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课件【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课件【三篇】,第1张

篇一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的给大家说说。

 (4)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五)课后检测

 1作业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再把大象(),往船上(),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A)曹操听了摇摇头。(B)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C)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六)反思促学

 1.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篇二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称、象”等11个生字,会写“再、象”等8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教师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去体验称象过程。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教师出示第一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二、认读词语:

 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温馨提示: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官、员、堵、议、杆、秤沿”等字的读音。(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准生字,重点指导“称、官、堵、沿”的写法)

 3、利用生字课件(教师出示第4张幻灯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部分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然后在书中给生字注音。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

 三、整体感知:

 1、教师引语:“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是我们要读书弄懂的重要问题,下面请你们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学习)

 (1)学生读书后知道本文讲的一件事情: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教师点播第5张幻灯片后面的部分出现故事内容)

 (2)教师出示幻灯片第6张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呢?用“~~~”画出文中的句子,并根据文中描写的内容画一画大象的样子。

 2、教师引语:刚才你们认真读书感悟了本文讲的故事,下面老师和你们一起分步细读,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教师出示第7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悟大象的样子)

 a指名朗读

 b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c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教师激发学生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学生说出: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受到大象的身子像墙,腿像柱子。)

 d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e.教师引导:“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请你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像(),()像()。(教师出示第9张幻灯片引导)

 f教师(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引导)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启发学生的思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鼻子像,尾巴像。

 3、教师引语:听老师读第三自然段,一边听,一边想:官员们都有哪些称象的办法?(教师出示第11张幻灯片引导)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教师出示第11张后半部分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句子)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官员们

 造大秤称大象(教师出示第12张幻灯片引导)

 宰大象称大象(教师出示第13张幻灯片引导)

 曹操不满意(教师出示第14张幻灯片引导)

 4教师引语:曹操对官员说的称象的办法不满意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出示第15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a、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并用横线划出来。b、互相讨论:曹冲称象分为几步完成?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教师出示第16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2)(教师出示第17--19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幻灯片上按照“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出示句子,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出示第20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演说曹冲称象的步骤。)

 (4)(教师出示第21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比较说出三种方法哪种好?三种方法:

 a、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b、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c、把大象赶到船上,用船来称。

 d、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不能把大象宰割成一块一块称的问题,从而认识到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5、(教师出示第22张幻灯片)启发学生说出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曹冲才7岁,就这么聪明,你也跟他差不多年纪,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你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同桌互相说一说,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最不伤害大象!

 (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新意。)

 四、课堂作业:

 (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巩固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大象一()墙

 一()柱子一()大秤

 一()大船一()石头

 五、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第24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回家做拓展作业:

 a、结合现在的条件,你有什么称象的好办法请写出来?

 b、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六、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大象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三种方法称象:

 1、造一杆大秤称象(官员说)

 2、宰大象割肉再称(官员说)

 3、把大象赶上船来称(曹冲说)

 曹冲说的第三种办法好: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或实验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学习新课

 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船”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拓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观察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或实验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学习新课

 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船”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拓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观察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篇二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的给大家说说。

 (4)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五)课后检测

 1作业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再把大象(),往船上(),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A)曹操听了摇摇头。(B)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C)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六)反思促学

 1.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古代聪明机智少年的故事有:女娟救父、少孺子智谏吴王、童子计杀双虎、鲍童智辩田贵人、12岁的丞相、外黄少年劝霸王、小皇帝破冤案、李崇断案、小孔融讥大夫、蔡文姬听琴、诸葛亮巧施毒鱼计、张就黄绢示军情、曹冲的故事、苍舒令山鸡起舞、曹睿打猎

1、曹冲称象

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智救库吏

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会被处死。曹冲让他等三天后自动去自首。曹冲拿刀戳单衣,像老鼠咬啮的一样。曹操问他为什么不开心,曹冲回答民间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会不吉利。曹操说那都是瞎说,用不着苦恼。

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汇报了,曹操笑着说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没有责备库吏。

3、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4、文彦博灌水取球

文彦博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聪明过人。 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去。小朋友尝试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

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想不出办法来。他叫小朋友帮忙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皮球也浮上来了!

5、甘罗-12岁的丞相

甘罗12岁任秦相吕不韦的侍从,朝野鲜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

吕不韦请老臣张唐应命,屡劝无效。甘罗去见张唐,分析天下大势。数列出使利弊,说得张唐叹服,遂欣然应命使燕,吕不韦大加赞赏甘罗之才。此事不久,经吕不韦荐举,甘罗作为秦王特使。

奉命赴赵,以雄辩说服赵王发兵攻燕,秦不费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罗立下奇功,满朝为之震动,被秦昭王封为上卿,并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赐还给他。

《曹冲称象》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4课的课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下面和我具体了解一下吧,供大家参考。

曹冲称象课文原文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文赏析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曹冲称象的故事,因此广为流传;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第一自然段讲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别人送的一头大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

第二自然段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员们都在议论大象的重量,暗示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难度。

第三自然段讲有官员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根本行不通。

第四自然段讲曹冲提出了称象的方法,分3个步骤: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课文用“再”“然后”这两个表示顺序的词,把称象的步骤表述得清楚明白。

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曹冲的方法果然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7861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