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钵山余霞阁记》收录于梅曾亮的《柏枧山房集》。《柏枧山房集》代表了梅曾亮的所有文学成就,属诗文合集。《钵山余霞阁记》是作者描写钵山余霞阁和记录与友人的一段故事。以下是我整理钵山余霞阁记文言文翻译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梅曾亮
江宁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也。
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西面城,淮水萦之。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
甲戌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众景毕观,高言愈张。子静曰:“文章之事,如山出云,江河之下水,非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也,故善为文者有所待。”曾亮曰:“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管君异之曰:“陶子之论高矣,后说者,如斯阁亦有当焉。”遂之为书记。
译文梅曾亮
江宁城,山占了一半。那便于人们游玩而又有郊野之趣的,只有西城的钵山,这也是我的朋友陶子静和他的众位兄弟读书的地方。他们顺着山势的高低造了房子,在山顶上建了一座阁,取名“余霞”,是按照眼中所见之景而题的名字。
从余霞阁往下看,花木随山势高低而生,团团环抱着山峰。长满草的曲折小径,一条一条,清晰可数,行路的人就像飞鸟在树的枝叶上掠过一样。城西面的秦淮河萦回环绕着,长江由西向东奔腾而去,天青水黄,颜色对照分明就像一条线一样划开了天地。那平放在树木外面的一面大圆镜,便是莫愁湖。那东南面遍地的房屋密密麻麻,屋上升起的炊烟像站立的人,各自在张望顾盼,微风吹来,好像从左右不同的方向牵引着它,连绵不断地向上飘去。微风将山下闹市喧哗之声传到山上,近处的听不到,而远处的隐隐约约可以听到。
甲戌年的春天,陶子静在余霞阁设酒宴款待各位朋友,所有的景致都呈现在眼前,大家高谈阔论,更加无拘无束。子静说:“文章这件事情,好像山上的云自然地冉冉升起,又如江河中的水汩汩地自然流着,不是凿开山石就可以引出云来,决开河堤就可以引出水来的。所以会做文章的人,一定要有所待。”我说道:“文章在天地间,也好比云烟景物一般,一会儿的功夫已逃在万里以外。所以善于做文章的人,一定不会失掉时机。”管君听了说:“陶君的言论高明极了。后面梅君所讲的这番话,对余霞阁来说,两者倒是相当的。”于是我就写了这篇记
因为您的表述不是很准确,故从3方面帮您解答
——含有 “练”字的诗 能用来练“炼”字(锤炼、推敲的古诗) 能用来练字的
一、含有“练”字的诗句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原诗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②。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③。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④。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⑤。
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⑥。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⑦。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⑧?
注释 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还望:回头眺望。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2、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诗意。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3、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甍:屋脊。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4、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澄江:清澈的江水。练:洁白的绸子。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5、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覆:盖。杂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6、方:将。滞*:久留。淹留。怀:想念。
7、佳期:指归来的日期。怅:惆怅。霰:雪珠。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8、鬒:黑发。变:这里指变白。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
赏析
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著名诗人。他曾出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又因与谢灵运同以擅长描绘山水著称,被人称之为“小谢”,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他善草隶,长五言诗,合同沈约等人开创了以注重声律、讲究词采、对偶为特征的“永明体”。其诗工于发端,以描绘山水的成就为高。诗风清丽俊美。钟嵘称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有《谢宣城集》五卷。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是诗人于春晚登上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上有三峰,南北相接)回首眺望京城金陵(即今南京)所作。诗这样开端: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这里,诗人借用王粲“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七哀诗三首》其一)和潘岳“引领望京室”(《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二)之诗意,以他们的望京比况诗人自己的望京,虽连用前人诗意,却仿佛信手拈来,自然妥帖,无矫揉造作之态。如此开端,巧妙点破题旨,为全诗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明丽之中见深沉,与诗人另一首诗《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的开头“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有异曲同工之妙,颇有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所称誉的“发端结响,每获骊珠”之感。
既是登山望京邑,则必有望之所见,于是,诗在点题后便颇为自然地转入对所见景象的描绘: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白日”两句,写眺望中的错落有致的建筑,诗人没有精雕细琢,绘出建筑的全貌,而是大笔点染,勾勒出建筑的顶点--“甍”,突出了居高临下观望的特点。而描写甍,又置它于明丽的阳光之中,这就使建筑更显得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尤其是著一“飞”字,顿使本来是静止的无生命的“甍”活了,动了。
“余霞”两句是历来公认的写景警句。观其特色,至少有三点:一是巧比妙喻,“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画家无须煞费苦心地去捕捉艺术形象,只要依据这两句诗,就可画出一幅优美别致的春江晚晴图。因为,诗人在这里以“绮”和“练”分别比喻“余霞”和“澄江”,新颖贴切,使原是具体事物的“余霞”、“澄江”更具形象性、可感性。二是色彩鲜艳明丽。彩缎般绚烂的晚霞与白绸般清澄的大江熔铸在一起,丽素分明,交相辉映,色调和谐。三是如同谢朓自己对沈约所说的“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圆润流畅,一气呵成,对仗工整,浑然天成,无刻意雕琢之痕。“立片言而居要”的警句,往往能千古传颂,并使全篇生辉。谢朓的这两句诗就大为后世诗人所赞道、引用。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就有“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的赞许与忆念,而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词中的“千里澄江似练”一句则是从“澄江静如练”稍加改动而来。
“喧鸟”两句,写群鸟、众芳,也写得妙趣横生,颇具特色。这两句主要着眼于人们的听觉形象和嗅觉形象,鸟喧是前者,花香是后者。“覆”、“满”二字极言鸟之多、花之盛,“春”字则直接点明诗人登“三山”时的季节。
诗人登山眺望,京城的美景饱收眼底。美景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是那么从内心深深地怀念家乡: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去矣”两句,承上启下,由上文的状物写景转为下文的直抒胸臆,由惋惜将不得不离开鸟语花香景美的京邑,切入诗人对昔日家乡欢宴的美好忆念,转笔自然。
“佳期”两句紧承上文,思乡之情又深了一层:诗人开始是回首往事,接着是盼望回乡,继而是对回乡无望感到惆怅惘然,以至眼泪像珍珠一样掉下来。“泪下如流霰”这一比喻,言简意赅,省却了千言万语,却“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情”两句是全诗的结句。这一反诘句语意肯定,不容置疑。如此煞尾,一是说明诗人登山望京所引起的思乡之情乃出于自然。因为“多情自古伤离别”,怀念家乡是每个客居异乡的游子共有的情感,这从《诗经》中的《王风·扬之水》、《小雅·黄鸟》等诗中可窥见一斑。二是说明诗人思乡惆怅之情的深度。思乡惆怅之情能使人黑发变白,足见此情之深,亦可见其力量之大了,李白不就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的诗句吗?
