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知最古老的文明,神秘的苏美尔文明,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传说有很高的科技水平。他们到底为何陨落。历史书中为何仅仅一笔带过?
说起文明古国,人们对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的说法都耳熟能详。
不过关于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至今仍有着不少的争议,有的人认为是古埃及文明、还有的人认为是华夏文明,那么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究竟是哪个呢
很少有人知道在古巴比伦文明之前,还有一个古老的苏美尔文明在两河流域,它也被古希腊人称作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为何它最古老?
苏美尔这个名字最早来源于阿卡德人,苏美尔人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前(大概是7000年前)就定居在了两河流域,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建立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
苏美尔文明有着6000多年的历史文字记载,所以这里才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
苏 美尔文明比埃及文明早1500年,比古巴比伦早2000年,比古印度文明早2500年,比古中国文明早3000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概念呢?
在6300年前,苏美尔人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城邦国家,当时中国的华夏文明还处于原始农耕时期。
如何被发现的?
在19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恩斯特·沙尔采在两河流域首次发现了苏美尔人存在的遗迹。当时的一些石雕残片被证实制作于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之间,那是一种比埃及文化更古老的文化。
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进入了一个高潮,最令人振奋的成果就是对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遗址的成功挖掘。
英国考古学家列奥纳德·伍利在1922年~1934年间的考古发掘,向世人真正揭开了苏美尔文化之谜,证实了一个比埃及文明更为古老的文明的存在。
现在,苏美尔文明的遗址已经全部被挖掘出来了,这里就像是七千年以前的世界中心一样,苏美尔文明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文明。
有什么成就?
苏美尔文明位于两河流域的南部,苏美尔文明分为十几个独立城邦国家,每个城邦都是一个以寺庙为组织的社会群体。他们还创造了啤酒,并且拥有自己的啤酒女神-宁卡西。
苏美尔人自称是黑头人,他们发明了人类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契形文字。并且苏美尔人能计算15位数字,就算是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也到了2500年前才能计算到万位,可见苏美尔人的数学水平早已超出了当时其他文明的认知。
他们还发明了12单位与60单位度量的划分,所以当时有很多文化都与6有关,于是他们规定了一个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
随着数学方面的发展,苏美尔人在天文方面也有很重大的研究,他们先发明了太阳历,规定一年有12个月,有六个月其中一个月30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的时间,于是他们又创立了设置闰年的办法,还完整的记录了日全食和月全食。并且观测到了土星,木星,火星,金星和水星的运动轨迹,这些发明一直影响到了现在。
而且苏美尔人还有很多发明是人类的首创,在5000年前,苏美尔人就有了多学科教育的规范学校了,当中的学科包括神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地理学、算术学和语言学等!
他们还有发达的贸易业,农业,牲畜业,手工业,如纺织,制陶,印刷,酿酒,造船等,根据现有的建筑遗迹考证,整个苏美尔人的数量大约在150万人左右,他们制造出帆船用于对外水运和贸易。他们使用凿子、锤子、钉子、和榔头用于建筑,并且他们当时的建筑就已经用上了砖头,他们还驯服了动物,会用牛进行犁地。
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开沟挖渠,搭建自己的灌溉网。他们有完善的城市下水系统,包括汲水吊杆、运河、水渠、堤坝、堰和水库。
他们所在的地区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新月型地带,那是一片肥沃的地带,并且春冬季节雨水丰厚,具有天然的农耕条件,让它们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地区,这也是他们能够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了12个国家,这些国家用运河和界石划分,到了公元前2900年,该地区陷入了时间长达一千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时期。
公元前1763年,苏美尔的首都拉尔萨城最后被闪米特人的巴比伦军队攻陷,从此以后,苏美尔人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苏美尔文明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不过在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犹太人文明里,你都能看到苏美尔文明的影子。
它从何而来?
