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全世界,是所有人,是一切历史,是你终将学会的相处方式。以下是我分享的因孤独而成功的事例,一起来和我看看吧。
因孤独而成功的事例篇1有人说,因为有了牛顿,全世界所有的独身者,都将不再孤单。信哉斯言!和克林顿一样,他们都是父亲的遗腹子(废话啊,有母亲的遗腹子一说吗,呵呵),他的出生,毫不夸张地说,改变了整个世界。 不要再说上帝砸他的苹果了,还有他煮熟的手表,以及给大小猫各开一洞的美谈,反正历史总是越传越悬乎,只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是:他是现代力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分析过白色光的组成,与莱布尼兹同步发现了微积分 ,MS他曾喜欢他表妹,差点就求婚了,不过后来他还是放弃了。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纪录,他孤独的走完伟大的一生,晚年在宗教中寻找慰藉(有一点应该强调:科学与宗教是可以并存的),1727年3月,他被安葬在著名的西敏寺大教堂。
因孤独而成功的事例篇2无论梵高的画作还能拍出什么样的天价,这一切都已经与他无关。他短短37年的人生,到处充满了屈辱与酸楚,无数次的解雇与不解,无数次的拒绝与争执,让他陷入执迷的疯狂,直到1890年7月的那个黄昏,他举起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还是肚子) 1888年,他屈指可数的朋友高更来访,不久两人起了争执,气愤之余,梵高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高更被吓跑了,或者是为了一个妓女他则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四周弥漫的都是 迷茫,和无人能解的愤怒半年后,一直照顾他的弟弟拉奥梵高因悲伤过度,精神亦失常(遗传),不久去世,他葬在了哥哥的墓旁。
因孤独而成功的事例篇3《百年孤独》出版后的成功,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评论家说它完全可以和西班牙古典文学名著《堂吉诃德》相媲美。1982年12月,马尔克斯折桂诺贝尔奖,因为他的“小说以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的象征。”一时间,马尔克斯成了“哥伦比亚的莎上比亚”。
获得诺贝尔奖后,马尔克斯依然对创作孜孜以求,先后出版了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小说力作《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新版《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译者杨玲认为,《百年孤独》大气磅礴,纷繁复杂,一如《圣经》,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霍乱时期的爱情》更为脚踏实地,更富有人情味着眼于人的内心和情感。《百年孤独》的译者范晔也开玩笑说,凡是看《百年孤独》看不下去的都可以来看《霍乱时期的爱情》,因为这里没有人名的重复而且确实非常好看。
因孤独而成功的事例篇4哥本哈根的海滨公园坐落着一尊“美人鱼”铜像,那是丹麦的标志,是海的女儿,更是安徒生的女儿。 这位世界上最出名的童话作家,一辈子茕茕孑立,经历了他丑小鸭似的一生。留下了《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等一系列的美好童话,却把孤独留给了自己。
他曾有过青梅竹马的初恋,那个漂亮的女孩叫作波儿,直到去世,70岁的安徒生依然保留着波儿写给她的信笺,发黄的纸上映着她娟秀的字迹:世事如烟。关于安徒生还有一个版本,他一生爱上的人很多,基本都是贵族**,限于身份地位,好像没有一个人喜欢上他,我想这种无望的爱才更加强烈吧安徒生只是个内向的人,没办法和女人相处罢了,他写过一篇很凄惨的老单身汉的睡帽 据说有个啥米夫人倾慕他的才华向他示好,他出于怯懦没有接受,估计是一次令他懊悔终生的艳遇。
因孤独而成功的事例篇5康德是个固执的小老头,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哥尼斯堡。就在他那一亩三分地里,写出了《纯粹理性批判》,然后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开始仔细研读。他真的不是个可爱的男人,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他每天午后的散步是如此准时,以至于哥尼斯堡人都拿他来调对挂钟的时间。他就这么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妻 子,没有儿女,直到生命的花儿萎谢。叔本华说,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可能幸福,而真正的哲学家是不需要结婚的。这个悖论,想必康德也深谙其中味吧
美国最负盛名的现代主义女画家:奥基弗奥基弗
美国最负盛名的现代主义绘画先驱中,奥基弗(GeorgiaO’Keeffe,1887—1986)算是一位开拓先锋。虽然她认为其艺术无关抽象主义,但在其早期绘画生涯中曾经拥护过抽象创作。在1910年至1920年初期,她将新写实观念和观察细部构造的经验与局部特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赖以为主题的大自然抽象化,而在此抽象化的过程中增长了观众对于现代主义的认识。
奥基弗的画构图极简,给人一种平静、安宁的感觉。借着诗意的暗喻、张力十足的色彩及精准的线条,巧妙地平衡了画面,深入探索了既定题材的本质。关于她那宏伟却意象简单的花卉画作,奥基弗终其一生都否认弗洛伊德分析学派解析其作品的性象征说法。她曾坦言: “男人喜欢说我是最杰出的‘女画家’。我认为,我是最好的‘画家’之一。”事实上,奥基弗一直被誉为“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极为少见的原创艺术家”。
这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是美国本土艺术家中的传奇人物,也是少数几位将创作与人格合而为一的艺术家。难怪有人说,奥基弗的艺术就是她生命的证据。大自然对她一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美国西部无垠大地上的原始景象燃烧了她创作的欲望,让她浑然忘我地抒发内心的感觉。简单是她的风格。她喜欢独处,索居沙漠,义无反顾,被称为沙漠中的女画家。
1916年9月至1918年2月,得克萨斯州开阔的平原和峡谷首度激发了奥基弗的风景创作。那时,她已经在得克萨斯州教了一段书。她颇负盛誉的水彩之作“晚星”系列,就是此一时期的作品;松散、粗宽的笔触和饱和的色彩,传达了天地的宏伟。她喜欢引导学生从一只简单的编篮、野生的花草、平原落日、家常百衲被等日常事物去认识美。她曾说: “若将一朵花拿在手里,认真地看着它,你会发现,片刻间整个世界完全属于你。”
一、经典好莱坞**叙事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之路
“好莱坞”有几种界定方式:最宽泛的是指美国**业,包括不同城市、不同规模的**制作和发行公司;狭义的“好莱坞”是指“七大金钢”公司(俗称“主流片厂”,包括时代华纳、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环球,哥伦比亚、米高梅);地理概念的“好莱坞”是指大洛杉矶市当中的一个镇,山坡上有个巨大的“好莱坞”(Hollywoodland)字样,但只有派拉蒙一家主流片商坐落该市。
以时间坐标来看,“好莱坞”大约从1904年起,叙事形式(剧情片)成为**产业中最突出和最重要的形式。
这时,好莱坞开始成为世界**工业的强势力量。
1908——1927年是经典好莱坞**的发展阶段。
1910年左右,许多**公司开始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一个小镇,好莱坞成为**公司的主要聚集地。
到1920年的10年间,许多小公司逐渐合并成为一些大公司。
在这种大众化生产体系的制片厂里,美国**开始形成了完全倾向叙事形式的**制作。
爱迪生公司的一位导演埃德温鲍特是第一个运用叙事连贯性与发展的原则来拍片的导演(相对于早期的杂耍式小喜剧的影片,是一种前古典的叙事**)。
鲍特的影片《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1903),片中我们看到一对母子被消防员救了两次,一次从屋里拍摄,一次从屋外拍摄。
虽然该片运用了一些重要的经典叙事因素(如一个消防员预感火灾将发生,一连串拉着警报的消防车开到现场的镜头),但鲍特在当时还没有认识到应当如何运用两个镜头的交错剪辑,来传达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故事与剧情。
鲍特的另一部**《火车大劫案》(1903)则可以称为经典好莱坞**的原型。
剧情发展已经具有清楚的时间、空间和逻辑上的线索,从劫匪开始抢劫到最后被歼,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步步的发展。