总而言之,此诗以登山眺望为线索,写望之所见、望之所感。诗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京城晚晴图,抒发了诗人由望京城而引发的思乡之深情。读之,令人如嚼橄榄,更觉余韵悠然,借用清代沈德潜的话说,“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
毛泽东诗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4100863htm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赏析 诗人毛泽东在这里没有像写《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或那两首《渔家傲》反第一、二次大“围剿”那样以“天兵怒气冲霄汉”的壮怀激烈之情,直抒胸臆,即景写诗斥敌;而是轻松地慢慢地驻足细看,留恋光景,回首当年。 他在回忆1929年,他同他的亲密战友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那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就在这一年的阴历的除夕之夜,红四军刚到瑞金,江西敌军便尾随而至。毛主席见敌单薄,即决定再次迎敌。战机已经抵达,好运即将降临。毛主席沉着调兵,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一个吉祥的必胜之好地名。 世事变幻,雪泥鸿爪,时间又到了1933年夏,多少年过去了,毛主席又置身于大柏地,这一次他的心情也不太好,因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改去地方上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这年夏天(即1933年)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感慨万千地抚今追昔,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仿佛诗人将自己溶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就是诗人自己,他就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然后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黄昏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绮丽的暮色。这三、四句中,虽然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其中一个“复”字就显得比“却”字有重量,更肯定,“却”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风物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最后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感回荡于心头。 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整个是写今日风景(即1933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因为在一般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黄昏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美丽。因为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诗人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
二、锤炼的炼 练字
略谈古诗的“练字”与“诗眼” 何谓“练字”?题诗后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 ——孟浩然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卢延逊古人写诗,讲究锤炼字面。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这便是所谓“诗眼”。
贾岛(779~843) 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贾岛在韩门,常从张籍、孟郊游。又与马戴、姚合为诗友,往来酬唱甚密。他擅长五律,苦吟成癖,自谓"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其诗造语奇特,给人印象深刻,常写荒寒冷落之景,表现愁苦幽独之情
其实苦吟诗人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一类人
三、就是用来锻炼写好字的 古诗 古诗意境好,值得手写流传
十二月练字古诗选(语文老师要求会背)作者:王海云 出自:书写人生感悟,记录心灵历程
题菊花(124)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诗意
庭院里栽满了菊花,秋风吹来,飒飒作响,菊花虽然散发清香,但蜂蝶却因天寒不敢飞来。假如有朝一日我当了掌管春天的神,一定叫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
悄悄话
这首诗借吟咏菊花傲立风霜的品质,抒发了诗人雄霸天下的宏伟抱负。后黄巢果然于公元875年在曹州聚众起义,队伍发展到60多万人,号称“冲天大将军”,公元880年攻克长安,建立大齐王朝,年号金统,最后失败自杀于泰山狼虎谷。
152观书有感(127)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
半亩大小的池塘像镜子一样明亮,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随着水波一起来回浮动。要问这一池的水怎么会如此清澈,因为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
悄悄话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读书时的感受,说明只有不断更新补充新知识,才能学有所成、不断进步。这是一首哲理诗。
153山园小梅(128)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诗意
许多花已经凋谢,只有梅花不畏严寒,在风中盛开。把整个小园的风情都占满了。梅枝稀稀疏疏的,它的影子映在清清的水面上。在这个朦胧的月色之下阵阵的梅香飘浮过来。寒霜想要下的时候偷偷地窥看一下,蝴蝶如果知道如此美好的梅花的话,它一定快活地要晕了。在梅花前面,在淡淡的月色下面,诗人非常高兴地吟诗。不需檀板啊金樽啊那些华丽的高贵的东西,诗人自我沉醉、自我欣赏、自我吟诗。
悄悄话
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他为时人所知、为后人仰慕,源于它的这首咏梅绝唱《山园小梅》。在此诗中,他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写照传神、言近旨远,尤以篇末的“以身相许”式的表白,更是提升了梅的品格,丰实了作品的境界,读来口齿噙香,令人赞叹。
154四时田园杂兴(其一)(129)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
夏季到来了,梅子金黄,杏子肥大,麦花雪白,菜花已稀,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农民们早出晚归地在田里忙,因此整个漫长的白天,篱笆边很少有人经过,只有蜻蜓、蝴蝶在自由自在地飞舞。
悄悄话
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田园,泛指农村。杂兴,各种感想。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根据春夏秋冬四季,写了60首反映农村田园生活的诗,总称《四时田园杂兴》,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描写了夏季农村田园里的喜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55四时田园杂兴(其二)(1210)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里搓麻线,农村的男女各人都有自己的事儿干。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桑树的阴凉处学习种瓜。
悄悄话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夏忙季节男男女女日夜劳碌的情景,反映了乡村孩子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扬。
156池州翠微亭(1211)
宋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诗意
经过多年征战,战袍上满是尘土,难得今天有空,特意到翠微亭去观赏风景。山美水美,风光无限,怎么看也看不够,直到夜色沉沉,明月升起,这才扬鞭催马奔上回家的路。
悄悄话
池州,今安徽省贵池。这首诗写诗人征战之余到池州翠微亭去观赏风景的事,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之情。岳飞,是抗金名将,爱国的将领。
8首描写桃花的诗词,邂逅最美桃花香!
1/《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在竹林外的桃树,已经有三两枝桃花暂放,在那江水中的鸭子,最先知道春天的到来。
2/《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和人的两旁相互映衬着,美人的脸庞显得更加红润。今年故地重游,那没人不知道哪里去了,只剩下这满树的桃花,依然如此红颜,笑对着这和煦的春风!
