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孟浩然的古诗诗句
关于孟浩然的古诗诗句 1十首著名的孟浩然的古诗
1、《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2、《春晓》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3、《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5、《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译文: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6、《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译文: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
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的郊外杨柳一片青翠。花开了草都长了出来,鸟儿在飞蝴蝶成双成对在嬉戏。
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喝着聊着。7、《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唐代: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译文: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
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
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8、《凉州词》唐代: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译文:浑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可以做成琵琶其声音洪亮直上云霄。
遥远的胡地三万里,即使是送与王明君马上作乐的琵琶声又哪能穿越。身处异地即便是欢乐也让人觉得悲凉,这羌笛胡笳也不用再吹。
坐在边塞看着今晚的月亮,心里想的是杀光边关的敌人。9、《与诸子登岘山》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译文: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10、《秋宵月下有怀》唐代: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译文: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
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
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
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2孟浩然最著名的诗词
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6《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前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转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7《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8《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9《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10《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1《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2《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后面的似乎没有那么有名。。。。就这样了。。附赠两首。
3孟浩然的诗全集小学
1、《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4关于孟浩然的古诗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岁暮归南山》
作者: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5孟浩然的诗句
春晓
[唐] 孟浩然译文对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唐] 孟浩然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
鸳鸯鸂鶒满滩头。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月明全见芦花白,
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途次望乡
[唐]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途中遇晴
[唐] 孟浩然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
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
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
6孟浩然所有的诗句
1、「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2、「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作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4、「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5、「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6、「耶溪泛舟」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7、「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曾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8、「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一作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9、「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10、「题张野人园庐」
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
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
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
何处先贤传,惟称庞德公。
我挑出来的比较有名或有感觉的10首,看你的口味了!
7孟浩然最著名的诗词
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6《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前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转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7《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8《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9《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10《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1《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2《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后面的似乎没有那么有名。
就这样了。
附赠两首。
8孟浩然的主要诗词~
孟浩然诗集
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襄阳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
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洞庭湖和那篇《岳阳楼记》永远是分不开的。岳阳楼记已经成了洞庭湖的代表,也注定了洞庭湖拥有一种豪放的忧郁。因为贬官多为有见识、有能力的官员,只是不合统治者的意愿。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对百姓的爱护是不会变的,他们都有豪迈的气质。
于是贬官们即使在江湖之远,却仍不放弃自己的心境,然后洞庭湖正好成了他们胸襟的代表。虽然胸襟是广阔的,但文化的主旋律却单一了。
但还有吕纯阳的三醉亭、杨么的古钟,甚至是柳毅井下的水晶宫。由于有了这些,洞庭湖总体上才不显得单调,因为这样一来,洞庭湖竟包含了历史和神话,忠臣和叛军,儒家、道家和佛家,让人觉得博大精深。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任何地方都有能独当一面的文化,但没有一地完全由一种文化笼罩。
