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
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
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再缓缓地老去
--席慕容《抉择》
2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席慕容《邂逅》
3
一直在盼望着一段美丽的爱
所以我毫不犹疑地将你舍弃
流浪的途中我不断寻觅
却没料到回首之时
年轻的你从未稍离
从未稍离的你在我心中
春天来时便反复地吟唱
那滨江路上的灰沙炎曰
那丽水街前的一地月光
那清晨园中为谁摘下的茉莉
那渡船头上风里翻飞的裙裳
在风里翻飞然后纷纷坠落
岁月深埋在土中便成琥珀
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怅然回顾
亲爱的朋友啊
难道鸟必要自焚才能成为凤凰
难道青春必要愚昧
爱必得忧伤
--席慕容《回首》
4
总希望
二十岁的那个月夜
能再回来
再重新活那么一次
然而
商时风
唐时雨
多少枝花
多少个闲情的少女
想她们在玉阶上转回以后
也只能枉然地剪下玫瑰
插入瓶中
--席慕容《千年的愿望》
5
那女子涉江采下芙蓉
也不过是昨曰的事
而江上千载的白云
也不过只留下了
几首佚名的诗
那么我今天的经历
又有些什么不同
曾让我那样流泪的爱情
在回首时也不过
恍如一梦
--席慕容《悟》
6
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
在这时候
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
而黑暗尚未来临
在山冈上那丛郁绿里
还有着最后一笔的激情
我也喜欢将暮未暮的人生
在这时候
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
而结局尚未来临
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
寻我那颗曾彷徨凄楚的心
--席慕容《暮歌》
7
我知道凡是美丽的总不肯,也不会为谁停留。
所以,我把我的爱情和忧伤挂在墙上展览,
并且出售
--席慕容《画展》
8
我为什么还要爱你呢
海已经漫上来了
漫过我生命的沙滩
而又退得那样急
把青春一卷而去
把青春一卷而去
洒下满天的星斗
山依旧树依旧
我脚下已不是昨曰的水流
风清云淡
野百合散开在黄昏的山巅
有谁在月光下变成桂树
可以逃过夜夜的思念
--席慕容《月桂树的愿望》
9
其实也没有什么
好担心的
我答应你雾散尽之后
我就启程
穿过种满了新茶与相思的
山径之后我知道
前路将经由芒草萋萋的坡壁
直向峰顶就像我知道
生命必须由丰美走向凋零
所以如果我在这多雾的转角
稍稍迟疑或者偶尔写些
有关爱恋的诗句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生命中有些邀约不容忘记
我已经答应了你只等
只等雾散尽
--席慕容《生命的邀约》
10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
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
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
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总有一些什么
会留下来的吧
留下来作一件不灭的印记
好让 好让那些
不相识的人也能知道
我曾经怎样深深地爱过你
--席慕容 《 印记》
11
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
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
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
还是说今夜的我
就是那个女子
就是几千年来弹着箜篌等待着的
那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
就是在莺花烂漫时蹉跎着哭泣的
那同一个人
那么就算我流泪了也别笑我软弱
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
在开满了玉兰的树下曾有过
多少次的别离
而在这温暖的春夜里啊
有多少美丽的声音曾唱过古相思曲
--席慕容《古相思曲》
12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现在,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席慕容《莲的心事》
乡 愁
一、课文分析
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很显然,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现在这首诗每一小节的第一行。
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每一小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诗至此处,读者不禁会想,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有,那就是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二、问题研究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类似的托物寄情的技巧在余光中其他的诗作里也时有所见。如: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皮靴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不留下
——《白玉苦瓜》
台风季,巴士峡的水很拥挤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
喂!再来杯高粱!
——《五陵少年》
在林肯解放了的云下|
惠特曼庆祝过的草上
坐下,面对鲜美的野餐|
中国中国你哽在我喉间,难以下咽
东方式的悲观
——《敲打乐》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是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藏品后吟出的名句,他巧妙地将大陆之爱与一只晶莹剔透、几经劫难仍完好无损的白玉苦瓜联系到了一起。而诗人留学异邦因孤独冷寂而酗酒的情绪,被别出心裁地喻为“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当我死时》),“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我之固体化》),等等,这些诗句均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绪物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激荡着读者心中共有的情感。
三、诗人评说:溶哀愁于物象(流沙河)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于1972年)。这首小诗我用四川土话朗诵过好几次,听众反应强烈。诗写得好,一目了然,谁要我来詹詹费词。真要叫我说说,却又感到为难。这是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叫我说些什么。我看见了的,别人也都看见了,还要我来说吗。看来看去,这粒水晶珠子仿佛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
不。这是诗,人写的。既然是人写的,总不会是一挥而就的,其间必有一个创作过程。这个过程,如果作者自己出来说说,我们听了,或有助于今后写诗,也未可知。可惜沧海横隔,同胞难聚,遗憾遗憾。那么,参照着写诗的一般经验,我就来冒昧地猜一猜余光中是怎样写成这首诗的吧。
故国故乡故园,人之所恋,古今一样,中外相同。翻翻唐诗宋词,游子抒写乡愁之作,多得叫人吃惊。现代中国人,粗具文化的,差不多都念过或听别人念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0年代的和40年代的学生,恐怕都唱过或听别人唱过这支歌吧:“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何如,念念常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只是这支歌的曲调是从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乐》里挪借来的,这点唱的人未必都知道。至于40年代的那些不愿做亡国奴的流亡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会唱《流亡三部曲》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台上一唱,台下都哭,感人至深。这支歌余光中肯定会唱。他还会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因为他在一首诗里提到过这支歌。髫年所唱,没齿难忘。那些遥远了的记忆不可能同他的这首《乡愁》无关。厚积薄发,一首小诗里涵藏着多少年的感受啊!
