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军的“五大主力”部队中,有两个是被东北野战军消灭的(新1军和新6军),有两个是被华东野战军消灭的(整74师和第5军),另外一个第18军得算是中野在华野的支援下共同消灭的。这五大主力被彻底吃掉以后,也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要特别注意下时间点。
新1军和新6军是在东北剿总廖耀湘第九兵团编成内,于辽沈战役期间的1948年10月底,在辽西被围歼的。此时,东北野战军在兵力和火力上已占绝对优势,东野炮纵和其它各纵炮兵在攻击锦州时,仅75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就动用了600余门,战场火力完全碾压范汉杰和廖耀湘的部队。
同样,陈诚的老本第18军是1948年12月在双堆集被歼的,而第5军是淮海战役的收官阶段,于1949年1月初被歼灭在陈官庄。也就是说,这五大王牌军的四个,是在解放军夺得战略主动权以后的大决战中才被干掉的,而唯独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74军)是1947年5月16日全军覆灭的,并且是在周围蒋军10个整编师的眼皮底下。
张灵甫兵败身亡的时间节点,那是蒋军对我山东和陕北根据地发动“重点进攻”的阶段,敌人在整体上还有一些军事优势,而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硬是在战略防御态势下,将整编第74师隔裂围歼。是故陈老总说这是“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的”勇气,而主席则评价:“整74师被歼,有两个人想不到,一个是蒋某人,一个是我”。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从1946年春孙立人新1军和廖耀湘新6军投入东北战场起,就一直是东野的大敌,期间交手若干此,东野虽吃掉过两个军的一部,但始终未能给予毁灭性打击,东野干部战士中流传的“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军”的口头禅,一方面是表达求战的勇气,其实另一方面也透露出稍许无奈,因为周旋两年多仍不能得手。
有没有在野战中寻歼这两个王牌军的机会呢?有的,1947年的三战四平战役,以及1948年元月的后“彰武战役”阶段,新6军都是主动来援或者来战,但是林彪都没有选择与其决战。四平战役后期当新6军等援敌接近时,东野选择了脱离战斗,而彰武战役之后,面对三路敌人的尾追,林彪选择了吃掉其中最弱的陈林达新编第5军。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总兵力之和已不低于70万人,而东野首次全歼敌人一个整军的记录,即产生于1月4日的公主屯战役,新5军自军长陈林达以下20000余人全部就歼。而新1军和新6军这两个劲敌,仍然在东北战场上担负着机动作战任务,直到辽沈战役尾声阶段才灰飞烟灭。
所以说林彪用兵实在太谨慎了,没有绝对把握的战役轻易不会下决心,比如辽沈战役打响前,对西柏坡要求东野以主力迅速南下、置长春和沈阳之敌于不顾、坚决攻克锦州封闭东北大门的命令,在将近两个多月时间里顾虑重重犹豫不决。而攻锦部署完成后,又因为敌人增兵塔山的突发情况,战役决心一度动摇,西柏坡为此是发了脾气的。
注意,甚至连西柏坡也清楚,林彪绝不是怯战,而是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战场态势下“不赌”,这样的用兵方式可能会错过一些战机,但是不会出现大的失误。之后无论是平津战役、宜沙战役、衡宝战役莫不如此,没有第一时间揪住宋希濂和白崇禧的主力,主要还是战役部署求稳,兵力没有全部展开时不发动总攻,偏偏宋、白都很滑头,发现情况不妙撤的飞快。
粟裕将军可不同了,一般在战役筹谋有六分把握的情况下,就敢于进行大兵团决战,所以在1948年之前,仅有30万人上下的华野,已经连续吃掉了整74师、整26师、整65师、整57师、整46师、整73师等不少于六个敌人军级建制,确实把华东敌人打疼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主席军事思想的精髓,所以粟裕用兵敢于斗狠和“行险”。
事务都有两面性的,行险也同时意味着有马失前蹄的可能,比如南麻、临昫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第三阶段等等,都是在我军战场兵力不太宽裕的情况下,最后打成了“夹生仗”,部队也遭受了较大伤亡。华野在这几次战役的撤出战场阶段,其实是有点狼狈的,所幸粟裕指挥沉着有方,没有出现成建制损失的情况。
而林彪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只有四平攻坚战失利和青树坪因为失去联络被围一个师的意外,其它战役都是完胜或有序中止作战,没有八成以上把握轻易不会出手。顺便说明一下,1946年4月第一次四平保卫战失利是不能算的,那时候的“东北人民自治军”还没有彻底完成整合,来自若干解放区的部队并未形成整体战斗力,林彪原本也不打算死守,更不是做决策的东北局一把手。
在三大战役的“大决战”时期,东野的总兵力约70余万人(单指野战军,南下时增加到88万余人),而华野的总兵力仅有42万余人,就歼灭敌人正规军的数量而言,东野约计歼敌正规军150万人(渡江战役之前),华野约计歼敌正规军180万人(渡江战役之前)。所以单就数字来说,确实是粟裕的战绩更大一些。
但是又得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手里的牌不一样,出牌的套路也就不同,林彪实力雄厚碾压敌人,则排兵布阵较为厚重,一点点压垮敌人;而粟裕经常在兵力上不占多少优势,则习惯于剑走偏锋,在运动中调动和割裂敌人,再寻歼其一部。如果比喻成为两位剑客的话,前者是势大力沉,力求在整体上彻底压垮对手,而后者是轻盈飘逸,善于发现敌人的弱点而一击而中。
综合前述战史,笔者个人的看法是,不太同意题目中“异曲同工”这个词的形容,更准确的诠释应该是“各有千秋”。林粟都是我军优秀的大兵团作战高级指挥员,也分别主持两个最重要战略区的军事主帅,他们从劣势走向优势的过程,也代表着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逐步转入战略进攻,最终为全国解放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作战指挥水平的排名无分先后。
