中成绩最慢的5部赛车将不能参加随后的排位赛。其他15部赛车的单圈成绩在这一阶段排位赛结束之后取消。

b)从14:20到14:35,15部赛车将在赛道上做成绩,这一时段的最后,按照最慢单圈成绩,这一时段中成绩最慢的5部赛车将不能参加随后的排位赛。其他15部赛车的单圈成绩在这一阶段排位赛结束之后取消。

c)从14:40到15:00,允许剩余的10部赛车在赛道上做成绩。

对车队的影响:排位赛被分成了三个阶段,剩余的10部赛车将在最后的20分钟内争夺杆位。这10部赛车在排位赛结束之后不得重新加油,所以在保证赛车开始阶段的载油量的时候,车队还必须同时考虑载油量可以少到足以保证创造一个具有 竞争力的单圈成绩。

第117条

赛车一旦离开维修区开始排位赛就一直到比赛开始之前绿色信号亮起的赛车进入发车位的热身圈之间,赛车都必须停在赛事指定的区域内。在这期间,下列的工作是被允许的:卸下轮组和轮胎,改变或者修改赛车的平衡调校,检查胎压。

对车队的影响:车手现在可以使用新的轮胎参加正赛,这在2003,2004以及2005年都是不允许的。

迈克尔·舒马赫:

个人档案:

全名:迈克尔-舒马赫

出生时间:1969年1月3日

出生地点: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

身高:174米

体重:75公斤

常驻地:瑞士沃弗伦斯堡

首次参赛:1991比利时GP

婚姻情况:已婚,妻子科琳娜 两个孩子

目前效力车队:法拉利

职业生涯

1987年,迈克尔·舒马赫参加卡丁车大赛并获得冠军,开始了其职业赛车生涯。之后,他转到福特方程式赛车,并在欧洲和德国的锦标赛中分获第二(第一名是前索伯车队车手米卡·萨洛)和第四名。1989年,舒马赫参加了德国三级方程式赛车,与他的队友汉塞尔·弗伦岑并列第三名,与第二名仅差1分。1990年,他在该项赛事中5次获胜,并在赢得澳门和斐济大奖赛冠军之后,取得了该赛季德国三级方程式的冠军。

舒马赫对Sports cars也非常熟悉,他是梅赛德斯少年队的队员,并赢得过在墨西哥城举行的比赛。1991年,他再次驾驶Sports cars赢得了在Autopolis举行的比赛。同年,他初次参加F3000大赛,并在日本sugo的比赛中获得第二名。更为重要的是,1991年,舒马赫首次涉足F1,代表乔丹车队参加了比利时大奖赛。他在排位赛中获得第七名,但由于离合器出现故障,在正式比赛时未能跑完第一圈。这是他唯一一次代表乔丹车队参赛,之后,他很快就被贝纳通车队挖走了。

1992年,舒马赫8次登上F1的领奖台,其中在比利时站首次登上分站赛冠军宝座。赛季结束时,他以53分获得第三名。1993年,他取得第四名,并赢得了葡萄牙站比赛的冠军。1994年,舒马赫令世界对他刮目相看,代表贝纳通车队参赛的他击败了威廉姆斯车队的塞纳获得了当年F1的冠军。塞纳逝世后,舒马赫似乎是不可战胜的,虽然当时贝纳通车队陷于作弊的谣言之中,但他们战胜了所有的诸如取消资格及禁赛的困难。在澳大利亚站的比赛中一次有争议的事故后,舒马赫尔以一分的优势击败了达蒙·希尔取得了冠军。九次胜利后,舒马赫赢得了他的第二个F1冠军。1996年,舒马赫转到法拉利车队。

那一年,他将不甚可靠的法拉利赛车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共赢得了三个分站赛冠军。1997年的竞争更加激烈,他赢得了摩纳哥站、法国站、加拿大站、比利时站和日本站的冠军,并以领先威廉姆斯车队车手维伦纽夫一分的优势进入了最后一站西班牙赫雷斯站的比赛。比赛却又一次出现了争议,两人的赛车撞到了一起。维伦纽夫继续比赛获得了冠军,舒马赫却被国际汽联取消了成绩。

