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相信很多人都对于爱情是向往的,但是往往因为一些挫折,他们就成为了“有缘无分”的情侣,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了,其实这样爱情真的很廉价,甚至称不上爱情之说,毕竟爱情是可歌可泣的,还记得有一个小伙,他在自己年仅19岁的时候,便带着29岁的寡妇跟她的四个孩子私奔了,整整归隐山林56年了,而他们的爱情故事更被评为中国十大经典的爱情故事。
一、摔断牙齿,按照习俗结识新娘子
故事开始,主角是名叫刘国江的重庆小伙子,他小时候很爱玩,爱玩到把自己的牙齿都能摔断的地步,那么就是因为牙齿摔断了,他认识了徐朝清,一个刚从异地嫁过来的新娘,而按照他们老家的规矩,牙齿摔断了,是需要新娘过来祝福摸一下的,只有这样才会长出来,于是就这样,他们认识了,但是交际也就仅此而已,但是对于这个小孩来说,这个大姐姐自然是仙女般的存在了,所以他的印象会比新娘子还要深刻些。
二、私奔前往深山老林,海拔高达1500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长大了,而新娘的丈夫也是在他16岁的时候,意外逝去了,按照当地迷信的说法,她这样是克夫的,不详的,于是她生活得很艰难,因为她跟他的丈夫生下了四个孩子,都需要她自己抚养,她每天都非常的劳累,好在刘国江因为小时候的印象,对这个大姐姐印象比较好,所以会经常的帮忙她做一些事情,就这样,双方的行为被村里人看在了眼里,就多了一些闲话的言论,毕竟寡妇门前是非多,就这样过了三年,他们终于产生了感情,并且受不了村里人的言论,他们便选择了私奔,带着四个孩子,去到了无人前往的深山,海拔高达1500米,可以说这个位置是绝对的安全了。
三、爱情天梯,人造6208级
而且因为他的勤劳,很快就在野外建起了自己的家,让他们一家六口人都有了暂时的家,虽然这样的生活很辛苦,但是在深山中没有乡亲们的闲话,他们都乐得这样的生活,就是有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他们一过便是56年,但是为了让她能够上下山方便,他也做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事情,就是用铁锹开凿下山的路,从山上一直往下建阶梯,一共建了6208阶梯,就是为了让她下山的时候发现,也是因为这个阶梯。
结语:让当时去附近探险的探险队发现了,因为当时在深山之中,突然出现了人造的阶梯,估计是谁, 都不会想明白,为什么这个阶梯会存在,但是本着好奇心,这队探险人员还是登上了阶梯,并且看到了正在务农的老人家们,而且也听到了他们的故事,并且将这个爱情故事带出了深山,让媒体报道,这对老人的爱情故事也被因此评选为了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虽然老人们都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的爱情故事,依旧流传着。
在我的印象里,农村女人都是皮糙肉厚的,没有一点城市女人的娇柔,但是遇到守活寡的她后,我打破了对农村女人的偏见,她给我的感觉很好,让我有种想跟她在一起的幻想。她不是真正的寡妇,因为丈夫长时间在外,她几乎跟寡妇没啥区别,懦弱的我直到离开都没敢跟她表白。
我在大学毕业之前就想着怎么才能体验生活,舍友们给我出了很多主意,因为当时学校正好组织下乡活动,他们让我参加这次的活动,除了我还有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于是在分配好后我们几个人去了安沾县,这里大部分住户都没有点灯,连水也要省着点用,而我被下放到了一个叫唐庄的小农村,唐庄是安沾县最穷的一个地方,其他人都不愿意来,只有我拿着铺盖来到这个落后的农村。
在唐庄我收获了很多心得,几个月的下乡实践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生活奥妙。当时村里把我安排在一对夫妻的家里,也算是我的房东,男房东呆呆的所以被称为老呆,他是个本分的庄稼人,如果家里没有吃的了他就会到山上去打猎。老呆的老婆叫青华,是个开朗大方的农村妇女,但她的皮肤却没有像其他农村女人一样粗糙,反而比城市里的人保养的还要好。
这世界上年龄差很大的恋人有许多,张志远和胡庭秀作为其中的一对,普通却不平凡。为了遵守自己当初的诺言,张志远留在深山,成了自然之子,并阴差阳错地和胡庭秀组成了幸福的家庭。
下乡交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国家号召城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农村定居并参加农民的劳动以消灭"三大差别","插队落户"变为常态,出生于1954年的张志远作为那个年代的青年人,从重庆远走家乡,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乡下。
也就是18岁刚成年的那年,他来到了四川省南江县,开始了自己的"插队之旅"。