林彪只能算是战术家。是在中央的指导下制定战术。起点高中央的战略目标是东北。才能得到苏联的帮助。把八路军的精英都调给他。还有海南岛也不是他指挥的。是他的部下指挥的。为什么金门会输一方面朝鲜战争暴发还有将介石在台湾没地方退了肯定会拼死抵抗。海南岛不一样。有琼牙纵队帮助还有那时的国民党已经穷途末路了。无心念战了。守不住就退。粟裕就不一样 起点底。新四军是地方部队。本来在中央心中就是只要不败就行了。没有寄以厚望。是粟裕用他的战略战术打出的名气。边中央都主意到他。后来把山东兵团划给他指挥。起初为什么山东兵团有些指挥官不服主要还是你地方军指挥我中央军。后面打几仗下来没有一个不服的。林彪身边有罗荣桓 刘亚楼等一纵高级帮手。粟裕的战略战术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所以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粟裕。因为他解放战争至少提前两年。如果当初粟裕率三个纵队南下。中原战场兵力那么熊厚。谁来打都不知能打成什么样。林彪的百万大军下来都不敢打。必竟将介石的老巢在那。
粟裕在战绩上,军事指挥才能远超彭总和林彪,只是在影响力和地位不如彭总和林彪。林彪军事才能进不了前四名,林彪打仗主要是打优势仗。硬仗难仗林彪显得力不从心。
林彪的指挥风格是用兵谨慎,讲究稳扎稳打,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动手。
这点从他在打锦州战役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会担心长春沈阳之敌,一会担心西线葫芦岛的援兵。犹犹豫豫,始终下不了决心,为这事主席没少发火。
后来朝鲜战争的时候,林彪之所以不愿挂帅出征,一方面是他身体的确不好,另一方面也是他用兵谨慎惯了,跟美国人交手,他心里没底。
而粟裕的指挥风格是大胆用兵,一场仗哪怕是五分把握,甚至是三分把握,他也敢打。
就是这种风格,才能让他打出孟良崮战役这种虎口拔牙和淮海战役这种大手笔。用刘伯承的说法,淮海战役就是一锅夹生饭,最后愣是让粟裕活活吃下去了,党内有胆量打这种仗的,也就他了,后来连林彪自己也承认过自己打不出来这种神仙仗。
没有,林彪与粟裕指挥风格完全是两个方向。
林彪比粟裕缜密多了,粟裕则比林彪天才多了。
这里不是批评粟裕大将,而是说林彪与粟裕将军作战风格是有本质不同的。
关于林彪指挥风格的问题,大家可以看看杨成武将军当年写的《林彪师团长教我当师长》这篇文章,里面把林彪指挥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林彪指挥最大的特点就是缜密,他在开战之前会尽可能收集多的情报,多方面汇总信息,甚至还会自己亲自去第一线掌握情况,为的就是能尽可能准确判断敌情。
另外,如果林彪生活在现在,那么他一定是一个“大数据达人”,林彪对数据非常敏感,对各部战报要求非常细致,甚至细致到俘虏了多少军官,多少士兵、击毙了多少,俘获了多少、长枪缴获了多少,缴获火炮具体型号……统统都要具体上报。
正是因为林彪死抠细节,所以他才能在辽沈战役后期通过胡家窝棚战斗中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击毁的小车与大车的比例、俘获和击毙的军官与士兵的比例这些细微的差别准确判断出敌军野战指挥所位置,一举击溃敌军俘虏廖耀湘。
换言之,林彪指挥不是靠灵感,而是靠数据,或者说相比灵光一闪,林彪更相信数据。但是也往往由于过分依赖数据,容易贻误战机。
而粟裕大将指挥更看重“灵光一闪”,不是说粟裕将军不重视数据,只是相比数据,他更相信自己的灵感。
当然这也和粟裕在关内战区,四面皆敌,很多时候条件不允许粟裕将军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就要立刻做判断。
这个时候将领个人的天才就更重要了。
所以我们看到粟裕将军果断的把淮海战役从“小淮海”变成“大淮海”,几乎没有过多的犹豫,就凭借有限的信息很短时间就下定了决心。
但是,实话实说,这种指挥风格也容易导致失利,因为一个将领闪现的灵光不可能永远正确;俗话说得好,久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比如南麻临朐战役以及在山东与范汉杰兵团较量中,粟裕将军都不算占上风;甚至范汉杰兵团在一定时间段还隐约压制住了粟裕将军。
也不要说华野装备差什么的,1948年1月粟裕将军亲口说过“我们一兵团的一、四、六3个纵队,装备火力并不比蒋军的头等主力差。”
当然,总的来说两位将军指挥各有千秋,也都同时被放在了最适合自己的战场;如果粟裕将军在东北,林彪在关内,恐怕两人的发挥都不会比 历史 上更好。
必须要说的是林彪与粟裕的军事才能都十分卓越,他们对解放战争的影响也极其深远。众所周知,国民党军有五大主力,而蒋介石在解放战争初期还幻想着用五大主力横扫全国,彻底剿灭我军。结果其中两支主力亡于林彪之手,又有两支主力葬于粟裕之手,还有一支则是被华野、中野联合消灭。林彪、粟裕分别在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两开花,确实堪称我军的双子星。
那么二人在军事指挥上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其实很难这么去说,因为二人的风格差别着实是有些大。林彪打仗非常求稳,几乎不怎么打无准备的仗。也正因如此,很少见林彪会吞下什么大败。林彪往往能指挥军团在稳扎稳打中取得最终的胜利,辽沈战役就是最佳的例子。林彪始终洞察八方,尽量在规避风险。
不过林彪的这个风格也是把双刃剑,林彪本人多次犹豫不决,甚至差点贻误战机,令中央相当苦恼。其中关于打锦州问题上,林彪与中央甚至产生了分歧,最后在毛主席的不断催促下林彪才做出了最终决定。林彪后来讲到自己之所以养成这样的风格,是因为长期担任着保卫中央的重担,所以打仗比较慎重,不愿意打风险大的仗。
相比之下,粟裕则显得大胆许多,不仅仅敢于在敌人包围圈中不断穿插,在胜算不高的情况下就敢于调动大兵团与敌人决战,可以说是十足的军事冒险家。不过粟裕的军事才能毕竟是相当过硬的,他往往能够赌赢战争,他的这种指挥风格把国民党军打得七荤八素。但不得不承认,粟裕的这个打法显然也有缺点,那就是部队战损较为严重,而且许多战斗中最终没能吃下敌方,比如沙土集战役等等。
林彪同样分析过粟裕的指挥风格的养成原因,他认为粟裕是因为长期远离中央,并且还要在敌人包围中作战,很多时候不得不去冒险,从而养成了这一特点。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我军的优秀指挥官,指挥风格虽有巨大差异,但确实是各有千秋。
实在要说出他们异曲同工之处的话,那就是他们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贯彻中央的战略思想,最终实现了全国的解放。所谓“全国一盘棋”,战略思想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军最大的制胜法宝。蒋军其实也不缺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但他们根本没有受到成体系的战略思想的指导,这也是蒋军最缺乏的东西。