好莱坞导演格里菲斯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其叙事语言的开创性具有让**可以和音乐、戏剧、小说等门类一同站在艺术品的行列里的划时代的意义。
这两部影片已把一个场景分成几个镜头,交叉运用远景和大特写,并且他赋予了这些手法强烈的动机或理由。
在情节处理上已不仅是简单交代救援者与受害者之间的救援行动,而是发扬光大为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格里菲斯把剪辑句法的基本要素变成精确有力的语言,被**学者叫做“经典剪辑”。
经典剪辑用剪辑来增强戏剧效果,而不是只达到一些纯粹表面的目的。
并且把动作分为一系列镜头,仔细选择和安排远景、中景、近景镜头,并不断改变观众视点,是主观的连续性,即包含在连起来镜头中的联想。
用一个比喻来说,汽车在早期已经具备前后四只轮子,一只方向盘,驾驶仓等一直到今天汽车基本不可或缺的要素。
格里菲斯的**对于**叙事,尤其是经典好莱坞**的叙事就是那四只轮子和一只方向盘。
到了无声**的尾声,也就是20年代末期,经典好莱坞**已经发展出相当复杂的格式,声音和色彩等**新技术的出现也对经典好莱坞**的叙事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30—40年代经典叙事的好莱坞**达到高峰,并很快风靡全球。
60—70年代在经历了漫长的低谷时期之后,好莱坞**工业完成了向新好莱坞转化的过程,又迎来一派繁荣。
出现了一批被称为“**业的小伙子”的年轻导演,他们对经典好莱坞叙事传统充满了敬仰之情,他们遵循经典**类型片样式,但又加入了许多个性化风格。
高科技的运用也更加丰富了好莱坞**的叙事手段。
弗朗西斯科科波拉《教父》(1972);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1977);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大白鲨》(1975);马丁斯科西斯《出租车司机》(1976)等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马丁斯科西斯,他是典型的从小看好莱坞**长大的一代人,深受好莱坞**文化熏陶,同时又是在好莱坞统治下的美国**界生存,他可以娴熟的把经典好莱坞**叙事手段运用到自己的作品里,讲出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好莱坞的**“好故事”,同时他把理念和思考蕴含于故事之中。
首先有一个让观众满意的故事,然后观众再考虑去接受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即由感性到理性,讲故事一直是他传达感情和思想和有力武器。
斯科西斯的影片中还运用了许多大胆的新技法,大量的跳接,突如其来的定格,和许多大胆的特技,这是传统好莱坞没有的。
但这些技法以观众认知为基础,具有巴赞所说的“逻辑性”,所以仍然保持了观众的幻觉。
与欧洲许多导演不同,他的**仍是观众视点,他在观众视点和导演视点中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他们否认那些“隐而不见”的叙事和“消极”的看片的经典原则,他们极力张扬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也许斯科西斯们的探索正是当代**发展方向和经典好莱坞**的未来走向。
美国著名**史研究专家罗伯特艾伦和道格拉斯戈梅里合著的《**史:理论与实践》指出:“自本世纪以来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风格被称为经典好莱坞叙事风格。
这个术语意指**元素的一种特定组构范式,它的整体功能就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讲述一个特定类型的故事。
经典好莱坞**叙事包括一条连续的因果链,动因是某个角色的欲望或需求。
通常的解决方式就是满足那些特定的欲望或需求……经典好莱坞风格的历史重要性在于到20年代后期,好莱坞风格作为叙事影片创作的独家风格已为世间大多数人所接受。
其他风格则被好莱坞风格的阴影所遮没,并且要在好莱坞风格所建立的标准面前受到评判。
对于**史学家来说,好莱坞风格提供了一种在历史上可以界定的标准,一种美学参照系。
其他风格将被联系于这种参照系加以评估,参照系内的影片和影片创作者亦会因之而确定各自的位置。
显然,经典好莱坞**的“整体功能就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讲述一个特定类型的故事。
”而这种“特定的方式”就是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戏剧化风格,并进而形成了好莱坞全盛时期所特有的类型**,使得好莱坞影片可以归纳为一个个“特定类型”。
因而经典好莱坞**曾经也被称为“戏剧式**”。
二、经典好莱坞**叙事结构策略
西方戏剧在舞台上讲故事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早在古希腊戏剧就已经开始形成完整的5幕式戏剧结构(序场Prelude、开场Introduction、发展Development、解决Resolution、尾声Epilogue)。
经典好莱坞影片很“霸道”的把借用这一结构样式讲故事的**结构方法归入自己名下。
当然戏剧按照冲突律结构剧本,虽也适用于**剧作结构,但“**在应用这一定律时必须注意一些重要的特殊条件。
”(美国**和戏剧理论家劳逊语)
在经典好莱坞叙事结构中还有一种以序曲、主题、第一主题变奏、第二主题变奏、主题再现、尾声这一交响乐为蓝本形成的“**交响乐结构”方式,本文不做展开了。
1、序曲和尾声。
古希腊戏剧多在广场集市上演,人来人往环境嘈杂,序曲的功能是等待观众,帮助观众情绪沉静下来。
序曲往往既没故事也没人物,只有音乐。
尾声的功能是让观众平静的回到现实。
六十—八十年代好莱坞**倾销年代,**放映前广告已放映一会了,所以**往往从第一个画面就开始进入故事。
中国导演张艺谋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第一个画面巩俐就开始讲话了,就是一个例子。
尾声则由于故事已结束,就是让观众等灯亮起来的作用,也被很多剧作者和导演所舍弃。
早期经典好莱坞**都是严格按5幕式进行结构的,八十年代以后的叙事结构变成了没有序曲和尾声,只有开场、发展、解决的三幕式成为主流。
这一演变不是美学因素造成的,而是环境造成的。
2、“起、承、转、合”。
中国古典派在文章结构的讲究上有“起、承、转、合”的概念。
这个结构故事的总结和经典好莱坞**叙事结构开场、发展、 、解决有着神似的相象。
开场(Introduction),在这一部分中编导的主要目的在于“破题”,即介绍剧中明星人物并介绍他的对手,设置一个矛盾或危机。
开场要求“开门见山”,是在富于动作性的冲突中展开的。
任何叙事艺术都以写人为中心,这个“冲突”往往体现为性格的冲突。
开场部分应当以交待清楚重要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为要务,并且还要点明叙事的重心和基本情景。
典型的方式是在开场时,尽量以连续发生的情节动作来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的好奇心。
这种情形,可用“让观众陷在剧情中不能自拔”来形容。
观众会在已呈现的事件当中推测可能的原因。
经典好莱坞影片《魂断蓝桥》的开场为例,便是在富于动作性的冲突中展开的。
男主人公罗依和女主人公玛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乱糟糟的空袭警报中相见了,这是大情景。
罗依是马上要上前线的军人,玛拉是一家纪律严厉的芭蕾舞团的演员,这是小情景。
这些基本情景都不允许他们相爱。
罗依是个浪漫贵族出身的军人,玛拉是一个平民之家务实的姑娘。
罗依取走玛拉小护身符,没出席上司的宴会,却跑去观看玛拉演出,并把她私约出来,两人在“烛光俱乐部”约会。
一个主动一个被动,还有英国传统社会传统等级观念的重压。
这个开场部分就让性格冲突接火交锋,为未来冲突建立依据,也为悲剧性结局奠定了合理、可信的基础。
发展(Development),也叫“纠葛”,着重展示矛盾纠葛如何加强剧中英雄的困难与危机。
不仅要展示剧中正反主人公的能量和目的,还要着重刻画剧中人物所面对险恶的环境。
影片《魂断蓝桥》发展部分有五段戏,孤立起来看,各成段落。
认真分析,上一段是下一段开始,下一段又是上一段的必然继续。
另一种说法是前一个是下一个的准备,下一个是前一个的 。
《魂》片作者正是按照“冲突律”的法则,经过仔细设计和安排,错落有致地把各个部分组织起来,以达到矛盾深化的目的。
由于矛盾的不断深化,便也造成了戏剧艺术必需具备的那种紧张感。
这种“紧张”必须逐渐加强,不能让它松弛下来。
困难点要越来越难才好看。
姐姐反对完,妈妈反对,爸爸再反对,这是琼瑶剧常见的败笔,同一性质的反对张力一样,这就不是层层递进的紧张了。
阿契尔在《剧作法》一书中说:“戏剧的秘密的最大部分在于一个词“紧张”。
而剧作家技巧的主要内容就是在于产生、维持、悬置、加剧和解除紧张。”
经典的发展结构为了不断加强这种紧张感,往往要遵循一条原则,即按照情节发展的逻辑,顺序地把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是剧情能够以步步相逼的发展威势,奔赴 。
它必须按照因果关系,把段和段、场和场,循序渐进地、承上启下地、合情合理地连接起来。
