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个快意恩仇的人,为啥只对宋江薄情寡义?

武松是个快意恩仇的人,为啥只对宋江薄情寡义?,第1张

武松是个老江湖,一对铁拳,一杆哨棒,闯过数不清的大风大浪,不管是张青孙二娘还是及时雨宋江,都骗不了他。母夜叉孙二娘的把戏被武松一眼看穿,宋江忽悠得了武松一时,却忽悠不了武松一世。

武松做人,讲究君子绝交不出恶声,所以直到最后,他对宋江表现出来的也只是疏离淡漠,而没有仇恨的意思。那么武松和宋江是怎么从义结金兰到形同陌路的呢?咱们还是回顾一下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的三个故事吧。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朋友不是用来出卖和利用的,否则必将变成孤家寡人。一向快意恩仇的武松之所以对宋江薄情寡义,是因为宋江所做的三件事,已经伤透了武松的心——道不同者不相与谋,没有拔刀相向已经算是客气了!

武松很骄傲,这位“天神”一般的英雄,是瞧不起凡夫俗子的,小旋风柴进虽然财大气粗,但是武松并不太给他面子。因为招待不周而痛打柴进庄客,实际是打狗欺主: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奴才怠慢武松,是柴进这个主子有眼无珠——宋江一眼就看出了武松的英雄本色,极尽拉拢之能事,而柴进养了武松一年,却越来越冷淡,只是把他当作了一个普通的寄食者。

“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武松后来根本就不理柴进,就是大冬天发疟疾,在屋檐下用铁锹装炭火取暖那段经历,让人心生凄凉之意。

话题回到武松和宋江身上来:刚一见面的时候,武松和宋江的关系是惺惺相惜的,宋江折节下士,武松也满心欢喜:“没想到在落难之际,结交了这样一个好大哥,这辈子也算没白活了!”但是宋江对武松,则是抱着利用的私心的,就像他后来用八十两银子收买李逵一样,以为武松已经成了唯马首是瞻的小跟班。

但是武松与李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为了十两银子赌资,李逵跟一帮泼皮混混大打出手,可见也是个爱钱如命的货色。武松从来不赌钱,也不爱钱,打虎所得一千贯赏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分给了众猎户,杀死飞天蜈蚣王道人,得到二三百两一大包金银,连头都不抬就送给了落难女子:“你自将(拿)去养生。快走!快走!”

武松虽然身躯凛凛相貌堂堂语话轩昂心雄胆大骨健筋强,但是一双眼光射寒星,是从来不揉沙子的。在血溅鸳鸯楼之后,再次审视宋江的言行,就发现自己好像错了:原来宋江结交自己,只是为了利用!

读者诸君都知道,宋江跟梁山的关系极好,对晁盖好像还有救命之恩,要是写一封信把自己的结义兄弟也送上去,怎么也得坐在赤发鬼刘唐上首。

武松要去投奔素未谋面的二龙山鲁智深,宋江却只字不提他与梁山的关系——或者是对武松有所防范而不肯泄露自己的海底,或者是要利用武松来达到其他目的。

在分手之前,宋江终于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结果“武行者听了。酒店上饮了数杯,还了酒钱。”分手之时宋江还絮絮叨叨叮嘱,武松一言不发拜了四拜,“者自投西去了”。

以武松的老江湖经验,自然一眼看穿了宋江这是狡兔三窟,而且斩杀了两个朝廷命官(张都监和张团练)之后,武松已经知道自己此生再也不可能回归朝廷体制。武松更不可能去算计花和尚鲁智深和青面兽杨志——还没入伙,就谋着挖人家的墙角,这种事情武二郎做不来也不屑于做。

所以后来宋江在江州闹得鸡飞狗跳,梁山几乎倾巢出动去劫法场,二龙山却按兵不动——以两个前朝廷军官和一个都头为三大头领的二龙山,要是闭目塞听不知道江州已经闹翻了天,那他们早就被朝廷剿灭了。二龙山既不出兵援手,事后也不慰问道贺,摆明了是不想与梁山产生瓜葛——青面兽杨志更是提起梁山就火大。

迫于朝廷军事压力,二龙山全伙加入梁山,鲁智深武松杨志分别坐了第十三十四十七把交椅,杨志跟宋江越走越近(可以理解,因为杨志也想招安),但是鲁智深武松却始终不离不弃共进退,于是就发生了与宋江正面冲突的第二件事——招安之争。

