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上和女儿相恋的小说

古代皇上和女儿相恋的小说,第1张

古代皇上和女儿相恋的小说比较罕见,因为这并不符合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古代社会中,这种关系被视为不道德和不合法的。我可以为您推荐几本以古代为背景,皇上与女性角色之间情感纠葛的小说,但这些小说并没有明确描写皇上和他的女儿之间的恋情。

1 《大宫·雏菊曲》作者:秋姬

这是一部现实冷酷的后宫奋斗史,讲述了奴兮在后宫中的成长和斗争。虽然并没有明确描写皇上和女儿相恋的情节,但是小说中涉及到皇帝和后宫佳丽之间的权术斗争,以及亲情和爱情之间的纠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大宫·玉兰曲》作者:秋姬

这是《大宫·雏菊曲》的续篇。奴兮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垂帘太后,掌握着无上的权力。但她爱权力,但不贪慕权力,她追求的是权力背后的放纵与自由。在她与养子之间的情感纠葛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亲情和爱情的复杂性和无常性。

以上这两本小说虽然没有描写皇上和女儿相恋的情节,但是它们以古代为背景,展示了亲情和爱情的复杂性和权力的残酷性。这些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对情感描写细腻,值得一读。

现在很多穿越剧,一位现代女性突然机遇巧合成功穿越到古代成为了帝王的后妃,坐享荣华富贵和帝王之宠爱这样狗血的剧情深受玛丽苏女性们的喜爱,但是现实的残酷却让平民女子想要成为后妃的概率几乎为0。雷锋大侠就来为大家盘点那些古代皇帝选妃的方式。

方式1:诸侯、权臣之女

这是古代帝王们最常用的选妃方式,也是定国安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而且皇后常常由这种方式选出的妃子中产生。热播剧《后宫甄嬛传》中的华妃就是雍正时期的权臣年羹尧的亲妹妹(历史史实也是如此,并不是小说、影视剧杜撰)。

方式2:一般小官之女

汉代和晋朝的时候这种方式是最为常用的。皇帝会安排专门挑选后妃的团队,让一些小吏的女儿们给选妃团队挑选,样貌、才艺好的才能够被选中,但是必须花钱上下打点才行。如果是没有经济能力的普通老百姓,别说成为后妃了,就是这“海选”都入围不了。

方式3:藩国进贡、俘虏

藩国进贡妃子并不是冷门的方式,很多皇帝还非常喜欢异域风情的女子,例如明朝皇帝和官员以拥有高丽(现在的朝鲜)女子为荣,乾隆皇帝也有他最为喜爱的香妃。春秋战国以及三国魏晋、五代十国时期,战乱纷纷君王三五日便一换,自然后妃也时常被掠夺,成为新君主的嫔妃了。

方式4:民间选秀(也是唯一有机会让平民之女成为妃子的方式,但是)

唐宋明清时期,皇帝选秀制度已经逐渐完善了,皇帝也会从良家女子中挑选,此时平民女子就有机会沾受皇帝雨露了。但是存在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初选官,当地的初选官员们绝不会选择毫无油水的平民百姓家的女子进献给皇帝的。而且即使勉强幸运进宫了,也许就是个宫女、才人这种终生无法见到皇帝的怨妇了。

明朝作为汉人所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齐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建立之初,就总结了很多前朝的经验教训。而明朝皇帝的皇后一般多为民间女子,主要还是为了避免皇后的家族势力,会在得到权力以后,涉足朝政,干扰国家基本制度的执行。这是明朝开国皇帝为了避免外戚干政,所制定的许多政策当中,最明显的一条措施。

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训历历在目,朱元璋不可不防。

早在明朝之前,我国的很多其他封建王朝,就因为外戚干政出现了混乱,更有甚者,因为这个问题而造成亡国。比如在汉武帝之后的汉朝,就出现了多达十次左右的外戚干政现象。最严重的一次,直接让汉朝的传承出现变相的中断。

而为了平息,那一次王莽篡权带来的全国性动荡,汉朝为此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不仅国都长安被毁坏严重,不得不迁都到洛阳,因为战乱而导致的大量群众死亡,以及综合国力的倒退。而东汉在末年,又陷入了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东汉王朝分崩离析。

外戚干政的原因:利用裙带关系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其实外戚干政的原因也很简单,主要都是因为当朝皇帝年龄太小,由太后代为掌权。但太后作为女性,在古代见识相对有限,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其家族内的父兄。而其父兄在掌权时期,很容易利用裙带关系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进而,使太后家族势力在朝堂内进一步做大,直到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转变成直接影响朝政,甚至是肆意决定皇帝命运的庞大势力。