大部分的情节发展模式是:因果关系通过不同方式改变角色的境遇。
最普通的一种就是——所知信息的变化。
经常,角色在剧情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某些信息,其中有一些在剧情转折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目标引导的模式,及它派生出的找寻模式和调查模式等。
时间与空间也提供情节发展的不同模式。
经典发展模式强调戏剧的整体性,表面上合理的动机,各个组成部分的连贯性。
每一个镜头都不露痕迹的过渡到下一个镜头,力求使动作顺利地开展,造成一种不可避免的感觉。
为了增加冲突的紧迫感,有时会加上某种最后期限,从而强化感情。
尤其是在早期经典好莱坞**中,经典发展模式往往有两条情节线索,与主要的动作线索同时展开一个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
在爱情故事中,一对次要恋人与一对主要恋人同时出现。
(HighestPoint),**叙事中的 是指戏剧性进展(在情绪、剧情、力度方面)最高点。
经典好莱坞**叙事 并非必然是一场激烈的戏,只需要情绪激烈就行了。
在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那场经典的淋浴凶杀戏中(第一幕最后),凶残、血腥的表现远比最后在地窖中发现母亲尸体要多。
也更不一定是一种戏剧性突变。
相反, 完全可以是一次意料之中的、期待着的对抗。
例如经典类型片中的西部片和侦探片中,表现为主人公和对手公开发生接触对抗。
一方胜利、一方失败。
经典好莱坞叙事结构中的 往往是结构的顶点,是冲突从量变到达质变的时刻。
在《魂断蓝桥》中,如果说发展部分还只是矛盾经历着量变的过程,那么,当一直作为伏线处理的“等级差距”这一新的矛盾突现出来时,促使原有的矛盾产生质变,形成了全剧的 :玛拉作出了最后的抉择,她奔向罗依母亲的房间,向罗依母亲剖白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在 这一时刻里,人物往往将其精神本质最鲜明地表露出来。
时刻的玛拉个性鲜明夺目:她是一个受正统观念深深束缚,一个肉体虽遭污辱而心灵至纯至美的女性。
在 这一时刻里,体现在整个冲突中的两种力量,谁胜谁负也已被确定:在纯洁爱情和传统观念较量中,玛拉终于失败了。
西方的画作总有焦点最中心的地方。
西方的画作很自然的就能把欣赏者的目光引到视觉焦点上,这是其技巧的必然。
与之相对应的,往往一部两小时片长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影片在其时间的正中点:一个小时的时候,会有一个重要的转折,那就是“次 ”(1stculmination)。
解决(resolution), 之后的部分,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原则上,任何叙事都会走向结局,结局往往意味着故事中所展示的矛盾冲突,获得了解决(至少作出了解答)。
大多数经典好莱坞叙事影片都会呈现一个封闭性的结尾,不留下任何未解决的问题,寻找一个最后的结果来完成因果链。
观众通常会知道每个角色的命运,每个秘密的答案和冲突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这些特征都并非叙事形式所必需。
按照经典的传统,在喜剧中是婚礼或舞会,在悲剧中是死亡,在一般戏中是团圆或恢复正常生活——结束。
最后一个镜头出于它的特殊地位,往往是某种哲学概括,总结前面这些素材的意义。
3、好莱坞最新写作观念——搭桥式
美国学者托马斯沙兹在《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一书中指出:“好莱坞制片厂实际上逐渐把影片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标准化了,从叙事的构思到最后影片投放市场。
”好莱坞这种标准化的制作是与好莱坞观众密切联系协调的结果,是一种对观众集体价值和信仰的应答手段。
市场的成功必然鼓励重复,而任何叙事模式,甚至在**叙事一般语法中的一个孤立技巧的演变,也都是制片人和观众之间持续进行交换的结果。
观众的反应最终决定了一个故事的叙述范式或技巧是否需要重复或者进行更改,并最终在**生产系统内加以成规化。
我们来简略的浏览一下经典好莱坞**生产要经过的几十道工序:首先由制片人提出拍片意图,交编剧部门编造故事,确定情节,再到“噱头部”增添笑料,补充滑稽场面,次要情节,然后便到专门设计对话的部门写出对话。
剧本定稿后,交由总导演分配给负责各个场面的分导演,安排协调调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部经典好莱坞叙事剧作的创作并完成,并不像一幅画作或小说往往由一个人独自构思创作而成,而是一个集体进行的项目。
比如小说的结构并不重要,小说家信笔写来的多,读者对小说阅读是乱翻也能看懂的。
而**,尤其是经典好莱坞**是线性叙事的,故事结构必须很严密,要严丝合缝才行。
好莱坞不同工序的编剧们是靠什么来结构出叙事的框架的呢?看了对下面一张图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答案:好莱坞的编剧们更象一群盖大桥的建筑工程师。
他们新开发的剧作法叫“搭桥式”。
故事进入点次
ⅠⅡⅢ
序幕开场(破题)发展(纠葛)解决尾声
第一个桥墩第二个桥墩
(动机)(目标)
我们知道盖一座桥并不是从河的一边垒到另一边,而是先垒起中间承重的桥墩,再搭两边桥板。
好莱坞的“工程师”们结构剧本也同样不是由头写到尾的,而是先找到图中所示的“动机”和“目标”二个桥墩。
从这里开始建立全剧的叙事结构。
第一个桥墩是故事的进入点,“工程师”们苦思冥想的是找到怎样一个“意外”造成故事进入。
在第一个桥墩首先他们要解决的是主人公的动机问题。
经典好莱坞影片的叙事中,主要由心理因素引发的剧情因果链几乎是所有叙事事件的动机。
第二个桥墩在全剧的 ,这里是主人公的目标所在。
只有这两个部分扎扎实实的想明白,看透了,结结实实垒起来,才可以由此而开始铺展桥面。
这就是“搭桥法”的核心之所在。
这个方法虽然匠气,但对于结构一部经典叙事的好莱坞影片又是很实用的办法。
以前一本影片的胶片长度是10分钟,一部120分钟的好莱坞**就是12大本胶片,一部影片也就是由12个事件来组成,这就是机械性的习惯,也是暗藏在观众心中的习惯,即10分钟一过就期待下一个事件。
建桥的工程师挑选建桥的材料要权衡长短尺寸和重量。
好莱坞的“工程师”们则以时间为单位裁剪素材,长于10分钟完成的事件,15分钟减掉5分钟就好了,不足的补齐就OK了。
时代的进步,现在**观众的欣赏节奏加快,要求6-8分钟要完成一个小事件,这样一部120分钟的影片要求有16个左右小事件组成。
“工程师”们修改润色剧本总是从小的事件的裁剪入手的,然后再去分析大的结构,以是否匀称为好的标准。
这是好莱坞剧作“工程师”们把握节奏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三、经典好莱坞**叙事技巧策略
1、蒙太奇技巧: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等影片中创造性的在场面之内进行大量的切换,直接把戏剧性空间解构,然后重新组合以适应观众的思维和情感参与,并由此发展出后来成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的一种拍摄和剪辑语法:用主镜头或交待镜头建立一个故事的发生地点,然后,当动作发展时,切至人或物的中景,在戏剧性 时用特写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很显然,这种叙事蒙太奇是建立在观众对事物理解的心理逻辑之上的。
因此容易被观众所理解和接受,或者说,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的叙事而对其中蒙太奇叙事技巧却习焉不察。
这种把自身隐藏起来的正是一种所谓“透明”的叙述。
这种叙述方式造成了观众的幻觉,使他们相信好莱坞的那些传奇。
2、观点选择:经典好莱坞观点包括主观(subjective)、客观(objective)、绝对客观(absoluteobjective)、全知观点(omniscient)、作者观点(author’s)、多重观点(multiple)、复合观点(bination)。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众多技法中最明显的倾向是采用“客观化”,意即呈现一个基本的客观故事,在此基础上穿插人物的“知觉主观”和“心理主观”视点。
因此,经典好莱坞叙事**通常都用非限制型的叙述手法。
即使观众只注意一个人物,我们也可以通过剧情获取剧中人所不了解或没听到的信息(《西北偏北》、《公路勇士》是这种倾向的好例证)。
这种手法只有在某些主要依仗神秘的类型所片(如侦探片)中才废弃不用。
经典好莱坞叙事并非一味鼓励观众对影片中主人公的绝对认同,实质上“**最终的威力,尤其是经典好莱坞传统的威力在于主观认同与客观超脱之间,参与动作与观察动作之间的张力。
”经典好莱坞**在煞费苦心地让观众积极实现主观认同而参与情节之中的同时,又通过精心的安排让观众置身于这些中心人物之外,让观众处于一定的审美距离而观看剧中人的表演。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摄影机的正/反拍(被摄对象)镜头叙述模式和全知的叙述模式交互运用。
