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茶是什么价格?

西湖龙井茶是什么价格?,第1张

2015年明前西湖龙井登陆上海市场,头茶价格为7800元/斤。

西湖龙井茶根据产地和制法不同分为43个不同的等级,每斤(500克)价格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明前明后的西湖龙井茶价格差异也较大。龙牌西湖龙井考究表明,西湖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西湖龙井品质最佳,价格也最贵,其他地区的西湖龙井价格略低。另外,据说一些茶叶批发市场已经出现了价格很低的仿冒西湖龙井,龙牌西湖龙井提醒消费者仔细辨别,并建议在可信赖的网站购买。

一、2015西湖龙井藏龙系列价格

1、商品名称:L01藏龙木盒250g 等级:250克特级 产区:狮峰山 零售价:8330元/盒

2、商品名称:L02藏龙礼盒200g 等级:200克特级 产区:龙井村产区 零售价:2285元/盒

3、商品名称:L03藏龙礼盒200g 等级:明前特级 产区:梵村云栖 零售价:1435元/盒

4、商品名称:L04藏龙礼盒150g 等级:150克特级产区:虎跑产区 零售价:1095元/盒

5、商品名称:L05藏龙礼盒150g 等级:明前特级 产区:梅家坞产区 零售价:822元/盒

二、2015西湖龙井卧虎系列价格

1、商品名称:H01卧虎木盒250g 等级:明前特级 产区:狮峰山产区-翁家山零售价:5780元/盒

2、商品名称:H02卧虎礼盒200g 等级:明前特级 产区:龙井村产区零 售价:2115元/盒

3、商品名称:H03卧虎礼盒200g 等级:明前特级 产区:梵村云栖 零售价:1350元/盒

4、商品名称:H04卧虎礼盒150g 等级:明前特级 产区:虎跑产区 零售价:1009元/盒

5、商品名称:H05卧虎礼盒150g 等级:明前特级 产区:梅家坞产区 零售价:738元/盒

2011安溪农家苑秋茶铁观音批发价格表品种单价

(元/500克)质量标准和特征序号类型安溪农家苑铁观音铁观音毛茶价格

铁观音净茶价格12011安溪铁观音秋茶天然型50-6085-100气味飘香,可口利喉,无苦、涩味2醇香型100-150150-200韵味飘香,可口利喉3浓香型160-200250-290

正韵飘香,可口利喉4清香型210-300300-430正韵飘香,可口利喉5花香型300-350500-600纯韵润喉,回甘指数56韵香型400以上650以上强韵润喉,回甘指数671-5年新枞铁观音380560浓韵润喉,回甘指数781-4年大韵铁观音

(花韵)480700浓韵润喉,回甘指数891-3年鲜、韵铁观音

(鲜花韵)550800鲜味、韵味齐全,细润回甘指数9,味水相随,回味无穷101-2年鲜、韵铁观音王

(皇口

花韵)800以上1200以上韵、鲜雄强,味水相随,滋味醇厚,回甘无穷,饮后神清气爽

中国最贵的八大天价茶

1武夷山母树大红袍

关于这个茶的传说记载那是太多太多。“不看遗憾终身,一看终身遗憾”,很多当地人如是对外来者描述九龙窠的这三棵350余年树龄的古树。1998年在首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来自澳洲的富豪许荣茂,以1568万元的高价在拍卖中竞得20克母树大红袍。到了2005年,在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20克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又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但据说现在禁采了。

2龙井御茶园十八棵

龙井是中国最负盛名的茶之一,自清代以来深受各朝大佬喜爱。关于御茶园龙井的价格,没有可信的记载。2014年上好的明前龙井价格在5万元一斤左右。一棵树哪怕能采400个芽头,那18棵树撑死也就7200个芽头,龙井茶4万个芽头一斤,那么大概每年顶多能有2两茶,谁来采谁来炒呢?

3各种“茶树王”

云南镇沅千家寨野生茶王树据专家鉴定有2700年高龄。早些年为了采这棵树的芽苞还摔死过人,现已禁采。香竹箐的大茶树来头更玄乎,传说有3200年高寿,“世界茶树之王”“世界茶王之母”“世界茶祖母”之类的称呼起码十几个,而且某种意义上还是栽培型的!2015年临沧凤庆县第二十五届茶文化艺术节上经过激烈的竞拍,以这棵树的茶青制作的红茶标100克以128万元成交,相当于一公斤128万元;晒青茶标100克以35万元成交,相当于一公斤350万,一举成为普洱茶史上最贵的新茶。在千家寨野生茶王被发现前,1961年被考察组发现的勐海县巴达野生茶树王当了三十多年的世界茶王。2012年9月,巴达野生茶树王由于极度衰老和树干中空枯死倒伏,自然死亡,享年1800余岁。从此,巴达野生茶树王,成为历史。