1998年,法拉利赛车的可靠性能大大加强,迈克尔·舒马赫也定下了取胜的决心。虽然赛季一开始迈凯轮车队占据了领先的地位,但是舒马赫并未放弃,驾驶着法拉利赛车尽力追赶,赢得了6个分站的比赛。在最后的角逐中,舒马赫虽然获得首发位置但起跑并不理想,随后又在比赛中爆胎,从而第三次失去了夺冠的机会。

1999赛季对舒马赫来说并不顺利,他在开幕赛中就遇到了问题,但随后他迅速领先。正当他有望为法拉利车队夺得冠军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在英国站第一圈的比赛中,舒马赫的腿因事故骨折,好几个月无法参加比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赛季继续进行而无能为力。他在当年最后两站的比赛中重回赛场。尽管舒马赫的队友埃尔文最终以微弱的差距失去了年度冠军车手的头衔,但他们为法拉利车队夺得了自1983年以来的第一个年度车队冠军。

2000赛季,埃尔文加盟美洲虎车队,舒马赫开始与巴里切罗搭档。这个赛季无疑成为舒马赫赛车生涯中最辉煌的赛季。赢得头三站的比赛后,似乎这位法拉利王牌车手冲冠的势头无人可挡。虽然赛季中段的一些失误使舒马赫领先迈凯轮车手的优势大大缩小,但舒马赫夺冠的决心并没有动摇。在倒数第二站日本铃鹿站的比赛后,舒马赫赢得了他的第三个世界冠军并为法拉利车队夺得21年来首个年度车手冠军。在最后一站马来西亚站中的比赛后,他还为法拉利车队赢得了年度车队冠军。

2001年,法拉利车队和舒马赫从第一站澳大利亚站的比赛到最后一站日本站的比赛一直占优。在17站的比赛中,舒马赫打破了无数的纪录,并在倒数第5站匈牙利站的比赛中提前赢得了他的第四个世界冠军。他现在是赢得大奖赛冠军次数最多的纪录保持者,超过了阿兰·普罗斯特的52次,以及胡安·曼纽尔·方吉奥的五个世界冠军的纪录,舒马赫带着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强大的法拉利车队一起开始了2002年赛季。

从赛季的第十一站起一直到整个2002赛季末,这位德国明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纪录,证明着他的冠军实力。而2002年在奥地利也出现了不光彩的一幕,队友巴里切罗迫于车队压力将胜利让给了舒马赫,接踵而来的是车迷们对站在领奖台上的世界冠军嘘声一片。至今这一举动仍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

2003赛季,舒马赫与吉米·莱科宁和胡安·帕伯罗·蒙托亚对冠军头衔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混乱的美国大奖赛使又一个世界冠军成为了舒马赫的囊中之物,同时德国车王获得的的车手冠军头衔也增加到了了6个。2004赛季,迈克尔·舒马赫再次统治了F1赛场,在前13场比赛中他获得了其中12场比赛的胜利,加上在赛季倒数第2场大奖赛-日本大奖赛再次拿到冠军,从而使自己在2004年的获胜场次达到了13次。今后我们可能很难看到有人能够打破舒马赫获得7个车手总冠军的这一纪录了。

2005赛季没有被迈克尔·舒马赫打破的纪录已所剩无几,我们唯一想知道的是如果他能够接受一位水平相当的车手作为队友的话,他还能获得多少车手冠军头衔、拿到多少场大奖赛的胜利。不幸的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车手到底有多么伟大。

