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男女的称呼各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男女的称呼各是什么?,第1张

本文以东汉魏晋南北朝的亲 属称谓为研究对象,描述中古汉语时期亲属称谓系统的面貌。

本文所选择的语言资料分为世俗文献和宗教文献两种。世俗文献主要包括诸子、史传、诗 歌、小说等,宗教文献主要是指汉译佛经。这些语料一般具有真实可靠、内容丰富的特点,较为 全面地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的语言实际。具体如下:<后汉书》《三国志>《宋书><南齐书)<魏 书》《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洛阳伽蓝记》《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论衡》《高僧传》《殷芸小说》《世说新语》<古小说钩沉》《搜神记》《颜氏家训><修行本起经><中 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撰集百缘经》《六度集经》《生经》《增壹阿含经:》<经律异相:}<杂宝藏 经》《贤愚经》《百喻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文选>。

(1)一般亲属称谓辞书收录的“奶娘、乳母”类称谓,因为不具备本文所界定的亲属称谓条 件,故不纳入研究范围。

(2)形容词修饰的称谓,如丑女、孝子、孽子、弱女、寡嫂之类的称谓,侧重于描述亲属称谓 的状况,因此不作为研究对象。

(3)因校勘错误所致的亲属称谓不予考虑,如<三国志•魏志•陶谦传>注引<吴书’:“谦二 字:商、应,皆不仕。~字”为“子”之误,故剔除;一些异文称谓,改动后纳入,如“婿”本文作“婿”, “蛭”作“侄”。

(4)王室贵族的专门亲属称谓,如“命妇、太子”不纳入研究范围。 (5)礼貌亲属称谓,指以敬称、谦称修饰语构成的亲属称谓,如贵舅、贤从孙、家兄等;谥称

亲属称谓,指以谥称修饰语构成的亲属称谓,如先君、亡兄等。不作为研究对象。 (6)对于沿用上古汉语时期的亲属称谓,因篇幅关系,且冯汉骥(1989)副、胡士云

(2007)3J、王琪(2008)4已有研究成果,故本文只作列表,不作具体分析。 一、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祖辈称谓

(一)祖父、祖母 在这个时期,指称“祖父”的称谓有“祖父、大父、公、王父、翁”等,指称“祖母”的称谓有“祖

母、大母、母、祖亲”等,合称有“大父母”,列表l如下: 表1祖父、祖母称谓(1)“祖亲”称呼祖母,出现于中古汉语时期,北魏《元湛妻薛慧命墓志>:“祖初古拔,祖亲西 长公主。”

(2)“祖公”称呼祖父,出现比较晚。在笔者搜集到的材料里,首见<三国志•魏志•钟繇传> 注引《先贤行状>:“祖公在位,诸父并盛。”

“母”有时特指“祖母”。如《三国志•蜀志•杨戏传)注引《华扬国志>:“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母”指李密的祖母刘氏。

(3)“阿翁”称祖父,始见于六朝时期,<世说新语•排调>:“凭时年数岁,敛手日:‘阿翁!讵 宜以子戏父!”

(4)以“婆”指称祖母,始见于六朝时期。<古小说钩沉•冥祥记>:“其六岁儿见之,指语祖母 日:‘阿爷飞上天,婆为见不”“婆”字<说文解字:}未收,上古汉语时期未见,粱顾野王<玉篇•女 部》有收录:“婆,蒲何切,婆娑。又婆母。”可见汉代以后才有“婆”用在称呼上5。

(二)外祖父、外祖母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指称外祖父的称谓有。外祖父、外王父”两类,指称外祖母的称谓有

“外祖母、外王母”两类,列表2如下:

这部分称谓词都是沿袭上古汉语,其中“外祖父、外祖母”通用至今,成为现代汉语中的称

呼外公、外婆的书面语。 二、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父辈称谓 (一)父亲、母亲

在这个时期,指称父亲的称谓有“父、考、君、公、侯、翁、耶、尊”八类,指称母亲的称谓有 “母、妣、婆、姥、壹尔”四类,还有合称“亲、二亲”,列表3如下:

表3父亲、母亲称谓(1)合称父母为“亲”,广见于先秦典籍,后世袭用。在魏晋时期,“亲”专指母亲。北魏《魏 故龙骧将军荆州刺史广川孝王墓志铭>:“父灵遵,冠军将军青州刺史广川哀王。亲河南宇文 氏,父伯升,镇东府长史悬氏侯。“亲”在此特指“母亲”。

“尊”,<说文•酋部>:“酒器也。”后引申对帝王等尊贵者的敬称,包括父母。魏吉迦夜与昙 曜共译《杂宝藏经•罗汉祗夜多驱恶龙人海缘》:。复白父母言:‘愿尊先许听我出家。”可专指父 亲,<世说新语•品藻》:“问父日:‘刘尹语何如尊”

(2)称谓词“老父”老母”在上古汉语时期指年老的父亲、年老的母亲;至中古汉语时期,词 素“老”的意义开始虚化,成为一个只起补充音节作用的词头。“老父~老母”意同“父“母”。如

<世说新语•政事>:“元方日:‘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晋书•周琥传》:

。境日:‘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文中的“老父~老母”并不在于指父亲 或母亲年老,而是在社会交际中对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带有谦称的意味。

“阿父~阿母”是中古时期出现的新生称谓,在汉译佛经的影响下。“阿”逐渐虚化为一个无 义的音节形式6。<南史•谢晦传>:“晦女为彭城王义康妃,聪明有才貌。被发徒跣与晦诀日:

‘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籍都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上堂拜阿母,阿 母怒不止。”

(3)“大君”指称父亲,是三国时期的新生称谓,见于<三国志•魏志•董昭传》载董昭与袁春卿书日:“足下大君,昔避内难,南游百越,非疏骨肉,乐彼吴会,智者深识,独或宜然。”敬称袁春 卿的父亲为“大君”,<汉语称谓大词典》失收此义项。

“侯”指称父亲,通行于魏晋时期。<三国志•吴志•蒋济传》注引<列异传》:“愿母为白侯,属 阿令转我得乐处。”蒋济爵为陵亭侯,其子称之为“侯”。如果说这可能是从他称谓,沿属吏及奴 仆之辞,那么《梁书•吉粉传》载廷尉谓吉羽;}日:“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吉珊之父职为吴

兴原乡令,而廷尉对吉粉称其父为“尊侯”,“侯”已经成为亲属称谓了,“尊”在亲属称谓之前表 示礼敬。又如《世说新语•言语》:“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日:‘患虐也。’主人 日:‘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虐”《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 乙之子,问之日:‘尊侯早晚顾宅’乙子称其父已往。”二书没有提及其父的职位官衔,“侯”都是 父亲的意思。“侯”原是表示爵位的封号,与“公”同属于五等爵位。“公”同时也可以指称父亲,

《战国策•魏策一>:“(陈轸)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行。”因为这个关系,“侯”相因生义,产生出 “父亲”的意义来了。

“阿翁”是在亲属称谓“翁”的前面加一词头“阿”,指称父亲,魏晋时期口语化的亲属称谓, 见于《三国志•魏志•武文世公王•赵王干传》注引《魏略:》:“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

“耶”指称父亲,魏晋时期的新生称谓,《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耶名。”《古小说钩沉

•冥祥记》:“其六岁儿见之,指语祖母日:‘阿爷飞上天,婆为见不”。爷”,<说文解字》未收,梁 顾野王《玉篇•父部>:“爷,以遮切,俗为父爷字。”

“所估”指称父亲.见于《全后汉文•郎中郑固碑》:“陨命颠沛,家失所怙。~所”是古汉语中 的名词化标记,加在谓词性成分之前,使之成为体词性成分。“所怙”本是“恃估、依赖的物体 (或人)”的意思,其中“怙”是动词,“所”加在“估”前,使其名词化,最终从词组转化成为一个称 谓词。“所估”是依赖、恃怙的意思,故常在强调失去依赖对象时使用。

(4)“姥”字《说文》未收,《一切经音义》卷十三:“今以女老为姥。”泛指老年女人。中古汉语 时期,“姥”可指称母亲,如《乐府诗集•琅琊王歌辞>:“公死姥更嫁,孤儿甚可怜。”

“炸”见于《颜氏家训•风操》:“而江东士庶,痛则称祢。”《集解>引刘盼遂:“按江东人痛呼 祢,当是呼盘尔。烁者,母之俗字,人穷则呼母,古今不异。”

“慈~慈阴”指称母亲,反映了严父慈母、男阳女阴的中国传统思想。晋潘岳《闲居赋》:“寿 觞举,慈颜和。”王羲之《杂帖》:“建安灵柩至,慈阴幽绝,垂卅年。”

(二)伯父、伯母、叔父、叔母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文献中,父亲的兄弟不分长幼,合称为“诸父、从父、阿父”;分开指称,关

于伯父的称谓有“伯父、世父”两类,关于叔父的称谓为“叔父”。他们的妻子,分别为“伯母”“叔

母”,列表4如下:

表4伯父、伯母、叔父、叔母称谓(1)魏晋时期出现了以“阿父”称呼父之兄弟。例如《宋书•王球传>:“球徐日:‘阿父在,汝 亦何忧!”<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七年>:“阿父在,汝亦何忧!”胡三省注:“江南人士呼叔父、伯父为阿父,亦为伯父、叔父者以自呼。”又《宋书•二凶•刘劭传>:“义恭诘劭日:‘我背逆归顺, 有何大罪,顿杀我家十二儿’劭答日:‘杀诸弟,此事负阿父。”

在古人看来,叔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宋代王桥在《野客丛书•弟侄献言》中指出:“兄弟之 子犹子也,古人视以父道⋯⋯而事叔亦以子礼,叔侄之分,与父子同。”因此古人有称叔侄为父 子的,如《汉书•疏广传>:“父子并为师傅。”疏广为太子少傅,其兄子疏受为少傅。《世说新语• 文学》:“江左殷太常父子并能言理,亦有辩讷之异。”指殷融和兄子殷浩。《晋书•谢安传》朝廷 欲委谢玄以要职,谢安以为“父子皆著大勋,恐为朝廷所疑”,谢安谢玄为叔侄关系。相应的,侄 辈以“父”称呼叔伯,又如《南齐书•郁林王纪>:“中书令何胤以皇后从叔见亲,使直殿省,尝随后 呼胤为三父。”《梁书•王茂传》:“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①皆是证明。

(2)六朝时期新生“伯、叔”称谓。<颜氏家训•风操>:“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界单呼 伯、叔。”

(三)姑母、姑父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指称姑母的称谓为“姑”,指称姑父为“姑夫”,列表5如下:

表5姑母、姑父称谓指称姑父的称谓,先秦汉语时期尚未出现。至三国时期,新生称谓“姑夫、姑婿”。<三国志

•蜀志•李恢传》:“(李恢)仕郡督邮,姑夫爨习为建伶令。”<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汉嘉郡界旄 牛夷种类四千余户,其率狼路欲为姑婿冬逢报怨,遣叔父离将逢众相度形势。”

(四)舅父、舅母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指称舅父的称谓为“舅”,舅母为“舅母”,列表6如下:

表6舅父、舅母称谓

舅父 舅母

舅 舅,舅氏 舅母 舅母

“舅母”是六朝的新生称谓。《世说新语-言语>:“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宜以‘渭 阳’为名。”刘孝标注:“按《魏书》,帝于后园为象母起观,名其里日渭阳。然则象母即帝之舅母, 非外祖母也。”

(五)姨母、姨父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姨母的称谓有“从母、姨”三类,指称姨父的称谓有“姨父”

类,列表7如下:

表7姨母、姨父称谓

(1)“阿姨”出现比较晚,原是在佛教典籍中称呼比丘尼,<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十九:“今 称比丘尼为阿姨者,有云:以大爱道比丘尼是佛姨母,故效唤阿姨。”后在魏晋时期引入中土称

呼中,如晋王献之《东阳帖>:“不审阿姨所患得差否极令悬测。”

“姨母”称呼母之姐妹。<汉书•霍光传》“光诸女遇太后无礼”,颜师古引东汉服虔日:“光诸 女自以于上官太后为姨母,遇之无礼。”

(2)上古汉语时期未见有指称姨父的称谓,仅以描述性的“从母之夫”来表示,魏晋时期出 现专门的称谓“姨父”,《魏书•元叉传>:“叉遂与太师高阳王雍等辅政,常直禁中,肃宗呼为姨 父。”姨丈人”即姨父,<北史•袁聿倩传>:“性深沉,有鉴识,清靖寡欲。与物无竞。姨丈人尚书 崔休深所知赏。”

(六)公公、婆婆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公公的称谓有“舅、公”两类,指称婆婆的称谓有“姑、姥、

婆”三类,列表8如下:

表8公公、婆婆称谓

(1)“阿姑”是魏晋时期的口语词,《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至 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

(2)“公”由尊称引申指称夫之公,先秦已见,后世通用。“姥”指称夫之母,出现相对较晚。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忪、蚣。为“公”的俗称,王钧《说

文句读》:。忪者,公之分别文也。”

。大人公”称呼夫之公,是中古时期北方人的称呼语,<颜氏家训•书证>:“北方风俗,妇呼舅 为大人公。”

(七)岳父、岳母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岳父的称谓有“外舅、丈人”类,指称岳母的称谓有“外姑”

类,列表9如下:

表9岳父、岳母称谓

(1)“丈人”是魏晋时期的新生称谓,《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 衣带中密诏。”裴注:“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蛭,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 也。~丈人”原是对人的尊称,魏晋时期引申指称亲属中的长者。《颜氏家训•书证):“丈人亦长 老之目,今世俗呼其祖考为先亡丈人。”<集解>引吴承仕日:“其辈行尊于我者,则通谓之丈人。 盖晋宋以来之通语矣。”<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是“丈人”指称岳父的起源。

(2)还有一批指称岳父岳母的叙述性称谓,“妻父”见于<三国志•吴志•薛综传>:“九真太守 儋萌为妻父周京作主人,并请大吏,酒酣作乐。~妇公”见于<后汉书•第五伦传>:“帝戏谓伦日:

‘闻卿为吏务妇公,不过从兄饭,宁有之邪”“妇父”见于《晋书•王国宝传>:“国宝少无士操,不

修廉隅。妇父谢安恶其倾侧,每抑而不用。”妇翁”见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第五伯鱼三

娶孤女,谓之挝妇翁。~妇母”见于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七:“尔时僧迦摩妇母 闻女婿作道人,不复着欲,舍于家累,又捐我女,如弃聚唾。”

三、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平辈称谓

(一)兄、嫂、弟、弟媳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兄的称谓有“兄、伯、昆”三类,指称嫂的称谓为“嫂”,指称

弟的称谓为“弟”,指称弟媳的称谓有“妇、叔妻”两类,兄弟的合称有“孔怀”等,嫂弟媳的合称为

“娣姒”,列表lO如下:

表10兄、嫂、弟、弟媳称谓

(1)兄弟合称为“孔怀、友于”,是通过用典而产生的称谓词,在结构上是截取了两个在意义 上并无联系、也不在同一个语法层次的词素。。孔怀”出自<诗•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孔”是副词,中古“孔怀”用以代称兄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裴注引《管辂别传>:“得因孔怀 之亲。”“友于”出自<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于”是介词,中古“友于”连用,成为兄弟的代 称,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

(2)“阿兄~阿弟”是中古汉语时期出现的新生称谓,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祗 律>:“时六群比丘展转作俗人相唤:阿翁阿母阿兄阿弟。”老兄”见于《世说新语•忿狷》:“司州 觉恶,便舆床就之,持其臂日:‘汝讵复足与老兄计”

(3)进入父系氏族之后,古人一夫多妻,为在称谓上区别与母亲的血缘关系,有“同产”“母 兄”等称谓指称同父同母所生者,有“同生”“屑兄”等称谓指称同父异母所生者,其中“属兄”是 魏晋时期的新生称谓,指称同父异母之兄,见于《魏书•高崇传>:“后属兄谦之被害,(道穆)情不 自安,遂托身于庄帝。”据《魏书•高崇传》,道穆与谦之为同父异母的兄弟,故有此称谓。

(4)兄弟之妻统称为“娣姒”。<世说新语•贤嫒:》:“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钟不以贵陵郝,

郝亦不以贱下钟。” “叔妻”见于佛经文献,中土文献就笔者所及尚无使用。三国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四:

。女情秩豫兄心存日:婿伯即父,叔妻即子。斯有父子之亲,岂有嫁娶之道乎”

(二)姐、姐夫、妹、妹夫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姐的称谓有“姊、兄”两类,指称妹的称谓有“妹、弟”两类,

指称姐夫的称谓为“姊夫”类,指称妹夫的称谓为“妹夫”类,合称为“友婿”,列表1l如下: (1)《尔雅•释亲》:“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可见在先秦汉语里称谓词“姊、妹”的

使用者有性别的规定,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逐渐摆脱性别的规定。成为全社会通用称谓,与现 代汉语用法基本一致,例多不赘述。

“阿姊“‘阿妹”是中古汉语时期出现的新称谓形式,即词缀“阿”加亲属称谓。《木兰诗》: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

(2)“友堵”是姊妹丈夫的互称,《释名•释亲属>:“两婿相谓日亚⋯⋯又日友婿,言相亲友 也。”<颜氏家训•文章>:“愍楚友婿如从河洲来,得一青鸟。”

分而言之,姐夫谓“姊夫、姊婿”,见于<三国志•蜀志•来敏传>:“汉末大乱,敏随姊奔荆州, 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后汉书•耿秉传>:“汉贵将独有奉车都尉,天子姊婿,爵为通侯,当 先降之。”妹夫谓“妹夫”,见于《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注引谢承《后汉书》日:“班。王匡之妹夫。”

(三)堂兄、堂弟、堂姐、堂妹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将堂兄、堂弟合称为“从父昆弟、从父兄弟”,将堂姐、堂妹合称

为“从父姊妹”,指称堂兄的称谓有“从兄”,指称堂弟的称谓有“从弟、堂弟”两类,指称堂姐的称 谓有“从姊、堂姊”两类,指称堂妹的称谓为“从妹”,列表12如下:

表12堂兄、堂弟、堂姐、堂妹称谓

(1)《尔雅•释亲》:“兄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景弟。”‘景”写作“昆”。“从父昆弟”先秦已见,后 世通用,例多不赘。“从父兄弟”出现于魏晋时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注:“吴人作《曹瞒 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停之叔父。太祖于悖从父兄弟。”

(2)在先秦汉语中,尚无分开指称“堂兄、堂弟、堂姐、堂妹”的称谓词,直到汉代才出现相关 称谓。“从父兄”见于《三国志•魏志•苟或传》注引l:苟氏家传>:“仲豫名悦,朗陵长俭之少子,或 从父兄也。”“从兄”见于《后汉书•皇后纪•光武郭皇后》:。后从兄竟,以骑都尉从征伐有功,封为 新妻5侯,官至东海相。~从父弟”见于<后汉书•宗室•泗水王歙传>:“歙从父弟茂,年十八。⋯‘从 弟”见于《后汉书•李通传>:。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从父姊”见于《:北史•齐宗室诸王列传•彭城

王澈):“其母崔氏,即御史中丞崔昂从父姊。”从姊”见于<三国志•吴志•孙琳传>:“亮妃,琳

从姊女也,以其谋告。~从父妹”见于<北史•苏威传':“有从父妹适河南元世雄。~从妹”见于

<后汉书•宗室列传•成武孝侯顺:》:“初,顺叔父弘娶于樊氏,皇妣之从妹也。” (3)因为同祖父的男系亲属在同一个祠堂里祭祀祖宗,所以产生了“同堂”称谓。“同堂姊”

即现代汉语里所说的堂姐。新生于魏晋时期,<三国志•吴志•孙耋林传》注引《江表传>:“卿宣诏

语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琳同堂姊,邂逅泄漏,误孤非小也。~同堂弟”见于

<北齐书•孝昭帝纪>:“帝日:‘须拔我同堂弟,显安我亲姑子。”到了唐代,“同”脱落,产生了 “堂”类称谓。

(四)表兄、表弟、表姐、表妹

属于表亲的平辈亲属有三种:姑之子女、舅之子女、姨之子女。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 表兄弟的合称有“姨兄弟”舅子”。表姐妹的合称有“从母姊妹”,指称表兄的有“外兄、姨兄”两 类,指称表弟的称谓有“外弟、姨弟、从母弟”三类,指称表姐的称谓为“姨姊”,指称表妹的称谓 有“姨妹、外妹”两类,列表13如下:

表13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称谓

(1)《尔雅•释亲>:“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姨之子统称为“姨兄弟”,见于《世说新语•赏誉》:

。堪,烈之子,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分而称之为“姨兄~姨弟”,分别见于《三国志•吴志• 潘浚传》注引《江表传:》:“时浚姨兄零陵蒋琬为蜀大将军。”《晋书•武陔传》:“(苟)恺时为仆射, 以茂、骏之姨弟,陷为逆党,遂见害。”

(2)“外弟”即表弟,见于<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蒋琬)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

。外兄”即表兄,见于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过西门外。适见外兄刘伯文,惊相劳问。~外妹” 即表妹,见于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又女弱独行,岂当有伴耶是吾外妹,幸为便安之。”

(五)丈夫、妻子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丈夫的称谓有“夫、婿、君”类,指称妻子的称谓有“妇、妻、

室、夫人、妪”类,合称夫妻的有“偶、室家、伉俪”等。列表14如下: 表14丈夫、妻子称谓

(1)“夫主”是妻妾对丈夫的敬称,有“丈夫即一家之主”之意。《后汉书•列女传•班昭》:“正 色端操,以事夫主。”

(2)“妪”,原是妇女的通称,可特指妻子。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七:“彦思夜于被中窃与妪 语,共患此魅。魅即屋梁上谓彦思日:‘汝与妇道吾,吾今当截汝屋梁。’即隆隆有声。~妪”在此 特指妻子,与下文的“妇”同指。

(六)大伯予、大伯嫂、小叔子、小婶子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大伯子的称谓有“伯、蚣、兄公”三类,指称大伯嫂的称谓

为“姒”,指称小叔子的称谓有“季叔、郎”两类,指称小婶子的称谓为“娣”,列表15如下:

(1)“婿伯”“伯子”指称大伯子,见于刘宋沮渠京声译《佛大僧大经>:“叔妻即子,婿伯即父。 我亲奉戒,日有隆举,真与圣齐,*正虫鼠。噫乎伯子,焉为斯语。”伯”在古代有兄长的意思,

。婿伯”即夫兄。 (2)“郎”,<说文•邑部》:“鲁亭也,从邑良声。”原是古邑名,后引申作职官名,转而引申为称

谓词。“小郎”“叔郎”指称丈夫的弟弟,分别见于<世说新语•规箴>:“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 妇,不以新妇嘱小郎。”南朝梁任叻《奏弹刘整:》:“叔郎整,恒欲伤害。”

(七)内兄、内弟、内姐、内妹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合称内兄内弟为“甥”“舅”。分别指称为“妻兄”妇兄”两类,列表16

如下:

表16内兄、内弟、内姐、内妹称谓

这一类称谓在上古汉语时期基本已经产生,叙述性称谓“妻弟”见于《后汉书•刘表传>:“又 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并得幸于表,又睦于琮。”

四、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子辈称谓 (一)儿子、儿媳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指称儿子的称谓有“子、男、儿、息、嫡、嗣、胤”等七类,指称儿媳的称

谓有“妇、息妻”两类,列表17如下:

表17儿子、儿媳称谓

(1)“儿”的本义是幼孩、儿童,可特指男孩,先秦已见,后世延用,例多不举。为明确“儿”的 含义,儿子又称“男儿”,中古汉语时期始见,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萨和檀王经>:“生一男儿, 今日已死。”

(2)“息”,《说文•心部:》:“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本义为气息,引申为生殖繁衍,由此引 申出为儿子之称。先秦已见,后世延用。例多不举。。儿息”称呼儿子,晋李密《陈情表》:“门衰 柞薄,晚有儿息。~子息”为同义连文。<三国志•蜀志•张裔传>:“事恭母如母,恭之子息长大,为 之娶妇。”同素异序词“息子”见于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菩提寺>:“(张秀携)问畅日:‘卿有 儿死否’畅日:‘有息子涵,年十五而死。”“息男”为大名冠小名的结构,见于魏曹植《封二子为 公谢恩章>:“韶书封臣息男苗为高阳乡公、志为穆乡公。”

(3)“子姓”,泛指子辈,可特指儿子,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十三:“波斯匿王白世 尊日:‘此舍卫城内有长者名婆提,今日命终,彼无子姓。”

“养子”。指收养的儿子。<后汉书•顺帝纪>:“四年春二月丙子。初听中官得以养子为后,世 袭封爵。”

“假子”,指夫的前妻或妻的前夫之子,西汉时已见,中古时期延用,如<三国志•魏志•明帝 纪》注引《献帝传》载曹操打败吕布后占宜禄前妻杜氏为己妻,杜氏与前夫所生之子秦朗亦随之 跟进宫中,曹操甚爱之,。每坐席,谓宾客日:‘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假子”即称呼己妾与 前夫所生之子。三国时期,妇女离婚再嫁比较常见,夫死寡妇再婚也是允许的,还没有形成妇 女要“从一而终”的局面。

本文以东汉魏晋南北朝的亲 属称谓为研究对象,描述中古汉语时期亲属称谓系统的面貌。

本文所选择的语言资料分为世俗文献和宗教文献两种。世俗文献主要包括诸子、史传、诗 歌、小说等,宗教文献主要是指汉译佛经。这些语料一般具有真实可靠、内容丰富的特点,较为 全面地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的语言实际。具体如下:<后汉书》《三国志>《宋书><南齐书)<魏 书》《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洛阳伽蓝记》《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论衡》《高僧传》《殷芸小说》《世说新语》<古小说钩沉》《搜神记》《颜氏家训><修行本起经><中 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撰集百缘经》《六度集经》《生经》《增壹阿含经:》<经律异相:}<杂宝藏 经》《贤愚经》《百喻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文选>。

(1)一般亲属称谓辞书收录的“奶娘、乳母”类称谓,因为不具备本文所界定的亲属称谓条 件,故不纳入研究范围。

(2)形容词修饰的称谓,如丑女、孝子、孽子、弱女、寡嫂之类的称谓,侧重于描述亲属称谓 的状况,因此不作为研究对象。

(3)因校勘错误所致的亲属称谓不予考虑,如<三国志•魏志•陶谦传>注引<吴书’:“谦二 字:商、应,皆不仕。~字”为“子”之误,故剔除;一些异文称谓,改动后纳入,如“婿”本文作“婿”, “蛭”作“侄”。

(4)王室贵族的专门亲属称谓,如“命妇、太子”不纳入研究范围。 (5)礼貌亲属称谓,指以敬称、谦称修饰语构成的亲属称谓,如贵舅、贤从孙、家兄等;谥称

亲属称谓,指以谥称修饰语构成的亲属称谓,如先君、亡兄等。不作为研究对象。 (6)对于沿用上古汉语时期的亲属称谓,因篇幅关系,且冯汉骥(1989)副、胡士云

(2007)3J、王琪(2008)4已有研究成果,故本文只作列表,不作具体分析。 一、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祖辈称谓

(一)祖父、祖母 在这个时期,指称“祖父”的称谓有“祖父、大父、公、王父、翁”等,指称“祖母”的称谓有“祖

母、大母、母、祖亲”等,合称有“大父母”,列表l如下: 表1祖父、祖母称谓(1)“祖亲”称呼祖母,出现于中古汉语时期,北魏《元湛妻薛慧命墓志>:“祖初古拔,祖亲西 长公主。”

(2)“祖公”称呼祖父,出现比较晚。在笔者搜集到的材料里,首见<三国志•魏志•钟繇传> 注引《先贤行状>:“祖公在位,诸父并盛。”

“母”有时特指“祖母”。如《三国志•蜀志•杨戏传)注引《华扬国志>:“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母”指李密的祖母刘氏。

(3)“阿翁”称祖父,始见于六朝时期,<世说新语•排调>:“凭时年数岁,敛手日:‘阿翁!讵 宜以子戏父!”