我军双子 星座 是彭德怀、林彪二位元帅,毛主席军事上的左膀右臂,粟裕只是一个大将,根本不够层次,一个野战军副司令,陈老总手下战将,连陈老总都没法和彭林相提并论,粟裕更不行了。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双子星,粟裕和林彪两人的对比,一直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如果说两人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为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两人的作战风格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各有千秋。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指挥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最明显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动战能力强,捕捉战机能力强。粟裕没有上过军校,完全是在战争中培养和成长起来的将领,尤其是在三年南方游击战争中,粟裕虽然只率领着千把人的队伍,但也是独当方面,独立生存和发展,又是在敌占区活动,所以对战机的把握非常重视。
用毛主席说桂系的话说,这个时期粟裕的队伍盘子小,很灵活。重点在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是和敌人争一时短长,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同时还要在消灭敌人的过程中壮大自己。因此,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不会放过,是坚决要打的。如果发现战场态势变化,对自己不利,也会坚决撤退,不会犹豫不决。
所以,粟裕打仗往往是五成把握,就敢打。比如与东战役,林彪认为就只有五成把握,但粟裕就坚决打了。尤其是在黄百韬兵团已经突破阻击线,战场态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粟裕不仅没有马上撤退,反而企图直接来一把大的,把黄百韬兵团就地报销。这种战场应变能力是非常出色的,敌变我变,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轻易动摇。
第二,善于在敌我对比对我不利的态势下作战,而且能够捕捉战机,不断消灭敌人的机动力量,不断削弱敌人。这同样是他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形成的作战指挥风格。无论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所处的环境始终是非常恶劣的,是敌人处于绝对优势的环境,但粟裕仍然能够不断的创造战机,捕捉战机,消灭敌人。
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作战区域在华东,无论是苏中地区,苏北地区还是山东地区,都是敌人精锐云集、重点进攻的地区。解放战争之初,按照一般的战略眼光来看,这个地区距离敌人腹心地带太近,是敌人重点进攻的地区,已经不适合继续内线作战,只能分散游击,袭扰敌人,但粟裕仍然斗胆直陈,创造了内线作战苏中七战七捷的奇迹。
第三,擅长在大兵团运动战中捕捉敌人主力,打歼灭战,整建制的消灭敌人。这也是在井冈山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红军作战指挥的基本要求,但粟裕始终坚持这一点,而且可以说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每战都不是以击溃敌人为目标,而是要成建制的消灭敌人,同时还可以通过缴获来补充自己。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始终坚持的就是要成建制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且经常是出其不意的违背我军十大军事原则,在敌人多路进攻的时候,不是先打弱敌,而是先打强敌。这其中最经典的战例就是孟良崮战役,在敌人十个整编师的战线中,突然把敌人的核心主力整编七十四师从战线中挖出来全歼,国共两党***都没想到,但粟裕就敢干。
所以,整建制消灭敌人精锐和主力部队数量,在解放战争前两年中,华东战场是最多的。东北战场直到1948年初才整建制的消灭了国军军以上单位,但粟裕不仅早就开始整建制消灭敌人的整编师或者军,而且在莱芜战役、鲁南战役中已经能够一次性消灭敌人两个整建制整编师以上的部队,单次战役消灭对手五万人以上,迫使敌人改变战术,一个军已经不敢单独行动了。
第四,虽然围点打援是早在红军时期就形成的战术打法,在解放战争中,粟裕也不是第一个采用这个打法的,而是刘伯承在上党战役中先采用的,但粟裕无疑是把围点打援战术发挥到极致的一个。无论是苏中战役,豫东战役,还是淮海战役,实际上都有明显的围点打援的特点,甚至济南战役也是企图围攻济南,吸引邱清泉兵团来援,然后围歼。
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粟裕指挥作战不遵守一般的条条框框,而是非常机动灵活的,完全是根据战场态势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的,能围点打援则围点打援,不能围点打援,也会采用其它战法。比如鲁南战役和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就都不算事围点打援,而是在敌人分路进攻的时候,突然的声东击西,通过大兵团运动和兵力转用来创造战机。
第五,因为粟裕长期在远离中央直接指挥的环境下独立生存和发展,所以粟裕养成了能够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唯命是从,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向上级提出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也是因为在北上抗日先遣队时期,乐少华、刘畴西等人过于机械的执行中央的命令,导致部队连战连败,最终几乎全军覆没的刺激,粟裕特别重视实际情况。