1984 少年卡丁, 德国, 1

1985 少年卡丁, 德国, 1

1986 卡丁, 德国, 3/ 卡丁, 欧洲, 3

1987 卡丁, 德国, 1/ 卡丁, 欧洲, 1

1988 Koenig方程式, 1/ FF1600, 欧洲, 2/ FF1600, 德国, 6

1989 F3, 德国, 3

1990 Prototypes, 5/ F3, 德国, 1

1991 Prototypes, 9/ F1 (乔丹 & 贝纳通), 4个积分位列第13

1992 F1 (贝纳通), 53个积分位列第3

1993 F1 (贝纳通), 52个积分位列第4

1994 F1 (贝纳通), 92个积分位列第1

1995 F1 (贝纳通), 102个积分位列第1

1996 F1 (法拉利), 59个积分位列第3

1997 F1 (法拉利), DSQ, 78个积分

1998 F1 (法拉利), 86个积分位列第2

1999 F1 (法拉利), 44个积分位列第5

2000 F1 (法拉利), 108个积分位列第1

2001 F1 (法拉利), 123个积分位列第1

2002 F1 (法拉利), 144个积分位列第1

2003 F1 (法拉利), 93个积分位列第1

2004 F1 (法拉利), 148个积分位列第1

2005 F1 (法拉利), 62个积分位列第3

历史成绩

年度总冠军次数: 7次(1994,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2004)

首次F1大奖赛: 1991年比利时斯帕

首次登上领奖台: 1992年墨西哥

首次分站赛冠军: 1992年比利时

首次杆位: 1994年摩纳哥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231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230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181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142

F1大奖赛积分次数: 174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50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84次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64次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69次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37次

F1首发夺冠单圈最快次数: 20次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1248分

保持纪录

舒马赫是F1历史上首位7夺世界冠军的车手,7次年度总冠军、84次分站赛冠军、

登上领奖台次数(142)、单圈最快次数(69)、单个赛季分站夺冠次数以及车手总积分均列第一。

单个赛季得分纪录:148(2004年)

连续获得积分:24站(2001年-2003年)

连续登台纪录:19站(2001年-2002年)

另外舒马赫还是唯一一位整个赛季全部登上领奖台的车手

夺冠最大积分差距:67分(2002年)

最快速度夺冠:2002年(还剩6站就提前夺冠)