在招安问题上,宋江猴急,李逵暴怒,武松和鲁智深则是摆事实讲道理,驳得宋江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但是与李逵的撒泼打滚不同,武松鲁智深虽然坚定而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却有理有据,声音也不高,而且他们的观点也得到了绝大多数梁山好汉的认同。

从重阳节菊花大会开始,武松跟鲁智深的关系更加密切,在战场上更是生死与共——这时候除了鲁智深,武松已经不大敢把后背托付给任何人,尤其是不相信宋江会把大家带上光明前途。于是就发生了第三件事——武松拒绝进京受封。

武松虽然断了一条左臂,但真要打起来,还能虐李逵如狗。武松之所以心灰意冷,是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跟宋江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只是淡淡地告诉宋江:“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须知当时同样聪明的浪子燕青,也看出了前途险恶,苦口婆心地劝谏卢俊义急流勇退。但是武松并不劝阻宋江邀功请赏,因为他知道宋江已经官迷心窍,说啥都没用了,所以放任宋江自生自灭——如果武松还在宋江身边“养老”,一杯毒酒又怎么能要了那黑矮子的性命?

武松虽然已经跟宋江渐行渐远,但或许他心中还尚存一丝希望:如果宋江提出把我带在身边,照料我这个“伤残人士”,那么我也有义务有能力保护他周全。但是官升脾气长的宋江已经不像原来那样目光敏锐,直接抛弃了武松,冷冷地说出了四个字就扬长而去:“任从你心!”

看着背着双手,像鸭子一样跩着离去的宋江,武松眼角露出一丝嘲弄的苦笑:此刻就是永别,江湖路远,后会无期……

众所周知,武松和宋江是结拜兄弟,但这并不就说明,宋江和武松之间的友情就坚不可摧了。甚至严格意义上说,武松都不算宋江的嫡系。武松反而和鲁智深等三山系的人走得更近。尤其是到了后期招安问题上,武松更是和宋江出现了很大的分歧,甚至在大伙面前提出明确反对。在这里,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武松真的因招安问题和宋江闹翻,那么在梁山108将当中,都会有谁愿意和武松一起离开梁山呢?

因为杀人案,武松开始了漫长了逃亡生涯。在孙二娘的十字坡酒店,因为孙二娘企图利用蒙汗药将武松做成人肉叉烧包,却反而被武松识破,进而武松和孙二娘不打不相识。武松也成为孙二娘一生的挚友。也就是在孙二娘的建议下,武松改了出家人的装扮来躲避官府的追查,也是在孙二娘的建议下,武松没有去当时名声如日中天的梁山,而是选择了鲁智深的二龙山。

在二龙山,武松忠厚、忠义的性格,高强的武艺,很快就让他得到了包括鲁智深、杨志等统领以及下面小弟们的欢迎,所谓“日久生情”,通过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同甘共苦,武松和大家的关系是越来越铁,而鲁智深身上嫉恶如仇、正义感等正面的价值观更是深深的改变着武松,也让武松和鲁智深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

在官军的不断围剿下,二龙山终于还是因为实力太弱,最终无奈的加入到梁山集团当中。虽然鲁智深失去了老大的位置,但是在梁山集团,他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不说他在三山系上的强大威望,就凭借鲁智深的高强武艺,在强者为尊的梁山世界,鲁智深就吸引了一大批粉丝。而宋江也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顶级高手,对于鲁智深这样的高傲、脾气大的能人,宋江始终都是客客气气的。

也正是梁山不断的吸收四方豪杰,这才让梁山集团成为了北宋时期一股强大的武装势力。也正是因为实力实在强的让朝廷头痛,损兵折将之下的朝廷也只能选择招安这一招来对付梁山。

对于招安这个关乎自己未来荣华富贵的议题,宋江绝对是异常重视的。在当时,梁山108将几乎全部当场,在集团全体股东大会上,针对招安问题,大家都要发表意见。而当时,鲁智深、武松和李逵就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反对声言。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当时在招安问题上,武松最终和宋江闹翻了,一气之下离开了梁山,那么都会有谁愿意和武松一起离开呢?