山水田园诗
1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亦曾出仕。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即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四十一岁,再次出为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时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对政治原就不感兴趣。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出他的胸怀。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归园田居》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类,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方面。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减。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所以最后“爱丘山”的素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从彭泽令解职时所作《归去来辞》,更把做官说成“深愧平生志”。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 《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大约是很有限,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尽管诗人实际做不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反映的社会理想,以及他对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诗现存不过一百多首,竟有几十处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学上,他却有一种豁达的解释,这在组诗《形、影、神》中表达得最明白。诗人借用辞赋的对话体,让“形”提出饮酒自乐、忘怀一切的人生态度(这近于《古诗十九首》),又让“影”强调应追求事功,建立身后之名(这近于建安文学)。这两者其实都是陶渊明所难以舍弃的,但作为最终的哲学归结,他在第三首《神释》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认为每日醉酒伤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无意义,应该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即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不求解脱的解脱。
“自然”哲学的这一种内涵,在田园诗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现出来,如陶诗中最著名的《饮酒》之五就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下面说采菊东篱,不经意中目遇南山(即庐山),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尽管诗中明说“欲辩已忘言”,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本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所以说,这首诗仍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当然,诗中的这种人生观说到底只是一种诗意的、哲理的向往。因为人从根本上不可能摆脱在一定的对象中实现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摆脱现实利害的矛盾。但作为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是有价值的;作为诗歌的理蕴,它更带来独特的效果。
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冲淡平和、旷洁悠远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静穆”。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深感无所寄托的焦虑。换言之,“静穆”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构造出的美学境界,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
陶诗中最集中的就是写田园生活的作品。其代表作除了前面提及的以外,还有《移居》、《和郭主簿》、《咏贫士》、《杂诗》、《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但是,陶渊明并不是只有这种以冲淡平和为主要特征的作品,他也写过一些直接涉及现实政治,或直接表现出内心的强烈情绪的诗篇。如《述酒》诗,又如《赠羊长史》,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感情。此外,《咏荆轲》和《读山海经》中的几篇,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然失败而始终不屈的英雄形象,表示同情、仰慕和赞美,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
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炼,洗净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感受,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的踪迹,都是有名的例子。陶诗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所以大多通篇简洁,少作铺排,钟嵘《诗品》称为“殆无长语”。诗的意境,也总是比较完整,从总体上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某个片断吸引人。
2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有《孟浩然集》。在盛唐诗人中,孟浩然是年辈较早的一个,其人品和诗风深得时人的赞赏和倾慕。李白《赠孟浩然》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于此可见一斑。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山水景物是南朝诗歌最重要的题材,经历长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到孟浩然,山水诗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诗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
孟浩然在旅程中偏爱水行,如他自己所说:“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经七里滩》)他的诗经常写到漫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由此引发的情趣,如:
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耶溪泛舟》)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万山潭作》)
诗不仅起着纪实的作用,而且融和了诗人新鲜的感受和天真的遐想。在他的眼光中,无论是沐浴在夕照清辉中的人物,还是嬉戏于水下岸边的鱼兽,寓目所见的一切,仿佛都化作会心的亲切的微笑。这些诗境,确有晶莹剔透之感。
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如《彭蠡湖中望庐山》中:“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是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清人潘德舆以此诗和《早发渔浦潭》为例,说孟诗“精力浑健,俯视一切”(《养一斋诗话》),正道出了其意兴勃郁的重要特征。
重“兴象”其实也是孟浩然诗普遍的特点。这通过几首不同的作品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得更清楚。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这三首诗都写了江湖水景,但性格各异。第一首作于孟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他为自己的抱负能够有一试的机会而兴奋,曾写下“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京邑同好》)、“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之类诗句。正是这种昂奋的情绪,使他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气势磅礴的名句。第二、三首均作于落第后南游吴越之日,前者以风鸣江急的激越动荡之景写自己悲凉的内心骚动,后者则以野旷江清的静景写寂寞的游子情怀,它们的神采气韵是很不相同的。本之以“兴”,出之以“象”,突出主要的情绪感受而把两者统一起来,构筑起完整的意境,这是孟浩然写景诗的重要贡献。