余光中该记得很清楚,自己小小年纪,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学校里有一个取信栏,他每天去那里看两次。紧着心弦,扫视着那一长排信封的队伍,要看看有没有熟悉的字迹——母亲的字迹,写着自己的姓名的。多次失望之后,收到一封信了,比伙食团打牙祭还快活。恭读了一遍又一遍,都背得了。然后细察信封上的邮票,那上面盖着邮戳呢。一个小圆圈内有一个大城市,母亲就住在那里呢。看能看见,摸能摸着,就是没法回到那个小圆圈内去。浩浩长江万里,他在这头(上游),母亲在那头(下游)。这一枚小小的印着孙中山先生肖像的盖着故乡的邮戳的邮票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十多年后,他写了一首《邮票》:
一张娇小的绿色的魔毡,
你能够日飞千里;
你的乘客是沉重的恋爱,
和宽厚的友谊。
两个灵魂是你的驿站,
你终年在其间跋涉;
直到他们有一天相逢,
你才能休息片刻。
邮票啊,邮戳啊,家信啊,印象太深刻了,直到1981年他还在一首《梅雨笺》里写到它们: “方的邮票/圆的邮戳/只轻轻地一敲/扁扁的心情(河注:薄薄的家信)/就留下了烙印。”《乡愁》的第一段抓住邮票这个物象,说小时候的乡愁,一个流亡学生的乡愁,是母亲从远方寄来的信件上贴着的那一枚邮票。这样写,对他说来,不但是很方便的,而且是很合情的,很合理的。
少年时期匆匆去了如烟云之过眼,未来的诗人渐渐长大了。40年代末,他随父母迁居香港,旋即去台湾,插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1952年毕业后,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出版,得到梁实秋的好评,名声大噪,同时入伍服役。1954年同未来的妻子小名咪咪的恋爱,有一首情诗《咪咪的眼睛》为证。1956年退伍,入东吴大学任教,结婚。两年后去美国留学进修,该算是新婚别。台湾基隆港上船,横渡太平洋,美国旧金山港登岸。身在异国,心在家里,捻弄着那一张窄窄的来程船票,乡愁顿起。不过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已经变了,慈母让位给新娘了。少恋母,长恋妻,人之常情啊。《乡愁》的第二段抓住船票这个物象,说长大后的乡愁,一个异国孤客的乡愁,是把他从新娘身边引走的那一张船票。这样写,对他说来,也是很贴切的,他写他自己的真实感受嘛。
1958年母亲去世,遗体火化。他把骨灰匣安放在窗台上的盆花丛里,写诗为母亲招魂,唤她的慈魂快快回来,回到这“火后的小城”里来,回到这“四方的空城”里来。在这一首《招魂的短笛》里,他对母亲的慈魂说:“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河注:他的母亲是江苏武进人)。/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梦见你的母亲。”余光中是个孝子,多有悼亡母的章句,写得十分感伤。送母亲的骨灰匣回她的故乡去入土安葬,这一孝思,迄今二十多年了,尚未实现,虽然春天已经来到了。那骨灰匣想来早已入土,大约是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圆通寺吧,因为他在一首诗里说,清明节扫墓日他听见母亲在圆通寺喊他。以常理推之,那里该有一方小坟吧。
邮票啊,船票啊,坟墓啊,这些物象里潜溶着多少哀愁啊!它们象征着距离:邮票,船票,空间的距离;坟墓,阴阳的距离,死生的距离。薄薄的一层混凝土,内外相隔,那么遥远,比千山万水的相隔更遥远啊!《乡愁》的第三段抓住坟墓这个物象,说母亲去世后留给他的乡愁,一个孝子的乡愁,是使他抱恨终天的那一方坟墓。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又变了,爱妻让位给亡母了。这一段是高潮,出奇制胜。读者为之惊愕,细细一想,悲从中来。我朗诵到这里,嗓子都颤抖了。
人到中年以后,阅历既多,五味尝遍,渐渐地看透了人世的诸般畸形怪相,于是不再好奇;渐渐地懂得了事业的艰难,于是雄心消泯。他的头脑里憧憬日少而回忆日多,愈来愈像反刍动物,常常咀嚼肚子里的旧闻往事,竟有回甜之感,于是“鸟倦飞而知还”,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白天忙着,不太觉得,到了夜间,故国故乡故园便频频地来入梦了。早晨醒来,梦去无痕,依然人在台北市厦门街的小巷中的一座古老的院子里。乡愁难遣,翻翻中国地图,神游太湖,溯江而上,直抵重庆市江北县悦来场,又沿江而下,看那“蒋山青,秦淮碧”的南京城,想起昔年那里有许多美丽的表妹……最可恼的是那一湾海峡,二指宽罢了,浅浅的一层海水比纸更薄,就是涉不过去。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再一变,变成了那可恼的海峡。《乡愁》的灵感也许是这样来的吧?
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腹稿里支起的第一个构架,很可能就是这样的。有了这个构架以后,便回头去翻查记忆的仓库,专找如海峡那样的象征着距离的物象。不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邮票啦船票啦坟墓啦之类的物象。于是用这些物象做横梁,仿照着第一个构架,又支起了下面三个构架:
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这便是《乡愁》的雏形了。第一个构架,就其意义而言,分量最重,虽然是先出,却做了结尾。何况按时间顺序排下来,也应该做结尾。诗人写过去,只是为了写现在。现在望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发愁呢,这才是全诗的落脚点。
余光中把《乡愁》归入他所说的“浅易之作”。他所说的“浅易之作”是指那些如《乡愁》一类的 “一读就懂”的诗,不是说“浅易”的一定不好。“浅”是文字浅显,“易”是容易读懂,他不反对“浅易”,但是,台岛那里“许多读者”“要求一首诗一读就懂”,却遭到他的反感。他说:“一个人如果只能读浅易的诗,就注定自己终身在诗国做匆匆过境的观光旅客。”这话恐怕说得太重了吧。除了写诗的内行,一般读者,各有各的事业,奔波忙碌,然疲役,偶有余暇,不去看电视看**看跑马看黄书,而去观光诗国,也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哪怕匆匆过境呢。对这样的读者,理当叩头称谢才是,不宜责之太重。何况台岛那里就是有些深奥得可厌的诗,不但一般读者叫苦,写诗的内行也说读不懂呢。例如张默的《无调之歌》,大诗人如洛夫者竟然都这样说:“这首诗我看了很久,看不太懂。”何况一般读者呢。要求浅易一些,一读二读三读终能读懂,而不是愈读愈头疼,难道不应该吗?
