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第一次看爱情**,也不是第一次看励志**,但这一次,我被导演的镜头和叙事的手法所折服。
爱乐之城,是一部故事很简单的**,隐隐地有些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男女主角五年后的分开令人惋惜却又显得合情合理。痴情的男主固然惹人怜惜,却又显得有些傻,嫁与他人的女主固然负了男主一片深情,但谁又规定了一个人必须去等待不确定的相遇呢?
影片开始之初,公路上众人舞蹈让我想到了歌舞青春,也算是对片名的点题。接着男主角和女主角相遇,擦肩而过。
男主是一个执着于爵士乐的人,他认为爵士乐不是固定形式,即使同一首曲子,也能因为心情不同,而演奏出不同的感觉。他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却有坚守爵士乐的理想,他的梦想,是开一个爵士乐俱乐部,去演奏心中真正的爵士乐。也正式因此,哪怕他演奏的能力更好,也往往丢掉了演奏的工作。
女主是一个怀揣演艺梦的人,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单纯的喜欢表演,想要去表演,但因为无数次面试的失败,让她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一个演员。
两人在公路第一次相遇;在酒吧第二次相遇,此时女主被男主的演奏所吸引;第三次是在朋友的聚会,女主捉弄男主,男主为女主解围。第三次相遇,两人的关系开始从陌生人转变为朋友。从那之后女主开始了解男主,并逐渐喜欢上爵士乐,男主得知女主想要做一个演员,开始帮助她寻求表演灵感。终于,女主扔下男友的家庭聚餐,前往**院寻找男主。
终于,两个对梦想同样执着的人走到了一起。
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激励,但生活终究不是靠激励就能很好的度过。
为了给女主更好的生活,男主选择接受曾经拒绝过的友人的邀请,成为乐队的键盘手。女主则一心一意的策划自己的独角戏。
加入乐队的男主事业蒸蒸日上,与女主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隐隐间,女主开始觉得自己与男主有了距离,他们不再是执着于梦想不断跌倒但又相互扶持的战友了。内心开始自卑的女主认为男主已经忘了自己的梦想,其已经开始满足于目前的生活,和自己不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于是乎,本是浪漫的烛光晚餐变作一场争吵,不欢而散。
乐队越来越忙,男主在排练时心不在焉,却也无法前去观看自己女朋友的舞台剧。而女主望向空空荡荡的观众席,即使尽力将表演完成了,但当男主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没有一点高兴,愤怒,嫉妒,不甘,委屈这一次全部涌上心头,又一次,不欢而散。
这一次,他们开始审视彼此的关系。
男主在颓废之中接到**制作人的电话,那是找女主的,他惊坐而起,这是女主的梦想,他必须传达这个消息。
驱车数小时,男主来到了女主的老家,他用同以前一样的方式唤来了女主。
再一次,女主决定为梦想前进。
他们约定,这一次,都为了自己的梦想前进,做自己喜欢的事,放下一切。
五年一晃而过,女主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而男主则用女主取的名字实践了自己的理想——爵士俱乐部。
女主嫁作人妇,阴差阳错之下,如今的丈夫带他进入了男主的酒馆。
钢琴声想起,是那首他们相遇的曲子,那一瞬间,他们仿佛看到了曾经无限的可能。
只是可能,仅此而已。
一曲作罢,女主带着丈夫默默离开。
影片就此结束。
很多人调侃说,这部**不适合情侣观看,容易导致分手。大部分给出的原因是这部**会让你想起前任的好。我并不如此认为。我同样认为这部**不适合情侣观看,尤其是那些还未筹划未来的情侣。
结局的蒙太奇告诉我们,那无限美好的可能如果童话一般,可遇不可求。即使只是相差毫厘,结果便大不相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可能是一辈子则放之不下的。我们会为了爱情,而改变自己,去迎合这个世界,哪怕你曾经反抗过,就像男主加入乐队一样,为的也不过是想要给女主更好的生活。但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悄然改变的还有对方所喜欢的地方。就像影片里,女主在男主加入乐队之后,认为其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女主看重的却正是男主对于梦想的坚持。
不适合情侣观看的原因是,当我们意识到这种改变时,我们就已经不再是曾经彼此相爱的自己了。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做了为对方好的事,但却慢慢地发现我们的距离反而变得远了。
改变与不改变,是否向这个世界妥协,如果想不清楚,那么分手也就不奇怪了。
还有一点便是现实的残酷。这就像即使男女主如此相爱,而五年后女主却嫁与他人一样。所谓鼓励,所以放弃一切,一方人当真,一方却期待着即使放下一切,有朝一日你依旧记得我。想法的不同也造就了分开的结局。
没有人有义务等待着谁,也没有人要求你必须痴情。多情总被无情负,很多时候也可能是自作多情罢了。
固然,那段相爱的岁月无比美好,但在时间面前也会慢慢变淡,在漫长的孤单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坚守呢?