4天香1号

这是由丹霞天雄出品的超高品质红茶。天香1号属乔木型中叶种野生古树茶,经林业专家组认证不少于370年树龄,现存一棵,丹霞天雄公司拥有,生长地为粤北山区的悬崖峭壁之上,海拔1300米。每年开采,需要带着全套攀岩工具,由攀岩者自悬崖上采下,可制成的丹霞天雄天香一号精品红茶约2斤。

5宋种1号

宋种1号是一株600年以上树龄的老茶树,系从乌岽山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筛选而成。它的克隆体无性繁殖后代,凤凰各地均有引种栽培,高山地带数量较多。这棵见证了凤凰山茶文化几百年传承的母树可谓命途多舛。先前人为管理不当也就罢了,1987年更遭一精神病人砍伐,而后先有人栽植新茶树争夺养分,后有游人络绎不绝,致使树势衰退,产量连年下降,至今据说可年产2斤。

6蒙顶上清峰仙茶

蒙顶自古以来就是著名茶区,深受广大人民喜爱,而站在蒙顶茶顶端的就是上清峰的7株围在栏杆里的茶树。上清峰七株茶据说是吴理真手植,有“仙茶”之称。从淳熙十三年吴理真被封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开始,蒙顶七株仙茶就用石栏杆围起来,列为神圣之地,言有白虎巡山,凡人不得靠近。“民间不可瀹饮,一蠹吏窃饮之,被雷击死”。毛文锡《茶谱》云∶“蒙山有五顶,上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人病冷且久,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当以春分之先后,多构人力,俟雷发声,并手采择,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能固肌骨,四两即为地仙矣。”这段文字略一琢磨颇有深意,一共7株茶,就让采3天,你能采到多少茶呢?古人的意思其实是,这就能采那么点儿茶,多了没有,你要能采出4两,你就是神仙了。

7绿雪芽母树

中国有很多茶祖,每一个都种了很多茶树。上古神太姥娘娘就在太姥山种下了绿雪芽。这就是福鼎大白毫母树。2004年宁德茶文化节上,100克的福鼎大白毫母茶“绿雪芽”,以71万元的天价被拍出。

8清宫

站在普洱茶之巅,上百万一饼的百年乾利贞宋聘号,香港还有很多。而清宫普洱茶,喝过的人表示其滋味正是茶中最极品“无味之味”。其实金瓜贡茶已经超越了饮料的含义,与历史、文化结缘,成了精于品茗的风雅人士品读历史、感悟生活的特殊载体。2007普洱市迎回贡茶,活动主办方为这个国家二级文物“金瓜贡茶”,投保了保额为1999万元的巨额保险。清宫茶膏承载了同样厚重的历史,并在拍卖行留下了参考价格,一盒共1056克,卖得1008万。

普洱茶的价格一般在500左右。\x0d\\x0d\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如下:\x0d\\x0d\1、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系列酶促氧化和微生物活动复杂的变化过程。\x0d\\x0d\2、肝火旺盛的人易激动或冲动,急躁易怒,适合喝生普降火气,每天4杯普洱茶就可以使容易瘙痒或易长痤疮的肌肤得到缓解,而且口干或口苦等等虚火症状会逐渐消除。\x0d\\x0d\3、在用普洱茶对人血压心率及脑血流图的影响研究中,何国藩、林月蝉等认为饮普洱茶后脑血管的生理状态和脑血流动力学状态都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饮用普洱茶可能具有降脂、改善胰岛素抗拒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由离体实验及动物实验的结果,普洱茶抽出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降低LDI不饱和脂肪酸的数量及增加LDL生育酚的含量,以降低LDL的氧化敏感度。推论饮用普洱茶可预防动脉粥状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杀死癌细胞作用强烈。\x0d\\x0d\4、实验表明,普洱茶具有多种丰富的抗痛微量成分,如Q-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E等。在普洱茶饮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保健效果,其中,咖啡碱对人体有很多积极作用。\x0d\\x0d\普洱茶的分类:\x0d\\x0d\一、按压制形状分类:\x0d\1、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提,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x0d\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x0d\3、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x0d\4、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x0d\5、千两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两茶\x0d\6、散茶: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为散茶,分为用整张茶叶制成的索条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x0d\7、香菇紧茶: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x0d\8、柱茶: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x0d\9、七子饼:圆形的茶饼通常七饼包装成一提,所以称为七子饼,重量小至25克,大至3公斤。\x0d\10、小金沱:圆形的沱茶,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重量2克。世界最小普洱茶。\x0d\\x0d\二、折叠按发酵工艺分类:\x0d\\x0d\1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色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生茶适合饮用长久储藏年复一年看着生普洱叶子颜色的渐渐变深。香味越来越醇厚。\x0d\2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熟普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质量上乘的熟普,熟普也是值得珍藏的,同样熟普的香味也仍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

