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泥娃
编辑 斯问
你喝到“国庆后的第一杯奶茶”了吗?
这无疑是个甜味的国庆假期。“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梗在国庆前刷遍了社交圈,微博话题的阅读量高达14亿,直接被收录了,也让奶茶的热度持续了整个黄金周。
话题直接催热了奶茶市场,国庆的这8天,喜茶588家门店共卖出约600万杯的茶饮产品。奈雪的茶也卖出340多万杯茶饮。相对应的,曾经可以用杯子绕地球一圈的香飘飘们,还只能孤单的停留在超市货架上。
同样都是身披光环的奶茶,已经走向分化。客单价在25-35元的喜茶和乐乐茶们引领着一二线城市的新中式茶饮风潮,蜜雪冰城不到10元一杯的价格在下沉市场开出近万家店,也有5元一杯的香飘飘和香约等速溶奶茶盘踞着商超货架。
但多样的消费品牌背后,却有着同样的“幕后推手”,是奶茶供应商们支撑起了这个市值500亿的奶茶市场。
从某种角度来说,原物料企业们是奶茶市场的最大赢家。
而当奶茶供应商们从“幕后”走向“台前”,奶茶生意会换了模样吗?
谁在撑起喜茶们的生意
50米内开出5家奶茶店,这样的密度在城市街道很常见。
这是奶茶市场的缩影:从2016到2018年,国内茶饮店的数量从19万家增至41万家,翻了两倍多,而在2000年全国奶茶企业还不到1000家。
这也是资本下注的重要赛道,从2018年开始,奶茶行业投融资额超过30亿元,不乏腾讯、阿里、IDG等大佬入场;2020年初,喜茶完成新一轮融资,1年时间估值翻8倍,超过160亿;喜茶、奈雪的茶和乐乐茶等一直传出要IPO的消息。
前端消费市场的火热,带动了整个奶茶产业链的发展,我们把过多视线聚焦在奶茶品牌上,却很少注意到,在后端支撑整个市场的原材料供应商们,实际上才是最大赢家。
“一家喜茶门店一个月原材料差不多要用掉40吨。”一位奶茶行业经营者对「电商在线」说。
有趣的是,奶茶门店快速扩张,原料需求倍增,供应商数量却并没有相应扩充。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包含“奶茶原料”关键词的注册企业,从2015年122家到2019年133家,仅增加了11家。
也就是说,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供应商们还是那些“老玩家”。那它们如何来支撑这个快速发展的奶茶市场?
去年9月,一家头部的奶茶供应商企业发布招股书。在该公司的招股书中,能看到香飘飘、Coco都可、统一、娃哈哈等头部奶茶品牌的名字,其客户资源占到市场近70%。
其核心产品为植脂末,是制作奶茶的核心材料。根据该公司招股书来看,从2016至2019年,植脂末产品为该公司创造了大部分营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一直在90%左右。
植脂末的另一个名字是“咖啡伴侣”。咖啡和茶在口感上的共同点之一就是都有苦涩的味道,而口感类似牛奶的植脂末则可以中和苦涩的味道,还会比牛奶更有厚重感,与茶搭配也就成了我们最早认识的奶茶。
大陆的奶茶市场兴起于90年代后期,Coco、避风塘、仙踪林等奶茶品牌,从南方城市扩展到全国市场。此时,奶茶的制作方式主要就是以植脂末等粉末冲调为主。同一时间段的另一条线,是以植脂末为核心的杯装奶茶和瓶装奶茶:比如香飘飘、优乐美、香约、阿萨姆等品牌快速崛起。
2017年开始,喜茶、奈雪等新式茶饮兴起带来了口味上的改变,奶茶从追求奶味逐渐变成追求茶味。
于是,植脂末本身开始发生革新。从原味拓展到复合口味,来适应市场对更多种口味的喜爱,也向更 健康 的0反植脂末转变。
近几年,奶茶市场的繁荣也带动着上述公司的营收增速。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2亿元、137亿元、16亿元及17亿元。
从原料商到奶茶解决方案商
新茶饮的变化,让原来相对简单的奶茶变得复杂多样,配料从珍珠、椰果扩展到鲜果、芋泥、南瓜等新鲜食材,对上新速度和sku的数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奶茶供应商们,逐渐从单纯卖冲调粉,变身成了“茶饮整体方案解决商”。
即便刚刚入秋,广禧已经准备好了冬季的新品菜单提供给客户们,这家公司需要提前预测下一个季节可能会火的产品,提前做好原料采购,策划产品方案等。
实际上,我们在各种奶茶店看到的当季新品,很大程度上来自奶茶供应商们的“创意”。
广禧食品诞生在2005年,当时他们仅是上海批发市场里的原料批发商,代理销售冲调原料。2014年开始,广禧走向公司化运作,换了更大场地,开了培训教室,从卖原料变成了奶茶店的方案解决商。
