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利是地球上最地广人稀的地区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壮丽的景色,迷人的海岸线足以与任何澳大利亚东部海岸线比肩。和来看看澳洲金伯利五大奇观。
1 布鲁姆: 沙滩、珍珠和恐龙脚印
沿着白色的凯布尔海滩,骑着骆驼漫步,观察耀眼的太阳落到印度洋里。看看保存在甘芬角(Gantheaume Point)岩石里的1亿3千年前的恐龙脚印。
在小镇沙滩(Town Beach)野餐,欣赏“登月天梯(Staircase to the Moon)”的壮景: 夜晚退潮时,远方的地平线和月亮相接,月光映照雄獐湾(Roebuck Bay) 的潮汐滩,一层层月光带宛如通往月亮的的阶梯,让游客产生一种顺着梯子登月的奇妙幻觉-3月到10月每月有三个夜晚能看到这个奇观。
夜色降临,不如前往布鲁姆的户外放映公园(Outdoor Picture Garden ),在星空下看看**。布鲁姆曾经是世界珍珠产业中心,您可以在这买到珍珠、参观珍珠养殖场和博物馆,或者看看900多位亚洲籍采珠人的墓碑。
2 库努纳拉:大片水域、蜂房和钻石矿井
乘观光飞机俯瞰世界遗产波奴鲁鲁国家公园内的宾高宾高斯山脉,欣赏它高耸的橙黑条纹岩石。您可以在这露营、自驾或徒步。这座迷人的地标高出海平面578米,庇护着山脚下的峡谷、澄清的水池、蒲葵和丰富的野生动物和生生不息的原住民历史。
“Kununurra”是当地语言,意思是“开阔水域”,在这您可以乘船游览巨大的阿盖尔湖,沿途您能看到淡水鳄鱼、小袋鼠、湿地鸟类和壮观的悬崖。或者乘飞机俯瞰1千平方公里的壮景。乘独木舟穿过库努纳拉河,在黑岩瀑布(Black Rock Falls)下方的深水潭游泳。
然后去参观阿盖尔钻石矿( Argyle Diamond Mine),看看每年从这座古老岩石中提取的稀有粉色钻石。
3 丹皮尔半岛:沙滩美景和土著历史
沿着红土路从布鲁姆自驾到勒韦克角(Cape Leveque),您可以在土著人的库加曼(Kooljaman)野外营地留宿。晚上睡在帐篷式小屋或树皮小屋里,白天跟着土著家庭浮潜、礁石徒步,探访老修道院废墟。
在中间泻湖)露营,租一艘船,或和朗巴迪娜(Lombadina)的当地向导一起去捉泥蟹。在马德南(Mudnunn)、智利溪(Chile Creek)和拉迪达巴(La Djardarr Ba)的偏远小区住宿,参观比格尔湾(Beagle Bay)。这里的圣心教堂(Sacred Heart Church),包括其中的珠母贝祭坛,由帕洛廷(Pallotine)僧侣和原住民建于1917年。
4 德比和海盗群岛:岛屿、历史和巨潮
从德比码头观看太阳沉入国王海口,在高达12米的潮汐中捕鱼。 在鸽子遗产小径(Pigeon Heritage )上,了解原住民领袖和草莽英雄坚达木(Jandamurra),探索莫万(Mowanjum)原住民小区的艺术。切勿错过已有1500年寿命、周长超过14米的波布监狱树(Boab Prison Tree)。
从德比出发,您可以乘船或乘飞机前往海盗群岛的各个岛屿,这里是南海珍珠养殖场和著名的地平线瀑布)的所在地。乘坐观光飞机,观赏汹涌的潮汐运动如何迫使海水像"瀑布"一般穿过悬崖峭壁中的狭窄缝隙。
西澳大利亚州,吉布河路
5 吉布河路和米切尔高原:峡谷和奇妙的野外历险
从西面的德比出发,开四驱车沿660公里的吉布河路行进,前往东面的库努纳拉,沿途可见温迦那峡谷(Windjana Gorge)、隧道溪和汹涌的盆梯科斯特河(Pentecost)与奥德河(Ord River)。
行至偏远的库伦布鲁(Kalumburu)原住民社区,您可以在礁石与河上钓鱼,并在蜜月湾(Honeymoon Bay)和麦克戈万岛(McGowan Island)的海滩上露营。要想体验真正的艰辛历险,可以去探索米切尔河国家公园的原住民岩画和原生植被。
在米切尔高原上远足,观赏壮丽的米切尔瀑布,这是四个连续瀑布,水流顺着层峦迭嶂飞泻而下,落入深潭。
通灵珠宝与周生生、金伯利都很好,但具体要选择哪个品牌还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下面是通灵珠宝与周生生、金伯利的详细介绍:
1、通灵珠宝:
通灵珠宝是中国与比利时合资企业,柏林**节官方合作伙伴, 2016年11月23日,通灵珠宝于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上交所首家珠宝IPO企业。
通灵珠宝,致力于为顾客创造值得 为下一代珍藏的中高端珠宝品牌。从事中高档首饰产品的设计、研发及销售,核心业务是对TESIRO通灵和蓝色火焰两个珠宝品牌的经营管理。并且通灵珠宝的质量和做工方面非常的精细。
2、金伯利:
金伯利是钻石的代名词,金伯利钻石品牌在1995年进入中国,是中国较早以钻石为主营的专业品牌公司。金伯利钻石率先在业内提出六保服务。
承诺用优良的品质与服务营造中国钻石专家的品牌形象,已有700多家专营店。金伯利钻石表示拥有一枚金伯利钻戒就如同拥有了一家金伯利专营店”的美好愿望,希望金伯利信守承诺。金伯利钻戒是中国十大钻戒品牌。
3、周生生:
周生生特备专业团队在网上多个交易平台进行零售,包括其专属网店、各大网上零售平台如:天猫、京东商城、唯品会等,以至各大银行的信用卡网站。周生生又设有另一专队,为企业客户提供全套企业礼品度身订造服务。
为保障产品素质,周生生在香港及内地均设有化验所,配备最先进的仪器,确保所有珠宝及贵金属产品都经过严密的检测;其黄、铂金成色检定,更获得香港实验所认可计划(HOKLAS)之认证,可向外界提供收费服务。