可以说太后家族势力的庞大,以及对其权力的不控制,是导致外戚干政的主要原因。而如果太后出身的家族,原本就是王朝当中的勋贵阶层,那么会让这个问题发展得更加严重。

外戚干政的解决之道也很简单:从出身便开始控制。

而出身于底层的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自然也会思考这个问题。朱元璋认为,除了需要严格控制太监对权力的掌控,对于皇后出身,也必须纳入严格的规范制度当中。史书中这样记载:

“凡天子及亲王、後、妃、宫人等,必须选择良家子女,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恐有奸计”。

所以,在明朝276年的国祚中,除了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是明朝初年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之外,其他的皇后皆为民间女子。她们成为皇后以后,家人虽然会获得官职,但多为有名无实的虚职,对于朝堂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算是完美地执行了朱元璋的祖训,也让明朝从根子上断绝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结语:

历数我国封建王朝对于外戚干政的事情,也只有明朝做的最为干净彻底,也顺带让清朝学到了此中的好处,继承了明朝的这项制度。让明朝和清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没有外戚干政的朝代。

也可以看出,朱元璋这个早年沉浸于底层生活的开国皇帝,对于这个制度的设立,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很多人都听说过“中非”,是位于非洲大陆中部的内陆国家,1960年8月13日宣告独立,成立中非共和国,6年后让·贝德尔·博卡萨发动政变,成为了中非的总统,后又自授“元帅”军衔,自诩是“中非的拿破仑”。

1968年,47岁的博卡萨受邀到了中国台湾省,在台湾省的酒店中邂逅了一位中国女孩林碧春,博卡萨对18岁的林碧春一见钟情,并邀请了林碧春去中非游玩。

林碧春清楚博卡萨的身份,也想象过自己嫁给博卡萨后的生活,林碧春心怀顾虑,也心有向往。她的家庭条件有些贫困,因此林碧春早早辍学出来工作了,当了酒店的服务员,原本林碧春认为自己的人生也就这样了,但她却“有幸”被一位总统看上了。

博卡萨回国后向中国台湾省发送了邀请函,正式邀请林碧春**以私人的身份前去访问,这其中的意味已经不言而喻,林碧春考虑到自己即将成为“皇后”,于是欣然前往。

林碧春和博卡萨在中非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婚后也度过了一段恩爱的时光,博卡萨出手阔绰,十分豪气的为林碧春建造了宫殿,林碧春的生活也是十分奢侈,后来给博卡萨生下了两个女儿。

1976年12月博卡萨正式登基称帝,宣布:中非共和国改名为中非帝国,自己改称为“博卡萨一世”。为此,博卡萨也是不惜倾尽国库,为自己置备了行皇帝加冕所需的各种器物。

其皇冠、权杖和戒指,就一共使用了13000颗钻石,总重达2000克拉,其中最大的一颗钻石重13832克拉,为了雕琢这颗最大的钻石,著名的钻石琢匠德里安一共耗费了315个小时。

中非帝国还向100多个国家的元首及4000名世界名人发送了邀请,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加冕仪式,不过并没有一位国家或政府首脑出席。

林碧春刚认识博卡萨的时候并不清楚他的本性,由于博卡萨在中国台湾省时表现得非常绅士,林碧春还有过“王子爱上了灰姑娘”的美好感觉,但博卡萨其实是位有名的暴君,他会饲养一些猛兽,贵宾接待室旁便是一间刑讯室。

1977年是国际儿童年,“大赦国际”公布了博卡萨屠杀儿童的报告,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博卡萨的皇帝加冕仪式举办后,公共企业的职工几个月都领不到工资,大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也都停发了,中非国内更是一阵骚乱。

另外博卡萨的一生还结了13次婚,林碧春是博卡萨的第9位妻子,林碧春生下女儿后,博卡萨又爱上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子,林碧春逐渐被冷落,最后就像是被打入了“冷宫”。

后来有一天林碧春难得有机会与博卡萨面对面说话,趁博卡萨心情好,并提出要回国探望自己的母亲,获得博卡萨的同意后,林碧春很快就离开了,此后再也没有回到中非。

1987年,代表中非人民意志的中非刑事法院根据国家刑法的规定,宣判博卡萨死刑,次年2月,博卡萨改判为终身苦役;1993年博卡萨获释后去了法律,3年后,75岁的博卡萨在法国病逝。

林碧春自逃离中非飞回台湾省后,便隐姓埋名过了自己的新生活,也没有去管自己的两个女儿,如今52年过去,林碧春已年到晚年,据说依然是单身,不过林碧春因为当年离开得早,并没有受博卡萨倒台的影响,生活上还是过得很安稳。