一方面,在正/反拍镜头中,影片让剧中人直接为观众组织戏剧性空间,只有剧中人在看的时候,观众才在视觉上看到剧中所看到的物理空间,从而直接鼓励观众和剧中人物产生强烈认同,观众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成为剧情动作的参与者。
另一方面,当摄影机采取全知的叙述模式时,观众对剧情的了解就远远大于剧中人对剧情的了解,观众就实际上进入到一个和导演无意的共谋:即观众和导演都在剧中人“上面”,犹如上帝一样俯视剧中人物困境。
这时观众对剧中人物的认同转移到对导演的认同,观众从剧情的参与者转移为旁观者。
3、角色结构谱:经典好莱坞影片的角色往往有如下几种:正面人物(protagonist)、反面人物(antagonist)、配角(supporting)、主动角色(active)、被动角色(passive)、刻板角色(cliche)、单线人物(one-string)、圆形人物(round)、扁平人物(flat)。
俄国学者费拉基米尔普罗普在他的《俄罗斯民间故事研究》中认为故事中的众多身份,面目各异的人物却不外乎七种角色,普罗普将其称为七种“行动范畴”。
分别是:①坏人②施惠者③帮手④公主,或要找的人和物⑤派遣者或出发者⑥英雄或受害者⑦假英雄。
应该说不论是叙事**还是民间故事,类型化的人物是它们共同的叙事基础。
经典好莱坞**往往追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所谓类型人物,正如英国文艺理论家福斯特所说,就是具有单一性格结构的人物,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个专有名词或 名词便能够概括的人物。
福斯特认为,文艺作品中类型人物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读者或观众可以轻易地分辨他们并记住他们,这种类型人物善恶分明,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界限十分清楚。
当然这种类型人物最大的弱点在于,人物性格未免太露太浅,缺乏足够丰富的性格内涵。
好莱坞生产的大量西部片,主人公几乎都具有善恶分明的类型化倾向,无论是英雄牛仔与印地安人、警长与匪徒几乎全部都可以用类型化来划分。
4、对白技巧:经典好莱坞**对白有如下几种功能:带动故事情节;表现角色内心;介绍源由、背景、过往;定下调性。
讲几点编剧们写对白时小心的地方。
不要出口成章,小心佳句,单看很好,放角色口中则不好。
激动时不可说明白话。
要人说人话,不要太完整。
“一个破碎的我怎么去拯救一个破碎的你,,,,”这就是一句日常口头不会说的话,写成对白是败笔。
舞台上长篇大论的对白用的多,放到**里要小心。
《苏菲的抉择》和《德克萨斯州的巴黎》两片中都有长达十几分钟的精彩的长篇对白,它要求首先演员要棒,其次故事要堆叠到那个情绪和意境才可以。
对白还可以用来转场,也能构成沟通。
对白勿与视觉重复,但可与视觉相辅。
好莱坞编剧们最老套的对白的信念:最后一句话最有力。
5、节奏的控制:文章的作者控制文章节奏的手段是段落。
**控制节奏的办法很类似,一段**是用开场和收场的视觉的标点符号——镜头来分段。
空镜、摇镜、淡出淡入等都可以起段落逗号和句号的作用。
经典好莱坞**的转场有时间转场、空间转场、情感转场、空镜转场、余音戏转场等转场手段。
6、好莱坞剧本写作程序:一般是这样的顺序构想(idea)、本事(synopsis)、角色研究(character
sketch)、故事大纲(treatment)、分场大纲(scene-by-sceneoutline)、剧本(script)。
魔幻现实主义的先行者
文| 弗朗西斯科·毛利西奥·马丁内斯
译| 刘岁月 (编辑)
原刊于| 危地马拉Prensa Libre报 2014年
关于 加西亚·马尔克斯 与 阿斯图里亚斯 ,很多评论家一致认为,两个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将信仰、迷信、神话、现实、魔幻结合在一起,而在阿斯图里亚斯笔下的人物看来,魔幻的才是正常的,他们都过着双重生活: 自己的生活和纳华尔的生活 。如 果《玉米人》可被称作“魔幻现实主义之父”,那么《百年孤独》则可被认为是“一部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普遍传开的作品” 。
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创作的 《危地马拉传说》 (1930) 《总统先生》 (1946) 《玉米人》 (1949)三部作品,诞生于一个对于西语美洲长篇小说创作来说极其重要的时代,这一时代决定了之后很多年中西语美洲叙事文学的发展,其中就包括文学史家们口中的“ 魔幻现实主义 ”,这一文学流派将魔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融入真实的世界中。
对于很多人来说,《玉米人》是西语美洲小说中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开山之作。
意大利著名西语美洲文学研究者朱塞佩·贝利尼在其《西语美洲文学新史》中这样表述:
“在阿斯图里亚斯的前两部作品(《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中首次出现的创作手法在《玉米人》中得到了强化,从而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西语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先驱作品。在这部长篇小说中,诗意的、魔幻性话语描绘出的玛雅传统和印第安世界与现实主义故事交织在了一起。”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大多为印第安人或是印欧混血种人,讲述的是他们的问题、习俗、劳作和土地。作者深入玛雅-基切人的心灵、语言和宇宙观,用幻想的光晕笼罩小说的故事情节。在强烈的诗意语境中,魔幻与现实相互交织。”
危地马拉著名文学评论家弗朗西斯科·阿尔比苏雷斯·帕尔马在其著作《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1975)中这样说道。
描绘危地马拉民俗风情的画作
(绘|Mario Gonzalez Chavajay)
圣卡洛斯大学是危地马拉最大且最古老的大学,同时也是美洲历史上第四间创立的大学,其民族文学研究院院长格拉迪斯·托瓦尔认为,阿斯图里亚斯是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的缔造者,而人们却普遍认为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才是其开创者。
“可是他(加夫列拉·加西亚·马尔克斯)属于阿斯图里亚斯之后的那一代。《百年孤独》诞生于1967年,《玉米人》则诞生于1949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版。”
“其中的差别巨大。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1927)时,阿斯图里亚斯已经开始著书立说,这一点无可争议。然而,各种媒体却总是对那位哥伦比亚作家大力宣传,于是人们便认为拉美文学爆炸诞生于1960至1970年之间。” 这位女院长说道。
参与了新版阿斯图里亚斯作品出版的危地马拉作家 哈维尔·莫斯格拉 是这样说的:
“没人愿意承认的一点是,实际上,在阿斯图里亚斯的早期几部作品中曾出现过的主题,我不知道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否曾经读到过或者参照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俩的关系一向不大好 (译注:阿斯图里亚斯曾指责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其《百年孤独》中抄袭了巴尔扎克作品《对于绝对的探索》中的部分内容) ,那位哥伦比亚作家永远不会接受上面提到的那一点,更不会同意阿斯图里亚斯是魔幻现实主义先驱的说法。”
在其作品中,阿斯图里亚斯揭示了人类的处境,不过更准确一点说,是揭示了印第安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得益于远古的信仰、神话与幻术,非现实的与幻想的事物仿佛全都变成了现实。
“可以观察到的是,在阿斯图里亚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中,解释、讲述拉美现实和叙述各种状况的方式,表面上看是魔幻的,但是在我们的国家里却又显得无比真实。” 莫斯格拉说道。
另一位危地马拉作家何塞·路易斯·佩尔德莫认为,在阿斯图里亚斯小说的字里行间,读者随处可以见到 “绚烂的焰火、逼真的相片、充盈的色彩、持久的回声和丰富的叶绿素” 。
传说,更加古老的传说
各国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阿斯图里亚斯和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两人都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同样值得一提的杰出代表人物还有 阿莱霍·卡彭铁尔 (古巴)、 巴勃罗·聂鲁达 (智利)、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秘鲁)、 胡里奥·科塔萨尔 (阿根廷),等等。