(一)概述
金伯利岩(kimberlite)是一种蛇纹石化的斑状金云母橄榄岩。金伯利岩在自然界分布很少,一般呈小的侵入体产出,出露面积占地表出露的所有火成岩总面积的01%以下,是一种不常见的岩石类型,属于浅成-超浅成岩。但是,金伯利岩在岩石学特别是深部地质研究和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术价值上,金伯利岩是自然界起源最深的火成岩之一,来自150~200km的地幔岩石圈下部,最初的流体可能来自地幔过渡带,往往还携带有地幔橄榄岩和下地壳岩石捕虏体,保存了大量的深部物质组成和地质过程的记录(郑建平和路凤香,1999),能够提供深达200km范围内的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温度及应力状态等有关的信息,是研究地球内部的重要窗口。在经济价值上,金伯利岩与金刚石(钻石)这一昂贵的宝石资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金刚石的主要母岩。世界上具宝石价值的金刚石绝大多数产于金伯利岩中。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宝石级金刚石 “库利南”(Cullinan)(重3106克拉)就产于南非 “普列米尔”(Premier)金伯利岩岩管中。然而,金刚石主体并非是金伯利岩岩浆结晶的,金刚石的年龄一般都老于携带它的金伯利岩的形成年龄(郑建平等,1991)。
1870年在南非首次发现了含原生金刚石的杜突依斯潘(Dutoispan)金伯利岩岩筒,之后又相继发现了金伯利(Kimberley)、德比尔斯(DeBeers)、巴尔弗坦(Bultfontein)等著名的富含金刚石的岩筒,自此揭开了人类研究金伯利岩及原生金刚石矿床的篇章。至2001年,全球共发现5000多个金伯利岩筒,其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有100多个,占全部的2%。我国先后在1965年和1970年发现了山东蒙阴和辽宁复县两个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区,其中复县50号岩管产出的金刚石品质上乘,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
大多数金伯利岩蚀变非常强烈,其原生矿物和岩石结构保存很差。不过,大量研究表明,金伯利岩的矿物成分非常复杂,不仅含有由岩浆直接结晶的矿物,如橄榄石、金云母、钛铁矿、尖晶石(铬铁矿)、钙钛矿、磷灰石、锆石等;而且还有岩浆自源区及上升途中携带的地幔和地壳物质解体后的捕虏晶(外来的矿物),如粗晶橄榄石、镁铝榴石、铬铁矿、金刚石、锆石等;此外,由于岩浆富含挥发分,还出现碳酸盐及含水的硅酸盐矿物。
(二)岩相学特征
1矿物组成
组成金伯利岩的矿物种类很多,仅就我国复县及蒙阴两个岩区的统计,已经发现矿物可达到86种。这里仅介绍最主要的矿物类型及特征。
◎橄榄石:为金伯利岩中含量最高的矿物,可分为三个世代,最早者为橄榄石粗晶(macrocrystal),为浑圆状或卵圆形,多数为2~4mm,最大可达1cm,成分为镁橄榄石;第二世代为橄榄石斑晶,自形好,具完好的六边形,一般小于2mm,成分也是镁橄榄石(图11-1)。基质橄榄石为第三世代,颗粒小,成分为镁橄榄石或钙镁橄榄石。我国金伯利岩中几乎所有的橄榄石都遭受了强烈的自交代作用,形成蛇纹石及碳酸盐的假象。多数人认为,粗晶橄榄石不是岩浆直接结晶的产物,而是地幔的捕虏晶。Arndt et al(2010)提出了结合晶体形态、内部变形和成分来区分捕虏晶和斑晶的标准。
◎石榴子石:是金伯利岩中的重要矿物,其中高铬低钙的镁铝榴石与金刚石有共生关系,因此在找矿方面意义重大。石榴子石常呈粗晶及巨晶(megacrystal)产出,粗晶为地幔的捕虏晶,巨晶为金伯利岩岩浆早期结晶的产物。粗晶石榴子石常呈浑圆状,经常出现次变边,次变边为褐色、暗绿色至黑色,由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尖晶石、金云母、蛇纹石及隐晶质组成,被称为次变石榴子石(kelyphite),这是由于来源于地幔的石榴子石一旦从其稳定区迁移出来后发生了分解和反应所致。石榴子石成分主要为镁铝榴石-铁铝榴石-钙铝榴石系列,表现出成分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含Cr2O3高CaO低者为紫青色,含MgO高者为粉红色,含FeO高者为橙色或深红色。粗晶多为紫青色-粉红色系列,巨晶为橙色系列。与金刚石密切伴生的是CaO<3%,Cr2O3 >4%的紫青色镁铝榴石。
图11-1 第二世代自形橄榄石形成的显微斑状结构(辽宁复县,单偏光,10×4)(引自郑建平博士论文,1997)
◎金云母:金伯利岩中有三个世代的金云母,巨晶、斑晶和基质。它们多是岩浆结晶形成的,但结晶的时间不同,巨晶结晶于高压的条件,晶体大,可达数厘米,有熔蚀和暗化边,也可发现波状消光的现象;斑晶结晶于岩浆上升的途中;基质结晶于岩体侵位之后。金伯利岩中的金云母有时出现反吸收,即Ng<Nm <Np。反吸收出现的原因是云母中Si或Si+Al的含量不足所致,可能伴随四面体位置上Fe、Ti的增加。