3/《白头吟》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诗句描写春天洛阳城东桃花李花漫天飞舞之状。“落谁家”,言花飞不定,意在突出花飞自由之态。
4/《诉衷情·次韵他伯纪桃花》
李弥逊
小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东君也解人意,次第到山家。
临水岸,一枝斜。照笼纱。可怜何事,苦爱施朱,减尽容华。
诗句描写桃花初开、颜色深浅不一,就像夕阳西下时的余霞一般。前句写早春之“早”,“两三花”,说明桃花没到盛开之时,春意未浓。“散余霞”,是比喻,意在生动地再现桃花初绽而颜色深浅不一的形象。
5/《寒雨朝行视园树》
杜甫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桃花、李花都是人们喜欢的花,所以它们树下都被人们踏出了蹊径。言栀子花与红椒虽然不被人们注意,却鲜艳异常,颇有与众不同的风姿。此乃通过对比,强调栀子花、红椒也是别有意味的花类,值得人们欣赏。
6/《人月圆·春晚次韵》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昨夜的一阵风雨,将那满树的挑花吹落,那昔日的佳人如今在哪里呢?只身下着孤单的门扉掩盖着满地的残红。
7/《桃叶歌三首》
晋·王献之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
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表面是写桃叶与桃花相互映衬、轻盈柔美的情态,实则借花树写人,赞美桃叶(王献之爱妾)的美丽可人。
8/《桃花谷》
清·张实居
小径穿深树,临崖四五家。
泉声天半落,满涧溅桃花。
在一条幽深的小路上,繁花似锦的树林,在那蜿蜒循环的山谷中,安静的住着几户人家。在高崖上流水飞溅到桃花上,显得桃花格外绚丽多彩。
(一)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
我以为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里不能少了三样元素,一个是他的专业学养,一个是他的批评意识,一个就是他所建立的自己的课堂。
关于他的专业的学养这一块,既需要他读很多有关专业方面的书籍,同时还需要一种通脱的视野,在文史哲甚至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但是,仅有读书是不行的,知道得再多,可能也只是零散的知识,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他的内在的学理结构。这就需要他有一种容涵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结构,也就是体现在阅读和写作的诸多的方面。在阅读这一块,首先要建立起有独立视野的文本观,也就是说他能够进行独立的文本阅读,对文本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分析,对文本的不足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至于写作意识,可能在目前对语文教师来说,挑战的意味更浓,也不是短时间所能够达到的。这里就不多说。
说到批评意识,我们就可能要将教师提升到知识分子的高度来认识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可贵的品质,我想就在于他有自己的见解,不苟同别人所认可的道理,他对于一切的已知,都要作比较认真地思考,然后才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他视野宽阔,关注和思索社会和教育世界里的人的和非人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种种现象。他必须提供一个给学生的方向性的指示,他必须引导着学生朝着真善美的终极目标行进着,辨别社会和人生的是非和善恶,和建立起学生的对于未来的理想和信念。
同时,他必须建立起自己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合乎他的个性和生命的生长。也就是说,课堂并不是外在于他自己的一个任务或是一种异己的力量。他可以学习教育的理论,借鉴别人的成功的经验,但最后的一切的努力都要化为他自己可看得见的一整套规范和可操作技术。他既是课堂必要的生长点,又是完全他自己人生的当然性路径。而前两者所有的努力,最后都必须化为课堂上可看得见的力量。
(二)不能缺少文本解读的素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语文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就更高。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
善于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维、重视学生参与、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等等,一个语文教师这方面的素质可能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比较理想的样式。当然,我们希望一个语文教师所具备的素质还能够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不过,我们也希望教师具有传统所认可的一些素质,比如以前被视为优秀语文教师必备条件的“板书优美”“备课认真、教案清晰”“讲解有重深感”等等。这确实是很诱人的。当然,旧的一套专业素养的标准已经不再适合新时代的要求,这是肯定的。但是,这些诱人的方面能否决定一个教师就能很好地胜任本职的工作呢?我想,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其实都要认真地思考一番的。如果教师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再不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终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但我以为衡量的标准并不在是否标合乎时髦的词语所编织出的要求,也不是所有的一套都要打碎重来。衡量一位语文教师的一项绕不过去的指标仍然是他的专业基础,尤其是他对文本的解读;否则谈任何的“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的。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得不到应有的解决,那么我们空谈所谓的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滞后”“科研能力差”,也就没有了切实的内容了。当然,如果教师,尤其是广大的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意识到“教育观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是排斥新的教育理念视其为洪水猛兽而闭关自守的话,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开阔的眼界放眼教育,认真地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那么问题也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知识结构——文本——的陈旧仍然是关键的,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因为这不仅仅是靠意识所能意识到的问题,它需要教师采取切实的行动,需要潜地心问道的。
至于我们现在常常所看到的现象,诸如“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式,以及狭隘的拿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死读书本,等等,其根子还在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比较薄弱上,尤其是文本的解读的薄弱上。比如徐志向摩的《再别康桥》诗,相信每一个人都喜欢,但要对这首诗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可能难度就比较大。甚至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师只能理解其很浅浅的浮层。如果要深挖,可能仍然要直面我们所面对的一些看似容易实则费解的字词了。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这短短的诗行里,其实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我们细细地解读的,作一个细细的梳理才能明白的。
“金柳”的意象可能传达出不仅仅是那“艳影”的迷人,在深层上,我以为要表达的是新婚之别的苦痛。诗人要以新婚之别的苦痛来表达他对康河的深情的。而如果有人仅仅以比喻来笼统地称说,岂不是隔了一层?为什么是“夕阳”中的“金柳”形象呢?我想,只要稍稍解会一下这个情结,就知道这是中国人心中的传统情结。为什么用“招摇”而不用“摇摆”“动摇”“晃摇”“招手”?这固然是因为后面几个词语的诗性差些,但更主要的,我以为是,“招摇”里含着那么点放荡不羁的东西,那么点要吸引你的眼球的东西,那么点多情的东西。这多像一个多情而鲜活的女子啊!于是诗歌在看得见的印象里复活了。“揉碎”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要通过这个动作来体会一下诗人当下的那种感受才可以懂得的。事实上,“揉碎”体现了一种复杂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理。我有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可以表现这种体验:“余霞里是清脆的捣衣声/水那边是她的倒影/恼人的秋波又频频泛起/沦漪里到处漂泊着她破碎的身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说:“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而摆在前提的是“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很可能被很多教师轻轻地忽视了。带着这样的误解与忽视的心态,必然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根本要求产生糊涂认识,因而在行动上的一系列的做法都是有问题的。
比如,有人说,首先语文教师要不断充电。充什么电呢?“基本原则是坚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充电内容之首要一点是要更新观念,要学习掌握语文教学领域最新出现的学术动态,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这些固然重要,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修养做保证,可能还是雾里看花隔了一层。“第二,要善于向同行业的专家甚至是同事学习,学习他人的优秀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其基本途径就是多观摩优秀教师的模范课,多阅读各种语文学科领域的优秀书籍。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语文教师更应该掌握多方面知识,不仅业务知识必须全面,对于其他学科如历史、哲学甚至于某些理工学科的基本理念和思想,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你就无法与学生进行某些学科交叉性质的沟通。”此点糊涂多多,失去语文专业这个基点,或者有意回避语文专业本身,又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什么呢?必然如有些有识之士所说的,搞不清楚课文的内涵,又如何教会学生理解深刻呢?又有人说,“教师必须提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乃至音乐、体育、美术素质,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其实,当前的语文课堂有一种“泛语文化”的倾向,我们急于并过于强调学科的整合与贯通,许多时候语文承担了更多的非语文任务,语文老师无意中扮演了蹩脚的历史、地理、政治、科技老师的角色,甚至是美术、音乐老师。那么,缺少了专业素养的讲求这块基石,又如何让教师努力向学者型教师标准迈进?说到“学者型教师”,有人这样下定义,所谓学者型教师,是以自己独特的实践操作体系、教学思想或教育理论,以及完整的教育体系、教学风格和流派。这是将教育学的观念移来,至于说这样的“学者型教师是21世纪教师的新形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能是一相情愿的看法了。
