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策划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

精心策划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第1张

精心策划

正在这时,施恩的父亲,牢城营的老管营出来了,武松一见马上施礼管营相公你好。老管营就说,这位义士,有幸我儿子能认识你这样的好朋友,你跟着老汉到后堂来,咱们慢慢的叙谈,这是用了一个稳军计,把武松稳住了。拉到后堂一看,人家酒饭都已经准备好了,老管营亲自给武松满酒跟五叔商量,说我儿子能认识你这样的英雄三生有幸,不如现场就义结金兰,咱们喝两杯酒磕个头,你跟我儿子就成生死兄弟吧!你看这个老管营确实是有江湖经验,遇高人不可交臂失职,让他跟自己儿子先有感情的纽带,有感情认同了将来报仇的事就好说了。所以当场的就磕了头,拜了把兄弟。这三个人就说了很多话,喝了很多酒。把武松送走以后,父子二人就商量。说这个蒋门神武艺高强。背景深厚。如果武松要由我们报仇的话,需要有充分的准备。今天你看他喝了这么多酒,明天肯定头昏脑涨,还有宿醉,所以等他醒一醒酒,等他恢复恢复,我们再让他去跟蒋门神较量。

整个的过程当中,施恩父子都特别的谨慎,这种谨慎体现了一种怕的心里,这个门神确实太厉害了。武松心里就有点不高兴了,你瞧不起我呀?你们怕蒋门神是因为你们没本事。我武松还能怕他蒋门神,我们从斗杀西门庆开始就能看到武松身上有一个特殊的优点。你别看他武艺高强,但是他不盲目自信。武松做事就胆大心细,整个的流程方案都安排的特别到位,这一点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在醉打蒋门神的过程当中,武松使用了三个基本策略,那都是可圈可点的。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策略叫做事前精心布局,用力用势做好亮点管理。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一个场景,大早晨施恩就收拾东西,牵两匹马来跟武松商量,说哥哥你骑马,咱们去跟蒋门神决战。武松说我一不病二不瘸,骑什么马。咱就走着去就行。接着,武松给师恩提了一个要求,说要打蒋门神提前你得安排一件事,什么事了?武松就说,从咱们这个牢城营去快活林,这一路上肯定有很多酒肆,每过一个酒家,你就带着我去喝三碗酒。施恩说哥哥。这可能不行,这一路上有十几家酒店,一家喝三碗酒,喝三十多碗,这喝醉了以后怎么去打蒋门神?武松噗嗤一笑,说出一段话来。《水浒传》原著是这么说的: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若不是酒醉后了胆大,景阳冈上,如何打着大虎。

说完这段话之后,武松点点头,接着说: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各位注意这六个字,武松打蒋门神基本的策略就在这六个字上了。首先要有力,其次要有势。我们经常形容说这个人有势力。力和势是两回事。什么叫有力呢?喝完酒以后,血循环加快了,整个人就变得特别勇猛。尤其是喝完酒之后呢?据说人的痛感神经下降了,这个好理解。那为什么喝醉了酒他还有势呢?这个不好理解。我们给大家解释解释什么是势?所谓的势,就是形象场面气势,有了形象场面气势影响了大家,你做事情就会比较顺畅。我们每个人做事情的时候,大家都要学会注意形象,注意场面,要学会造势。光有资源是不够的,必须要会造势。我们做一点总结。

用力可以影响一个人,用势可以影响一群人,有形的东西它不如无形的东西力量大。

武松要打蒋门神,他确实可以三下两下把蒋门神打趴下,可是快活岭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人。如何能在短时间之内获得大家的支持认可关注?这个武松是想过的,想的结果是什么?武松决定醉打蒋门神。打蒋门神妙就妙在这个醉字上面。