喜茶、奈雪的茶并不是奶茶市场的全部,在广袤的下沉市场还有许多中腰部品牌,以及夫妻老婆店,它们缺少研发和创新能力,奶茶供应商是它们的重要支柱。
在广禧电商负责人王健看来,奶茶更像是一种符号,代表的其实是整个茶饮市场。“早期奶茶能够占一个店铺销售的70% -80%,而现在真正的奶茶可能只占一个店铺的20%,支撑销量的往往是果茶、奶盖茶、新式茶饮等。”
这折射出奶茶市场的快速更迭,供应商们就是“幕后推手”。王健举了个例子,供应商在前一年预测有苗头趋势的产品,提前一年做好规划,到了季节就从农夫那边统一收购,通过加工去皮,用马口铁罐装及保证产品鲜度又保证每一批货的口感稳定,过了葡萄的果季一样能有不亚于鲜果的产品制作出口渴的饮品;然后再给品牌们送样,上这款产品,葡萄口味饮品过了果季一样有新鲜的口渴的饮品,长线的销售自然就成为品牌商的爆款。
所以,我们买的奶茶,背后有着这样一条链路:供应商供货,门店改良后作出更高溢价的茶饮产品,供应商们得到数据反馈后,形成对市场的分析判断,从而预测下一季的流行款。
和其他产业一样,饮品庞大供应链的整合不是仅靠一家企业、一个品牌之力能完成的。一方面需要互补、整合,共同采购、开发。一方面实现专注、细分,把擅长的领域交给擅长的人做。
奶茶生意究竟谁在赚钱
“现在并不是奶茶生意最火的时候。”王健坦言,2008-2012年期间,是奶茶行业扩张最迅速的时期,一个品牌可以很短时间内开出几百家店,然后快速把几百家店翻牌,再换另外一种形式,而现在想要短期扩张几乎不可能。
奶茶的经营门槛低,也被入局者挤出了泡沫。据联合利华发布的报告,从2018年起,一二线城市茶饮店关店率就超过了开店率。
而当前奶茶在消费市场的火爆现象,除了新式茶饮本身的产品变革外,离不开营销方式的改变。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以及小红书等种草社区把奶茶从单一饮品,发展成了社交货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梗就是典型案例。
如今的奶茶生意也换了模样,以前在于人力和房租,现在营销成本也是大头支出。此前「电商在线」致电娃哈哈奶茶加盟,对方表示加盟商要具备短视频运营能力,并配合品牌做一些营销推广活动,而单店的营销推广费用需要加盟商自己承担。
如果拆解奶茶生意来看,平均毛利率在70%是业内共识,而不同的城市、地段、消费水平、店面规模、营销费用,会导致奶茶店净利润的巨大差异,但原料成本在这其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奶茶店的原料成本其实可以看成流水,算不上固定支出的成本。”某业内人士坦言。
因此,决定奶茶消费价格差异的,主要是品牌定位和市场选择。
品牌化是趋势,以前主要服务夫妻老婆店的王健明显感觉到,现在来对接的客户小B越来越少,品牌店在增多。
而品牌加盟店往往要求原材料必须从加盟方采购,「电商在线」在致电娃哈哈等在内的多家奶茶加盟店,都明确表示要加盟商只能从品牌方这里采购原料。
所以对于供应商们来说,他们除了接收更多的订单,其实很难从奶茶市场不断抬高的溢价中分到一杯羹。与此同时,很多奶茶品牌也开始自己深入供应链,比如,蜜雪冰城就自己开发工厂,自产原料,服务了7000家加盟店,构建了品牌的低价竞争力。
从幕后走到台前
无论是大环境的推动,还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奶茶的幕后推手们开始走向台前。
这在其他行业屡见不鲜,当产业链的上游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壁垒,掌握着独立研发能力,就完全有条件打造自己的C端品牌。
线上市场成为它们转型的最佳路径,王健表示,电商渠道已经占到公司销售额的60%。
(奶茶“推手们”也在迎战双11)
疫情拉开了奶茶生意的另一面,来自天猫平台的数据,今年以来,线上袋装奶茶的增速超过70%。隔壁的咖啡界,诞生了三顿半、永璞等新锐品牌,在奶茶市场做自己的“三顿半”也成为一种可能。
从某种方面来说,三顿半是靠咖啡粉冻干技术找到了市场的切口,而奶茶“推手们”掌握着原料开发的能力,是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群体。
但复制三顿半的成功并不容易,一杯咖啡的组成部分要简单得多,咖啡+奶就能完成,但消费者对奶茶的需求是复杂而多元的,如果仅仅是茶+牛奶,这并不能满足“续命”的要求。
如何找到最佳的创新产品方式,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创新的冲泡奶茶还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结果。”王建说。
