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工妹的内心独白:我内心还不够强大,只能靠脸吃饭

一个打工妹的内心独白:我内心还不够强大,只能靠脸吃饭,第1张

算算我也好几年没回家了,我们村和我年龄差不多一样的女孩子都出来打工了,能读书的少部分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在城市扎了根,剩下的在老家结婚生子,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能读书的得到上天的恩赐,命运自己把握,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现在基本都过得很好,留在老家的认命了,也不折腾,生活条件稍微困苦点,可是她们要求也不高,结婚生娃,也活得有滋有味。

大部分我们出来打工的,说老实话,不想再回农村,可在城市始终不能立稳脚跟,真是进退两难无力回天。

有时候也想回老家,毕竟父母都在,找一个十里八村老实本分的男孩子好好过日子,这样一辈子生老病死都在老家。照顾父母,看好男人,带好孩子,一辈子也算功德圆满了。

可这样的男人真的不好找,与我同龄的男孩子也大多数都出来打工了,村上基本就剩下了老人和小孩,回去在家有时候还觉得不习惯。要找离父母近一点的婆家,基本都是在打工中途来找,很多姐妹们都是出来打工遇到老乡了,觉得还合适,谈得差不多,就回去结婚。

我是八零后,出生在农村,父母对我们兄弟姊妹都很好,从小有吃有喝也有衣服穿,虽然不能说吃得好穿得好,但是也绝没有饿过肚子。想想父亲还是好能干,母亲好贤惠,硬是把我们三姊妹都抚养成人。

小时候都调皮捣蛋,我像一个男孩子一样,天天一起玩一起疯。童年总是无忧无虑和天真无邪的,现在想想,最快乐和幸福的岁月,就是童年的那段岁月。

一直上学到初中毕业,也都平平常常,父母总是说要好好读书,他们也只能嘴上说说,至于能不能读进去,他们也没办法。努力学习,哪里去听这些,不懂事也贪玩,镇上教学水平也一般吧,反正九年义务下来,读书厉害的考上县城高中的只有一两个同学。

大部分同学初中毕业就各奔东西了,特别不想学习的,跟着在外的亲戚,出门广东福建打工,进正规的大厂没满十八岁,只能去黑厂或者服务行业。有些女同学也不读书了,有些就在家里,媒人牵线搭桥,一般都定亲了。

女同学的话,有一半进入镇上的高中,镇中学不管学风或者升学率考上大学的人都少,几百人,每年高考也就十来个本科的,大都是高职专科院校。

很多男女同学开始谈恋爱,身边都有几对高中一毕业就结婚,然后一起出来打工。有幸福的,也有不幸福的。

我也是莫名其妙谈了一次恋爱,后来高中毕业就分手了,读到高一高二就有人不读了,基本都是出去打工。我也早早不想读书,成绩一般,相貌一般,混下去也是只能等到高中毕业而已。

我是想读书学习的,我也懂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就是读不进去,不想读。

就这样稀里糊涂每天去学校,恍恍惚惚就到了高二。被深爱的男孩子伤得太深,更不想读书了,不想就在老家结婚,想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我都联系好了先前出去的同学,但是父亲不同意,无论如何,他都要求必须高中毕业。

高中诱惑也大,看着初中同学有些结婚生子,有些生活过得很幸福,找了好的婆家,老公对自己也好,心里多少不免有些羡慕。

早期出门打工的同学回来大手大脚,都说找了大钱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觉得自己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玩得好的几个女同学和我差不多,对学习尽力而为,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作业,成绩也一样,都是一般般。那时候觉得,一般般就可以了,反正考试考不赢成绩好的,想融进去他们的圈子也不容易。

