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审理查明,2013年8月19日21时许,被告人谢小文乘坐相识的申某某出租的出租车到甘谷县康庄南路西侧“钱柜”KTV酒吧去喝酒,下车后邀请司机一块喝酒,因司机不认识谢小文,不去喝酒。被告人谢小文就撕扯司机,被骑自行车路过的着警服的民警王某某撞见,劝解双方不要打架。被告人谢小文不但不听劝阻,而且辱骂王某某,并朝王某某面部打了一巴掌,王某某报警后,被告人谢小文被带到公安机关审查,经法医鉴定,王某某损伤为轻微伤。
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当庭宣读、出示,并经当庭质证、认证的下列证据证实:
1、户籍证明,证实谢小文的身份。
2、抓获经过,证实2013年8月19日,甘谷县公安局工作人员带走谢小文的事实。
3、王某某的陈述,证实王某某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被被告人谢小文辱骂、殴打的过程。
4、证人申某某的证言,证实谢小文硬拉出租车司机去喝酒,司机不认识谢小文不太高兴,在拉扯时,骑自行车过来了一名着警服的警察,他劝司机和谢小文不要打架,谢小文质问警察,该警察说他是警察,谢小文就开始辱骂警察的事实。
5、证人谢某某的证言,证实在“钱柜”门口,胖年轻人硬拉开出租车车门让出租车上的人去喝酒,出租车上的两人不去,胖年轻人就将出租车的门摔了几下,这时过来了一位着警察衣服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就对他们说:“不要争吵,快回去”之类的话,这时胖年轻人就骂这个警察说:“你把我抓了”并爬在出租车的车窗和出租车司机纠缠,之后胖年轻人和警察发生争吵,然后就朝警察脸上吐了一痰,警察也吐了一下,胖年轻人就朝警察左脸上打了一巴掌,警察没有还手的事实。
谢老师过世近一年了,一直想写一篇怀念文章,由于资料不全,一拖再拖,时至今日。
昨天下午,在遵义办完事后赶回兰州,由于“天气原因”,飞机一直颠簸不停,剧烈的颤抖,先后近40分钟,左右摇摆,忽上忽下,令人恐惧,非常不适……
几日的连续奔波,废寝忘食,非常疲倦,昨晚子夜休息,想着美美的睡一觉。下半夜梦见谢克让老师,好像在金山中学……早晨醒来,本想再赖床一会,突然想起晚上的睡梦,再也睡不住了……
俗话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近期繁忙,没有想过谢老师,但睡梦里清晰可见,其笑容依旧,如同生前,侃侃而谈,举止优雅,和蔼可亲……
这显然是托梦!
于是,不得不赶紧落实一个未完成的心愿,为谢老师写篇小文,以示纪念。
老师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初,甘谷县八里湾乡谢家沟人,起初在八里湾当小学老师,上世纪70年代初调入甘谷县金山中学(甘谷五中)任校长。
那个年代,正是文革的后半段,学校普遍不重视文化课教育,狠抓阶级斗争,大搞造反有理,时常召开批斗大会,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校秩序非常混乱。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政治形势突然变化,学校教育开始扭转,学生和老师开始回归课堂,教学秩序缓慢恢复。
1977年,恢复高考像一剂强行针一样打在了中国教育虚弱的躯体上,教育恢复了阔别十年的春天,学校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于是,有志者开始发奋努力,刻苦学习。就这样,文革的残留依然存在。笔者是1977年春天上的高中(当时实行的是春季为一学年的开端),比我们高一级的同学还分什么农机班、养殖班等等。经常看见高一级的同学在学校操场上学习开拖拉机,黑烟滚滚,噪音隆隆,看见好奇,实则闹心;看见养殖班的学生追着母猪满院跑,几个同学压着怪声嚎叫的公猪,蹩脚的给猪屁股上打针,十分 搞笑 ,画面极其荒诞……我们一级稍微好点,虽然没有分各种学习实用技术的班,但时常要响应公社的号召,到几里外甚至几十里外的村上去,帮助农民修梯田、收麦子、挖洋芋、拣黄豆、种包谷……
当时,当地公社对学校的干预比较多,除了动辄命令学生到指定的村队义务完成劳动生产任务外,还经常在学校召开各种群众大会,记得非常清楚的有好几次,有公审宣判的万人大会,有农业学大寨的动员大会,有宣传阶级斗争的大会,有各种庆祝大会……
这就是当时真实的教育状况!