◎尖晶石:在金伯利岩中呈粗晶和基质产出,虽然数量不多但十分普遍。粗晶尖晶石源于地幔,与上升的岩浆不平衡,也常有反应边发育,其反应边的主要成分为磁铁矿。粗晶尖晶石一般为01~05mm,形状呈浑圆状,而基质尖晶石则小于008mm,自形好。尖晶石的颜色随Cr2O3含量升高由透明的暗褐红色变为不透明。含Cr2O3高的尖晶石(铬铁矿)是寻找金伯利岩的指示矿物。
◎富钛矿物:包括钛铁矿、钙钛矿、金红石、镁钛铁矿、沂蒙矿(K(Cr,Ti,Fe,Mg)12O19)等。前三种为岩浆结晶成因,普遍出现于金伯利岩的基质中;镁钛铁矿多为地幔来源的粗晶,沂蒙矿是我国学者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岩区红旗27号岩脉中首次发现的,大小05~2mm;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片状及薄板状,为地幔交代作用的产物,它与镁钛铁矿都是寻找金刚石的指示矿物。
◎蚀变矿物:指受到流体交代形成的矿物。金伯利岩中的蚀变矿物最常见的是蛇纹石、碳酸盐、绿泥石等,它们一般呈集合体交代假象出现,有时可以在显微镜下见到蛇纹石与碳酸盐呈环带状交代橄榄石,暗示交代流体的成分具H2O和CO2交互作用的特征。
除上述矿物外,还有磷灰石、锆石、硫化物、自然元素(如自然铁、自然银、自然铜、自然锡、自然硅等)、元素互化物(碳化硅、碳化钨、硅铁矿等)。后三类矿物的出现反映了极端还原的结晶环境,这与金刚石形成于还原环境的特征相吻合。
另外,在金伯利岩人工重砂中可以发现直径多数小于1mm、非晶质或晶质的 “熔离小球”,按成分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高铁钛小球、硫铁镍小球和浅色硅铝质小球。熔离小球是在岩浆结晶的晚期阶段,相对富含CO2、SO2、FeO、MnO、TiO2,并处于快速上升快、降温和降压的情况下,岩浆中出现了多种局部有序区的条件下发生的(路凤香等,2007)。
表11-1 金伯利岩的成因结构分类
(据路凤香,1996,简化)
2结构构造
(1)常见结构
金伯利岩是由地幔物质、岩浆及挥发分三种组分固结形成的岩石,这一特征不仅表现在矿物的类型方面,也表现在结构方面。金伯利岩的成因结构分类见表11-1。现将常见的结构介绍如下:
◎粗晶斑状结构:是金伯利岩最常见的结构类型。岩浆在源区捕虏地幔橄榄岩解体的橄榄石形成了这种结构。特点是粗粒浑圆状的橄榄石分散在基质中,手标本尺度观察十分清楚。山东蒙阴胜利1号小管粗晶含量高达40%,金刚石的品位也很高,二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橄榄石容易蛇纹石化。巨晶有时难与粗晶相区别,但巨晶个体更大,一般大于1cm,最大可达数十厘米,巨晶在岩石中分布不均匀,且数量很少,因此显示出不等粒结构。
◎显微斑状结构:在显微镜尺度下观察,自形的斑晶均匀分散于基质之中,斑晶为橄榄石及少量金云母,橄榄石多蛇纹石化(图11-1)。
◎自交代结构:自交代结构是指与金伯利岩岩浆活动相关的流体参与下(并非来自围岩或大气循环水),橄榄石或石榴子石受到自交代作用后,随着交代作用的增强依次形成网环结构(沿裂隙交代)、交代残余(交代作用不完全,矿物内部仍保留的新鲜部分)、交代环带(交代产物不止一种并形成环带)及交代假象(完全交代未见残留)结构等。
(2)常见构造
包括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及岩球构造等。角砾状构造的角砾成分有围岩的,也有地幔来源的,它们不均匀地分布于金伯利岩中,便形成了这种构造。岩球构造是指在岩石中有金伯利岩成分的球体,球体大小变化于2mm~10cm,球体的核心为矿物碎屑,外围为细粒金伯利岩,这些球体又被粗晶金伯利岩所胶结。
(三)岩石化学
金伯利岩的化学成分见表11-2,从表中可以看出,金伯利岩MgO含量高,富含挥发分,SiO2和Al2O3含量低。
金伯利岩属SiO2不饱和岩类,与一般的橄榄岩类的相同之处是:它的SiO2含量低,一般小于40%,少部分高于40%;微量元素中的相容元素Cr、Ni、Co含量高。与橄榄岩不同之处为:K2O、Na2O及不相容元素Rb、Ba、Nb、LREE等含量高,且K2O>Na2O。此外,金伯利岩富含挥发分H2O和CO2。
表11-2 一些代表性的金伯利岩及钾镁煌斑岩化学成分(wB/%)
续表
1中国蒙阴地区古生代金伯利岩(Lu et al,1998);2南非Kimberley地区中生代金伯利岩(Le Roex et al,2003);3俄罗斯Kola Peninsula地区古生代高Ti和Fe金伯利岩(Beard et al ,1996);4俄罗斯Kola Peninsula地区古生代金伯利岩(Beard et al,1996);5印度Cuddapah盆地和Dharwar克拉通元古宙金伯利岩(Chalapathi Rao et al,2004);6印度Cuddapah盆地和Dharwar克拉通元古宙钾镁煌斑岩(Chalapathi Rao et al ,2004);7南极Gaussberg钾镁煌斑岩(Gill,2010);8西澳的钾镁煌斑岩(罗会文和杨光树,1989);9贵州镇远白坟钾镁煌斑岩(罗会文和杨光树,1989)。
(四)产状和类型
世界上的金伯利岩几乎都分布在稳定的地台(克拉通)内部,如南非、西伯利亚、南美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的华北克拉通等。金伯利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元古宙(以澳大利亚、印度为代表)、古生代(以欧洲、西伯利亚和中国为代表)和中生代(以南非和加拿大为代表),少量的形成在古近-新近纪,比如加拿大Lac de Gras地区(Janse &Sheahan,1995)。