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他的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例如他的名篇《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通篇侃侃叙来,似说家常,和陶渊明的《饮酒》等诗风格相近,但陶写的是古体,这首诗却是近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联句,画龙点睛地勾勒出一个环抱在青山绿树之中的村落的典型环境。还有那一首妇孺能诵的五绝《春晓》,也是以天然不觉其巧的语言,写出微妙的惜春之情。
另外,孟浩然在诗体的运用上往往突破固有程式的拘限,读来别有滋味。例如《舟中晓望》诗,平仄声律全合五律格式,但中两联不作骈偶,似古似律。胡应麟《诗薮》认为此类诗“自是六朝短古,加以声律,便觉神韵超然。”又如《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诗,但通篇只是把夜归的行程一路写下来,不事铺张。其篇制规模类似近体,并吸收了近体诗语言简约的特点,而突出歌行体的蝉联句法,读来颇有行云流水之妙。
这些出入古近的体格饶有洒脱自在的情致,也是孟诗创造性的表现之一。
3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是在盛唐时代文化全面高涨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精通音乐,早年曾为大乐丞;书法上他兼长草、隶各体;绘画才能尤为特出,他曾自负地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其六),而后人甚至推许他为南宗画派之祖。他的文学创作就是建筑在这样全面的艺术修养之上的,因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王右丞集》。
王维诗歌的风格、情调,前后期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变化与开元、天宝年间的政治形势有重要关系。在前期,他怀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写出了不少意气风发、充满豪情的诗篇。他在《不遇咏》里自述其志云:“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在《少年行》其一、其二中,对少年意气进行了热烈的礼赞: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即使是《老将行》里的主人公,也是老当益壮的英雄,一旦边境有事,“犹堪一战立功勋”。他还反复表述了布衣寒士在政治上的要求,如《夷门歌》热情赞颂了战国信陵君礼贤下士的作风,和侯赢、朱亥乐为知己者用、不惜以身命相酬的慷慨意气;而《西施咏》、《洛阳女儿行》则以比兴托意的手法,抒写了寒士失志的不平。开元末年,有“贤相”之誉的张九龄被李林甫取代,这一人事更迭潜伏着政治的危机。作为诗人的王维对此是敏感的,他于是转而以半仕半隐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精神上的逋逃薮,对佛教禅寂之说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因此,王维后期的诗歌并未朝“使气公卿座,论心游侠场”(《济上四贤咏》)的豪荡方向发展,而多吟咏寄情山水间,“已闻能狎鸟”(同上)的情趣,和社会政治的距离越来越远。但即使如此,王维的诗与盛唐时代具有浪漫气质的总体文化氛围仍有相一致之处。在山林溪壑之中,既寄托着诗人高尚其志、不与俗世合流的人生理想,也倾注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衷心喜爱。包括那些体现禅宗哲理、给人以极端幽静之感的诗篇,同时也有生趣盎然、鲜洁明丽的意境。如《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直到安史之乱发生,王维被迫任伪职,后又因此受到朝廷的处分,乃心灰意冷,专以焚香禅诵为事,诗歌创作也告衰微。
诗歌到盛唐已经众体皆备,王维于各种诗体无所不长,堪称全才。他被人称为“五言宗匠”,今存数量也最多。其中五古如《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渭川田家》等,五律如《山居秋暝》、《观猎》、《使至塞上》、《终南山》、《汉江临眺》等,五绝如《辋川集》二十首、《鸟鸣涧》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七言诗中,七绝《送元二使安西》和《伊州歌》为当时的梨园乐工广为传唱,七律《积雨辋川庄作》被后人誉为“得山林之神髓”、“空古准今”,取为唐人的压卷之作(《王右丞集笺注》引澹斋翁语),七言歌行也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如《同崔傅答贤弟》,全诗“写疏荡于队仗之中”(《唐诗别裁集》),极具跳宕飞跃的力量,洋溢着一往无前的青春气息。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论五、七古以王维为名家,五、七律和五绝以王维为正宗,七绝以王维为羽翼。其实,王维所写的六言诗、杂言体乐府和楚辞体等,也莫不具有深厚的造诣。就这一点而言,王维可说是盛唐时代表了各种诗体所达到的成就的一个全面的典型。
王维对各种不同的题材的驾驭和把握亦复如此。他现存的边塞诗有三十余首,艺术处理上往往表现出高度的概括力,如《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在险急的军情后面略一点景便戛然而止,把酷烈的酣战场面一并隐去,全部付诸读者的想象。全诗以歌谣式的明快节奏起头,收煞处截断众流。突兀的起结造成了饱满的张力,用语寥寥而效果强烈。又如《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诗中用“关”、“月”、“笛”这些边塞的典型物色,巧妙地绾合少年的壮怀和老将的悲哀,从历史的深度上写出一代代志士不断重蹈壮志难酬的遭遇,立意精警而意味深长。王维写相思别情的诗也很出色,他善于用民间歌谣的素朴语言和自然音调,表现出单纯而又隽永的韵味,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其二)
明朗活泼如日常生活的语言,却又那么新鲜、浑厚,传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情思,因此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王维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山水田园诗,他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惊人才华,甚至掩盖了他在边塞诗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创作正是在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艺术。
同样是追求浑然一体的意境,陶渊明、孟浩然的写景诗喜用简淡的笔墨,随意点染的表现手法,王维则讲究构图布局、设辞着色,常以彩绘的笔触传达出清丽丰润的美感。例如著名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诗中的视角一直在变化:首二句概述山的绵延广袤的总貌;
三、四句由进山前的眺望,变为置身山中的环顾;五、六句是居高临下的俯视;末两句又下到林壑之间,极写溪涧萦回曲折之致。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把这座耸立在中原的山岭的面貌充分展示出来。这种不固定在一个视点而力求把握景物整体境界的方法,正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构图方法,如宋人沈括所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
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梦溪笔谈》)
为了求得诗中画面之美,王维调动了各种手段。他善于表现景物的空间层次,每每通过一些点睛之笔写出错落有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如“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田园乐》)、“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前者以“孤烟”、“独树”的细节勾勒拉开景的距离,后者则以群山连绵和数峰高耸构成横向与纵向的配合。他还善于敷彩。这些色彩并非是单纯的消极的涂饰,而是活跃地晕染着整个画面,清新鲜润,给人以愉悦之感。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辋川别业》)、“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等等。王维还着意在动态中捕捉光与色变幻不定的组合,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北垞》)、“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送方尊师归嵩山》)等,都富有灵妙的生气。前人说王维诗“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河岳英灵集》)、“典丽靓深”(元范梈《木天禁语》)等等,都指出了他的诗特别富于视觉之美的艺术个性。
当然,诗与画毕竟是不同的艺术,它既不能取代画,也不应该停留在视觉形象的描绘上。王维的诗描绘景物,不仅有观察细致、感受敏锐之长,而且善于表达微妙的心理感觉,传达绘画所不可能达到的特殊效果,如下面两首诗: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细雨中的碧苔和湿润的青山,在诗人的幻觉中翠色欲滴,仿佛荡漾开来,弥漫为一派绿的氛围。这种空际着笔,若有若无的写法,尤其具有神韵,是唯知巧构形似的诗人所远不能及的。他的《汉江临眺》则是在另一种角度上驰骋想象之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首二句在远望和遥想的结合中,把三湘九派连成一气;颔联又把所见江山的空间跨度扩展至无限,由实景化入虚白;颈联再以郡邑浮沉、天空摇曳的幻觉,极写水势的浩渺潏荡。如此空阔广大的境界,如此撼人耳目的动感和气势,是充分发挥诗歌艺术之特长,使虚实相生、“目击”和“神游”相融才能创造出的境界。
