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好去处有哪些?

旅游的好去处有哪些?,第1张

旅途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增加自己的眼界,让你在繁忙的生活工作中得到休息和放松,是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有好处。接下来我会详细说说旅游

首先:搜词条

旅游[lǚ yóu]汉语词语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中秋国庆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近三年中通报了989起案例。其中,数量排名第五位的是公款国内旅游,109起。[1]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同比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92万亿元,同比增长310%。[10]

中文名旅游

外文名travel

拼音lǚ yóu

注音ㄌㄩˇ ㄧㄡˊ

来源拉丁语的“tornare”

相关视频

查看更多

解释定义

引古典故1.旅行游览。南朝梁沈约

《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唐王勃《涧底寒松赋》:“岁八月壬子旅游于蜀,寻茅溪之涧。”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临川画工黄生,旅游如广昌,至秩巴寨,卒长郎巖馆之。”明吴承恩《著》:“东园公初晋七袠,言开曼龄,是日高宴……会有京华旅游淮海浪士,闻之欢喜。”《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旅游事业突起后,就有人在半山寺开设茶水站。”2.谓长期寄居他乡。唐贾岛《上谷旅夜》诗:“世难那堪恨旅游,龙钟更是对穷秋。故园千里数行泪,邻杵一声终夜愁。”唐尚颜《江上秋思》诗:“到来江上久,谁念旅游心。故国无秋信,邻家有夜砧。”明文徵明《枕上闻雨有怀宜兴杭道卿》诗:“应有旅游

人不寐,凄凉莫到小楼前。”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孔宥函司马》:“廿载邗江路,行吟动值秋……旅游复何事,飘泊问沙鸥。”[2]基本概念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动区别开来。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字根旅游(Tour)来源于拉丁语的“tornare”和希腊语的“tornos”,其含义是“车

床或圆圈;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轴的运动。”这个含义在现代英语中演变为“顺序”。后缀—ism被定义为“一个行动或过程;以及特定行为或特性”,而后缀—ist则意指“从事特定活动的人”。词根tour与后缀—ism和—ist连在一起,指按照圆形轨迹的移动,所以旅游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Tourist)。

旅游山水技术定义用它来为统计和立法提供旅游信息。各种旅游技术定义所提供的含义或限定在国内和国际范畴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定义的采用有助于实现可比性国际旅游数据收集工作的标准化。现代旅游业定义(1)定义旅游的三要素尽管上文中所提及的技术定义应当适用于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这两个领域,但是在涉及国内旅游时,这些定义并没有为所有的国家所采用。不过,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定义中的三个方面的要素:——出游的目的——旅行的距离——逗留的时间(2)对出游的目的定义以该尺度为基础的定义旨在涵盖现

代旅游的主要内容。——一般消遣性旅游,非强制性的或自主决定的旅游活动。他们只把消遣旅游者视为旅游者,并且有意把商务旅游单列出去。——商务和会议旅游,往往是和一定量的消遣旅游结合在一起的。参加会议公务旅游也被视为旅游。——宗教旅游,以宗教活动为目的的出行活动。——体育旅游,与重大体育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旅游。——互助旅游,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通过互相帮助,交换等互助的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住宿,互助旅游不但节省了旅费,而且因为当地人的介入,更深入的体验当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3)对旅行距离的定义异地旅游(Non—10cal Travel):许多国家、区域和机构采用居住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往返

距离作为重要的统计尺度。旅行距离:确定的标准差别很大,从0到160公里不等。低于所规定的最短行程的旅游在官方旅游估算中不包括在内,标准具有人为和任意性。(4)对逗留时间的定义过夜游客:为了符合限定“旅游者”的文字标准,大多数有关旅游者和游客的定义中,都包含有在目的地必须至少逗留一夜的规定。“过夜”的规定就把许多消遣型的“一日游”排除在外了,而事实上,“一日游”往往是旅游景点、餐馆和其他的旅游设施收入的重要来源。(5)其他方面旅游者的居住:在进行市场定位和制定相关市场战略时,了解旅游者的居住地要比确定其他的人口统计方面的因素,如民族和国籍等更为重要。交通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规划,一些目的地通过收集游客交通方式(航空、火车、轮船、长途汽车、轿车或其他工具)的信息来获得有关游客旅行模式的信息。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

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其他。国际组织定义(1)1937年,第一次定义国际旅游者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间,世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迅速,因此在统计上迫切需要有一个更准确的定义。1936年举行的一个国际论坛,国家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首次提出,“外国旅游者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到其他国家旅行至少24小时以上的人”。1945年,联合国(取代了原来的国家联盟)认可了这一定义,但是增加了“最长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限定。(2)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1963年,联合国国际旅游大会在罗马召开。这次大会是当时的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英文名字的缩写为IUOTO),即世界旅游组织,英文缩写为WTO发起的。大会提出应采用“游客”(Visitor)这个新词汇。游客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所