过上奢侈的生活是许多人所向往,林碧春选择远嫁中非,也可以被理解,而后林碧春又及时离开,因而没有受到中非政治的波及,也算是及时止损。

只是老百姓的传说而已。

资料一:正史记载的乾隆女儿

皇长女(1728~1729),雍正六年十月生,雍正七年十二月殇。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二女(1731),雍正九年四月生,当年十二月殇。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母纯贵妃苏佳氏。

皇五女(1753~1755),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生,乾隆二十年四月二十二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皇六女(1755~1758),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生,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殇。母忻嫔戴佳氏。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八女(1757~1767),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生,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殇, 葬于端慧皇太子园寝。母忻嫔戴佳氏。

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生,母敦妃汪氏。

养女和硕和婉公主(1734~1760),雍正十二年(1734)六月二十四日生,父为和亲王弘昼,母为福晋乌札库氏。

资料二:公主坟的传说

北京有个著名的地方叫公主坟自从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映播后,人们对京西公主坟内埋葬的公主是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乾隆义女,有的说是金泰之妻,有的说是奇女孔四贞等。其实公主坟内的公主是谁,早在1965年修地铁时,文物部门就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谜底早已揭开在复兴门外,复兴路和西三环路交界处的街心花园,因过去曾葬有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满族称为格格)而得名公主坟,两位公主分别葬东西两边,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她为嘉庆第三女,为和裕皇贵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她于嘉庆六年(1801年)十一月,下嫁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卒,年三十一岁。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四女,为孝淑睿皇后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她于嘉庆七年(1802年)下嫁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因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莹,故北京郊区有很多公主坟,有的地方现仍叫公主坟。因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是同年而亡,仅隔二个月,所以埋葬在一处。公主坟的墓地原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四周及里面广植古松、古柏和国槐、银杏等树木,显得古色古香。地宫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双墓均为夫妻合葬墓,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及珠宝、丝绸等物。

至于传说最多的公主坟埋葬的是降清明将孔有德之女孔四贞。是因明将孔有德降清后屡立战功(注:清朝对明朝降将采取利用政策,如范文程、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等),如取南京、攻江阴、征战贵州、广西等,顺治六年被封为“定南王”。在顺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被明将李定国围困,受伤后自杀身亡。顺治母亲孝庄皇后收养其女孔四贞为义女,并封为和硕公主,成为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她武艺高强,经历富有传奇色彩。因此就以讹传讹地流传开了。

公主坟的传说

清代,离玉渊潭西边不远,有一座大坟头,人们都叫它公主坟。究竟是哪一位公主的坟呢?

相传,乾隆派人拆明陵给自己修陵寝,刘墉奏本,参皇上一个挖坟掘墓之罪,乾隆无法抵赖,只得准奏,自己定了个发配江南。说是发配,实际上是一不穿罪衣,二不戴刑枷,只是换上便衣小帽步行罢了。刘墉、和坤一路跟着。

这是乾隆第一次步行到民间,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一路上指指划划、问这问那,不知不觉日头落山了,乾隆感到又累又饿。他们走进一个小村庄,来到一户门前,和坤前去扣门,开门的是个老头儿。老人看他们模样不象是恶人,就把他们让进屋里,叫女儿为三位客人准备饭。老头的女儿只有十四、五岁,穿的虽然破旧,但干净利索,显得十分可爱。不大工夫,女孩端上几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和一大海碗白薯。三个人饿急了,吃的还真香。

第二天,他们一出门,看见小姑娘比昨天晚上显得更清秀了。乾隆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就对老人说:“老人家,你要乐意,就让您的女儿给我做干闺女吧!”老人一听很高兴,就让女儿过来拜见了干老子。乾隆掏出一锭银子对老人说:“拿去给孩子做几件衣裳吧,”又从怀中掏出一块手帕,递给姑娘,“孩儿如遇急难,可拿它到京城找我,只要一打听皇……”,这时刘墉哼了一声,接着说:“打听皇家大院!” 乾隆忙改口:“对!对!皇家大院。”

几年后,赶上连年闹灾荒。父女俩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到京城来找姑娘的干老子。父女俩千辛万苦来到京城,找遍北京城里的黄家大院,就是没找到干老子的家。父女俩直埋怨自己当初太粗心,没问清干老子姓啥名谁,住在哪条街。爷俩在京城无亲无故,无钱无粮无处住。没法子,只得白天沿街要饭,晚上缩在墙根或破庙里过夜。老人年岁大了,熬不过这苦日子,得了重病,姑娘愁得只是哭,没办法。

这天清早,姑娘急的实在无奈,来到护城河边,想寻短见。可想起身染重病的爹爹,犹豫了,生,生不得,死,死不得,只好一个人在河边痛哭。说来也巧,这时刘墉正好出来遛弯儿,听见这哭声悲切,便寻声而来。姑娘见有人来,连忙止住哭声。抬头一瞅,不觉怔住了:这人不就是随干爹一起到我家的那位先生吗?这可有救了。连忙上前双膝一跪。这一跪倒把刘墉弄糊涂了。他仔细一看,认出来了,噢,是皇上的干闺女!于是,他问明原因,就把老人和姑娘接到了府中。到了府上,爷俩才知道,干老子原来就是乾隆皇上,接他们的先生是丞相刘墉,“皇家大院”指的是皇官。爷俩先惊,后怕,心想:平民百姓,怎敢和皇上攀亲呢?