因此,在解放战争之初,中央实际上已经有意放弃苏中根据地的情况下,粟裕提出了内线歼敌的思路,结果打出了七战七捷。最大胆的则是在中原始终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中央要求粟裕率三个纵队渡江南进,袭扰敌人后方,但粟裕综合考虑之后,斗胆直陈,请求暂缓南下,在长江以北打大歼灭战,改变了中央决策。
相比之下,粟裕虽然也打过败仗,但作战指挥特点非常鲜明,而林彪则是显得过于谨慎,始终坚持不打无把握之仗,哪怕是只有七成把握,都会表现得非常犹豫。比如在辽沈战役中打锦州还是打长春的问题上的争论,以及打锦州已经开始了,听到廖耀湘兵团增援的消息,一度决心动摇,企图又回头去打长春,这是兵家大忌。
这种犹豫不决,如果是在和对手旗鼓相当,或者是实力相差不远的情况下,对手如果不犯错误,就很难创造和捕捉到比较好的战机。比如说,如果把粟裕换到东北去指挥,可能辽沈战役会提前就打,但如果把林彪换过来指挥淮海战役,结果可就难说,还能不能打成都很难讲。毛主席和刘伯承都承认,淮海战役是一锅夹生饭,粟裕就敢干,以林彪的性格,就不一定敢打。
林彪和粟裕二人在我军的战争舞台上战神地位是举世公认的。对战场和战役的指挥把握也是异曲同工的。
一,两人都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两人加上邓华是我军仅有的指挥过百万大军的三名高级将领。
二,两人都善于运动战,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
三,解放战争中,两人所辖的部队是我军歼敌人数最多的两支部队。
四, 两人的差异在作战指挥的思路和风格不同。
林彪在作战时努力做到算无遗策,一般不喜欢冒险,他指挥的战例很多都是以多打少。
粟裕的指挥作战往往出奇制胜,大多是以少胜多,是我军最能打硬仗,恶仗,险仗的将领。
正因为 两人具有成熟的战争指挥艺术,所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俩是志愿军最高首长的第一第二人选。
粟裕,属于自学成才那一种,从南昌起义是班长,到解放战争能指挥几十万,一步步走出来的。看看对他的评价就知道了。
1946年2月,粟裕在组织大兵团作战中,他用兵灵活,不拘一格,被陈毅誉为“愈出愈奇,越打越妙”。
1946年8月28日,毛泽东发电报《华中野战军的作战经验》:“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
1949年,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1949年,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1955年8月27日,粟裕被评为“十大大将”之一。
1988年10月,粟裕被中央军委评为“中国***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92年解放军出版社王希先发表文章《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说:“粟裕是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林彪呢,黄埔军校四期毕业,也是一步一步成长。蒋介石都评价他打仗厉害。虽然是第四期学生,指挥能力却不差。可以见得,林彪有多厉害。两个人各有各的特点。
2006年11月,中国青年指挥家杨洋,在希腊举行的2006米 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中一举夺魁,成为有史以来中国指挥家在国际大赛上独占鳌头的第一人,这是一个不小的奇迹,它的意义具有突破性,说明中国指挥艺术及指挥人才已经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杨洋获取的这枚宝贵的金牌,可以看作是中国指挥艺术史上一个里程碑。
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是一项世界大赛,它与贝藏松指挥比赛、卡拉扬指挥比赛、库塞维茨基指挥比赛等相齐名,属国际顶尖级别(此比赛单数年为作曲比赛,双数年为指挥比赛),这项比赛以20世纪伟大的希腊指挥大师德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的名字命名,它是当今世界上众多青年指挥家为之向往的重要赛事,因为他们其中哪一位摘取桂冠后,便由此获得了世界指挥界中的一项至高荣誉。杨洋此次以绝对优势夺得第一(三名决赛选手一人第一,两人并列第三,第二名空缺),不仅轻松戴上了大赛的桂冠,而且还摘取了桂冠上那颗灿烂的明珠。
不凡的成长之路
杨洋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中,他自幼学习钢琴,在音乐上很有灵气,12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成为著名钢琴教授李其芳的弟子。在名师手下,杨洋的专业技能得到了飞速提高,年仅13岁,就在当年北京举行的首届星海钢琴比赛中获奖,被认为是颇具希望的钢琴新秀,然而就在人们期盼他在钢琴演奏方面一展才华之际,他却对指挥发生了浓厚兴趣。杨洋学指挥还得提及他的同学,现同为指挥家的刘矩(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之子),是他不断在杨洋耳边灌输卡拉扬、伯恩斯坦等指挥大师的名字。依照刘矩的推荐,杨洋开始每天戴着耳机听伯恩斯坦指挥的马勒第一交响曲,从此便一下入迷而不可收拾(伯恩斯坦是杨洋最崇拜的偶像),还是在音乐附中期间,杨洋就开始随徐新、吴灵芬两位教授学习指挥了,1996年,这位曾被人们看好的钢琴才子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正式改行学起了指挥。杨洋曾说过,在他的艺术成长道路上,有三个姓Yǘ的人对他帮助极大。第一个就是他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上学时的主科老师俞峰教授。 此次比赛获奖后,他在接受我采访时说,是俞峰老师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使他获得了正确、细腻和精致的指挥法,这使他一生都受益匪浅,本次比赛的获奖,他从实践的锻炼中更加坚信了俞峰教授教学法的科学和实用。说来也是,在音乐学院指挥系的四年间,俞峰教授对杨洋施以了全面、系统而又针对性很强的教学,他教会了杨洋如何以指挥家的眼光来剖析作品,又如何以自己双手的指挥图示来演释作品,这些,如今手捧金杯的杨洋心中都是再清楚不过了。
