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不是一个宗教,没有交叉点.
具体如下:
哈得斯(希腊文 Ηαδηs;拉丁文 Hades) 宙斯的哥哥。冥土之王。
古希腊神话中的冥世之神,克罗诺斯与瑞娅之子。其兄弟姊妹有:波塞冬、得墨忒尔、赫拉、赫斯提娅、宙斯。相传,哈得斯出生时即被其父吞入腹中,后为宙斯所救。哈得斯又被称为“阿得斯”、“埃得斯”、“埃多纽斯”、“狄斯”、“奥尔库斯”、“普路托”、“普路同”。“哈得斯”又是古希腊神话中冥府的称谓
哈得斯负责统治地下世界。地下和阳间一样是一个广大的世界,蕴藏着丰富的矿物。
哈得斯是任何人都恐惧的神,每个人都对他敬而远之。他通常是坐在四匹黑马拉的战车里,手持双叉戟,无论前面有任何障碍他都能铲除。如果他走入阳界那必然是带领牺牲者的灵魂去冥府,或是检查是否有阳光从地缝射进黄泉。
地狱和阳间之间有一道门连着,这就是“地狱门”。这座门设在泰纳斯海角附近,由一只名叫萨贝拉斯的三头犬看守,任何人一旦进入地狱门就绝对不能重返阳间。
从地狱门到地狱底层有一条很长的路,路上经常有虚幻的幽灵来往。地狱中还有许多河流,其中一条叫科库特斯河,是由地狱中服苦役的坏人的眼泪形成的,所以上面经常发出恐怖的哀号,因为这条河名字本身的意思就是“远方的哭声”。另一条叫克隆河的是去接受审判的人必须经过的,这条河的水是黑色的,水流湍急,谁也无法游过去,一名叫卡龙的船夫在次摆渡,只有乘座他的船才能过河,但他会要一块钱的船费,否则拒载,如果那些等待审判的人没钱,那就必须等上一年,那时卡龙会免费接渡。所以希腊人死后,通常要在死者嘴里放一块钱。
在哈得斯巨大的宫殿中有三位审判官,他们是迈诺斯,拉达曼托斯,艾库,专门负责审理灵魂的思想、言论、行为。还有正义女神希弥斯,她手持利剑,为每个灵魂秤善恶,如果灵魂的善多于恶就上天堂,反之则下地狱。如果是罪大恶极者会被放逐到“无间地狱”,永远接受无间的痛苦和折磨。
哈得斯把地狱的事处理的井井有条,纪律严明,他个性残忍,毫无恻隐之心,但公正无私,是一个令人敬畏的神。
撒旦:
撒旦(Satan),其实是一个代称,意思是“敌对者”,在《失乐园》中,大天使拉斐尔对亚当说:“撒旦是他现在的名字,他当年在天上的名号已失迭。”。圣经中撒旦的形像,首先就是那条引诱了夏娃的聪明的蛇了吧?其次就是在荒野中指点给耶稣世间的万国和万国的荣华,并且说到,“只要你肯拜我,这一切都是你的”的魔鬼了吧?几乎都是负面的形像,可是不知怎么会给我留下很美好的印象呢。总体感觉是一个冷静聪明的小恶魔呢。撒旦是地狱中最大的魔王,有七名堕天使可以被称为撒旦。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Lucifer了(在上文中我已经讲述了这一误会),其余也被称为撒旦的魔王列于下:
Abadon
《启示录》记载,在第五位天使吹响号角时会出现的“破坏者”,号角一响,天上一颗星就会降临地上,打开通往冒着蔽天黑烟的无底深坑的洞口大门,然后以Abadon为首的蝗虫魔军要出来,让人类受五个月的折磨。Abadon是希伯来字Abad—他会杀人-产生的,希文译为Apollyon,就是“破坏者”。
Samael
基督教圣经没记载,是在外典《希语Balk启示录》登场的堕天使。其名有“有毒的光辉使者”的含意,盖Sam即希伯来文之“毒”之谓也。在该书中,指称所谓的知识树其实只是Samael种的葡萄树,神诅咒这颗树,禁止人类去吃,ADAM吃了发酵的葡萄,等于是喝了酒,因而被神放逐。Samael原具炽天使位格,为负12枚翼之蛇形天使(也有人说炽天使的形象便是蛇),在人间又以“死之天使”闻名,“Samael持着尖端涂以胆汁的枪,立于夜嗥的狗的前头,边走边散布死亡。”
Berial
“无价值”、“无益处”等意,奇怪的名字。以身为第一位诞生的天使而自负,自称原名Satanail,是所有堕天使中最危险、凶恶的一名。他在堕天后最成功的一次反扑行动是唆使犹大王国再次悖逆神,转而膜拜其邪术,以致见弃于神、被巴比伦灭亡。Berial原为力天使,如此高洁的素质,使其即使沦落地狱仍拥有优雅高贵的气质,但据《失乐园》描述,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一介懦夫。情愿在地狱苟且偷生,冀望神把他们的罪行忘记之后可以翻身。但在《死海文书》之《光之子与暗之子之战》中,则指称Berial为天之副君主,暗之军团的统率、叛天的首谋首恶。
Beelzebul
又名Baal-Zebul、Baal-Zebub,“豪宅之主”、“苍蝇王”。在希腊神话中也有这名魔王的痕迹,因为万神之父,Zeus又名“避讳苍蝇者”。事实上,Baal-Zebul在巴勒斯坦的名气仅次于Lucifer,即使在耶稣为人治病时都有人质疑他是否靠着鬼王Beelzebul赶鬼。《失乐园》将其描绘成深思熟虑、外貌威严的贤者,在堕天者中仅次于Lucifer。
Azazel
如前述
Mastema
希伯来文的“恶意”、亚兰语的“谴责者”。在《以诺书》中有许多这名堕天使的故事。基本上和Azazel同是看守天使的指挥者。
Satanael
