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下面是其译文和注释,欢迎阅读:
洛神赋
魏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译文
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
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背着伊阙,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我不禁拉着身边的车夫对他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状怎样,臣倒很想听听。”
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洛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她脚著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黑色芝草。
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像鹤立般地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她动止没有规律,像危急又像安闲;进退难以预知,像离开又像回返。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她的体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饭不思。
在这时风神屏翳收敛了晚风,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涛,冯夷击响了神鼓,女娲发出清泠的歌声。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水禽绕翔护卫。车乘走过北面的沙洲,越过南面的山冈,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陈诉着往来交接的纲要。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处在盛年而无法如愿以偿。说着不禁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哀念欢乐的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以明珰作为永久的纪念。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注释
[1]洛神:传说古帝宓(fú)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
[2]黄初:魏文帝曹丕年号,公元220—226年。
[3]京师:京城,指魏都洛阳。
[4]济:渡。洛川:即洛水,源出陕西,东南入河南,流经洛阳。
[5]斯水:此水,指洛川。
[6]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传为宋玉所作的《高唐赋》和《神女赋》,都记载宋玉与楚襄王对答梦遇巫山神女事。
[7]京域:京都地区,指洛阳。
[8]言:语助词。东藩:东方藩国,指曹植的封地。黄初三年,曹植被立为鄄(juàn)城(即今山东鄄城县)王,城在洛阳东北方向,故称东藩。
[9]伊阙:山名,又称阙塞山、龙门山,在河南洛阳南。
[10]轘(huán)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
[11]通谷:山谷名。在洛阳城南。
[12]陵:登。景山:山名,在今偃师县南。
[13]殆:通“怠”,懈怠。一说指危险。烦:疲乏。
[14]尔乃:承接连词,于是就。税驾:停车。税,舍、置。驾,车乘总称。蘅皋:生着杜蘅的河岸。蘅,杜蘅,香草名。皋,岸。
[15]秣驷:喂马。驷,一车四马,此泛指驾车之马。芝田:种着灵芝草的田地,此处指野草繁茂之地。一说为地名,指河南巩县西南的芝田镇。
[16]容与:悠然安闲貌。阳林:地名。
[17]流眄:纵目四望。眄,斜视。一作“流盼”,目光流转顾盼。
[18]精移神骇:神情恍惚。骇,散。
[19]忽焉:急速貌。思散:思绪分散,精神不集中。
[20]殊观:少见的异常现象。
[21]岩之畔:山岩边。
[22]援:以手牵引。御者:车夫。
[23]觌(dí):看见。
[24]“翩若”二句:翩然若惊飞的鸿雁,蜿蜒如游动的蛟龙。翩,鸟疾飞的样子,此处指飘忽摇曳的样子。惊鸿,惊飞的鸿雁。婉,蜿蜒曲折。这两句是写洛神的体态轻盈宛转。
[25]“荣曜(yào)”二句: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松树。荣,丰盛。曜,日光照耀。华茂,华美茂盛。这两句是写洛神容光焕发充满生气。
[26]“仿佛”二句:时隐时现象轻云遮住月亮,浮动飘忽似回风旋舞雪花。仿佛,若隐若现的样子。飘飖,飞翔貌。回,回旋,旋转。这两句是写洛神的体态婀娜,行动飘忽。
[27]皎:洁白光亮。太阳升朝霞:太阳升起于朝霞之中。
[28]迫:靠近。灼:鲜明,鲜艳。芙蕖:一作“芙蓉”,荷花。渌(lù):水清貌。以上两句是说,不论远远凝望还是靠近观看,洛神都是姿容绝艳。
[29]秾:花木繁盛。此指人体丰腴。纤:细小。此指人体苗条。