就在如此混乱不堪的教育环境下,金山中学尽可能的保持了相对较好的教学秩序。
谢校长治学严谨,管理有方,不仅老师敬畏,学生都很害怕。他会经常在课堂外听老师的讲课,观察学生的课堂状态,然后对老师、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批评和指正,使老师不敢敷衍,学生不敢怠惰。
为了抓迟到现象,在早自习之前,他时常站在学校大门口,手里拿个小笔记本记录迟到的学生,使迟到的学生格外紧张,再也不敢迟到。一些迟到的学生,经常担心哪天会被校长叫到办公室去训斥,但担心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叫过谁。这样一来,学生们都不敢迟到了。
他关心职工,联系群众。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全学校只有一台14吋的黑白电视,就放在校长的办公室兼宿舍里面,每当他出差或去县城开会时,就把宿舍门的钥匙留下,由专人保管,使晚上想看电视的老师们不至于失望。
他外表威严,内心善良。由于其不苟言笑,一脸严肃,老师都很怕他,也非常敬畏,但,每当个别老师有困难时,他都会力所能及的给予关怀和帮助。
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一个学生,家庭非常困难,交不起学费,拖了好长时间。最后,班主任把家长叫到学校,该家长满身汗味和垢痂,衣衫褴褛,双手老茧,穿的布鞋前后有洞。校长了解了情况后当即决定免掉该学生的学费。
一个学生,身体羸弱,时常生病,经常请假。在高一的第三学期(1977年上高中的学生,因由春季入学改为秋季入学,所以高一念了三个学期)实在坚持不住了,想申请休学,校长了解情况后批准休学。过了多半年后,该学生的身体有所恢复,想来学校插班。按当时的规定,休学学生要在每个学年的开始才能入学。该学生找到校长,表达了强烈的入学愿望,校长看到该学生对学习的坚强意志和信心,于是破例允许学期中途插班上学。果然,该学生后来考上了大学,成了某个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他从来不体罚学生,但学生都很尊敬他,害怕他。严而不怒,威而不发,令人敬仰。
他团结领导班子,和学校党委书记配合的非常默契,一起将金山中学推向了鼎盛时期。
恢复高考后,由于金山中学相对城区、川区中学影响较小,更由于以谢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重视教学,老师们都认真负责,使许多农村孩子得以通过高考脱离农门,考上中专、大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涌现出一些出类拔萃的科研精英,涌现出一批廉洁奉公的领导干部,涌现出一批开拓进取的企业家,涌现出一些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涌现出一大批勤劳苦干的各类能人。金山中学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无法磨灭。
上世纪八十年代,谢老师从金山中学调入甘谷县人民法院,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在法院主政期间,他忠于职守,奉公守法,亲手主办和督办了许多大案、要案,赢得了普遍的好评。
作者上学期间,老师可能并不认识我,最多只能隐约记得名字而已。1987年,我调县城工作,有几次在街上碰到老师,才慢慢熟悉。期间曾去他的办公室拜访过两次,加深了印象。
后来,他荣升甘谷县人大副主任,政绩可圈可点。
1993年春天,我离开甘谷去深圳创业,此后十余年间几乎再未见面。
2005年夏天的一天,在县城北关与老师邂逅,互相问候,老师已退休几年,有充裕的时间,于是,在路边聊了半个小时。从此,双方建立了联系,互留电话,时不时发信息互相问好,仍是一般性的礼节性交往。
再后来,老师到兰州出差,我和其他同学一起接待宴请过几次,从此联系就比较多了。
老师曾托我给其朋友的孩子介绍对象,虽没介绍成功,但因此联系的频率高了。后来,老师又委托我给其继子介绍业务,联系更加多了。