同样也有人认为,墨西哥作家 胡安·鲁尔福 的 《佩德罗·巴拉莫》 和委内瑞拉作家 阿图罗·乌斯拉尔·皮尔特里 的短篇小说 《雨》 才是开创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还有人将阿根廷著名作家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与这一文学流派联系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记述玛雅神话故事的《危地马拉传说》(1930)是阿斯图里亚斯出版的第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反映出他曾在巴黎索邦大学研究人类学与中美洲印第安文明的那段经历以及欧洲思维方式对他的影响。
在这部作品中,危地马拉这位诺奖得主突出表现了口头文学传统,这一点在本书献词中已表现得非常明显: “献给曾给我讲故事的母亲” 。
就叙述风格而言,《危地马拉传说》可以被看作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运动的先驱。读者不仅可以从人类学角度阅读这部作品,也可以将阅读此书当作一种审美体验,感受它的独特风格。
在书中,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展示出的天马行空的幻想与古老的玛雅文明所带来的冲击力。这一由神话传说构建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幻想的世界,充满活力,漫无边际;在这里,现实与想象之间没有界限。
“这部作品的叙述艺术是全新的,我们面对的是后来人们口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萌芽。” 秘鲁教授兼文学评论家何塞·米盖尔·奥维多在其著作《西语美洲文学史》一书中这样说道。
莫斯格拉认为《危地马拉传说》是阿斯图里亚斯1920年左右旅居巴黎期间创作完成的,其创作受到了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 安德烈·布勒东 的影响,
“当然,作品包含魔幻现实主义的元素,譬如书中提到的幻影兽,只不过他笔下的幻影兽与我们危地马拉人所了解的幻影兽不是一回事。我们平时说的幻影兽外形似狗,双眼喷火,专门守护醉酒的人,而在阿斯图里亚斯笔下,幻影兽是‘诱惑’的象征。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文身女传说》一篇中。”
这位女院长还说,很多评论家都曾说过阿斯图里亚斯作品中的印第安人形象是在其全家迁居内地(下韦拉帕斯省萨拉马市)期间创造出来的。由于阿斯图里亚斯的父亲不满当时的马努埃尔·埃斯特拉达·卡布雷拉(执政期:1898-1920)政府的独裁统治而遭到迫害,阿斯图里亚斯全家被迫迁入内地,在那里,作家有了接触并观察印第安居民生活的机会。“在其法学硕士论文《印第安人的社会问题》(1922)中,阿斯图里亚斯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印第安人的问题。”
描绘危地马拉民俗风情的画作
(绘图|Mario Gonzalez Chavajay)
托瓦尔说:
“在那里,他观察并描绘他们的劳作、生活,以及在‘拉迪诺化’(欧美混血种人对印第安人的文化渗透)进程中遭受的各种歧视,但直到他来到欧洲并结识了乔治·雷诺教授,他才明白西班牙人入侵之前的美洲文化有多么伟大,也意识到现在的印第安人就是那些古老印第安人的后裔,但已经经受了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从此,他便开始在自己的伟大作品中书写他们。”
总统先生
阿斯图里亚斯最知名且令他名扬天下的作品是 《总统先生》 (1946),其创作灵感源于曾亲身经历的埃斯特拉达·卡布雷拉独裁统治。
阿尔比苏雷斯·帕尔马在其著作《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中曾提到,在这部作品的结尾,作者(阿斯图里亚斯)留下这样的记录: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于危地马拉。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八日于巴黎。作品完成后又历经14年才得以面世。这是由危地马拉当时的政治条件造成的,因为当时国家正处于另一个独裁者豪尔赫·乌比科(执政期:1931-1944)的统治之下。”
这种局势使得 “出版此书必将带来流放、牢狱或死亡的风险。在1944年危地马拉革命——一场由危地马拉军人、学生、工人领导的革命,为危地马拉开创了一条宽广的革新与民主之路——之后,阿斯图里亚斯发表了这部作品,很快便世界闻名。” 阿尔比苏雷斯·帕尔马说道。
这部小说同样含有魔幻现实主义元素,它的出现有其特定背景。随后,一批跟《总统先生》一样受统治这片大陆的独裁者们的启发并将其定为作品剖析对象的作品相继涌现,譬如,卡彭铁尔的 《方法的步骤》 (1974)、奥古斯托·罗亚·巴斯托斯的 《我,至高无上者》 (1974)、加西亚·马尔克斯的 《族长的秋天》 (1975)、德梅德里奥·阿吉雷拉·玛尔塔的 《将军的劫持》 (1973),以及年代更近一些的巴尔加斯·略萨的 《公羊的节日》 (2000)。
而在他们之前,西班牙作家 拉蒙·德尔·巴列-因克兰 的 《暴君班德拉斯》 (1926)以及墨西哥作家 马丁·路易斯·古斯曼 的 《首领的阴影》 (1929)也都属于这一独裁小说的范畴。
在其后的一系列作品中,譬如构成“ 香蕉园三部曲 ”的 《疾风》 (1950) 《绿色教皇》 (1954) 《死不瞑目》 (1960),阿斯图里亚斯向读者展现了贪婪的美国大型香蕉园公司的出现给危地马拉带来的问题以及造成的状况。
国际化
总的说来,关于加西亚·马尔克斯与阿斯图里亚斯,很多评论家一致认为,两个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将信仰、迷信、神话、现实、魔幻结合在一起,而在阿斯图里亚斯笔下的人物看来,魔幻的才是正常的,他们都过着双重生活:自己的生活和纳华尔的生活(《玉米人》中提到过,印第安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纳华尔”,即保护他的动物,他们自身还可以变化成保护自己的动物)。
如果《玉米人》可被称作“魔幻现实主义之父”,那么《百年孤独》则可被认为是“一部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普遍传开的作品”,西班牙文学评论家何塞·路易斯·桑切斯·费雷尔在其作品《西语美洲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中这样评价道。
对不公的敏感
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阿马多,诺奖得主阿斯图里亚斯的儿子,说 “对不公的敏感”是他父亲的美德之一 。
下面的内容是通过邮件对现居阿根廷的阿斯图里亚斯·阿马多所做的采访。
问:关于您父亲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青年时期,您还有哪些印象?
答: 我父亲出生于拉巴罗吉亚地区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法官,因不满当时马努埃尔·埃斯特拉达·卡布雷拉的独裁统治,所以遭受撤职,实际情况是,他再也没能从事律师这一职业。于是,全家人迁居至萨拉马市,在那里我父亲度过了他的童年,并和印第安人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和游戏。
后来他回到首都并入读天主教学校。中学阶段在中央学院学习。23岁时在圣卡洛斯大学取得了律师头衔。他凭借毕业论文获得了加尔维斯奖,并以优秀学生的身份获得了法雅奖。他曾参加过多洛雷斯游行(由危地马拉圣卡洛斯大学的学生每年于四旬斋期间举行的大型传统游行,具有深远的社会政治影响),是圣卡洛斯大学校歌《驳船》的创作者之一,还是人民大学的创办者。他参与过推翻埃斯特拉达·卡布雷拉独裁统治的战争。
他属于“1920年一代”(危地马拉历史上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团体),在自己家里举办文学聚谈会,还创办过多份杂志。
问:他是什么时候成为作家的?
答: 他的写作天赋是在1917年那场大地震之后显现的。当时他抓起一本笔记本便走上街头采访和记录那场灾难。这份材料为他创作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两个冬季》提供了灵感。
1924年他先是去了英国,然后又去了巴黎,并在巴黎索邦大学跟随乔治·雷诺教授研究人类学和印第安神话。
问:你们父子之间有什么趣闻轶事吗?
答: 在巴黎的时候,有一天我做了一道椒盐鸡当午饭。他觉得味道好极了。那个时候他正在创作一部名叫《拥有一切一切一切的男人》的作品。第二天,他给我念了书中的一小段,在这一段中,书中的人物正睡在一张盐床上。
他睡在盐上。睡在粗盐上。睡在一张粗盐铺就的床垫上。在他那熟鱼色的皮肤上,现实的皮脂,真实感,确实感,非梦境的丰盈感,一夜之间都流失在了海盐颗粒上。他承袭了褪去现存之物丰盈感的秘诀,其父辈及祖辈的油腻的现实,仿佛他是那种睡着时呼吸便拥有磁力的人。
问:您还记得他刚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情景吗?