众多科学家在惊叹这个超时代文明的同时,也泛起了很多的问号,为什么他们懂的那么多这个文明所掌握的知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王表中记载说苏美尔的王权是从天而降的,考古工作者在两河流域发现了16块刻有苏美尔历史的泥板,这些泥板上记录着苏美尔134位古代君主称王的城市和在位的时间,被称为苏美尔王表。
其中他们的第一位国王叫做阿鲁利母,在位时长28800年;第二位国王叫做阿拉尔加,在位时长36000年;第三位国王恩门路安纳,在位时长43200年;第四位国王恩门加兰纳,在位时长28800年;第五位国王杜木奇德,在位时长36000年;第六位国王恩西帕西齐丹纳,在位时长28800年;第七位国王恩门杜兰纳,在位时长21000年;第八位国王乌巴拉图,在位时长18600年。
这8位国王总共统治了24万年,人类的寿命是不可能统治这么长时间的,活这么久也是我们现代人无法相信的。
王表上还记载了世界发生的史前大洪水,在大洪水过后,王权再次从天而降,降落在一个叫做基什的城邦,此时王的在位时间比大洪水之前的8位王短了很多,基什23位王的在位时间,最长的长达1500年,最短的也有300年了。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苏美尔王表可能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王表后面的记载才是最令人吃惊的,当王权从基什转移到了乌鲁克后,乌鲁克的国王在位时间缩短到了几十年,在苏美尔王表中记载的乌鲁克之后的国王名字和在位时间跟考古学家认证出来的结果竟然精准的吻合了。
从乌鲁克王权开始的国王是通过考古学界认证了的,而且他们也的确是真正存在过的王,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乌鲁克之前的那些国王他们也是真实存在的吗?
这难道不仅仅只是神话传说吗?如果那些统治了千年万年的国王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他们又是什么人呢?他们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对此有何假说?
据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他们很有可能是史前超级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后人,在亚特兰蒂斯被巨浪滔天的史前大洪水灭亡后漂流到中东的后裔,这个说法很有可能是真的,因为在资料中显示着亚特兰蒂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也被称为地球上古文明。
亚特兰蒂斯在12万年前消失了,而苏美尔文明就像凭空蹦出来的一样,如果苏美尔人不是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后人,也很有可能是其他某个文明被自然灾害所毁灭后遗留下来的后人。
当然这只是猜想,因为他们记载的文字里只记载了苏美尔文明的发展史,从何而来的却没有在民族神话中留下一丝线索。虽然我们不知道苏美尔文明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但目前它确实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文明。
现如今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对于苏美尔文明的猜想跟探索也从未停止过,但不管怎么说,苏美尔文明的灿烂与辉煌都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所有的谜团都会随着时间慢慢变得越来越清晰,也希望在未来我们能揭开这个文明真正的面纱。
①巴比伦王国。西亚巴比伦尼亚南部奴隶制城邦。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列依人在此建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其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先后征服其他城邦,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典型。所颁《汉穆拉比法典》是古代西亚第一部成文法典。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特别是数学和天文学。汉穆拉比死后,逐渐衰弱,在公元前1595年为赫梯王国所灭。公元前626年,闪米特族的一支迦勒底人占领巴比伦,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公元前612年与米堤亚联军灭亚述,其疆域包括两河流域的大部、叙利亚、巴勒斯坦以至阿拉伯北部地区。公元前六世纪后半期,国势强盛。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进行扩张。公元前586年,攻占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其疆域包括两河流域大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以后政变屡起,国势顿衰。公元前538年为波斯所灭
新巴比伦王国,又称迦勒底,大约处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公元前626年建立,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国势达到鼎峰,最后在公元前539年被波斯人消灭。
建立