张文远是队里的第一个知青,他和其他年轻人一样,怀揣着满腔热血来到这个偏远的山村,希望献上自己的一些力量,帮助落后地区尽快发展起来。时间一天天过去,张文远也渐渐认识了不少人,在那段时间里,张文远结识了住在隔壁的余林海。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多日的相处让这对邻居很快熟络起来,并在时间的推移中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虽然他们之间相差12岁,但年龄并不是阻碍友谊降临的障碍。
张文远也通过余林海认识了他的家人,他的妻子胡庭秀以及四个孩子。张文远对农村生活不太熟悉,平时有了什么困难,这家人都会耐心地帮助他。这些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让远离家乡的张文远重新体会到了家的感觉,温馨而又愉悦。
噩梦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一切都在改变。原本以为平静的生活就会这样一直绵延下去,但好景不长,余林海不幸患病,病情十分严重,只得一直住在医院治疗。
他是一个家庭的脊梁,这对胡庭秀和四个孩子来说无疑是个噩梦。从此生活的担子就全都转移到了胡庭秀身上,她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撑起了家庭的全部。
原先照顾孩子整理家务就已经让人劳累不堪,现在还要承担起家庭收入的重担,胡庭秀整个人都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特别是四个孩子年龄尚小,最大的只有八岁。
张志远作为邻居没有袖手旁观,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这个苦难的家庭。余林海住院,张志远就花费了好多时间在医院照料他。那个年代农民没有粮票,张志远就拿出自己的粮票来给余林海交伙食费。
但凡事总难圆满,余林海还是去世了。张志远也一直铭记着余林海去世前所说的话,照顾好他的妻儿。
严守诺言
那一年,19岁的张志远就开始承担起了过于沉重的压力。为了更好地照顾胡庭秀和四个孩子,他频繁地出入胡庭秀的家,帮助这个遗孀处理劳累的家务活,并且给四个孩子传授知识,教他们读书。
但是这在外人看来是很不正常的,毕竟他们没有见过一个人会对无亲无故的邻居这么上心,即使他们知道了那个诺言的故事,也不会相信。
更重要的是,胡庭秀是个寡妇,而张志远又是个单身汉,两个人长期相处难免会招来别人的闲言碎语。
一开始,谁都没有放在心上,但慢慢地,有人开始在他们背后乱嚼舌根,指指点点,甚至连胡庭秀都不欢迎张志远来她们家帮忙。其实她没有恶意,只不过不想坏了张志远的名声,他才是个刚成年的大小伙子,不能被别人白白误解了。
张志远却毫不在乎,他向村民们解释过,但无奈没有人听他的,人们总是听得进去自己所相信的,事实好像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久而久之,张志远实在是受不了了,他直接来到胡庭秀家里,直言要和她结婚,这样别人都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也可以光明正大地遵守自己的诺言。一开始胡庭秀自然没有答应,光11年的年龄差距不说,张志远是个重庆的城市人,以后谁能说得准他会不会离开。
更何况,她是个寡妇,还带着四个孩子,和年轻有为的张志远在一起,怕是会坏了别人的前途和幸福。但接下来张志远的一句话却让胡庭秀彻底崩溃,"除了我,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帮助你。"
虽然残忍,却是事实,村民们自己都顾不过来,分不出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她,她养活一家人都是问题。
丈夫的早逝和生活的艰辛一下子全涌上心头,胡庭秀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她悲恸着自己的悲惨命运,却也无可奈何。最后,他们去领了证。那一年,张志远还不过是个二十岁的男人,“嫁”给31岁有4个孩子的寡妇胡庭秀。
义无反顾,放弃返乡
张志远和胡庭秀在结婚后,又育有一儿一女,原先的六口之家转而变为八口之家。在农村过了几年后,张志远已经完全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他熟悉这里的晨辉,了解这里的落日。每一朵小花,每一束小草都是他的朋友。这里还有他的家人们,虽然生活不太富裕,但也算温馨。
然而每日的农活还是让他劳累不堪,八个人的家庭到底还是过于庞大,又只有他一个人支撑,他渐渐地从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变成一个满面黄土的中年人。所以当知青返程的消息下来时,张志远的内心有了动摇。是留在农村做一辈子农民,还是回城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是坚守诺言,还是点到即止?
