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西去看胡杨

一路西去看胡杨,第1张

我剥开了第十三个桔子,傍晚在水果店我一共买了二十个,路上送出去两个,桌子上还剩下五个,不知不觉中我竟然消灭了那么多。桌上小山般的堆了一堆的桔子皮,黄黄绿绿的,让我想起不久前十一长假时去看的胡杨林。

时间回到国庆长假前的那个夜晚,当时已经很晚了,在时针偏离九点有段距离但还未到十点的时候,我收到了阿城的微信消息,她说金塔之行,我希望你也来。在接到那句消息前的一个小时我们在谈论一件事情,并且最后还得出一个结论——对阿城我真的是没办法拒绝。但这次我很快地拒绝了,可是没几分钟我就后悔了,最后经过几分钟的犹豫,我最终还是决定去。但是,那个时候我还在为一个项目加班,同时我面临的困难是行李没准备,第二天的火车票也没买。以我有限的人生经验来看,在黄金周不做万全准备的外出无异于自我摧残,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在那几分钟的犹豫里,我脑海里闪现过很多想法,去与不去,相互拉扯,最后决定要去的理由有三点:一是基于对阿城的信任,二是逃避工作,三是选择去相比不去会收获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我们的第一站是西宁,跟着汹涌的人群走出西宁站的时候,我还没从熬夜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但我很快就发现,这是个安静的城市。没有大城市的傲慢,也没有小城市的排外,有的只是温和。走在西宁的街上,我只觉得熟悉,自从在中心广场吃了当地人自己做的酸奶后,剩下的一整个下午我们都坐在广场边上发呆。西宁的天很蓝,准确地说应该是很透,空气中没有尘埃,所以相机里的每一张照片都很夸张得蓝。

晚上,我见到了阿城的朋友们,和她一样,是和我气场很和的人,我暗自松了一口气。第二天清晨五点我们就出发了,经过大通县一路经由227国道开到了张掖,最后上了连霍高速最终在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抵达金塔县。这一路是神奇的一路,出发的时候,西宁的气温很低,一晚上的秋雨再加上刮着风,让人在出门的一瞬间就后悔了,当时天还黑着,路上人很少,车也不多。坐在温暖舒适的车里,大家都默默不说话,除了辛苦开车的和坐在前面人工导航的两位,我们后面的三个人都眯着眼,抓紧时间补了补因为早起而失去的睡眠。但当车行到大通县黑泉水库时,车窗外一片神奇的**先是吸引了前面两位的眼睛,后来他们把我们叫起来,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在我向窗外看去的时候,一片朦胧的**就出现在我眼前,那种感觉就像是初升的太阳洒在了雾气腾腾的海面上,不甚真切却又十分诱人,尤其是被周围暗沉沉的环境衬托着愈发神秘美丽,那种**并不连续,车行一段距离就出现一片,初始,我以为那是因为山体的遮挡而零星撒过来的太阳光,但连续看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明白,那不是阳光,那是山上的树发出来的颜色。**是桦树的叶子,而周围暗沉沉的则是松树。如果此时天已放亮,光线充足,映入眼帘的肯定会是一幅层林尽染秋意浓浓的秋景画卷。但是我宁愿不要那幅光凭想象就已经很美的秋景图,我更愿意邂逅那片看得不甚真切在暗沉沉的天光下发出微弱**光芒的桦树林,在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脑海还能清晰地显现出那幅图画,只是那片**更亮了些,似乎还闪着光。

经过桦树林之后,天色逐渐放亮,尽管没有日出,也没有阳光,但很明显窗外的景物清晰了起来。在那之后,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行驶,期间还有丝丝细雨相伴。不久之后我们就开始走盘山路,我们绕行在一座座山峰上,当行至大坂山时,浓浓的大雾将我们包围,周围的能见度不超过50米,明明车子在很深的山谷边上行驶,我们却像是在腾云驾雾般感觉不到丝毫的危险和担心(当然开车的人肯定操了很多心),那时我在想我们就这样开着,前不见人后不见车,会不会就这样开到外太空去?当然鉴于我还坐在地球上码字,看来并没有发生穿越事件。后来经过隧道,从大坂山下来,我们就进入了门源,那时恰逢太阳从云层穿出,我们看着山底下的雾气散去,迅疾地朝山顶奔涌而去。

我们在门源做了暂时的休整,门源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清新,空气清冽,人少,抬头望去远方是雪山和蓝天,近处是悠闲地吃草的牛羊,还有农田里被打包成块的秸秆,那些散落着遍布在农田里的秸秆包点缀着草原。

我们沿着公路向着祁连山的方向一直开,先是看到了山尖上零星存在的雪,后来在公路旁的泥土地上也看到了雪,我起先不信那是雪,我还怀疑是不是盐碱地渗出来的碱。但当我看到大片大片的山坡被细细的雪覆盖之后,就深信不疑了。越往前走,雪越来越厚,雪山也越来越近,直到到了某处,我们目之所及处皆是白雪,实在是不能辜负了此处美景,我们就在一个可以停车的地方停了下来。一下车就被车外猛烈的冷风吹了个遍,尽管内心已经做好了寒冷的准备,并且也都把能穿的衣服都套在了身上,但还是被这猝不及防的寒冷打了个措手不及,以至于感觉似乎被冷冽的寒风剥光了扔在了冰天雪地里。这时日光很盛,再加上满世界皑皑白雪的反射,湿漉漉的路面上波光粼粼。