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的领袖那波帕拉萨尔乘亚述帝国内乱之机,发动了反抗亚述统治的起义,并于公元前626年,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后来与在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结成联盟,共同进攻亚述帝国,最后在公元前612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消灭亚述帝国。
对外征战
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登基,并著手进攻腓尼基和巴勒斯坦。而埃及亦对这地区怀有野心,并与推罗、西顿等腓尼基城市及犹大王国结成联盟。尼布甲尼撒二世于是延长了与米底的同盟,并娶其公主为妻。
巴比伦之囚
埃及法老普萨姆提克于公元前590年进占巴勒斯坦,使得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587年进军巴勒斯坦,包围耶路撒冷,在18个月后,由于饥荒和内部分裂,耶路撒冷终于在公元前586年陷落。他将耶路撒冷全城洗劫一空,拆毁城墙、神庙、王宫和民居,并下令将犹大国王齐德启亚带到巴比伦去示众,而全城居民则全被俘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
而被吓坏了的推罗国王伊托巴尔三世则奉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尊者,外约旦则向尼布甲尼撒二世称臣,至此,新巴伦王国成为中东霸主,埃及亦放弃了侵略巴勒斯坦的野心。
城市发展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新巴比伦王国臻于鼎盛,政治相对稳定,而经济亦有较大发展。这时的奴隶制度起了很大的变化,奴隶可以经商,租种主人或他人的土地,并能与自由民订立契约,但所得的利益大多归于主人。神庙则拥有大量土地,并经营商业和手工业。
在城墙建设方面,尼布甲尼撒二世将巴比伦城建成像堡垒般的城市,而且城墙宽阔至连马拉的战车亦可以在其上奔驰。城门皆以铜制成,而且倚靠幼发拉底河,以其作为抵御外敌的护城河。
巴比伦城被建设得宏伟壮丽,直到100多年后,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城市。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其妻子,米底的公主不再有思乡之苦,于是为其建造了一个满是奇花异草,并用螺旋泵不断地从幼发拉底河里取水作灌溉的花园。这个花园远看起来就像位于天空中般,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内里亦有著富丽堂皇的宫殿,使得尼布甲尼撒二世和王后可以在宫殿里饱览全城的景色。这个空中花园名满天下,被后世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灭亡
新巴比伦王国最后一个国王伯沙撒与马尔杜克神庙的祭司发生冲突,试图另立新神。结果在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城内的祭司在波斯王居鲁士二世入侵时打开城门,放波斯军队入城,让波斯人俘虏了国王,新巴比伦王国灭亡。
新巴比伦王列表
那波帕拉萨尔 (Nabopolassar) 公元前625年 - 公元前605年
尼布甲尼撒二世 (Nebuchadnezzar II) 公元前604年 - 公元前562年
以未米罗达 (Evil-Merodach/Amel-Marduk) 公元前562年 -公元 前560年
涅里格利沙尔 (Neriglissar/Nergal-sharezer) 公元前560年 - 公元前556年
那波尼德斯 (Nabonidus) 公元前556年
伯沙撒 (Belshazzar) 公元前555年 - 公元前539年
《厄运被注定的王子》产生于新王国第18王朝末叶,它的题材是全世界共通的,但它是这类故事中最早产生的。它的内容是叙述从前有个国王由于缺乏子嗣,向众神祷告而得子。但众神预言,王子将来要遭到厄运:“他将死于一条鳄鱼,或者一条蛇,或者一只狗。”国王为了使王子逃脱命中注定的厄运,命人在沙漠中建造了一座府第,配备了一切用品和仆人。但王子长大后,认为既然自己命中注定要遭厄运,那就听从上天的安排好了。他在取得国王的同意后出外漫游,在美索布达米亚地方和一个酋长的女儿结了婚。婚后,他把自己命中注定的厄运告诉了妻子,妻子加意防范,虽然先后杀死了要爬进城的鳄鱼和爬进屋的蛇,但最后仍被自己从小驯养的狗咬死。这个故事通过人的求生存的愿望同神意和命运的冲突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开始意识到要对神意和命运进行反抗,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也间接地反映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后继无人,行将崩溃的危机。
