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选择和生活和解,有人去了远方是什么意思?

有人选择和生活和解,有人去了远方是什么意思?,第1张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为了到达诗和远方,我们需要懂得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生活的路,总会有一些不平事,没有谁可以永远无忧无虑的活着。

与生活和解,才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会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那些渐行渐远的身影,会成为我们记忆的组合体;那些人生的悲欢离合,会丰富了简单的生活。聚散离合原本就是生活的常态,何须无尽伤感呢?

握不住的沙,何不挥手扬了它?

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无论如何都不值得怀念,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段没有成功的事业,终究会成为人生的遗憾;因为事业的选择倾注了太多的精力,甚至会耗尽了一生的资本和运气。

世界那么大,总想去看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我们都是在风雨中奋力奔跑的孩子,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成长?没有伞的孩子,唯有懂得治愈才可以躲避生活的疾风冷雨,唯有试着与生活和解才可以保持人生的不断成长!

这是一个功利色彩浓厚的社会,所谓尘世沧桑世态炎凉不过是属于自己体会的礼物。更多的人喜欢锦上添花,鲜有人会选择雪中送炭。那些陪你笑的人都是寻常的朋友,那些陪你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挚友。

别和生活过不去,

否则生活会让你过不去;

别和自己过不去,

那样是没有意义的自我损耗;

别和他人过不去,

没有谁有义务取悦与你。

这个世界从来不会随着哪个人的意愿而改变,好好生活的前提是懂得与世界和谐相处,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与生活和解,不执拗,不固执己见,不心怀嫉恨,坦然面对现实生活的林林总总。

人生不过百年,何须忧患千岁呢?

因为时光的流逝,会让一切恩怨随风而去,留下的才是无比坚韧而真实的自我。

如果生活有些差强人意,不要着急放弃,或许生活会有更好的安排。当生活遇到困惑,尽管努力打拼,其余的交给命运!因为你的努力,都会经过时间的沉淀而成为人生的财富,厚积薄发需要时间的证明,也离不开个人脚踏实地的努力。

做事,不追求尽善尽美,但求尽心尽力就好;

做人,不求事事周全,但求心存善念。

与生活和解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也是一种自我解脱。懂得与生活和解,懂得人生需要及时的断舍离,心存敬畏,也不妄自菲薄;心存感恩,也要记得一日三省吾身,接纳生活的不完美。

孤独感,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的: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

在当今社会,孤独成了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因为世界很大,但和你真正契合的人很少。那么孤独感为何存在于大多数人心中,它是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适应一个人的孤独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思维导图

01——为什么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在我们生活的都市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一座连着一座、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我们在拥挤的人潮中穿行前进;早晚乘坐公交车和地铁时的接踵摩肩,商场和公园里的熙熙攘攘,好似一切都是那般的热闹和向往。

就在这一切的喧嚣和向往中。你是否曾经像我一样偶尔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会认为理想的“大同社会”,不应该有个人的“孤独”, 所以“孤独”一直 被忌讳。

而它却继续弥漫在信息时代,甚至变本加厉。尽管互联网的便利,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交流方式,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我们常常会感到突如其来的、难以言喻的孤独。

02——孤独感到底从何而来

孤独感到底从何而来,是在学校看着同学们成群结队,而自己形单影只;是离开故乡,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无人依靠;是难过时拿起手机翻看几百个联系人不知向谁倾述;是生日时买了个蛋糕,自己唱完生日歌许下愿望,再默默吹灭蜡烛;是在热闹的聚会中,唯你感觉格格不入……

若细细说来,原因大抵如下:

1 自一脚踏入社会开始,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人生路程,独一无二。离开了老师同学、家人朋友,没有人能再为你披荆斩棘。独自旅行的喜怒哀乐,正是孤独感的根源。

2 成年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灵魂契合之人少之又少。因而很多问题上与他人的不同思想导致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也很正常。

3 而立之年,大多数人已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家人奋斗的人不敢松懈一丝一毫,承受的压力也化作了内心的孤独。

03——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个人对于孤独感的看法

小时候为了避免一个人,我们会找小伙伴,学着从众,以为合群就等于不孤独。然后我们为了合群我们又学会了降低或改变自己的需求,就像两个人走路,一个快点,一个慢点,为了步调一致两个人都需做出调整。

