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米切尔,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因长篇小说《飘》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1949年,她在车祸中罹难。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飘》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大师和玛格丽特》中两个叙事层面交替展开。一个是现实与幻想交融的层面。小说一开始由魔王沃兰德及其随从来到莫斯科考察人心变化引出情节。由于魔王的到来和活动,小说中频频出现魔幻的场景,如剧院里下起了卢布雨,公寓里开起了撒旦舞会,凡人涂上魔油后变成了会飞的女妖……。然而,透过这样的场景,人们看到了真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品质恶劣的文联主席、贪污受贿的房管主任、贪图钱财的小市民等等。当然,生活中也有美好的人和事。小说中那个无名无姓的大师为人真诚,有才华,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真谛,他因害怕遭迫害而躲进了疯人院。他的女友玛格丽特则要勇敢得多,她不屈不挠地寻觅她的理想,并最终和大师一起获得了他们所期待的和谐的内心、自由的空间和平静的生活,而这也是作者本人所理想的境界。
另一个是历史与传说交融的层面。小说中描写了罗马帝国的犹太总督彼拉多审判并处死约书亚(小说中,他既是耶稣的化身,又不同于耶稣,他是善的意志的代表)的故事。彼拉多形象具有双重性。作为耶路撒冷的统治者,他残酷暴戾;作为人性未泯的地方官员,他矛盾胆怯。政治上的高压,使他最终还是不很情愿地处死了约书亚。他试图赎罪,试图为自己洗刷罪行,但是他仍未逃脱长达1900年的良心的折磨。小说表明:胆怯是人类最可怕的缺陷。
简介 玛格丽特(1553年5月14日 – 1615年5月27日) 又译为“玛戈”(Margot),出嫁以前全名是玛格丽特·德·瓦卢瓦,她的父亲是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国王亨利二世(1547~1559),她的母亲凯萨琳王太后来自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可以说她继承了欧洲声名显赫的两大家族的基因。在她的父王去世之后,她的哥哥们相继登上了法国王位,依次是弗朗西斯二世(1559~1560)、查理九世(1560~1574)和亨利三世(1574~1589)。
玛戈皇后
背景 十六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处于“胡格诺战争”时期,天主教徒与新教徒进行着残酷的内战。公元1572年,信仰天主教的王室为结束战争,决定与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联姻,身为国王妹妹的玛格丽特公主,自然成为了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婚礼在巴黎举行,玛格丽特嫁给了纳瓦尔的亨利,就在众人欢庆婚礼之时,巴黎城所有的钟声都敲响了,在凯萨琳王太后的策划下,一场针对新教徒的大屠杀拉开帷幕,整个法国血流成河,这就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
后来又经过数年战乱,玛格丽特的兄长们全都死于非命,而她的丈夫则意外地继承了法国王位,成为了波旁王朝的开国之君——亨利四世,玛格丽特也从法国公主变成了法国王后,史称玛格丽特王后。
玛格丽特公主是英王室颜值担当,真的是从小美到大,老照片见玄机 玛格丽特公主,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的二女儿,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艳不可方物的亲妹妹,她从小就受到了父母和民众的喜爱,与女王姐姐一样,接受了严格的维多利亚式教育,学会了许多看家本领,像骑马、游泳、插画,甚至是加入了童子军训练,直至成长为英国王室最美的公主之一,堪称王室颜值担当。现在来一组玛格丽特公主从小到大的老照片,美貌一直与之并存。 聪明、漂亮的玛格丽特公主在幼时是如此可爱,以至她的父亲曾无比自豪地对别人说,「 ”就连树上的鸟儿也会被这小家伙吸引下来,围绕着她歌唱的。”而且,玛格丽特公主从小就展示出过人的艺术天赋,她担任了多个艺术团体的指挥和主席并热衷于向普通人家的孩子推广和介绍高雅艺术,也比姐姐伊丽莎白二世还要美貌些,也是一位优秀的名媛。 