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如果一个语文教师的素养,尤其是其专业性的对文本的解读跟不上,又如何指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我想,不能直面于语文的专业素养,而大提有关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可能有其深刻的原因。最为根本的是,我想还是教师的文本意识不到位,致使一系列奇怪的教学病症出现了。其中重要的是,将语文教学变成了数学等学科,打着科学的幌子在行冒险之事。并急于求成,与浮躁冒的时代的流行病搀杂在一起,“在升学与未来职业、经济地位直接挂钩,分数与升学率成为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重要的有时甚至是惟一的评价依据”的背景里,语文教学便堕落成为应付考试的一种工具。有人是这样描述我们语文课堂上的这种时代病的:“课堂上尽是归纳、概括,让学生记录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结构特点。语文课成了一种‘快餐’式教学。学生若是无法消化吸收,就搞题海战术,假期补课。这种教学可能很快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分数,但始终是教师只是利用先定的那点权力逼学生呆板听讲,死记硬背。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也可谓教得严,教得勤;然而这种又笨又苦的教学,不仅磨损、消耗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磨损、消耗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有的语文素质。” “而那些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多媒体进了课堂,但大屏幕上展示的不是课文,就是简答题、填空题、选择题,繁荣是虚假的繁荣。”不少的所谓考分优异的学生在升入高一级学校以后,暴露出一系列的语文素养方面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是文字,是文学,是艺术,是文化。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美和文化。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味着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关于人的,要把语文内化到人的身心与品质之中去,成为一种素质修养,影响整个人生。
有人说,要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尽管道理讲了很多,也很动听,比如“因为,有兴趣才有求知欲望,才有才气和灵性。要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一种愉悦感,教师自然不好再任意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喋喋不休地唠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有人在课堂上尽显那些花拳绣腿,说相声、搞滑稽表演来取悦学生,并认为这是显示一个教师的能事,其实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极大的误解。在课堂上到底是要靠教师对语文的真正学识和情趣。语文教师不仅要学得多,见得广,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够触类旁通,深入浅出,有化繁琐为简约的功夫。那些我们常常所见到的授课成为教材参考书的宣读者,是活活地将语文教学教进了死胡同。我想,语文教师要兼有学者与诗人的气质,要有深厚的文学和文本上的学术根柢,引导、熏陶和感染学生,可能才是最为重要的。
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我想,我们不能仅仅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趋时于孩子们的猎奇的心理,好的教师都是学生人生方面的导师。那种认为“为了顺应这种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师一方面应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新科技、新领域的基本知识,以此来满足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的学生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则可能就是完全错误的。语文并不等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虽然语文学科也有其追求科学的要求,但决定语文性质的还是语文的本性。这个本性就是有关文字的,文学的,文化的。很可能,在年级越高的时候,随着学生的人文兴趣和人文意识的加深,宣扬一种广博的文化意识,可能最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时候,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中,多种文化的交织与碰撞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以一种透辟眼光,巡视文本,并对各种文化进行选择、整合,从而有效地引导、教育和积极地建构学生。
总之,我想最最关键的还是语文学科的本性要求。即是它的学科专业方面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对本学科相当地理解,具备精深的语文专业知识和语文能力。至于说舍此而言他,说“语文教学地位举足轻重,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激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方能在当前和今后的素质教育大潮中顺利地开展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真实情境下的真实的谎言了。
(三)没有真正的阅读是可怕的
我们有没有真正的阅读?曰:没有。这首先是来自于我们的学校的教育里没有阅读。没有受到真正的阅读训练或许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整个民族对语文的漠视可能是最为根本的原因所在。我们在很多地方还能够见到那种对阅读的极大的误解,我在《阅读:呼唤“本体”意识!》(上、下篇)对阅读的无人状况已经有过说明,这里还想再说一点。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过多地错误地阅读。有人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阅读近视。这种伤害是无形的。一直以来,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但很多的阅读方式其实是很成问题的。照理讲,一个人从小到大都在阅读中度过,他对于阅读应该是有着比较丰富的知识和体会的。但是在谬误重重的阅读里,我们很多人并没有走出蛮荒,也并不当然地使自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尤其是在市场化和世俗化的浪潮里,人们更多地重视身边的“一地鸡毛”,一瞬间的感觉,标签式的阅读,时尚的“读图时代”,而很少去审读哲人和大师的著作里的宏深的思想——悠远与孤独,拒斥现实生活中的平庸和低俗的超然和淡然,全身心地体验生命的深邃和自助内我心灵的升华,担忧现实和承担宇宙责任的情怀,以及对玄远、对“静”的默察与追求。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我们讨论文学的意义,谈论生命的价值,展示自己对世界的见解,透析灵魂的深度,似乎显得豪华和奢侈。这种缺乏思想与深度的畸形阅读,只能导致畸形的“形而下”。
而我们的课堂上正经受着语文教师的另一种心灵的屠宰。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的阅读,也没有获得关于阅读的真正的体验,很多关于阅读的阅读还只是一种外在的强使与要求。因此,我们看到尽管现在已经是书籍泛滥的时代,但真正走进阅读的人仍然是微乎其微。
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深切地关注这个问题,并寻求积极的解决的方法。
(四)文本解读是必备的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是必备的素养,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我们除了学会解读自己,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自己的情感、心智等的解读外,还要学会解读学生。教师要经常思考:我为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真正是学生所需要的?自己的信息储备量和知识结构是否足够能与之对话?在服务学生的同时,学生给予我们的冲击是什么?我能从学生那里学到什么?自己是否也有所提高与发展?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甚至对一个教师的专业素质来说,这可能是最为关键的。在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时,我们最能够见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理结构和他的文化视野,他的对于教育的理解和作为人的真正的道德良知等等内容都在里面。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似乎不难地经常发现不少语文教师自己对文本理解有误,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程度与文本含义相差甚远。那么,这样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必然造成学生认知上的极大的差错。甚至在理解文本时,有的老师竟然读不懂文本,脱离了文本,几乎是在胡天漫扯而不着边际,对文本里所说的几乎一窍不通。那么,即使有再好的演技,在课堂上也难以施展语文学科所要求的能力。
通常,我们很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依据的是教参所提供的内容。课前只要认真地备课,课上只要照本宣科,似乎一堂课下来,完全能够应付交给学生的知识了。长期以来,这种依赖教参的行为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致使很多地方仍存在着这种虚假的叙事。其实在教学辅导资料满天飞的今天,我们那些老师的所谓的认真与扎实的谎言正被一个一个地击破了。这样的虚假难道还要继续地上演下去吗?离开了教参,我们的很多的教师变得寸步难行了。这种情形是可悲的。也是荒谬的。
当然,这里我决非排斥教参。我指的是很多人还缺少对教参的真正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现在的教参已经与原来的教参有了很大的不同,没有了较为详细的课堂操作和详细的讲解,而只是对课堂的思路的一个大致的描述,甚至只提及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附着一些有关的资料以备所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缺少基本的文本解读的能力,很多教师便感到无所适从了。比如,《杜鹃枝上杜鹃啼》一课,不少意见都认为这是一篇小品文,起码是一篇知识性的说明文,似乎在讲着有关杜鹃方面的知识,这显然是经不起一定的推敲的。在下面的提问中,我们将会看到另一种更为合理的情况。
(1)本文的话题是什么?(2)围绕此话题又延伸到哪些方面?(3)作者为什么要谈到西洋人对待杜鹃的看法?(4)作者说:“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为什么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到底说话的重点在“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还是在“为什么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上呢?