醉打有三个好处:第一个好处,可以行为夸张,可以场面与众不同。那第二个好处,可以吸引眼球。大家会很震惊,我的天哪,这个醉汉都能把蒋门神打趴下,街头巷尾,人人奔走相告,这口碑就形成了,在传播点就有了。那第三个好处,醉打蒋门神给大家造成一个震撼性结果。喝醉了酒都能把这个蒋门神打趴下,这英雄要是清醒的专门的准备准备,这直接能把门神打趴下,就不是蒋门神了。所以做事情呢?要抓亮点,要注意形象,注意传播。武功这个亮点管理做的特别的好。包装一个最大的环境,最大的场面,形成轰动效应。施恩说,哥哥行吧!你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于是,施恩就安排了一个仆人担了一个酒担子,一头是酒一头是菜,跟着武松就奔着快活林就去了。这里面还有个细节。老管营相公悄悄地安排了二十个精壮的大汉,慢慢的随着武松。老管营很有心机啊,万一打败了怎么办得准备帮手?可是武松的大英雄不愿有人跟着,所以悄悄的跟慢慢的走。这叫风险防范,必须前面有一手后面留一手。做事情,至少要有两个方案。

蒋门神善用枪棒,江湖传闻三年未逢敌手,其武功之高可见一斑。而武松景阳冈上徒手打虎更是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好汉。当下两位高手要在快活林一决雌雄。高手过招自然要百倍认真容不得半点马虎。但是,武松的举动却一反常态。从孟州到快活林的路上,沿途的十多家酒馆,武松走一路喝一路,数十碗烈酒下肚,武松顿时有了几分醉意。当年,在景阳冈上,他便是借着酒劲制服了斑斓猛虎。如今,快活林前武松再次醉酒,那么这回看似心不在焉,实则外松内紧的武松,准备用怎样的策略来对付不可一世的蒋门神?在这一过程中,武松又是如何将他坚定的信念发挥到极致呢?

各位注意,武松出门的时候还有一个细节,她穿了一个土布的衫子,穿了一双麻鞋,下面带着护膝。他为啥要带护膝?真的要以命相搏的时候这关键部位要防护住,而且膝盖加护膝能增加战斗力。最重要的是武松找了一个膏药,把自己脸的那个金印给贴上了。宋代有个规矩,流放的犯人脸上都要有个金印。从宋江到武松只要流放过都会有金印,这叫刺配。你看林冲也是刺配沧州。武松找个膏药专门把这金印贴上了。那你说是武松爱美吗?其实不是。为什么要贴这个膏药?武松是怕到了快活林,引起蒋门神的警觉,看怎么有个牢城营的配角呀?这是不是施恩的卧底和奸细?一旦蒋门神有了警觉,就达不到突然袭击的效果了,所以你就能体会到武松做事情的惊细。

打发走了仆人打发走了施恩,这武松的不醉装醉,本来有五六分醉,偏偏装的十几分醉,前颠后倒左摇右晃就朝着快活林去了。接下来精彩的场景,那就是醉打蒋门神。在醉打蒋门神当中,武松使用了第二个策略,叫做乘乱取胜速战速决,做好热点管理。做事情有很多环节,最热的那个点,你只要把住了,就可以。武松从树林里面出来,抬头看快活林旁边的一棵大树下有一个长长的交椅,少面横躺着一个彪形大汉,目测身高有九尺开外,那接近两米了。肩宽背厚膀大腰圆一巴掌宽的护心毛,手里拿着个苍蝇拍,似睡非睡呼呼喘着粗气,在哪里躺着,这一看可能是蒋门神。再回头看,快活林里边人来人往,正常的生意还在进行,武松不动手,先看形势,他观察快活林里边是什么形式,什么场面。有几个伙计在前台忙碌,有跑堂在迎接客人,柜上有一个漂亮的妇人正在收钱。武松大概算了算,跑堂的伙计有五个人柜上那个妇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后厨有多少人暂时不知道,心理有把握了,看完形式之后,武松晃悠悠地就走进了快活林酒店。武松的思路就是,自己人单势孤一个人,对方的有多少人手还不知道呢!肯定蒋门神还有徒弟都是练家子。