如果思考到这里,可能才是很多情侣分手的缘由吧,不过这也只是一种调侃而已。
如果爱情如此脆弱,又怎配得上称作爱情呢?
很多人惋惜,如此相爱的两人为何就这样分开,当音乐想起,那些可能以画面呈现时,已然湿了眼眶。我认为这样的结局也许令人惋惜,却也相当现实。
等待是一种逐渐失去安全感的过程。
而我最感动的,不是他们的爱情,而是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尤其女主最后一次面试的话,几乎让我流泪,或是我个人经历的缘故,但我真的认为,有一个梦想,并坚持下去,是多么可贵的一件事啊。
1、从故事本身来分析《爱乐之城》或许并非难事,从绚丽的歌舞场景中清醒过来后,追求深度和层次感的观众可能会觉得大失所望,因为**名气太大,而故事似乎太简单——简单到“追梦”两字即可概括。但细细品味每个细节,就会发现《爱乐之城》是用通俗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看似烂大街实则“小众”的故事,小众却不失隽永。充斥着梦幻与残酷,理想兼现实,带来恢宏、澎湃的体验的同时传递着大气、包容、积极向上的讯息。
2、故事在于追梦人够纯粹。Mia和Seb本身不是靠颜值或者其他外在次要条件成功的。Mia作为演员又是创作者,而Seb对传统爵士乐内涵的坚守到了“不喜欢爵士乐就不交朋友”的地步,两人的邂逅与相爱,其实是因为都看到了对方对自己事业的无限热忱。两人在**院里约会的最初目的是要认识某一部**(forresearch),却发现对方跟自己一样好奇、浪漫,在汹涌的人群中是那么格格不入,发现“对方跟我一样”。人们常说“心灵相通”的感觉,就是这种即便不属于同一领域,却能用相似的方式、相同的热情去与这个刻薄又肤浅的世界对话。这也是为什么,当人最后故地重游的时候,那句“Imalwaysgonnaloveyou”的那一刻是多么意味深长。因为Seb和Mia早已因为真挚的热情在心里拥有彼此。时过境迁,固执和冲动留下的伤口难以愈合,但最后还是要让对方知道,我爱你,爱你的梦想,也爱追梦的你。
**《爱乐之城》上映的时候,各种好评纷至沓来,还赢得了**界多项国际大奖。很多人都说,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看的歌舞片了。
不喜欢追随多数人的评价,等到热潮退去,我才看了这部**。看完后的感受是不解和愤怒。
影片宣称致敬梦想和爱情,看起来让人感动的落泪,实则苍白的毫无道理。
这大概是我最不喜欢的女主,高举纯粹梦想的大旗,实则想要的也不过是浮华的虚荣。
女主一心想成为好莱坞巨星,羡慕女明星到咖啡馆可以潇洒的付钱,出门戴上墨镜坐着小车高傲地离开。这就是她向往的梦想成真的样子,成名后她照着那种姿态显摆地做了全套。
在咖啡店打工算是暂时的苟且,她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可是这份工作她做得并不称职,可以在上班期间因为一个试镜电话就编借口随意离岗。
去面试穿了一件不合时宜的衣服,因为要遮住被咖啡泼脏的衣服。你以为你是《当幸福来敲门》的男主啊,他最后也用幽默化解了这种尴尬啊。可是你呢,要面试的是演员啊,要更加注重仪态。除了戏中的悲伤哭泣,就只留下了被打断后的茫然无措。演员不是应该有临场发挥的能力吗?