或Satanail,是于10世纪前半于马其顿(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一带)兴起的Bogomil派所引入的恶魔名号。《以诺书》也提过这个名字,不过是说他是看守天使的一员。在Bogomil派眼中的神灵观,是说Satanael和基督(Christ)是神的双生兄弟,Satanael成为天使中最崇高的天使,坐于神的右席。因为想更进一步取得和神平等的地位而和追随他的1/3天使一齐被逐出天界。既当不成天界的神,就想自己创造一个自己的天地来当这个新天地的神。于是创造了物质的世界、Adam和Eve等等。神允许他支配这个天地。这个思想和Gnosticism极其类似,总之就是要彻底弃绝一切物质的享受,以否定恶魔的创世功迹,并寻求回归至高神前。Gnosticism认为至高神在人体内封印了至高神的元灵之光,若要打败创世神(恶魔、Satanael),就必须找出这个光。Satanael当然具有炽天使的位格,因此十二翼也是顺理成章。
16世纪后,Satanael被基督教当作是The Seven Deadly Sins(七宗罪)的化身:Lucifer的骄傲、Mammon的贪婪、Satan的愤怒、Asmodeus的欲望、Beelzebul的暴食、Leviathan的嫉妒、Belphegor的怠惰。上述的恶魔们并非Satanael的化身,而是Satanael身负的各罪孽的代表性魔神。不过从现在的角度看,这个七宗罪只不过是中世纪基督教的胡扯而已。
除了在Satan那一节已介绍的外,那些具代表性的魔物们介绍如下:
Mammon
于新旧约时代之间于犹太人间兴起的恶魔名号,又名Amaimon,是古叙利亚语“财富”之意。是财富的邪神,诱使人为财富互相杀戮。在《失乐园》中,被打入地狱的众天使们便在Mammon的指挥下发掘无数的珍宝以建造自己的圣殿。
Ashmodeus
这个魔神可能是由景教从波斯传过来的,原本是景教魔神Ahriman的六大手下之一,Aeshma-Deva,乃情欲之魔神。演化进基督教,是在外典《托比特书》(Tobit,犹太被巴比伦灭了之后,被虏至巴比伦的以色列人之一)中登场的。他独占中意的人类女子,杀掉所有与那女子成亲的男子。最后被大天使拉斐尔施计逼出原形,逃往埃及后被大天使加百列擒住。
Leviathan
在旧约《约伯记》中,神在旋风中向约伯展现的巨鳄,源自于以色列人在埃及所吸取的拜蛇文化。古人见蛇脱皮而去,误以为蛇是不死的生灵,故各地均有蛇崇拜的习俗,其变形便如鳄、龙神的崇拜。《约伯记》除记载了巨鳄Leviathan外,还有巨兽Beheemoth,成为今日巨兽的代名词。
Belphegor
原为亚述的魔神之一,厌恶女性。被基督教文化吸收之后,原本的形象已荡然无存,不知怎地成了怠惰的象徵。
(1)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6分) (2)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6分) (3)认识: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一面; 见解:通过教化宏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8分) |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一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反映了孟子的伦理观,即人性善,政治上则主张仁政;从材料二中的“生而有好利焉”等,结合所学知识,荀子认为人性恶,政治上主张礼法并重。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二中的“生而有好利焉”等,结合所学知识,荀子认为人性恶,政治上主张礼法并重;材料三麦迪逊认为“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都主张用法律来加以约束与引导。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全面客观地分析人性两个方面的统一。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一面; 见解:通过教化宏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 |
但凡文学人物能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作为典型,他们往往是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体,能以独特的性格特征使自己鲜活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曹禺先生在《雷雨》中刻画的周朴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曹禺创作《雷雨》时身处资本主义有所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青年,其创作目的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反封建的基础上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是其主要宗旨。但是,这个主要宗旨却不应是《雷雨》至今久演不衰的主要原因,而在于曹禺先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周朴园,复杂而真实的周朴园,鲜活而不脸谱化的周朴园。而这主要是通过刻画其性格的复杂性来凸显的。如果曹禺对周朴园的性格不作复杂性的刻画,就会使人物形象平面化,那么周朴园的形象就会被抽象成一个概念,从而脸谱化了。