娱乐 圈讲究一个露脸,多上台多出现,观众才能把你记。
台上光鲜亮丽的明星数不胜数,风光无限。但是不是只有上台露脸才是有实力,幕后的创作人员,工作人员,往往深藏不露,只不过,有人选择转战幕前,有人甘愿居于幕后。
从幕后到幕前,是一段无比艰辛的路,可仍然有人把这条路走的风生水起。
下面盘点几位从幕后转战幕前的演员,歌手,走进他们的成名之路,看看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完成转型的。
刘若英(Rene Liu),1969年6月1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
说起刘若英,很多人都会把她和“奶茶” 联系起来,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解读,说叫她奶茶是因为她的嗓音和奶茶一样,温暖又有点儿淡淡的伤感,这样说倒是也不为错 但是也很少有人知道,她之所以被叫奶茶,是因为她之前当助手的经历。
和周杰伦不同的是,刘若英出生于军人世家,名门望族。高中毕业后她加入陈升所在的滚石乐队做助手。其实就是打杂,而且同时要协理好几个歌手的一应事务。
虽然几年间,她除了这个“奶茶”的称号什么也没得到,但是她踏实肯干。不久参演**《少女小渔》,**主题曲 《为爱痴狂 》也因此风靡一时。
往后的几年又凭借《粉红女郎》《天下无贼》等拿下了金像奖、金紫荆、百花、白玉兰等好几项大奖。她演的片子,唱的歌,都带有她独特的文艺感,这也是观众记住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得不说她留在公司,也离不开她对感情的执着,不过她也没爱错人,陈升为了她的发展和她的以后,自始至终没有同意过与她在一起,后来更是主动解约以免限制她的发展,这一点上,她是挺幸运的,不是有句话说越努力越幸运,她大概是这样了。
我们熟悉的可能是她歌手的身份,像《半路父子》里的江欣我看的时候就没有发现。但翻开她作为演员的履历表,发现其上也是光彩熠熠,无论台前还是幕后,爱情或是事业,踏实肯干,执着不懈,也算是她的一贯底色,大概也是因此,所以才最终留下一段佳话吧。
她今年发布的专辑《各自安好》上线,这首歌让我找到了当时听《后来》的代入感,但是她的歌词写的属实有些“侨情”。
如果要用现在的热词去形容的话,就是有一股浓浓的“绿茶”风。不过,这只是一种角度的解读而已,大家不妨可以听听看。
周杰伦(Jay Chou),1979年出生于台湾,流行乐男歌手、原创音乐人。
周杰伦这样的人,作为一个时代的****,歌迷观众都难以想象未成名之前,他的生活是 怎样度过的。
父母离异,高考落榜,两次为台北大学音乐系所拒。这些经历让周杰伦慢慢变的孤僻,也正是这样,他也许才会在音乐世界里投入那么大的专注度。
97年去参加了《超级新人王》,被吴宗宪看到了他的音乐天赋,他进公司当所谓音乐助理的几年,最为艰辛。
自此开始了他暗无天日的创作生活。这段时间,他相继被刘德华,张惠妹等大腕退歌,——时机一直没有眷顾他。
当时周杰伦写歌,出歌率极高,但退歌率也极高,但他一直没放弃,关在屋子里没日没夜地写歌,饿了就啃面包,写到鼻血横流。
可很久一段时间仍然没有歌手能接受他写的歌,好在吴宗宪没有赶他走,只是和他说安心做他助理,歌就不要再写了。
但是他任然日复一日地写,不肯停歇。吴宗宪看他这样,实在不好打击他,于是说挑上几首勉强能听的发专辑吧,结果是《JAY》的横空出世。嘻哈式的金属元素加上古典英伦音乐曲风迅速在当时整个华语乐坛掀起狂澜。
之后相继出世了封神专辑《范特西》,这个专辑当年有多火,想必不用多提,横扫了当时东南亚所有的音乐奖项,成为亚洲第一个登上美国报纸的男歌手。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记得2016年的《告白气球》还曾经被用14种语言翻唱,浪漫清新,校园流行,也成为了不少人美好爱情的开始。
2020年,一首《Mojito》又迅速蹿红,延续他一贯的曲风,配合他极富有特点的“不张嘴”式说唱,让歌里面棕榈,海风,慵懒的感觉到达了极致。
他这幕后到台前的一转,就裹挟了万万千千人的青春。这是一个机会留给时刻准备者的故事,当初的他但凡有一刻想过放弃,周杰伦这个名字也许就被淹没在人海之中了。
不过个人感觉他后面的几首新歌明显表现出意气风发的感觉,大概因为家庭美满幸福,事业上也功成名就吧。现在的杰伦已经变成胖胖的“奶茶”伦了,这也太快乐了。
李荣浩,1985年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音乐人、演员。
相比于那个只能靠专辑磁带发表歌曲的年代,现代媒体的确为李荣浩的转型和出道做了不小的贡献。