  龙井茶的级别标准

  以往,西湖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级至十级共11个级,其中特级又分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余每个级再分为5个等,每个级的“级中”设置级别标准样。随后稍作简化,改为特级和一至八级,共分43个等。到1995年,进一步简化了西湖龙井茶的级别,只设特级(分为特二和特三)和一级至四级;同年,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扁平光滑

  一级 一芽一叶开展,含一芽二叶初展,较扁平光洁

  二级 一芽二叶开展,较扁平

  三级 一芽二叶开展,含少量二叶对夹叶,尚扁平

  四级 一芽二、三叶与对夹叶,尚扁平,较宽、欠光洁

  五级 一芽三叶与对夹叶,扁平较毛糙

  龙井茶的品质特点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昧;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机制龙井茶,现在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

  龙井茶的审评内容

  龙井茶的审评内容与其他名优绿茶类同,主要是干评外形,湿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以及龙井茶产地的区分等。

  1.外形审评取具有代表性的茶叶100g左右,放在茶样盘内评外形,主要评定形态、色泽、茸毛等项因子。通过外形评定,可以判定其属于西湖龙井还是浙江龙井。因这两种茶外形十分接近,甚至其他茶区用龙井种鲜叶(如龙井43、龙井长叶)炒制的部分扁形茶,其外形与西湖龙井也难分伯仲,这就给判别龙井茶的产地带来很大的难度,这也是目前市售龙井茶中标识混乱的原因。但有经验的审评者,根据龙井茶外形的基本特征,对大多数茶叶的产地是能够加以区分的。

  2.茶汤色泽的审评高档茶的汤色显嫩绿、嫩黄的占大多数,中低档茶和失风受潮茶汤色偏黄褐。从汤色不易判别龙井茶的产地,也不必硬加区分。

  3.香气和滋味的审评产于西湖区梅家坞、狮峰一带的早春茶叶,如制茶工艺正常,不带老火和生青气味的特级西湖龙井和产于浙江省的特级浙江龙井在香气和滋味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湖龙井嫩香中带清香,滋味较清鲜柔和;浙江龙井带嫩栗香,滋味较醇厚。若使用“多功能机”炒制的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由于改变了传统龙井茶的制作工艺,两者的香气无明显的区别。其他扇形茶大多呈嫩炒青茶的风味。但即使是西湖龙井,一旦炒成老火茶,呈炒黄豆香后,则不易从香气上分清其产地。在江南茶区,室温条件下贮存的龙井茶,过梅雨季后,汤色变黄,香气趋钝。

  4.叶底的评定叶底审评主要是评色泽、嫩度、完整程度。有时把杯中的茶渣倒入长方形的搪瓷盘中,再加人冷水,看叶底的嫩匀程度,可作为定级的参考。

  5.龙井茶的级别评定龙井茶的级别应对照标准茶样而定,若外形与标准样有差别的(如有机茶),只能按嫩度与标准样相当的级别确定。目前大部分散装龙井茶制后就上市,部分不标级别,只有价格。若是小包装龙井,则必须标明产品名称和级别,这些茶应对照标准样评定。 龙井茶的级别与色泽有一定的关系,高档春茶,色泽嫩绿为优,嫩**为中,暗褐色为下。夏秋季制的龙井茶,色泽青暗或灰褐,是低次品质的特征之一。机制龙井茶的色泽较暗绿。

  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 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

  到了明代,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 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

  如果说在明代龙井茶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龙井茶则立于众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民国期间,著名的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龙井茶的发展。茶区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龙井茶分级质量标准,使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从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龙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龙井茶品质好,二则离不开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所以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价值,里面蕴藏着较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龙井茶的冲泡方法:泡茶时先将85℃--90℃的沸水冲如洗净的茶杯里,然后投入茶叶,稍许,便可观赏到茶叶在水中缓慢舒展、游动的姿态。

  茶叶价格茶农卖1200元/斤,市面上3000元的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7618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