玛格丽特公主是现代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皇室成员之一,她同时以叛逆的性格和坚定的个性而闻名,她的「 ”派对女孩”生活方式,以及与父亲的平等集团队长彼得·汤森的关系而成为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大家或许还记得《罗马假日》中那个美丽的安妮公主,即奥黛丽·赫本饰演这位美丽的公主殿下,俏皮的刘海,美妙的下巴,灵动的眼神,窈窕的身姿,紧束的腰身,飘逸的裙摆……玛格丽特公主就是活泼俏皮的安妮公主的原型,叛逆又芳华一时,堪称英国王室最美的典范。 就颜值而言,玛格丽特公主美艳不可方物,深色的头发和深色的眼睛使她具有神秘的东方气质,她被形容为有着「 ”沙漏形状”的美好身材,喜欢收腰短裙和高跟鞋,也许是因为这种装束可以将她衬托得更为娇俏迷人。就感情而言,玛格丽特公主没有女王姐姐那般幸运,遇见喜欢的人并与之共度一生,由于与汤森上校的恋情,她迫于王室规则和舆论压力,结束了这段传奇恋情。而这几年的恋爱风波,让当时思想传统的民众对玛格丽特公主产生了偏见。 然而,只有玛格丽特公主心里知道,她并不愿这么做。多年后,玛格丽特公主的初恋情人汤森上校对她的评价道,「 ”她确实风情万种,有成 性的魅力。然而,真正让玛格丽特公主如此迷人和可爱的,却是掩藏在那骄傲和自大的表象后罕见的柔弱与忠诚——若是你真正了解她的话。”总之,玛格丽特公主是那个时代的戴安娜,也是贵族社交圈最耀眼的明星,倾慕她的贵族青年更是多不胜数,可她爱的人却不能与之相守。 1958年,玛格丽特公主在一个私人聚会上邂逅了只比她年长5个月的摄影师安东尼·阿姆斯特朗-琼斯,这位绅士的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放荡不羁的艺术家气质,他结交的朋友大多都是演员、音乐家、舞蹈家以及室内装潢设计师,这深深地吸引了玛格丽特公主,也答应了他的求婚,他们1960年在伦敦结婚。 这场婚礼是全球第一个在电视上公开转播的王室婚礼,邀请了约2000名嘉宾,包括前总理温斯顿丘吉尔,丹麦皇后英格丽德以及瑞典国王和王后,当天收看电视转播的观众达300万人次,可见玛格丽特公主的婚礼极为的盛大。 婚后,玛格丽特公主先后生下儿子大卫和女儿莎拉,婚姻起初也十分美满,但由于双方都不愿放弃自己的生活,逐渐产生了分歧,这场婚姻只维持了18年,两人终以离婚收场,玛格丽特公主也成为百年以来英国王室第一位离婚的成员。虽然,玛格丽特公主在婚姻上十分任性,但是她绝对是个好妈妈,她尽力给孩子们创造普通人的生活。 玛格丽特公主倾国倾城,却被称为王室污点,她的前半生虽极具荣宠,后半生却令人心酸。婚姻的失败,让玛格丽特公主迷恋上烟酒,她的行为并没有因为女王姐姐的反对而收敛,反而我行我素,越发陷入烟酒之中,烟瘾最大时每天要抽三包,而酗酒、抽烟,以及参加酒会,几乎就成了她每天的工作。 2002年2月9日,玛格丽特公主在爱德华七世国王去世的医院去世,享年71岁,也结束了她多彩的一生。 注:侃侃解密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属作者)
《茶花女》简介贫苦的乡下姑娘玛格丽特来到巴黎开始了卖笑生涯, 花容月貌的她被巴黎的贵族争相追 逐,成了红极一时的“交际花” ,人称“茶花女” (山茶花女士) ,因为她随身的妆扮总是有 一束茶花。 玛格丽特得了肺病, 在矿泉治疗疗养院里遇到一位贵族**, 身材相貌和玛格丽特相似, 因肺结核第三期不久便过世了, 她的父亲摩里阿龙公爵偶然发现酷似他女儿的玛格丽特, 便 收为义女。公爵答应负担玛格丽特的全部生活费用,只要她能放弃卖笑生涯。但玛格丽特身 不由己,公爵便将资助减少了一半,玛格丽特入不敷出,欠下几万法郎的债务。 一天晚上的交际欢场中, 邻居勃吕当斯带来的两个青年其中之一阿芒· 杜瓦疯狂地爱上 了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生病的一年间,阿芒每天来探问病情,却不留下自己的姓名。勃吕当斯向玛格 丽特转述了阿芒对她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动。一天,玛格丽特吃饭时病情突然发作,阿芒关 切地劝她不要这样戕害自己,并向她表白爱情,他暗恋了她三年。玛格丽特原已淡漠的心灵 动了真情,她送给阿芒一朵茶花,以示以心相许。 阿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对纯朴生活的热望,她决心摆脱沉沦的巴黎交际花生 活,和阿芒到乡下隐居。
