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黄肥的古诗内容是什么?

秋风起蟹黄肥的古诗内容是什么?,第1张

如下:

一、唐代,陆龟蒙,《水国诗》:直至葭菼少,敢言鱼蟹肥。

译文:等到秋天,才敢说鱼和螃蟹的味道鲜美。

二、唐代,唐彦谦,《蟹》: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

译文:十月份田地里开始有白霜出现,秋天来了稻子成熟发出香味,才是螃蟹最多最肥美的时候。

三、唐代,螯封,《蟹》: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译文:螃蟹壳里的蟹螯非常多,多的溢出来,红色的螃蟹壳凸起,蟹油鲜美多汁。

四、唐代,殷尧藩,《九日病起》: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

译文:秋天吃螃蟹是极好的,若是慵懒的小酌几杯更好。

五、清代,曹雪芹,《螃蟹咏》: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译文:螃蟹走起路来横七竖八,蟹壳里面只有寥寥蟹黄。讽刺华而无实的人。

相关诗句:

1、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

释义:螃蟹的蟹螯就像金液般鲜嫩,糟丘可以视为蓬莱仙境。

2、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

出处:唐·陆龟蒙《酬袭美见寄海蟹》

释义:螃蟹的壳上还似乎带着春日的露水,吐出的白沫好像是海水的霜花。

3、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

出处:唐·唐彦谦《蟹》

释义:大家都夸奖螃蟹的美味赛过蝤蛑,尖脐的还要比圆脐的更好。

秋天的第一口大餐,非螃蟹莫属。

“九月团脐,十月尖”,说的是农历九月吃母蟹,而农历十月以后,公蟹黄肥膏白,正是吃蟹膏的好时节。将清蒸的螃蟹端上桌,揭开橙红的蟹壳,肥厚的蟹黄便迫不及待地冒出来。此时配上一碟醋、一盅黄酒,用蟹八件慢慢地吃,便是秋天莫大的享受了。难怪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士有诗曰:“ 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趁着秋风起,不如去双塔市集买上几只鲜活的大闸蟹,回家途中可以顺道打卡锦帆路的章太炎故居,体验文人笔下的秋日乐趣。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眼下早晚较为凉爽的秋意渐浓,螃蟹大军“横行霸道”的季节又来到了。

螃蟹美食做法:

酱爆螃蟹。

酱爆螃蟹食材:螃蟹8只,葱姜蒜、甜面酱、面粉适量,食盐、鸡精少许。

做法:

1螃蟹用小刷子刷干净,用刀对切。

2面粉装进碗里,把螃蟹的断面按在面粉里,面粉一定要把螃蟹的断面堵严实,防止炖煮的过程中螃蟹的汤汁流出。

3锅里加油,油六七成热调小火把蘸过面粉的螃蟹放进锅里煎一下。

4切口定型后,用铲子把螃蟹往锅里面推一下。

5加入面酱炸香。

6出香味加葱姜蒜,加适量清水,没过螃蟹的一半水量即可。

7加入适量食盐、鸡精。

8大火烧开,中火炖煮,等到汤汁浓稠关火焖两分钟出锅。

关于“秋风起蟹黄肥”诗句有如下:

1、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唐·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唐·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元·白朴《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368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