大家还不是相互鄙视,成绩好的看不起我们,我们看不起那些成绩更差的,反正都是各自在各自的圈子里。

父母倒是一直没有强迫我结婚,虽然我妈偶尔嘴上也提,说是某一家闺女都出嫁了,嫁对了婆家,生活过得好,一点都不要父母操心这类的话。

我也有点想赶紧嫁掉的想法,要是命好也嫁一个好婆家,也省了好多父母的担心操劳。从小我都听话,父母说什么,我就做什么,虽然他们还没读完初中,不过我觉得他们都是为了我们三姊妹好。不过父亲觉得我才十八岁还小,我要是想出去打工也他也支持,出去闯闯开开眼界,总之是好的。

一家人按道理说都差不多,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和环境,后来弟弟和妹妹却都爱读书,而且都还不错。这点我现在一直没想明白。

我只能说我不是读书的料,也怪当初懒散惯了,虽说我还是比较懂事,但是就读书这个事情,可能没有天赋和兴趣吧。

跟着亲戚就出来了,坐十几个小时的长途大巴车到深圳,由于亲戚介绍,被安排在流水线上做“螺丝钉”工作。后来转战同学、同乡、最后一个人单枪匹马单独找工作,这些年做过的事情不少。

公司统一安排了宿舍,八人间,因为早晚班错开的,所以长期都是四个人。像农村的流水席一样,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大多没有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来自天南海北,一开始都聊得天昏地暗,大家情况都差不多,不爱读书就出来了,慢慢也没有太多共同的语言。

人员流动太快,刚试着和一个女孩子交心,不是去其他厂了,就是找到男朋友了,一些直接回老家结婚。

流水线的工作很累,基本工资太低,如果不加班,到手的钱很少,不过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倒是并不在乎。一遇到不加班的时候,有家庭的女人就会抱怨,她们情愿天天加班,这样可以多点工资补贴家用。

开始不加班的情况太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下班到头就睡,每天流水线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忙碌得没时间去市区玩耍,节假日就结伴去逛商场买衣服裤子日用品。

第一年除了平时零花钱,也没啥大的开支,绝大部分钱都寄回去给了爸妈,母亲说不会动我的一分钱,都给我存了起来。我喊他们给弟弟妹妹,这样也算减轻了些他们的负担,父亲很倔强,好多次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还是不准母亲动那笔钱。后来我干脆直接给弟弟妹妹,一家人,我出来了,多少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时间久了这样的工作会把人磨得没有了脾气,加上也快20岁了,内心开始躁动不安。第一年回去过年大包小包卖了一大箱子,家里老老小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带了礼物回去。

有了些钱,内心开始骚动起来,这样一年到头没日没夜打工,长期白班夜班倒,突然觉得自己好可怜,在外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多少开始有些恋家不想出去。

母亲开始试探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的问题了。多少我也有些慌了,第二年开始就不想做流水线工作了,连接触男孩子的机会都很少,更别提遇到合适的,这时同乡也有几个男孩子对我有这个意思和想法。我和其中一个谈了几个月,都打算一起回去结婚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分手了。

身边一起打工的姐妹,一般都是打工一段时间,找到合适的男朋友,谈得差不多了,两个人就回去结婚了,女人就在家生小孩带孩子,男人一个人出来打工。等到孩子都差不多大时候,丢给老人,两个人就一起出来了,挣个三两年,回去修房子,安顿好孩子和老人。日子就会过得越来越好,条件宽裕一点,妻子就可以不用出来了,在家照顾小孩赡养老人。

如果遇人不淑男人乱来,多半不幸的是女孩子,一起上班的许多大姐都很不幸,给男人生了好几个孩子,长期分居两地,家庭矛盾也多。女人在家,男人也在外面吃喝嫖赌的,怎么说呢,有好有坏,什么样的男人都有。

慢慢学会打扮化妆,懂得收拾自己,学会了些穿衣搭配的技巧。还真是那句老话:没有丑的女人,只有不会打扮的自己。

你还真别说,打扮漂亮了,回头率都要高一些,问我要电话号码的男孩子也多了起来。有段时间女孩子间流行减肥,不吃不喝我一下子就减了几十斤,人一瘦连脸蛋都耐看起来了。

好了,说了怎么多,扯远了,把自己的生世背景长大经历都大概说了一下。

你不是问我的是如何靠脸吃饭的吗?下面我就开始说这一部分的内容了。喂喂姐姐……你不是睡着了吧?