如果要讲字词,又似乎没有什么艰深晦涩之处;要教修辞,又非喋喋不休所能一二言之;但运用通常的教学手法,好像又一时难以下手。这里的问题是在思想主题上与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单一主题或复调主题大相径庭——隐晦而难以把握。如果能渐次地解答上面的问题,则该文的主题就不难揭破。应当说本文是以耐读性吸引着读者。读了一遍后,会有一种浓浓的愁意;再读也会多少地有更多的感悟。我们不妨循名责实,沿波讨源,由笔名、赠诗、药石介绍、引用传说、引用诗词,无不起笔与杜鹃,落笔于悲啼,让人在哀感玩艳之中深味其哀情与浓愁,甚至是苦难的情感。尤其,作者在追叙母题情节——杜宇悲啼——中实际上是在释放着一个隐含着的夺权与流放的痛苦故事。当作者再由历史回到现实中来,读者阅读的思路就会渐渐清醒,并在比照之中对杜鹃悲啼的传统主题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与再认识。的确,悲啼乃是我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着饱经沧桑的体现,也是自我心灵抚慰的治疗剂。这又深刻地反映子作者年老时阅尽人间沧桑的睿慧的洞见。
如果我们的课堂需要一种创见,一种发现,那么,那种没有文本意识的教师似乎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了。甚至,当课堂出现他们意想不到的情形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课堂里的来自教师的混乱局面就出现了。因为本文是多意的,特别是对语文这样的学科,其弹性很大,我们不可能就某一点讲得过死,这就需要教师对于课堂的现场有一个全程式的把握,有一个随机性的变动,但是,很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甚至是那些公开课上了很多,课堂技巧很娴熟的教师,也是一时难以掌控的。这就充分地暴露因文本解读的薄弱而导致的课堂病症。在今年(2004年)的“苏浙沪皖”四省圆桌会议上,有一位老师上了刘亮程的《对一朵花微笑》,应当说课件做得很不错,老师的预设也很好,课堂上学生的气氛也真正地调动了起来,但课堂到了70%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有一位学生直指作者的视角的偏失时,教师似乎进入了一个真空地带,慌乱得不知所措,最后只得以草草收场结束了事。
有人说,“如今的课堂已不仅仅是阅读一篇文章或是只翻阅一种教材,短短的一节课,需要师生共同阅读三四篇或五六篇文章,甚至是翻阅几套文本……”,那么,作为读者阅读文本,从中如何学会发现,学会理解,学会欣赏,学会激励,学会拓展;如何通过文本,体验作者的感受,他想表达些什么?甚至,用鉴赏的视角阅读文本,我们期待学生能寻找其文学艺术价值和值得反思的方面的多少东西呢?又,对待多意的文本,我们如何去倡导开放式解读,并如何将阅读带进深度阅读?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认真地思索的。
特别是网络时代,在甚至是海量信息的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将如何面对呢?那么,一整套的解读的缺乏将制约我们的课堂,甚至将使我们的学生无所适从。我们现在已经初具网络化教育的规模了,社会化的时代要求和网络化的时代趋势,使得当下的课堂教学对文本解读的研究或讨论还有着一层特别的意义。
如何适应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追求时效性和迅捷性,这也是网络教学的一种实现与需要。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肯定无疑的。网络的现场化更突出教师在网络教学之中的无形作用。网络时代更多的偶然性将增加,更多的意外将出现,还有更多的不可预料性会产生,这就要求教师有临机应断的、引领学生的本领。在网络上开展研究性教学就必定要“现场化”。真正网络时代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而是如何优化、组合知识,生成知识,那么,单纯地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就永远不能应付这种需要了。网络时代,要求教师灵机而动,有化解困难的能力,尤其是要在超越传统备课上,超越其单调性、静止性、少批量性,对以知识为主的特征的课堂有一个革命性的表示。
而且,还应当看到,现代网络环境正强劲地冲击着语文教学,尤其冲击着现行的教材观及其文本观。在传统的“防教师”体系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国家教育目的和教材编写者的执行者,完全丧失了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和主体的地位而表现为“唯书”和“唯上”。其实传统意义上的文本进入现代媒介时代已经式微:危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而消解于九十年代中后期。互联网为文本提供了广阔天地,电子文化直接影响了受众的生活方式,并改变了文本的受众心理。但在受众日常生活不断受到信息强度和信息密度的包围里,受众对传统文本的那些修辞性很强的文字,似乎缺乏阅读的耐性,如何唤起对相关信息的敏锐知觉,如何对海量信息作出即时性判断,维持获取新知的欲望,便成为新的时期语文教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教师如何在文本的世界里行走,无论对传统教育当代教学,都是首要的和至关重要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文本的解读上,每一老师最高水平的充分发挥和最大自我的充分展示!