老师因年老体弱,每年“五一”节后到“国庆节”前,在天水净土寺休养。我曾借去天水、陇南出差之机,多次去净土寺看望老师。一次在净土寺其居住的宿舍中,畅所欲言,聊了一个下午。其间谈到金山中学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萦绕眼前,我发自内心地称赞老师治校有方,师生都很敬畏他,同时在那个学校秩序比较混乱的年代,创造了金山中学的辉煌。谈到兴奋处,老师笑容可掬地问:“录胜(作者上中学时的名字),你说,我并不威,大家怎么怕我呢?”我脱口应答:“那可能是您的人格魅力!人格力量!”老师开心一笑。当天,谈的非常愉快,也非常投机,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也开诚布公,敞开胸襟,彼此如忘年之交往,似朋友之亲近。临别时,老师给我赠送了8个非常精致的小酒盅,玲珑剔透,特别美观。
之后,和老师经常在微信上交流,保持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2015年夏天,为孩子升学在县城三合园举办答谢宴,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致词,我们非常感谢。
2016年夏天,去县城专门看望老师。
2017年国庆前,曾去净土寺看望老师,不凑巧,老师在外地,未能见面。
2018年中旬,老师的续弦因重病在兰大二院住院,老师因生病无法来兰陪同,忐忑不安。8月14日,老师来电嘱咐我去医院代为看望,当天晚上,我专程去医院看望了她,并说明了老师的真切之意,她很高兴。次日上午,老师发来信息:“上午九点五十八分至下午三点二十九分成功!(手术)顺利!谢天谢地!”我随即回复:“祝贺手术成功!”
其实,此时老师也身患重病,老师的儿女非常孝顺,曾多次带其去兰州、西安等地求医、住院。但老师的病已到重症晚期。老师感知走到了生命尽头,明白身患不治之症。对此,他表现出非常豁达的态度,仍然乐观地生活,积极地治疗。同时,由于对生命的眷恋,由于求生的本能,由于还有许多的不舍,他仍然想方设法寻求良医良药,渴望生命的延续。
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老师经受了病魔的无情折磨,也经历了人间冷暖的最真切的体验。
老师病重期间,许多同事、亲友、众多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问候和祝愿,令老师特别高兴。同时,他为了能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中,生活得体面并有尊严,或希冀能有奇迹发生,对中医表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长期生病,求医无数,但最后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一个他非常熟悉的中医P医生(自认为有恩于他),多次致电P,想叫他来甘谷一趟,给他开些药。P态度和蔼,答应的很爽快,但就是没有行动。后来,老师多方捎话托人恳切请求P能给他去号号脉,开个方子。此时,老师的儿女已经尽力,深知其病情已无药可治,所以不支持其去外地求医,并且老师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亦不能自行外出。老师整天窝在家里,形同等死,这是非常痛苦的,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越是生命受到疾病的威胁,越是对生命敬畏,越是对生命渴望,这既是人性,也是本能,更是无奈。
所以,这时候哪怕一剂根本不起作用的中药,也会被渴望求生者当成难得的良药来服,最起码能使其强烈的愿望有所依托,能分散病情的痛苦,能使其精神愉快。老师自己走动不了,子女不支持外出,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能请动P去看他,也许有起死回生的妙方,也许能延长一段生命,这个要求完全正常,乃人之常情。几次三番,他没有请动P,便多次给我打电话,叫代他当面邀请P,非常希望P能去一趟。为此,我多次给P打电话,发信息,也当面表达过老师的请求,P依旧答应的很好,但仍然言而无信。
2019年12月下旬后,老师更加急切,认定P可以治他的病,强烈希望P能来一趟。我给老师多次解释,P工作繁忙,应予理解。
从此,老师再不提请求P之事,在痛苦中彻底绝望……
之后,老师来电的时间间隔拉长,并且,一次比一次聊的时间短,一次比一次声音微弱,声如蚊蚋,气若游丝,说得很吃力,听得更费劲,分明是体力已严重虚弱……令人同情,令人心碎!
