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就爱上的诗句

第一次见就爱上的诗句,第1张

1 关于第一次见的诗句

关于第一次见的诗句 1关于男女初次相见的诗句有哪些

1、古相思曲

汉乐府

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

君善抚琴我善舞,曲终人离心若堵。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魂随君去终不悔,绵绵相思为君苦。

相思苦,凭谁诉?遥遥不知君何处。

扶门切思君之嘱,登高望断天涯路。

您好像是明月我好像是雾,雾随着月亮渐渐隐去了,只剩下露珠。您擅长弹琴我擅长跳舞,一曲弹罢,曲终人散,只剩下心内的拥堵。只因为您对我的一次回眸,让我陷入日日夜夜的思念。魂牵梦绕着你,一点也不后悔,这漫长的相思都是为了你而愁苦。想思的苦楚,我又去对向谁倾诉?路途遥遥远不知你在何处。抚着门框记着你的叮嘱,登上高处望尽了天涯的道路。最后两句是写的是女主人公扶门望君归的情景,望断天涯路,说的就是在登上高楼,看着伸向远方蜿蜒的道路, 被地平线阻断了自己眺望的目光,颇有望穿秋水之意。

2、绸缪

先秦佚名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高高的挂在天上。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让我看见如此好的人呀。你呀你呀,你这样的好,让我该怎么办呀?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正在东南角闪烁。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让我看见如此的良辰美景呀。你呀你呀,这样好的良辰美景,让我该怎么办呀?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高高的挂在门户之上。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让我看见如此灿烂的人呀。你呀你呀,你这样的明丽,让我该怎么办呀?

3、野有蔓草

先秦佚名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首诗写的是非常浪漫而自由的爱情:良辰美景,邂逅丽人,一见钟情,便携手藏入芳林深处,恰如一对自由而欢乐的小鸟,一待关关相和,便双双比翼而飞。

4、冬日宴郭监林亭

唐代卢纶

玉勒聚如云,森森鸾鹤群。据梧花罽接,沃盥石泉分。

华味惭初识,新声喜尽闻。此山招老贱,敢不谢夫君。

卢纶 (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5、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

五代:欧阳炯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

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谴绻?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这首词写男子对情人的怀念。上片追忆与女子初次见面的情景,由“忆昔”领起,“花间初识面”,含义有二:一是所见之地在花下;二是所见之人,面亦如花。“红袖”二句正面写女子的娇羞之态;“石榴裙带”三句写其细微动作,侧面表现她的柔媚之情。下片是现实的怀想,分两层写出:“碧梧”三句,念及情人深闺难出,缱绻无期;“羡春来双燕”三句,就眼前景,人与物比,羡双燕朝暮双飞,衬托自己的孤独;同时也含有双燕自由而多情,朝暮能与自己相会,而所爱之人却难相见。

2求一个关于初次相见的诗句

荷叶杯 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 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 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 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 相见更无因。 冬日宴郭监林亭 卢纶 玉勒聚如云,森森鸾鹤群。

据梧花罽接,沃盥石泉分。 华味惭初识,新声喜尽闻。

此山招老贱,敢不谢夫君。 鹧鸪天 刘一止 岩下清阴引兴长。

坐中初识令君香。揽将风月归诗薮,乞得溪山作醉乡。

怜我老,与传觞。吴霜点鬓又何妨。

只应银烛交红夜,羞对双歌发彩光 浣溪沙 王灼 一样婵娟别样清。眼明初识董双成。

香风随步过帘旌。笑捧玉觞频劝客,浣溪沙里转新声。

花间侧听有流莺 清平乐 洪适 轻红淡白。蓬阆神仙谪。

魏紫姚黄夸异色。到得海边初识。

玉阑不语如颦。虚教春尽三分。

却问檀心谁向,多情更属东君 贺明朝 欧阳炯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 故将纤纤玉指,偷拈双凤金线。

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 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 巧传心事,别来依旧,孤负春昼。

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 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参考一下吧!)。

3关于“初次相识”的诗句有哪些

1、《清平乐》-----洪适

轻红淡白。蓬阆神仙谪。魏紫姚黄夸异色。到得海边初识。玉阑不语如颦。虚教春尽三分。却问檀心谁向,多情更属东君

2、《冬日宴郭监林亭》-----卢纶

玉勒聚如云,森森鸾鹤群。据梧花罽接,沃盥石泉分。华味惭初识,新声喜尽闻。此山招老贱,敢不谢夫君。

3、《浣溪沙》-----王灼

一样婵娟别样清。眼明初识董双成。香风随步过帘旌。笑捧玉觞频劝客,浣溪沙里转新声。花间侧听有流莺。

4、《初识茶花》-----陈与义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5、《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释义:

相识 [ xiāng shí ]:1互相认识2指彼此认识的人

初次相识:是指两个人第一次遇见。

近义词:相遇 反义词 : 分离

古人用初次见面的诗句用来表达自己和朋友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和过往的怀念。

4关于初遇的诗句

1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屈原的《九歌·少司命》

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3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4 “玉楼初见念奴娇。无处不妖娆。眼传密意,樽前烛外,怎不魂消。”——赵长卿的《眼儿媚》

5 “庾亮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相逢相失还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元稹的 《所思二首》