窗外,雨,在滴答滴答的下着,昏暗地路灯下,看见它掉在地上泛起的涟漪,一点,一点,连成一团升腾的雾气。这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天一夜了,缠缠绵绵,轻轻柔柔,将天地笼罩在静谧之中。这滴答的雨声,让我不禁想起江南的雨,小桥,流水,古树,古屋,也这般缠缠绵绵,轻轻柔柔!
不知连绵的细雨什么时候停的,清晨,踏着潮湿的小路,带着初到江南的兴奋,我走进荡口古镇。鹅湖养育下的荡口清新凉爽,一阵微风过后,树上掉下几滴水,凉飕飕的,很舒服。走进景区,仓河静静流淌,依河而立的古屋青瓦白墙,顶端屋角飞起,把身影依偎在清澈的河水里,轻吐鹅黄的柳枝随着微风飘拂,将要张开笑脸的桃花含羞低头看着仓河,更有或长、或园的小桥玲珑地跨在弯弯曲曲的河水之上,有的桥上还有古朴的亭子供人们歇息、观赏。转过一个弯,一株古老的树静静地站在小桥旁,树冠不大,可是粗粗的树干似乎在说它年轮的悠长。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者悠闲地坐在河边台阶上。好安静、惬意!我细细打量这水,这桥,还有那古屋,古树。一群小学生嬉戏着跑过来,沿河游览,我不经意随口说道,怎么这么多水和桥啊?还有这古屋古树?“有水就有桥哦,要不人们怎么出去呢?”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让我这个成年人哑然;真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问,要不荡口怎么会出现那么多的人杰俊才呢?旁边的老者也转过头微微一笑,轻轻柔柔地说道,鹅湖连着太湖、长江呢!月溪有30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丁村都有一千多年了,你说怎么能不是古色古香呢?这水里流着荡口、鹅湖的历史啊。我愕然,转而佩服地冲着老人笑笑。我知道,月溪是镇北的甘露古名,丁村是镇中荡口的古名。但是还不曾想过水和历史有关联。看看老人,望着安静的小桥流水、古屋古树,我想叱咤疆场的辛弃疾一定还留恋与朋友像水一样绵长的情义,满腹经纶的朱熹也一定忘不了鹅湖之会的山水。江南的小桥,流水,古树,古屋,这般缠缠绵绵,轻轻柔柔,真有着不一样的静美!不过,总觉得浸染着历史沧桑的江南水乡,水多桥多只为走出去的答案太简单了。
雨还在下着,滴滴答答声把我带进同里。沿着汩汩的水流声,我寻找着那小桥,那流水,那古树,那古屋。竟然发现千年的古镇里,古树浓浓的绿荫遮蔽着古屋,而“川”字的小河汩汩流淌,流水之上依然是各种小桥!拱形、圆形、心形、品字形……原来这里小河更多,小桥更多,古屋更是鳞次栉比!来到普安桥,“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的对联,让人仿佛听到古代求学者朗朗的读书声;走到富观桥,那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让人萌发多么美好的想象。行走在石板路上,仿佛时光倒流,而河中摇曳前行的乌篷船上的现代人还有金发碧眼的国际友人让你回归现实;俯视,弯弯曲曲的河水里,投下长长的日光树影,船过之处,水波荡漾,留下两条闪烁迷离的白练;环视,水边、桥上竟有30多个身着各色旗袍的模特一字款款走来!她们娉娉婷婷,轻轻柔柔,沿河,上太平桥、再上吉利桥,又上长庆桥,鱼贯而行,让人恍如梦里。停在桥上的身影和那多彩华美的服饰霎时幻成一道彩虹!经受了漫长岁月风雨侵袭的小桥不只是能让人走出去,它用它坚强的身躯更给人们昭示着:挺立风雨之中,定有美好的生活!我觉得自己终于明白,江南那小桥,那流水,那古树,那古屋,你连着我,我连着你,风雨同行,互相依偎,它们在时光的流逝中,在历史的长河里,缠缠绵绵,轻轻柔柔,才有了这别样的古朴而静谧的美!
那滴答的雨声又把我送到纯美的古徽州。淅淅沥沥的雨中,途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家乡徽州歙县,想起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话语,一种敬意油然而生;途径黟县名妓赛金花故居,面对曾经繁华而今荒凉的古墙,心中生发出世态炎凉的感慨。江南的'雨里真是有说不尽的故事啊。在婺源,来到李坑,我被雨过天晴中的油菜花惊着了:黄灿灿,一片片,一望无边!黄的、红的、白的各种野花含着雨点环绕其下;在天地相接处与一条长长的绿丝带相接;仰望,湛蓝天空,朵朵白云!片刻,大自然手指一动,又画出另一幅杰作:悄悄站在树顶的夕阳,将余晖洒在高高低低的树上和大片的油菜花上,给万物涂上一层薄薄的橘红色;远处,红着脸的山将它们轻轻揽在怀里,慈祥的俯瞰着天地万物。耳边又有啾啾的鸟鸣,潺潺的溪水,不由让人想起“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之句,这真是如古人说的“余霞散成绮”的如诗如画境界!如画的风景里,不时见到一些人,或田间劳作,或在路边摆摊卖特产。他们怡然自得,神情安详,说话是那样轻轻柔柔。带着路旁野花绿草上的雨滴,我傍晚时分走进李坑。还是湿湿的石板路,还是穿村而过的河流,古村落沿河而起,依山而立,那小桥用或窄、或宽的竹木板连接起两岸的人,河水大了响声,多了酣畅恣肆;一棵古老的香樟树沿河耸立,几人围的树干,枝繁叶茂、虬枝苍劲的巨大的树冠,古朴、威严,让人肃然起敬。沿河而上,行走在残破而时代久远的古屋,一种安详静谧充盈心间;沿着泥泞的小路,走到屋后小山,雨刚刚洗过的天地清爽、幽静!头顶繁星闪烁,山下古街道歌声缭绕,霓虹忽明忽暗,迷离自然的流水与小桥、古树与古屋,笼罩在现代文明的氤氲之中。我想,这江南的雨,流水,小桥,古树,古屋,扯不清,分不明,缠缠绵绵,轻轻柔柔,孕育世间精灵,涵盖人间万物,大概是要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去体味历史精髓,去参透人生意义,它,也想走出一个新天地吧
窗外的雨还在缠缠绵绵、轻轻柔柔地下着。滴答的雨声,让我不禁想起江南的雨,小桥,流水,古树,古屋,也这般缠缠绵绵,轻轻柔柔!