我之所以要向读者介绍《乡愁》,正是看中了它的“浅易”。而它的精巧的构思,溶哀愁于物象的本领,值得我们潜心揣摩,从中学习诗艺,乃是自不待言的了。
(选自《流沙河诗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四、《乡愁》赏析(李元洛)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组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 “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 “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席慕容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作者简介
席慕容(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等。新作《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容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一九九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
参考资料:
席慕蓉伤感诗句 经典语录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下面是语录网我Lynn整理的经典语录。(更多语录信息请关注语录网)
太多的人喜欢把一切都分成段落,每一个段落都要斩钉截铁地宣告落幕。而世间有多少无法落幕的盼望,有多少关注有多少心思在落幕之后也不会休止。我亲爱的朋友啊!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察觉,那生命里最深处的泉源永远不会停歇。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席慕容 《独白》
据说,潮汐的起伏是由于月光;岩岸的剥蚀,大多来自海岸。 ——席慕容 《一首诗的进行》
一生或许只有几页,不断在修改与誉抄的诗稿。 从青丝改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 ° ——席慕容
在四十五岁的夜里 忽然想起她年轻的眼睛 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 丛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 林外阳光眩目 而她衣裙如此洁白 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 满是浮云的天空 还有那满耳的蝉声 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 ——席慕蓉 《青春》
把所有的字句 都托付给 一个恍惚的名字 把已经全然消失的时光 都拿出来细细丈量 反复排列 成行 一切都只因为 那会染 会洗 会润饰的 如水的月光 ——席慕蓉 《最后的借口》
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 再现的 只是些沧桑的 日月和流年 ——席慕容
终于长大了 终于脱离了苦海了 那个苦海一样的时代 恶梦一样的时代 要上数学 上物理课的时代 我终于不必再回去了 ——席慕蓉 《几何惊梦》
为什么即使已经是结伴同行,每个人依然不肯说出自己真正的姓名。 ——席慕容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难道 难道不是 在爱着那不复返的青春 那一朵 还没开过就枯萎了的花 和那样仓促的一个夏季 那一张 还没着色就废弃了的画 和那样不经心的一次别离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不然 不然怎么会 爱上 那样不堪的青春 ——席慕蓉 《无怨的青春》
年轻的时候,心中的阴影来自那对前路的茫然无知,一切都没有启示与征兆,是的,在这样美丽的夜晚里,生命是可以包含着月光,却不得不在同时也包含了一层透明的哀伤。 ——席慕容
在那雷电交汇的刹那,为什么,一定要是你,从我身后静静走来,一直走进我的心中央。 ——席慕蓉 《时光九篇》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她。 ——席慕容 《无怨的青春》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我喜欢那样的梦 在梦里 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 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 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和感激 胸怀中满溢著幸福 只因为你就在我眼前 对我微笑 一如当年 我真喜欢那样的梦 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 却又觉得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席慕蓉 《初相遇》
我用一生 来思索一个问题 年轻时 如羞涩的蓓蕾 无法启口 等花满枝丫 却又别离 而今夜相见 却又碍着你我的白发 可笑啊 不幸的我 终于要用一生 来思索一个问题 ——席慕蓉 《无怨的青春》
月光下,多希望能够练就一种明快而又缠绵的刀法,好能在岩岸上雕镂出深深浅浅的纹路。为我们那坚持而又无望的等待,蚀刻成一幅又一幅光影分明的记忆插图。 ——席慕容 《迷途诗册》
非别离 不再相见 并不一定等于分离 不再通音讯 也 并不一定等于忘记 只为 你的悲哀已揉进我的 如月色揉进山中 而重逢 夜凉如水 就会触我旧日疼痛 ——席慕蓉 《席慕蓉经典作品》
时间是个很怪的东西,一天可以是一分钟,也可以是一万年,要是时间想让你伤心的时 候,他就把一天变成一万年,要是时间捉弄你,不通知你厄运就要来的时候,一天就变成一 分钟。 ——席慕容 《透明的哀伤》
艺术品 是一件不朽的记忆 一件不肯让它消逝的努力 一件想挽回什么的欲望 是一件流着泪记下的微笑 或者 是一件 含笑记下的悲伤 ——席慕蓉 《席慕蓉经典作品》
那夜的山林都曾含泪聆听,聆听我简单而又美丽的心灵,却无法向我警告,那就在前面窥伺着的种种曲折变幻的命运。 目送着我逐渐远去,所有的冷杉都在风里试着向我挥手,知道在路的尽头,必将有怆然回顾的时候。 怆然回顾,只见烟云流动,满山郁绿苍蓝的树丛。 ——席慕蓉 《透明的哀伤》
求佛能让你长在我每天眺望远方的那扇窗前,静静凝视你每天的来来往往每天的喜怒哀乐,直到老死。在阳光下郑重地开满花儿,将我前世的今生的来世的期待都写在花瓣中叶子里。你可知道,那纷纷扬扬的叶子是我多长、多长的思念;你可知道,那落英缤纷的花瓣是我多久、多久的眺望。 ——席慕蓉
我已无诗 世间也再无飞花 无细雨 尘封的四季啊 请别哭泣 ——席慕容 《请别哭泣》
生活是一种不断的竞争和自我的超越。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全部的投入,千万不要存着一种“客串”的心理,得过且过地混日子,那是最划不来的事了。 ——席慕容 《流泪的春天》
这个槭树下的家,就该是我多年来所渴望着的那一个了吧。不过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过种了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春去秋来,岁月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变化,而在这些极有规律的变化之中,树越长越高,我的孩子越长越大,我才发现,原来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着极丰盈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感动与感谢。 ——席慕蓉 《槭树下的家》