你失落的回家,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依然受挫。室友都在为你介绍角色,鼓励你去参加社交寻找机会。可是你什么机会都没找到,却追随一个男人谈了恋爱,而且你当时是有男朋友的。我并没有感觉到他们之间爱情的火花,只有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尴尬。这种邂逅还不如关关谢童的巧遇让人心动。
男主了解女主的演员梦想,鼓励她不只当个演员,可以自己写剧本。男主带她去爵士酒吧,她站在自己的角度谈论对爵士乐的看法,并不是真的了解和喜欢,男主在她面前需要解释强调自己的梦想。
每次试镜失败之后,她的反应是失望、沮丧和愤怒,没有反思和成长,没有努力磨练自己的演技。**中她一直在试镜,没有说过自己有哪些作品?也许女主真的需要一本《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没有人天生是主角,赵丽颖不也是从不起眼的配角开始奋斗了十年吗?**中女主因为一个角色就在5年内功成名就结婚生子,难道不是玛丽苏吗?
男主对女主一直是欣赏和尊重的态度。去参加世界巡演之前,会为女主准备惊喜,询问她的演出情况,争取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男主告诉她需要巡演好几年,女主对男主的态度立刻变成了批评和嘲讽。 她以一个依然坚守梦想的人高傲地指责男主对梦想的不忠。
男主此时已经和乐队签了多年合同。男主听到了女主和妈妈的对话,妈妈都希望女儿的男朋友可以有一份稳定赚钱的工作。男主在演奏不喜欢的音乐,女主难道一直试的都是自己喜欢的角色?
男主没有忠于自己的梦想,却在为女主的梦想保驾护航,甚至他也在努力赢得女主妈妈的认可。他开始褪去理想外衣,有了踏实的责任感。即使分手以后,依然在为女主争取那个改变她命运的机会。
男主愤怒地说:“你就是喜欢潦倒失败的我,这样可以让你自我感觉良好。” 她鄙视男主以她不屑的方式成功,而自己则继续平淡下去。
我们很多人大概都快忘了高晓松最初的身份是音乐人。只记得他的《奇葩说》和《晓说》。他告诉我们要追求诗和远方的田野,却也说做音乐赚不了钱,靠当评委来补贴家用。他仿佛一直游离在音乐之外,难怪有人说 “高晓松假装做音乐20年” 。
可是你会像女主一样也指责高晓松,你放弃了你的梦想,你在做你不喜欢的事,你什么时候在意别人喜不喜欢。
女主唯一一次努力就是自己写剧本,看到除了室友没几个观众,她就开始灰心丧气了。别人评价她不算是个好演员,剧本写得很糟糕。她就彻底颓丧了,她觉得失败对她来说是自取其辱。她狼狈地逃回家里,成了一个自己眼中彻底的失败者,她才是那个真正向梦想低头的人,只有男主一直坚持对她说你很优秀。
演出失败,男主等在门口跟她道歉,她对男主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没什么用处。”
当梦想破碎,爱情也会被她打入深渊。
《爆裂鼓手》的男主也曾经觉得女朋友会阻碍他的理想而提出分手。导演达米恩·查泽在梦想与爱情面前的选择惊人相似。为了梦想,一切皆可抛。
男主依然跟随乐队,成为事业上的成功人士,却也体面地实现了自己开爵士酒吧的梦想,这并不冲突。 真正爱一个人是帮他实现他的梦想和幸福,而不是以高姿态指责之后决然离开。
女主身上有一种喧哗的浮躁,也许是因为一直郁郁不得志。这种长久的挫败让她变得敏感而脆弱,偏执而疯狂。她自视甚高却从不反思以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失败不是正常的吗? 她的梦想就那么纯洁神圣吗?“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普世欲望。”
这是一部华丽的歌舞片,却装了一个冰冷残忍的爱情女主。连最后女主对台上的男主流露出的深情和留恋,我都觉得虚伪至极。
……
感觉差评被禁☞
推荐适合情侣看的**有:《泰坦尼克号》、《怦然心动》、《剪刀手爱德华》、《爱乐之城》、《你的名字》。
一、《泰坦尼克号》
Olympics级别的邮轮——泰坦尼克号,于一九一二年四月十日,从英国出发开往纽约。白富美萝丝和母亲、男朋友卡尔一起住进了头等舱,而被幸运女神眷顾的年轻画家杰克,赢得了一张下等舱的船票。
萝丝早就讨厌这种贵族之间的尔虞我诈,不满卡尔的逢场作戏,更是对即将到来的婚姻心灰意冷。意图投海自尽的萝丝被杰克救了,随后情投意合的两人迅速碰撞出了爱的火花,演绎了一个“我心永恒”的经典爱情故事。
二、《怦然心动》
男孩卜莱斯跟随父母搬到了一个镇子,遇到了热情的邻家的姑娘茱莉。第一次见面,女孩就喜欢上了男孩,一门心思想要接近他,想要获得男孩的亲吻。
两人在经历了“鸡蛋风云”、“家庭晚宴”“午餐男孩评选”这些风波之后,互生好感,最后卜莱斯在爷爷的提点下,才发现自己早已对茱莉怦然心动,于是懦弱的他主动去亲吻了茱莉。
三、《剪刀手爱德华》
这部影片是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Edward是一个机器人,却有着人的感情,他没有双手,只有两把剪刀,孤独地住在一个古堡里。一天,推销员姵歌无意中闯入了这里,发现了Edward并将其带到了家里。