金伯利岩岩体常以岩脉、岩筒或岩管产出,但规模都很小,岩管直径仅数百米,形成浅成或超浅成相;也可以溢出地表形成火山口相。
图11-2 金伯利岩岩浆侵位的理想模式(据Mitchell,1986)
根据在南非开采金刚石的过程中对金伯利岩的揭露,Mitchell(1986)提出了金伯利岩岩浆侵位的理想模式(图11-2),即自下而上划分出了根部相(包括浅成的岩墙、岩床)、火山通道相(火山颈)和火山口相,不同的相出现的岩石类型不同,常见的有粗晶斑状金伯利岩(浅成相)、细粒金伯利岩(浅成相)、金伯利凝灰岩(火山通道相)、岩球金伯利岩及金伯利角砾岩(火山通道相)。在此基础上,Field & Smith(1999)和Skinner &Marsh(2004)结合对南非和加拿大金伯利岩筒的研究将金伯利岩岩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金伯利岩岩筒由火山颈相、过渡相、浅成相和火山口相组成,其火山口相以球状岩浆碎屑(pelletal magmaclasts)和大量的微晶质透辉石为特征;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的金伯利岩岩筒均由浅成相和火山口相组成,但是其火山口相不同。其中,第二种类型的金伯利岩筒的火山口相主要为火成碎屑金伯利岩(pyroclastic kimberlite)和类似变形虫的角砾,第三种类型的金伯利岩岩筒主要为再沉积的火山碎屑金伯利岩(resedimented volcaniclastic kimberlite)和棱角状的岩浆碎屑(angularmagmaclasts)。
(五)岩石成因与含矿性
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伯利岩并不是单一岩浆结晶的产物,而是一种包含固态物质(如地幔与地壳物质解体的捕虏晶)和富挥发分的粥状熔浆结晶形成的。因此,它由熔体、地幔与地壳固态物质及挥发分这三种组分组成。
一般认为,与金伯利岩有关的岩浆是在150~200km以上的地幔深处由石榴子石橄榄岩在含H2O和CO2的条件下经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Eggler & Wendlandt,1979;Wyllie,1980;Canil &Scarfe,1990;Dalton &Presnall,1998)。Ringwood et al(1992)认为,金伯利岩是交代的方辉橄榄岩发生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池际尚等(1996)认为,金伯利岩及橄榄钾镁煌斑岩都处于地幔-岩浆-流体三组分体系中,在一定的岩石圈动力学环境里,由地幔物质、低程度熔融的富钾超镁铁-镁铁质岩浆以及以C、H、O、N、S为主要成分的流体这三种端元进行相互反应、混合而固结形成混染岩(hybrid rock)。据Kamenetsky et al(2008)研究,最初形成的熔体(原金伯利岩浆)是一种富氯化物和碳酸盐的流体,其SiO2含量很低。当岩浆在向地表上升途中,由于与地幔岩石的相互作用,才逐渐变成所看到的金伯利岩岩浆的成分。流体与地幔的相互作用包括:流体同化橄榄石和其他地幔矿物而使其MgO含量升高,最后形成了低硅高镁的成分特点。Kamenetsky et al(2004,2008)利用Udachnaya金伯利岩中橄榄石内的辉石和石榴子石包裹体的成分,推断了这些捕虏晶是在岩石圈地幔的下部结晶的,压力相当于5GPa,温度为900~1000℃。据研究,原金伯利岩(proto-kimberlite)流体来源很深,可能来自地幔过渡带,这些流体是由于橄榄石发生压实作用而向上迁移的(Grégoire et al,2006)。在这些认识基础上,Arndt et al(2010)提出了金伯利岩形成的两阶段模式:第一阶段,在地幔深处(地幔过渡带?)产生的富CO2的流体在岩石圈底部聚集,形成富流体囊,流体与周围的岩石反应,消耗掉辉石和石榴子石,只留下橄榄石。因此,由于交代作用,在流体囊周围就形成纯橄榄岩,远离流体囊形成二辉橄榄岩。第二阶段,由于流体囊中压力的作用,周围的橄榄岩发生破裂,先前被辉石和石榴子石混染的流体进入到裂隙中,并向地表快速流动。在上升过程中,会先后捕虏纯橄榄岩和其他的变形橄榄岩。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不是岩浆结晶形成的,而是地幔的捕虏晶。所以,金伯利岩中地幔物质,例如粗晶橄榄石的含量愈高,含金刚石性就愈好。
她从伦敦圣保罗教堂走来,又从那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离去。16年的风雨历程,悲欢荣辱从此划上了句号。一朵光彩照人的玫瑰就这么凋谢了,一个曾给人以同情、爱心和理解的王妃就这么离去了。威斯敏斯特教堂外,成千上万的人为她祈祷,她的灵柩经过的77英里道路上洒满了鲜花。
许多人难以忘怀,因为他们曾是16年前那场“世纪婚礼”的见证人。1981年2月29日,同样的万人空巷,迥然的气氛情绪,伦敦是欢乐的海洋。那一天,戴安娜披着7米多长的婚纱,在圣保罗教堂与英国王储查尔斯立下永生相爱的誓言,那情景恍如昨日,白金汉宫阳台上的“世纪之吻”仍历历在目。如今曲终人去,天上人间!