导语: 在店面的格调及色系选择上,要体现出自己的特点。服装店规范就是卖场区域的划分,货架的尺寸,服装的陈列展示、折叠、出样等能按照各服装品牌或常规的标准执行。 一位法国专家认为,在店铺陈列上,品牌服装必须追求形象的统一。例如“贝纳通”的陈列,通常是在店铺的中心位置摆一张模特肖像,在两边蜂窝状的货柜中,整齐地排放叠好的各式服装,给人一种琳琅满目、种类丰富的感觉。“贝纳通”的特色十分鲜明,从很远的地方看过去,人们就知道是它,全世界专卖店的陈列都是一致的。店面布置有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装潢以简单为好,不能喧宾夺主。曾经有一家专卖店,把墙壁上的模特形象做得硕大无比,顾客站在底下感到很压抑,并且进门后只注意模特,不再注意商品了。二是重视顾客动线,就是顾客走进柜台内的路线。要让顾客对陈列的商品易看、易摸、易了解、易拿;同时也要照顾到服务动线:即考虑到售货员能否迅速为顾客提供商品咨询、能否及时补货等因素。服装专卖店一般都不大,大家都希望顾客能逛遍整个店以产生消费机会,所以商品陈列、装备设施的动线应当变化多一点,以促使顾客停留的时间长一些。柯女士还说,在货品陈列上,基本要求是整齐、美观、易取、包装完好、富有立体感、一目了然。上架货色要齐色、齐码,货品的标价签、条码等要齐全。还要注意色彩系列和款式的布置,色彩可由浅入深,款式应相互搭配。陈列商品的基本造型有:三角、重复、左右对称、非对称、直线构成、放射线构成,等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服装陈列的三个标准1 整齐、规范服装店中首先要保持整洁,场地干净、清洁,服装货架无灰尘,货物堆放、挂装平整,灯光明亮,能给顾客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服装店规范就是卖场区域的划分,货架的尺寸,服装的陈列展示、折叠、出样等能按照各服装品牌或常规的标准执行。2 合理、和谐服装店的通道规划要科学合理,货架及其他道具的摆放要符合顾客的购物习惯及人体工效学,各种服装区的划分要与品牌的推广和营销策略相适合。同时还要做到服装陈列有节奏感、色彩协调,店内外的整体风格协调统一。3 时尚、独特在现代社会,服装是时尚产物,不管是时装还是家居服,无一不打上时尚的烙印,服装店的陈列也不例外。服装店中的服装陈列要有时尚感,让顾客从服装店的陈列中能够清晰地了解主推产品、主推色,获取时尚信息。另外,服装陈列要形成服装店自身一种独特的品牌文化,使整个服装店从橱窗的设计、服装的摆放、陈列的风格上都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富有个性。服装店的陈列工作只有按照以上三个标准来做,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陈列效果。随着国内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陈列正逐渐被品牌企业所重视。要把陈列真正融入品牌规划中,让陈列和品牌进行良性的互动,并建立有品牌特色的陈列,是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的一个目标。不同的定位,商品展示的方式自然也会不同。比如桌面展示。如果是靠跑量来赚取利润的大众品牌,桌面上就该整齐摆放许多服装,这会给顾客以淘货的感觉,这同样也很符合大众购买服装的习惯;如果是中档的时尚品牌,桌面展示的服装数量就要大大减少,往往可以正面展示几套服装,上衣、裤、饰品搭配出品牌风格,这样能够吸引注重时尚的消费群体到店里看一看;如果是走高档路线的服装品牌,学学那些国际大牌,桌面展示的往往只有一件服装,这套服装不仅要斜面展示,而且多半是放在玻璃柜中,顾客轻易触摸不到。特别是在大型服装市场和卖场,好的通路设置绝对能提高你的销售。其原则就是让顾客“易入难出”。让顾客容易进入店铺的道理很简单,许多老板都懂,就是通路要顺畅。但是怎样留住顾客呢罗先生说,首先是要让店内的通路不通,要像迷宫那样,让顾客在里面转来转去,转不出来。常见的办法就是在店内设几个“中岛”,往往用折型架体现。顾客在里面转悠的时间越长,不仅购买的可能性越大,外面的顾客见里面人多,也更愿意进入。其次是设休息区,也就设个沙发之类。顾客逛街很累,坐在沙发上等朋友的过程中,就是你增加销售额的机会。首先是装修主色调的选择。罗先生说,最“笨”的办法就是选择黑、白、灰,这样的主色调不会抢走服装的风采,毕竟服装店卖的不是装修。装修风格定下后,就是柱子、插杆、隔层、桌面等的选择。这些东西是用来挂摆衣服的,是否选择得好也很重要。罗先生认为,烤漆玻璃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好材料,即使是一些大牌,也会运用到。原则是符合品牌风格和定位,千万不要抢服装的风头。再者是灯光。罗先生说,对一家服装店来说,灯光所消耗的电费确实很高昂,可是如果要做出好的销售业绩,这笔钱就不能省。他曾到嘉兴的一家新开张的服装类市场考察,发现许多商家都不会运用灯光。他说,人是一种趋光性的动物,有光的地方自然能吸引眼球,但是光要靠暗来衬托的,这就是灯光运用的技术。