年轻时的你我已是不可再寻了,人生竟然是一场有规则的阴差阳错。所有的一些都变成一种成长的痕迹,抚之怅然,但却无处追寻。只能在一段一段过去的时光里, 品味着一段有一段不同的沧桑。可笑的是,明知道演出的应该是一场悲剧,却偏偏还要认为,在盈眶的热泪之中,仍然含有一种甜蜜的忧伤。 ——席慕容
我们并不是要去争夺,也不是要去刻意表现,我们只是想在自己这一段生命里做一次我们自己。我们可以用很多的时间来尽量做好一个女性应该做好的那些角色,就像男性也要做好丈夫与父亲的角色一样。但是,我们也有权利给自己另外走出一条路来,在这条路上,我们只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我们应该有权利在某些时刻里,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生命。 ——席慕蓉 《槭树下的家》
我一直相信,世间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爱情: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和绝对的美丽。假如我能享有这样的爱,那么,就让我的诗来作它的证明。假如在世间实在无法找到这样的爱,那么,就让它永远地存在我的诗里,我的心中。 ——席慕容 《一条河流的梦》
深绿是浅绿的弟弟。 ——席慕蓉
所有结局都已写好。 ——席慕蓉
岁月忽忽已晚,有人犹在觅路关山 ——席慕容 《最后的折叠》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席慕容 《邂逅》
人与人之间的深入了解,必须是一对一的长期来往,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也是这样。 而如今,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 在匆匆走过的探看者的笔下, 却都无可避免地被矮化窄化成为一种极表面的奇风异俗了。 ——席慕蓉 《金色的马鞍》
我也因此而有了一些在今日来说也许不是很合时宜的反省——虽说世界应该大同,然而,在大同之中,小异也是美好的。如果能保有些少的差异,或者是由于血脉, 或者是由于文化,或者甚至只是由于生命中共同的际遇,能让自己在某些时刻里,非常紧密地属于一个限定的族群,其实也是值得珍惜的幸福。 ——席慕蓉 《金色的马鞍》
我真的是在爱着你吗 不然 怎么会爱上 那样不堪的青春 ——席慕容
不但是「不知道」,而且并不以为这种「知道」有什么必要。 这就是我想要标示的「心理的距离」。 大多数人其实很安于这种「无知」的状态。 当然,在「无知」只是造成隔阂与误解之时,最多不过是不相往来罢了 ——席慕蓉 《金色的马鞍》
可是,我如何能做到呢如何能不寻求依附在我的心里,不是一直有着你么 你是一艘小小的张着白帆的船,停泊在我心中一个永不改变的港湾。 我对你永远有着一份期待和盼望。 ——席慕蓉 《白帆》
当我们爱上某部**的时候,也许只是爱上那部**前的自己。 ——席慕容 《胡凡**的故事》
仍然是当年那样的天气,仍然是当年那种方向,有些事情明明好像已经忘了,却能在忽然之间,排山倒海的汹涌而来,在一种非常熟悉又非常温柔的气味里重新显现、复苏,然后紧紧的抓住我的心怀,竟然使我觉得疼痛起来。 ——席慕蓉 《池畔》
;求张晓风或者席慕容的散文3篇加上大约200个字的点评赏析 谢啦 !
1
一条河流的梦
一直在被宠爱与被保护的环境里成长。父母辛苦地将战乱与流离都挡在门外,竭力
设法给了我一段温暖的童年,使我能快乐地读书、画画、做一切爱做的事。甚至,在我
的婚礼上,父亲也特地赶了来,亲自带我走过布鲁塞尔老教堂里那长长的红毯,把我交
给我的夫君。而他也明白了我父亲的心,就把这个继续宠爱与保护我的责任给接下来了。
那是个五月天,教堂外花开得满树,他给了我一把又香又柔又古雅的小苍兰,我永
远都不会忘记。
因此,我的诗就为认识我们朋友间一个不可解的谜了。有人说:你怎么会写这样的
诗?或者:你怎么能写这样的诗?甚至,有很好的朋友说“你怎么可以写这样的诗?”
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一直相信,世间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爱情:绝对的宽容、绝对的
真挚、绝对的无怨、和绝对的美丽。假如我能享有这样的爱,那么,就让我的诗来作它
的证明。假如在世间实在无法找到这样的爱,那么,就让它永远地存在我的诗里,我的
心中。
所以,对于写诗这件事,我一直都不喜欢做些什么解释。只是觉得,如果一天过得
很乱、很累之后,到了晚上,我就很想静静地坐下来,写一些新的或者翻一翻以前写过
的,几张唱片,几张稿纸,就能度过一个很安适的夜晚。乡间的夜潮溼而又温暖,桂花
和茉莉在廊下不分四季地开着,那样的时刻,我也不会忘记。
如果说,从十四岁开始正式进入艺术科系学习的绘画是我终生投入的一种工作,那
么,从十三岁起便在日记本上开始的写诗就是我抽身的一种方法了。两者我都极爱。不
过,对于前者,我一直是主动地去追求,热烈而又严肃地去探寻更高更深的境界。对于
后者,我却从来没有刻意地去做过什么努力,我只是安静地等待着,在灯下,在芳香的
夜晚,等待它来到我的心中。
因此,这些诗一直是写给我自己看的,也由于它们,才使我看到自己。知道自己正
处在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所有繁复的花瓣正一层一层地舒开,所有甘如醇蜜、涩如黄
连的感觉正交织在我心中存在。岁月如一条曲折的闪著光的河流静静地流过,今夜为二
十年前的我心折不已,而二十年后再回顾,想必也会为此刻的我而心折。
我的蒙古名字叫做穆伦,就是大的江河的意思,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如果所有的时
光真的如江流,那么,就让这些年来的诗成为一条河流的梦吧。
感谢所有使我的诗能辑印成册的朋友。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而晓风在那样忙碌
的情况之下还肯为我写序,在那样深夜的深谈之后,我对她已不止是敬意而已了。
2
有月亮的晚上
我一个人走在山路上山路上。
两旁的木麻黄长得很高很高,风吹过来,会发出一种使人听了觉得很恍惚的声音,一阵强一阵弱的,有点象海潮。
海就在山下,走过这一段山路,我就可以走到台湾最南端的海滩上。夜很深了,路上寂无一人,可是我并不害怕,因为有月亮。
因为月亮很亮,把所有的事物都照得清清朗朗的,山路就象一条回旋的缎带,在林子里穿来穿去,我真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
假如我能就这样一直走下去的话,该有多好!
不过,当然,我是不能这样的。我应该回到旅馆房间里去。因为,这个白天我已经在海边画了一天了。明天早上,还要和另外几位朋友一起到山里面去写生的,我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回房间去洗澡、睡觉,好准备明天的来临。
可是,我实在不想回去,这样的月夜是不能等闲度过的。在这样的月夜里,很多忘不了的时刻都会回来,这样的一轮满月,一直不断地在我生命里出现,在每个忘不了的时刻里,它都在那里,高高地从清朗的天空上俯视着我,端详着我,陪伴着我。
白昼的回忆常会被我忘记,而在月亮下的事情却总深深地刻在我心里,甚至连一些不相干的人和事也不会忘。
就好象有一年在瑞士,参加了一个法文班的夏令营,在山里一幢古老的修道院里住了十天,学生里有东方人也有西方人,几天下来就混熟了。有个晚上,十几个人一起到教堂后面的树林里去散步。那天晚上月亮就很亮,可是在林子里的我们起先并不太觉得,等到从林子里走出来面对着一大片空阔的草原时,才发现月亮已经将整座山、整片草原照耀得如同白昼。比白昼更亮的是一种透明的水绿色的光晕,在山间在草丛里到处流动着,很亮可是又很柔,象水又有点象酒。
我们都静下来了,十几颗年轻的心在那时都领会到一点属于月夜特有的那种神秘的美丽了。没有人舍得开口,大家都屏息地望着周围,都象都希望能把这一刻尽量记起来,记在心里。
然后,一个从爱尔兰来的男孩子忽然兴奋地叫起来:
“跑啊!看谁先跑到那边的林子里去!”