其实那时当我们为了避免孤独,在迎合的过程中,又少了些许自由及自主。后来当我们长大,发现即使合群,即使身处欢闹中,孤独感这个东西还是会出现,所以不合群也并不等于孤独,一个人时也不一定会有孤独感。

孤独感跟生活没有关系,跟你周围的人没有关系,它只是来源你还不够强大的内心。当你还总是依赖,总需要陪伴时,那你就失去了直面及适应孤独的机会。

孤独感是难免的,当今社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孤独感。恶性的孤单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但是谁能说一个人的孤独感一定是坏事?当我们学会适应一个人的孤独感,它便是一面心灵之镜,帮助我们更清楚自己,帮助我们磨练更强大的内心。

04——如何适应一个人的孤独感

克服自卑

这是适应孤独感最重要的一步,由于自卑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不敢与别人接触,从而造成孤独状态。这如同作茧自缚,自卑这层茧不冲破,就难以走出孤独。这是去改善孤独感至关重要的一点——心态的改变。

多与外界交流

其实我们都知道孤独感的本质是因为没有人交流而我们只能选择一个人单独相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选择走出去,多和外界沟通交流,从而达到一个改善孤独感的效果。比如当你觉得孤单的时候,可以翻翻看通讯录找一位许久未联系的朋友聊聊天,看看你曾经拍的照片。都可以达到一个缓解的作用。

勇敢走出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不光能够增加我们的眼界和学识,更能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你会发现有些人真的可以和你聊得很好,哪怕刚刚认识就像认识许久的好友。

努力学习,提升自我

有时候孤独感是因为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梦想而产生的焦虑。当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努力让自己得到提升。而只有学习,才可以让我们有发自心底的自信和勇气。

寻找使命感

就是给自己的生活定目标,寻找你生命的意义,比如经常帮助别人,都可以帮助你对抗孤独感。有使命感的人不容易迷茫,他会朝着一个确定的目标一直努力。内心充实了,孤独也就没那么可怕了。作为每一个孤独着的个体,我们应该学着去适应孤独,在行动中求得他助,当行动的成效使自己获得幸福感时,孤独便随之而去。

小结语         

小结:

我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也会经常孤独感侵袭,会让我时常提不起兴趣和开心的心情。所以,当你内心孤独感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异类,也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请相信,会有一群和你一样的人都存在着。

你要明白,有些路你只能一个人走。可能这条路充满荆棘,需要开拓,但是当你在以后的某一天里,驻足,回头张望,看着这条你独自走过的路,你会庆幸,一个人的孤独感没有辜负你。愿你现在所经历的孤独,都是值得的。

“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在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                 

  ---张小砚

最近新生的军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偌大的校园好不热闹。路上,我特意留意了路过的那些新生,有些人脸上充斥着欣喜,眼神热的发烫,写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但也有一些人脸上满是不安和迷茫,像一条初入海水的淡水鱼,挣扎着适应着环境。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大一。

刚考上大学那会,我还未满18岁,站在人生的当口,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像是羽翼刚丰的雏鹰迫不及待地乘着海风跃下高涯。爸爸妈妈几番苦劝,我还是决定独自上路,一个人提着行李来到了离家几百公里外的城市,决心独自对着未知的未来宣战。

那时的我还远不知道,前方等待我的到底是怎样的道路。

大学刚开始,学校的安排无非就是熟悉校园,听各种各样的讲座,并无任何需要实质性学习思考的东西,整日无所事事,与被各种娱乐活动聚会充斥的暑假截然不同,与被各科老师安排的满满当当的高三更是天壤之别。

“孤独”像藤蔓一样顺势而生,不知不觉地肆虐了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排解“孤独”,我把吸烟,打游戏,谈恋爱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不断麻痹自己的内心。但我渐渐发现,好像这些东西最终带给我的只剩下空虚,内心的“孤独”丝毫没有缓解。吸了很多烟之后,我想这样对身体不好,但下次仍是照旧;游戏通关之后,我发现我好像什么都没有得到,白白浪费了大把的休息时间;恋爱的甜言蜜语过后,我经常问自己,我到底喜欢她吗?就这样,循环往复。每每在凌晨放下手机的我,“孤独”总是贸然拜访,令我猝不及防。