因此,我们对周朴园不应当仅从社会学的角度并以阶级的观点来分析,把他放在人民的对立面,而不把他当作一个自然人来研究。周朴园这个人物是复杂的,身份虽然是个资本家,但是他首先是个人,有着自然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有着人的自然发展的过程,和我们大家一样具有七情六欲。
周朴园在感情上有其真诚的一面。他也曾试图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像普通人一样追求自由恋爱和美满婚姻。当年周朴园遇到侍萍的时候,其风华正茂,风流倜傥,虽身处封建氛围里,但新式教育的经历必然使其十分憎恶陈腐的封建婚姻,崇尚自由的爱情。他曾与侍萍公开同居三年,生育了两个儿子,如果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周朴园或许不会让侍萍生下孩子就抛弃她,以免拖累自己,然而周朴园没有抛弃她,不仅让她生下第一个孩子,还让她生下第二个孩子。如果周只是引诱侍萍,情况会是这样吗?
剧本中借四凤之口告诉我们周朴园念经吃素,并且“一向讨厌女人家的”。周朴园为什么要如此禁锢自己,凭他的那种地位,不去放纵自己的欲望,惟独对那个已经“死去”的侍萍念念不忘?而且他还把这种怀念、忏悔和内疚完全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真实地“外化”出来。比如爱穿侍萍绣过的衣服,每年4月18日都要为侍萍做生日,无论家搬到哪里都要带上侍萍用过的家具,等等。有评论说这一切都是周朴园做给人看的,是虚伪的表现,我们恐怕不能如此简单地下结论。周朴园总的来说是戴着虚伪的面具的,但是对侍萍的爱情应是真诚的。他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难道这也是做给人看的?何况30年来一直如此,如果没有真情,恐怕难以做到。
从侍萍这方面说,如果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而是周朴园出于卑鄙的目的玩弄了她,然后抛弃了她,侍萍是应当能够意识到并识破的,即使当年没有意识到并识破,经过这么多年的生活磨难,她也应当能醒悟过来。那么,侍萍见到周朴园必然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哪会那么沉着?她也许知道他们当年的惨剧不是周朴园一手造成的,而是周家的那个封建家庭造成的。因为剧本中侍萍在向周朴园诉说自己当年被迫离开周家时,不用“你”而说“你们”、“你们老太太”,暗示读者抛弃侍萍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于周朴园。又如:“她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她说:“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你不要怕,鲁贵他永远不会知道。”从这些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语言和神态中,我们看不出其中包含什么愤恨情绪,相反,侍萍对周朴园的依恋之情却实实在在。由此反推,只能证明他们过去的时光是美好的。倘若30年前他们之间不是真爱而是玩弄,那么30年后的不期而遇应该是愤怒异常,而不会表现得那么温柔,她,鲁侍萍,一定渴望狠狠地撕下周朴园戴着的假面具。
如果周朴园对以前的感情一点都不在意的话,按照现今的社会生活态势,周对繁漪的感情应当很好啊。一个年轻美貌,充满活力的知识女性、当代**当是魅力无限的,即使不是周内心所渴望的那种女人,哪怕是出于玩弄女性的肮脏心理,周朴园对繁漪也应当恩宠有加,而不是同床异梦,若即若离。可见还是因为他对侍萍有感情有真爱的,至少在当年是有真实的爱情的,才会让他有这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神伤之痛。
但是,同样有夫妻之情,周朴园对她们二人的不同情感态度却表现出了其性格上虚伪的一面。作为丈夫,周朴园并不了解妻子繁漪的心理世界,也许是了解而不愿意尊重她的精神需求,对繁漪的嘘寒问暖式的关心虽然给他蒙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但是仍然无法与一个丈夫的体贴搭上关系,遮不住其冷漠的情感。相反,每当繁漪表现出反抗的苗头,其便开始软硬兼施,直至粗暴压制。繁漪的存在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象征――完整而美好的家庭象征,看不出他对繁漪有什么爱情,甚至连亲情都没有。比如周朴园逼着繁漪喝药那一段,先是要四凤服侍繁漪喝药,被拒绝以后,又打感情牌,要小儿子,也就是繁漪的亲生儿子周冲伺候其服药,此计未成,又生一计,转而打伦理牌,要大儿子――繁漪的情人跪请其服药。周朴园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逼繁漪服药,就是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志,确立一种命令与服从的权威与秩序,表现出其专制而虚伪的性格特征。