是啊!跑啊!在这一片月色里,在这一片广大的草坡上,让我们发狂地跑起来,用我们所有的力气,一直跑到对面的林子里,对面的阴影里去吧!
大家都尖叫着往前冲出去了,我动作比较慢,落在他们后面,可是仍然嘻嘻哈哈地跟着跑。这时候,前面人群里的一个男孩子回头对我笑着喊了一句:
“快啊!席慕蓉,我们等你!”
我怔了一下,不知道他怎么会晓得我的名字的。我只知道他是在苏黎世大学读工科的一个中国同学,白天上课时他总是从在角落里,从来没和我说过一句话。
那时候,我连他姓什么也不清楚,而在他回过头来叫我的那一刹那,我却忽然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月光一他微笑的面容非常清晰,那样俊秀的眉目是在白昼里看不到的。我说出来是什么原因,可是,在那天晚上,月下的他回头呼唤我时的神情,我总觉得在什么时候见过一样:一样的月、一样的山、一样的回著头微笑的少年。
当然,那也不过只是一刹那之间的感觉而已,然后我就一面挥手,一面脚下加劲地赶上,和他们一起横越过草原,跑进了在等待着的那片阴暗的树林里了。
那天晚上以后的事我都记不起来了,我想,大概不外乎风比较大了,天比较冷了,夜比较深了;然后,就会有比较理智的人提议该回去了,大概就是这样了吧?世间每一个美丽的夜晚不都是这样结束的吗?
我以后一直没再遇到过那个男孩子,但是,有时候,在有月亮的晚上,我常会想起一些相似的月夜,也就常会想起他来。好多年也这样过去了。
回国以后,有一次,在历史博物馆开画展,一对中年夫妇从人丛中走过来向我道贺,交谈之下,才知道男的曾和我在瑞士的夏令营里同过学,忽然间想起来他就是那天晚上那个月光下回头向我呼唤的少年,眉目之间,依稀仍留有当年的模样。我一下子兴奋起来,大声地问他:
“你记不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在月亮底下赛跑的事?”
他思索了一下,然后很抱歉地说:
“对不起,我完全想不起来了。我倒记得在结业典礼上我们中国同学唱茉莉花唱走了音,你又气又笑的样子。”
我记得的事情他不记得,他记得的事情我却早都忘了,多无聊的会晤啊!他的太太很有耐心地听着我们交谈,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笑容,可是,有些话,我能说出来吗?面对着眼前这一对衣着华丽、很有风度的夫妇,我能说出我那天晚上的那种感觉吗?如果我说了,会引起一种什么样的误会呢?
当然,我没有说,我只是再和他们寒喧几句就握别了,听男的说他们可能要再出国,再见面又不知道会是哪一年了。当时,在他们走后,我只觉得很可惜,如果能让他知道,在如水般流过的年华里,有一个人曾经那样清晰地记得他年轻时某一刹那里的音容笑貌,他会不会因此而觉得更快乐一点呢?
月亮升得很高,我已经快走到海边了,木麻黄没有了,换成了一丛一丛的 麻,在岩石间默默地虬结著。它们之中有好多开花了,又长又直的花梗有一种很奇怪的造型,月亮在它们之上显得特别的圆。
海风好大,把衣服吹得紧紧地贴在身上,我恐怕是该往回走了,到底,我已不再是年轻时的那个我了。
心里觉得有点好笑,原来,不管怎么计划,怎么坚持,美丽的夜晚仍然要就此结束,仍然要以回到房间里,睡到床上去做为结束。这么多年来,遇到过多少次清朗如今夜的月色,有过多少次想一直走下去的念头,总是盼望着能有人和我有相同的感觉,在如水又如酒的月色里,在长满了萋萋芳草的山路上,陪着我一直不停地走下去,走下去,让所有的事物永远不变,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刻。
而从来没有一次能如愿。总是会有人很理智又很温柔地劝住了我,在走了一半的路上回过头去。总是会有人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才对。总是会有人笑我,说我所有的是怎样痴傻的念头啊!