但俗话说得好,“好风凭借力”,如果他没有那几年对音乐的痴迷和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毅的心性,咬牙坚持,他至今还是那个没人愿意为他的歌买单的少年。
反复听了无数遍的EP:Beyond,刘德华就这么反复的几个人,少年时期的李荣浩,抱着吉他在录音机前面一点点弹唱,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对音找律。
两次高考失利,他仍然选择和朋友在城市周边做他们热爱的音乐。
然而生活就是这么离谱,李荣浩出了极其严重的一场车祸。他后来在节目上回忆说:“你们让我死了吧“ ”那一年我不觉得自己是个人”。
据说身上七个洞,七根管子,就像破旧的布娃娃一样被医生翻来倒去地缝补。可想而知的痛苦。
但好笑又令人感动,他还能举着手拨弄床头上吊着的——他的吉他。不得不说,梦想的力量真的伟大。
《满座》就写于偏僻的医院,寥寥患者做听众的那一年。
同时,父亲瞒着他白血病病危,他赶来陪他,老人家很努力想活下去,可转头就收到了父亲病危的通知《爸爸妈妈》正写于那时。
再后来,为了偿还之前欠下的债务,他独自一人去北漂,那8年,他卖了很多歌,《不再见》《丑八怪》都写于这个时候。
不是我想煽情,实在是故事里太精彩。我有时候听他的歌会陷入一种情绪里不可自拔,也许这正是他真实感情的感染力所在。
八年幕后,2013年却因为朋友随意帮他发的一张专辑,入围金曲奖的5大奖项,一时风头无二,从此一举成名。
最有趣的是 他说“我这个人一直挺顺的”。
最近一段时间,他倒是经常参加综艺,重点似乎放到了和老婆杨丞琳秀恩爱上。跟着**《你的婚礼》发布了新歌《不遗憾》。
歌词写实,曲风动人,如果不是**热度不够持久的话,这首歌的成绩应该会比现在更好。
李诞,1988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经常爱看脱口秀类的朋友应该很熟悉他。
不过即便不知道李诞,但那句话一定是听过的:“人间不值得”。这句话也正是他最出圈的一个点。
李诞作为一名来自内蒙古的年轻人,一点也不符合地对内蒙人的刻板印象——他偏偏是一个文艺青年。高中他选了最远的学校,独自前去读书,这时他开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在那些个没人管束的岁月里没少读书,他自己也说过他喜欢米兰昆德拉,每天就是写诗,听歌。他每天这样,高考成绩也可以想像。
不过,李诞开始做脱口秀的时候,国内对于脱口秀还没什么热度,也没人关注这种新型语言节目。直到他们这批人的出现。
他一开始参加《今晚80后脱口秀》,结果节目停播,他又做了自己的节目《吐槽大会》。这个节目热度极高,四季连播。
他出的书也有不少,《冷场》《笑场》《宇宙超度指南》。光看书名让人觉得不知所云,但是看了书发现才华还是在线的。
李诞和他高颜值妻子的组合也是为人乐道的话题,毕竟,他在 娱乐 圈是丑惯了的人。
但是,最近这几期的吐糟大会确实质量起不来,浮夸的捧场尬演,明显减弱的吐槽力道……还有那个连语气词都写的清清楚楚的提词器,也难怪观众评分日渐下滑。
虽然他自己也吐槽了吐槽大会评分下降的问题,并希望能够力挽狂澜,但是希望他不是用心做营销,用脚做节目吧。
张涵予,1963年在北京出生,陕西人。中戏毕业,而且是中国**家协会副主席。此人的实力可见一斑。
84年考入中戏,但是毕业之后他不去表演,反而给一系列大作配音。像《沉默的羔羊》,《拯救大兵瑞恩》,《指环王》等等,得到了业内外一致好评。
他出演自己的首部电视剧是在99年,《梦开始的地方》,开启了演艺事业。后面陆陆续续演了四部**,都是冯小刚的。但是都是些龙套角色,没什么名气。但是他却在这一步一步的积累中磨练好了自己的演技。
直到一部《集结号》,仍然是冯小刚的作品。不过当时冯导招不到合适的男主角,张涵予主动站出来说他可以演。大作品的男主角却交给一个“龙套专业户”,导演自然是犹豫的。
但是幸好他后来同意了,因为这部张涵予是男主角的作品后来拿奖拿到手软。“谷子地”被他演的入木三分,**票房将近26亿,几大含金量极高的奖项都收入囊中: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华语**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中国**华表奖优秀男演员等等。
演完谷子地之后,他久久沉浸到角色之中出不来,眼神很久都不对劲,一年半之后他才慢慢恢复正常。
他专注于演戏,几乎不参加综艺,也从来不炒热度,每出一部作品,都是精品,这样的演员令人敬佩。
5月26日,张涵予的新**《铁道英雄》发布首支预告和剧照。期待他在这部作品中更为精彩表现吧!