她计划独自筹一笔钱,支开阿芒。然而阿芒出门时恰巧碰上玛格丽 特过去的情人, 顿时起疑。 他激愤地给玛格丽特写了封信, 说他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他将离开巴黎。 然而对阿芒来说小仲马简介,玛格丽特是他整个希望和生命,他没有离开巴黎,他跪着请爱人原谅 他,玛格丽特对阿芒也真情表白: “你是我在烦乱孤寂的生活中所呼唤的人” 。 经过周折两人在巴黎郊外租了一间房子。 然而公爵知道了, 玛格丽特的经济来源断绝了, 她背着爱人典当了自己的首饰、车马换取生活费用。阿芒知道后,打算变卖一笔母亲留给他 的遗产,以还清爱人的债务。阿芒收到经纪人要他去巴黎签字的信,阿芒离别爱人。 那封信原来是阿芒的父亲、 税务局长杜瓦先生写的, 他骗阿芒离开, 然后找到玛格丽特, 告诉她:他的女儿、阿芒的姊妹与一个体面家庭的公子将要订婚,然而对方家庭听到阿芒和 交际花玛格丽特的关系后表示:如果阿芒不和这种风尘女子断绝关系,就要退婚。玛格丽特 痛苦地哀求杜瓦先生:让她与爱人阿芒断绝关系,就等于要她的命。可杜瓦先生毫不退让, 玛格丽特只好做出牺牲,向杜瓦先生起誓与阿芒绝交。 玛格丽特非常悲伤地给爱人写了绝交信, 返回巴黎恢复昔日交际花的荒唐生活。
她接受 了瓦尔维勒男爵的追求,男爵帮她还清了所有债务,并赎回了首饰和马车。阿芒收到绝交信 后怀着痛苦的心情随父亲回到家乡。 阿芒仍深深地思恋着玛格丽特,他又失魂落魄地来到巴黎。 他要报复爱人的“背叛” ,他找到了茶花女,处处让她难堪,骂她是无情无义、没良心的娼妇, 把爱情当作商品交易。 玛格丽特面对爱人的误会, 伤心地劝他忘了自己, 永不再见。 阿芒却要她一同逃离巴黎的欢场,逃到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紧紧守着他们的爱情。玛格丽 特说她已经起过誓,她不能那样做;阿芒误以为她和男爵曾海誓山盟,便气愤地推倒玛格丽 特,把一叠钞票寄给她身上羞辱她,转身离去。玛格丽特深受 ,昏倒在地。 玛格丽特身心俱疲,一病不起。阿芒离开了法国。 圣诞节快到了,玛格丽特的病情日疴,脸色苍白,无人探望,倍感孤寂。杜瓦先生来信 感谢她信守誓言,送了一千埃居,玛格丽特已写信把真相告诉了阿芒,现在玛格丽特唯一的 希望就是能再见爱人一面。 临死前,茶花女的债主们纷纷上门,催逼还债。债务法庭执行官奉命查封了她的全部财 产,只等她死后就拍卖还债。弥留之际,玛格丽特不断地呼喊着爱人的名字, “眼里淌下无 声的眼泪” ,她最终也没能再见爱人一面。
玛格丽特死后只有一个好心的邻居米利将她入殓。 阿芒重回巴黎后, 米利把茶花女的一 本日记交给了他。至此,阿芒才知道了她高尚的心灵。日记中写道: “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 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 显得越加崇高。 ” 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为爱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茶花。 故事背后 小仲马早年想跻身文坛, 但是怎么写都不成, 于是他早就打名妓玛丽· 杜普莱西 (Marie Duplessis)的主意,开始搜集写作的素材。在玛丽患肺病咯血期间,他就开始蕴酿小说《茶 花女》 ,小仲马一生中都不断的为此忏悔。 1842 年小仲马在“综艺剧院” (Theatre des Varietes)遇见一位美女玛丽·杜普莱西, “个 子高高的, 身材苗条, 有乌黑的头发, 脸色白里透红。 她的头型生得小巧玲珑, 一双细长的、 像日本女人似的眼睛又黑又亮,顾盼自如,衍生出无限风情。 ”即后来《茶花女》中玛格丽 特的原型,玛丽·杜普莱西生于 1824 年一个诺曼地的乡村,原名是若丝阿尔丰西娜普勒 丝(Rose Aphonsine Plessis) ,父母离异,玛丽 15 岁时前往巴黎学做裁缝,十六岁即当起高 级青楼女子,改名玛丽.杜普蕾丝,喜爱华服珠宝,偏爱茶花,逸乐 让玛丽染上了肺结核。
阿尔芒丝·布拉特是玛丽在玛德兰路 15 号住所的邻居,第一次即由阿尔芒丝带小仲马去见 玛丽。 小仲马对玛丽一见钟情,一日小仲马在她的房间里小仲马简介,发现她正在咯血,不断地劝说玛丽 要保重身体。不久以后,阿尔丰西娜便成了小仲马的情人。小仲马的父亲曾问他说: “你同 这位姑娘交往,究竟是因为爱她,还是因为同情她?”但是他对玛丽不肯退出上流声妓事业 表示愤怒,有一天,小仲马发现了玛丽与一位名叫爱德华的年轻人来往的书信 。1845 年 8 月 30 日深夜,他写了绝交书: “且让我们一起遗忘,你忘掉一个你应该不会关心的名字,我 忘掉一份不可能的幸福。 ”从此之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不久小仲马随大仲马去西 班牙旅行。后来玛丽肺病沉重,即使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也常常咯血不止,1847 年 2 月 3 日,玛丽病逝于巴黎,死时才二十三岁。葬在蒙马特公墓里第 15 墓区。小仲马悲痛万分,1847 年 6 月,小仲马开始闭门写作,将这段故事写成小说《茶花女》 ,使他一举成名。 1852 年小仲马的话剧《茶花女》初演时,大仲马正在布鲁塞尔过著短期的流亡生涯, 小仲马给他电报上说: “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 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 ” 大仲马回电说: “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