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1920 暗藏杀机1922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1923 褐衣男子 1924 首相绑架案(短篇) 1924 烟囱大厦之谜 1925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1926 四巨头1927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1928 七面钟之谜 1929 犯罪团伙(短篇) 1929 神秘的奎恩先生(短篇) 1930 寓所迷案 1930 斯塔福特疑案 1931 古屋疑云1932 死亡草(短篇) 1932 死亡之犬(短篇) 1933 人性记录1933 东方快车谋杀案 1934 金色的机遇(短篇) 1934 惊险的浪漫(短篇) 1934 悬崖上的谋杀 1934 三幕悲剧 1935 云中奇案 1935 ABC谋杀案 1936 牌中牌 1936 美索布达米亚谋杀案 1936 沉默的证人1937 尼罗河上的惨案1937 幽巷谋杀案(短篇) 1937 死亡约会 1938 波洛圣诞探案记 1938 无人生还1939 杀人不难 1939 H庄园的一次午餐 1940 牙医谋杀案 1940 阳光下的罪恶1941 桑苏西来客1941 藏书室女尸之谜1942 啤酒谋杀案 1943 平静小镇的罪恶 1943 走向决定性的时刻 1944 死亡终局 1945 死的怀念 1945 空幻之屋 1946 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短篇) 1947 遗产风波 1948 怪屋1949 谋杀启事 1950 三个瞎老鼠(短篇) 1950 他们来到巴格达 1951 清洁女工之死 1952 庄园迷案 1952 葬礼之后 1953 黑麦奇案 1953 目的地不明 1954 国际学舍谋杀案1955 古宅迷踪 1956 命案目睹记 1957 奉命谋杀 1958 鸽群中的猫1959 雪地上的女尸(短篇) 1960 白马酒店 1961 迟来的报复 1962 怪钟疑案 1963 加勒比海之谜 1964 伯特伦旅馆之谜 1965 公寓女郎 1966 长夜1967 煦阳岭的疑云 1968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1969 天涯过客 1970 复仇女神 1971 旧罪的阴影1972 命运之门 1973 蒙面女人(短篇) 1974 落幕-白罗的最后一案 1975 沉睡的谋杀案1976 马普尔**探案(短篇) 1979 神秘的第三者(短篇) 1992 阿加莎·克里斯蒂中文站: http://wwwcnajscom/newmain/novelhtm
希望采纳
《尼罗河上的惨案》是肯尼思·布拉纳执导、迈克尔·格林编剧的悬疑**,由肯尼思·布拉纳、盖尔·加朵等主演。该片由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在尼罗河上的一起游艇上发生的三起杀人事件及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对事件调查揭示了三起案件的真相的故事。肯尼思·布拉纳执导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宣布盖尔加朵加盟,于2020年10月9日上映。
《阳光下的罪恶》,又译作《艳阳下的谋杀案》,是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作品以一个漂亮而富有的妇女在风景如画、安祥和平的著名海湾旅游地被谋杀的悲剧,揭示了在“阳光下处处有罪恶”的主题。这一小说继承了以往侦探小说“构思巧妙,布局严谨,案情扑朔迷离,结局出乎意料”的特点,同时在创作方面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1、《尼罗河上的惨案》
大侦探波洛在埃及度假时遭遇了另一件谋杀案。在一次埃及的蜜月旅行中,富家女林内特和她的女佣,以及一名情色小说家莎乐美神秘死亡,船上笼罩着恐怖气氛,而每个人都有着作案的动机和契合的时间。
2、《阳光下的罪恶》
阿尔利纳·斯特瓦德·玛尔肖,她身为一度走红的演员,还吸引着一批观众的关注,包括英国年轻和年老的男人。赫克尔·波洛和度假的人很快都注意到她所散发的超凡魅力。度假地似乎只有一个人能对阿尔利纳的调情视而不见,这人真是难以理解。肯尼斯·玛尔肖可以容忍妻子的娇纵,尽管她和度假的已婚男子调情,让他痛苦不堪,颜面扫地。
和其他男士一样,派瑞克·雷德芬很快迷上了这位可爱的女人,当着她妻子的面,还不要说这个女人的丈夫也在场,对自己的热情毫不节制。大庭广众之下,他和阿尔利纳在沙滩散步,背着人的时候,两个人就更亲密了。
这两个男人,对于凶案来说都值得怀疑。但是一直都保持沉默的克里斯蒂·雷德芬夫人,“可怜的小妻子”是否也和此事有关,她也很有可能去惩罚情敌。继女林达和死者关系又如何,阿尔利纳一向不是个“称职母亲”,林达因这个女人对父亲的态度而极为不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
原义“河间地区”,亦称“两河流域”。广义的指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地区,东抵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波斯湾,北及托罗斯山。北部为山地,向南经过于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泽性的两河三角洲。美索不达米亚为人类最古的文化摇篮之一,灌溉农业为其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较发达文化,曾出现巴比伦与亚述帝国。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等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部分成为独立的伊拉克。狭义的仅指两河之间的地区。