在武松进了快活林以后,首先要求尝酒。武松在座位上一坐,翻着一双醉眼,直勾勾的盯着柜台上这个美女,不错眼珠的看着。大家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场景,大英雄武松不好女色,拒绝潘金莲的勾引,那也是个真性情真汉子。不过武松的人生当中有两次主动的调戏别人的经历。第一次是十字坡的卖酒的孙二娘,第二次是快活岭里面卖酒的这个妇人,这都是武松的策略。武松拿眼直勾勾的看着妇人,看着这女子有点不好意思,把眼睛转到别处,武松这才发话说:店小二在哪里,给我上两角酒来,我先尝一尝。店小二就上了两角酒。武松喝了一口说,呸,这破酒。给我换好的来我便饶了你,否则砸了你这个店。这明显找茬,没等店小二生气,老板娘就生气了。这哪里来的醉汉在这里讨野火?店小二息事宁人,低声地跟着老板娘就说。这儿一个喝醉酒的痴汉不要理他,武松把眼睛一瞪说,你们在说?店小二说不不不,大哥没说你,我们在闲聊,你喝你的。武松把着酒拿手点那老板娘说,来,让这女子过来陪大爷喝两杯。这老板娘真的急了,蒋门神的老婆那也是大脾气的人了,哪受过这个欺负!嗷的一声就蹦起来了,说你这醉汉哪里来的在这撒野。说着话,从柜子里面就出不来了。武松一看,火候到了,谁生气收拾谁。武松把酒杯往地上一泼,腾就站起来,把小褂一轮,大步一迈就抢了过去,这妇人在柜台里面还没出来,武松左手揪住他把腰往上一楼,右手抓住她的发髻,这么一瞬,头朝下,打个妇人就举起了。二话不说,腾的一下就塞在了酒缸里面。那边那几个伙计一看,老板娘被飞到酒缸里了,四五个伙计就冲上来了。

《水浒传》原著写:武松一手一个将两个伙计塞到了酒缸里面,这边一拳打翻一个,那边一脚踢飞一个,一招一个。所以大家看那个水浒传写武松。尤其是徒手格斗,有一个特殊的特点,就是那个场面都不大,那个动作都很快,不像我们看武打片,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两个大英雄光在这较劲较半天,你来我往打半天,都没接上手。真正的绝招是一招制敌叫绝招,咱俩练半天谁都没受伤,那叫舞蹈。所以还是提醒大家,武术和舞蹈还是有区别的。

武松是个格斗高手,见机下手,张手就来,四招拿下四个伙计。店面上第五个是比较机灵的,转身就往外跑,武松没追,怎么想的?《水浒传》原著是这么写的: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武松决定打蒋门神不能关起门来打,我得在大路上打,让大家都看着。

在水浒传中,武松可以说是施耐庵刻画的形象最为立体的人物之一。如果说替兄报仇,体现了武松的义薄云天,那么醉打蒋门神的过程就可以说是武松智慧与策略的最好体现。在与蒋门神的正面交手中,武松并没有盲目出招,而是敏锐的捕捉到了蒋门神的弱点,并通过敌人的弱点迅速建立起优势。看似不可一世的蒋门神,他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弱点,在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后,武松又将如何处置这个称霸一方的恶霸呢?

请看下篇:醉打蒋门神

未完待续……

酒旗,亦称酒望、酒帘、青旗、锦旆等,是我国古代酒店悬挂于路边用与招揽生意的锦旗。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广告形式,酒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韩非子》记载:“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帜”就是酒旗,后世人称:“酒市有旗,始见于些。”自唐代以后,酒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十分普通的市招,而且五花八门,异彩纷呈。酒旗在古时的作用,一般来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招牌、灯箱或霓虹灯之类。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号,或悬于店铺之上,或挂在屋顶房前,或干脆另立一根望杆,扯上酒旗,让其随风飘展,以达到招徕顾客的目的。

《晋书·天文志上》:“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飨饮食。五星守酒旗,天下大哺。” 酒旗三星,在柳北,轩辕右上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字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八颗星。

唐 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诗:“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宋 周邦彦《蓦山溪》词:“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 清 唐孙华《春日漫成》诗:“平桥浅水通村笠,草市斜阳颭酒旗。”

自唐代以后,酒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十分普通的市招,而且五花八门,异彩纷呈。这从自唐代始的不少诗歌作品中便可窥斑见豹,如:“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君不见菊潭之水饮可仙,酒旗五星空在天”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有一面“孙羊正店”的酒招。

酒旗在古时的作用,一般来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招牌、灯箱或霓虹灯之类。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号,或悬于店铺之上,或挂在屋顶房前,或干脆另立一根望杆,扯上酒旗,让其随风飘展,以达到招徕顾客的目的。有的店家还在酒旗上注有经营方式或售卖数量等内容,以便让客人一目了然。如:《歧路灯》上开封祥符三月三吹台会上的那面“飞在半天里”的“酒帘儿”写着“现沽不赊”;《水浒传》里武松打虎前所进店家的招旗写着“三碗不过冈”;而孟州蒋门神“河阳风月”的招旗可谓是家喻户晓,那两把销金旗上的“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即使与现代广告语相比,也毫不逊色。