张青和孙二娘夫妇肯定愿意,前文说过,孙二娘虽然是杀人如麻的凶悍妇人,但是对武松,她的确是将武松当成好兄弟来看,这从后来武松的一句话,孙二娘就丝毫没有考虑就加盟梁山可以看出来,可以说,孙二娘在乎的是武松这个人,而不是梁山这个平台。

金眼彪施恩也肯定会跟随武松一起离开梁山。首先,施恩不是宋江的嫡系,对宋江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忠心,在武松当年坐牢的时候,施恩居然可以散尽家财来救,这就足以说明施恩对武松的仗义。

鲁智深也有可能和武松一起离开。鲁智深和武松虽然不是什么结拜兄弟,但惺惺相惜的他们却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而且在价值观上面高度一致,最最重要的是,当年在二龙山,两人曾亲密合作过,现在鲁智深相信,两人离开重新创业,以自己和武松的能力,再创下一份辉煌的事业,也肯定不在话下。

如果武松真的在招安问题上和宋江彻底决裂,那么不但孙二娘、张青、施恩、鲁智深这些很有可能和武松一起离开,甚至还很有可能引发梁山的从此分裂,进而导致梁山集团实力大大削弱,毕竟鲁智深离开,那更是会导致很多人也同时离开,进而造成梁山人心惶惶。也许武松鲁智深当年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他们才没有选择离开梁山吧。

武松在喝酒这个事情上对宋江产生反感,我们都知道在水浒传中武松这个人是一个行侠仗义,爱好喝酒吃肉的人,所以才有三碗不过岗,以及武松打虎的情节,武松这个人嗜酒如命,但是宋江三番五次给他说叫他不要喝酒,把武松说烦了,所以就对宋江产生了意见。

武松和宋江最开始相遇在柴进家,当然还有林冲,当时宋江去见柴进,柴进好吃好喝的招待宋江,吃的差不多了,宋江出来小便,出来时没看见地上有个火盆,宋江一下子给踢翻了,一下子伤到了旁边的一个大汉,这大汉是谁呢?没错就是武松,武松正要打他,旁边的人连忙说这是贵客,便撒了手,为啥武松如此落魄,原因就是当时柴进招待他时,他只顾着吃喝,柴进觉得这个人不怎么样,就赶出去了。

后来宋江就和武松交上了,武松对宋江这个人怀有感恩之心,其实武松对于宋江在招安上没有意见,产生意见的就是武松有一次醉打蒋门神,有一次武松喝醉了,本来第二天是要去请蒋门神,但是喝醉给忘记了,到了第二天晚上,就再也不给武松酒了,然后第三天早上就跟着施恩去接蒋门神了,但是这一路上武松喝的不亦乐乎,每过一个饭店他就喝三碗,然后看到蒋门神的时候酒性大发,发起了酒疯,然后就打了蒋门神,所以后来宋江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他就对武松说上山之后,要戒掉喝酒这个坏习惯,但是武松听了连喝了几杯,表示这个习惯改不了,表达对宋江的不满

然后再次分别的时候宋江又对武松说戒掉酒性,武松后来就记仇了,对宋江在这个方面怀恨在心。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描述了一百零八位好汉,而宋江、武松等人可算是里面重要人物。武松是大虎英雄,是一个有义气的人,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十分仗义。对于宋江,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可同为好汉,武松为什么对宋江产生反感?

武松初见宋江,他觉得宋江是一个真正的好汉。与之相处之下,觉得宋江也是真心待他。那么是什么让武松对宋江产生的反感呢?

其实,武松最讨厌别人劝他少喝酒。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景阳冈。你说三碗不过岗,我就喝十八碗给你瞧瞧。喝完之后,还能打虎。这才是武松典型的性格。你不让他干什么都行,但不让他喝酒不行。这点,也恰恰是武松与鲁智深关系好的重要原因。两人都好喝大酒,而且最讨厌被人拦着。

所以说,武松最在意什么?

最在意有人拦他的酒。

果不其然,两人分别前,宋江第一次先说了一句:入伙之后,少戒酒性。之后才说可撺掇鲁智深、杨志一起招安的事情。武松不喜的不是招安,而是宋江让他“少戒酒性”。

这时候,武松没有说话。但却有动作。书中这样写道:武行者听了,酒店上饮了数杯,还了酒钱。看,其中,听了宋江让自己戒酒的话,武松也没啥表示,赶紧“连饮数杯”压压惊吧。之后又做了一件事,就是“还了酒钱”。这可是在宋江的一亩三分地上,武松算酒钱,本身就是在表达对宋江的不满。

可是,宋江似乎没有看出来。到了分手的时候,宋江居然再次重复:“兄弟,休忘了我的言语,少戒酒性。保重,保重!”

那么这次呢,武松一无言语,二无动作。书中写道:武行者自投西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722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