2020年3月30日上午11时,老师发来微信:“我算是让P把命要了。没有医德,不看病、不应该骗我六个月,我信以为真,没想到是个骗子…”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老师对生命即将逝去的万分无奈,对P的愤慨和谴责。
我随即回信:“谢老师,真是无语!我见面给他说了,也转达了你的迫切需求!后来打电话再没接!”
回信之后,陷入沉思,久久不能平静。为了安慰老师,我又发信息“那可能确实忙……”叫老师别上火生气,只能如此而已。
不成想,这竟是诀别。
两天后,即2020年4月2日早上,老师在甘谷县槐树坪村过逝,从此阴阳两隔,再也听不到老师的教导了,也听不见他的声音了。
那几天,连续下雨,道路泥泞,出行不便。接到老师病逝的噩耗,我眼泪打圈,静思良久……决定立即从外地赶回兰州,从兰州开车赶到甘谷,在老师的遗像前叩头鞠躬,深切悼念老师“天堂中没有痛苦,老师一路走好!”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当晚,为老师守灵到下半夜回到县城宾馆,稍作休息。次日清晨,又赶到渭阳槐树坪村,为老师送最后一程。老师的墓地选在渭阳李家坪村,在老师安葬过程中,提醒其子一定要注意看好棺椁和墓穴的中线对齐,并进行把关查看,一直等到老师下葬完毕,才匆匆离开。
令人失望的是,老师的学生在县城工作、定居者至少应有几百人。就78、79、80届至少应有200人,竟然没有碰到几个,就连曾经接受过老师帮助、栽培的一些学生,以及长期接受老师阳光雨露般关心的学生也没有见到!可能由于信息闭塞,可能由于其子女遵从丧事简办原则没有通知,总之相当遗憾!
老师一生事业辉煌,办学有方,政绩卓著,深受好评。
老师也经历了几件难以忍受的人生悲剧,但他都坚强的挺过来了。
老师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一个潇洒豁达的人,一个胸襟开阔的智者,一个有毅力的思想者。
临近清明,一片嫩绿,百花盛开,千姿绽放,万物复苏,有孝心者开始准备祭祖、扫墓,在天有灵者笑看人间变化,春意盎然,风和日丽。
老师乃人中精英,智慧超群,一定在空中遨游,笑脸俯瞰,心中生花,神情喜悦。
在天有灵,定能感知!
老师安息,极乐净土!
谨以此文纪念谢克让老师!
2021年3月21日
衡子,原名蒋衡,199X年出生于甘肃甘谷,原创音乐人,吉他老师, 模具设计师,在工作之余演出和音乐创作,相比同龄人较早地进入社会,辗转走过深圳、上海、江苏 浙江、西安、兰州等地,人生经历起伏波折,从车间工人到设计师,从设计师到酒吧驻唱歌手,走过了太多艰辛的道路!因为受家庭音乐环境的影响,自幼热爱音乐,热爱唱歌,初中时期受beyond,崔健,许巍的影响,变得越发痴迷,后来在工作上班期间,自学了吉他,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酒吧驻唱的生活状态,累并快乐的状态,在两个不同世界的左右权衡,让现在的他变得越发沉淀和清楚,他忘不掉的依然是音乐,放却不下的依然是歌唱,时光飞逝,衡子会忠于自己,一直歌唱下去!
衡子代表作《铃铛》《追寻》《那个寒冷的夜晚在甘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