如今回首那段时光,我已然顺利度过,但我还是想借着它,谈谈孤独。

说起孤独,绕不过叔本华。叔本华一生有过很多关于孤独的名言。“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在他所生活的年代,叔本华思想的深邃注定了他的孤独,但也正是因为孤独,成就了他思想的高度。

而现在身边很多人对孤独的定义都有失偏颇,总把孤独与寂寞画上等号。其实不然,孤独与寂寞不同,孤独是主动的,饱满的,是基于自我现状的主动选择,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主动远离那些消耗精力的人和事物,而寂寞则是被动的,恐慌的,是一种无所事事的无奈。

我们都害怕“孤独”,但我们害怕的并不是生理上的“孤独”,害怕的不是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呆在一个房间,我们害怕的时精神上的空虚和迷茫,害怕的是独自一个时你所要面对的自己的内心。因为你的内心总在不断地逼问你,“你这一生到底要干什么?你的人生就只能这样了吗?曾经的梦想全都黯淡了吗?”人都是惰性的,所以他讨厌被逼问,于是选择走进人群,用周围的喧嚣来对抗自己内心的声音。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刚进入大二,一个初入大学的妹妹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每次我自己都在路上,我总是感觉不自在,两只手都不知道该怎么放。”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一个人去食堂,去上课的路上,周围的人都是四五成群,结伴而行,好像只有你孤零零的,像片不知道该飘到哪里的落叶。你开始怀疑甚至嫌弃自己不受欢迎,没有朋友。

朋友,你万不该这样想的,熟悉设计和编辑的朋友都知道,肉眼看起来是大红色的纸张如果放在供校对用的放大镜底下看,其实是无数红点的集合。人群也是一样,大家看似在一起,但其实只是无数孤独个体的集合。我们都是飘飞在空中的落叶,有时候几颗落到一起,短暂的相逢,但风一起,便各自飘散开去了。

我对那个妹妹说:“你不应该将目光放在别人身上,不该去担心路上的人会怎么看你,你应该去注意的是今天天上的云朵是什么形状,上课路上的那银杏的叶子颜色有没有更深一点,食堂门口的那只猫今天还在不在那里。”

面对“孤独”,很多人试图用“分享”消弭“孤独”的屏障,但是朋友,我想要问的是,你的“孤独”因此排解了吗?你觉得对方真的能对你的遭遇感同身受吗?

我有两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打记事起一直没断过联系。小时候放学一起趴在红旗台上写作业,一起分享喜欢班里哪个女生的小秘密,也一起抱怨哪个老师作业留的最多。那个时候,我们觉得彼此就是对方身后的影子,肚子里的蛔虫,无话不谈,并理所当然的认为三剑客会这么一直存在下去。但时间还是改变了一些东西,高考那年,他们两个失利复读,三人几乎在一年的时间内断了联系。后来再相聚时,要说感情其实并没有减弱,但总是感觉像是有一层无形的玻璃挡在几人中间,三个人的共同话题明显少了很多。我抱怨大学生活这种事情在他们眼里几乎就是不可理喻的事情,同样他们复读的心酸我也不能感同身受。

你看,朋友并不是万能的,很多内心的伤痕你还是要独自去舔舐。而今天我以朋友的身份写这篇文章也只能当作对你的建议,真到面对现实的时候还是要靠你自己。

还有一些人寄希望于爱情,一进大学便盲目的开始一段感情,幻想着两个人的生活便不会给“孤独”闯入的机会。其实不然,恋爱只能帮你消除内心的寂寞,却远不能触及你内心深处来自孤独的发问。更何况,盲目开始的恋爱爱根本不可能坚固。

朋友,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这本书封面上写着“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但我想说的是书里面没有爱情,只有“孤独”,爱情转瞬即逝,而孤独永恒。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寡居的母亲,费尔明娜是单亲家庭只有一个父亲,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失去了父亲,莱昂娜·卡西亚尼终生未婚…书中每一个出现的人物都存在一定的社会孤独感。而关于如何处理“孤独”,马尔克斯在书中给出了三种方式:爱情、婚姻和性,但有哪种方式真正排解了“孤独”吗?我想没有。