来到姵歌家的Edward爱上了女主Kim,而Kim也被Edward内心的善良所吸引,但是人们都不看好这份恋情,而Edward的剪刀手也不断给两人增添意外。备受煎熬的Edward觉得自己无法融入人类社会,最后他藏起对Kim的爱意,重新回到了那个孤独的世界。
四、《爱乐之城》
米亚一直想要当个演员,为了接近这个梦想,她一边当咖啡小妹,一边不断地去试镜,期待着有一天能成功。在一个Party上,米亚遇到了赛芭思町。
刚认识的时候,两人摩擦不断,但很快,米亚发现赛芭思町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这个男人对爵士乐的追求是那么的执着而坚定,互生爱慕的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赛芭思町鼓励米亚毫无保留地为梦想努力,鼓励她创作属于自己的剧本,而为生活所迫的赛芭思町,却放弃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加入了乐队,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演出。
五、《你的名字》
这部**讲述的是一个男孩和巫女的穿越之恋。在一个远离都市的小村子里,住着一个女孩——宫水三叶(女主),这个女孩可不简单,她家世代都是巫女,却出现的怪异现象,让原本就被麻烦包围的女主对生活产生了困惑:女主在梦中是个男孩,家在东京。
梦里的人她一个都不认识,却是她一直向往的生活。与此同时,男主——立花泷也一直在做梦,梦中他是一个女孩,住在一个小村子里。
有一天,天空划过一颗彗星,男女主在梦里互换了灵魂,从他人的视角感受彼此之间的日常生活。在这段时间里,有泪水、有不快,但也不乏欢乐和温馨。但男女主并不清楚,灵魂互换后掩藏着的巨大秘密。
《爱乐之城》是一部歌舞剧题材作品,歌舞剧产生在20世纪20年代,除了本身具有的**特点外,相对于其他影片更注重歌曲和舞蹈成分。歌舞剧和音乐剧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有些歌舞片直接来自音乐剧,如《悲惨世界》《西区故事》等,而有些歌舞片在获得成功之后也会改编成音乐剧,如《美女与野兽》。音乐剧和歌舞片都是具有艺术性、音乐性,但是歌舞片的**性质更有场面切换,演员特写和空间感。
《爱乐之城》凭借优雅的舞姿与优美配乐,一举囊括了十四项奥斯卡提名。故事发生在洛杉矶,女主角米娅渴望成为明星和创作人,为了生计被迫在咖啡馆打工。男主角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位爵士乐作曲钢琴家,理想是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爵士乐。两个人通过多次邂逅然后相爱,最终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分道扬镳。
而色彩的运用在这部**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色彩在片中被赋予了很重要的意义与多种表达方式。全片的画面色彩基本上都采取了饱和的暖色调和非自然的光效,营造出了一种优雅的视觉盛宴。我认为这部**有碰撞色彩和油画色彩。
碰撞色彩从背景色彩分析,女主试镜失败的冷色调到同一寝室四个女生在房间里跳舞的鲜艳明亮的对比。服饰分析女主难受心情的白衬衫到女主角的三个室友的服饰身着**、蓝色、红色的服饰的对比。对于渲染情节气氛,突出主题都是非常出色,整个画面出现色彩的碰撞,使观众目不暇接。
色彩碰撞不仅在同一场景中,也在影片的前后人物情感对比表现中。女主角在作品的前半部分的剧情中,表现出一种格格不入的性格。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所身着的是**的服饰,这一颜色与蓝色为主的城市色彩,比较起来显得十分格格不入。随着剧情的发展,她在服饰颜色方面也逐渐起了变化,粉红色变为蓝色。在剧情中,表现为和男主角相识、相爱。从而使得女主角慢慢融入城市的生活。所以颜色的变化,表现出人物从拒绝到接受的过程。
总的来说,该片中任何一个画面的设置都是经过导演深思熟虑,每一个颜色元素都采用了**、蓝色或是红色等暖色调。即使出现偶尔的灰色等冷色调,也不妨碍全片的剧情旋律。酒吧、街头、房间以及户外的场景均体现出了导演对于颜色搭配的艺术美学。
**的画面艺术性不仅有色彩的重要性,还有光影的运用,在这部影片中,光影也被多次运用。
第一次在男主人咖啡馆打工的时候,咖啡店老板要求弹奏指定的曲目,男主一边无精打采地演奏,一边观察四周,确定没有人在意的时候,这时光影随着男主即兴演奏的爵士乐开始慢慢加深,灯光突出男主弹琴的样子,屏蔽了身边的一切任何事,男主就在自己的世界畅游,仿佛爵士乐就是生命的全部,开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随着弹琴的结束,光影随之消失,回归到现实,是男主没有符合老板的要求被解雇。