王维似乎常常凝神关注着大自然中万物的动、静、生、息,沉潜到自然的幽深之处,感悟到某种不可言喻的内在生命的存在。由此写出的诗篇,虽并不用说理的文字,却令人感到其中蕴涵着哲理,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作品。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里,人闲、夜静、山空是从静态着手的,花落、月出、鸟鸣是从动态着手的,一个“惊”字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又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些似乎是虚幻的声音和光影浮动着,山林因此而显得更幽静沉寂,但它却是有生命的。还有前面举出的《辛夷坞》,也有类似特点。
以上所涉及的例子,多为山水诗。王维的田园诗篇,以《渭川田家》最为有名: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首诗用笔清淡自然,景物和人物笼罩在一片和谐、亲切的气氛中,引人神往。诗歌风格很近于陶渊明,但细读下来,却比陶诗来得精致。
山水田园诗在王维手中,得到一次总结和显著的提高。他的诗,既有精细的刻划,又注重完整的意境;既有明丽的色彩,又有深长隽永的情味;既包涵哲理,又避免了枯淡无味的表述,而且风格多变,极富于艺术创作性。他的成就,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字数超过了,想要边塞的可以PM我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原诗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扩展资料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望洞庭(刘禹锡诗作)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杜甫诗鉴赏
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从成都流浪到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又出蜀东下,经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辗转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阳市)。
《登岳阳楼》就是此期的登楼抒怀之作。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是一组工对严整的句子。
岳阳楼久负盛名,杜甫早“闻”其名而未曾一见,今日不但见了,而且“上”了。那种欣喜之情就不由倾泻于诗句之中。“昔闻”说明他渴望、向往之久,“今上”点出他如愿以偿之喜。一般来说,五律的首联不必对仗。诗人之所以要运用对偶句,就是因为通过这种严整的对仗,强烈地把自己今昔的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从结构上说,这一联切入诗题,引起全篇的写景和抒情。
登上岳阳楼,是为了观赏洞庭壮景。颔联紧承首联的“上”,写登楼后所见。洞庭湖的气象万千,风光无限,而诗人抓住洞庭湖最显著、最典型的特征—— 雄伟壮阔来加以描绘。“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两句描绘洞庭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宋代刘须溪说:“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杨伦《杜诗镜铨》)。明代王嗣奭则认为这两句“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杜臆》卷十)。对此二句的推崇,可谓至极。孟浩然也曾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来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清代诗论家沈德潜比较这两联诗句说:“孟襄阳(指孟浩然)三四语实写洞庭,此只用虚写”
(《唐诗别裁集》卷十),从“实”和“虚”的手法上指出了这两联诗写景的差异。孟浩然的诗句是他不过是借写洞庭湖景来表达个人“欲济无舟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总还不免拘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
而杜甫不仅从洞庭写到江南大地,而且又从江南大地写到天地日月,从这个无比广大的角度来描写洞庭湖,就从更大的空间范围表现出了洞庭的壮阔气象。这当然与杜甫的怀抱有关。他一生“蒿目者民生,系怀者君国”(杨伦《杜诗镜铨·序》),时刻将人民的安危和国家的命运放在心上,所以,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因此《西清诗话》说此二句“大与诸子迥别”,而别又别在“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从前四句的写景转入后四句的抒情。亲朋音讯阻绝,老病孤舟为伴,一“无”一“有”,曰“一”曰“孤”,感情色彩特别浓厚,炼字遣词十分精确。此时已五十七岁的杜甫,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凄凉。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中,诗人倍觉自己的孤单,联想起走过的漫长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的种种艰辛,更感到悲哀,肝肠欲裂。这其间包含了诗人对往事痛苦的追忆过程。黄生说:“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指出了诗人情绪的起伏和诗人表现手法的巧妙。诗人运用这种阔狭的鲜明对比,把自己的坎坷遭遇描述得更为突出,正如浦起龙所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起到了互为映衬的作用。这一联从写景转入抒情,从所见转到所感,从阔大转到狭小,从登临的喜悦转到身世的凄凉,结构严谨,层层变换,步步深入,显示出杜甫娴熟的诗歌表现技巧。
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就在这一年八月,吐蕃进犯,京师戒严,边陲屯兵,战事频繁。同年六月,幽州兵马使朱希彩等作乱,杀死节度使李怀仙,自称留后,逼迫朝廷认可。这就是所谓“戎马关山北”的史实。
诗人想到这里,不禁涕泪纵横。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最后这一联,诗人由个人扩展到国家。“戎马关山北”五字,体现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襟怀无比宽广,与洞庭湖的阔大壮伟的气象达到和谐统一,使情感与景物相得益彰。柳梢青·岳阳楼
戴复古
袖剑飞吟。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
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戴复古词作鉴赏
戴复古一生潦倒,浪迹江湖,足迹所至,常有吟咏。他远离官场,有相对自由的心灵和超脱的情怀,用不着蝇营狗苟,所以内心有更大空间容纳祖国的奇山异水,又时刻不忘抗金复国大业。登临之际,他的爱国豪情油然而生。这首登临岳阳楼之作即是如此。
“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戴复古浪迹南北,兼有豪迈胸怀,与吕洞宾诗中所表现的气质有相似之处。这里借用来抒发自己壮游洞庭的情怀,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飘泊江湖的词人形象,与那些浅斟低唱的形象大不相同。“洞庭青草,秋水深深”,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八百里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称,这里作者只用“深深”二字,极凝练地概括出了它的特征。词篇至此,气象也更为开阔。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单点明登楼时令,还以秋日多风和入秋百花凋零为下文“一快披襟”、“变尽人间”作铺垫,同时又与作者的苍凉胸怀相映衬。
“万顷波光”仍写洞庭:“秋水深深”言其深邃,此句表其广袤,两相配合,极见情致。“岳阳楼上,一快披襟”,塑造出一个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超旷、酒脱,豪情满怀的词人兼爱国者形象。“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有风,更重要的还由于深深秋水和万顷波光的感染。总起来看,上片词风豪中带逸,作者登楼的快意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发挥。
下片开始,词人笔锋陡转,“快”意顿生波澜:“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不携酒的原因是无人共斟,冷静道来,中有无限孤寂感伤之情。
此过片处实乃转折之处,纵览全词,上片写美景游情,下片抒兴废之叹,两片情感有异。但这两句转折得很自然,达到了“发起别意”的目的,算得上“才高者”的杰作。“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揭破主题。戴复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践踏的“偌大”中国。可是当时的统治者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有谁能共饮作者之酒呢?