如果回去了,那么这里的一切烦恼都将与他无关,他可以重新开始,开始全新的生活。胡庭秀也不是没有劝说过他,张志远毕竟已经为了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太多。在这里,他消耗了自己的青春。但当她说出口时,张志远却握着她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多年的相处,他和胡庭秀的爱情早已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巨树。
最后,他还是留了下来,不光因为对余林海的承诺,还因为对这个家庭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感情。他完全长大了,需要承担自己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之后零零碎碎的还有几次可以返程的机会,但张志远全部拒绝了。
知青办的人也对此奇怪,农村这么辛苦,谁不想回到城里去呢?在得知这背后的原因后,他们都被张志远的伟大奉献精神感动了,不仅给予了他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还给了他1200元的安家费,帮助这个家庭过得更好。既然做好了最后的抉择,他就准备好了义无反顾。
结语
张志远为了遵守自己的诺言,在农村奉献了自己人生的大半光阴,也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他的这份精神值得我们的赞扬和学习。但是反观自身,有多少诺言是被现在的我们转瞬即忘的?当社会更迭,世事变幻,我们还能否守住自己的诺言?
一天凌晨,天还没亮,四周雾蒙蒙的,林秀的家门口,传来敲门声,林秀赶紧开门。
林秀年轻就守寡,丈夫几十年前就去世了。如今,林秀人到中年,四十八岁了。
当年,丈夫死后,村民们认为,林秀会就此颓废下去,看她弱不经风的样子,不可能凭自己的本事活下去,可是,让村民们没想到,林秀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就坚强起来了。人们不敢相信,从此,对林秀刮目相看,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人们不知道,林秀为了儿子,必须坚强起来。不忍心看孩子没有了爸爸,又有一个无能的妈妈,所以,林秀狠下心,把自己逼上绝路,才能涅磐重生。
林秀和儿子相依为命七年,七年后的一天,儿子失踪了,林秀欲哭无泪,疯了一样满世界找儿子,可一直无果,无奈之下,只好去寺庙里,为儿子祈福。
林秀去寺庙祈福,十几年的时间,从没间断过,成了寺庙的常客,寒来暑往,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儿子的消息,寺庙住持看林秀难过,时常安慰她,说道:“万事皆有缘,缘分到了,上天自然会帮助你的。”林秀听了上百遍了,知道住持在安慰自己,从未当过真。
一天早上,忽然传来敲门声,门被敲的"咚咚"响,林秀正准备去河边洗衣服,因为自己是寡妇,很少抛头露面,以免引起是非,把做事的时间,都选择在凌晨,和别人错开,从不与人扎堆。突然有人敲门,打乱了林秀的节奏,开门一看,是个熟悉的客人,林秀告诉客人说:"你好!今天来有事呀!我正准备去河边洗衣服",客人一听,微笑着点了点头。"你在家里休息一会儿,我洗两件衣服,抓紧洗完就回来。"林秀说完,从后门往河边走去,要近很多。她端着盆,连走带跑到了河边。
林秀把衣服倒水里,刚洗着,不远处走来一个小伙子,小伙子好像迷路了,边走边东张西望的,忽然,发现河边有人,小伙子很激动,忙朝林秀走去。林秀听到了脚步声响,吓得抬头望去,没想到,看到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年轻人的脸被划伤了,毁了容貌,可是,总给林秀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熟悉的气息在内心涌动。