“灰姑娘”邂逅王子的那个舞会是在查尔斯30岁生日的晚会上。尽管戴安娜只是个凑数的宾客,甚至没机会与王子共舞一曲,但故事毕竟开了个头。随后,最重要的章节要数戴安娜那番关切的话:“你在教堂的走廊上显得非常悲伤。这是我见到的最悲伤的情景。我看到你悲伤,我的心也在为你流血。我想这不公平。你太孤独了,应该有个人来照顾你。”他们谈的是不久前查尔斯的叔叔蒙巴顿的葬礼。那天是1980年的7月,当时两人坐在朋友庄园的干草堆上聊天。这番话令查尔斯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以后的事就顺理成章了:约会、订婚、半年后结为百年之好。
这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最华美的篇章。然而好景不长,新婚燕尔,争吵接踵而至,随后便是猜疑、不忠、分居和离婚,戴安娜最终因车祸惨死塞纳河畔。一则美丽的童话故事最终因车祸衍变为一场人间悲剧。
故事是残酷的,但细想起来也在情里之中。他们毕竟生活在20世纪的现代化时代,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各自的喜怒哀乐、成长背景和价值观念。应该说,恋爱时的玫瑰、蜡光晚宴以及查尔斯的地位、王室生活的富贵,对戴安娜的爱情的确起到了某种催化作用。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哪个少女不向往美好生活,哪个姑娘没有梦见过白马王子
事实上,这一婚姻的浪漫色彩更多的是由善良的人们演绎出来的。从根本上讲,它一开始就包含诸多的现实考虑。在查尔斯漫长纷杂的寻妃道路上并不是没有心仪的姑娘,只是作为王妃,未来的王后,她们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最后相中戴安娜,是因为她基本能满足王室的苛刻条件。首先,她年轻,貌美,出身贵族,家族信仰新教。其次,她的家庭与王室相熟,她本人就象邻家女孩那样为王室所熟悉。更重要的是她从未交过男友,是个处女,不会有人说东道西,丢王室的脸。在她之前查尔斯的多个女友都因为这一点而未能进入王室。也有人说这里面还有更重要的,即当时英国的经济形势严峻,失业、罢工等使王室的威望江河日下,王室希望通过迎娶这位当过幼儿园教师的平民女子来取悦人民,拉近与人民的关系。当时年仅19岁的戴安娜当然不可能想到这些,但是后来她确实起到了这一作用她的风采、她的行动给王室注入了活力。这当然也是她本人始料未及的。
走进深宫之后,戴安娜对王室的生活从雾里看花到切身感受。繁文缛节,清规戒律,隔阂冷漠令她这个初来乍到的年青女子备感紧张、孤独、无助。可她的丈夫没有给她以适当的帮助。尽管她嫁给查尔斯多少有点图慕虚荣,但在她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依然是真爱,是有人能关心她。童年父母离异,失去关爱,这种创痛时时刻刻追随着她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对亲情、对爱的渴求与日俱增。查尔斯是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她全身心地爱着他,一片痴情。她的理想是象童话故事中说的“从此她和王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白头偕老。
金伯利钻石的饰品都会刻有一系列的字符,比如“KDC“表示的是金伯利钻石的意思,全称为:“Kimderlite Diamond CoLTD” 还会表明钻饰的材质,比如“AU750”“PT950”等代表材质是“18K金”“950铂金”;“DO”是克拉重量,后面的数字是克拉数值,1克拉=100分=02克重。DO0094表示钻石的克拉重量为94分。
(一)分类
由于金伯利岩产状特殊,来源很深(可达260 km),在岩浆上升过程中要穿过地壳,往往捕虏不同的围岩碎块,形成后又有许多成分的改变,因此,到目前为止,有关金伯利岩的分类方案一直没有完全统一。在IUGS分类中没有涉及金伯利岩的进一步分类。
目前国内以山东省地质局(1980)提出的方案较为实用,该方案是根据结构构造分为三类:金伯利角砾岩、凝灰状金伯利岩和斑状金伯利岩;以后,以Mitchell(1986)为代表,提出按成因分类:浅成相、火山通道相和火山口相,在不同的各“相”中,又分出不同的岩石类型。池际尚、路凤香(1996)在上述国内外分类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分类方案:
(1)浅成相 岩石类型包括细粒金伯利岩、粗晶斑状金伯利岩(macroporpyritic kimberlite)、粗晶斑状金伯利角砾岩(macroporpyritic kimberlite breccia);
(2)火山通道相 岩石类型为凝灰状金伯利岩(tuffsitic kiberlite)凝灰状金伯利角砾岩;
(3)火山口相 岩石类型为火成碎屑金伯利岩(pyroclastic kimberlite,细碎屑胶结)和外力碎屑金伯利岩(epiclastic kimberlite,火山灰、蚀变和粘土矿物胶结,常具层状构造)。
该方案较全面,与目前国际常用分类基本一致。