由此可见上文的“不须携酒”几字包含着无限感慨,而这里的“变尽人间”实为振起全篇的关键:因为只有“人间”才是作者真正关切的地方,而正因为这个“变”字,作者也才由眼前美景联想到国家命运,进而感物伤怀的。南宋词人中有很多受到了辛弃疾的影响,戴复古在《望江南》词中说:“歌辞体儿有稼轩风”,可见他也有意学稼轩。但他的学习不是模仿,他没有稼轩参加抗金斗争的真切体验,但他长期身处下层,历尽沧桑,抗金复国的要求因而特别强烈,这使得他在审美体验上向稼轩靠拢,常常抒发今古茫茫的感慨,如本词的“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但都是审美境界的自然展现,而不是生硬的模仿照搬。
唐诗的魅力 文 / 格老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年以来,传诵不已,代代承传,它不仅被文人传唱,供在文学艺术的殿堂上,也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至今仍然鲜活而生机盎然。今天父母给孩子教的第一首诗,大多是李白的《静夜思》,听着那稚嫩的声音吟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由会心一笑,想起自己的童年。大型文艺活动唐诗也是一道保留节日,濮存新诵读的《将进酒》令人荡气回肠,据白居易《琵琶行》改编的琵琶独奏清新秀丽。流行歌曲也大量借鉴唐诗的原素,据张继的《枫桥夜泊》编写的流行歌曲,我很喜欢,“月落乌啼不改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仍是当年的夜晚”。与朋友边喝酒边听歌,沉浸在那风花雪月、关山大漠、大江东去、枫林晚秋、野舟横渡的意境中,是一种享受。而旅游休闲,每每看到眼前的美景,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唐诗,登高就会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观雪就会吟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望瀑布就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诗几乎为所有的景色都题写了绝妙的解说,像李白登黄颧楼说的,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影响了我们的创作情绪。
连人的情感也每每陷在唐诗的情臼中,唐诗常常侵入了我的潜意识。得意时会吟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孤独时会想到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过年过节时,“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念故乡亲人时恨不得“只愿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年青时喜欢唐诗是为了表示自己有文化,有品味。读书人不会几首唐诗那是没面子的,因为唐诗太普及了,影响太大了。随着阅历的增长,对唐诗的理解有了新的感受,感觉唐诗不仅是文学艺术,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唐朝人的生存形态,一种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博大精神,唐诗的魅力无穷,原因何在,古往今来,专家学者有许多专著在探讨,在解读,我的阅读感觉是,唐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史,诗中有魂。
诗中有画
苏东坡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不足为奇。在唐朝的诗人中,不仅是王维,还有许多诗人都能画画,或者有着画家观察生活裁剪素材的本领,他们大量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就是一幅幅秀丽多姿的风景画,令人品味欣赏。
庐山的瀑布有几十处之多,李白到底描绘的是那一处呢?一般认同是香炉峰,我觉得描写的是秀峰的瀑布,秀峰我去过多次,瀑布位于庐山南郊星子县境,从山下爬坡约半个小时,远远望到一处瀑布挂在近山顶的绝壁上,大多时候烟雾潦绕,太阳出来金光灿灿,一般人只感到瀑布的雄伟壮观,而李白却把瀑布比作银河,何其形象,妙不可言。
天门山位于安徽和县,我年轻时曾与团员们一起去天门山游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站在天门山上,李白描绘的景色一览无余,两山夹江,碧水东流,孤帆远去,清新自然,无一句评说,但诗中的愉悦,景中的秀丽融会交合,情景交融,沁人肺腑。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表现了山林的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画面丰富多彩,明月、青松、岩石、溪流、竹林、莲花,使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处境,不由感叹大自然造物主的博大、和谐、永恒。
杜牧的《山行》,描写秋天的山景无人可及,“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种景色在江南的山林几乎随处可见,但经诗人一提炼,霜叶红于二月花,成了千古名句,秋天赏红叶成了人游人的节日,茅盾还用作小说的题目。
唐诗人不仅是画家,也是高明的摄影师,像柳宗元的《冬雪》与其说是幅画,更像幅摄影照片,“千山鸟飞绝,万迹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空旷寂静的冰雪世界里,一个穿着蓑笠的人在垂钓,我看过明人据诗画的画,画面冷艳、超脱,冷酷,但于冰雪之中又给人一种希望,一种寄托。
杜甫写成都草堂前的春景的《绝句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像是四幅,颜色有“黄”“翠”“白”“青”,镜头有近中远景,黄鹂在柳树中啾鸣是特写,白鹭飞上青天是中景,窗户嵌套的西岭雪景则是远景,而门泊东吴万里船则带些想象,有蒙茏色彩了。
唐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关山大漠,戈壁草原,三山五岳,长江黄河,春花秋月,小桥流水,楼台亭阁,都溶入了诗人的人生感受和艺术创造,令后人难以超越。
诗中有情
有人说,愤怒出诗人;有人说,悲伤出诗人;道理都对,诗人有情感,诗人要有生命的激情。好的诗歌都是抒发出真挚的情感,来感染读者的,唐诗中的情感像窖藏的美酒淳香醉人。
以我之见,情有大情小情之分。所谓大情是忧国忧民之情,悲天悯人之情。所谓小情是儿女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无论是大情和小情,在唐诗中都有精致的作品。
杜甫是忧国忧民最典型的代表,“至君尧舜上,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抒发他想为国尽才的出仕心情。而“朱们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则是对那个人吃人社会的声讨与鞭挞。
李绅的《悯农二首》则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对农民兄弟的深切同情,在封建社会有这样的思想难能可贵。
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
还有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对卖炭老人是多么怜悯与关心,在今天来看,也是难得的人文关怀,当今***为民工讨回拖欠的工资,有钱人为弱势人群捐助也不过如此,而唐朝到今天已经走过一千多年。
唐诗人这样的描写不是个别的,像杜甫的〈石壕吏〉,李白的〈丁都护歌〉,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李贺的〈老夫采玉歌〉,聂荑中的《咏田家》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农夫、纤夫、樵夫、征夫、矿工、宫女等弱势人体的同情和怜悯。说明了唐朝诗人已经具有人文平等意识,也使唐诗浸润了深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在唐诗中更多的是描写儿女夫妻朋友之情,更细腻动人。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情感丰富感情细腻的代表作。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无一想字,无一爱字,殷殷之情跃然纸上。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与琵琶女素昧平生,一个是流放的贬官,一个是流浪的歌女,在特定的情景中两人有了共同的情感。这句诗千百年来慰籍了多少天涯孤旅寂寞的心灵。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不仅仅是表现闺中**对征人的思念,还溶入了对生活价值的思考,功名事业与家庭团聚生活情趣相比,那个更有价值?