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称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流域——苏美尔(Sumer)地区(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巴比伦(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国境内。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旧约全书》称其为"希纳国"(Land of Shinar)。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肥沃土壤,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南美的那个和"金三角"齐名的地区称为"罪恶的新月地带")。由于两河不象尼罗河一样是定期泛滥的,所以确定时间就必须靠观测天象。住在下游的苏美尔人发明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54天,并发明闰月,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时分成60分,以7天为一星期。还会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发明了10进位法和16进位法。他们把圆分为360度,并知道π近似于3。甚至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
公元前4000年,苏美人最早发明了表意和指意符号的象形文字,因为这种文字大多刻在砖、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笔重而印痕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花园传说是当时的国王为公主而建的。
之后的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两河文明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犹太人从那里学到了神学,并将它传播于世;阿拉伯人从那里学到了建筑学,并以此教化了中世纪时整个野蛮的欧洲。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792,汉谟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乌尔纳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共有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公元前689年,巴比伦王国被亚述所灭。公元前605年新巴比伦王国灭掉了亚述。后来,神庙祭师集团当权,终于在公元前538年,被位于伊朗高原的波斯所灭。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便告结束。
历史概况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两河之间的地方)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中国夏朝的时候)就孕育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文明——古巴比伦文明;这个地区由于没有天然的屏障,所以产生了古巴比伦多样化的文化发展趋势。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间的地方叫“美索不达米亚”,意思就是“两河之间”。每年春天,高原地区的积雪融化,这两条河就在美索不达米亚泛滥成灾。特别是下游一带,地势低凹,几乎全被淹没。一个流传到今天的巴比伦神话,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情形:一位巴比伦国王的祖先梦见他遇到了神仙。神告诉他,洪水就要淹没大地,来惩罚人类的罪恶。因为他一向对神十分虔诚,所以神要搭救他。这个人听从神的吩咐,造了一只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还带了几只动物和一些种子。没过多久,乌云布满天空,黑暗笼罩了大地,狂风暴雨袭来,滔滔洪水淹没了一切生命,只有那只方舟在茫茫无边的水面上漂行。到了第七天,风住了,河水平静下来。这时候,方舟漂到一座山旁。舟上的人把动物放出方舟,将种子撒在山上,大地的生命重新开始了。人类许多民族的神话都受到巴比伦这个古老传说的影响。西方著名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从这个传说演变来的:一个叫诺亚的人按照上帝的命令造了一只方舟,全家人坐上去,躲过了水灾。当洪水退落的时候,诺亚放出一只鸽子。不久,鸽子衔着一片新拧下的橄榄叶子飞回来,使挪亚知道洪水已经退去,万物又恢复了生命。后来,西方人就把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
当然,无论是神仙还是和平鸽,都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安宁和幸福。要战胜洪水,还得靠人们自己。巴比伦人在和洪水斗争中,学会了修堤筑坝,开渠造河。当洪水被制服以后,他们和埃及人一样,也享受到了河流定期泛滥的好处。泛滥的洪水带来大量淤泥,使两岸的土壤变得十分肥沃。再加上这里阳光强烈,水量充足,庄稼年年丰收。据说,小麦最早就是生长在巴比伦的。
住在巴比伦北面的亚述人十分强悍。公元前8世纪(中国已经进入春秋时代),亚述成为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巴比伦被它征服了,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埃及,也都先后归入它的版图。除了希腊和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几乎都被它占领了。亚述的首都叫尼尼微,那里修建了许多宏伟的宫殿。