6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诗经《有女同车》

7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诗经《出其东门》

8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诗经《野有蔓草》

9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静女》

10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1“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这一句是讲在我处在满堂迎接神(少司命)的人群中,但女神唯独对我一见钟情,眉目传情。可引申为两人初遇就倾心相许,但是诗的最后女神不得不忍痛离开。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一句是讲恋人之间如果能像刚恋爱的时候那样。刚开始总是海誓山盟、卿卿我我的。如果总能这样,就不会出现时间长了,感情淡了,甚至变心负心(秋扇见捐)的情况了。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深处。它常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情词”,描述一种迟遇心上人的惋惜之情。特别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一句,读来让人不禁联想起寻找梦中恋人的漫长与艰辛。乍一读这后四句,整个给人的意境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一声叹息和不期而遇喜相逢的一丝欣慰。

4“庾亮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相逢相失还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所思二首》是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之一,表达了对初遇的感情。

5形容“男女初次相见”的诗词有哪些

一、《菩萨蛮》宋 晏几道江南未雪梅花白,忆梅人是江南客。

犹记旧相逢,淡烟微月中。玉容长有信,一笑归来近。

怀远上楼时,晚云和雁低。二 、《醉垂鞭》宋 张先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三、《点绛唇》宋 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四、《蟾宫曲·春情》元 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五、《凤求凰琴歌》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在语文表达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等,另外,诗歌还有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等等。今天我希望通过以下的分享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希望能让大家对语文知识的概念更加清晰,运用起来更加自如!

 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

 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

 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后扬,卒章明志等。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描写:

 ①正面描写

 A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

 B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②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

 A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

 B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诗歌鉴赏常用的30种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象征)就是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3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诗人叙事时只写*乐不写败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4铺排。 铺排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它指的是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的多角度地进行铺排陈述。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兰芝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

 5渲染。 渲染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如:《雨霖铃》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烘托。 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7衬托。 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8以乐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9化动为静 。化动为静就是在诗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将富有动态的瀑布化为静态来写,一个“挂”字,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的赞颂。

 10动静结合。动静 结合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11抑扬。 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如元曲“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先写刘邦的种种神威,临末才说到后宫外宗之乱,欲杨先抑,讽刺性极强。“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2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13意象组合。 意象组合类似于**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导演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影片。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是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逻辑,有机地组合在诗中,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由前三句九个名词组成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是意象俱足的佳句。

 14曲笔。 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诗作最后两句于婉曲轻丽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表达了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

 15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即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6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如司空曙的《江春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全诗以小见大,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江村宁静幽美的自然环境和主人公悠闲安逸的情调。我们透过诗的画面和形象感受到的是一种单纯朴实的社会生活。

 17比兴。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就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有恨。比兴常在诗歌中连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果。

 18铺垫。 铺垫即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如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19虚实。 实写是指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是指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和描写。虚实结合,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20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1点化。 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创作方法。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是点化了范仲淹的《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句子。的《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点化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人安所妍”诗句的意境。

 22对比。 对比可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以英雄美人的穷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对比,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23叠词。 叠词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典型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的心理状态,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

 24互文。 互文是指古代诗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引无管弦”中的“主人”“客”兼及“下马”和“在船”。“东西置松柏,左右种梧桐”中的“东西”“左右”兼及“置松柏”和“种梧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秦”“汉”兼及“明月”和“关”。

 25双关。为 了使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如韦庄的《忆昔》中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26倒装。 倒装是指故意颠倒顺序,以达到加强语势,错综句法等修辞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如辛弃疾《西江月》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应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最后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头)忽见”,应为“溪桥路转,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在山前疏雨将来时,“忽见”从前歇过的那家茅店,心情是惊喜的,用倒装句除了满足韵律的需要外,将“忽见”后移也可强调惊喜之情。再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27联想。 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28想象。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29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30照应。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忆昔》是宋代诗人陆游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分两部分写诗人对昔日生活的回顾和由此产生的感想。首联写初到南郑,颔联写在南郑的活动,颈联和尾联写回忆后的悲愤心情。全诗在章法上结构天成,思路精密;在语言运用上,深于锤炼,意蕴深沉。

1、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温庭筠《懊恼曲》

2、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诗经唐风葛生》

3、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4、长河起秋云,汉渚风凉发。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七日夜女歌其二》

5、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6、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7、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8、笙歌散进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

9、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10、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小雅隰桑》

11、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12、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13、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14、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15、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16、有女同车,颜如蕣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17、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18、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国风召南野有死麕》

19、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20、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李珣《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21、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22、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近来云雨忽西东。诮恼损情悰。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柳永《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

23、冷冷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24、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

25、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6、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

2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28、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9、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30、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31、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32、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33、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溱洧》

34、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国风鄘风桑中》

35、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李商隐《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36、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经野有蔓草》

3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3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39、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温庭筠《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4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41、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

4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43、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严蕊《卜算子》

44、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45、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李白《古意》

46、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47、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和凝《江城子初夜含娇入洞房》

48、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49、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50、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苏轼《陌上花三首》

51、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李商隐《银河吹笙》

52、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卢照邻《长安古意》

53、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54、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5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56、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57、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温庭筠《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58、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美人依约在西厢,只恐暗中迷路,认余香。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簟纹如水玉肌凉,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苏轼《南歌子有感》

59、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60、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

61、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出其东门》

62、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大车》

63、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卢照邻《长安古意》

64、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65、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66、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人事反覆那能知?谗言人耳须臾离。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叶。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王安石《君难托》

67、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青烟万条长,缭绕几百尺。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綌。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李白《黄葛篇》

68、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69、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7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71、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72、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73、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7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75、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珣《南乡子相见处》

76、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曹雪芹《红楼梦》

7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留别妻》

78、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79、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80、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求凰琴歌》

81、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8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6385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