不过,在我看来,他们这些人幕后台前一样精彩。幕后不见阳光鲜花与掌声,但梦想一直闪耀;台前万人空巷,梦想得以照进现实。转型并不轻松,但机会永远留给时刻准备的人,留给踏实逐梦的人,留给坚持不懈的人,留给永不言弃的人。
如果你认真观察这个社会,你会发现,在“台前”的人,往往获得了荣誉,出名了。名人的师傅,总是在幕后,很不起眼,但是“师傅”付出的努力,才更加了不起,“师傅”才是真正操控大局的人,更厉害。
比方说,某个体育运动员,在参加比赛的时候,拿到了金牌。其实,这块金牌里,离不开教练的智慧和汗水。
为什么越厉害的人,越喜欢躲在“幕后”?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善于掩藏自己,低调做人,其实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01
真正厉害的人,“揣着明白装糊涂”。
“言多必失、多言惹祸”,话很多的人,往往会伤害到别人,也容易惹麻烦。卷入是是非非之中。
比方说,你的某位朋友有了婚外的爱情,夫妻闹得不可开交,你就去朋友家里“劝架”,不管你劝他们离婚,还是劝他们互相包容,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婚姻很麻烦,你的话,就是在添麻烦。万一他们真的离婚了,反而会责怪你。
聪明的人,话不多,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够掌握时局动态。做人,要学会“靠边站”,让别人唱主角,自己当旁观者。看清楚了一切,你才能够洞悉到别人的心理状况,也会发现别人的真实目标,与此同时,你还会发现自己的立足点和人生目标。
“看透不说透”,管好自己的嘴,一个人才会更加厉害。越是人多嘴杂的时候,越要闭嘴;越是人生落魄的时候,越要忍辱负重,不能叫苦。做明白人,少说话,多做事,才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02
真正厉害的人,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才是无限的。一个人的事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依靠别人的力量,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
我的朋友伍常开了一家超市,刚开始,生意很一般。后来,他把超市里一半的位置让出来,以很便宜的价格,租给别人。很快,超市的旁边,新增了小型游乐场、玩具店、药店、服装店等,因为超市的“多样化”发展,迎来了各种类型的顾客,超市里,人流量迅速增加了,生意也迅速好转了。
过了两年,超市的管理员向伍常建议:“把租金提高一些,可以赚更多的钱。”伍常说:“我是不会提高租金的。要是没有了超市旁边这些小店铺,我的超市也会垮台。做人要厚道,还要懂得互惠互利。”
一个人,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自己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善于让利于人,自己的团队才会发展壮大;坚持帮助身边的人,才会遇到更多的贵人。做人,想要变得更厉害,就要成为别人的“幕后帮助者”,别人的力量变强了,也是自己的力量变强了。
03
真正厉害的人,合群不合群,有自己的主张。
在很多人眼里,很厉害的人,喜欢独来独往,对别人是“不屑一顾”的,也不需要人脉。其实,这样的观念,是不正确的。人是需要群居的,任何人都不能一辈子“独来独往”。
比方说,在城市里,我们都住在某个小区里;在农村,几个家庭组合成一个居民小组,大家抱团发展,互相帮助;在职场上,同事们需要互相帮助,才能做大事。
盲目地拒绝合群,会让一个人活得很孤独,失去朋友的帮助;盲目地合群,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被人情所累。正确的做法是,合群不合群,有自己的主张。古人说:“鸟择良木而栖,人择君子而处。”与合适的交往,形成某种利益团体,你的事业,也会随着团体的发展而发展,正所谓“水涨船高”。
一个人独来独往,是一种心境,并不是一辈子都“形影相吊”。厉害的人,有独处的快乐,也有朋友相聚的喜悦。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连孔子这样的大人物,都喜欢和朋友交流,把朋友当成老师,作为普通人,就更应该学会交朋友,建立自己的小圈子,在独处与合群之间,找到平衡点。