在国到其他国家去,且主要目的不是在所访问的国家内获取收入的旅行者。游客包括两类不同的旅行者:——旅游者(Tourist):在所访问的国家逗留时间超过24小时且以休闲、商务、家事、使命或会议为目的的临时性游客——短期旅游者(Excursionists):在所访问的目的地停留时间在24小时以内,且不过夜的临时性游客(包括游船旅游者)。从1963年开始,绝大多数国家接受了这次联合国大会所提出的游客、旅游者和短期旅游者的定义以及以后所作的多次修改。在1967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提议,应该建立一个单独的游客类别。旅游者至少要逗留24小时,然而,有些游客外出游览但于当日返回了居住地,这些人被称为“短期旅行者(Excursionists)”、这类游客包括了不以就业为目的的一

日游者、游船乘客和过境游客。短期旅行者很容易与其他游客区分开来,因为他们不在目的地过夜。(3)世界旅游日的确立

世界旅游日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是由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1970年9月27日,国际官方旅游联盟(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将要成立世界旅游组织的章程。1979年9月,世界旅游组织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式将9月27日定为世界旅游日。选定这一天为世界旅游日,一是因为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国际官方旅游联盟”于1970年的这一天在墨西哥城的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的章程。此外,这一天又恰好是北半球的旅游高峰刚过去,南半球的旅游旺季刚到来的相互交接时间。[3]中国于1983年正式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自1985年起,每年都确定一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为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的主会场。[4]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1963年提出的游客(Visitor)术语的定义仅仅是针对国际旅游而言,它也适用于国民(国内)旅游。1980年,世界旅游组织(WTO)《马尼拉宣言》:将该定义引申到所

有旅游。巴昂(BarOn,1989)指出,世界旅游组织(WTO)欧洲委员会旅游统计工作组同意,尽管国内旅游比国际旅游的范围窄一些,但这一术语的使用还是相容的。德国作家黑塞定义德国作家黑塞说,“旅游就是艳遇”。既然是“遇”,自然是遇而不可求。旅行中的艳遇,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在美景的衬托之下更显出浪漫情调。艳,奇幻迷离,让人意犹未尽;遇,一场风花雪月的邂逅,一个怦然心动的瞬间。其他相关定义交往定义:1927年,德国的蒙根·罗德对旅游的定义,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目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

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时间定义: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马丁·普雷博士在中国讲学时,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4小时。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各个国家在进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时的统计标准之一:逗留的时间。相互关系定义: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生活方式定义:中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

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起源发展

起源最早的旅游旅游的先驱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在旅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古代即以存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动的兴起同样居世界前列,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数大禹了,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览了大好河山。之后,就是春秋战国时的老子、孔子二人了。老子传道,骑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唐时玄奘取经到印度,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还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游记。中国古代“旅游”概念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已经开始注意旅行的类别。《易经》中,专讲行商客贾的一卦就称为“旅”卦。“旅”字之所以用于商旅,一是“旅”本来就含有行走之意,二是“旅”常被古人假借为“庐”,与“庐”字相通的“旅”字便成了当时商业旅游的专

称。东周时期,旅行分类更加清楚,东周人除了沿用殷周以来的说法,以“旅”称商旅,以“征”称军旅,以“归”称婚旅,以“巡”称天子之旅,以“迁”称迁徙之旅,特别是他们用“旅”字为中国旅游史引进了现代“旅游”的概念。“游”的字义是浮行于水中。人能像鱼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泳之游之”(《诗经·邶风·谷风》),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所以当时人们把那些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史记·孔子世家》:“优哉游哉,维以卒岁”)的旅行活动,如游猎、游览、游学等概称为“游”。“游”的提出,说明东周人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旅游范畴,能够把旅游与商旅、聘旅级行役(礼节性外交和长途公差)等功利性的旅游区别开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旅游从此进入了自觉的认识阶段。有关“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六朝,齐梁时,沈约(公元441年—513年)《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的诗句,用以专指个人意志支配的,以游览、游乐为主的旅行,以此区别于其他种种功利性的旅行。发展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

不断成熟,旅游网站纷纷落户。促进旅游这个行业大力发展,旅游网经这些年的发展后已多如牛毛,旅游网站的发展也日趋成熟。这类网站提供及时的旅游线路报价、打折门票信息、切实的旅游建议、以及详细的旅游资讯。将旅游业内信息进行整合分类,人性化的开设了旅游线路预定、打折门票、签证服务、机票酒店预订、旅游保险、旅游书城、包车服务、旅行游记、旅游博客、等多方面的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旅游景区20976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5573家。