答: 得奖的前一年,他是三个有望获得该奖项的最终候选人之一。瑞典媒体确信他会获奖,为此还在颁奖前一天对他做了一场访谈。他接受了访谈,结果并没有获奖。第二年又是同样的情形,不过这一次他声明,在获奖者姓名公布之前,他不会发表任何言论。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只好请求留守他身边,以防其获奖。在瑞典学院公布获奖者姓名时,待在他身边的便是那位在前一年对其进行采访的记者。他曾告诉我,他当时见到此人瞪大双眼、激动万分地对他说:“阿斯图里亚斯,是您获得了诺奖。”
那一年(1967年)获奖消息公布的日子,刚好是他的生日(10月19日)。我一路跑回家想要给他打电话,结果却占线了好长时间,而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米盖利托(米盖尔的昵称),我刚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猜你给我打电话就是为了这事儿。”
问:您觉得您父亲对世界文坛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答: 在他那个时代,他是读者最广、最受敬仰、最多赞誉的拉美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译成了很多种语言。如今,在那些最有声望的文化中心,人们依然在研究和查阅他的作品。
他获得过那个年代最为重要的奖项:列宁和平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学院的常务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在颁奖词中将其评价为“拉美文学大爆炸”最杰出的代表。
为表示对其作品的承认,危地马拉的印第安部族将玛雅教友会的权杖献给了他。在其所有作品中,他都对不公正发起控诉,并主动担负起将这个国家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现实公布于全世界的责任,而这一责任也成为他流亡国外、无法回归深爱的故土的那半生中的人生目标。
问:为什么将其遗体安葬于法国拉雪兹神父公墓而不是危地马拉?
答: 我父亲从未书面或口头要求过自己死后必须安葬于何地。他逝世于马德里,因此,这个决定是我的家人、尤其是我自己做出的。当时有三个备选国家。第一个是危地马拉,当时的总统是卡洛斯·阿拉纳。当时的危地马拉大使阿图罗·里维拉先生答应满足我们的一切要求,但那个时候,危地马拉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政府正在残害人民,因此我们拒绝了。
西班牙也表示愿意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希望遗体能够留在马德里,但是那个时候佛朗哥还在台上,而我父亲一向是反对独裁统治的。
法国政府在拉雪兹神父公墓给我们拨了一块地。于是他的遗体便留在了巴黎,这座他学习、生活且深深热爱过的城市。
拉雪兹神父公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这里埋葬着在过去200年中为法国做出贡献的名人。
问:您对将遗体送回危地马拉一事怎么看?
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跟我兄弟罗德里戈商量过,我们俩一致认为,那必须是在危地马拉被建设为一个更加公正、更加人文、更加令人尊敬的国家的时候。我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
问:您希望以何种方式向令尊表达敬意?
答: 在这充满了距离、苦难与成就的人生中,作为父亲,他通过勤奋而长久的写作,对危地马拉的热爱,对不公的敏感,对我们的关爱与温柔,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成就满满的人生。
没有什么敬意比得上我对自己的名字——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所怀有的自豪感。
(完)
相关书目推荐
《危地马拉传说》
[危地马拉] 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著
梅莹 译
正在与《危地马拉传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早期重要作品,一本充满魔幻色彩的神话故事集,被称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作品中的故事来源,是阿斯图里亚斯早年从母亲口中听到的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为素材,1930年在马德里出版。
包括《危地马拉》《现在我想起来》《火山传说》《幻影兽传说》《文身女传说》《大帽人传说》《花地宝藏传说》《春天风暴的巫师》《库库尔坎羽蛇》这9篇神奇而富有诗意的民间传说。这些作品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原始、魔幻、令人赞叹的世界。
作者同时对危地马拉的独特自然风光作了美丽的描绘,全书仿佛一幅幅绮丽多彩的油画。这些传说直接或间接地采用了印第安人的著名神话故事《波波尔·乌》的题材和技巧,笼罩着浓重的魔幻色彩。
凯斯·哈林
凯斯·哈林(KeithHaring,1958年5月4日-1990年2月16日)是1980年代,美国街头绘画艺术家和社会运动者。他的涂鸦在今天已经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
中文名:凯斯·哈林
外文名:KeithHaring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雷丁镇
出生日期:1958年5月4日
逝世日期:1990年2月16日
职业:街头艺术家
毕业院校: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主要成就:成立凯斯哈林基金会
代表作品:《戴鳄鱼面具的狗》,《PopShop》
人物履历
凯斯·哈林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雷丁(Reading,PA),在附近的库兹镇(Kutztown)长大,并曾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就学,作品带有浓厚的波普艺术风格,他最早期的作品是在1980年创作的,当时他在纽约地铁的车站中,寻找黑色的海报待贴处,使用白色粉笔涂鸦,多为粗轮廓线,单色、空心的抽象人、动物等图案,他的作品经常犹如某种复杂花纹,各种图案充满了整个构图,往往没有透视,也没有肌理,但具有许多象征性的感情,如吠叫的狗,跪趴着的小人等。
很快的,凯斯·哈林的作品就在纽约艺术界传开名声,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采访他在地铁站涂鸦,以及被逮捕的现场状况,使得他一夕间家喻户晓,随後在不断的展览与创作下,以涂鸦画家之姿进入了博物馆,作品价钱水涨船高,根据美国新闻周刊的报导,在1984年,凯斯·哈林的一张画「戴鳄鱼面具的狗」可喊价到美金两万元,除此之外,他还受邀进行许多博物馆的行动绘画创作。1985年,法国国立当代美术馆及荷兰国立美术馆为他举办了专题展。1986年,他在纽约市苏活区开了一家贩卖自己作品的杂货店。就叫做「PopShop」。店里的T恤上都是“凯斯·哈林式”的标志:空心人、三眼怪物、重叠人、红心
1988年,他发现自己罹患艾滋病,1989年,凯斯哈林基金会成立,主要目地在于促进儿童福利规划。1990年,他以31岁的年纪死于艾滋病,他的画作在20世纪变成了醒目的视觉语言之一。在去世前两年,他一直积极地以作品提醒青年人安全性行为,以及防止AIDS蔓延的宣传。
人物特点
凯斯·哈林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地铁站和街头的墙壁上广撒自己那特别的名片。不像早期的涂鸦者,攥着喷雾罐对准地铁列车一阵猛喷,哈林不干这种事儿。他通常是在广告招贴板上绘制自己的大作。招贴板上的广告取下后,那板就跟黑板差不离儿了,哈林捏根粉笔,在它上面勾勒一些简捷的图画,迅速,干脆,决不拖泥带水,而且,不作任何修改。乍看上去,很有些儿童画的味道。确实,那些形象———或者说符号形象,我们并不陌生,儿童一定更加喜欢:飞碟、电视、发光的儿童、疯狂吠叫的狗,跟心、美元、金字塔、十字架等等,组合成活泼有趣的画面。这些粉笔作品转瞬即逝。当他进行商业创作时,就用墨汁或魔幻记号笔(MagicMarker),画在纸、木板、玻璃钢或乙烯基帆布上。哈林曾说:“我想我生来就是一个艺术家,我有责任为此而活。我将尽我所能地画,为更多的人画,永远画下去。”他短暂的一生确乎就是为了涂鸦而来。
纪念
2010年2月16日,是涂鸦艺术家凯斯·哈林逝世20周年的纪念日。世界各地纷纷举行了不同的凯斯·哈林活动,纽约TonyShafrazi画廊也专门举办了凯斯·哈林作品展,展出的作品包括绘画、素描和雕塑。
读《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十九岁。年纪不算小,,但还是有点幼稚,,因为李伟老师我接触了这本书,也因为这本书而感受多多。。希望大家都能看下这本书。以下就是我的感受。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被完全雷同的姓名,无数的倒叙、插叙给弄晕了,根本不解其义;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把七代人进行了排列,终于使书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读第三遍的时候,我连同《百年孤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进行了了解,于是,我被深深地震憾了,为作者,为书本,为拉丁美洲。20年来,我在孤独中体会其中的孤独,并饱受折磨。为了排遣孤独,我不断地向我的朋友推荐《百年孤独》,分享孤独,理解孤独。
孤独是可怕的。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专访时对孤独的解释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作者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孤独是自闭的。《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马贡多文明的创始人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因为马贡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惜的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死了,连同马贡多的文明。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于是,书中结尾是: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