后来就无心做流水线的工作了,太苦太累太压抑,主要是也愁,愁嫁不出去,愁遇不到合适的人。心里也不老实,看着身边朋友同学同乡都开始结婚了,有找到有钱人的,有回家结婚的,有找到外省的,也有一直还没嫁人的。

女孩子心里,谁不想找一个又有钱又帅又懂得心疼自己的男人,可现实就是这样,总不会这么好的运气,都让你一个人占了吧。往往都是有钱的男人比较不老实,老实的男人呢又没钱,长得帅的花心,不花心的呢又长得丑,就看谁先向现实低头,女孩子,哪里能熬得住啊,四五十岁的男人还能娶十七八岁的妙龄少女,换成四五十岁的女人,哪里去找十七八的男孩子呢!

出来打工生活太单调,乏味无趣,比读书时候都辛苦都累。封闭的工厂,没有可交心朋友,大家表面上过得去,可是心事想法,很少有人愿意诉说。

没多久就跟着朋友去了市区,这次算开眼了。所谓的外面和世界,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各种灯红酒绿惹人醉,各种奢侈高档的地方数不胜数。

我先是和朋友一起在商业步行街某一个品牌服装店上班,挺轻松,每天只上八个小时,基本工资加提成还比流水线强,工资待遇也好,不过上了没多久就甩手不干了。

因为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姐妹,想去工资更高一些的地方上班。一好姐妹当酒店的迎宾接待员,长得漂亮,身材也好,女人的天然优势就很明显,傍了个大款,下半辈子也就不愁了。

我也有这方面的想法,毕竟我也长得不丑,女孩子读书也是为了一个好工作,挣钱,嫁个好人,安心踏实过日子。怎么说呢,考上大学的同学们遇见好人的概率可能要大一些,但是也不排除我就不能遇到好的男人啊!

不久我又跳槽了,去卖珠宝首饰,后来我目的更明确,去买高端手表,真的遇到有钱人了。还遇到了好几个对我有点感觉的,慢慢也开始交往,这个时候我的工资已经是流水线时的好几倍了,我也很满足,觉得一个月收入上万还真的不是天文数字。

第二年回去没几天,乡里乡亲就有些流言蜚语了,说我在外面可能当了别人的小三小四,被男人包养,要不就是去卖了。他们的理由就是我突然一下子变得有钱了,穿衣打扮时髦,大冬天还穿裙子裤袜,化妆化得人模鬼样,头发也染黄了,脸白白净净也突然高高瘦瘦漂亮了起来。

那个时候还真的没有,手上的钱都是干干净净辛苦的工资钱,挺委屈的,春节在家偷偷哭了好几天。你说这流言蜚语也传得快,一过春节没几天,搞得十里八村的全部都知道了,我妈没怎么说,倒是气得我把在家几天没吃饭,我怎么解释都没用,越解释越黑。

那是最后一次回家,一晃都好几年了。

在家待不下去了,搞得后面几天村里人看我眼神都是怪怪的,本来就算就赶紧回深圳算了,我爸说日子不好非要叫正月初八才能出门。

慢慢说的人多了,我爸妈都相信了,后面几天基本都是在和他们吵架。吵归吵,闹归闹,毕竟一家人,走的时候还是和和气气的。

这次出来心里很憋屈,无缘无故被冤枉,把自己名声都搞臭了,以后想嫁回去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要不找一个外地外省的,要不就只能在城市里找一个。我是很想遇到一个对自己好的男人。