歌曲《这扯淡的人生》原唱是王翼焱。
近期资深音乐唱作人王翼焱(原名王钧)原创作品《这扯淡的人生》在网络走红,在音乐平台短时间试听量惊人,短视频平台也是使用火热,这是王翼焱即《爱上你是吃饱了撑的》后又一首爆火作品,歌曲唱尽人生感悟。
从2002年北上北京学习音乐到现在歌曲走红王翼焱用了17年,从台前到幕后再从幕后到台前,这些年在音乐的这条路上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从民族到流行他都拿捏有度,曾为众多歌手创作作品。《美丽大中国》等多首民通作品在央视播出,正能量作品《中华孝道》在全国各校园传唱。
在歌曲创作上王翼焱得到了很多肯定,2006年初出茅庐的他就荣获了北京奥运会“第三届奥运歌曲征集评选”十大奥运金曲,著名歌手林志炫演唱王翼焱获奖作品《2008相逢北京》,2008年作曲作品《离不开你》荣获青岛奥帆委十大优秀歌曲奖,作品还被解晓东、尚雯婕、常思思、李昱和、张美晨等歌手演唱。
在学习音乐以前王翼焱是武汉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为了梦想毅然决然的放弃医学去北京学习音乐,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有梦就去追,只要不断的努力坚持不懈梦想总会有实现的那天。
王曼昱首夺世乒赛女单冠军,国乒包揽冠亚军,北京时间11月30日,休斯顿世乒赛女单决赛,王曼昱以大比分4-2战胜孙颖莎夺冠,王曼昱首夺世乒赛女单冠军,国乒包揽冠亚军。
王曼昱首夺世乒赛女单冠军,国乒包揽冠亚军1“想在王曼昱脸上看到比较明显的表情变化,或许只有等她夺冠后。”这是全运会后,对手对王曼昱的评价。今天上午的世乒赛女单决赛后,球迷们见证了这难得的特别瞬间:伴随孙颖莎最后一个回球出界,22岁的“鳗鱼”激动得坐在场地上,双手抱头,她似乎还不敢相信,自己梦寐以求的吉·盖斯特杯,就这样被她揽入怀中。
图说:王曼昱庆祝夺冠 新华社图
或许是因为过于激动,王曼昱在赛后随访时,一时嘴瓢,说了句:“今天不管是我赢还是莎莎(孙颖莎)输,都是可敬的……”引来观众席上一片笑声,意识到说错话的新科世乒赛女单冠军赶紧纠正“对不起,对不起,我太激动了,说错了。”再度引发一阵欢笑,目睹这一插曲后,不少人感叹:“王曼昱真是个特别的选手。”其实,世乒赛女单的冠军奖杯,也是对她最特别的奖赏。
耀眼团队中的“平淡”
在目前的中国女乒中,王曼昱的角色颇有些类似“超级替补”,她没有陈梦那样耀眼的光芒,也不似孙颖莎那样受人瞩目。此番出征休斯敦,王曼昱也没有被视为夺冠的最热门人选。但在她本人看来,在“耀眼”团队中的“平淡”,给了她发挥的空间。
2018年首次随国乒征战世乒团体赛,王曼昱跟在几个姐姐身后,出入赛场和训练馆时,大都低着头,训练间隙除了向队务拿水,和教练队友交流战术,绝大多数时候都安静地坐在那里。赢了球走进混采区,话也不算多,都是关于自己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让渴望获得更多有趣素材的媒体有些挠头。情况传到女队主帅李隼那里,他笑着说:“这孩子第一次出征国际大赛,难免紧张,她性子就是这样,日常也平平淡淡的,这也是好事,她挺有潜力的。”
如今,距离王曼昱与世乒赛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过去三年半,李隼教练的话变成了现实。休斯敦世乒赛上,王曼昱身兼三项,包括与美国选手卡纳克的跨国混双组合,结果她稳步前行,与孙颖莎合作拿下女双冠军;女单赛场,在同处一个半区的奥运冠军陈梦吸引走大多数注意力的情况下,平平淡淡的王曼昱每一轮都赢得扎实,半决赛和决赛连克东京奥运会女单冠亚军,用最低调的方式,完成了最高调的加冕。
声声质疑中的坚持
其实,这些年对于王曼昱来说过得并不算轻松,尽管首度出征世乒赛便随队夺冠,但她在比赛中不够稳定的表现,遭到一定的非议。未能出战东京奥运会单打赛事,更让不少人认为,王曼昱可能成为国平新生代中的配角。但这位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并没有被外界的种种声音所影响,正如不少队友和同学对她的评价:王曼昱,很能坚持。