再往后开,就是和雪山告别的过程,雪越来越少,雪山越来越远,反而是太阳光越来越猛烈,我们只好把在雪山之巅匆匆忙忙套上去的衣服一件件扒下来,后来就是一段漫长的在各大山谷中穿行的时光。后来终于从大山里面驶出来,我们就进入了张掖境内,此时全不见了山,宽阔笔直的马路两边是直挺挺立着的新疆柏杨,恰逢仲秋,柏杨树上的叶子有一部分已经变黄,还有一部分依然绿着,有的一株树都已变黄,有的通体绿着,黄绿相间着快速往后退去。

从张掖上了连霍高速以后又是另外一番景致,车窗外满眼是荒凉的戈壁滩,由于风沙的缘故,地平线附近天地都混沌成了灰黄的一片。这样的景致一直重复着,直到我们在总寨下了高速,车子离金塔越近,沙漠的迹象越发明显,风沙常年的侵蚀占去了一半的公路,公路边生长的只有一些稀疏的叫不出名字的灌木丛和草丛。

到胡杨林已是下午五点钟,因为早就听闻金塔胡杨林景区占地面积特别大,并且得知胡杨林风景最美的地方在金波湖,所以我们照着地图的指引直奔金波湖,但是还是断断续续地被路上的美景打断了行程。刚入景区就被一块块颜色艳丽的花圃吸引了过去,那些平时不惹眼的小花,当它们成片成片的聚集在一起时就有了一种壮观的美,叫人忍不住与它们合影留念。再往前就遇到了一片芦苇地,此时的芦苇已经黄了,趁着夕阳的余晖在芦苇地拍上几张照片,人在芦苇丛中,脚踩在柔软的沙地上,柔和的阳光洒在脸上,好一幅温暖的光景。车行了不久,就在沙漠里看到了一汪沼泽,阳光透过树木间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影子,人站在里面,就像是在童话故事里。继续驱车向前,我们到了烽火台,当我们沿着高高的楼梯,爬到第三层时,眼前的景致一下子开阔了,极目远眺,四面的景致各不相同,红黄绿交替着出现在眼睛里,令人目不暇接。这时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得很远,站在城楼上,听着烈烈风,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想象着自己是一名戍边守卫的将军。

待我们到达金波湖景区时,太阳即将落山。我们加快步伐跑向金波湖边,我们何其有幸,竟然恰好赶上了金波湖最美的景致—夕阳下的金波湖。金波湖为什么叫金波湖?我们不妨望文生义一下:微风吹来,金色的波纹在湖面上荡漾开来,所以得名金波湖。在夕阳温和的光芒下,一株株披着黄衣的胡杨的倩影倒映在湖水中,不知从哪儿吹来一股微风,岸上的胡杨随风轻轻舞动,湖面上水波缓缓荡开,影随树动,波随影变,波影交替间揉碎了一池金汤。待那股微风吹过,湖面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倒映在水面上的胡杨幻影令人心醉神迷,静静的湖面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高矮不同的胡杨丽影,同时投在湖面上的还有蓝色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湖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平面镜,将所有的美丽映照其中。

我们去的时间还早,胡杨林还没有完全变成金**,但去的早也有去的早的妙处。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胡杨变色的时候,沿着分布在大大小小湖泊间的小路慢慢行走,眼睛就不断地与颜色各异的胡杨相遇,有的还没开始变色,有的则已经通体变黄,还有的一株树上既有黄的也有绿的还有黄绿色的树叶,这些不同的颜色映照在湖水中呈现了一幅色彩更加丰富的图画。更有几只野鸭在其中戏水,让金波湖的美丽再添几分。

太阳越来越低,越来越低,刚开始它还站在胡杨头顶偷窥人间,到了后面,它玩性大发,索性走下来,穿行在胡杨林间。这时它的光芒能照到的部分也越来越少,打眼望去,胡杨树冠还被夕阳的余晖照着,而树干却早被光线抛弃,这样一株树,就变成了半明半暗的精灵,在湖面上投下了明暗不一的影子。到最后,太阳挣扎了几下就落下去了。而此时天空依然是明亮的,黄灿灿的胡杨在卸去了太阳光的特效妆之后恢复了本来面貌,它不再明晃晃也不再金灿灿,但依然热烈地肆意地在湖边绽放,甚至因为失去了那些明亮的光芒之后更加耐看。暮色渐渐袭来,岸边的胡杨林都蒙上了一层模糊的雾气,暗戳戳地,此时一株株的胡杨变成了一片胡杨林,在岸边形成一堵密密麻麻的围墙,莫名的令我心生肃穆之感,仿佛真有一堵墙立在那里,而我也不能随意穿行其中了。当我抬头望向西边的天空时,一团晚霞火红火红的,愣是把暗下去的天空又照亮了几分,这时我低头再望向胡杨林,那里黑魆魆的只剩下一片轮廓,但它高度对称的剪影依然让我觉得美得无法言说。

当浓浓的夜色铺天盖地的到来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金波湖。临走的时候,景区内经营着小食店的店家还热情地挽留我们,让我们在景区内住上一晚,因为他说日出时的胡杨林那才叫美,不看会后悔的。尽管心内不舍,但因为行程所限,我们还是走了。我想,不管去哪里,总会留下一点遗憾,在金塔,我们就留下日出时的胡杨林吧,这会成为我们下次再来的最美的借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9333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