今晚无意中刷到一则对法国温情**《与玛格丽特的午后》21分21秒的用心解读,让我认识了一位名叫“玛格丽特”的有着95岁高龄的老人,并被这位头发已然花白,脸上布满岁月痕迹,穿着素雅精致,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且浑身散发着由内而外的恬淡气质的老人深深打动。甚至开始渴望,在我的生命中,也能遇到这样的一个她——一个热爱阅读,享受阅读,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的睿智老人。
**是透过沙兹查尔曼的生命视角来展开讲述的,沙兹查尔曼是个傻子,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没有稳定的工作,主要靠打零工为生,收入本就不高,遇到不厚道的雇主,还常常受欺负,查尔曼是个文盲,也这是大家的共识,除了自己的名字外,他能拼出的单词寥寥无几,酒吧里的朋友们常常以此来打趣他,“你就是个没文化的蠢蛋”,他当然不想被嘲弄,但他无法从言语辩驳,于是他把自己的名字加到市里的某块石碑上,以此彰显自己的存在,哪怕管理员几次驱赶他,跟他强调那是英雄纪念碑。查尔曼有着不幸的童年,他一直活在辱骂和打击中,由于学校的老师的打击加上母亲对他的辱骂,造成了他有阅读障碍,哪怕成年了,母亲于他而言也只是个粗暴的恶人。相比于与那些笑话他的人相处,查尔曼更喜欢和公园里的鸽子们相处,因此每天午后到公园里数鸽子是查尔曼雷打不动的习惯。
直到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查尔曼又在公园里数鸽子,玛格丽特在公园的长凳上看书,他那快要干涸的躯体和一个有趣的灵魂邂逅了,玛格丽特用读书的方式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外面世界的光和亮,他看到了虐心的鼠疫,看到了矫健的美洲豹,看到了另一个大作家对母亲感情的剖白,这些都令走不出小镇的查尔曼无比新奇,于是他内心慢慢的求知欲被释放了,他人生的另一种多彩的可能性也被激活了。
所以,**也可以概括为,是玛格丽特用阅读改变了查尔曼这个被认为是傻子和文盲,表面活得憨实,实际内心敏感而自卑的人一生的故事。
玛格丽特本是一个和查尔曼毫无相干的人,可正如阿成漫漫看说的,他们的这份爱也正是由于毫无相关而更加纯粹,这是很打动人的,真心祝愿,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能遇到属于自己的“玛格丽特”——一个为你打开了生命中一扇窗,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人。
1、作品简介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
2、创作背景
这是是发生在小仲马身边的一个故事。1844年9月,小仲马与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一见钟情。玛丽出身贫苦,流落巴黎,被逼为娼。她珍重小仲马的真挚爱情,但为了维持生计,仍得同阔佬们保持关系。小仲马一气之下就写了绝交信去出国旅行。1847年小仲马回归法国,得知只有23岁的玛丽已经不在人世,她病重时昔日的追求者都弃她而去,死后送葬只有两个人!她的遗物拍卖后还清了债务,余款给了她一个穷苦的外甥女,但条件是继承人永远不得来巴黎!现实生活的悲剧深深地震动了小仲马,他满怀悔恨与思念,将自己囚禁于郊外,闭门谢客,开始了创作之程。一年后,当小仲马24岁时,写下了这本凝集着永恒爱情的《茶花女》。
3、作者简介
小仲马,法国小说家,戏剧家。大仲马的私生子。7岁时大仲马才认其为子,但仍拒不认其母为妻。私生子的身世使小仲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尽世人的讥诮。成年后痛感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靡之风造成许多像他们母子这样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决心通过文学改变社会道德。他曾说:“任何文学,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而探讨资产阶级的社会道德问题,则是贯穿其文学创作的中心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