在影片的结尾,当多年以后女主又一次和男主相遇,这时的男女主角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当男主再一次弹奏那段即兴爵士乐,随着音乐响起,灯光聚焦到男主的身上,镜头缓慢的拉到到女主身上,周围的事物也越来越模糊,直到女主一个人,然后音乐直接切到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这时光影的运用更使人产生穿越感,一种使人充实在爱情的浪漫中,让人忘记他们现在的处境,忘记不愉快。营造了梦境和现实的对比,产生强烈的反衬效果。
除了色彩和光影外,本片还加入了许多镜头的运用。本片的剧情的设计与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惊人之处。镜头语言在片中,配合着色彩与音乐等进行着完美视觉的打造。在片中,长镜头运用的较多。镜头语言中长镜头所表现的是连续的、自然的时空,镜头在运动中实现空间的自然转换,实现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排斥了通过蒙太奇形成新空间的可能性,所以运动长镜头可以使观众和剧中人物在连续、自然、真实的空间感受中达到视角的合一,然后获得情感上的同步,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就有一个长镜头。从高架桥上的堵车开始,镜头从一个女生唱歌到走出车子开始,身边的人就越来越多参加到这段音乐舞蹈中,一下子就使观众进入歌舞剧的氛围中,镜头通过音乐的节奏拍下每个唱歌跳舞的人,一群有理想有活力的年轻人为了挣脱高架桥堵车的沉闷情绪,纷纷通过下车载歌载舞来宣泄。
在影片将近结束之时, 导演运用接近10分钟的蒙太奇手法将男女主角从五年前的冬天相遇开始,展开了一段美好的与现实结局相反的爱情回放。透过浮光掠影的镜头, 时而漫天星斗, 时而落霞满天, 在风格上融合现代与复古, 使每一帧画面都充满浪漫与梦幻的色彩, 给予观众最浓烈多彩的感官享受。这样的闪回形式起到了怀念的功效。也更能使观众引发深思,一边沉浸在失败爱情的伤心中,又一边考虑人生终极问题:爱情与理想孰重孰轻。导演这一创作手法实在是在体现情感与视觉氛围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
最后,我认为该作品在视觉元素中很好的融入各种风格、题材的元素,并且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部约为两小时的作品,很好的诠释了情感与梦想的碰撞过程。虽然结局是令人失望的,但是整体的创作风格,尤其是视听元素方面实在让人感到优雅。其获得金球奖、奥斯卡奖的多项提名与奖项也是众望所归。同时,影片营造出来的梦境感也是惊人的,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的地方。从我国近年的影视作品来看,歌舞题材几乎很少涉及。目前影视市场中恐怖、暴力、爱情、喜剧等在国内需求量较大,受众的关注度较高。从而忽视了艺术中最为关键的舞蹈与音乐的创作。换句话来说,国内创作者难以找到好的题材、剧本以及优秀的舞蹈团队和制作团队等客观因素所致。当然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实际上,没有歌舞题材作品的创作与出现,究其根本是由于观众的欣赏层次所导致。现在的影视艺术作品多以市场为导向。欣赏舞蹈作品,需要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感知力,而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这种艺术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待提升。看惯了恐怖、科幻的国人对于纯艺术作品还是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因此,在市场方面决定了这一题材难以获得青睐。
在我看来《爱乐之城》这部作品,给国内影视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宝贵学习经验与借鉴意义,也给我带来了更高级别的视觉盛宴和观影体验。
导语:你去影院看过《爱乐之城》吗就算没有看过,想必也早已在朋友圈被“科普”。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爱乐之城》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爱乐之城》观后感作文1最近一阵子,大概国内的文艺青年们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看了《爱乐之城》没”