春节回来就和买手表的男人约会了,不久就睡在一起了,虽带点世俗的目的,但还是陷进去了,无法自拔。

之前是就有这种想法,但是也就只是想想,毕竟这种大家说的“躺赚”的职业,我怎么可能会去碰。

后来发现我成了小三,被他“包养”,哪怕哭得死去活来,还是毅然决然选择离开,我不忍心也做不出来去破坏别人家庭的事。

社会真是个有大型催熟剂的地方,丢进去一两年,啥子东西都明白会了。女生天生就会学化妆,顺便有人指指点点,自己在到处看看,我已经和城市里的那些美女没有什么两样了,读书时候我觉得我是个丑八怪,自卑也自负,出来打工慢慢找回了自信,等到真的进入社会,才发现漂亮真的是一副好牌,我一直没有打,这次事情后,我准备打了。

后来就去了会所、酒吧、舞厅、有时候也在发廊,哪里钱多一些就去哪里,就是做你们说的**的工作了。

身边的姐妹有两类,一类是确实把这个当成爱情的,一类是本身就奔着他的钱去的。还有第三类就是我这种,分不清到底是为了钱还是为了爱情。你说有找到爱情的吗?有,还真有,虽然比较少,找到钱了吗?找到了,还不少,除了自己的开销外,其实大部分的钱都寄了回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很多姐妹家庭和我一样,甚至比我家都差,她们都是想方设法赚钱,家里有时候甚至等着拿这个钱去治病救人。谁不知道这个事情本身是以牺牲道德底线为代价,并且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的。

可是一进去,想出来太难了,再回流水线工作,谁还愿意去吃那个苦,没人逼你强迫你,随时可以走人,可习惯了高消费,每个月衣服鞋子包包化妆品都要钱啊。回老家结婚生子,很多人是回不去了,世上哪里会有不透风的墙,老家人多少都知道些,脸面尊严上挂不住。

就像一下子把自己卖出去的感觉,姐妹们人人自危,其实也都是提心吊胆的,没染上病的还好,侥幸逃过一劫,而染上了的,只能带着悔恨痛苦一生,还有各种妇科病妇科炎症,基本每个人都有。

很多男人都是追求快节奏的男欢女爱,和一些不正当邂逅罢了。久而久之,大家也都懂游戏规则,懂得潜规则,我就觉得有点肮脏和没有道德了,这些事物包装得再好看,也无法掩盖它的肮脏。

男人们把自己说的多自由,多高贵,也摆脱不了我们是**和他们是客人关系的本质区别。

这些大道理其实是现在我才知道的,原来谁去关心看这些书籍,身边姐妹有一直干到中年的,有些不想出来,被个人家庭等原因困住了,也出不来。有些干一段时间就转行了,钱挣够了,带着钱远走他乡。

都是吃青春饭,越老越没有价值,谁也都心慌,对未来对余生心里都没有底,大多数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会干一辈子的。只是个中缘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打算。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后来大批量关闭了这些娱乐场所,姐妹们有流落街头的、有抑郁想自杀的、有活活被饿得半死的,好处是很多人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许多早早就做好下一步准备的人下定了决心,像我们这些,就在观望。

青春终归会谢幕的,我一直在琢磨以后到底要干嘛,也不可能一直靠脸靠青春吃饭呀。

书没读到,那些文化人才做的工作,肯定做不来,找个有钱男人我现在都不想了,不现实,退回去打工上班,也不愿意,工资太低,还不够每个月买衣服化妆品,回老家看爸妈可以,结婚生子就死心了,永远不会。

现在我就想,换一个城市换一个环境吧,安心先找一份正规的工作先上着,走一步算一步吧!