本书在此基础上,综合国内其他分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个较简单的方案(表6-1),表中碎屑物粒径和含量界限据路凤香等(1996)。表6-1中分为两部分,竖双线右侧表示按成因划分的两个相(火山通道相和浅成相)及其岩石名称;左侧为结构特征(碎屑状、斑状)。对具碎屑状结构的岩石,鉴定时首先统计粒径>2 mm和<2 mm的碎屑在岩石中各占的百分含量,若>2 mm碎屑含量<15%(如统计为10%),而<2 mm的碎屑含量>50%(如统计为65%),则在左侧粒径>2 mm下面找到含量<15%和粒径<2 mm下面找到含量>50%的横向栏,顺此向右查到该岩石名称为凝灰状金伯利岩。同样,当粒径>2 mm的碎屑含量>15%,而粒径<2 mm的碎屑含量<50%时,则向右查到岩石名称为凝灰状金伯利角砾岩。当粒径>2 mm的碎屑含量>50%,而细碎屑少或无时,称岩球金伯利岩(火山通道相)或金伯利角砾岩(浅成相)。对于具斑状结构的岩石,进一步分为斑状结构(岩石名称为斑状金伯利岩)和显微斑状结构,后者是指手标本不见斑晶,而镜下可见小斑晶(岩石命名为细粒金伯利岩)。该分类方案仅是金伯利岩主要类型的一般概括,应用时要注意:①金伯利岩的两种产状之间往往为相互连通、过渡的,因此,二者间存在着一系列过渡类型;②凝灰状金伯利角砾岩和金伯利角砾岩的区别是前者除角砾外含有较多的细碎屑(<50%),其胶结物为蛇纹石等细粒集合体;后者金伯利角砾岩除角砾外,以熔岩为主,而细碎屑无或较少,胶结物为熔岩(斑状金伯利岩或细粒金伯利岩)。当蚀变强二者无法区分,且产状也不好确定时,可统称“金伯利角砾岩”;③根据金伯利岩中所含原生矿物种类,可进一步命名。如金云母细粒金伯利岩、镁铝榴石斑状金伯利岩、方解石金伯利角砾岩等。
表6-1 金伯利岩岩石分类简表
(二)一般特征
金伯利岩颜色深,暗绿色、绿色、黄绿色,风化后呈土黄绿色、土红褐色。野外和手标本上常见大小捕虏体,常具角砾状构造和岩球构造(凤凰蛋)。
1化学成分
金伯利岩较一般超基性岩的SiO2质量分数低,平均约为33%,最高者45%左右,最低者27%左右。而碱特别是钾偏高,w(K2O)>w(Na2O),w(MgO)较高约30%。含大量挥发分CO2和H2O。微量元素中Ni、Cr、Co、Nb、Y较高,它们往往作为寻找金伯利岩的指示元素
2矿物成分
矿物种类较多,按其来源和成因,分三类:
(1)岩浆期原生矿物 主要有镁橄榄石、金云母、镁铝榴石、钙钛矿、钛铁矿、铬铁矿、铬透辉石、顽火辉石和碳酸盐矿物;
(2)岩浆期后热液矿物 主要为蛇纹石、碳酸盐矿物、滑石、绿泥石等。
(3)同源或异源包体(捕虏体)中的矿物 常见的有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镁铝榴石,后三种矿物多见反应边结构,橄榄石可见肯克带。捕虏围岩中的矿物有角闪石、石榴子石、绿帘石、长石、石英等。
以上三种矿物的详细种属如表6-2所示。金伯利岩矿物成分的最大特点是含有高温高压相的矿物组合。下面仅介绍几种常见矿物的特征。
表6-2 金伯利岩中矿物类型
(1)橄榄石 是金伯利岩中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含量可达50%~60%。以斑晶、基质、捕虏晶、矿物包裹体以及作为超镁铁质岩捕虏体中的造岩矿物等形式产出。在浅成相金伯利岩中橄榄石具明显的世代性,一般出现2~3个世代,第一世代橄榄石为较大的斑晶,受熔蚀强,呈卵形、椭圆形、圆形(照片6-2~6,10,12,17~19),有时为拖鞋状,粒径一般为1~10 mm;第二世代橄榄石为较小的斑晶,熔蚀作用较弱,自形-半自形晶,棱角略显圆滑,粒径<1 mm;第三世代橄榄石多属基质中的成分,很少受熔蚀,以自形晶为主,粒径01 mm±。二、三世代橄榄石往往为过渡关系。新鲜的橄榄石少见,多数遭受蚀变,最主要的是蛇纹石化、碳酸盐化,其次滑石化、金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从边部或裂纹开始,极少的情况见橄榄石残留(照片6-3,6),而更常见橄榄石全部蚀变保留假象,形成蚀变网格、网环或蚀变环带结构。早晶出的橄榄石富镁贫铁且富含铬、镍。据山东资料,当金伯利岩中橄榄石斑晶大而多时,金刚石矿富。
(2)金云母 是金伯利岩中的主要矿物之一。从岩浆期到热液阶段均有晶出,多为富铁变种。岩石中其含量变化大,在橄榄石型金伯利岩中金云母含量少,甚至不含。而在金云母型金伯利岩中含量多,有时可高达80%~90%。金云母也常见2~3个世代,第一世代大晶体多熔蚀呈浑圆状,粒径一般>1 mm;第二、三世代为基质成分,自形—半自形片状,常构成交织结构或席状结构。金云母的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赤铁矿化、蛭石化等。新鲜的金云母手标本颜色为紫铜色,风化后明显褪色,显微镜下金云母为褐**、橙红色,多色性、吸收性明显,有时可见反吸收性。当金云母中含有Cr、Ni离子时,呈绿色。
(3)镁铝榴石 可以是原生矿物,也可作为捕虏晶或捕虏体中的矿物产出,与金刚石相伴生。原生镁铝榴石常呈斑晶出现,受熔蚀而呈浑圆状。多数镁铝榴石紫红—紫青色,有时为玫瑰色、浅粉红色或橙**,随着颜色加深,铁、铬含量增高,而铬含量较高时,金刚石含量也高。镁铝榴石常见绿色或黑色次变边(照片6-12,13),形成“绿豆”或“黑豆”(野外露头可见),次变边成分为绿泥石、蛇纹石、铬云母、水云母、碳酸盐矿物以及铁、锰矿物。次变边含较高的铬,以区别于产在非金伯利岩(如榴辉岩)中的镁铝榴石。在重砂找矿工作中,若发现具上述次变边的镁铝榴石,表明其附近可能存在原生金伯利岩体。
(4)钙钛矿 在我国一些金伯利岩的基质中常见。立方体或不规则粒状,一般<01 mm。新鲜者褐黑色、灰黑色、棕褐色,风化后灰**、灰白色。镜下为褐**、浓褐色,半透明—不透明,具均质性,蚀变或风化后变为白钛矿,反射光下为白色,似云雾状。
(5)铬铁矿 分布较广泛的特征副矿物,含量低而稳定。斑晶和基质中均可见,黑色,几乎不透明,薄片中其边部有时呈现微透明的红褐色(强光下更明显)。斑晶中的铬铁矿浑圆状—半浑圆状,铬高铝低,基质中晶体完整,铬低铝高。我国金伯利岩中的铬铁矿一般含镁,称之为镁铬铁矿(picrochromite),在我国重砂寻找原生金伯利岩时,镁铬铁矿为指示矿物之一。在国外金伯利岩中没有镁铬铁矿的报道,在国外找矿中,镁钛铁矿(picrotitanite)是比镁铝榴石更可靠的标志矿物。