孤独是需要反省的。读完书本,掩卷深思。《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书的涵义无疑是深远的:他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摆弄的正确途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论是文章架构,还是内容选择;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表现手法;无论是典故引用,还是故事编排,无不采用其极,令人匪夷所思。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可谓是眼花缭乱。作者的匠心独运,文章的跌荡起伏,俨然是对读者最大挑衅。在不可思议的奇迹中,在现实交错的生活中,在血淋淋的现实中,在荒诞不经的传说中,使读者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进而理解孤独的本义,理解《百年孤独》的奇特。
孤独是需要摒弃的。“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照《百年孤独》的现实与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由此,我们想起了晚清政府闭关锁国以至惨遭蹂躏的结局和新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而重新崛起的历程。《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完成巨著后曾有一个夙愿:希望一百年孤独的历史永远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但愿,作者的苦心和夙愿梦想成真。
《百年孤独》读后感2
《百年孤独》是我比较喜欢的外国小说之一,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和读其它书都很明显的不同,这可能就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吧。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就是全书几乎没有任何向上的积极气息,有的只是孤独和颓废。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远记住:过去是虚假的,往事时不能返回的,每一个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复返了。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也只是过眼云烟”坦白地讲,这部30万字的《百年孤独》,很好看,你会时而放声大笑,时而眉头紧锁,当时重复率最高的表情是“瞪大的双眼”因为据说本书是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百年孤独》,却缺乏这种积极的精神,只有偶尔几个积极的人物,比如活了115-120岁的乌苏娜,他一直活到十几章(本书一共才20章),那个时候他的曾曾孙子都出世。了总的来说本书的基调还是黑色的,结尾那句话“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我的理解与书中的简介不同,书前面的简介说这句话代表的是积极,黑暗总会过去,光明即将来临。
我却觉得这句话是为这个悲剧魔幻的家族100年的孤独历史画上句号。并不预示着以后的家庭就不孤独,而孤独其实是挥之不去的,谁也逃不掉的。书中的人物都是孤独的,但每个人面对的方式有所不同。
奥雷连诺上校采取的方式是战争,永无休止的战争来排遣孤独,但战争只让他更加寂寞。梅梅用的是爱情,可惜他的爱情不被母亲允许,寂寞也就依然如影相随。
看《百年孤独》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这个家族为什么是孤独的。我想来想去都貌似找不到答案,或许是因为代沟,或许是与世隔绝,还是说作者根本就不想说原因,只是表达一种状态?都像,又都貌似不对,这个问题仍然在困扰我,希望朋友们看了之后大家讨论讨论。
这本书在我看来真的是很不错,其中反映出的人生常态和人情世故,以及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作者都可以说是十分透彻的,透彻的让人感到有一丝害怕的感觉,这就是书的杀伤了!
《百年孤独》读后感3
《百年孤独》陆陆续续地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看完了,这是一部意识流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作者马尔克斯用这样一种独特的写法,描写了南美一个叫布恩蒂亚的家族和马贡多地区的衰亡史。
看完这部小说,我闭上眼睛好好想了想这部小说到底想表达什么内容?可是一无所获。也许这就是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吧,它就是想表达一种心境,一种情绪。
我是2011年8月13日周六午后在实达一区公寓我租住的小房间里,最终读完这部小说的。在读最后几章的那几个小时中我尤其感觉到一种孤独感和一种生命的无奈感。我情不自禁的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自己一个人在福州打拼的生活,想到了生活的艰辛,想到了家乡,想到了父母,想到了女朋友,想到了自己的老年及死亡,想到了生活的意义等等。
马尔克斯对于生活也许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笔下的人物,不管是性格开朗还是封闭,是坚毅向上还是堕落腐化,不管他们的生活是积极向上还是纸醉金迷都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无奈感,他们都不可避免坦然淡定的走向死亡。他笔下的世界虽然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却还是愚昧落后没有任何进步相反还逐渐走向没落。
那他要表达什么呢?或许可以把这部作品当做一部心理学的小说来看,每个人内心深处其实是无比孤独的,即使他有很多的朋友,有很多的活动来塞满自己的生活,也许在他内心的某个角度还是充满着孤独。
他或许还想表达的是对人的能动性的否定,布恩蒂亚的家族不乏精力旺盛想把家族打点好的人物,可是到最后家族还是不可避免的衰落,被一阵飓风吹散。
就像我写这篇文章时,我想到的是,我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用呢?我死了以后,这篇文章又在哪里?能被几个人看呢?如果大到整个世界,人们每天这么营营苟苟的生活着到底有什么用呢?也许可以为后人留下一些文物,但人类毁灭以后呢?地球毁灭以后呢?
这里貌似是宣扬了一种悲观的无为主义论?和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不符,但它还是有它存在的意义的。
那作者又告诉了我们什么解决的办法了么?
仔细想想还是有的?
墨尔基阿德斯的羊皮卷很早就预言了这个家族的命运,最后奥雷良诺参透了羊皮卷的奥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很淡定的看着羊皮卷,很淡定地等待着最终命运的到来。
也许这就是作者要告诉读者的解决办法吧,既然已经知道自己的最终命运,那就勇敢的生活吧!那就是
知者无畏,勇敢生活。
爱和孤独(《百年孤独》读后感)
好吧,打扫一下多年的尘土,写一些。感到自己成长了的文字。距离上次写博文,应该是很久很久了吧。奇怪为什么要写,为什么不写呢。感觉博客并不是个有市场的东西。好吧,就让我来把它变得有市场起来吧。
孤独与爱。想到这个话题就是无比的兴奋啊。
也许吧,也许是作为作家是一件幸福的事吧。这种写法,好像是一种所有材料都准备充分,凭借直觉,信手拈来的创造一样。就像画家自如地叙述画作一样。这是艺术的天地。这是自由的表达。他可以在某个地方多用几块砖头来搭一个,整体上十分和谐的台子而不用担心突兀的问题或者是空缺凹陷的问题。
读起来,比看电视剧还精彩。艺术,给艺术门外的客人们最好的交流,就是美好,激荡起客人们心中那份似乎一直存在又似乎走了太久的自由情感,甜甜蜜蜜的。
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概念化地词语,魔幻现实主义,才明白自己又一次掉进了经验的泥淖里,克里希那穆提,简单自由,如果我时时刻刻主义自己有没有陈旧也不太好吧。自由应该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平衡的位置上吧。不然,人会疯掉的吧。你提供的方法很好。我愿意采用。但是我不能让自己被摔在那里。
言归正传,我完全是把它当做一个似乎真实的故事来读的。还一直在考量这是不是和作者的亲身经历有关系,作者是属于哪一个霍阿卡蒂奥哪一个奥雷连诺。整个故事像一个摆地摊的小贩,来了,走了。不着一丝痕迹。和小王子的思想有点像,我是从小王子开始,认为这个世界是一片虚无的吗?还有后来理性的分析一下的出来的结论。认为人应该不带任何情感地活着,不要懊丧委屈后悔,这些都是垃圾情绪。很多东西只是短暂的存在。对于财富也只是一种游戏而已。难道我其实只是想让自己快乐一点,不要有那么多的悲观想法吗?我就把所有的悲观都认为是不正确的想法。我急速地逃离原先的旧路不知道对不对,至少应该不是错的吧。是的。有了不爽,很快就会过去的。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是有一定时间的嘛。
刘轩说,他喜欢百年孤独这本书,每七年都会重读一次。我想我也喜欢,做好不要只读一次才对。
只有现在的我才可以理解百年孤独,要是想读教科书语文那样应该是不会从老师的想法里获得什么启示的吧。只会是一团浆糊。
作者的看法是我喜欢的角度。创作的时候,可以想见是站在一个多么可观公正的角度。正是这种不带感情偏向的创作,反而给人一种清新自由之风,而中国人的创作大多是带有感情偏向的。就像三国演义,好像是站在蜀国那一国写的。开始读的时候,一切发生了,哦,才知道竟然会是这样了。爱情和婚姻没有随意吧。但是读到没落的哪一些,竟感到有一些些许的悲哀了。以为结局是家业被重振了或怎样的。
而且读到后面,因为心里的作用吧,竟然也感到有些许的魔幻了。
夸张一点更有利于创作。我想我有点像奥雷连诺布恩蒂亚了。这是一种被界定吗?埋头于书堆之中,跟外部的世界有点疏远,也是一种孤独。自由,孤独,和爱。乌苏娜最好,起码那最爱的人是准确无误地投注到命运的结构之中的。
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性格都有。最好是最美的人,性格最好的人。每一种描写看似漫不经心,那都是绝妙的。什么时候可以写出这样的感觉?