(4)以“婆”指称祖母,始见于六朝时期。<古小说钩沉•冥祥记>:“其六岁儿见之,指语祖母 日:‘阿爷飞上天,婆为见不”“婆”字<说文解字:}未收,上古汉语时期未见,粱顾野王<玉篇•女 部》有收录:“婆,蒲何切,婆娑。又婆母。”可见汉代以后才有“婆”用在称呼上5。

(二)外祖父、外祖母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指称外祖父的称谓有。外祖父、外王父”两类,指称外祖母的称谓有

“外祖母、外王母”两类,列表2如下:

这部分称谓词都是沿袭上古汉语,其中“外祖父、外祖母”通用至今,成为现代汉语中的称

呼外公、外婆的书面语。 二、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父辈称谓 (一)父亲、母亲

在这个时期,指称父亲的称谓有“父、考、君、公、侯、翁、耶、尊”八类,指称母亲的称谓有 “母、妣、婆、姥、壹尔”四类,还有合称“亲、二亲”,列表3如下:

表3父亲、母亲称谓(1)合称父母为“亲”,广见于先秦典籍,后世袭用。在魏晋时期,“亲”专指母亲。北魏《魏 故龙骧将军荆州刺史广川孝王墓志铭>:“父灵遵,冠军将军青州刺史广川哀王。亲河南宇文 氏,父伯升,镇东府长史悬氏侯。“亲”在此特指“母亲”。

“尊”,<说文•酋部>:“酒器也。”后引申对帝王等尊贵者的敬称,包括父母。魏吉迦夜与昙 曜共译《杂宝藏经•罗汉祗夜多驱恶龙人海缘》:。复白父母言:‘愿尊先许听我出家。”可专指父 亲,<世说新语•品藻》:“问父日:‘刘尹语何如尊”

(2)称谓词“老父”老母”在上古汉语时期指年老的父亲、年老的母亲;至中古汉语时期,词 素“老”的意义开始虚化,成为一个只起补充音节作用的词头。“老父~老母”意同“父“母”。如

<世说新语•政事>:“元方日:‘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晋书•周琥传》:

。境日:‘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文中的“老父~老母”并不在于指父亲 或母亲年老,而是在社会交际中对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带有谦称的意味。

“阿父~阿母”是中古时期出现的新生称谓,在汉译佛经的影响下。“阿”逐渐虚化为一个无 义的音节形式6。<南史•谢晦传>:“晦女为彭城王义康妃,聪明有才貌。被发徒跣与晦诀日:

‘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籍都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上堂拜阿母,阿 母怒不止。”

(3)“大君”指称父亲,是三国时期的新生称谓,见于<三国志•魏志•董昭传》载董昭与袁春卿书日:“足下大君,昔避内难,南游百越,非疏骨肉,乐彼吴会,智者深识,独或宜然。”敬称袁春 卿的父亲为“大君”,<汉语称谓大词典》失收此义项。

“侯”指称父亲,通行于魏晋时期。<三国志•吴志•蒋济传》注引<列异传》:“愿母为白侯,属 阿令转我得乐处。”蒋济爵为陵亭侯,其子称之为“侯”。如果说这可能是从他称谓,沿属吏及奴 仆之辞,那么《梁书•吉粉传》载廷尉谓吉羽;}日:“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吉珊之父职为吴

兴原乡令,而廷尉对吉粉称其父为“尊侯”,“侯”已经成为亲属称谓了,“尊”在亲属称谓之前表 示礼敬。又如《世说新语•言语》:“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日:‘患虐也。’主人 日:‘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虐”《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 乙之子,问之日:‘尊侯早晚顾宅’乙子称其父已往。”二书没有提及其父的职位官衔,“侯”都是 父亲的意思。“侯”原是表示爵位的封号,与“公”同属于五等爵位。“公”同时也可以指称父亲,

《战国策•魏策一>:“(陈轸)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行。”因为这个关系,“侯”相因生义,产生出 “父亲”的意义来了。

“阿翁”是在亲属称谓“翁”的前面加一词头“阿”,指称父亲,魏晋时期口语化的亲属称谓, 见于《三国志•魏志•武文世公王•赵王干传》注引《魏略:》:“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

“耶”指称父亲,魏晋时期的新生称谓,《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耶名。”《古小说钩沉

•冥祥记》:“其六岁儿见之,指语祖母日:‘阿爷飞上天,婆为见不”。爷”,<说文解字》未收,梁 顾野王《玉篇•父部>:“爷,以遮切,俗为父爷字。”

“所估”指称父亲.见于《全后汉文•郎中郑固碑》:“陨命颠沛,家失所怙。~所”是古汉语中 的名词化标记,加在谓词性成分之前,使之成为体词性成分。“所怙”本是“恃估、依赖的物体 (或人)”的意思,其中“怙”是动词,“所”加在“估”前,使其名词化,最终从词组转化成为一个称 谓词。“所估”是依赖、恃怙的意思,故常在强调失去依赖对象时使用。

(4)“姥”字《说文》未收,《一切经音义》卷十三:“今以女老为姥。”泛指老年女人。中古汉语 时期,“姥”可指称母亲,如《乐府诗集•琅琊王歌辞>:“公死姥更嫁,孤儿甚可怜。”

“炸”见于《颜氏家训•风操》:“而江东士庶,痛则称祢。”《集解>引刘盼遂:“按江东人痛呼 祢,当是呼盘尔。烁者,母之俗字,人穷则呼母,古今不异。”

“慈~慈阴”指称母亲,反映了严父慈母、男阳女阴的中国传统思想。晋潘岳《闲居赋》:“寿 觞举,慈颜和。”王羲之《杂帖》:“建安灵柩至,慈阴幽绝,垂卅年。”

(二)伯父、伯母、叔父、叔母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文献中,父亲的兄弟不分长幼,合称为“诸父、从父、阿父”;分开指称,关

于伯父的称谓有“伯父、世父”两类,关于叔父的称谓为“叔父”。他们的妻子,分别为“伯母”“叔

母”,列表4如下:

表4伯父、伯母、叔父、叔母称谓(1)魏晋时期出现了以“阿父”称呼父之兄弟。例如《宋书•王球传>:“球徐日:‘阿父在,汝 亦何忧!”<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七年>:“阿父在,汝亦何忧!”胡三省注:“江南人士呼叔父、伯父为阿父,亦为伯父、叔父者以自呼。”又《宋书•二凶•刘劭传>:“义恭诘劭日:‘我背逆归顺, 有何大罪,顿杀我家十二儿’劭答日:‘杀诸弟,此事负阿父。”

在古人看来,叔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宋代王桥在《野客丛书•弟侄献言》中指出:“兄弟之 子犹子也,古人视以父道⋯⋯而事叔亦以子礼,叔侄之分,与父子同。”因此古人有称叔侄为父 子的,如《汉书•疏广传>:“父子并为师傅。”疏广为太子少傅,其兄子疏受为少傅。《世说新语• 文学》:“江左殷太常父子并能言理,亦有辩讷之异。”指殷融和兄子殷浩。《晋书•谢安传》朝廷 欲委谢玄以要职,谢安以为“父子皆著大勋,恐为朝廷所疑”,谢安谢玄为叔侄关系。相应的,侄 辈以“父”称呼叔伯,又如《南齐书•郁林王纪>:“中书令何胤以皇后从叔见亲,使直殿省,尝随后 呼胤为三父。”《梁书•王茂传》:“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①皆是证明。

(2)六朝时期新生“伯、叔”称谓。<颜氏家训•风操>:“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界单呼 伯、叔。”

(三)姑母、姑父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指称姑母的称谓为“姑”,指称姑父为“姑夫”,列表5如下:

表5姑母、姑父称谓指称姑父的称谓,先秦汉语时期尚未出现。至三国时期,新生称谓“姑夫、姑婿”。<三国志

•蜀志•李恢传》:“(李恢)仕郡督邮,姑夫爨习为建伶令。”<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汉嘉郡界旄 牛夷种类四千余户,其率狼路欲为姑婿冬逢报怨,遣叔父离将逢众相度形势。”

(四)舅父、舅母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指称舅父的称谓为“舅”,舅母为“舅母”,列表6如下:

表6舅父、舅母称谓

舅父 舅母

舅 舅,舅氏 舅母 舅母

“舅母”是六朝的新生称谓。《世说新语-言语>:“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宜以‘渭 阳’为名。”刘孝标注:“按《魏书》,帝于后园为象母起观,名其里日渭阳。然则象母即帝之舅母, 非外祖母也。”

(五)姨母、姨父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姨母的称谓有“从母、姨”三类,指称姨父的称谓有“姨父”

类,列表7如下:

表7姨母、姨父称谓

(1)“阿姨”出现比较晚,原是在佛教典籍中称呼比丘尼,<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十九:“今 称比丘尼为阿姨者,有云:以大爱道比丘尼是佛姨母,故效唤阿姨。”后在魏晋时期引入中土称

呼中,如晋王献之《东阳帖>:“不审阿姨所患得差否极令悬测。”

“姨母”称呼母之姐妹。<汉书•霍光传》“光诸女遇太后无礼”,颜师古引东汉服虔日:“光诸 女自以于上官太后为姨母,遇之无礼。”

(2)上古汉语时期未见有指称姨父的称谓,仅以描述性的“从母之夫”来表示,魏晋时期出 现专门的称谓“姨父”,《魏书•元叉传>:“叉遂与太师高阳王雍等辅政,常直禁中,肃宗呼为姨 父。”姨丈人”即姨父,<北史•袁聿倩传>:“性深沉,有鉴识,清靖寡欲。与物无竞。姨丈人尚书 崔休深所知赏。”

(六)公公、婆婆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公公的称谓有“舅、公”两类,指称婆婆的称谓有“姑、姥、

婆”三类,列表8如下:

表8公公、婆婆称谓

(1)“阿姑”是魏晋时期的口语词,《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至 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

(2)“公”由尊称引申指称夫之公,先秦已见,后世通用。“姥”指称夫之母,出现相对较晚。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忪、蚣。为“公”的俗称,王钧《说

文句读》:。忪者,公之分别文也。”

。大人公”称呼夫之公,是中古时期北方人的称呼语,<颜氏家训•书证>:“北方风俗,妇呼舅 为大人公。”

(七)岳父、岳母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岳父的称谓有“外舅、丈人”类,指称岳母的称谓有“外姑”

类,列表9如下:

表9岳父、岳母称谓

(1)“丈人”是魏晋时期的新生称谓,《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 衣带中密诏。”裴注:“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蛭,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 也。~丈人”原是对人的尊称,魏晋时期引申指称亲属中的长者。《颜氏家训•书证):“丈人亦长 老之目,今世俗呼其祖考为先亡丈人。”<集解>引吴承仕日:“其辈行尊于我者,则通谓之丈人。 盖晋宋以来之通语矣。”<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是“丈人”指称岳父的起源。

(2)还有一批指称岳父岳母的叙述性称谓,“妻父”见于<三国志•吴志•薛综传>:“九真太守 儋萌为妻父周京作主人,并请大吏,酒酣作乐。~妇公”见于<后汉书•第五伦传>:“帝戏谓伦日:

‘闻卿为吏务妇公,不过从兄饭,宁有之邪”“妇父”见于《晋书•王国宝传>:“国宝少无士操,不

修廉隅。妇父谢安恶其倾侧,每抑而不用。”妇翁”见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第五伯鱼三

娶孤女,谓之挝妇翁。~妇母”见于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七:“尔时僧迦摩妇母 闻女婿作道人,不复着欲,舍于家累,又捐我女,如弃聚唾。”

三、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平辈称谓

(一)兄、嫂、弟、弟媳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兄的称谓有“兄、伯、昆”三类,指称嫂的称谓为“嫂”,指称

弟的称谓为“弟”,指称弟媳的称谓有“妇、叔妻”两类,兄弟的合称有“孔怀”等,嫂弟媳的合称为

“娣姒”,列表lO如下:

表10兄、嫂、弟、弟媳称谓

(1)兄弟合称为“孔怀、友于”,是通过用典而产生的称谓词,在结构上是截取了两个在意义 上并无联系、也不在同一个语法层次的词素。。孔怀”出自<诗•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孔”是副词,中古“孔怀”用以代称兄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裴注引《管辂别传>:“得因孔怀 之亲。”“友于”出自<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于”是介词,中古“友于”连用,成为兄弟的代 称,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

(2)“阿兄~阿弟”是中古汉语时期出现的新生称谓,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祗 律>:“时六群比丘展转作俗人相唤:阿翁阿母阿兄阿弟。”老兄”见于《世说新语•忿狷》:“司州 觉恶,便舆床就之,持其臂日:‘汝讵复足与老兄计”

(3)进入父系氏族之后,古人一夫多妻,为在称谓上区别与母亲的血缘关系,有“同产”“母 兄”等称谓指称同父同母所生者,有“同生”“屑兄”等称谓指称同父异母所生者,其中“属兄”是 魏晋时期的新生称谓,指称同父异母之兄,见于《魏书•高崇传>:“后属兄谦之被害,(道穆)情不 自安,遂托身于庄帝。”据《魏书•高崇传》,道穆与谦之为同父异母的兄弟,故有此称谓。

(4)兄弟之妻统称为“娣姒”。<世说新语•贤嫒:》:“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钟不以贵陵郝,

郝亦不以贱下钟。” “叔妻”见于佛经文献,中土文献就笔者所及尚无使用。三国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四:

。女情秩豫兄心存日:婿伯即父,叔妻即子。斯有父子之亲,岂有嫁娶之道乎”

(二)姐、姐夫、妹、妹夫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姐的称谓有“姊、兄”两类,指称妹的称谓有“妹、弟”两类,

指称姐夫的称谓为“姊夫”类,指称妹夫的称谓为“妹夫”类,合称为“友婿”,列表1l如下: (1)《尔雅•释亲》:“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可见在先秦汉语里称谓词“姊、妹”的

使用者有性别的规定,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逐渐摆脱性别的规定。成为全社会通用称谓,与现 代汉语用法基本一致,例多不赘述。

“阿姊“‘阿妹”是中古汉语时期出现的新称谓形式,即词缀“阿”加亲属称谓。《木兰诗》: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

(2)“友堵”是姊妹丈夫的互称,《释名•释亲属>:“两婿相谓日亚⋯⋯又日友婿,言相亲友 也。”<颜氏家训•文章>:“愍楚友婿如从河洲来,得一青鸟。”

分而言之,姐夫谓“姊夫、姊婿”,见于<三国志•蜀志•来敏传>:“汉末大乱,敏随姊奔荆州, 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后汉书•耿秉传>:“汉贵将独有奉车都尉,天子姊婿,爵为通侯,当 先降之。”妹夫谓“妹夫”,见于《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注引谢承《后汉书》日:“班。王匡之妹夫。”

(三)堂兄、堂弟、堂姐、堂妹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将堂兄、堂弟合称为“从父昆弟、从父兄弟”,将堂姐、堂妹合称

为“从父姊妹”,指称堂兄的称谓有“从兄”,指称堂弟的称谓有“从弟、堂弟”两类,指称堂姐的称 谓有“从姊、堂姊”两类,指称堂妹的称谓为“从妹”,列表12如下:

表12堂兄、堂弟、堂姐、堂妹称谓

(1)《尔雅•释亲》:“兄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景弟。”‘景”写作“昆”。“从父昆弟”先秦已见,后 世通用,例多不赘。“从父兄弟”出现于魏晋时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注:“吴人作《曹瞒 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停之叔父。太祖于悖从父兄弟。”

(2)在先秦汉语中,尚无分开指称“堂兄、堂弟、堂姐、堂妹”的称谓词,直到汉代才出现相关 称谓。“从父兄”见于《三国志•魏志•苟或传》注引l:苟氏家传>:“仲豫名悦,朗陵长俭之少子,或 从父兄也。”“从兄”见于《后汉书•皇后纪•光武郭皇后》:。后从兄竟,以骑都尉从征伐有功,封为 新妻5侯,官至东海相。~从父弟”见于<后汉书•宗室•泗水王歙传>:“歙从父弟茂,年十八。⋯‘从 弟”见于《后汉书•李通传>:。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从父姊”见于《:北史•齐宗室诸王列传•彭城

王澈):“其母崔氏,即御史中丞崔昂从父姊。”从姊”见于<三国志•吴志•孙琳传>:“亮妃,琳

从姊女也,以其谋告。~从父妹”见于<北史•苏威传':“有从父妹适河南元世雄。~从妹”见于

<后汉书•宗室列传•成武孝侯顺:》:“初,顺叔父弘娶于樊氏,皇妣之从妹也。” (3)因为同祖父的男系亲属在同一个祠堂里祭祀祖宗,所以产生了“同堂”称谓。“同堂姊”

即现代汉语里所说的堂姐。新生于魏晋时期,<三国志•吴志•孙耋林传》注引《江表传>:“卿宣诏

语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琳同堂姊,邂逅泄漏,误孤非小也。~同堂弟”见于

<北齐书•孝昭帝纪>:“帝日:‘须拔我同堂弟,显安我亲姑子。”到了唐代,“同”脱落,产生了 “堂”类称谓。

(四)表兄、表弟、表姐、表妹

属于表亲的平辈亲属有三种:姑之子女、舅之子女、姨之子女。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 表兄弟的合称有“姨兄弟”舅子”。表姐妹的合称有“从母姊妹”,指称表兄的有“外兄、姨兄”两 类,指称表弟的称谓有“外弟、姨弟、从母弟”三类,指称表姐的称谓为“姨姊”,指称表妹的称谓 有“姨妹、外妹”两类,列表13如下:

表13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称谓

(1)《尔雅•释亲>:“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姨之子统称为“姨兄弟”,见于《世说新语•赏誉》:

。堪,烈之子,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分而称之为“姨兄~姨弟”,分别见于《三国志•吴志• 潘浚传》注引《江表传:》:“时浚姨兄零陵蒋琬为蜀大将军。”《晋书•武陔传》:“(苟)恺时为仆射, 以茂、骏之姨弟,陷为逆党,遂见害。”

(2)“外弟”即表弟,见于<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蒋琬)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

。外兄”即表兄,见于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过西门外。适见外兄刘伯文,惊相劳问。~外妹” 即表妹,见于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又女弱独行,岂当有伴耶是吾外妹,幸为便安之。”

(五)丈夫、妻子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丈夫的称谓有“夫、婿、君”类,指称妻子的称谓有“妇、妻、

室、夫人、妪”类,合称夫妻的有“偶、室家、伉俪”等。列表14如下: 表14丈夫、妻子称谓

(1)“夫主”是妻妾对丈夫的敬称,有“丈夫即一家之主”之意。《后汉书•列女传•班昭》:“正 色端操,以事夫主。”

(2)“妪”,原是妇女的通称,可特指妻子。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七:“彦思夜于被中窃与妪 语,共患此魅。魅即屋梁上谓彦思日:‘汝与妇道吾,吾今当截汝屋梁。’即隆隆有声。~妪”在此 特指妻子,与下文的“妇”同指。

(六)大伯予、大伯嫂、小叔子、小婶子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大伯子的称谓有“伯、蚣、兄公”三类,指称大伯嫂的称谓

为“姒”,指称小叔子的称谓有“季叔、郎”两类,指称小婶子的称谓为“娣”,列表15如下:

(1)“婿伯”“伯子”指称大伯子,见于刘宋沮渠京声译《佛大僧大经>:“叔妻即子,婿伯即父。 我亲奉戒,日有隆举,真与圣齐,*正虫鼠。噫乎伯子,焉为斯语。”伯”在古代有兄长的意思,

。婿伯”即夫兄。 (2)“郎”,<说文•邑部》:“鲁亭也,从邑良声。”原是古邑名,后引申作职官名,转而引申为称

谓词。“小郎”“叔郎”指称丈夫的弟弟,分别见于<世说新语•规箴>:“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 妇,不以新妇嘱小郎。”南朝梁任叻《奏弹刘整:》:“叔郎整,恒欲伤害。”

(七)内兄、内弟、内姐、内妹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合称内兄内弟为“甥”“舅”。分别指称为“妻兄”妇兄”两类,列表16

如下:

表16内兄、内弟、内姐、内妹称谓

这一类称谓在上古汉语时期基本已经产生,叙述性称谓“妻弟”见于《后汉书•刘表传>:“又 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并得幸于表,又睦于琮。”

四、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子辈称谓 (一)儿子、儿媳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指称儿子的称谓有“子、男、儿、息、嫡、嗣、胤”等七类,指称儿媳的称

谓有“妇、息妻”两类,列表17如下:

表17儿子、儿媳称谓

(1)“儿”的本义是幼孩、儿童,可特指男孩,先秦已见,后世延用,例多不举。为明确“儿”的 含义,儿子又称“男儿”,中古汉语时期始见,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萨和檀王经>:“生一男儿, 今日已死。”

(2)“息”,《说文•心部:》:“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本义为气息,引申为生殖繁衍,由此引 申出为儿子之称。先秦已见,后世延用。例多不举。。儿息”称呼儿子,晋李密《陈情表》:“门衰 柞薄,晚有儿息。~子息”为同义连文。<三国志•蜀志•张裔传>:“事恭母如母,恭之子息长大,为 之娶妇。”同素异序词“息子”见于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菩提寺>:“(张秀携)问畅日:‘卿有 儿死否’畅日:‘有息子涵,年十五而死。”“息男”为大名冠小名的结构,见于魏曹植《封二子为 公谢恩章>:“韶书封臣息男苗为高阳乡公、志为穆乡公。”

(3)“子姓”,泛指子辈,可特指儿子,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十三:“波斯匿王白世 尊日:‘此舍卫城内有长者名婆提,今日命终,彼无子姓。”

“养子”。指收养的儿子。<后汉书•顺帝纪>:“四年春二月丙子。初听中官得以养子为后,世 袭封爵。”

“假子”,指夫的前妻或妻的前夫之子,西汉时已见,中古时期延用,如<三国志•魏志•明帝 纪》注引《献帝传》载曹操打败吕布后占宜禄前妻杜氏为己妻,杜氏与前夫所生之子秦朗亦随之 跟进宫中,曹操甚爱之,。每坐席,谓宾客日:‘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假子”即称呼己妾与 前夫所生之子。三国时期,妇女离婚再嫁比较常见,夫死寡妇再婚也是允许的,还没有形成妇 女要“从一而终”的局面。

张允成:五行——火土金

文化印象93 分。(主要参考成语、诗词、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五行八字98 分。(主要参考名字的五行是否符合八字喜用神的要求)

五格数理79 分。(主要参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学笔画组合的搭配关系)

允:答应,认可;公平得当;信、实:~恭克让(诚信,谦逊能够忍

让)。

成:成字的主要含义是成功,成就,此外也有成为、变成、具备等义。如

常见成语“有志者事竟成”、“成人之美”等都有成功,促成之义。

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成字的五行属性为金。

字义:允表示诚信、公平、允忠;成表示达到、成长、成器,意义优美。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1-4-7,五格俱佳。

寓意:你的宝贝儿子“允”恭克让、“成”就大业。

邂逅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全文

每个人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故事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大概也只有那个人本身能够知道,城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在四处奔波,面对人说,他们这是为了生活,其实这何尝不能为了他们的故事结局。

高级PUB里,没有嘈杂的乐器敲打的声音,轻柔的音乐传进人们的耳朵里,在享受着美妙的同时,品尝着手中调酒师专门为其调制的鸡尾酒,这的确不失为一种享受。

“鼐,看见吧台边的女孩子了吗?”程鼐的朋友用胳膊拐了拐他问道。

程鼐随着朋友眼光看去,是她?

对啊,是她,那个有着一面之交的女孩。

人生何处不相逢?不过他绝不认为这是一种巧合,他喜欢缘分这个词,也许一年前的那场邂逅已经注定了她们的这次相逢,而这注定就是缘分。

于是程鼐向着女孩的巴台走去,轻轻的做到女孩身边,看着空空的酒杯皱起了眉头。

“一个女孩子不应该喝那么多的酒。”

女孩抬起头,一口喝光杯中的酒。“男人不应该多管闲事。”

程鼐因为她的话笑了。“我这是关心。”

“凭什么……

冰心作文奖初中组获奖名单

一等奖

小 说

监考官 ▲许景毓

花树岚变成了狼 ▲顾文艳

凤凰情结 ▲杨 珏

散 文

牛虻 ▲樊旻翔

十三岁,该有什么样的自白 ▲王立衡

寻觅微笑 ▲张允宜

诗歌

站在江南淋雨的是我的湖南 ▲刘月红

二等奖

小 说

伤逝·殇 ▲张佳宁

散 文

酒境 ▲潘亦迎

年味 ▲王婧垚

承载土地 ▲余赑帆

寻友记 ▲王乙冰

南山怀旧 ▲张宏音

那些逝去的 ▲杜 娟

诗 歌

民工:一个悲伤的称呼 ▲文 星

童 话

不要啊 ▲孔 鸣

三等奖

小 说

爱的边缘 ▲沈文迪

春去花还在 ▲陈韫佳

四面楚歌·逆鳞 ▲孟衎衎

陌生的距离 ▲孔卓莹

等?嗯! ▲金恭超

阿亮 ▲李国城

梦灵 ▲嵇 湄

散文

那是一首歌 ▲黄沁琦

奇迹 ▲俞裔婧

阅读空白 ▲杨蕙冰

女孩的童话 ▲费 瑶

古城的问候 ▲张维颉

那些记忆中温暖而美丽的事 ▲戴 泳

青春路上 ▲钟梦雨

生如风 ▲丁雨薇

大井巷的守候 ▲吴 云

诗歌

作别天使 ▲陈雅璐

一朵花的渴望 ▲潘云贵

童话

糖果匣 ▲高 轶

门 ▲苗正昂 小说

塑像

平行线

未安眠

蹲下来,抱抱自己

眼泪

爸爸,我见到了圣诞老人

小丑

天灰

飞鸟·愿

亲爱的,别哭!