(6)铬透辉石 含量少而较常见的矿物,在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中,呈分散状斑晶。浑圆状或椭圆状,鲜艳的翠绿色(照片6-21)。成分中富铬、贫铝低铁。捕虏体和超镁铁质岩中的铬透辉石或透辉石呈半自形柱状或不规则粒状,成分为低铬高铁。
(7)磷灰石 金伯利岩基质中常见矿物。可有两个世代,早期呈浑圆状—半浑圆状,颗粒稍大,有时见粗糙的熔蚀表面;第二世代磷灰石呈细小针状、棒状,常见放射状、束状集合体,构成特征的太阳晶结构(sun like crystal texture,照片6-8)。成分中含较高的锶和稀土元素。
3结构构造
主要为斑状结构、同矿物多世代结构、细粒结构、卵斑席基结构、凝灰状结构、深源矿物次变边结构等;常见的构造有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岩球构造、流动构造。
(1)斑状结构 斑晶以橄榄石为主,有的金伯利岩中以金云母为主。斑晶常被熔蚀呈椭圆状或浑圆状,故称之为卵斑结构(ovi-form porphyritic texture,照片6-1~4,17~19)或圆斑结构(round porphyritic texture,照片6-6)。此外,斑晶成分可见镁铝榴石、铬透辉石等。
(2)同种矿物多世代结构(same mineral multiple generation texture)金伯利岩中的很多矿物都有世代性,其特点是早晶出的矿物比晚晶出的矿物自形程度低(照片6-5,6),这与一般火成岩结构恰好相反,表明了不同世代矿物是在不同深度形成的,早晶出的矿物被明显熔蚀,晚形成者则有好的生成条件。
(3)细粒结构 手标本观察不见斑晶,由细粒矿物组成,而显微镜下则见斑晶,具显微斑状结构microphyritic texture。斑晶为橄榄石、镁铝榴石、金云母,粒径01~02 mm;基质具微晶结构(照片6-7,8)。
(4)卵斑席基结构(ovi-form porphyritic sheet ground texture)斑晶为橄榄石或金云母,基质由大量自形的金云母构成席状或交织状,环绕于卵斑周围(照片6-9,10,19)。这种结构中的金云母一般>40%。
(5)凝灰状结构(tuffisitic texture)晶屑、岩屑被细斑状金伯利岩胶结,显微镜下类似凝灰岩的外貌。晶屑、岩屑成分以早期的金伯利岩及其矿物碎屑为主(照片6-11,26),也可含有围岩及其矿物碎屑。碎屑粒径<2 mm。
(6)深源矿物次变边结构(typhonic minerals kelyphitic rim texture)金伯利岩中第一世代矿物几乎均具次变边结构,尤其是镁铝榴石(照片6-12,13)更常见(如前述“绿豆”、“黑豆”)。这是由于早晶出的深源矿物,在随岩浆向上移动时,物化条件有所改变,其边缘与岩浆反应而成。
(7)角砾状构造(brecciated structure)角砾成分复杂,有同源角砾,如早期金伯利岩、二辉橄榄岩、榴辉岩等,也有异源角砾,如灰岩、页岩、片麻岩、甚至麻粒岩。角砾大小、形态不一(照片6-14,25,27)。一般粒径>2 mm,有的学者(如Mitchell,1985)则定为>4 mm。
(8)同生岩球构造(contemporaneous rock globular structure)是金伯利岩中常见的一种特殊构造。“岩球”顾名思义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球体(照片6-15)。岩球核心一般为蛇纹石化(或碳酸盐化)的橄榄石(照片6-16),有时也见镁铝榴石或岩屑。外壳由细粒金伯利岩组成,晚世代矿物围绕核心呈同心环状分布(照片6-16)。新鲜的岩球为绿色,与母岩界线不易分清,但风化后易脱落,呈鸟卵形,故在我国俗称“凤凰蛋”。
4产状
世界范围内金伯利岩主要为浅成-超浅成侵入体,很少情况下,以喷发形式产出。仅在坦桑尼亚的Lgwisi山见有小的凝灰岩锥和一个小熔岩流,据报道(Reid等,1975)该熔岩具斑状结构,斑晶为橄榄石,基质中普遍见长条状原生方解石定向排列,构成粗面结构。我国未发现喷出金伯利岩。金伯利岩侵入岩体多呈岩筒(管)、岩墙、岩床、岩脉产出,并以岩筒为主。岩筒(管)形状多样,平面近于等轴状,直径一般几十米,有的达数百米,向下陡倾斜(90°左右)延伸,但逐渐收缩,并在深处变为岩墙或岩脉,它们往往沿构造线方向成群出现。图6-1为金伯利岩产状示意图。从时代上看金伯利岩形成是多期的,以侏罗纪、白垩纪为主,如南非、西非、北美、西伯利亚及我国山东、辽宁等地。其次为前寒武纪和古近纪和新近纪,我国贵州金伯利岩形成于加里东期。
图6-1 金伯利岩产状示意图
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金伯利岩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期上升和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因此,主要产于古老的地台和地盾区,并伴有深断裂构造条件。例如,非洲金伯利岩几乎均分布于克拉通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金伯利岩体限于西伯利亚地台内,我国山东金伯利岩岩体群分布于华北地台,并与NNE向的郯城—庐江大断裂平行。
多数金伯利岩蚀变强烈,普遍为蛇纹石化、碳酸盐化,有时见滑石化、绿泥石化(后者主要是金云母蚀变产物)。