第二天一早儿,刘墉带着父女俩进宫去见乾隆。再说乾隆回宫后,早把干闺女的事忘了,如今一提才想起来,可他怕别人知道这件事笑话皇上和乡下佬攀亲,想赖亲。可父女俩手中有自己的黄手帕,又有刘墉作证,怎么赖得掉?没辙,只好把二人宣进宫来,找了个住处。没成想皇宫里虽然不愁吃、不愁穿,可繁文褥节多得要命,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待卫太监都是势利眼,老人家可受不了。本来就是病歪歪的身子,再加连惊带吓,没多少日子就死了。咽气之前,嘱咐女儿把他的尸骨葬在家乡。

打这儿以后,就剩下姑娘一个人孤孤怜伶地呆在宫里,每日思念爹爹,想着老人的临终嘱咐,常常泪流满面。姑娘有话无处说,不仅把眼泪往肚子里咽,还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皇妃、公主见她长得漂亮,很嫉妒她,常常冷言冷语地挖苦她;王爷、太子、王孙们见她长得端在秀丽,与福晋**大不一样,都对她不怀好意,总想欺侮她;太监、丫环 们也因她出身贫贱,又给不起赏钱,看不起她,时不时地也指桑骂槐地数落她一通。俗话说:宁喝舒心的粥,不吃皱眉的饭。姑娘整天眼泪泡着心,日久天长,就憋出病来了。没多少日子,姑娘就病得不行了,几天水米没沾牙,昏昏沉沉的。宫娥这才害了怕,回禀了皇上。乾隆无奈,只好来看她,可姑娘已经病得不行了。第二天,姑娘就死了。宫女禀报了乾隆,说姑娘临死前要求皇上把她和她爹爹的尸骨葬到家乡去。乾隆说:“埋了算了!”

这时,正好刘墉进宫,听到这话心里很不高兴,抢上一步,拱手道:“启禀万岁,臣有一事不明。”乾隆一听,就像当头挨了一棒,他就怕听到刘墉这句话,他一句“一事不明”,曾经参过皇上和多少大臣。这回不知又该谁倒霉了。乾隆赶紧朝着刘墉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意思是说:咱们待会儿再说。刘墉装没看见,接着说:“这位公主虽说不是万岁亲生,可却是您自己认的干女儿啊!并且留有信物,就这么草草葬了,万岁脸上可不光彩呀!”乾隆心想:“越怕你你越来,好晦气呀!”有刘墉这儿盯着呢,乾隆只好传旨,按公主的葬礼,把姑娘葬在了翠微路这地方。

人们都管这座坟叫公主坟。年长日久,周围长满了杂草。直到解放前,这座孤坟还孤单单地立在那里,就像姑娘生前在皇宫里一样凄凉、冷清。

  《宫》:尹恩惠、朱智勋、金正勋主演的。

  因皇帝病情越来越严重,皇太子李信答应太后会尽快和早已订下婚约的女孩子结婚,而此时的皇太子信还只是一名高中生。他明白身为皇太子,这个特殊的身份自己不会有选择个人喜好的权利。信在认可婚事之前,曾经秘密交往了一个女朋友闵孝琳,但孝琳拒绝了信的求婚,事到如今这反而让信感到庆幸,因为他明白一旦嫁入宫中,将不再会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会变成失去自我的人偶,与其让自己所爱的人遭遇那样的境况,还不如随便找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女孩子,更能让他感到安心。 正当申彩静家境陷入困境时,意外地接到来自皇家的信函,此时她的家人才明白之前爷爷一直在吹牛同皇家有婚约一事竟然是真的。天上掉下来的这个“大馅饼”让彩静一家人欢呼雀跃,但还是高中生的彩静却严词拒绝了这门突然到来的包办婚姻。最终,身为长女的责任感和家庭的困境让她无奈接受了这门婚事。 14年前孝列皇太子因车祸而丧生,他的儿子李律受母亲之命,回到皇宫争夺原本属于自己的王位。随着这位同样有着皇位继承权的律的归来,原本平静的皇宫里掀起了波澜。包括太后、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单纯的律对权利和皇位不会有任何野心,对他的到访热情有加,但皇后却早已看穿了律母亲的居心,自己丈夫和儿子的地位已经受到了威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7556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