而今夜,没人在我身旁,我原可以一直走下去的。可是,我仍然也只能微笑地停了下来,在海滩与近咫尺的海水之前停了下来。浪潮轻轻地打到沙岸上,发出叹息一样的嘶声,而我对一切都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事,仍然只有转过身来,往来路走回去。
不过,今夜的我,到底是比较成熟些了吧,我想,其实,我也不必为一些没能说出的话,或者没能做到的事觉得可惜。我想,在我自己的如水流过的年华里,也必然会有一些音容笑貌留在一些不相干的人的心里了吧。日子绝不是白白地过去的,一定有一些记忆是值得珍惜,值得收藏的。只要能留下来,就是留下来了,不管是只有一次或者只有一刹那,也不管是在我知道的人或者不知道的人的心里。
世事应该就是这样了吧。
月亮在静静地端详着我,看我微笑地一个人往来路走回去。
3、窗前的青春
青春有时候极为短暂,有时候却极为冗长。我很知道因为,我也曾如你一般年轻过。在教室的窗前,我也曾和你一样,凝视著四季都没有什么变化的校园,心里猜测著自己将来的多变化的命运,我也曾和你一样,以为,无论任何一种,都会比枯坐在教室里的命运要美丽多了。
那时侯的我,很奇怪老师为什么从来不来干涉,就任我一堂课,一堂课的做着梦。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样,微笑着,从我们年轻饱满的脸上,在一次次地重读着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青春呢。
席慕容《窗前的青春》赏析
青春,在飞扬的时光中消逝。
重新再读,在自己的相片中,飞扬著青春情思的少男少女脸上。一切重新倒带。
如果,有什么可以让我哭让我笑的话,那就是走过的如花岁月。那时,大家都如风飘扬,在青春的年华中打马而过;那时,大家都很纯洁,在月光和微风中敞开自己。生命,如同一场真实的**,慢慢流淌。
人人都说,席慕容有着圆融丰满的人生。在她平和而珍惜的心态下,青春具有了立体感。教室里的青春是少年男女的一个优美而纯洁的梦,在窗前,在老师的微笑默许下,学生做着一个又一个天马行空的梦。在想象和回忆中,老师和同学都在品味着不一样的人生。
生活,有滋有味。
在作者的笔下,青春如同五彩斑斓的梦在不断的展开。里面的人物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享受着生活带来的种种。让人在阅读之余钦羡不已。作者把自己放进一个课堂中,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感受学生的思想和微笑,回忆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角色的对调,对比的应用,使人物丰富而有立体感,把作者心中那种平和而感恩的心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月色下微微感叹,感叹那逝去的如水青春。
“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样,微笑着,从你们年轻饱满的脸上,在一次次地重读著那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青春呢。”透明的心境,在悠长的字句中变成了经典。这是作者的心境,也是所有经历过青春年华的人的珍惜的心境。如果,有什么值得让我们回味的话,那就是这里。
读席慕容的文章,细小的字句在千回百转中流淌心中。那不一般的思绪,在心中渐渐沉淀,形成一股细流。点点滴滴,在心中成为永恒。
求席慕容、张晓风、余秋雨的散文花之笔记 步下红毯之后 圣诞之拓片 洞庭一角 乡关何处 千年庭院 十万进士 信客 长者 西湖梦 贵妃傩
张晓风,席慕容,丁立梅哪个的散文写的好席慕容的好,带着淡淡的忧伤,我很喜欢
张晓风散文赏析《行道树》
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和《敬畏生命》等文章是她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在她的文章中赋予了平凡而普通的行道树以人的思想、情感,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索与探索。文中处处写树,但又笔笔写人,字字关情。文中写行道树的生存环境,内心的痛苦、神圣的责任,实际上都是作者人生积淀与社会阅历的浓缩。在张晓风的笔下,行道树是一个无私奉献、心胸豁达的形象,这些是作者赞扬的,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意义。
我们都是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我们的生活能如此的美好而快乐,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的存在。他们承受着痛苦,努力追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创造著世界的奇迹;他们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有一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自己,世界将永远充满阳光。
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
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
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早在1977年,时年36岁的张晓风,就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1981年,当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
张晓风的散文艺术创作历程,又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前后衔接的段落。
第一个段落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她以一个聪颖纯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个段落,犹如小溪奔向了风云激荡、爱恨交织、浊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乡石》(1977)、《步下红毯之后》(1979)至《你还没有爱过》(1981)为标志,可视为由第一个段落到第二个段落的过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时间幅度较长,《再生缘》(1982)也可视为是这一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从你美丽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庑渐趋廓大,犹如从湖泊递变为壮阔浩渺的大海。我们姑且在这里作一个假定,如果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在第二个段落就打住了,她虽然仍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优秀的女作家之一,是一位从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里突破出来的闯将,但终究还不是一位拥有很大原创性光荣席位的散文大家。
张晓风散文艺术的原创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为起点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创意的生成,以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诞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这位女作家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绩。她走上这一条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道路,有一个从并不全然自觉到完全自觉,从不尽完善到圆融浑成的过程,但却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
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
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早在1977年,时年36岁的张晓风,就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1981年,当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
张晓风的散文艺术创作历程,又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前后衔接的段落。