第二个姓Yǘ的人是余隆,这位中国交响乐坛上最具影响力和开拓精神的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以自己的慧眼和大度,为杨洋的成才提供了关键而必要的帮助。2000年,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的杨洋,被同样是刚成立的中国爱乐乐团聘为助理指挥,在余隆的扶携下,杨洋得以在中国最好的乐团中执棒,五年来,他在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季的正规音乐会及多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中频繁登台,指挥了很多重要的交响乐及歌剧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演奏曲目和演奏经验。在中国爱乐乐团的几年时间里,杨洋的专业技能得到了飞速提高,知名度也开始遍及全国,他自己说,是余隆给了他太多的机会,使他得以在实践中占据先机,若不是如此,这次比赛他不可能如此胸有成竹,获奖之后,他从内心里感谢这位第二个Yǘ姓恩师。
第三个姓Yǘ的人是广州交响乐团的团长余其铿,这也是一个慧眼识才的伯乐。余团长思想开明,肯干而有魄力,他看中了杨洋的潜力,愿意为打造这位指挥新秀而鼎力相助,自此,广州交响乐团又成为了杨洋施展才华和艺术实践的基地,他们之间的长期合作,为杨洋熟悉不同乐团的风格,扩大艺术眼界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比赛获奖后,在谈到余团长时,杨洋同样露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作为当今十分活跃的青年指挥家,杨洋近年来的艺术履历已经相当广泛,他不仅指挥过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等国内著名乐团,还指挥过德国莱茵国立交响乐团、法国戛纳交响乐团、波尔多•夏朗交响乐团、希腊多彩交响乐团、韩国仁川爱乐乐团等世界著名乐团,并与奥古斯汀•杜梅、萨宾娜•迈耶、雷纳德•卡皮松、阿尔本•格哈德、林昭亮、白建宇等国际著名独奏家合作,赢得了广泛的肯定与赞誉。
雅典的中国风暴
2006年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强手如云,通过全球区域选拔,共有十六名选手赴雅典进入决赛,杨洋是其中之一。本届比赛的第一轮曲目是:莫扎特的歌剧《魔笛》选段,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选段,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第二、三轮的曲目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爱格蒙特序曲》,舒伯特《第八交响曲》、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的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及希腊作曲家新创作的五首舞蹈音乐。
杨洋第一轮顺利过关,他的技术表现和音乐处理都无懈可击。在谈到指挥莫扎特《魔笛》选段时他对我说,那是一段异常艰难的宣叙调,选择它就是要考验参赛者会不会处理歌剧音乐,能否掌握呼吸气口和弹性节奏等要领。让他窃喜的是,这段著名的宣叙调正是上大学一年级时,俞峰教授亲自教过他的。得心应手地指挥完后,杨洋心中不由自主地又泛起了对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
第二轮指挥贝多芬《爱格蒙特序曲》时,杨洋丰富的乐队指挥经验给他带来了很大帮助,此曲中有一个著名的速度转换难点,就是对某些大指挥来说,也未必在此不露马脚,杨洋在国内的音乐会上多次指挥过这部作品,对其技术难点早已掌握得十分娴熟,比赛时他一挥而就,完整而无差错,比起其他选手,仅这一项就远远超越了他们。
第三轮指挥德彪西的《大海》时,杨洋绝佳的色彩感和敏锐的调配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由此他向我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2006年8月,杨洋得到了韩国指挥家郑明勋开办的大师班的邀请,赴韩国接受了两个星期的培训深造,用杨洋自己的话说,这是对他一生都极其重要的两个星期。在与郑明勋的接触中,他真正领悟到了一个伟大指挥家的神奇魔力,郑明勋很看重杨洋,将他与别的学生分开而另加对待,他亲自观看杨洋的排练,告诉他怎样掌握管弦乐队的色彩,怎样调配乐队织体的层次变化。郑明勋的点拨令杨洋茅塞顿开,从此他无论排练、演出、听音乐甚至看总谱都有了与前不同的感受,真像是深入到了音乐内层。有了8月份与大师的邂逅,杨洋站在比赛的指挥台前镇定自若,德彪西的《大海》在他的手下从未有过如此神妙的音响,信手拈来,杨洋的成功大局已定。
2006年11月,雅典掀起了中国风暴,就像2004年奥运赛场上中国健儿夺金狂潮一样,今日的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属于中国的青年人杨洋,他同样在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制造了另一个狂潮。当比赛评委会主席宣布获奖选手时,两名女选手(一名来自德国,一名来自希腊)并列第三名,此时,站在台下的杨洋心中不由一怔,难道自己是第二名而第一名空缺?暗自思量之时,评委会主席却将语调慢了下来,他卖着关子说道:“本届比赛的第一名人选我想不说大家就都已知道了,他就是来自中国的杨洋”,话音刚落,全场的掌声与欢呼声骤起,此时的杨洋方才如卸重负,继而又满怀自信地接受了人们的祝贺与赞扬。
天才与勤奋的硕果
大赛夺冠对于事业追求者来说无疑是成功的象征,杨洋此次取得的业绩用辉煌二字形容当不为过,然这份辉煌则浸透着他的天才能力和勤奋精神。杨洋小时随父母生活在广西,在那个音乐艺术并不发达的地区,小小的他却经常能够显现出音乐灵感的火花。他从小在家里听唱片,父母从那些老式唱片中将贝多芬、莫扎特等大作曲家的作品灌输给他,而杨洋也真争气,听过的音乐大多都能牢牢地记在脑海中。有一回,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在一次音乐欣赏课上播放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幼小的杨洋跟在妈妈身后一起去听,听着听着,他发觉不对了,就对妈妈说,“您去对放唱片的叔叔说一声,现在应该是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可播放的却不是第三乐章的音乐”,妈妈过去对工作人员一说,人家一查,杨洋果然说对了,原来那也是老式唱片,工作人员由于疏忽而放错张了。至此,杨洋敏感的音乐灵气和超群的记忆力便在人们之间传开了。
