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6月9日是旧上海的大日子。这一天,上海名人杜氏宗祠落成,轰动上海。据当时的报纸记载,早上九点,六个仪仗队从杜甫出发,行程数里。仪仗队过河的时候,竟然把十几个看热闹的人挤到河里。仪式上不仅有“孝”字大匾,还有南京、上海各界政要。多么壮观的景象啊!多招摇啊!
80年后,杜家祠堂经历时代变迁,风光不再。这个地方成了军事禁区,一般人很难进入。只有祠堂里郁郁葱葱的罗依稀记得杜家在上海求雨的日子。
一个能成为男人的混混
杜家祠堂落成典礼上,国学古文大师章太炎在高桥《杜家祠堂记》读书。文章开头写道:“老师是姚笛,他是累夏,不是杜波
"章太炎的妙笔生花,把杜的祖先追溯到姚。我很想知道杜当时的感受。其实老上海人都知道,杜出身贫寒,住在浦东高桥镇以南的杜家寨。他的祖父母没有通过考试,他的父亲杜文清在高桥镇的一家茶馆做了多年服务员。1888年,我生下了这个宝贝儿子。因为它出生在旧历的7月15日,所以被命名为月升。更名为侯勇。
杜4岁丧母,6岁丧父。杜辍学后只上了半年私塾。14岁那年,他带着一个小小的行李来到十里铺。在那里,他先是在一家水果店当店员,得到了“莱阳梨”的绰号。然而,杜并不是一个诚实的店员。他整天和流氓在一起,沉迷于赌博。后来,他拜青帮的陈世昌为“老头”,正式加入青帮。
他在青帮的资历很低,杜在青帮什么也得不到。但杜知恩图报,等他富了再养他。有一个非常坏的儿子,曾经和别人一起经营银行,赔了很多钱。债主们急得不得不找杜帮忙。杜二话没说,发了两万五千大洋。结果没过多久,25000大洋就消失了。杜又给了两万块钱,钱很快就花完了。陈世昌再也没有脸去杜家门了。
杜月笙
杜再清一伙的迅速崛起,靠的就是黄。杜去黄公馆时才19岁;黄,二十多岁,在上海已经是一个有名的人物了。曾任黄租界巡抚,影响力不仅波及上海,还波及江浙等地。杜凭借其在社会上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赢得了黄的赏识,成为他的心腹。他很快掌管了法租界三大赌场之一的“红星俱乐部”。1925年,杜与黄共同创办三鑫公司,垄断上海全部鸦片贸易,与黄、黄并称“上海三巨头”。
上海滩素有“黄贪财,好打架,杜会做人”的美誉。关于杜甫的“为人”,有很多杜名言:“不要怕被人利用,别人利用你,说明你还是有用的”;当钱用完了,友谊是不够的。所以当别人省钱的时候,我保持友谊;让别人做锦上添花的事,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正因为如此,杜灿可以说是全世界的朋友、政治家、学者和黑帮骨干。
与姜王朝的宿怨
杜最重要的朋友是蒋介石。1927年4月,杜、黄和中国***组织起来,充当蒋介石镇压革命运动的打手。4月11日晚,他设计并埋葬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然后指使流氓镇压纠察队。他赢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到1928年,40岁的杜获得了一系列显赫的头衔:中国法租界工部局局长、上海商会监察委员会委员、上海中汇银行和东汇银行董事长、中国商业银行董事长
做人,首先要会“看人”。与杜笠的关系,很好的说明了杜的识人能力。大约在1921年,戴笠只是上海赌场里的一个小混混。有一次在杜的赌场里,身手高超,导致赌场大出血。看场子的一定要收拾他。因此,戴笠取名杜威。杜见到了戴笠,请他表演。看完之后,我对戴笠的绝技赞不绝口,觉得他的头脑和手腕是如此灵活,不相上下。于是他当场发誓要对得起自己的兄弟。后来成为军事特务头子的戴笠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心腹。杜的发展得益于他与戴笠的特殊关系。
不过,杜本人也是“见多识广”的。在193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新闻文章,“子弹没有击中宋子文”。该报援引当时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的话说:“我从车站出来,离出口大约15英尺,突然有人从两边同时向我开枪我旁边的秘书腹部、臀部和手臂中弹。奇怪的是,我没有伤到头发。”很明显,这是杀鸡给猴看,而杜是在背后开枪。原因是不久前,杜与财政部有一笔交易,他为此支付了600万元。后来,他想把钱要回来,但宋子文给了他600万元的债券。然后是拍摄现场。发现真相后,宋子文迅速将公共债券兑换成现金。
确保你做了什么。
另一方面,他也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和慷慨的慈善家。抗战时期,杜收留并安置了大量流民,并通过弟子向后方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和市民。上海失陷后,蒋介石提出封锁长江的计划,以防止日本海军渡江。杜率先指示他的达达船务公司开几条船到河边沉。其他航运公司也通过击沉船只、封锁航道和延缓日本的进攻做出了回应。
1937年上海沦陷后,杜不惜重金购买中共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籍,刻上“杜赠”金字,赠送租界各大图书馆。与此同时,他拒绝赢得日本人的支持,搬到了香港。在香港,他利用黑帮关系从事情报、暗杀汉奸等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弟子在上海帮助军事间谍斩首卖国贼和伪上海市长傅筱庵。他的结拜兄弟故意投敌,被卫兵开枪打死。据说这也与杜有关。