最后要说的就是如何摆服装,讲几个简单的原则:1 为了使整体和谐,不论是正面展示还是侧面悬挂,一般要左浅右深,这符合一般人从左到右看东西的习惯。2 衣、裤要搭配展示。比如服装在墙面的正面展示,许多商家喜欢衣在上,裤在下,以为这样符合逻辑。其实不然。衣裤的交替可以增加服装的美感。老板们不妨试试,最左边从上而下为裤、衣、裤;中间为衣、裤、衣;右边为裤、衣、裤。这样的搭配不仅好看,还能体现你的档次。3 同样一个墙面,色彩不是越丰富越好,而且有些店铺喜欢把同色的服装进行归类摆放,对销售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关键是把色彩分组运用。比如红白蓝的经典搭配,你可以在一个墙面以这三色为主色,互相呼应地摆放,既好看,又整洁。再比如补色的运用,黄的和蓝的放在一起,红的和绿的放在一起……这样的色彩搭配绝对能吸引眼球的注意力。为了使色彩显得更干净利落,不妨运用一些对衬、交叉等陈列手法,效果会很好。4 点、线、面的结合。其实,服装陈列和其他视觉艺术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点,指的是一件一件的服装;线指的是各种挂摆衣物的工具;面指的是整个墙面。行业专家观点:1、根据主副通道,设定卖场蛇行线全面有效的展示商品,使顾客在店内滞留时间延长是卖场行销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进行卖场设计时我们首先应当考虑到如何最大化的展示商品,并使商品形成对顾客心理与视线的双重包围,从而促使其完成购买过程。一般来说,顾客习惯浏览的路线即是店内的主通道。大型店铺常为环形或井字形;小型店铺则为L或反Y字形。其中,热销款及流行款应摆放在主通道的货架上,以便使顾客容易看到、摸到。至于副通道,一般由主通道所引导,用于布置辅助款及普通款商品,具体的方案一般参照店铺自身的需求及空间特点所决定。收款通道则应置于主通道的尾部,同时结合VI对LOGO、代言人等品牌标志物进行重点宣传,在最后一关对顾客的脑海形成冲击。2、结合品牌形象及产品特性,设计恰当的光线氛围光线对于产品陈列而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于服装专卖店的陈列而言,光的作用远不仅仅是单纯地照亮物体、满足人的视觉功能需要,更应该是创造空间、渲染气氛、追求完美视觉形象的保障。自然光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形成变化,所以在进行店铺布局设计时应当先进行初步的采光调查,使光线能够随着太阳的运转对店门附近、卖场前沿进行不同时段的扫描,达到对顾客的吸引作用。而相对于自然光,人工照明就可以达到恒久不变的照射效果。其中,对于人工照明宜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设计:A基础照明:基础照明主要是为了使整体店铺内的光线形成延展,同时使店内色调保持统一,从而保证店铺内的基本照明。其中,主要运用模式有嵌入式、直接吸顶式照明两种方案。B重点照明:对于流行款及主打款产品而言,应用重点照明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重点照明不仅可以使产品形成一种立体的感觉,同时光影的强烈对比也有利于突出产品的特色。当然,重点照明还可以运用于橱窗、LOGO、品牌代言人、及店内模特的身上,用于增强品牌独特的效果。至于设备方面,常用的器材主要为射灯及壁灯,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特点而选用相关设备。C辅助照明:辅助照明的主要作用在于突出店内色彩层次,渲染五彩斑斓的气氛与视觉效果,辅助性的增强产品吸引力与感染力。其中,可用照明设备较多,在此不再累赘。总体而言,店内照明应使服装专卖店富有个性化与艺术气息,通过各种光线的交叉性照射消除视觉死角,保证陈列的最佳效果,从而突现品牌的特色与产品的魅力。3、巧借音色功能,渲染店内气氛服装卖场的竞争就是其品牌底蕴的竞争,为了突现品牌文化及理念,网络及多媒体已经逐渐成长为展现卖场特色的利器。其中,音色设备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A营造购物气氛;B迎合顾客心理;C宣扬品牌文化;D疏解顾客情绪。对于应用层面而言,则应根据店内色调及产品特点进行相应播放,如充满青春朝气的服装店铺可以播放时尚流行音乐;复古情调的服装店铺可以播放古典音乐;正装及职业装店铺可以播放舒缓休闲的音乐。同时,店内还完全可以通过视频设备对企业形象短片及产品广告片进行播放,以使顾客能够对品牌进行深度了解。4、深挖顾客心理,缔造“休闲空间”都市人劳累于商界及政界之中,其身心的疲惫不言而喻。在卖场面积阔绰的条件下,服装品牌完全可以巧妙的设置休息区来为顾客打造一个购物的“天堂”。其中,一个精致的吧台,几瓶高档洋酒、三五台连线笔记本及充满休闲与时尚气息的杂志完全能够缓解顾客绷紧的心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7202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