自从情人节该片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以来,这部本属于两个美国版“北漂”(或者更准确地可以称之为“洛漂”)的故事却强势刷爆了中国各大社交网络。影片的好评铺天盖地而来。别的不说,光是看**英文海报上密密麻麻排列着来自各家媒体的溢美之词,其口碑炸裂程度略窥一二:“Incredible”(难以置信)、“Glorious”(绚丽无比)、“Magical”(魔力四射)……
美国著名影评网站IMDb给出了85的高分,国内文艺青年聚集的影评网站豆瓣虽然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后评分微跌,也终于稳定在86分的高位上。这在佳片并不算太多的年头里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现象级”的作品了。
还有几天,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即将揭晓。《爱乐之城》平历史记录地横扫了14项提名,这在奥斯卡历史上仅仅出现过两次。而上一次出现如此壮观的景象是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泰坦尼克号》,距今已经快20年了。奖项还未正式颁出,但如果真的让最佳影片花落旁家,看样子一定会是触犯众怒的冷门。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洛杉矶,爵士音乐家塞巴斯蒂安邂逅了怀揣演员梦的女孩米娅,相互鼓励追寻各自的“美国梦”。最终事业达成,但他们之间的爱情却昙花一现,令人惋惜。**的结局并不算完美,为什么偏偏能打动那么多观众呢
它让我们想起了逝去的爱情和并不完满的青春,或者让我们回忆起自己最努力时候的样子。然而,这部全是讲青年故事的**,却透着一股浓浓的怀旧气息:从长镜头的使用、色彩的搭配到爵士乐的主题。而这种怀旧之所以迷人,大概在于某种消失已久的真实。
虽然也有某些观众对于《爱乐之城》情节的相对简单有些微词,但是既然选择了作为好莱坞经典片种的歌舞片,情节的曲折便并非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所刻意追求的。
歌舞片作为早期好莱坞重要的片种,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1927年好莱坞历史上的'第一部有声**《爵士歌王》便是歌舞题材,而后也创造出很多国内观众非常熟悉的一大批作品,如《绿野仙踪》《雨中曲》《西区故事》等,但是随着更多片种的兴起,好莱坞的歌舞片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逐渐式微。进入21世纪以来,《芝加哥》《红磨坊》等片的出现再次给了歌舞片复兴的契机,不过还谈不上重新回归主流。
《爱乐之城》和这些新歌舞片不同,它的拍摄手法并没有融入太多的当代**工业技巧,反而显得相当传统。此片最为影迷津津乐道的便是影片主人公黄昏时分在山顶的一段舞蹈。长达6分钟的镜头一气呵成,没有任何拼接。这与好莱坞黄金时代歌舞片如出一辙。
对此,影片的摄影莱纳斯·桑德伯格表示:“如果我们能用一个镜头搞定,就意味着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就是实在发生的,是真正地走到街上拍摄。这段拍摄没有什么特效和后期合成。我们尽可能模仿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手法……(如果用了特效,)即使现在无法分辨,10年后再看肯定瞒不过人。可是一旦是真的,永远是真的。”
为了这短短的6分钟,两位演员整整排练了3个月。并且导演天时地利人和地等到了合适的天气和自然光线,把现在大银幕上已经很难见到的那种纯粹的真实展现给了观众。
有骨灰级影迷统计,整部《爱乐之城》对好莱坞老**致敬的段落多达80多处。没有继承,创新大概也没有基础。
“我们的镜头是为了描绘一个浪漫的洛杉矶,有时候**里的瞬间会显得比现实中更有魔力。”桑德博格说。
为了发挥这种魔力,色彩和光线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影片的制作团队看来,他们所做的只是把曾经洛杉矶的样子重新发掘出来。对细节的追求可算做到了极致。
比如,洛杉矶的街头路灯已经很少见到水银灯,大多是钠灯。因为钠灯耗电少,寿命长。但是两者的光线会略有差别,水银灯的光线会略带天青色。于是,为了让影片中的色彩更好地呈现,剧组特意在洛杉矶找到了仍在使用水银路灯的老旧街道。这大概也才让穿着蓝色裙子的女主角在灯下显得更为动人。
“这种色彩的饱满可不是像电视剧那样后期做出来的,片场是什么样**里就是什么样。”桑德伯格对此也很是自豪。
《爱乐之城》观后感作文2《爱乐之城》在里的分类是喜剧歌舞片,看完后我却想到了一句形容悲剧的话——