第一个段落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她以一个聪颖纯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个段落,犹如小溪奔向了风云激荡、爱恨交织、浊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乡石》(1977)、《步下红毯之后》(1979)至《你还没有爱过》(1981)为标志,可视为由第一个段落到第二个段落的过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时间幅度较长,《再生缘》(1982)也可视为是这一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从你美丽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庑渐趋廓大,犹如从湖泊递变为壮阔浩渺的大海。我们姑且在这里作一个假定,如果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在第二个段落就打住了,她虽然仍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优秀的女作家之一,是一位从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里突破出来的闯将,但终究还不是一位拥有很大原创性光荣席位的散文大家。
张晓风散文艺术的原创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为起点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创意的生成,以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诞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这位女作家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绩。她走上这一条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道路,有一个从并不全然自觉到完全自觉,从不尽完
张晓风散文集《描容》赏析夜读晓风散文,为那美丽的文字和美丽的情怀而感动。
“校车过中山北路,偶然停在红灯前。一阵偶然的阳光把一株偶然的行道树的树影投
在我的裙子上。我惊讶的望着那参差的树影——多么陌生的刺绣,是湘绣还是苏绣
然后,绿灯亮了,车开动了,绣痕消失了。
我那一整天都怀抱着满心异样的温柔,像过年时乍穿新衣的小孩,又像猝然间被黄
袍加身的帝玉,忽觉自己无限矜贵。”
“在乡间的小路边等车,车子死也不来。
我抱书站在那里,一筹莫展。
可是,等车不来,等到的却是疏篱上的金**的丝瓜花,花香成阵,直向人身上扑
来,花棚外有四野的山,绕山的水,抱住水的岸,以及抱住岸的草,我才忽然发现自己
已经陷入美的重围了。
在这样的一种驿站上等车,车不来又何妨事不办又何妨
车是什么时候来的我忘了,事是怎么办的,我也忘了,长记不忘的是满篱生气勃
勃照眼生明的黄花。”
她有着这样一颗容易感动容易快乐的心!这样雅致的情怀!裙子上参差的树影能让她一整天都怀抱着满心异样的温柔,疏篱上的金**的丝瓜花能驱散琐碎的小烦恼,并让她长记不忘那明媚之美。
文人的心大抵都是这样柔软,常人眼里平凡不过的事物,却能让诗情画意在他们心里荡漾开来。美好快乐的心境像清泉般滋润着他们的生活。
席慕容与张晓风的散文或诗歌风格有何区别
当然是席慕容的诗歌比较好了
她的一本诗集非常的出名就是七里香那本集子。
不过在散文上来比,张晓风的更具美感和情调,而且她的文字非常的流畅。而且表达的主题都是非常的生活化。比之席慕容的那种纯粹的抒 感,她的散文感觉哲理集中性。
记得席慕容的有篇散文里说,她侄女非常喜欢张晓风却不看她的书
这2位虽说是同个时代的散文家,席慕容比张晓风更为出名,胜在她的诗,非常童真具有感染力。
但是张晓风的散文更融合席慕容的诗歌的诗意和散文特别的生活哲理性。
所以看席慕容的诗
看张晓风的散文
这是我建议的哈
外面盗版席慕容的书很多
张晓风的书则少见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出正版书没
我以前都是在旧书店去淘张晓风的书
现在很少见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席慕容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选、张晓风散文选哪个好看你是女性的话,我觉得席慕容比较合适,朱自清是散文倒是业界评价很高,但我个人不喜欢,时代局限比较大,张晓风的也较哲思,席慕容文字美感更好。
张晓风经典散文摘抄加赏析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春天必然会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齧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席慕容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席慕容的散文赏析,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席慕容的散文赏析一人生,竟是一场有规律的阴错阳差。所有的一切都变成成长的痕迹,抚之怅然,但却无处追寻。只能在一段一段过去的时光里,品味着一段又一段的不同的沧桑。可笑的是,,明知道演出的应该是一场悲剧,却偏偏还要认为,在盈眶的热泪之中,仍然含有一种甜蜜的忧伤。
这必然是上苍给予所有无缘人的一种补偿吧。生活因此才能继续下去,才会有那么多同样的故事在几千年之中不断地上演。而在那些无缘人的心里,才会常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模糊的愁思吧。
突然间我才发现:原来不管我怎样热爱我的生活,不管我怎样惋惜与你的错过,不管我怎样努力地要重寻那些成长的痕迹;所有的时刻仍然都要过去。在一切痛苦与欢乐之下,生命仍然要静静地流逝,永不重回
席慕容的散文赏析二我一直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早有安排,只是时机没到时,你就不能领会,而到了能够让你领会的那一刹那,就是你的缘分了。
有缘的人,总是在花好月圆的时候相遇,在刚好的时间里明白应该明白的事,不多也不少,不早也不迟,才能在刚好的时刻里说出刚好的话,结成刚好的姻缘。
而无缘的人,就总是要彼此错过了。若真的能就此错过的话倒也罢了。因为那样的话,就如同两个一世也没能相逢的陌生人一样,既然不相知,也就没有得失,也就不会有伤痛,更不会有无缘的遗憾了。
遗憾的'是那种事后才能明白的“缘”。总是在互相错过的场合里发生,总是在擦肩而过之后才发现,你曾经对我说了一些盼望已久的话语,可是,在你说话的时候,我为什么听不懂呢?而当我回过头来在人群中慌乱的重寻你时,你为什么又消失不见了呢?
年轻时的你我已是不可再寻的了,人生竟然是一场有规律的阴错阳差。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一种成长的痕迹,抚之怅然,但却无处追寻。只能在一段一段过去的时光里,品味着一段又一段不同的沧桑。可笑的是,明知道演出的应该是一场悲剧,却偏偏还要认为,盈眶的热泪之中仍然含有一种甜蜜的忧伤。
这必然是上苍给予所有无缘的人的一种补偿吧。生活因此才能继续下去,才会有那么多同样的故事在几千年之中不断的上演,而在那些无缘的人的心里,才会常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模糊的愁思吧。
席慕容的散文赏析三作者所欲传达的信息,无非是无怨的青春与无瑕的美丽。但何以获得呢?尤其,当人在彼是已然怨了,爱上已然有了瑕疵了,如何复无瑕?与此我们并非无路可寻,而正可以经由事后的省思、觉悟,而重征彼时本有的纯洁晶莹,真的,往事本来纯净,而所有的瑕疵只是人自己“莫须有”的妄加。正如在《入歌的行板》中,我们憬悟永恒。是的,那永恒已经铸成,所欠的,也只有读者的心领神会了。
岁月的流逝,青春不再,在陷落的惊悸中,人需得却破解着亘古的谜题。但爱的力量造就了种种不朽,雨夜里凄冷的流泪,开晴世界里激奋的乞求,一切可爱的,不都源于这人类满怀冲动的时节——青春。
春天怜爱小草,造就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天地;夏天钟爱蝉儿,成全了那朴实短暂的丝丝绵绵;秋天痴爱落叶,终结了从容淡漠的不悔精神;冬天恋爱孤雁,留下了那无法追忆的似水年华······
是的,我们不该吝啬青春。
纵使她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是否也应该细细品味;纵使她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我们是否也应该让她永不老去。
或许是吧,无怨的青春,无悔的青春,我们又复何求?
青春是早晨的太阳,她容光焕发,灿烂耀眼,所有的阴郁和灰暗都遭到她的驱逐。
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机,是不会泯灭的希望,是一往无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辉煌的色彩……
(1)渡 口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 山川庄严温柔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华年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无怨的青春
在年青的时候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她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 那麽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
也要好好地说一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著感谢