杨洋不仅音乐天分高,刻苦的精神也是出了名的,他当年在音乐学院学习时,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以“打工”的身份到中国交响乐团等单位去充当键盘演奏员,随着一场场音乐会的演出,他逐渐体会到了音乐结构的内在奥妙,积累了作为指挥所欠缺,而作为演奏员所独具的实际演奏经验。2000―2005年,杨洋在中国爱乐乐团担任助理指挥,此期间,每一位外请的著名指挥家排练演出他都一定到场,他利用这样的场合观摩学习,增长了很多艺术方面的见识,而像奥科•卡姆,克劳茨•维瑟这样的训练乐队的大师,就更是杨洋所不倦追求的对象了,他仔细观察大师们的排练,从中学到了不少实用的技术。
杨洋从音乐学院毕业后至今,所指挥过的交响乐作品和歌剧作品都相当可观,仅我听过并写过乐评的大部头作品就有马勒《第三交响曲》,圣-桑《第三交响曲》,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福列的交响诗《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等多部。而人们至今也还记得,在2003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他曾指挥首演了作曲家郭文景的歌剧《夜宴》和《狂人日记》,当时所取得的反响可谓空前。此外,他还指挥首演了美国作曲家詹•沙普利的《筝协奏曲》和日本作曲家三木稔的《琵琶协奏曲》以及舞剧《胡桃夹子》(中国版)在澳门的首演。
如今的杨洋在各方面已显得很成熟,艺术上也开始逐渐独立。本次比赛,他没靠任何人帮忙,自己从网上下载材料,自己给评委会寄录音,自己办理出国手续以及只身前去参赛,一切都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他不仅在艺术事业上开始了独立,且在人生的旅途中也开始了独立的步伐。获奖后,国外许多知名音乐经纪人找到他,表示愿为他安排在世界各地的重要演出,随着签约合同的不断到来,一个国际化、职业化的指挥生涯正在等待着这位新兴的指挥骄子。
景作人 中央歌剧院中提琴演奏员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信息:
国防科技大学指挥类和非指挥类的区别,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挥类军事院校主要为军队培养基层军官,包括步兵、炮兵、工兵、防化等兵种学院,指挥类军校学员毕业后,绝大多数要分配到部队基层单位担任副连职排长,身份为指挥军官,身份证件为军官证或警官证(武警)。
二、非指挥类军事院校通常为专业技术院校,主要为军队培养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军医、军械、军事交通等专业院校,专业技术院校学员毕业后。
补充材料:
国防科技大学的专业主要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大气科学、大数据工程、导弹工程(装备仿真技术方向)、导航工程(电子对抗技术与指挥方向)、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俄语、仿真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海洋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军事海洋学、空间科学与技术、雷达工程、目标工程、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通信工程、外交学、网电指挥与工程、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无人系统工程、无人装备工程、物理学、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应用气象学、应用统计学、运筹与任务规划、侦察情报、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1.对作战指挥的影响
使指挥机关的组织结构发生变革。使指挥机关的指挥人员从繁忙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精简指挥人员,提高指挥效率。使指挥工作方式发生变革。各级指挥员可以随时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了解上级意图,收集各种战场信息,分析判断情况,优选可行方案,定下决心,下达命令和指示以及向上级汇报命令的执行情况等,较之以往的手工操作,这无疑是指挥工作方式的一种变革,使指挥决策更加科学化。运用自动化指挥系统进行指挥决策,指挥员除了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外,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功能,对预定作战方案进行可行性验证,从中优选出最佳方案,从而作出正确决策,使战场调控更趋完善。指挥员一方面可以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对战场的兵力部署作出及时的调整,控制战场态势朝着对己方有利的方向发展,使战场上的兵力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指挥员还可以依据这些信息,运用各种战场调控手段,控制战场节奏。
2.对军队机动能力的影响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应用,为军队机动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先进的装甲车辆、飞机、舰船上大都装有精确定位的导航设备,不论是在战区内实施机动,还是在其他地域执行支任务;不论是一般的地、海、空域,还是在复杂的区域,都可以通过这些先进的设备了解和确定自己的精确位置、运动速度和时间等。
3.对武器效能的影响
现代的武器系统,从观察、搜索目标到确定攻击方案、实施攻击,均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完成。它不仅反应速度快,而且杀伤效果好、精度高。