奥运会结束后,王曼昱马不停蹄地转战全运会,在那场著名的混双决赛中,连续作战的王曼昱腿部受伤,一度连移动都出现困难,可面对队友和教练退赛的建议,22岁的黑龙江姑娘摇了摇头,她知道全运会是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不愿放弃。最终,她拿下了女单冠军和混双亚军,在那个或许比世乒赛竞争还要激烈的赛场上,登上最高领奖台,也为她今天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赛场上,王曼昱也有着另一项坚持,那就是自己的发型。全运会女单夺冠后,她照例在颁奖仪式后玩起自拍,可左看右看,都没有按下拍摄键,“这发型有些乱,稍等哦,让我整理下。”几秒种后,终于完成造型的王曼昱,在全运赛场留下了一张满意的自拍。如今拿下世乒赛女单冠军,完成目标的王曼昱,也终于有时间去好好打理一下自己的发型了,这是她的第一个世乒赛女单冠军,也应该不会是最后一个。
王曼昱首夺世乒赛女单冠军,国乒包揽冠亚军2刚在女双比赛中合作赢下伊藤美诚/早田希娜,王曼昱和孙颖莎又在赛场上成为对手。
北京时间11月30日,休斯顿世乒赛女单决赛,王曼昱以大比分4-2战胜孙颖莎,实现国乒在世乒赛女单的14连冠,这也是王曼昱的第一个世乒赛冠军。
国乒队中向来不缺乏实力选手,想要闪耀出众,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一边努力、一边等待着机会的来临。1999年出生的王曼昱,就是这样的'存在。
从东京奥运会作为P卡选手征战,携手陈梦、孙颖莎夺得女团冠军,再到全运会女单决赛4:0强势战胜孙颖莎。如今,站在世乒赛的舞台上,王曼昱搭档孙颖莎先夺女双冠军、再战胜孙颖莎夺女单冠军,她已然成为了C位,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不想再留遗憾
半决赛逆转战胜陈梦
11月29日的女单半决赛争夺中,王曼昱与陈梦的比赛颇具看点。这场比赛对于两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于陈梦而言,一张女单决赛的门票意味着能够距离大满贯更近一步,而对于王曼昱来讲,这是她不想再当“看客”的一次证明。
在王曼昱0:2落后的情况下,不承想凭借着强大的心理与毅力,最终4:3逆转陈梦,终结了陈梦成为“最快大满贯”得主的梦,同时自己第一次闯入了世乒赛女单决赛。“上一届世乒赛半决赛,我对阵梦姐0:4输了,这次一上来又连丢两局,第三局也是5:8落后,当时心想怎么着也得赢下一局。”赛后,王曼昱这样说道。抱着不想再留遗憾的心态,她逆转了结局。王曼昱与孙颖莎会师女单决赛,“盖斯特杯”上将拥有新任冠军的名字。
2021年的夏天,王曼昱第一次登上奥运会的赛场,而且是带着P卡选手的身份。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乒争夺奥运会名额竞争非常激烈,朱雨玲率先掉队,大满贯冠军丁宁因年龄和伤病在抢位大战中也逐渐掉队。2020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王曼昱杀进决赛,但1:4输给陈梦获得亚军。客观来说,在东京奥运备战周期,王曼昱的成绩没有陈梦、孙颖莎那么突出,刘诗雯又有夺得2019年世锦赛女单冠军以及混双冠军加持,因此冲击奥运会女乒名额对王曼昱很不利。
王曼昱曾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但在主管教练肖战的鼓励下她坚持住了。2021年5月的奥运会模拟赛,王曼昱连胜陈梦、孙颖莎夺得女单冠军,6月份的团体模拟赛中王曼昱再度连胜陈梦、孙颖莎。经过国乒队内考量,王曼昱最终以P卡球员身份进入奥运会名单。后来,奥运会中刘诗雯伤势复发无缘出战团体比赛,王曼昱得到了替补出战的机会。
“从拿到P卡的身份就已经在做准备,从封闭训练时开始就在每个细节、每个环节上按参赛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准备着在队伍需要自己的时候上场,为国争光。”事实证明,王曼昱稳定的发挥的确没让人失望。
苦练之下出成绩
主管教练肖战功不可没
身高1米76的王曼昱,护台能力极强,被外界形容为女版王励勤。王曼昱除了身体天赋出众外,她还练就了超强的反手能力。“她的反手能力是目前女队所有选手中最强的,有点像樊振东那种感觉,反手感觉相当好。”国乒功勋教练吴敬平曾经这样评价王曼昱。