在与弗洛伦蒂诺被迫分开的三年里,两人互通书信,无话不谈。但真正当两人再次见面时,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她看见了他那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庞和因爱情的恐惧而变得僵硬的双唇。他离他那么近,就像在子时弥撒躁动的人群中看到他的那次一样。但与那时不同,此刻她没有感到爱情的震撼。她挥了挥手,仅说了句“忘了我吧”,就把他从自己的生活中抹掉了。

巨大的孤独感对费尔明娜接踵而至,她又选择了婚姻,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用家庭和各种虚荣的行为来遏制自己内心的孤独感。然而,当丈夫去世后再次袭来的孤独感让她难以摆脱困境。

而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一生未婚,被迫选择了性作为“孤独”的排遣。在弗洛伦蒂诺追逐爱情的路上,他与623个女人发生了性关系,其中还不包括他不计其数的短暂爱恋。这些女人,为他着迷,为他堕落,为他出轨,为他死去……却都没有得到他的爱。

这些错综复杂的纠缠里,无一不是“孤独”的形态。弗洛伦蒂诺在与爱情追逐的大半个世纪里,他无时无刻不在对“孤独”俯首称臣。

朋友,我想说的是,不要害怕孤独,不要寄希望于外界的婚姻、爱情能够消除你的孤独,这不现实。意图消弭孤独感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摆脱它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存在,放弃内心的存在。也别去尝试战胜孤独,要试着与孤独和解,在孤独中听从自己真正的内心。

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路,你只能一个人走。

朋友,我劝你在大学不断尝试,努力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它可以使摄影,写作,篮球等等。大学里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谈恋爱,也不是学习,而是你要发现自己的所热爱的东西,你若是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对将要从事的事业怀着无比的热忱,这当然很好,但很多人并不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劝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所热爱的东西,我们需要有个地方来安放自己的灵魂,这样在未来的某个城市的某某个夜晚的某个角落,你不会因为深夜回家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感动到寂寞与不安;你不会因为被老板批评,同事排挤,家人不理解而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你不会在年老时回首自己的一生只能对着窗户无语凝噎,发现自己好像从未真正为自己活过。朋友,我希望的是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对自己说我还有XX。

我仍记得在我19岁生日那天,没有聚会,没有蛋糕,我只是一个人在家抄写了一遍《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朋友,孤独向来都是人生的常态,人类的常态。我不希望你因为逃避孤独而去融入不适合自己人群,去追逐一时兴起的感情。正视孤独,接纳孤独,享受孤独,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明白这个世界。

最后,我想将松浦弥太郎在散文《给害怕孤独的你》中的最后一句话送给你:“请用今天一整天的时间来好好面对自己,试着一个人度过吧。”

每个人都曾渴望自己有宽敞的大房子住、豪华的车子开,银行卡有可观的存款,渴望能做一个成功人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有时候生活不尽人意,就算很努力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何必去强迫自己?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我们要学会和生活握手言和,与自己和解,这才是最重要的。

《霸王别姬》 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

最容易放过自己的人不是别人是自己,最难放过自己的人也是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体,生性却喜欢热闹。年轻时候和这个较劲,跟那个过不去,年龄渐长就要学会和自己妥协,毕竟日子总还是要过下去的。

与生活和解,接受自己的平凡

小时候觉得自己长大后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必须全款买,必须够宽敞,装修必须高逼格,但长大后却发现思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本以为会出人头地,却发现一直原地打转,于是一边秉承着做人要凤毛麟角的固有观念,一边又循规蹈矩,接受自己的平凡。

所谓热爱生活,我想大抵就是发现生活的灰暗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热爱它。

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馈赠给的惊喜。

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觉着平凡的可贵。也愈发明白和自己和解是何其的重要,慢慢发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完美的人生压根不存在,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被生活次次摔打后,才体会到平凡的活着亦是一种幸福,就是命运给出的最好礼物。

接受自己的平凡,和生活握手言和,与自己和解,才能把日子过顺心,才能在柴米油盐的生活里找到快乐,才能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与原生家庭和解,重塑自我

生活中,每个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问题,而作为我们从小同父母一起生活,少则十几二十年,多则几十年,今天我们的行为,思想不可能不受父母影响。 我们要学会和原生家庭和解,重新解读父母,剖析自己,重塑自己。

与身体和解,一切才有可能

身体乃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身体一切都是零, 但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从来没有人在乎健康,而是疯狂透支着健康,只有身体发出报警信号,才悔不当初。