唐朝诗人写得更多的是送别诗,几乎可以编一个专集。当代人送别,除了送些礼品,祝福亲友一路平安。现在手机短信的送别语已经格式化了,千篇一律,以调侃为多。而唐诗人的送别诗,情感真挚,个性鲜明。
渭城朝雨浥青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阳关外面是大漠黄尘,满目凄凉,送别之情尽在杯中,请喝上朋友的一杯送别酒,平安上路。这首送别曲不仅当时流传,被谱曲吟唱,至今还脍炙人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与孟浩然是挚友,他站在江边与友人挥手告别,直到帆船消失在天边,还在凝神观望。诗中无一句祝福,全是景色,但友情之浓烈时隔千年我们还被深深打动。
诗中有史
唐帝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可圈可点。文功武治,经济发达,文化灿烂,人才济济。定南越,通西域,开疆拓土,国力强盛,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唐诗的璀璨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唐朝的繁荣昌盛在唐诗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通过描写长安豪门贵族争竟豪奢、追逐享乐的生活,也为我们留下了古长安的繁华景象,“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百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四通八达的大道与密如蛛网的小巷相联通,街上车水马龙,珠光宝气,长安作为当时世界大都市的非常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梁家画栋中天起,汉帝金陵云外直。”画栋飞梁的宫殿建筑,比街连绵的豪门宅第,充分展示了大唐的繁华。唐朝长安的繁华可以与今天的上海妣美。这首描绘大都市的诗还影响了后人,宋朝柳永的《咏海潮杭州》就受了唐诗的启迪。
唐朝的边塞诗为我们展示了当时战争的壮观场面和神奇惨烈。
岑参一生三次出塞,亲自参加了讨伐匈奴的战争,他的诗作描写西北的边疆景色苍凉悲壮,“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西行奉送出师西征)描写战斗场景壮观惨烈,“上将拥旗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旗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不脱马蹄脱。”不是亲临战场的人是无法如此逼真地表现战争场景的。还有高适、王维、王昌龄都留下了不少战争题材的诗篇,像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描述了玉门关一带的风光,表现了汉军人为国征战的雄心壮志。
被称为诗圣的杜甫,用大量的诗篇描述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场景,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童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离家别〉〈无家别〉加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合成一部安史之乱社会生活的画面,杜甫通过军官、小吏、士兵、难民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反映了战争造成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群众痛苦的生活,揭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批判统治阶级的好大喜功和穷奢极欲。
白居易的〈卖炭翁〉不仅揭露统治阶层对百姓的掠夺,还生动记述了唐朝时市场交易的场景。
“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糸向牛头充炭值,”〈新丰折臂翁〉描写了一个退伍军人的一生,老人因征战伤了一条臂,反而庆幸“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飞骨不收。”读来叫心酸落泪。
唐诗还形象地描述了公孙大娘舞剑,琵琶女弹琴,画家挥毫泼墨,宫女长袖歌舞等场面,用语言来表现音乐是很难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之贴切,音节之跳跃,成了描写音乐的千古绝句。
唐诗记述了几乎所有的军国大事,描写的对象上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有耕夫走卒,市井游侠,留下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唐诗就是一部唐朝的诗史。
诗中有魂
诗是什么?诗就是灵魂的自白,心灵的梦呓。马一浮先生说,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突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诗家常说,唐诗的特点是雄浑博大,气势磅礴,但唐诗还有个更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由、开放,诗人尽情展示生命的状态,不管是辉煌还是落魄,入仕还是归隐,读唐诗,我常常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个个独具匠心的生命,虽然时空相隔千载万里,他们的喜怒哀乐仍然与我同在。
同样是表现人生不得意的心态,李白咏叹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珠玉买歌笑,慒糠养贤才。“(《古风》)直抒胸怀,表现的是反权贵、轻王侯、傲岸不曲的反抗精神。
而杜甫则借景抒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登高》),更多的是辛酸悲愤。不同的表白非常切合李杜的性格和诗风,一个是浪漫主义大师,一个是现实主义的斗士。而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怆凉孤独,时空浑一,与陈子昂的军旅经历和边塞风光溶为一体。诗如其人。
李白歌咏大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雄浑奔放,不拘格律,明显继承了古乐府的特点。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工整对仗,充分体现了杜甫五七言律诗高手的风格。
嘲讽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白居易多用白描,诗风如话,“奔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重赋》)“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宫人白发歌?”(《上阳白发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风浅显平易,意到笔随。而他的主张也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而杜牧的诗风含蓄艳丽,他讽刺唐玄宗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有《江南春》中对统治阶级提倡佛教,劳民伤财的讽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首诗,无一句批评,看似写景,但读者从中自会感受作者的批评与嘲讽。杜牧生活在晚唐,当时的政治风气也许没有那么开放了,他用隐晦的方法批评统治阶,心态平淡,非常狡猾,但这与他的性格和修养是分不开的。这种讽喻诗更有味道。
在一篇文章里我读到“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的诗句,超脱出世,起初我以为是王维的诗句,因为王维晚年信佛。一查唐诗辞典,才知道是诗僧寒山的诗,一想,只有出家人才会有这样的禅气,日出日落,春去春归都不在意,不是僧人又怎能写出这样的诗。
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也写了面对大自然的孤独与寂寞,“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虽然超脱,还是透出生活的情趣。李白对生活充满情趣。再看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活生生一个老顽童形象,这就是李白,不是其它人能写出来的。
李贺和李商隐都喜欢用神话和历史典故,而李贺追求奇特的氛围、鲜艳的色彩,如“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而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凄凉、委婉,还有伤感,形象不易,用典也贴切,他虽然学习李贺,却与李贺不雷同。
唐诗中同样的题材在不同的诗人的笔下,千姿百态,因为诗人都是“那一个。”
读出性格,读出特色,走进诗人的心灵,才能真正感受唐诗的魅力与精彩。
《望洞庭》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夜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描写出洞庭湖月色之下宁静、清丽、朦胧的美感,侧面表现出诗人清奇不凡的情怀与气质,《望洞庭》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 关于品味的诗句
关于品味的诗句 1 形容“品味”的诗词有哪些
1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 《离骚》