无尽的黑暗

色彩

散文

且歌且行

记忆的船队

清欢·品境

逆风,自己走

追忆·沉吟

珍藏美丽

葡萄出墙以后

爷爷

有一种品质叫英雄

落魄也美丽

蟹趣生活

又到中秋月圆时

桐花开

同行者的帮助

最温馨的回忆

薯饺飘香香万里

礼物

妞儿心中的三个人

梧桐心语

秋日随想

大漠离歌

童话

我只是幸福,我才会落泪

蜜桃公主

流泪的琴

流浪猫的故事

诗歌

反面的十一月的肖邦 小说

我的食指会魔法

不一样的童年

风的旅人

气球上的一抹红

棋盘内外

异国的流浪者

幻影记

天使走过人间

我家的一道选择题

于我

孔明遗书

睁着眼睛的梦

散文

逆光——献给一位不知名的劳动者

那些傻了吧唧的日子

用十四年藏起一个人

一直很美好

那城那巷那阁楼

风景这边独好

春雨潆潆

历史的河

关于水的三个故事

画面

我们的心近了

一场放逐

悟棋

说山论海

家乡的螃蟹

桥边情满天

感受乡村触摸城市

外公的自行车

回家

秋鉴霸王情

成长历程

地球家园的昨天、今天、明天

又是那股杏仁儿香

童话

童话树

神奇的脚

树叶儿旅行记

毛毛虫

青蛙跑跑

诗歌

两个意义杨磺

夜沈

旅行家日记张允

星光游乐场陈字

萤火虫陈

离别曾璃 小说

他·她

童话中的梦

秋夜的秋叶——萧索那春别

一夜风雨

家·恋

落叶满径

时光纪

现实里的童话

丁香花

傻丫头

玻璃小狗

散文

那些开在寂寞里的芳菲

读《红楼梦》随笔四题

品似水流年的生活

隐·真君子

谙事

起点

日记之缘

My way——谨以此文祭奠我的十四岁

懂你——项羽新编

父爱如墙

《秋思》新释

少年戏

回归

敬启:亲爱的王子殿下

生死棋——诡异人生

美人·鱼

“幸福”的注解

古镜记

天涯,共此一轮明月

院落·残墙

最初的梦

褪色的枫叶

向左走,向右走

孔庙游

东坡·黄州情

童话

花香小镇

生之森林

3119年的春天

相思鸟

诗歌

镜子

纪念,时光的痕迹(组诗)

红日(组诗)

聆听

夜的终结章

献给母亲

邂逅

最后的黄

蔓延——改自杜甫《春望》

览物之情 小说 六十年前沉默的枪声

三绿

钥匙串

阿甘

羁绊岂是滔滔江水

模仿

凝望幸福

薰衣草的约定

信封

行山者事

逆鳞

越王剑

出塞

孩子气的天使

散文 故土上的异乡者

越韵故乡情

满院桂花香

对比

第六病室

农家词典

我的花样青春

童眼

丁香花

北辰星

午夜白露

童话 王

诗歌 其实蜗牛可以爬得更快一些(组诗)

诗仙子的诗园(组诗)

水知道(组诗)

胡达拜地爷爷的国旗(诗剧)

校园速写(组诗)

星星索(组诗)

激至(组诗)

我的流星(外一首)

思念

寓言

小蒲公英

  “赤壁大战”可谓是《三国演义》中花费笔墨最多,描写得最为详细的战争,因此,它的虚构成分也是最多的。从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开始,到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为止,整整十六个章节,把曹操南取荆州,并图扬州,但在孙刘联军的抵抗下,最终铩羽而归的整个过程,描述得巨细靡遗,使读者无不血脉贲张,拍案叫绝。那么,首先让咱们先来回顾一下小说中这一大战的整个过程吧。

  首先,屯扎在樊城的曹军将领吕旷、吕翔点军五千,进攻刘备防守的新野城,结果被单福设计,双双杀死。樊城大将曹仁大怒,不顾李典的劝阻,统军两万五千,二攻新野。单福不但斗阵赢了曹仁,复袭取樊城。曹仁逃归许昌。

  曹操计赚单福也就是徐庶,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孔明出山相助。中间插叙江东故事:攻黄祖凌操战死,杀妫、戴徐氏报仇,锦帆贼甘宁投吴,战江夏黄祖殒命。然后刘琦问计,出守江夏。

  曹操派夏侯敦等领兵十万来攻新野,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火烧博望坡。曹操遂点起五十万兵马,南取荆州,临出兵杀了谏阻的孔融。刘表惊死,蔡张弄权,拥立刘琮继位,并派宋忠往曹营投降。诸葛亮火烧新野,战败了曹军先锋曹仁、曹洪。

  徐庶受命劝降刘备失败。刘备在襄阳被阻,走投江陵。曹操进入樊城,蔡张来献上“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荆州军。然后就是著名的长阪坡赵云救阿斗,当阳桥张飞喝曹军。刘琦从江夏赶来接应,刘备军暂时稳定下来。

  鲁肃引孔明过江,舌战群儒;孙权决意抗曹,从柴桑召回周瑜。诸葛亮智激周瑜,周瑜使诸葛瑾劝诸葛亮归吴遭到拒绝。周瑜欲使孔明劫曹军粮草,借刀杀人,被识破,再想杀死刘备,幸有关羽保驾,也落了空。大战迫在眉睫,盟友先自内斗,写得精彩无比。

  甘兴霸奋威三江口,蔡瑁、张允造水寨。蒋干过江说周瑜,反中计使曹操杀了蔡、张。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派二蔡用间,黄盖献苦肉计,阚泽送诈降书。蒋干二过江东,庞统献连环计。曹操横槊赋诗唱《短歌行》,酒醉误杀刘馥。两军二度接触,焦触、张南战死。

  诸葛亮请借东风,周瑜南屏山筑七星坛。一场大战,到此才揭开序幕,但是作者不紧写战争,又岔开去——丁奉、徐盛往七星坛捉孔明,孔明得赵云接应离去,周瑜杀二蔡祭旗起兵,孔明在华容道层层设伏。越是紧要情节,越是不慌不忙地缓缓展开,真大手笔!

  大战终于开始了,“三江口周瑜纵火”和“关云长义释曹操”,不过花了一章多点的篇幅。果然真正的大战,在战前就已经确定了胜负,两军对垒,不过一套热闹武戏,已经不需要费太多笔墨了。

  这就是小说中的“赤壁大战”,中国古往今来的历史小说,描写的战争,以《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为其魁首。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也是相当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魏书•武帝记》中,对赤壁之战的描写非常简略,只说:“(208年)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这不奇怪,所谓“为尊者讳”,对于曹操一生中罕有的败仗,大而小之,详而略之,轻轻巧巧一笔带过,也是旧史家惯用的手法。但关键问题是,这段记载有点故意混淆视听,似乎曹操根本没有打败,只是因为军中瘟疫流行,所以主动撤兵的,又似乎在赤壁与曹操对战的是刘备军,而没有孙权多少事儿。

  《蜀书•先主传》中,则站在刘备的立场,描写稍微详细一点,说:“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这也和《吴书•吴主传》的记载基本相同。《吴书》说:“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相较之下,这还是比较可信的。

  还是让咱们从头说起吧。首先,杀吕氏兄弟、烧新野,这都是小说家的虚构,烧博望却可能实有其事。刘备在建安八年(203年),也即曹操致力于解决袁氏兄弟的时候,奉刘表的命令,向北进攻许昌西南的叶县,曹操派夏侯敦、于禁迎战,刘备诈败,夏侯敦不听偏将李典的劝阻,追击中伏,幸被李典解救。另一种说法是夏侯敦奉命来击刘备,被刘备诈败破之于博望(没说是不是遭了火攻)——如果真有火烧博望坡,设计的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从此直到曹操亲统大军南取荆州前,两势力基本上再没有什么接触。

  刘表去世以后,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迅速膨胀,当曹军南下之时,刘备已经占据了樊城。将此处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他是弃樊城南逃的,而非新野。“先主(刘备)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刘)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就这样,刘备带着大量老百姓逃跑,“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而曹操“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阪。”

  刘备从樊城逃跑前,徐庶并没有投降曹操,所谓程昱伪书赚徐庶,徐母自尽等等情节,都是虚构的。在诸葛亮出隆中以后,徐庶和他两个,还一起辅佐了刘备一段时间,直到从樊城逃走以后,才因为一桩偶然事故而主动分手。刘备逃亡,“(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关于长阪坡之战,《蜀书•先主传》中说:“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关于赵云单骑救主的事情,史书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确实很英勇啦,可是小说中夸张得太过了。演义说:“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前几句还靠谱,可是“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且不说曹操追击刘备,只有精锐骑兵五千人,合着平均每百人配一员名将……就说演义被赵云在这战中干掉的: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以前根本面都没有露过,算哪门子名将?