旅游好处多多,让你充分放松和休息,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风花雪月 - 袁攀

风花雪月你我的邂逅

美丽的颜容和你的温柔

烟火散尽我们的花火

你转身走后我没说出口

风花雪月你我的邂逅

美丽的颜容和你的温柔

烟火散尽我们的花火

你转身走后我没在挽留

那场风花雪月后还没看透

人已远走 却独自守着空楼

那段誓言记录的是那假面的丑

执迷不悟最后执迷到白头

烟火散尽以后残留的是路口

思绪左右扰乱被围的温柔

那个曾经不留情的爱情杀手

执迷 不悟的双手执迷到发抖

风花雪月的爱情冻结

笑叹往事随风尘幻灭

数不尽的泪又流一年

每一夜抱着冰枕入眠

那场风花雪月后还没看透

人已远走却独自守着空楼

那段誓言记录的是那假面的丑

执迷不悟最后执迷到白头

烟火散尽以后残留的是路口

思绪左右扰乱卑微的温柔

那个曾经不留情的爱情杀手

执迷不悟的双手执迷到发抖

风花雪月的爱情冻结

笑叹往事随风尘幻灭

数不尽的泪流又一年

每一夜抱着冰枕入眠

风花雪月的爱情冻结

笑叹往事随风尘幻灭

数不尽的泪又流一年

每一夜抱着冰枕入眠

风花雪月的爱情冻结

笑叹往事随风尘幻灭

数不尽的泪流又一年

每一夜抱着冰枕入眠

又是一年寒气透骨时,绿染清纱,河水褶皱四起,荡漾着微波似的雨雾。在这个季节里最易邂逅这样一个男子,温暖的眉目,上翘的嘴唇,如玉的气质。或在江南青石板的街道上宿命般的遇见一个女子,撑一把油纸伞。然后放空的视线在悠远绵长的雨巷之中便定格在那一抹青色的身影之上。便是这样的注定,这样的轮回,便开启了历史风花雪月的年轮。

南唐后主李煜,一个气质如兰的男子,一个心无天下的帝王,一个命运多舛的亡国之君。或许这个世界的风花雪月早已被现实埋葬,但在历史绵长的时光里,他却早就了一段风花雪月。春花秋月知多少,往事少不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当这凄美哀怨的词触到我的世界时,便忆起了在那柳絮纷飞的日子,阳光洒下细碎的光影,水波上泛起银色的光芒,女子如银铃般的笑声划过空气里温润的湿意到达了男子的耳畔,于是便开启了一段悲欢离合。《问君能有几多愁》里便上演了这样一幕,温润如玉的李煜在小河边偶遇了偷跑出来的娥皇,李煜自然是一见钟情,便造就了这样一个错误的缘分。最终李煜负心薄幸,娥皇终究成殇。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绕是想想要有多么细腻的感情才可写出这样愁怨的句子。恰似独倚栏杆,风涩涩的吹过,孤单的身影孑然飘渺在凡尘的那一角落。或许是很邋遢的妆扮,却描绘出了那样一幅境界,他何德何能,才让如此风花雪月。

六朝金粉,王谢候淮,注定是风花雪月的场所;绝世佳人,浊世公子,注定是风花雪月的导演;寒蝉凄切,如色如画,注定是风花雪月的背景。一场又一场美丽的邂逅,不确定时间,不确定地点,便导演了了一场一场世人兴叹的梦。细想要怎样的惊为天人才惹唐明皇纳媳为妃,要怎样的风花雪月才让他险些把江山让予他人?便是这样的感情,让后人彻底记住了这对公媳之恋。放到现代这种伦理关系都会让人不耻,但关乎风花雪月,关乎长恨之歌里至死不渝。一旦情感染上了诗情画意,那么在后世也便成了传说。

现实的风花雪月早就葬身于日益淡漠的人情之中,没有感官触动于那样珍贵的感情。物质坚固的存在,情感卑微的活着,人性不论向善还是向恶,质地冰凉的人都在这儿一同过活。风花雪月也好,无情冷漠也罢,既不是相对立的存在,也不是融合的整体,各自傲然于自己的领域。但仍然相信这个世界上,在那埋葬了韶华和湮没了年岁的地方,总有一个温暖的地方,可以在这飘零的尘世之中找到自己的栖息之地。没有浮华的物质,没有世俗的一切,没有颓废而灰白的记忆。仅仅是温暖如春的回忆,便可忘了一切。

无乎现实,只顾风月。

在之前关注的一个育儿公众号中,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走着瞧推出的云南时光——风花雪月云南游的介绍,看里面的评价还不错,而且有效期一年,于是大半夜抓紧时间就入手了,想着明年可以和家人一起去。

谁知道机会就是这么的不可多得,刚下单没多久闺蜜就约我出去散心,于是我俩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趟说走就走的风花雪月之旅。

计划是11月初出行,怕人太多约不上,于是过完国庆节就急急忙忙在公号上报名了,管家联系很及时,报名两小时内就已电话确认了,然后加了微信,说了注意事项。

临出行前一周,我们买了机票,在这里特别表扬一下我们的贴心管家木木,这段时间一直在无微不至的叮嘱各种事项,包括在参团过程中也每天发微信慰问,很暖心。

第二天乃古石林、滇池、楚雄

早上7点起床,8点集合,见到了我们的第一个导游彝族小伙阿玺,人很精神,清点了人数之后就出发了,我们团一共32个人。

首先去我们的第一个景点——乃古石林,阿诗玛的故乡,车程大概1个半小时,阿玺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车后,哇~好漂亮的黑色石林,我俩一路拍拍拍。

美丽的乃古石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6818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