记得2017在北京工作时,同事小星周五下班还相互道周一见,周一早上到公司就听另外的同事说他住院了,周日起不了床被室友送到了医院,后来去医院探望说做了胃镜,特别难受,初期几乎不能进食后来一段时间只能吃流食。出院后回家修养了一阵,之后每天按时吃饭,再不将就。

有的人可以幸运的醒来,有些人再也醒不来了。

同一家公司,也是同事,因他常在总部,我在分部,一直未曾见过面,周一例会,大早领导就说他走了,特别的突然,家里还有两个小孩。虽然未曾谋面,当听到这个噩耗时,心底一阵发凉。

别在透支身体,和身体和解吧!世间一切都是相互的,你透支身体,自然得到身体的严惩。

身体好了,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与亲密关系和解,家庭才能幸福

两个不同原生家庭的人结合后,生活里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和处事方法都有所不同,当你接受了这个人,就意味着你接受了这个人的一切,他的原生家庭以及兄弟姐们。

生活里难免与他原生家庭也好,兄弟姐们也罢总会有交集,当出现交集之时会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里彼此意见会出现互斥。你不可能一直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去妥协,除非你想结束这段婚姻,吵过闹过后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不如和解,给对方让路,也给自己留有余地。

学会和生活握手言和,与自己和解,那些曾经的不甘、过往的委屈,以及受过的苦难都会过去。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愿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与自己和解,都能够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要学会适当地转变思路和心态,与生活和解,不要过于执着于得失,要随缘。

“拐个弯”代表的是一种转变思路和方式的态度,不直接对抗问题,而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这可以是一种策略上的调整,也可以是一种心理上的转变。

“与生活和解”表示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时,要学会平和地接受并应对,而不是抱怨或逃避。这需要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态度,去理解和接纳生活的各种挑战。

“得失都随意”表达的是一种对得失的正确认识和态度。生活中会有各种得失,但不应被它们所左右,应该把握好自己的期望和心态,不被得失所影响。

“往后余生,愿自己百毒不侵,诸事皆宜”表示在未来的生活中,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坚强和独立,能够抵御各种困难和挑战,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够应对和处理。

综合来看,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强调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要学会转弯和调整,以一种平和、理性、随缘的心态去应对和处理,不因得失而受影响,而是积极面对并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终将习惯一个人消化孤独,与孤独和解。

没有谁能永远相伴在身边。

01

曾记起小学时光,每逢下课铃响起,手就伸向放着做 游戏 装备的抽屉,只等老师一声「下课」,便能拿出圆卡牌、跳绳、皮筋、沙包等等小物件第一时间冲出教室占据有利位置,十分钟的课间时间也能玩的淋漓尽致。

如今想来那种10分钟的快乐一去不回。

到了中学开始被要求课间时间也要利用起来,好好学习。

但总还是可以一群人一起吃饭、一起回宿舍、一起打水、一起上厕所。还会坐在一起商量着设计出一个虽丑却独一无二的社服。饭后空余时间相约在操场校园走一走和好朋友交换近来的悲喜忧愁。

而在大学期间,每一节课上可能都是不同专业的不同同桌,这样,匆匆一个学期过后发现也就只和宿舍的几个人熟悉。而原本总是一起行动的熟悉的室友也相继有了他们自己的事情,或脱单,或兼职,或学业。

在一个寻常的清晨,一觉醒来发现只剩自己在宿舍。突然要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

终于,你知道了什么叫做「孤独」。

02

《被讨厌的勇气》中给孤独的定义为:之所以感到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 社会 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

当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做,原本一起的伙伴也有了新的伙伴,就会感到好似被疏远,甚至于产生自我怀疑,我是哪里做得不好吗,我是不是太无趣了才导致伙伴离开,我这样的人真失败啊……

曾经的我有一段时间很是沮丧,对自己毫无自信,因为朋友总是有更新的朋友,导致我花费了好些时间去默默消化那些苦涩味儿的孤独。

虽然现在也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我却不再期望着今天还陪在身边的人明天也能在一起。

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思考ta为什么把我放在A之前,为什么ta对我不像之前一样好了这样无趣且无意义的事情上。