自由的生活吧,时间不会很慢,但也不会很慢。爱吧,在爱来得时候。不要去爱,在爱没来的时候。人类,是一种奇妙的生物。
最后,一阵风裹着一切也许是回到最初来的地方。用对的想法指导行动,净化精神世界。女人因为将灵魂的一部分让男人背着所以活得很长?用对的感觉生存,就像找到了最平衡的感觉,最信任的感觉一样。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因为孤独,所以渴望爱情。殊不知,是渴望一种错的东西,才让自己孤独,孤独和爱情是一对矛盾体,也是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称呼。遇到他,别想再深入其中。去找点别的东西,找点呼吸。命运自有安排,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独立思考的灵魂与百年孤独读后感
土夫
最近看完了百年孤独,书看得很快,可信息量太大,反而还未消化完毕,停留在对一本好书囫囵吞枣泛读一通的阶段。相信还要反复咀嚼几遍,我才能真切明白作者对人类历史的讽刺有多深。目前我对百年孤独的理解仅是这是一本介绍一个家族在一个世纪中的崛起与衰落的过程,围绕着其中两个兄弟与取了他们相同名字的后代的故事。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理念、信条与行事的标准、动机与准则。每个人都有光明与阴暗,并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家族付出一生。他们在马贡多生活,在这个孤独的小镇与以马贡多小镇为中心形成的一个范围活动着,在这里他们完成了生命的升华,为了他们心中的正义以及执着的信念,履行着他们从生下起就无形中担负着的职责,为一些荒诞可笑的理由,匆匆的完成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认为必须非做不可的事情。他们每个人是独立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他们是家族的一份子,又似乎并不属于这个家族,他们最大的相似点,就是孤独二字。孤独,打自这个家族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就与这个家族的命运紧紧的相连在一起,他们生来是孤独的家族,死后也并没有逃脱孤独二字。
我不知道孤独象征着何物,也许是精神,也许是肉体。人类生而孤独,死后灵魂也无法幸免。也许这个世界给予人类的唯一的一生必须背负着的沉重的烙印,便是如影随形的孤独。从这一点上来看,无人不孤独。肉体、外在与表面是停留在这个繁华热闹的世界,与无数人打着交道,生活在群体中。灵魂、内在、却是活在独自、只有唯一的世界里,精神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思想能与外界分享、交流,可灵魂必须得到独立的思考才能得以更高层次的深化。
有时候身边的人越多,与外界的沟通越多,得到的信息与反馈越多,就越能体会到内在世界精神的唯一与独立。外表接受阳光,内心处以安静、幽深的黑暗;外界流经时光岁月,内心的自我则得以一片凝固的永恒的时间。在此间隙,肉体与表面光滑无损,思想与灵魂历千锤经百炼、在无数思考疑问中打磨淬火、最终到达片刻的成熟。
世间本无对错,只有不同的理解与不同的见地。成熟与不成熟,界限非常模糊,无所谓何谓正确,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解释获得不同的支持。本无善恶,取人性命,报以恶果,若失去性命之人本就为罪大恶极之人?杀人者无心、有心;失手、蓄谋,各样情况交错,以何为标准、准则?有信仰与有无信仰的人,生活方式也翻天覆地之变化,若以对方为正确,岂不是杀人至于无形,否定了一个人的生命的唯一的意义,倒比扼杀了这人的性命更加残忍。学习有各种方法,以为融会贯通最佳,并不需反复询问知识深浅。分数可衡量某个时期的付出,却得不出此人品行、智慧的丰富程度,为蚁群所用,多中取少之时,才为体现分数考试价值之时。知识永无止境,断章取义、以小断大、舍远贪近、求分弃才需改进。
对待人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人生观与原则。
自认为,温婉的细涓长流的为最惬意不过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理想生活,简单而又难得。书本,单人,细笔,空房独处一下午。房外倾泻阳光,房内静聆阅书,感受文字的世界,享受独处的快感。刹那间,能听见平凡渺小的生命中,心灵的深处,身体里,灵魂在亘古持久的孤独中永恒的巨大的轰鸣。
我的生活态度,也便是独立且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无论是面对过去,现在,或是未来。
动画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堀越二郎と堀辰雄に敬意を込めて」(向崛越二郎和崛辰雄致敬)。《起风了》的主人公崛越二郎是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人物,也是零式战机的设计者。与他同处一个世代的小说家崛辰雄以他半生故事为题材写下了著作《风起了》。动画将刻画堀越二郎的一生,并加入小说中的爱情描写。
《起风了》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tkl8zi9l4cVuGCm1vrywQ
pwd=r3h1提取码:r3h1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战争、饥饿、疾病、天灾,死神的阴影笼罩全球,却无法遮挡心头闪现的梦想和希望的光芒。平凡的日本少年堀越二郎(庵野秀明 配音)迷恋游弋长空的飞机,梦中他与意大利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野村万斋 配音)成为朋友,享受着飞行带来的乐趣。
鼎典理念:
让孩子拥有发现美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20190414
今日赏析微课堂分享~
凯斯·哈林
不论你想做什么,成功的秘诀是要对这件事有信心,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其他人去做。——凯斯·哈林
哈林的父亲是纽约的一个漫画家,不到一岁的时候,哈林就喜欢用父亲给他的蜡笔,画一些有趣的图案,他通过模仿父亲学会了画画。他的作品都是粗线加上颜色,20世纪20年代,哈林成为最著名的波普和涂鸦艺术家之一。
哈林致力于汇出富有深刻寓意的彩色涂鸦。他每天会在纽约地铁的隧道里用粉笔画40幅以上的作品。因为个人风格强烈,他的街头绘画很快在纽约艺术界传开名声。
“我本可以画很少的画,然后抬高价位,赚更多钱。但是,我想打破高层和底层艺术之间的壁垒。”
他为他那一代人重新定义了什么是艺术。过去,涂鸦被认为是破坏公物的行为,是哈林模糊了艺术和涂鸦之间的界线。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在1983年采访在地铁站涂鸦的哈林,正好拍到了他因为破坏市容而被警察逮补的现场画面,让他一夜成名。三年后,哈林在柏林墙上画了一幅长达915米的壁画。对一个热心社会活动的艺术家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虽然壁画第二天就被涂掉了。
哈林有一个让粉丝非常开心的习惯,他会为每一个向他要画的粉丝画画!他并不关心这是否会降低他大幅作品的价值。
在病榻上,哈林画出了他最标志性的作品之一:《发光的婴儿》。这是他向这个世界说再见的方式。
跳舞的狗作为他的中心主题,贯穿了他整个世界。他习惯用简明流畅的线条和直接传递讯息的创作方式描绘生命与死亡、爱情和战争,直至今日,他的作品仍是跨越国别的视觉语言。狗 —两脚直立、对天狂吠、成群起舞,践踏小人,不论是以什么样的形式,「狗」在哈林的艺术中随处可见,也成为辨认他的艺术的经典符号。这难以不让人联想到埃及神话中狗头人身、看守死者的阿奴比斯神。他画中的狗便是人的神像化,是专权的政府或是官僚体系权力滥用中对人的压迫。
简单的线条、活泼亮丽的色彩,看似小孩插图般的卡通人物、狗、飞碟,如雨后春笋般布满1980年代纽约的地铁及街头,变成通勤的纽约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这些不仅是涂鸦,也是艺术,更是普普艺术家凯斯哈林透过符号与图腾对当时社会议题的表态与反思。此次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展名取为《凯斯哈林─字母》便是将哈林画作中的人物与符号视作英文字母般,各个含有其独特的样貌及意涵供人发想与阐释。
他说:「艺术应该解放你的灵魂,触发你的想像并激励人们向前走。」直至今日,凯斯哈林的艺术仍持续对当代艺术产生影响,他所关注的社会议题仍不断被探讨。他的艺术是对当下最切身的回应,就如同人生,艺术也必须在时间的流动下不停的变化与转换。他反抗既定社会,将文化反思付诸街头涂鸦,又将街头涂鸦带到画廊与博物馆中,让艺术界肯定街头创作的价值。而他画中标志性的粗线条、童趣式的涂鸦与不断浮现的符号,已成为二十世纪普普艺术的代表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