感谢她给了你一份记意
长大了之后 你才会知道
在蓦然回首的一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 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岗上那静静的晚月
(2)悲 歌
今生将不再见你
只为 再见的
已不是你
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
再现的 只是些沧桑的
日月和流年
野 风
就这样地俯首道别吧
世间哪有什麽真能回头的
河流呢
就如那秋日的草原 相约著
一起枯黄萎去
我们也来相约吧
相约著要把彼此忘记
只有那野风总是不肯停止
总是惶急地在林中
在山道旁 在陌生的街角
在我斑驳的心中扫过
扫过啊 那些纷纷飘落的
如秋叶般的记
(3)友人书
那辜负了的
岂仅是迟迟的春日
那忘记了的
又岂仅是你我的面容
那奔腾著向眼前涌来的
是尘封的日 尘封的夜
尘封的华年和秋草
那低首敛眉徐徐退去的
是无声的歌
无字的诗稿
(4)盼 望
其实 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没要求过 你给我
你的一生
(5)信 仰
我相信 爱的本质一如
生命的单纯与温柔
我相信 所有的
光与影的反射和相投
我相信 满树的花朵
只源於冰雪中的一粒种子
我相信 三百篇诗
反复述说著的 也就只是
年少时没能说出的
隰模溶诗珍藏版
1,如果爱可以解释,誓言可以
如果你遇到,你可以重新安排
好了,生活会更容易
如果,有一天
我终于可以在你忘记
然而,这不只是一个传说故事
也不明天上演戏剧
我无法找到原来那么你删除了一笔
- 席慕容“错误”
2。
如何满足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有佛前求了五百年的
让交界处的一些尘缘
佛于是,我变成一棵树
长在路边,你必须通过
小心地在阳光下盛开
朵朵所有我过去生活的希望
当你接近你听
我等待的热情的颤动之叶
而当你终于无视过去
关你后面的地板上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的
我枯萎的心
正因为意识六月回顾,使我思君晚上与朝鲜
- 羲模熔“古乐府”
3。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一个人,
请你,你必须被视为温和的。
无论你爱怎么长或短,
如果你总是温柔的治疗,
所有的时间,将一个完美无瑕的美丽。
如果强行分离,但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说再见,
必须保持在我的心里感谢他给了你一个内存。
长大了,你就会知道,当我回头看的那一刻,
无怨的青春将不后悔
丘陵轮静静的满月。
- 西安慕容无怨无青年
4。
我夏河盛开,
希望你能看到现在。
风化尚未侵蚀,
秋天尚未淋漓。
青涩的季节已离我远去,
我有汤亭亭,不用担心,也害怕。
现在,它是
最美丽的时刻
沉重的大门已被锁定,
后香喷喷的笑容,
谁知道我的莲花心。
想念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了,即,
已经晚了
- 席慕蓉戎“莲的心。”
5。
由于咸丰年间
曾经有过同样的故事
弹箜篌的女子也是16本
或今晚我
那个女人
数千名钢琴箜篌等待
一个柔和谦卑的灵魂
樱花烂漫的浪费哭了
同一个人
这样,即使我的眼泪不笑我弱
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
在一棵大树下,充满着玉兰了
多少次离别
在这个温暖的春天的夜晚
有许多美丽的声音唱古相思曲
- 羲模熔“古相思曲
6。
如果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个
只有满足您
只有在亿万光年的那一刻,
时刻,所有的甜蜜和哀怨
因此,让这一切发生
曾经出现在瞬间
我鞠躬致谢所有地球上的帮助
让我满足你和你的离别
神决定了谁完成一首诗
然后,慢慢地变老
- 席慕容“生死抉择”
7。
在他的眼里你伤心画
我会迷失并把它放在额头上
你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拐角处,通过我们的
冷漠,不再熟人的
啊
亲爱的朋友们
不要有委屈的时光改变了人们的脸
我们自己是化妆师
- 席慕容“邂逅”
8。
“我一直期待着一个美丽的爱情
所以,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你
我一直在寻找的方式徘徊
没料到回头看时,
你永远略有年轻
不要稍微远离你在我心中
春天来了,当他们反复吟唱
滨江路上的灰沙燕说
那丽水街月光
谁捡到茉莉,晨园
渡船头风刮起裙裳
在风中荡漾,然后下降
年深深埋在土壤中琥珀
回顾我的失落感的灰色黎明前
亲爱的朋友们
是鸟必要自焚变凤凰
它是必要的无知青年
爱,必须和悲伤
- 席慕容“再回首”
9。
总想
20岁,月光
回来
重新生活的时间
但
商务风
唐雨
有多少枝花
休闲女孩的数量
,他们拨回玉阶未来
只有在空切的玫瑰
进瓶
- 席慕容的诉求千年“
10。
那女子涉江下开采芙蓉
不过,昨天,并称此事
当你在河上的白云
但是,只留下
第一个匿名的诗
所以,今天我体验
在那里,有什么区别
送给我爱的眼泪
,但是当你回头看
恍如一梦
- 席慕容“启蒙运动”
11。
我喜欢暮暮荒野
在这个时间点
所有的颜色都被安静
而在黑暗中尚未到达
在山上,从于绿里奇迹
有一个最后一笔激情
我也很喜欢暮暮的生活。
在这个时间点
所有的故事已经成型
但结果还没有到来
我再次微笑回头
求下沉,我的损失是悲怆的心
- 羲模熔“暮光之歌”
12。
我知道所有美好的拒绝,不为谁停留。
所以,我把我的爱和忧伤挂在墙上展览
和销售
- 席慕容“展览”
13。
为什么我爱你怎么样
海淹没
海滩席卷了我的生活
但是,退休后因为急着
推出了青年
推出了青年
棚天空的星星
山树欲静
我的脚已经不是昨天说,水
风清云淡
在当晚的山顶上野百合传播
谁在月光下变成月桂树
可以逃脱每天晚上的想法
- 席慕容的桂冠欲望“
14。
这是不
担心
我答应你,雾散了最好的
我离开
通过全面的新茶,相思
我知道后的小径,
前的斜率通过芒草茂密的墙
就像我知道垂直峰值
生命必须从茂密的死亡
所以,如果我在有雾的角落
略一犹豫,或偶尔写
关于爱情的诗歌
事实上,有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一些不应该被遗忘的生活邀请
我答应你只是在等待
翟红烧雾散,才是最好的
- 席慕容“招揽生命”
席慕容,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名字,是中国文坛上备受瞩目的诗人、作家和歌手。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其中,他的一首诗《山月》更是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成为了许多人寄托思念的诗篇。
席慕容与《山月》
席慕容的诗歌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意蕴深邃而著称,而《山月》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思念中的心情,诗歌中的山月更是成为了寄托思念的象征。在席慕容的笔下,山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景观,而是一种深深的情感寄托。
诗歌中的“山月照弹琴,流水怨慕音”,表达了诗人在思念中的孤独和无助,但又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思念之情。席慕容的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山月的寄托意义
对于很多人来说,山月是一种寄托思念的象征。无论是远离家乡的游子,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分隔两地的情侣,都会在山月的照耀下寄托着自己的思念之情。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而山月的寄托意义,不仅仅是一种对远方的向往,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在思念中,我们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更加热爱生命。
如何欣赏席慕容的诗歌
欣赏席慕容的诗歌,需要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和一份对生命的热爱。以下是一些欣赏席慕容的诗歌的方法:
1读懂诗歌的意境
席慕容的诗歌意境深远,需要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去感受其中的情感。在阅读诗歌的时候,不要只看表面的文字,而是要深入其中,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感受自然之美
席慕容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他的诗歌中的自然景观往往是与情感和思想相结合的。在欣赏席慕容的诗歌时,不妨感受一下自然之美,感受一下自然对我们的启示和教导。
3感受生命之美
席慕容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他的诗歌中的情感往往是与生命相结合的。在欣赏席慕容的诗歌时,不妨感受一下生命之美,感受一下生命对我们的启示和教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