公元前612年,居住在巴比伦的迦勒底人联合东边的米堤亚人进攻亚达。他们手执带血的长矛和盾牌冲进了尼尼微。全城居民遭到屠杀,甚至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亚述最后一代国王辛沙立希孔和他的宫殿一起被烧成灰烬。从此,这个庞大帝国连同它的首都就从地面上消失了。
底格里斯河边有两堆很大的荒丘,据说是尼尼微的遗址。1845年,英国人拉雅得在这里发掘出两座亚述王宫,发现了著名的带有双翼的人头牛身巨大雕像和许多精美的石版雕刻。后来他继续挖掘,三年中又挖出28座王宫大厅。但是,这里并不是尼尼微,而是亚述的另一个城市,叫卡拉。真正的尼尼微在卡拉以北六七十公里的地方。1849年,拉雅得在这里找到了西努基立王(公元前700多年)的大宫殿遗址。这座宫殿曾经遭到米堤亚人的焚毁。许多刻有图画和楔形文字的泥版还有大火烧过的痕迹。王宫的两间藏书室堆满刻有楔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泥版。最大的一块长3米,宽2米多,最小的还不到1寸长,只刻着一两行文字。这些泥版就是2500多年前亚述的图书,内容很丰富,包括历史、法律、宗教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过了几年,考古学家拉萨姆又发现了亚述巴尼拔王的王宫大殿和另一处王宫藏书室。藏书室内收藏的泥版文书上,刻有许多关于亚述和巴比伦的神话。亚述的宫殿是由成千上万的奴隶修建的,他们多半是亚述人在战争中掠夺来的俘虏。奴隶劳动的时候,有的带着锁链和脚镣,有的被铁索相互牢牢地系在一起。旁边还有手执武器的兵士监视着。反映这些场面的图画也被发掘出来了。在尼尼微发掘出来的大量文物,使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亚述帝国兴衰的历史。
战胜了亚述的迦勒底人在巴比伦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为了和那个被亚述灭掉的古巴比伦王国区别开,人们把它叫做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把首都巴比伦城建成一座堡垒般的城市。它的规模就是用今天的标准来看,也是非常壮观的。城市是方形的,每边长22.2公里。围绕城市的城墙大约有8.5米高,是用砖砌和油漆浇灌而成的。四匹马拉的战车可以在宽阔的城墙上奔驰。全城有100扇用铜做成的城门。城墙周围还有很深的护城河。幼发拉底河从城墙下流进来,穿城而过。巴比伦城里还有一座很大的皇宫,皇宫内修建了一个“空中花园”,被后世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国王尼布甲尼撒在位期间(公元前605-公元前562年),巴比伦的国力最为强大。他率兵攻打叙利亚,出兵巴勒斯坦,夺占耶路撒冷,灭掉犹太王国,强迫犹太人迁居巴比伦当奴隶,成为“巴比伦之囚”。在晚年,他还侵入埃及。在这几十年里,巴比伦城人口达到10多万,还有来自亚洲各地的商人,奴隶制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强盛的背后,已经埋伏了危机,被征服的外族人对巴比伦奴隶主的仇恨和反抗不断发生,本族的贫民和农民因破产沦为奴隶,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奴隶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尼布甲尼撒死后,国内政局立即动荡起来,6年中8个国王被废,其中两个被杀。在东面,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巴比伦的盟邦米堤亚,对巴比伦形成了大军压境的局面。
巴比伦的奴隶主们忙于争权夺利,纵情享乐,他们以为他们的城墙是那样高大而坚固,谁也攻不破。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敌人会利用穿过城墙的幼发拉底河打进来。一天晚上,巴比伦的一个年轻王子正在举行狂欢宴会。波斯王居鲁士下令在幼发拉底河中修筑了一座水坝,把河水放到坝的一边去。他的军队从另一边放干水的河床中偷偷进到城里,未经交战就占领了巴比伦。据说,有一些巴比伦商人做了波斯人的内应。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38年(中国春秋末年)。
在仅88年的新巴比伦王国灭亡了。巴比伦的繁华,巴比伦的奇迹,巴比伦的高墙铜门和它的“空中花园”,都变成了一堆一堆的荒丘废土。巴比伦遗址从1899年开始逐渐发掘出来,使人们能够更准确地研究它的过去。但是,挖掘工作碰到了难题,地下水的冲击使古巴比伦城有完全被毁的危险。如何降低河水水位,成为许多国家的专家们研究的课题。
然而令人们始终忧虑不已的是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与文明相生相伴,战争也从来没有休止过。这块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土地据说就是《圣经》中伊甸园的原型地。然而,也许正是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它也不断成为政治和战争的舞台。当巴格达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为精妙绝伦的城市的时候,整个欧洲还处于蛮荒状态,这里曾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一千零一夜的故乡,其科学、哲学和文学的成就是文明史上所罕见的。综观数千年来的两河流域兴衰史,哪一场战争不是对文明的破坏呢?