——没有呢,我一直用录音笔给你录下来的,等我转换成文字,改改还错别字和病句,就可以打印出来了。

——估计没有,你说话太啰嗦,逻辑太混乱,而且你一直在想拐弯抹角为自己开脱呢?你没发现吗?其实你的故事很简单:农村穷苦人家出生,童年有苦有笑,读书没好好读,还不想早点嫁人,于是唯一出路就是打工。打工过后各种诱惑加在一起,最后变坏了,靠脸蛋和青春吃饭。变成了他们口中说的“**”、“三陪女”、“职业小三”和“妓女”,不可能做一辈子,于是现在对未来迷茫无助。

——放心没什么人评价你的,这太正常不过,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可能还没太多人愿意看完你的这段经历,大家的时间都太宝贵,能静下心来读完这段故事的人,很少的,放平常心就好。

——我不改动你说话的顺序,也不会对它进行加工,这样就不是你的故事了。其实如果这个故事倒着说,可能效果更好,或者先说中间,再说两头,读者可能更感兴趣。你就只能按照时间顺序这样流水线说一遍,好多人就没什么兴趣了。你说的这三点是你故事的核心,女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擦亮眼睛找一个好男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能力与欲望匹配才行。还有一点,不能用青春身体和脸蛋来换钱,这些是外在加分的项目,但是不能直接用来交易。

——妹妹,这和打工不打工没有关系,只能说你要是真的不出来,肯定你也不会从事这行业。打工后你也是稀里糊涂一步一步不知不觉就做了原来你认为最不应该做的事情,问题出在你的身上,经不住金钱物质的诱惑,因为书读得少,想不劳而获,或者想认知和理解有些偏差,当然,可能和社会的浮躁时代的巨大发展落差有一定的关系。

——其实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你已经在给自己铺路了,而且你也朝着更好的路在慢慢走,不是吗?余生多爱自己,相信你能走出困境。加油!

——坚强生活下去呀,回头我把故事整理好,给你发过来,算是给你的生日礼物。

后记:对于故事的情节内容我没有改编和加工,除了太过于口水的话和错别字,都是原封不动转换过来。所以你看到前面她说的内容,是有些杂乱和啰嗦繁琐,而且有很多前后不一矛盾漏洞百出,但是,这就是她原话说的。

对于这个职业,这个故事本身的对错好坏不做评判。

对于原生家庭,社会阴暗面、负能量等东西,也不做引导折射,如果你不小心有联想,和故事本身无关。

文:路子1988

武松与孙二娘的邂逅将其制服既是正当防卫又是疾恶如仇,二者并不矛盾。武松早就对孙二娘卖人肉包子的恶行有所耳闻,既然路过孟州道十字坡了那就干脆直接把孙二娘制服。武松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他的骨子里就流淌着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基因,因此他绝不会任由孙二娘作恶而坐视不管。

武松先是故意以言语挑逗观察孙二娘的反应,两人都是老江湖但显然武松的江湖经验和阅历更胜一筹。从一进门看到孙二娘的穿着后武松就断定这个女人并非良家女子。

我们来看孙二娘的穿着: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封建年代里谁家的正常妇女会像孙二娘那样穿着?武松一看到孙二娘这种打扮心里就有数并提高警觉了。武松用言语挑逗孙二娘实际上是非常普通的江湖套路,孙二娘的反应并不像普通女子那样感到愤怒或者是羞涩而是嘻嘻哈哈全然不当回事,一看就是老江湖了。

为了让孙二娘现出原形,武松要求孙二娘拿出好酒来。孙二娘在舀酒的时候趁机放上了蒙汗药然后给武松端了上来。武松又让孙二娘去切肉然后趁孙二娘转身离开的时候迅速将酒倒在偏僻之处。

孙二娘当然是不会去切肉的,她计算着药力将要生效的时候走回来一边指着武松和两个解差,一边说倒了、倒了。两个解差喝了蒙汗药酒直接晕过去了,武松则将计就计也假装晕了过去。

这时候孙二娘原形毕露,她先是把武松的银子收了然后让两个伙计把武松抬进里屋剁成肉馅,没想到两个伙计竟然抬不动武松。孙二娘一看两个大老爷们这么没用于是亲自动手,光着膀子轻轻一提就把武松提起来了。

孙二娘万万没想到武松是清醒的,武松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将其制服。武松的出现让孙二娘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好汉,两人不打不相识最后还成了生死之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306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