释义:为了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要穿上用莲花做成的香气馥郁的衣服。是稳中的莲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修养。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释义: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以观赏了。诗中体现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释义:一生沉浸在绘画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迈,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薄。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和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释义:桃树和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的花朵和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就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的小路来。司马迁这句诗词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释义: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让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没有办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在诸葛亮看来,修身治学就应该摆脱名和利的束缚,才能静下心完成志向。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释义: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这是刘备临终前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释义:梅花和雪相比逊色三分,而雪花却没有梅花香。诗人认为,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
释义: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译文: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1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释义: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么的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2 形容“品味”的诗词有哪些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____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____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____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____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____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____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____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松花酿酒,春水煎茶。____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____苏轼《惠州一绝》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____杜耒《寒夜》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____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____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____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____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____黄庭坚《登快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____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____苏轼《少年游·润州作》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____杜甫《曲江二首》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陆游《游山西村》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____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____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3 关于品味人生的诗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读你的时候,喧嚣顿时消散,静静的世界里,有天籁传来,我的眼前漫过一片碧水,一洲芳草。一叶兰舟划过,水花飞溅;一阕清音响起,万籁无声。那些充满神秘和灵气的文字舞蹈着,拉我走进一个遥远的陌生又熟悉的梦境……
想那个夜晚,该有朗朗的月,该有疏疏的星,有淡淡风拂过,伊人款款,绰约的风姿摇曳成月下陶然的风景。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芳草碧,情葱蓉!
想那个时刻,该有清音渺渺,该有流水淙淙。神光离和,浅笑盈盈,你白裙飘飘的背影就是我不归的路程。道阻且长,道阻且右!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
想你该是兰舟之上弄箫的女子,素衣临水,彤管有炜。涉过如银的江面,你羽衣临风,清音逐水,拂月而来,拂心而来。是谁为你守侯千年?是谁为你秋水望穿?是谁对你脉脉凝视?是谁为你奔波不倦?——清音为谁起啊?素裙为谁舞?
想我该是月光之下布衣的舟子,在水之湄,在水之汜,遥望着一个身影,守侯着一份约定。烟水迷蒙,箫音如梦,在如兰的倾诉中,我迷失了自己。蒹葭何青青,伊人何茫茫?多少回溯流从之啊,只见你浅浅地笑,宛在水中央;多少回逆流而上啊,却只能遥遥相望,你在水一方!
读你,是一幅淡远的山水。
听你,是一曲飘渺的清音。
品你,是一份亘古的情愫。
想你,是一个永远也不想走出的梦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 形容“品味”的句子有哪些
1、本无意与众不同,怎奈何品味出众。
2、最能反映女人品味的,不是她的衣着、爱好,也不是她开的车、看的书、家里的装饰,而是她爱上一个怎样的男人。 3、一个人去崇拜一个偶像,其实是在利用这个偶像的一些形象,来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
按照法国社会学大师布尔迪厄的说法,这代表了某种品味的选择。 4、在花事荼靡的人生市街,敢于独自走入无人甬径的人,最能品味独处之美。
5、孤单得久了,你会学会品味孤独。你将讨厌喧嚣,冷漠的表情会遮住你温柔的心。
6、有魅力的人就是:适时的风骚,扎实的智慧,淡定的谈吐,干净的面容,优雅的品味,偶尔的单纯。 7、看得见交错的存在,听得见想要沟通的话语,而在今天也细细地品味,名为“邂逅”的那项奇迹。
8、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 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 9、多想喝一壶清淡的茶,不论暖和凉,品味半世的沧桑。
多想写一封简洁的信,不留名和姓,寄去未知的天涯。多想爱一个平静的人,不问对与错,携手乱世的红尘。
10、一个人的质量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的体贴,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人格的香气。
5 描写“品位”的句子有哪些
1 是啊,人生的道路不能重走,昨天的故事无法重复。我们所要追求的不只是高高在上的风景,还有会欣赏的明眸,会品味的心灵,只有欣赏与品味才是人生的本质。
2 一个女人的品味在于她身边站着一个怎样品味的男人。
3 时间让人品味等待的意义,空间让人倍感牵挂的美丽。对你的惦记,疏淡,却很甘甜。此时,我用最美的心情想你,要用最美的笑脸牵挂你。
4 看一个男人的品味,看他的袜子。
5 急躁泄露了一个人的学识,沉默说出了一个人的品味。
6 生活只是那一杯水,要靠自己慢慢去品味,细细去咀嚼,用心去欣赏,你才能发现,原来,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
7 喜欢你,却不敢去爱你,喜欢你我可以慢慢地品味咖啡的味道,细细地品读你的心情文字。
8 品位是内在的一种宁静,一种淡泊,一种心境。一个女人有没有品位完全是个人心灵的一种流露。你若能有一份坦荡明净的心境,你便拥有了一种高贵的品位。
9 有品位的女人是不见花开,只闻暗香浮动。“品位”两个字,女人没有内涵强做不来。有品位的女人一定有独特的气质和个性。
10 有人说:品位不是虚无缥缈的一种自我感觉良好,它是全面的,整体的,由表及里的综合表现。品位是一种集个人的出生背景、文化层次、生活素养为一体的,只能靠感觉去体验的东西,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拥有的。
11 品位是女人由内到外产生的韵味。它像清风拂动,像月光挥洒,你只能感受它的存在,却难以真切地描述它。
12 现在相信分享只能建立在同样品味的人身上,因为品味不一样,所以别人总会和你分享一些不入流的东西。
13 品味这东西真的很难定义,它存在的本身就是因人而异,因为要看人们本身的身材和性格,所谓不是有了LV,就是有品味,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跟风有时候也很俗!