林秀盯着小伙子看,看得小伙子不好意思,有些尴尬,问道:“你好,我无意间走到这儿的,我走了好久,一直没有走出去,想请你帮帮忙,问个路。”话音刚落,林秀没开口,直接问道:"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小伙子一听,心想:"这个阿姨太奇怪了,素不相识,就问这个问题,是不是问得有些唐突。"但还很礼貌的回答道:"阿姨,我今年二十二岁了。"林秀—听,笑了。她看着眼前焦急的年轻人,忽然,脑门一转,指了指自家后门,对小伙子说道;“你从这儿走,就能走出去。”小伙子一听,连声说道:"谢谢阿姨!谢谢!谢谢!朝后门的方向走去。林秀慢悠悠收拾衣物,跟在小伙子身后回家。结果,两人一前一后进门,小伙子发现自己被骗了,正要质问林秀时,林秀冲他喊了句:“儿子。”年轻人傻了,这时,从屋内走出方丈,方丈就是林秀一早来的客人,方丈到林秀家,对林秀说道:"十五年来,你为寺庙供奉了无数的香火钱,为了感谢你,我帮你算了—卦,发现你今天会和儿子相遇,特地来告诉你的,你一定要抓住机遇。千万别错过。"
林秀听了道长的话,心里无限期待,遇到小伙子,年龄和儿子的年龄相吻合,内心又如此熟悉,林秀断定,就是自己的宝贝儿子,才把他往家里带。林秀把儿子小时候的照片,给小伙子看,小伙子傻了,没想到,眼前的女人,真得是自己的母亲,于是,泪流满面。喊到:"妈妈!呜、呜、呜!"
儿子告诉母亲:"当年,我掉进河里,受惊吓,失去了记忆,被水冲入河底,石头刮伤了脸,一路冲到下游。被养父养母救上岸。今天,我也不知道,走着走着就走到了这里,也许是上天安排吧!"
林秀和儿子重逢,紧紧抱在一起,儿子不撒手,方丈微笑着点点头,离去了。
初见时刘国江6岁,徐朝清16岁,1941年徐朝清出嫁,因为当地有习俗说小孩子牙掉了只要新娘子摸一下牙床,新牙就会长得越来越整齐,正巧刘国江掉了几颗牙,便请来徐朝清,刚好风微微掀起了徐朝清的盖头,这是刘国江看徐朝清的第一眼,仅这一眼他就沦丧了,徐朝清是当地的大美人,小小的刘国江还在大人面前说他以后想找徐姑姑那样的,大人们只当他是小孩子都没有放在心上,谁也没有瞧到刘国江眼里的坚定。
徐朝清26岁时丈夫病逝,留下她和四个孩子,婆家认定她克夫,百般造谣侮辱她,她一个寡妇的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后来一天她不慎掉入河里,刘国江跟着跳下去救了她,重逢后才得知刘国江在她婆家招工时就已自愿报名,他的心里一直放不下徐朝清。起初徐朝清不愿接受他的心意,但日子越长,她被刘国江的一片真心打动了。但两人很快就被流言蜚语攻击,父母的不认可和周围人的窃窃私语,让两人没有清净的生活。
但刘国江并没有就这样接受世俗,他决定和徐朝清私奔,两人说走就走,去到了一个深山处,没有房子住自己烧瓦造房子,没有东西吃自己种,后来养猪养蜜蜂,从无到有,夫妻二人坚守着心中的那份爱,一步步走了下去,刘国江会定期下山采购东西,徐朝清会站在同一个地方等他的归来,年复一年从未改变,直到一天徐朝清等不到晚归的丈夫,自己下山崴到了脚,幸好被回来的丈夫发现,于是刘国江又有了打造石梯的念头,说干就干,一阶、两阶直到后来的6208级,花了刘国江五十多年的心血。只因为这是徐朝清所需的,他就不顾一切,为了她,他甘愿如此。
2007年12月刘国江突发脑血管破裂,抢救无效走了,徐朝清顿时没了生机,日日想起那个为她不顾一切的小伙子,到了2012年,她让子女搀扶着她重新走了一遍刘国江为她建造的石梯,一步步走到了尽头,她也被刘国江“接走了”,他们又可以在一起了。现在夫妻两人的石雕还在那个山脚下,在那里有他们两人爱情的见证,更有他们两人一生的牵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