在其性格特征上,真诚和虚伪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候互相交织在一起。周朴园病态的专制性格使亲情离其越来越远,于是乎周朴园的精神世界中只剩下侍萍当年带给他的美好爱情。但是,这种美好爱情又激活了他人性中被埋葬的良知,在事业与爱情的两难选择中被舍弃的爱情时时煎熬着他孤独的内心世界。在剧中周朴园自己亲口对侍萍说,抛弃侍萍是其惟一做过的错事,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使周朴园从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丑恶之心直到传统文化所养育的良知都让他背负着沉重的罪恶感。为了摆脱这种罪恶感的压迫,周朴园必须进行精神的自我拯救,于是就有了那些真诚的举动。比如在认为侍萍已经跳河而亡后,把她当作正式嫁入周家的人看待,到哪里都带着侍萍用过的家具,并保持摆设的原样,每年都给她做生日等等。但是,在知道眼前的四凤的妈就是侍萍时,或是出于对维持家中现有秩序的考虑,或是出于保护自己名誉地位的考虑,立即撕下温情的面纱,意图用资本家的惯用伎俩收买她,让她消失,而不是立即予以接受,并承认她在周家的应有地位。在被拒绝后,周朴园又让账房给济南汇一笔巨款,好似是一种良心上的发现,但是周朴园显然明白,侍萍是不会接受这笔钱的。在这里周朴园的真诚和虚伪又是交织缠绕在一起的,显示出其性格上的复杂性。
这就是周朴园,在性格上真诚与虚伪共生的周朴园。
(作者单位:沭阳高级中学)
《孟子》中的“恻隐之心”,历代大多将其解释为性之发用的情,这是一种将情感对象化打量的结果。面对《孟子》文本本身,本文认为“恻隐之心”是一种先于主体情感的情感,是一种本源情感。“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是一种本源的生活情境,在本源的生活情境中,作为仁爱情感的恻隐之心得以显现。这种本源仁爱情感的“恻隐之心”,通过“扩而充之”和“思”,从情感意向到情感意欲,从本源的情感之思到意向之思,再到意欲之思,从而产生了表象,产生了主体性,主体性经过认知之思而进行“推恩”,将仁爱情感端倪普遍化、理性化,从而树立起了人性本体。总之,作为本源仁爱情感的“恻隐之心”,通过“扩而充之”和“思”,从情感意向到情感意欲,从本源的情感之思到意向之思,再到意欲之思,产生了主体性,主体性经过认知之思而进行“推恩”,将仁爱情感端倪普遍化,最终达到“生物一本”、“万物一体之仁”,将情感理性化,从而树立起了性本体。来源:北方文学
1摘自培根随笔之《论真理》
当上帝创造宇宙的那几日中,他所创造的头一件东西就是感官底光明;他所创造的末一件东西就是理智底光明;从那以后直到如今在他工作完毕而休息的期间内,他底作为全是以他底圣灵昭示世人。最初他在物或浑沌底面上吹吐光明;然后他由人底面目中吹入光明;到如今他还在往他的选民面目之中吐射光明。有一派哲学在别的方面都不如他派,可是有一位诗人为这派哲学增光不少。这位诗人曾说:“站在岸上看船舶在海上簸荡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底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底种种经过最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底高峰(一座高出一切的山陵,在那里的空气永远是澄清而宁静的)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只要看的人对这种光景永存恻隐而不要自满,那末以上的话可算是说得好极了。当然,一个人底心若能以仁爱为动机,以天意为归宿,并且以真理为地轴而动转,那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
●赏析:
这段话表达了培根对真理的崇敬之情。他认为感官上可以感知的是最低级的感知,而理智上的认知则是最高级的认知,可见他对真理的推崇。在他看来,只要拥有真理和光明,世界就显得无比光明和快乐,就是人间的天堂。应该敬佩这位先哲,这个追求真理的先驱者,是指引人们走向光明的英雄。
2摘自培根随笔之《论死亡》