把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洛杉矶傍晚玫瑰色的天空,小酒馆复古迷离的爵士乐,指尖流动的悠扬琴声,颜色鲜艳得像油画一样的裙子。
每个元素都在构筑一篇童话,可故事讲完了却没有happy ending的结局。
**的最后,男主看到台下嫁为人妇的女主,他愣了很久后说,“Welcome to Seb‘s ”。
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我梦想着有一家可以拯救濒死爵士的俱乐部。Seb‘s 是你帮我给它取的名字。现在它成真了,每个夜晚座无虚席,只是听我弹琴的人中没有了你。
钢琴声响起,悲伤地如同拜伦的《春逝》。
“ 若我又遇见你,事隔经年,我该如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
如果从头来过,平行世界里的你我会不会已经有了一个家,生了可爱的baby,一起来到夜晚的酒吧听别人的音乐,一曲过后笑着转过头亲吻。
可是啊,现在牵你手的不是我,你孩子的父亲不是我,陪你走到白头的人也不是我。
最痛的不是分开,而是在脑海里和他走完了一生,却清楚地知道,这是一场再也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台上台下的两个人,最后隔着人群相视一笑。
谢谢你陪我发梦。
这是一部不能跟现任看的**,因为你掉下泪想起的那个人,一定不在身边了。
以前看过过一个问题,“你做过最孤独的事是什么”
在无数答案里,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段。
“我下了个模拟人生4 ,我捏了个和前女友很像的小人,给她起了前女友的名字放在社区里,然后我又捏了个自己,也搬进了同一个社区。盖房子、找工作、赚钱,然后在公园里碰到了她,谈恋爱,结婚,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生了一大堆孩子,一起变老。最后我在屋子后面建了个花园,里面是两个墓碑。「与你至死相依是我曾经的梦想」”
梦想这个词真的很神奇,可以那么庞大也可以很微小。
大到想要成为万众瞩目的人,拥有数不尽的未曾拥有过的事物。
小到只想拥有你,我们像所有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一蔬一饭,炉火灶台,平平淡淡地跟你过完余生。
可是人生啊,完美的事太少。我们总是在最差的时候,遇上这辈子最爱的人,却没有能力陪他走下去,让爱情在现实中分崩离析。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那个人却再也不可能回到身边了。
这一点,也是我看完Lalaland哭的一塌糊涂的原因。
它太像我们经历过的那些遗憾的爱了,为了梦想不得不放弃彼此。
陪我做梦的是你,梦作成真了你已不在了。
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吧。
《爱乐之城》观后感作文3说到《爱乐之城》的怀旧,**的主题之一爵士乐就不得不提。发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爵士乐在1920年代达到了流行的顶点,那个年代甚至被称为“爵士乐时代”,它出现的本身便可以唤起美国人对于过去的众多回忆。片中的男主人公一直追求开一家保持纯粹爵士乐精神的俱乐部,对于爵士乐的流行音乐化嗤之以鼻。
借片中爵士乐“改革派”音乐家瑞安之口,导演转达了很多人对于爵士乐的偏见:“爵士乐正在死掉……如果你一直当个老古董,还怎么创新”
导演对此表示:“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爵士乐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没有在死掉,它会一直存在于现代音乐中。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去保护我们爱的那些艺术形式呢一些老的艺术形式就像被冻在琥珀里一样止步不前。但我们又有多少次在所谓的现代化创新中毁掉它们呢”
可能,这里他说的不止是爵士乐,还有歌舞片。
不过,导演一点点小小的疏于考虑还是给了攻击者说辞。至少不是人人都喜欢这种怀旧。作为“改革派”的音乐家瑞安是个黑人,而爵士乐正是起源于非裔美国人的音乐形式。让一个白人来拯救爵士精神这在美国评论家吉奥夫·尼尔森看来已经成为一种不怀好意的“不可承受之白”。
不管这是不是过分的政治解读,至少,让一部如此怀旧气息的**在2017年的颁奖季里如此独领风骚,也不知让更多力求突破的**人该是欢喜还是有些担忧。
话说回来,**打动观众就行。《爱乐之城》,那余音绕梁的不止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互诉衷肠。它更是一封写给过去的情书。
1
如果你对洛杉矶这座城市不熟悉,对爵士乐没有概念,对老**也没有感觉,那么《爱乐之城》对你来说,迷人的地方就只剩下这个有些老套的爱情故事了。