  张飞悍拒长阪桥,喝退曹兵,听着象是虚构,其实倒真有此事。史书的描写得非常简略,但勃勃英气,逼面而来,且看——“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关于赤壁之战的曹操方兵力,演义上说“马步水军共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当然是虚构啦。史书对此语焉不详,后人统计考证,其实曹军兵力,当在二十三万左右,除去曹操本队,还包括自汉水出征的北路军,即由护军都督赵俨、奋威将军程昱统率的于禁、张辽、张郃、朱灵、乐进、路招、冯楷、文聘七路,以及夏侯渊的运粮部队。所以在赤壁和孙刘联军对峙的,不会超过二十万人。

  拉回来再说东吴,鲁肃在江东听说刘表死了,要求前往吊丧——多少年的仇敌,吊的哪门子丧啊,其实他别有用心。他对孙权建议说去查看一下情况,如果刘备和刘表的两个儿子可以联合一心,就暂时放下冤仇,联刘抗曹,否则,准备趁乱取利。没想到他才走到半路,就听说刘琮投降了,于是到处打听,终于见到了刘备。刘备其实也想联合孙权,却假惺惺地说要去投靠吴巨(演义中误作“吴臣”)。吴巨是割据今天广东省部分地区的军阀,刘备说要千里迢迢去投靠他,摆明了准备退出中原逐鹿的舞台。鲁肃急忙劝说,刘备正中下怀,于是派诸葛亮过江去游说孙权。

  “舌战群儒”的情节,是演义虚构的,但是虚构得非常精彩,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和东吴诸臣的矛盾心理,跃然纸上。《江表传》记载,曹操给孙权送去一封书信,上写:“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吓了个半死,幸亏鲁肃趁孙权上厕所的时候劝说他:“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你在想什么啊,我们投降了照样做官拿俸禄,你投降了想曹操把你往哪儿搁?

  于是孙权往召周瑜,周瑜也主张与曹操一战:“瑜请得精兵三万人(另有记载,说他要求五万),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至于诸葛亮智激周瑜,当然也是虚构啦,“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两句,有人认为是诸葛亮故意曲解,“二乔”当作“二桥”,不过是指两座飞桥而已。可这样解释就更含糊了,因为事实上,“乔国老”其实是“桥国老”,“二桥”指桥还是指人,谁知道呢?

  哈哈,其实查查时间就一切明戏了,赤壁之战是在建安十三年,而曹操筑铜雀台是在建安十五年,也即赤壁之战两年后。除非诸葛亮真能未卜先知……

  周瑜和诸葛亮的斗智,也多出于文学需要的虚构,但奇怪的是,连小说中都明显指出,周瑜是怕诸葛亮“后必为我国之祸”,而非出自私心,不知道为什么传来传去,大家都认为周瑜小心眼儿。很精彩的“草船借箭”也是子虚乌有的,不过史书上倒有孙权草船借箭的记载。时为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战的五年以后,曹操进攻濡须,孙权来迎,《魏略》上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据说就是在此战后,曹操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拉回来再说赤壁,关于三江口的接触战,史载:“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于是扎水寨,连战船,准备长期对峙。这里没有庞统什么事儿,连环计估计是曹操自己想出来的。好了,下面就是被人津津乐道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了……

  最近突然想起前些天看到一篇报导,说某处几名小学生,看到语文课本上的《赤壁大战》一文,心生疑窦:“火烧战船明明是周瑜和诸葛亮定下的,怎么变成黄盖出的主意?而且,整场战役,怎么诸葛亮都没有出场?”诸葛亮确实没有出场,那篇课文是根据《资治通鉴》上的记述改写的,是历史而非演义。小学生没有看过正史,产生这种疑问很可以理解,但可笑的是,他们去问老师,老师除了夸奖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外,也是一头雾水——起码应该懂得回去翻翻书吧,这什么老师啊!

  好,该阚泽献诈降书了,这段描写得尤其精彩,阚泽此人,虽然出场重头戏仅此一段,但其胆略智谋,跃然纸上。历史上的诈降书是谁献的,完全没有记载,也说不定根本没有这样一位信使,是两军阵前捆在箭上射入曹营的。阚泽字德润,是江东有名的大儒,精通礼仪,在东吴做到中书令,也是一等一的大官。他学问是很好的,是否象演义中所写那么有胆识,可就谁都不清楚了。

  蒋干二过江东,请来了庞统献上连环计。这里就编得有点可笑,连周瑜都装模作样,又不去接他,又给他脸色看,完了还把他送去西山庵中软禁,可是曹操倒一听他说:“某前日空往东吴,未得成功,深怀惭愧。今愿舍身再往,务得实信,回报丞相。”就立刻“大喜,即时令蒋干上船。”曹操年纪大了,健忘吧,把这小花脸前两天做的“好事”都已经忘到爪哇国去了?还是京剧中编得靠谱,曹操本待不理,是蒋干一心立功,苦苦哀求,曹操才勉强应允。

  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大战的序幕,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这里凸现出罗贯中的杀人手法,翻看史书,此人无用,此人结果不详,既然情节需要,就干脆一刀干掉。演义上说曹操横槊赋诗,刺死了扬州刺史刘馥。其实刘馥是病死的,可惜他死的时候不对,正好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赤壁之战那一年……罗贯中不拿他祭刀才奇怪哪。接着,两军再次接触战,袁绍降将焦触、张南又被作者随手砍掉。

  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大战终于正式爆发了。诸葛亮借东风,大家都明白那是小说家言,历史上不可能有那么一回事,也就不用多说了。战争的过程,除去曹操未必败得有那么惨,其它虚构的情节不多,还算蛮写实的。这里咱们添一个有趣的插曲——

  这章结尾说黄盖被张辽射翻落水,生死不知,留个悬念。下章开头乃叙述:“韩当冒烟突火来攻水寨,忽听得士卒报道:‘后梢舵上一人,高叫将军表字。’韩当细听,但闻高叫:‘义公救我?’当曰:‘此黄公覆也!’急教救起。见黄盖负箭着伤,咬出箭杆,箭头陷在肉内。韩当急为脱去湿衣,用刀剜出箭头,扯旗束之,脱自己战袍与黄盖穿了,先令别船送回大寨医治。”这段故事来源于裴疏引的一段《吴书》:“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注意,这个“厕”是“侧”意,并不是说把黄盖放在尿池里……

  就是这一章——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虚构可大发了,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都是演义作者的文学创作,而和历史挨不上边。曹操是怎样从败仗中逃得性命的,史书上只引用了《山阳公载记》中一段不大靠谱的记载——因为这本书认为曹军战船是被刘备烧掉的,而不是周瑜——书上说:“公(指曹操)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刘)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就算按这本书上说的,也没有诸葛亮设计多路埋伏,想要捉拿曹操的故事。确实是个故事,仔细想想看,就会发觉它很不合情理。既然可以三段埋伏,干嘛不把关、张、赵都埋伏在一起,或者干脆堵住前面的道路(不是说路途很险要吗?),那样曹操不就死定啦?明明知道关羽会放了曹操,又干嘛要派他设最后一路埋伏?演义中给出的答案非常可笑——“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刘备还高兴哪,说:“‘先生神算,世所罕及。’”我要是刘备,就一脚踹过去:“汝这妖人,莫非是曹贼的纤细?!”

  有些朋友热爱诸葛亮,要给他圆谎。其实大可不必,这是小说虚构的情节,作者就那种玄之又玄的理由,你偏要使其合理化,有什么意义?这些朋友认为,曹操若亡,则北方必大乱,孙权就可趁胜追击,尽吞胜利果实,刘备就没有发展机会了,所以诸葛亮一定要把曹操放跑。

  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东吴水军厉害,但是缺乏战马,北上平原作战的能力极差,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孙权数次亲征合肥,再往后陆逊和诸葛瑾也屡次北伐,却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安全退回的主要原因。并且东吴诸将也缺乏平原作战的经验,比起半辈子纵横河北、淮东的刘备来,肯定要差得远了。当时周瑜有三万或五万人,估计全吴可调动的兵马也就这个数,而刘备合了刘琦,也有两三万,实力差距不大。一起争夺中原,正未知鹿死谁手呢。

  何况,曹操若是死了,荆州降曹的诸郡,铁定跟刘备,而不是孙权——那是世仇啊。北边呢?中原基本统一,而且曹操多以宗族为大将,什么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其他外姓将领可能离心,他们是不会反叛的,一定联合起来,南下报仇。就算诸子争夺继承权(也就曹丕、曹植、曹彰三个有这种能力),但想想看,袁绍死了以后,他几个儿子乱斗,连曹操都要费几年功夫才能全部平定河北,何况诺大一个中原。孙权、刘备抢着北上,谁能最后获得胜利,变数很大,这个险有什么不敢冒的?

  刘备一辈子和曹操斗,就怕曹操,别人他哪里放在眼里?若说刘备同意这种假说,为怕孙权坐大而放了曹操,更是没有可能。罗贯中为了描写关羽的义气,才虚构了这一段情节出来,何必去圆谎呢?根据这一段情节,倒是诞生了著名的益智游戏“华容道”,恐怕连作者也始料不及吧。

  赤壁之战史书记载不详,并且疑点很多,但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没有错的。周瑜的雅量高致,善于用兵,遂一时威震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个都有点害怕。史载,某次孙权送刘备回荆州,分手的时候欢宴痛饮,等到张昭、鲁肃等陪客都离开了,只胜这哥儿俩一对枭雄,谈起周瑜,刘备突然叹气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竟然进谗言说周瑜功高震主,恐怕要造反。幸亏周瑜死得早,孙权自己还没来得及起疑心,否则公瑾的下场还不定怎样呢!

  对于赤壁之战,曹操看起来是很窝火的,他一辈子胜仗无数,败仗也有一些,从来就不隐晦,光明磊落大丈夫气概,只有对这场仗,总羞得说不出口。后来他写信给孙权,谈到这一仗,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轻轻地想把败仗一笔带过。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周瑜这一仗打得有多漂亮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9863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9
下一篇2023-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