1937年10月,应上海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潘汉年的要求,时任上海抗敌后援会主席的杜杜向陕北前线八路军战士捐赠了1000套从荷兰进口的防毒面具,以示对***的合作态度。1946年,苏北发生水灾,蒋介石命令行政院设法救济苏北难民,以稳定国民党统治区。杜毫不犹豫地接过了20亿救灾资金的任务。后来,杜和他的弟子们策划了轰动一时的“上海**”选举。大多数美女是上海受欢迎的歌手和舞蹈演员。结果大获成功,共捐款4亿法国法郎。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杜甫逃往香港。因为他不想去台湾省,也不想留在大陆。然而,据杜的长女说,杜病重后,国务院总理发来消息,要求他返回大陆。记得有一天,“两个***人”来到他家,准备回国的杜让《香港新闻》主编钱写封信回大陆。结果那天钱先生喝了一瓶半威士忌,给大陆和蒋介石都写了信,还醉醺醺地填错了信封。结果可想而知,蒋介石看到这一幕后非常生气,于是杜鹤成了“两个脑袋都不是人”。
和杜梦小冬合影。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国史研究室主任王朝光在评论对杜的评价时说:“杜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是从黑帮起家的,有“黑”或“恶”的一面,但他也支持抗日,他也有“白”或“正”的一面。历史评价要实事求是。如果是负的,那就是负的;如果是正的,那就是正的。对杜来说,虽然有‘正’的一面,但总的来说,‘恶’的一面更为突出,他并不是一个值得特别欣赏的人。”
家庭教育方式[/s2/]
杜在家里是个严厉的家长。他有五个妻子和十个孩子。沈月英,最年长的妻子,没有孩子。收养一个儿子叫杜。第二任妻子有三个儿子,杜、杜、杜维宁。第三任妻子孙培浩生了两个儿子,杜卫平和杜。第四任妻子姚玉兰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她给杜、杜、杜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第五任妻子孟晓东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去年,**《梅兰芳》上映时,章子怡饰演的孟晓东引起了各方面的评论。
杜喜欢被称为“杜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杜美如遇到了扮演杜月升的冯小刚。杜美如是这样评价他的:他的外表和行为都一样,但他不是。“我爸爸从来不戴墨镜。”。
在我的记忆中,我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严格要求他们学习,禁止他们接触烟草和赌博。他喜欢有天赋的孩子。他经常跟孩子说,自己小时候穷,没机会读书。他希望他们珍惜现在的阅读机会。他儿子杜有一次考试不及格,打了他两巴掌。杜美如外语考试不及格,他打了他十次。阿姨心疼杜美如,让她穿两条裤子挨打。结果杜下手更狠了,不让她打,她又打。“我父亲很严厉。当我们遇见他时,我们必须预约批准。见面时主要问读书的事,然后给了我50枚法国古币。”杜美如回忆道。
1951年夏,杜病重。当我处理我的财产时,我身上只有11万美元。遗产分配大致如下:每位妻子得1万美元,儿子得1万美元,未婚女儿得6000美元,已婚女儿得4000美元。在此之前,杜销毁了所有别人写给他的借条。他对子女说:“我不希望你们在我死后到处讨债。”
1951年8月16日下午,63岁的杜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杜美如回忆说:“父亲在青春洋溢的时候,对身边的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希望,但你们都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杜美如
杜死后,杜母子、等人都去了台湾。但是,除了姚玉兰和孟晓东,他们还是经常搬家,其他房间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联系。近年来,只有杜美如和杜维善偶尔公开露面。但是杜家的后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去黑社会,受过良好的教育,大部分都定居海外。
杜美如目前生活在约旦,开朗的性格仍然喜欢说上海话,父亲的口头禅“八卦”也被她继承了下来。约旦国王侯赛因家族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杜美如夫妇与侯赛因家族成为朋友。1979年,杜美如和他的妻子在约旦安曼开了第一家“中国餐馆”。现在他们在阿联酋开了一家分公司。杜美如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一个目前住在上海。近年来,杜美如经常回到中国,并多次表示要回到中国定居。杜美如的弟弟杜维善现居住在加拿大,并多次返回中国。他是著名的收藏家和古钱币专家。他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1800多枚古钱币。
杜和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作为旧上海的传奇人物,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一些年轻人的梦想。然而,梦总是和幻觉联系在一起。也许,就连杜的家人和后人,也从未真正走进过他。杜在很多现代人心目中留下的,只是《上海滩》之类的电视剧激发出来的想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