外斯帕显死时还说笑话;他坐在一个凳子上说:“我想我正在变神哪”。加尔巴临死作壮语说:“砍罢!假如这是有益于罗马人民的”。一边说着一边伸颈就死。塞普谛米犹斯•塞外拉斯死得爽快。他说:“假如还有什么我应该做的事,快点来吧”。诸如此类。那些画廊派的哲学家把死底价值抬得太高了,并且因为他们对于死准备过甚,遂使死在人看起来更为可怕。“他把生命底终结算做自然底恩惠之一”。说这句话的那人比较说得对的多了。死与生同其自然;也许在一个婴儿方面生与死是一般痛苦的。在某种热烈的行为中死了的人有如在血液正热的时候受伤的人一样,当时是不觉得痛楚的;所以一个坚定的,一心向善的心智是能免死底痛苦的。但是,尤要者,请你相信,最甜美的歌就是在一个人已经达到了某种有价值的目的和希望后所唱的“如今请你让你底仆人离去”。死还有这一点;就是它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生时受人妒羡的人死后将受人爱”。
●赏析:
看完这段文字后心灵都不由清明了些,仿若醍醐灌顶。自从懂事后知晓死亡,就一直怀着畏惧的心理,有的时候甚至埋怨科技的发达,因为明白世界本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总觉得死后的虚无是最深刻的恐惧。但是培根早在几百年前就说到“生与死同期自然”,都是自然的恩惠,所以要平淡待之,要珍惜生命,死而无憾。
3摘自培根随笔之《论宗教一统》
宗教既是人类社会底主要维系,那末要是它本身能居于统一底真正维系之中,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关于宗教的争执和分裂是异教徒所没有的恶事。原因是异教徒底宗教并无任何固定不移的信仰而只有仪式和典礼。他们教会中底主要宗师和长老乃是诗人,从这个就可以想到他们底宗教是什么样的一种宗教了。但是真正的上帝有这种性质,就是他是个“忌邪的神”;因此他底崇奉和宗教便决不容有混杂和伴侣。所以我们想关于教会底统一说几句话,所说的是其结果如何;其界限如何;其方法如何。统一底结果(仅次于得上帝底喜悦,而得上帝底喜悦是至善至美的)有二,一是对教会以外的人的,一是对教会以内的人的。对于前者,无疑地异端和分裂是各种丑事中之最丑者;真的,这两桩事甚至比伤风败俗还坏。因为,如同在肉体上创伤或割裂是比一时不良的体液为劣,在精神上亦复如此。所以再没有比“统一底破坏”更能使在外者不入教堂,在内者急欲出外的了。因此,到了这种情形的时候——就是,有的人说“看哪,他在旷野之中”。又有人说:“看哪,他在密室之内”。那就是说,有的人在异端的秘会里找寻基督,又有人在教堂的外表上找寻基督——在这种时候我们底耳中须常有那句话——“不要出去”。
●赏析:
我对宗教怀着一些敬畏的情绪,看到电视里朝圣的人们,看到教堂里虔诚祷告的人们,总觉得会有些东西高于三尺神明,让这个世界多了些神秘的色彩。我想宗教是一种信仰,有信仰的人们,总是会对所作所为有所顾忌,有所期待,绝望之时不忘,得意之时不忘,所以人生得以平和从容,也不枉一种恩赐。想起一个朋友去澳大利亚后就入了基督教,我虽然有时无法理解,却为她的虔诚感动。
4摘自培根随笔之《论复仇》
确信所罗门有言:“人有怨仇而不报是他底光荣”。过去的事情是已经过去了,并且是叫不回来了;明智的人留心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已经够忙的了;所以那些劳劳于过去的事情的人简直是枉费心力而已。没有人是为了作恶而作恶的;而是为了要给自己取得利益、乐趣、或荣誉、或类此的事情的。因此为什么我要对着某人因为他爱自己胜于爱我而生气呢?并且即令有人纯粹因为生性本恶而作了恶,那又怎么样?也不过象荆棘一样;荆棘刺人抓人因为它们不会作别的事啊。复仇中最可原谅的一种就是为了报没有法律纠正的那一种仇的;可是在这种情形里那报仇的人也应当留神,他那报复的行为要没有法律惩罚才好;否则他底仇人仍然要占先的,因为二人之间吃亏底比例乃是二比一也。有些人在报仇底时节要对方知道这报复是从那里来的。
●赏析:
看到这段文字的第一反应是各种复仇的电视剧,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无聊了,复仇,爱情,如是而已。也想起很多复仇名篇,比如《呼啸山庄》。最开始看《呼啸山庄》是懵懂的,对于主角希斯克利夫的形象也不置可否。读到这里时也有些唏嘘不已。若人人都知晓得如此明白,懂得放手,又何来这么多爱恨情仇呢。
5摘自培根随笔之《论困厄》
但是用平凡的话来说,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在伦理上讲起来,后者是更为伟大的一种德性。
幸运是《旧约》中的福祉;厄运是《新约》中的福祉;而厄运所带来的福祉更大,所诏示的上帝底恩惠更为明显。然而即在《旧约》之中,如谛听大卫底琴音,就一定可以听见与欢颂一般多的哀歌;并且圣灵的画笔在形容约伯底苦难上比在形容所罗门底幸福上致力得多了。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在针工与刺绣中,我们常见,若在一片阴沉的底子上安排一种漂亮的花样,比在一片浅色的底子上安排一种暗郁的花样悦目得多;从这眼中的乐趣上推断心中的乐趣罢。无疑地,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赏析:
读完这段话,想起来的先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想来古往今来,人们对磨难的认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又想起来老师曾经讲过的小故事,只记得主题是如果不能战胜苦难,那就没有资格说苦难是财富。是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磨其筋骨,但若在磨难之中孱弱得死去,又如何说苦难是一笔财富呢。所以,我们必须有面对厄运的勇气,让厄运锻炼我们,让生命更加完整。
6摘自培根随笔之《论父母与子嗣》
父母底欢欣是秘而不宣的,他们底忧愁与畏惧亦是如此。他们底欢欣他们不能说,他们底忧惧他们也不肯说。子嗣使劳苦变甜,但是也使不幸更苦。他们增加人生底忧虑,但是他们减轻关于死亡的记忆。由生殖而传种是动物同有的;但是名声、德行与功业则是人类特有的;而最伟大的事业是从无后嗣的人来的这种事实也是确实可见的;这些人是在他们底躯体底影象无从表现之后努力想表现他们精神底影象的。所以,无后代的人倒是最关心后代的人了。首先树立家业的人们是对于他们底子嗣最为纵容的;他们把子嗣看做不但是本族底继嗣,而且也是自己事业底继续;因此,他们对自己底子嗣与自己所造的事物都是一样的看法。
●赏析:
觉得一些感性的东西,用哲学的语言表述出来更加的有味道,也更加合理,让人在共鸣的同时也油然产生一种启迪之感。父母的苦和甜都不曾细说,只有小孩有资格喜形于色;孩子是父母一辈子的责任,让父母甜也让父母苦。我想血脉亲情是不论历经多少年多少代都无法磨灭的,每个人都应该有面对小孩为人父母的责任感,也要有孝顺父母为人子女的责任感。
原文
公都子(1)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 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2),以省瞽瞍(3)为父 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 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4)其情(5),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 不善,非才(6)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 由外铄(7)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 失之。’或相倍蓰(8)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 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9)。’孔子曰:‘为此诗者, 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1]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说: ‘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当 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当朝,老百姓就横暴。’也有 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虽然有尧这样 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象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这样不善 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 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善良的长辈和 贤臣。’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
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 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 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 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 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 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 故。《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 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 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所 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