注:古巴比伦是对文明发源地的称谓;而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则是现今古巴比伦的位置。
古代两河流域历史时代。始於伊新 拉尔沙时期(约公元前2017~前1763),至古巴比伦第一王朝(约公元前1894~前1595)结束。公元前16世纪初,为赫梯人所灭。统治者为阿摩利人。
这一时代大奴隶制经济形式瓦解,青铜工具普遍使用,生产有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庙地位下降;两河流域普遍塞姆化,苏美尔人已融合於塞姆人。
历代统治者
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灭乌尔第三王朝后,阿摩利人由西北乘虚而入,在苏美 尔建立伊新和拉尔沙两个国家,其创立者均为阿摩利人的氏族酋长。伊新和拉尔沙对峙达200余年。
公元前19世纪初,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 在巴比伦摆脱伊新的控制,其首领苏木阿布建立巴比伦第一王朝。此时两河流域的主要城邦国家为亚述、马里、埃兰等。
巴比伦建立之初尚弱小,但由於其位於两河流域商路的枢纽地,境内水源丰富,土地肥沃, 政治和经济力量不断增强。第6代国王汉穆拉比在位时期(约公元前1792~前1750),先后征服伊新、乌鲁克、拉尔沙等国,并占据亚述南部,建立起从波斯湾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权制奴隶制帝国,自称“世界四方之王”。
但汉穆拉比的统治并不巩固,其承者萨姆苏伊卢纳在位时,两河流域南部发生起义, 内部也发生反债务奴役斗争,这导致了巴比伦第一王朝的衰微。公元前1595年,赫梯统治者穆尔西里斯一世最后将其灭亡。
政治制度
古巴比伦时代各城邦的政治制度与苏美尔阿卡德时代及乌尔第三王朝( 见乌尔)不同。汉穆拉比统一后,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国王独揽政治、军事、外交、司法和宗教等权力,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吏。
大行政设总督,在大城市中任命被称为“沙卡那库” 的官员,小城市任命被称为“拉比亚努姆”的官员治理。有些城市(如西帕尔等)获得一定自治权,城市商人鉴督从富裕商人家族中选出,任期1年,负责税收、运河开凿、城墙修筑、公共仓库和码头的管理等。
汉穆拉比的对内政策基本是伊新拉尔沙时期城邦政策的持续。统一程中,汉穆拉比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远交近攻,灵活变动结盟关系,为统一两河流域总目标服务。
阶级关系与土地制度
古巴比伦社会分为三个等级:
1,阿维鲁,为全权自由民,上层是统治阶级,下层多是纳税、服兵役和徭役的自耕农和士兵。
2,穆什钦努,为依附於王室土地的无权自由民,古巴比伦时代还存在其他类似穆什钦努的依附阶层。
3,瓦尔都(男奴)和阿姆图(女奴)是奴隶阶级。
古巴比伦时代土地制度甚为复杂。汉穆拉比时期王室占有的土地分为三类:
1,“供养(维持)宫廷之田”;以供职为条件所授份地;以纳赋税(纳贡)为条件所授份地。以供职为条件领有份地者包括士兵、官吏、塔木卡(商业代理人、高利贷者)等。士兵列都、巴依鲁以服军役而领有王室份地。其份地可由其成年儿子继承,但仍以服军役为条件;拒绝或雇人代其服军役者处死刑。