蒙阴金伯利岩带跨越了4个五级大地构造单元,由南向北依次是:蒙山单断凸起,新蒙凹陷,新甫山断块凸起和金星头穹断。其中,常马庄金伯利岩带位于蒙山凸起(即幔凸区)上,西峪金伯利岩带位于新甫山凸起(及幔凸区与幔凹区的过渡带)上,坡里金伯利岩带位于金星头凹陷(即幔凹区一侧)中。鲁西断隆区距NNE向郯庐深断裂带西侧约60~70km,邻近西侧的NE向上五井大断裂。金刚石矿区基底历经了自太古宙以来的各地质时期的构造作用。其中褶皱构造主要发育在基底岩系内,呈一系列紧密线状倒转复式背斜、向斜构造。而区内断裂构造也比较发育,尤以中生代活动较为强烈,以NW和NNE向为主,还有NEE向、NNWW向和SN向及EW向断裂构造。金伯利岩带分布于不同构造体系的断裂交接复合部位上,显示了NNE向断裂构造对金伯利岩展布和形态的控制作用;NNW向大断裂,干扰了NNE向控矿断裂的连续性,各矿带具有左列等距性特点;郯庐断裂带具有导岩作用,蒙阴地区金伯利岩从沂沭断裂带上侵,经蒙山等NW向断裂输导,受到NNE向的上五井断裂的阻隔而上升侵位,形成了常马庄、西峪和坡里3个金伯利岩矿带(图221)。3个岩带(3个金伯利岩带自西南往东北方向分别被编号为Ⅰ、Ⅱ、Ⅲ岩带,分别对应常马庄岩带、西峪岩带和坡里岩带)总体走向为NE15°~40°。其中Ⅰ岩带由2个岩管、数十条岩脉;Ⅱ岩带由11个岩管、数十条岩脉;Ⅲ岩带为岩脉群组成,分布在蒙阴县西南部的常马庄到蒙阴县东北部的坡里一带,长约60km,宽约20km,矿化范围约1000km2,岩体整体呈左列式产出。
图221 山东蒙阴金伯利岩带分布略图
(据王兴昌,1996)
Figure 221 Simplified map showing the distribution of kimberlites in Mengyin,Shandong
(After Wang Xingchang,1996)
蒙阴金伯利岩型原生金刚石矿床含矿性因受矿体所处的矿带不同及同一矿带中构造部位有所差别,故其含矿性相差悬殊。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南富北贫、中间富两端贫的变化(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1990;罗声宣等,1999;张培强,2006)。
2321 南富北贫
南富北贫的现象既表现在3个金伯利岩带在空间上的变化,又表现在同一金伯利岩带在空间上的变化,同时也体现在具体某一金伯利岩脉在空间上的变化。
在3个金伯利岩带中,北部的坡里岩带中金刚石最贫,南部的常马庄岩带最富,中部的西峪岩带的含矿性介于前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南富北贫的变化趋势。常马庄金伯利岩带南端的红旗27号脉金刚石平均品位是北端埠洼岩脉的45倍;西峪NNE向金伯利岩带东支南端的红旗2号脉金刚石平均品位是北端红旗12号脉金刚石平均品位的47倍;西支南端的红旗3号脉的平均品位是北端红旗16号的57倍;坡里金伯利岩带金刚石平均品位南端较北段富。旗1号岩脉南脉的金刚石平均品位是北脉的104倍;红旗30号岩脉南端的金刚石平均品位是北端的114倍;红旗27号金伯利岩脉南端的金刚石平均品位是北端的185倍。
2322 中间富两端贫
在3个金伯利岩带中均有中间富两端贫现象的出现,其中以常马庄岩带和西峪岩带尤为明显。常马庄金伯利岩带中部的胜利Ⅰ号小岩管的金刚石平均品位是南端红旗27号岩脉的55倍,是北端埠洼岩脉的2487倍。西峪金伯利岩带中NNE向岩带东支的红旗28、33号岩管金刚石品位是南部红旗4号岩脉的195倍,是北部红旗12号岩脉的39倍;NNE向岩带西支的红旗5号岩脉金刚石品位是南端红旗3号脉的3倍,北端红旗16号的17倍。
除此之外,山东金伯利岩型原生金刚石矿床还存在其他一些变化规律:沿金伯利岩的垂深方向,金刚石品位有的向下变富,有的向下变贫:在红旗6、7、8、18、22和32岩管中,地表的金刚石品位较贫,到垂深100m±处有变富的趋势,而到垂深200~300m处,又出现变贫的现象,再至垂深大于300m以上时,金刚石品位再次升高。含镁铝榴石、铬铁矿、透辉石等指示矿物越多的金伯利岩,其金刚石品位越高;反之,含金云母越多的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品位越低;金伯利岩中深源包裹体的含量越高,其金刚石的品位越高。
值钱。
首先是清宫收藏的钻石裸石,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有两枚珍贵的钻石,都是清朝时期的宝物,而且个头儿还都不小。大的那个直径在162厘米,高度有098厘米,是名副其实的鸽子蛋了,差不多有您大拇指的第一指节那么大。
中国金刚石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产量在20万克拉,主要在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和湖南沅江流域,辽宁瓦房店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矿山。
中国于1965年先后在贵州和山东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钻石原生矿床。
1971年辽宁瓦房店找到钻石原生矿床。仍在开采的两个钻石原生矿床分布于辽宁瓦房店和山东蒙阴地区。钻石砂矿则见于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广西以及跨苏皖两省的郯庐断裂等地。
中国钻石主要产地有三个: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临沭,湖南沅江流域都是金伯利岩型,但湖南尚未找到原生矿其中辽宁的质量好,山东的个头较大
中国现存发现的最大钻石为常林钻石,于1977年12月21日发现于山东,由常林大队魏振芳发现,故而得名“常林钻石”,现藏银行国库中。常林钻石重158786克拉,呈八面体,质地洁净、透明,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