4.对作战保障的影响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应用对作战保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保障和后勤保障两个方面。
第一,信息保障。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现代战争的信息保障特点是立体化、全球覆盖的侦察与监视,全方位、大纵深的预警,多样化、抗干扰的信息传输,高效率、全时空的信息处理手段。战场信息已成为影响整个战争全局的巨大战略资源,对这种资源的掌握与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
第二,后勤保障。后勤保障如何做到既满足作战需要,又尽量减少战场过多储备,这是一大难题。而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通过系统对作战的模拟和仿真试验,可以科学地预测不同规模作战的各种物资消耗量,制定后勤保障需求方案,有计划地组织生产、采购、运输和储备,使后勤保障在宏观上日趋科学化。同时,随着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使得后勤补给系统的管理日趋自动化。
在我看来,一个乐队就相当于一个军队一样,离了指挥是千万不行的。
带兵打仗,指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军队指挥的目的主要在于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队战斗力,最有效地歼灭敌人,保存自己,夺取作战胜利。军队指挥的任务主要包括:组织侦察,研究判断情况,定下行动决心,拟定作战计划,确定作战编成,赋予部队任务,组织协同动作和各种保障,督促检查部队完成受领的任务。
同理,乐队指挥也是一样,他是乐队中的核心人物。指挥家指挥的是一个庞大的乐队,甚至加上合唱队,这里有各种不同的乐器,每个演员的表演个性和水平也各自相异,指挥家要把他们统一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进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来,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乐队中的每一名演员,都要统一行动,何时起,何时落,何时快,何时慢,何时强,何时弱,指挥必须全面把握作品内涵,并指挥大家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出来。一个好的指挥,除了节奏的把控,还要担当有调动乐队每个演员的情绪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乐队演奏效果,达到作品完美的音乐表现力,感染力。
乐队一直在看指挥,他们是用余光看的,不直视指挥不代表没在看,没有一个专业乐队会不看指挥自顾自的演奏的。
很多人都不清楚指挥这个专业到底干什么的,有人觉得指挥就是个节拍器,也有人觉得大家都练得那么熟了没有指挥也可以,而指挥恰恰是一个乐队的灵魂核心之所在。指挥的具体作用可分为两方面:练习与实战。
排练时,指挥对于乐曲的了解、乐谱的解读等都应该是了然于心,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协调平衡好各个声部、旋律之间的和谐进行,指挥需要进行音乐思想上的统一,并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每一位团员中。并且,指挥这个专业对于耳朵的要求是极高的,指挥需要很敏锐的能够听出哪个声部、甚至是哪个人出了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与纠正。
实战演出时,指挥需要极好地调动团员的情绪与气氛,并且控制速度。有时候需要个别乐器solo时、或者是协奏曲等,没有指挥衔接上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欢迎评论交流~)
不少人以为乐手在演奏时没有看指挥的手势,实际上他们不仅看清了,而且领会了乐队指挥每一个动作的意图。乐队指挥的水准的高低,对整场演出关系甚大,主要就是通过指挥来组织和控制乐队的演奏速度,作品结构形式的统一,进行训练。指挥就像一个乐团的大脑一样,同一乐团演奏同一曲子,换了个指挥家,可能演奏出来的感觉就不同了。一个优秀的指挥家,最崇高的任务是正确理解乐曲,并很好的诠释乐曲。指挥是一个乐团的灵魂,如果一个乐团没有一个很好的指挥,那么再好的乐手集合在一起,也犹如一盘散沙,乐曲就失去其自身的魅力。指挥本身,既要激情,又要保持理智,他们凭借非凡的记忆力,准确地指挥各个声部的来龙去脉,他们控制着乐队,保证演奏者能够恰如其当地完成自己的职责,通过指挥,明确地告诉演奏者现在要做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使每个句曲的快慢、高低能够有条不紊地演奏着,往往他们上场前,都是经过千百次的排练,已经耳熟能详,所以听众们在聆听的时候,只看到指挥家精神振作地率领乐队全身心投入演奏的现象,却没有看见演奏着看指挥的手势。
每次看到交响乐团气势恢弘的演出,人们都不由地佩服指挥家。指挥棒在空中挥舞的每个瞬间,乐手们如军队的士兵般的千军万马,乐器中争先恐后地蹦跳出无数个音符,汇集成一段段美妙的篇章。指挥棒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让不同的乐器和谐地奏响让人如痴如醉的华丽乐曲。 乐队指挥是乐队的灵魂。观众看到的时候,是乐队里的所有成员与指挥家向观众献礼的产品,看起来彼此之间合作很默契,实际上是乐队指挥家经过无数次在排练场上,向乐队成员们讲解,分析乐曲结构风格,讲解音乐的处理,演奏方法等,并进行乐曲分段练习,然后再全部合奏的成果。一些乐曲中的难点,乐手们需要将乐谱带回家中进行加班练习。奉献给观众的时候,就是音乐家平时付出辛勤练习的结果。经过乐队全体成员无数次的不懈努力练习与排练,指挥家就胸有成竹了,只要指挥捧一点,乐队里的音乐家们就心领神会,将音乐表现得惟妙惟肖,时而如歌如泣,时而激情澎湃,使听众听得如痴如醉。乐队里的音乐家们排练与表演时,不仅要看乐谱,同时还要在关键的乐段里,用余光来观看指挥家的手势语言,并将音乐想要表达的氛围准确的演奏出来。
乐队指挥就好比作战中的司令一样。起到的是一个统领全场,把控节奏的作用。其实乐队的每个人都是会看指挥的,不过肯定不是一直盯着指挥看的。一般都是曲子变换节奏,变调的时候,他们就会跟着指挥的手势来演奏。
简单来说,看自己的谱子,是为了自己演奏完美,看指挥,是为了整个乐队完美!