梅曾亮:钵山余霞阁记
梅曾亮
江宁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也。
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西面城,淮水萦之。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緍緍,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
甲戌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众景毕观,高言愈张。子静曰:“文章之事,如山出云,江河之下水,非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也,故善为文者有所待。”曾亮曰:“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管君异之曰:“陶子之论高矣。后说者,如斯阁亦有当焉。”遂书为之记。
梅曾亮为文,史称“选声练色,务穷极笔势”,此篇《钵山余霞阁记》即洗伐甚深,但风格娴雅冲淡,行文从容不迫,确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和遐想。
文章开头,介绍余霞阁的环境及其由来。江宁城中,群山已占去一半,然而在这众多的群山中,便于观览而又有郊野之趣的却只有西城钵山。这样写,钵山就突出出来了。然后再点出钵山为“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又进一步说出钵山不仅仅是可以观览之地,而且对自己有着特殊的感情联结。接下去,直扣题意,点出钵山上的余霞阁,交代阁名的由来,有条不紊,言简意明。
余霞阁既建于岭上,居高临下,最宜于观览,故而第二段便集中笔墨绘声绘色地记叙在余霞阁的俯视所见。所写花木、草径、行人、淮水、江湖、万屋、炊烟等景物,无不从俯视这一特定角度写出。其写花木曰:“环拱升降”,传神地显现出百花众木环山而植,随山升降,遍布全山的景色。而群山起伏蜿蜒之势也点带出来了。其写草径曰:“曲折可念”。“可念”,即可怜、可爱之意。登高俯视,草径逶迤如线,别有情趣,惹人喜爱。其写行人曰:“若飞鸟度柯叶上”,极写其高而小,比喻形象,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至于写江宁城,则大块勾勒,说在钵山西望,秦淮绕城,宛如玉带,大江东流,水黄天青,天地界画,了然在目。而在视线之内的莫愁湖,则如平置于林外的大圆镜,光映青空。向东南望去,则见“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这里不仅写出江宁古城人烟稠密,而且用拟人手法写烟景之奇。缕缕炊烟,徐徐上升,似人争相企望。当微风吹来,烟柱飘动,又象是“左引右挹”,真是烟景如画,绵绵不绝,悠然兴思。尤为奇特的是,作者遐想之中,仿佛那炊烟将市井喧嚣之声带上半空,在钵山远处听到了近处听不到的街市人声。这不是虚构也不是幻觉,而是实实在在远山听市声,说明作者观察细致,体验深刻。
第三段是由景物带出人物,由观景而引出为文的道理。甲戌,指嘉庆十九年(1814)。这一年春天,陶子静在余霞阁宴请知己朋友。在“众景毕现”,赏心悦目之时,情绪很高,因而谈及文章道理,气氛也很热烈,“高言愈张”,尽情地高谈阔论。作者的朋友陶子静强调蕴蓄,认为写文章应象青山生云,江河下泻,蕴酿成熟,自然心到手到,决非苦思冥想、硬加涂抹所能得之。而作者强调灵感,以为写文章必须善于捕捉时机。说文思如天地云物烟景,瞬息间即逃于万里之外,所以擅长写文章的人不应失去稍纵即逝的时机。最后,又引出友人管君的话加以评论,收结全文,写得有声有色,情景毕现,情理俱在,使全文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相融构成短小精萃、言简意富的佳作。
因为您的表述不是很准确,故从3方面帮您解答
——含有 “练”字的诗 能用来练“炼”字(锤炼、推敲的古诗) 能用来练字的
一、含有“练”字的诗句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原诗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②。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③。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④。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⑤。
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⑥。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⑦。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⑧?
注释 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还望:回头眺望。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2、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诗意。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3、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甍:屋脊。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4、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澄江:清澈的江水。练:洁白的绸子。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5、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覆:盖。杂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6、方:将。滞*:久留。淹留。怀:想念。
7、佳期:指归来的日期。怅:惆怅。霰:雪珠。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8、鬒:黑发。变:这里指变白。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
赏析
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著名诗人。他曾出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又因与谢灵运同以擅长描绘山水著称,被人称之为“小谢”,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他善草隶,长五言诗,合同沈约等人开创了以注重声律、讲究词采、对偶为特征的“永明体”。其诗工于发端,以描绘山水的成就为高。诗风清丽俊美。钟嵘称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有《谢宣城集》五卷。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是诗人于春晚登上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上有三峰,南北相接)回首眺望京城金陵(即今南京)所作。诗这样开端: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这里,诗人借用王粲“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七哀诗三首》其一)和潘岳“引领望京室”(《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二)之诗意,以他们的望京比况诗人自己的望京,虽连用前人诗意,却仿佛信手拈来,自然妥帖,无矫揉造作之态。如此开端,巧妙点破题旨,为全诗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明丽之中见深沉,与诗人另一首诗《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的开头“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有异曲同工之妙,颇有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所称誉的“发端结响,每获骊珠”之感。
既是登山望京邑,则必有望之所见,于是,诗在点题后便颇为自然地转入对所见景象的描绘: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白日”两句,写眺望中的错落有致的建筑,诗人没有精雕细琢,绘出建筑的全貌,而是大笔点染,勾勒出建筑的顶点--“甍”,突出了居高临下观望的特点。而描写甍,又置它于明丽的阳光之中,这就使建筑更显得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尤其是著一“飞”字,顿使本来是静止的无生命的“甍”活了,动了。
“余霞”两句是历来公认的写景警句。观其特色,至少有三点:一是巧比妙喻,“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画家无须煞费苦心地去捕捉艺术形象,只要依据这两句诗,就可画出一幅优美别致的春江晚晴图。因为,诗人在这里以“绮”和“练”分别比喻“余霞”和“澄江”,新颖贴切,使原是具体事物的“余霞”、“澄江”更具形象性、可感性。二是色彩鲜艳明丽。彩缎般绚烂的晚霞与白绸般清澄的大江熔铸在一起,丽素分明,交相辉映,色调和谐。三是如同谢朓自己对沈约所说的“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圆润流畅,一气呵成,对仗工整,浑然天成,无刻意雕琢之痕。“立片言而居要”的警句,往往能千古传颂,并使全篇生辉。谢朓的这两句诗就大为后世诗人所赞道、引用。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就有“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的赞许与忆念,而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词中的“千里澄江似练”一句则是从“澄江静如练”稍加改动而来。
“喧鸟”两句,写群鸟、众芳,也写得妙趣横生,颇具特色。这两句主要着眼于人们的听觉形象和嗅觉形象,鸟喧是前者,花香是后者。“覆”、“满”二字极言鸟之多、花之盛,“春”字则直接点明诗人登“三山”时的季节。
诗人登山眺望,京城的美景饱收眼底。美景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是那么从内心深深地怀念家乡: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去矣”两句,承上启下,由上文的状物写景转为下文的直抒胸臆,由惋惜将不得不离开鸟语花香景美的京邑,切入诗人对昔日家乡欢宴的美好忆念,转笔自然。
“佳期”两句紧承上文,思乡之情又深了一层:诗人开始是回首往事,接着是盼望回乡,继而是对回乡无望感到惆怅惘然,以至眼泪像珍珠一样掉下来。“泪下如流霰”这一比喻,言简意赅,省却了千言万语,却“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情”两句是全诗的结句。这一反诘句语意肯定,不容置疑。如此煞尾,一是说明诗人登山望京所引起的思乡之情乃出于自然。因为“多情自古伤离别”,怀念家乡是每个客居异乡的游子共有的情感,这从《诗经》中的《王风·扬之水》、《小雅·黄鸟》等诗中可窥见一斑。二是说明诗人思乡惆怅之情的深度。思乡惆怅之情能使人黑发变白,足见此情之深,亦可见其力量之大了,李白不就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的诗句吗?