酒旗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酒旗的升降是店家有酒或无酒、营业或不营业的标志。早晨起来,开始营业,有酒可卖,便高悬酒旗;若无酒可售,就收下酒旗。《东京梦华录》里说:“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这“望子”就是酒旗。

《红楼梦》第十七回:“此处都好,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做一个来。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不必华丽,用竹竿挑在树梢头。”

“酒望子”,又叫酒帘或酒旗。酒店悬挂的标识,大抵都是黑色或黑白相间,故常有“青旗”“青帘”之名。大凡读唐诗,也经常能见到“青旗沽酒”、“斜日青帘”这类说法。

注:宋人洪迈《容斋随笔》有“酒肆旗望”条,考说酤酒悬帜,谓是《韩非子》中就有记载,但同时也认为见咏于诗,而多咏于诗却始自唐人。至于酒店以草帚为标识,《水浒传》中写到的大抵是村醪之家,所以前代《水浒传》评家有批语云:“酒定粗恶矣,不然,何故是个草帚?”洪迈《容斋随笔》中也说:“村居或挂瓶瓢,标帚杆。”但事实上村醪之家也未必悬帚为识,也有挂酒旗的。

百回本《水浒传》中写到五台山的“傍村小酒店”和孟州东门外的“卖村醪小酒店”时,都用诗词作增饰描写,“画酒仙”是在墙上涂饰酒店标识,“酒仙”当即“醉仙”。

元人杨显之《酷寒亭》杂剧第三折描写一位“从良”奴隶张保开店卖酒,所唱曲文中有“他将那醉仙高挂,酒器张罗;我则是茅庵草舍,瓦瓮瓷钵”之言,所谓“醉仙高挂”,当指画有醉仙形象形字酒旗。剧中描写张保开的是小酒店,只是“曲律竿头悬草椁”,这“草椁”也是草帚一类。另一本元杂剧《李逵负荆》中写到杏花庄老汉王林“开着一个小酒务儿”,王林上场诗中同样有“曲律竿头悬草椁”句。

画有醉仙的酒旗,一般见于大酒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明文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此处所说“醉仙锦旆”是指旗帜上绣有醉仙图像,与“花头画竿”相配,正是高等酒楼的标识物。

武松与孙二娘的邂逅将其制服既是正当防卫又是疾恶如仇,二者并不矛盾。武松早就对孙二娘卖人肉包子的恶行有所耳闻,既然路过孟州道十字坡了那就干脆直接把孙二娘制服。武松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他的骨子里就流淌着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基因,因此他绝不会任由孙二娘作恶而坐视不管。

武松先是故意以言语挑逗观察孙二娘的反应,两人都是老江湖但显然武松的江湖经验和阅历更胜一筹。从一进门看到孙二娘的穿着后武松就断定这个女人并非良家女子。

我们来看孙二娘的穿着: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封建年代里谁家的正常妇女会像孙二娘那样穿着?武松一看到孙二娘这种打扮心里就有数并提高警觉了。武松用言语挑逗孙二娘实际上是非常普通的江湖套路,孙二娘的反应并不像普通女子那样感到愤怒或者是羞涩而是嘻嘻哈哈全然不当回事,一看就是老江湖了。

为了让孙二娘现出原形,武松要求孙二娘拿出好酒来。孙二娘在舀酒的时候趁机放上了蒙汗药然后给武松端了上来。武松又让孙二娘去切肉然后趁孙二娘转身离开的时候迅速将酒倒在偏僻之处。

孙二娘当然是不会去切肉的,她计算着药力将要生效的时候走回来一边指着武松和两个解差,一边说倒了、倒了。两个解差喝了蒙汗药酒直接晕过去了,武松则将计就计也假装晕了过去。

这时候孙二娘原形毕露,她先是把武松的银子收了然后让两个伙计把武松抬进里屋剁成肉馅,没想到两个伙计竟然抬不动武松。孙二娘一看两个大老爷们这么没用于是亲自动手,光着膀子轻轻一提就把武松提起来了。

孙二娘万万没想到武松是清醒的,武松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将其制服。武松的出现让孙二娘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好汉,两人不打不相识最后还成了生死之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2500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