03

想法改变后,我逐渐喜欢上「孤独」。

我可以一个人在一家商店里逛半天不用考虑其他人是否觉得无聊。我可以一个人在周末背上书包乘1个小时的地铁去图书馆学习感受不一样的氛围。我可以专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用考虑其他人的时间安排。

当然生活不可能畅通无阻,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悲伤的事情,却不再渴望和他人倾诉,只晚上关灯后让眼泪无声流淌。然后告诉自己,把悲伤哭出来就都过去了,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

与「孤独」和解,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你会发现有不一样的轻松自在,依旧可以很精彩。

不用再为不必要的人际关系伤脑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成长。

作者 | 苏苏卡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是人到中年。

一路走来,感谢生活的厚待,虽然没有出现过什么奇迹,也庆幸不曾有过何种灾难。

一切都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走的是大多数人走过的平凡之路。

只是,偶尔有些不甘心:没赚到什么钱让家人过富足的生活、没有出人头地给父母增光添彩、没有混得风生水起迎来旁人羡慕的目光、没有出现奇迹和反转。

曾经期待精彩绝伦的人生,如今却是泯然众人的现实。

只是慢慢地,会发现泯然众人其实挺好的,生活嘛,不就是七情六欲、家长里短、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只要能接受做个平凡的自己,一切仿佛都不成问题。

人到中年,后半辈子怎么活,值得每个人深思。

年龄越大,对生活的感悟就越多,对人生的 探索 更为深入。

很多人探究后发现,简简单单才是真,平平淡淡就是福。

而我想到后半生最好的活法是:与生活和解,接受自己,与平凡相处。

人的一生,有了前半生的铺垫,后半生应该以接纳、融洽的态度,对自己、对亲人负责的态度,去生活、变老,以及去爱。

生活本没有输赢,生活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活法。

与生活和解

人生后半程,放下对抗,试着与生活和解。

坦白说,谁没有在生活中受过伤?谁没有被生活亏待过、被他人辜负过?

小区里穿着破烂的高龄老人每天晚上翻垃圾桶捡废品;家境一般的朋友疫情期间失业了艰难地抚养双胞胎孩子;街头卖唱相依为命的盲人夫妻;医院角落里情绪崩溃痛哭的中年人……

生活有温馨的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哀叹、抱怨都没有用,怪罪得越多,怨恨、痛苦、憎恶、不甘、委屈,负面的情绪就会不断滋生,然后被装进背上的行囊,在人生路上越走越沉重。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每个人都在经历、承受,然后消解、放下。

与生活和解,接受命运的安排,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把人生不如意的十有八九事,变成快乐事。

接受自己

中年人,对自我的了解都比较深,也完全认可“人无完人”这样的观点。

只是,你是否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呢?

有时候,一大把年纪的我们也会因自己的不完美而自惭形秽。

有人抱怨自己懒惰、拖延;有人不忿自己胆小、怕事;有人觉得自己一无所长、一事无成;有人哀叹自己优柔寡断、涉世不深;有人骂自己没本事,有人哭自己遭遇的不幸;有人对相貌耿耿于怀;有人对生活愤愤不平……

人,不能总是反省和自我谴责,不能一味地贬低自己。

了解真实的自我,接纳真实,接纳不完美,接纳生活的无常。

卡巴金在《正念疗愈力》这本书中写道:“接纳,单纯代表着你愿意看到人、事、物的真实样貌。不论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你能确实看清所发生的的状况,不受自己的评价、欲望、恐惧或偏见所障蔽。”

人有缺点,人性也有短处,后半生,实在不必对自己过于严苛,接纳真实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方能坦然生活,不为难自己。

与平凡相处

人生很多烦恼的来源是:无法与平凡相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主角梦,都有受万众瞩目的渴望和站在舞台中央享受聚光灯的梦想。

只是,功成名就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注定要当配角,要过普普通通的人生。

在我们身边,以及我们自己,都过着平凡的生活,求学、工作、结婚、生儿育女。

为生计奔波,为父母渐渐老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犯愁,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焦虑,为爱人芳华不在、变得唠叨而无可奈何……

生活注定了多数人的一生,终将是平凡的,甚至有的人拼尽全力,才能勉强过上普通的生活。

周国平说过:

“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接受平凡,与平凡相处,用平凡的生活成全自己,再成就自己。

(来源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9801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9
下一篇2023-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