总而言之,此诗以登山眺望为线索,写望之所见、望之所感。诗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京城晚晴图,抒发了诗人由望京城而引发的思乡之深情。读之,令人如嚼橄榄,更觉余韵悠然,借用清代沈德潜的话说,“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 �
毛泽东诗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4100863htm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赏析 诗人毛泽东在这里没有像写《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或那两首《渔家傲》反第一、二次大“围剿”那样以“天兵怒气冲霄汉”的壮怀激烈之情,直抒胸臆,即景写诗斥敌;而是轻松地慢慢地驻足细看,留恋光景,回首当年。 他在回忆1929年,他同他的亲密战友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那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就在这一年的阴历的除夕之夜,红四军刚到瑞金,江西敌军便尾随而至。毛主席见敌单薄,即决定再次迎敌。战机已经抵达,好运即将降临。毛主席沉着调兵,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一个吉祥的必胜之好地名。 世事变幻,雪泥鸿爪,时间又到了1933年夏,多少年过去了,毛主席又置身于大柏地,这一次他的心情也不太好,因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改去地方上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这年夏天(即1933年)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感慨万千地抚今追昔,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仿佛诗人将自己溶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就是诗人自己,他就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然后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黄昏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绮丽的暮色。这三、四句中,虽然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其中一个“复”字就显得比“却”字有重量,更肯定,“却”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风物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最后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感回荡于心头。 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整个是写今日风景(即1933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因为在一般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黄昏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美丽。因为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诗人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
二、锤炼的炼 练字
略谈古诗的“练字”与“诗眼” 何谓“练字”?题诗后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 ——孟浩然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卢延逊古人写诗,讲究锤炼字面。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这便是所谓“诗眼”。
贾岛(779~843) 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贾岛在韩门,常从张籍、孟郊游。又与马戴、姚合为诗友,往来酬唱甚密。他擅长五律,苦吟成癖,自谓"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其诗造语奇特,给人印象深刻,常写荒寒冷落之景,表现愁苦幽独之情
其实苦吟诗人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一类人
三、就是用来锻炼写好字的 古诗 古诗意境好,值得手写流传
十二月练字古诗选(语文老师要求会背)作者:王海云 出自:书写人生感悟,记录心灵历程
题菊花(124)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诗意
庭院里栽满了菊花,秋风吹来,飒飒作响,菊花虽然散发清香,但蜂蝶却因天寒不敢飞来。假如有朝一日我当了掌管春天的神,一定叫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
悄悄话
这首诗借吟咏菊花傲立风霜的品质,抒发了诗人雄霸天下的宏伟抱负。后黄巢果然于公元875年在曹州聚众起义,队伍发展到60多万人,号称“冲天大将军”,公元880年攻克长安,建立大齐王朝,年号金统,最后失败自杀于泰山狼虎谷。
152观书有感(127)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
半亩大小的池塘像镜子一样明亮,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随着水波一起来回浮动。要问这一池的水怎么会如此清澈,因为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
悄悄话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读书时的感受,说明只有不断更新补充新知识,才能学有所成、不断进步。这是一首哲理诗。
153山园小梅(128)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诗意
许多花已经凋谢,只有梅花不畏严寒,在风中盛开。把整个小园的风情都占满了。梅枝稀稀疏疏的,它的影子映在清清的水面上。在这个朦胧的月色之下阵阵的梅香飘浮过来。寒霜想要下的时候偷偷地窥看一下,蝴蝶如果知道如此美好的梅花的话,它一定快活地要晕了。在梅花前面,在淡淡的月色下面,诗人非常高兴地吟诗。不需檀板啊金樽啊那些华丽的高贵的东西,诗人自我沉醉、自我欣赏、自我吟诗。
悄悄话
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他为时人所知、为后人仰慕,源于它的这首咏梅绝唱《山园小梅》。在此诗中,他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写照传神、言近旨远,尤以篇末的“以身相许”式的表白,更是提升了梅的品格,丰实了作品的境界,读来口齿噙香,令人赞叹。
154四时田园杂兴(其一)(129)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
夏季到来了,梅子金黄,杏子肥大,麦花雪白,菜花已稀,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农民们早出晚归地在田里忙,因此整个漫长的白天,篱笆边很少有人经过,只有蜻蜓、蝴蝶在自由自在地飞舞。
悄悄话
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田园,泛指农村。杂兴,各种感想。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根据春夏秋冬四季,写了60首反映农村田园生活的诗,总称《四时田园杂兴》,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描写了夏季农村田园里的喜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55四时田园杂兴(其二)(1210)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里搓麻线,农村的男女各人都有自己的事儿干。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桑树的阴凉处学习种瓜。
悄悄话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夏忙季节男男女女日夜劳碌的情景,反映了乡村孩子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扬。
156池州翠微亭(1211)
宋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诗意
经过多年征战,战袍上满是尘土,难得今天有空,特意到翠微亭去观赏风景。山美水美,风光无限,怎么看也看不够,直到夜色沉沉,明月升起,这才扬鞭催马奔上回家的路。
悄悄话
池州,今安徽省贵池。这首诗写诗人征战之余到池州翠微亭去观赏风景的事,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之情。岳飞,是抗金名将,爱国的将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