2,“纳贡人”;指领有大部分王室土地是以纳赋税(纳贡)为条件的份地的人,受王室的剥削和控制,其份地亦不得买卖、抵押或传於女承人。
3,除王室土地外,古巴比伦社会还存在神庙土地、城市土地及私人土地。汉穆拉比法典和考古发现的契约文书及其他文献材料证明: 私有土地占相当数量,土地租佃和雇佣关系已普遍流行。地租一般是收成的1/2或1/3。果园、菜园的地租为收成的2/3。
360土地价值随灌溉用水的供应情况而异,有的供应灌溉用水的园圃地租高达收成的3/4。高利贷业甚为活跃,神庙和酒店同时经营高利贷业。高利贷业的活跃促进债务奴役制的发展。债奴被称为基萨图。在家庭和婚姻关系方面,还保存父权和夫权的家长制残余。父家长可将其妻或子女卖为奴隶或使之变为债奴,子女须为其父家长杀害的他人子女抵命。债务奴役制的发展导致债务人的反抗。汉穆拉比之后即爆发了反债务奴役的斗争,导致国王发表解负令。这也是古巴比伦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巴比伦祭司的特权
祭司是神庙的侍奉人员,负责主持祭祀活动、节庆典礼,念咒祈祷,占卜等。他们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国家一个最特殊的阶层。
美索不达米亚大部分的神,都供在庙里。因此,美索不达米亚地方的庙宇也多得数不清。据统计,考古学家仅在苏美尔遗址就发掘出了3500座庙宇!
美索不达米亚人注重现世的祈福和享乐,建造神庙是为了祭祀诸神,保持和神的良好关系,以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一国之中,庙宇往往是仅次於王宫的最好建筑。对修建神庙,各民族都舍得花大本钱。希罗多德在他著作中描述的巴比通天塔,就是最有代表性的神庙。
既然神庙多得数不清,祭司作为神庙的侍奉人员,数量自然惊人。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权势显赫。
在美索不达米亚,国家的王权受到三种限制:法律、贵族和祭司。其中以祭司最有势力。国王是神的代言人,其权力由神授予,而神的代表是祭司。在老百姓眼里,人君如果不从祭司手中获得权杖,就不能称之为名正言顺。祭司代表神授权给君王时,一般都有庄严隆重的仪式。在这种神权政治下,祭司拥有极大的特权。
而且,祭司是国家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他们控制和管理著神庙里的财富。由於宗教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美索不达米亚的神庙聚敛的财富无以数计。国王一般划拨一部分土地作为庙产,并指定区域献租纳税。对外战争如果获胜,战俘和战利品优先送达的地方就是神庙。加上国民竞相敬献的各类供品,神庙里不仅充满了食品、蔬菜、水果,而且拥有大量的金银财宝。祭司作为财富的管理者,他们出租土地、经营钱庄、参与商业活动,使神庙的财产不断增值。因此,祭司因神得财,因财得势,成为社会的特权阶级。
祭司多出於名门望族,职业是世袭的,其称号也代代相传。他们还往往是国家少数垄断了文化知识的人。在神庙开设的学校中,祭司既是校董,又是教师,通常教育对学生灌输宗教思想,因而也是垄断思想的阶层。
祭司也分不同的等级,高级祭司负责主持重大的祭祀活动,普通祭司按等级各司其责。比如卡鲁、那努负责领唱圣歌,尼撒库负责主持奠酒,那姆克负责清扫,巴努负责驱魔仪式。另外还有专门从事占卜和解释预兆的祭司,他们负责求神问吉、解梦看相、星预卜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