在文明与征服中指挥技能是游戏中的技能之一,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指挥技能有什么用。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文明与征服》指挥技能作用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文明与征服》指挥技能作用介绍
指挥,无论是战时还是战前,都讲究指挥统筹、执行效率,所以指挥技能的优先级也是非常高的。
朦胧钟摆和锤砧战术都属于指挥级技能,在战斗的准备回合就会提前施加效果,会在战斗中优先于主动技能和突击技能释放。
指挥技能会在准备回合提前施加效果且在战斗回合中优先释放。
1 《钢琴家》
豆瓣评分90,讲述天才钢琴家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在战火中与家人分离,饱受饥饿折磨。后因其杰出的音乐才能受德国军官帮助,战后重拾艺术,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曾经高贵优雅的钢琴家在战争中受尽屈辱,支撑他活下去的是何种强大的信念?影片对战争的描述血腥而真实,震撼人心。演员的演技、颜值均在线,故事以平淡叙述结尾却更能引起对战争的反思。推荐!
2《沉静如海》
战争中片中的一股清流,以男女之间朦胧的爱意平淡地叙述战争的残酷。影片美丽少女妮安娜和借住在她家的德国军官互生爱意,但由于战争与民族大义,二人并未互诉衷肠。直至离别之际,他们才说上第一句话。影片中唯美的法式田园风情浪漫而富有诗意,男女主之间压抑而美好的爱令人叹息。
3《围捕》
由让·雷诺主演,以孩子的视角讲述二战时期犹太人在集中营的悲惨生活。影片展示出真实而血腥的二战史实,其中不乏煽情场面。另外,请允许我实名吹爆让·雷诺的演技!
4《彷徨的爱》
一部弥漫着硝烟的爱情**。由裘·德洛、让娜·莫克主演,讲述犹太女孩因其民族身份,开始被爱人冷落的故事。影片故事戏剧化而极具张力,描绘出少女矛盾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5 《善意的谎言》
以二战为题材的喜剧**,剧情轻松搞笑。影片讲述男主角雅各布为安慰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同胞,编造出诸多谎言,成为人们活着的强大信念。影片中的“黑色幽默”元素为最大亮点,推荐!
1、四二拍指挥图示如下:
2、四三拍指挥图示如下:
<学习雷锋好榜样>音乐指挥手势要领:
1、左手高举过头顶,右手与额头平行,右手向右下方用力,左手向左下方用力。再向下的过程中,手指张开,手就像两手放松下垂一样的动作,但不是将手垂下,是将手与与耳朵平行,再向上回到原来的位置,再回的过程中,手指收拢。就这样重复。
2、前奏时准备左手与额头平行,右手高举过头顶,前奏开始时,左手不动,右手向右下方用力,再向下的过程中,手指张开,将手与与耳朵平行,再向上回到原来的位置,再回的过程中,手指收拢。就这样重复,直至前奏结束,开始唱。
3、结束时歌唱完后一直做下去,直到音乐结束时,用两只手向中心画圈,画一个蝴蝶结的形状,表示结束。
扩展资料
音乐指挥在台上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提示演奏员
一部作品常常规模庞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谱的同时记住所有排练时要求的所有细节,这时,指挥在台上的手势会起到提示作用。
2、决定一些无法定量的处理
比如,演奏员记得某处指挥要求渐慢或渐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从哪里开始慢,到哪里回到原来的速度等等这些,是无法量化在谱面上的,只能看指挥临场的表达,因为艺术是需要情绪的,不是写下来就行了的。
3、临场发挥
演出,本身会让人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指挥常常在演出中迸发出排练时没有过的激情和想法,所以,演奏者必须注意指挥在台上的动作,并且要和指挥配合默契,一旦指挥出现了排练中没有的处理,演奏者反应要快,要立即表现出来。这种临场发挥常常是相当精彩且不可复得的。
四、表现性
增强作品感染力。这一点并不是所有指挥都有,指挥各有各的风格,有的指挥看上去沉默,热情都在心里和手上,有的指挥则表演性很强,在音乐传达感情的同时,指挥自己也在用形体动作给观众传达着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有的指挥确实有指挥给观众看的成分,比如最典型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
:指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