14 喜欢,在秋日的午后中泡一杯清茶,看茶叶在水中中慢慢沉落,慢慢舒展,感受着时光在水纹里流逝。静静的呷上一口,淡淡地品着岁月的味道,不是很浓,却是温馨中夹杂着一缕清醇。
15 朴素也是一种品位。
6 形容品味的句子
品位是内在的一种宁静,一种淡泊,一种心境。一个女人有没有品位完全是个人心灵的一种流露。你若能有一份坦荡明净的心境,你便拥有了一种高贵的品位。
有品位的女人是不见花开,只闻暗香浮动。“品位”两个字,女人没有内涵强做不来。有品位的女人一定有独特的气质和个性。
有人说:品位不是虚无缥缈的一种自我感觉良好,它是全面的,整体的,由表及里的综合表现。品位是一种集个人的出生背景、文化层次、生活素养为一体的,只能靠感觉去体验的东西,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拥有的。也就是说,品位是女人由内到外产生的韵味。它像清风拂动,像月光挥洒,你只能感受它的存在,却难以真切地描述它。
有的人说;品味现代女人要看三眼:第一眼从静态上看,主要看女人的外表;第二眼从动态上看,主要看女人的言谈举止、生活工作;第三眼从动静结合上看,也就是用心看,主要看女人的内涵,即思想、品德、才学、修养。
7 关于“慢慢品味生活”的诗句有哪些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原文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词简介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见《冷斋诗话》)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8 有品味的诗
眸球乌灵闪亮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临去秋波那一转。回眸一笑百媚生。
粉腮红润,秀眸惺忪。
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水中望月,云边探竹。
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笑遗光。嫣然巧笑。一颦一笑。笑比褒姒。
回顾千万,一笑千金。
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秀靥艳比花娇。玉颜艳堪春红。
人面桃花,情致两饶。
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弱水三千,靓女如云。
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群芳难逐,天香国艳。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新月如佳人,潋潋初弄月。
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脂粉污颜色。
小白长红越女腮。
细润如脂,粉光若腻。
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
绀黛羞春华眉。
丽质仙娥生月殿。
婉转双蛾远山色。
懒起画蛾眉,花面相交映。
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
眸球乌灵闪亮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临去秋波那一转。回眸一笑百媚生。
粉腮红润,秀眸惺忪。
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水中望月,云边探竹。
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笑遗光。嫣然巧笑。一颦一笑。笑比褒姒。
回顾千万,一笑千金。
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三笑倾我心
红袖添香。暗香袭人芳馨满体。芳香袭人。
粉妆玉琢。玉体香肌。兰熏桂馥。
相携踏青,绣履遗香。
香簟爽眠,幽韵撩人。
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闻余香。
颜如玉,气如兰。罗帷绮箔脂粉香。
美人葺居,沉香亭北,百花槛栏,自是天葩故里。
冰肌莹彻。柔弱无骨。珠圆玉润。圆润如玉。
皓如凝脂。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冰肌玉肤,滑腻似酥。
—肌妙肤,弱骨纤形。
肌理细腻骨肉匀。
玉体迎风玉骨冰肌。
柔心弱骨神清骨秀,香肌玉体玉骨冰肌。
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擢纤纤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
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
好风南来,轻摇纨扇。
流光溢彩,紫气东来。
如短如长,弗浓弗细。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东山窈窕娘,幽梦恼襄王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流风之回雪,轻云之蔽日。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
楼中少女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9 形容“品味”的句子有哪些
1、本无意与众不同,怎奈何品味出众。
2、最能反映女人品味的,不是她的衣着、爱好,也不是她开的车、看的书、家里的装饰,而是她爱上一个怎样的男人。
3、一个人去崇拜一个偶像,其实是在利用这个偶像的一些形象,来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按照法国社会学大师布尔迪厄的说法,这代表了某种品味的选择。
4、在花事荼靡的人生市街,敢于独自走入无人甬径的人,最能品味独处之美。
5、孤单得久了,你会学会品味孤独。你将讨厌喧嚣,冷漠的表情会遮住你温柔的心。
6、有魅力的人就是:适时的风骚,扎实的智慧,淡定的谈吐,干净的面容,优雅的品味,偶尔的单纯。
7、看得见交错的存在,听得见想要沟通的话语,而在今天也细细地品味,名为“邂逅”的那项奇迹。
8、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 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
9、多想喝一壶清淡的茶,不论暖和凉,品味半世的沧桑。多想写一封简洁的信,不留名和姓,寄去未知的天涯。多想爱一个平静的人,不问对与错,携手乱世的红尘。
10、一个人的质量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的体贴,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人格的香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