一个是怀揣演员和剧作家梦想却在咖啡店打工的文艺女青年,一个是追求纯正爵士乐却在酒吧里弹着《Jingle Bells》的落魄钢琴师。两人最初的几次相遇都充满了戏剧性,又显得那么滑稽。后来在女主的主动下,男主渐渐有感觉,两人终于吻在了一起。
那时候他们都很穷,但没关系,他们有理想。他们认为对方追求的东西是神圣的,不在乎外人的看法,只需要彼此鼓励。那种状态就像木心在诗里说的,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另外的精力都要放在各自的梦想上面。
这段爱情起始于冬天,经过一个四季的更替,又在冬天结束。故事的最后辗转来到五年后,沧海桑田,两人都算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曾经的文艺女青年成为享誉全球的女演员,而落魄的钢琴师也有了自己的爵士酒吧,只弹自己感兴趣的音乐。
但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却流失了。
2
走出影院的时候,特别是情人节的夜晚,可能很多观众都会诧异,为什么这对有情人最终难成眷属?他们多般配,又多么喜欢对方,也曾经历患难,为何还是无法在一起?
除去悲伤的爱情故事总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一因素,《爱乐之城》里面的这对情侣最终无法在一起是必然的。
爱情虽然能够使人疯狂,失去理性,但是细心的观众应该能够感受到,米娅和小塞之间的爱情,成熟多过感性。也就是说,他们都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
米娅最开始喜欢小塞,是因为后者身上那股追求纯正和严肃音乐的气质,而后面小塞开始有感觉,也是看到米娅身上热爱表演艺术的执着。他们的爱情最强烈的时刻,发生在爵士音乐酒吧里,小塞跟米娅讲述爵士几乎没人听,而他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的时候,以及小塞看到米娅的剧本时,直呼“天才”,并安慰米娅不要在乎其他人看法的时候。
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相互扶持,相互成长,相互欣赏,成为彼此的安慰。但是,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或许爱情就会面临终结。这也是为什么《爱乐之城》会变成“爱乐之伤”的必然结果。
两人的爱情曾经出现过一次裂痕。当小塞加入基思的乐队,在事业上有了一定的改善,并且逐渐赢得世俗名声时,米娅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已经开始渐行渐远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拉开了,一方面是因为逐渐出名的小塞已经不是她一个人的小塞,而成为了大众的小塞;更重要的在于,小塞已经开始放弃追逐最纯正的爵士乐了。
那个晚上的谈话,暴露了两人之间情感的隐患。所以在米娅受邀去巴黎拍戏之后,小塞没有跟着一起去巴黎做爵士乐,而是留在了洛杉矶。一如那天晚上小塞让米娅跟着他去各地巡演一样,米娅同样拒绝了。因为她的事业和追求都在这座城市。
看到这里,你就可以从主观上断定,为何米娅和小塞终究不能走到一起。两人因为彼此对于理想的追求而相互着迷,却在最后因为理想与爱情之间的冲突而选择分手。若是其中一人妥协呢?米娅不去巴黎,或者小塞跟着去巴黎,那么两人之间最初的爱情动力就消失了,最终的结局还是不能在一起。
3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很伤感。其实大可不必,年轻的导演在《爱乐之城》里就是要告诉大家,当两人因为理想的冲突而无法在一起时,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欣慰地接受对方现在的生活,不要伤感。毕竟,你们曾经有过美好的过往。
《爱乐之城》结尾的那段幻想,正是整部影片中最感人的部分。如果重来一次,他们在酒吧里直接拥吻,然后故事进入到高潮,最终携手步入酒吧的不是米娅和现在的丈夫,而是小塞,那又会如何呢?
当然,那会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但事实终究不会如此。在最后一个音符还没弹完时,两人回到现实,离开的刹那,彼此眼神相对,微笑离开。不需要伤感,也没有眼泪,只因为曾经共同拥有过一段很不错的岁月,而且彼此都很珍惜,那就足够了。
有多少爱情,最终都以分手告终,但这并不影响曾经发生过的美好。就像这部**的原名叫《La La land》,在英语中有迷醉和白日梦的意思。而放在这里,正是对那几分钟回放的最好描述,那是一场泡沫与幻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