这几年王曼昱的快速成长,除了自己的努力外,也离不开主管教练肖战的帮助。2017年,国乒教练组调整,张继科的恩师肖战转到女队当教练,并且重点训练王曼昱。张继科以打法狠辣著称,绰号“藏獒”,肖战希望王曼昱也能具备这种狠辣劲。肖战是出了名的激情教练,正是在他的指导下,张继科仅用445天就完成了大满贯壮举。肖战的到来,也让王曼昱逐渐成为“女子技术男子化”的代表,将反手拧拉技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在比赛中具备了一剑封喉的能力,也是在这一打法支撑下,王曼昱的成绩有了质的提升。
如今,经过了东京奥运会、全运会的洗礼,王曼昱的自信和气势也打了出来,那种对于胜利的渴望也是蛰伏已久后的爆发。
奥运会后陈梦和孙颖莎参加的活动要远多于王曼昱,王曼昱就有了更多的时间调整自己。在全运会之前,主管教练肖战提前一周赶赴哈尔滨进行指导,其中有三天王曼昱都苦练到了晚上十一点。所以,王曼昱在全运会女单夺冠后,女队教练李隼也表示这是必然结果。
22岁的王曼昱正处于当打之年,顺利拿到休斯敦世乒赛女单冠军后,未来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祝福王曼昱未来能够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王曼昱首夺世乒赛女单冠军,国乒包揽冠亚军3北京时间11月30日,在美国休斯敦进行的2021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王曼昱4-2战胜队友孙颖莎,夺得冠军。
从奥运P卡选手到世乒赛冠军
比赛结束,王曼昱抱头倒在地上,兴奋庆祝。
作为东京奥运会的P卡选手,王曼昱被看重的程度,无疑不及陈梦、孙颖莎。如若在东京奥运会上刘国梁没有力排众议坚决让王曼昱顶替刘诗雯的话,王曼昱可能依旧处于宝剑藏匣的状态中。
随后在全运会上,王曼昱再度延续火爆的竞技状态,成功登上了最高的领奖台。这一切,都是用汗水换来的。
半决赛战胜陈梦后,王曼昱依旧贯彻自己低调作风。谈及赢得比赛时,只是表示自己运气足够好,对于自己一度落后,王曼昱的想法是希望自己能够力争从陈梦身上赢下一局。
从幕后走到台前,王曼昱诠释了努力的意义。
夺冠感言两次逗笑现场观众
赛后,遗憾获得亚军的孙颖莎大度祝贺王曼昱。随后,王曼昱的发言两次逗笑了现场观众,她也夸赞孙颖莎,并且表示比赛后还是要好好总结。
王曼昱说,“感觉很激动,很开心拿到这个冠军,无论是我赢,还是莎莎输(口误,这时候现场观众都笑了),没有输者,对不起,真的很激动,我嘴有点瓢了。”
她说,“我们是同年龄段,这是我们一起进步成长的节奏,莎莎表现很棒,感谢她,感谢为我们加油的人。”
当被问到如何评价这次世乒赛时,王曼昱表示:“我觉得还是要好好总结吧,因为虽然这次比赛结束了,还有下一站的比赛,不断前行吧。”王曼昱的这次发言再次逗笑全场的观众。
男子化打法在女球员中独树一帜
王曼昱1999年2月出生在美丽的鹤城黑龙江齐齐哈尔。因为从小身就高于同龄的孩子,父母想让她学习一技之长。2004年8月,曼昱大姨回老家探亲时的一句建议,使5岁的她与乒乓球结了缘,认识了她的启蒙教练韩连贵。
2008年7月,9岁的王曼昱第一次参加黑龙江省少儿比赛,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被黑龙江省队看中,直接选拨到省集训队,从此走上了专业的训练道路。
2013年11月,王曼昱被直接选入国家青年队。2014年,经过国家青年队教练的精心指导和培养,比赛风格和技术动作都有很大改变的王曼昱,又迎来了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乒超联赛。对于15岁的王曼昱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
2016年,对于17岁的王曼昱来说,又是一个不平凡和难忘的年份。通过5月份女乒一二队升降级比赛,以全胜的战绩升入了国家一队,圆了她职业生涯的又一个梦。升入国家一队后,王曼昱不论在技战术上,还是在心里素质上都有了新的进步和提高。
王曼昱偏男子化的打法非常犀利,在女子球员中独树一帜。对于国乒来说,王曼昱的崛起以及孙颖莎、陈梦的稳定发挥,女单的整体竞争力依然很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