[30]修短:长短,高矮。以上两句是说洛神的高矮肥瘦都恰到好处。
[31]“肩若”二句:肩窄如削,腰细如束。削成,形容两肩瘦削下垂的样子。约素,一束白绢。素,白细丝织品。这两句是写洛神的肩膀和腰肢线条圆美。
[32]延、秀:均指长。颈:脖子的前部。项:脖子的后部。
[33]皓:洁白。呈露:显现,外露。
[34]“芳泽”二句:既不施脂,也不敷粉。泽,润肤的油脂。铅华,粉。古代烧铅成粉,故称铅华。不御,不施。御,用。
[35]云髻:发髻如云。峨峨:高耸貌。
[36]联娟:微曲貌。
[37]“丹唇”二句:红唇鲜润,牙齿洁白。朗,明润。鲜,光洁。
[38]眸:目中瞳子。睐(lài):顾盼。
[39]靥(yè):酒窝。辅:面颊。承权:在颧骨之下。权,颧骨。
[40]瓌:同“瑰”,奇妙。艳逸:艳丽飘逸。
[41]仪:仪态。闲:娴雅。
[42]绰:绰约,美好。
[43]奇服:奇丽的服饰。旷世:举世唯有。旷,空。
[44]骨像:骨格形貌。应图:指与画中人相当。
[45]璀粲:鲜明貌。一说为衣动的声音。
[46]珥:珠玉耳饰。此用作动词,作佩戴解。瑶、碧:均为美玉。华琚:刻有花纹的佩玉。琚:佩玉名。
[47]翠:翡翠。首饰:指钗簪一类饰物。
[48]践:穿,着。远游:鞋名。文履:饰有花纹图案的鞋。
[49]曳:拖。雾绡:轻薄如雾的绡。绡,生丝。裾:裙边。
[50]微:轻微。芳蔼:香气。
[51]踟蹰:徘徊。隅:角。
[52]“于是”二句: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纵体,身体轻举貌。遨,游。
[53]采旄(máo):彩旗。采,同“彩”。旄,旗竿上旄牛尾饰物,此处指旗。
[54]桂旗:以桂木做旗竿的旗,形容旗的华美。
[55]攘:此指挽袖伸出。神浒:为神所游之水边地。浒,水边泽畔。
[56]湍濑:石上急流。玄芝:黑色芝草,相传为神草。
[57]“余情”二句:我喜欢她的淑美,又担心不被接受,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振荡,形容心动荡不安。怡,悦。
[58]“无良媒”二句:没有合适的媒人去通接欢情,就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微波,一说指目光。
[59]诚素:真诚的情意。素,同“愫”,情愫。
[60]要:同“邀”,约请。
[61]信修:确实美好。修,美好。
[62]羌:发语词。习礼:懂得礼法。明诗:善于言辞。这句意指有很好的文化教养。
[63]抗:举起。琼珶(dì):美玉。和:应答。
[64]“指潜川”句:指深水发誓,约期相会。潜川,深渊,一说指洛神所居之地。期,会。
[65]眷眷:依恋貌。款实:诚实。
[66]斯灵:此神,指宓妃。我欺:即欺我。
[67]交甫:郑交甫。《文选》李善注引《神仙传》:“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弃言:背弃承诺。
[68]狐疑:疑虑不定。因为想到郑交甫曾经被仙女遗弃,故此内心产生了疑虑。
[69]收和颜:收起和悦的容颜。静志:镇定情志。
[70]申:施展。礼防:礼法,礼能防乱,故称礼防。自持:自我约束。
[71]徙倚:留连徘徊。
[72]“神光”二句:洛神身上放出的光彩忽聚忽散,忽明忽暗。
[73]竦(sǒng):耸。鹤立:形容身躯轻盈飘举,如鹤之立。
[74]椒途:涂有椒泥的道路,一说指长满香椒的道路。椒,花椒,有浓香。
[75]蘅薄:杜蘅丛生地。流芳:散发香气。
[76]“超长吟”二句: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超,惆怅。永慕,长久思慕。厉,疾。弥,久。
[77]众灵:众仙。杂沓:纷纭,多而乱的样子。
[78]命俦啸侣:招呼同伴。俦,伙伴、同类。
[79]渚:水中高地。
[80]翠羽:翠鸟的羽毛。
[81]南湘之二妃:指娥皇和女英。据刘向《列女传》载,尧以长女娥皇和次女女英嫁舜,后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往寻,自投湘水而死,为湘水之神。
[82]汉滨之游女:汉水之女神,即前注中郑交甫所遇之神女。
[83]“叹匏瓜”二句:为匏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匏瓜,星名,又名天鸡,在河鼓星东。无匹,无偶。牵牛,星名,又名天鼓,与织女星各处天河之旁。相传每年七月七日才得一会。
[84]袿(guī):妇女的上衣。猗(yī)靡:随风飘动貌。
[85]翳(yì):遮蔽。延伫:久立。
[86]凫:野鸭。
[87]“凌波”二句:在水波上细步行走,溅起的水沫附在罗袜上如同尘埃。凌,踏。尘,指细微四散的水沫。
[88]难期:难料。
[89]“转眄”句:转眼顾盼之间流露出奕奕神采。流精,形容目光流转而有光彩。
[90]“气若”句:形容气息香馨如兰。
[91]屏翳:传说中的众神之一,司职说法不一,或以为是云师,或以为是雷师,或以为是雨师,在此篇中被曹植视作风神。川后:传说中的河神。
[92]冯(píng)夷:传说中的水神。
[93]女娲:女神名,相传笙簧是她所造,所以这里说“女娲清歌”。
[94]“腾文鱼”二句: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腾,升。文鱼,神话中一种能飞的鱼。警乘,警卫车乘。玉銮,鸾鸟形的玉制车铃,动则发声。偕逝,俱往。
[95]六龙:相传神出游多驾六龙。俨:庄严的样子。齐首:六龙齐头并进。
[96]云车:相传神以云为车。容裔:即“容与”,舒缓安详貌。
[97]鲸鲵(ní):即鲸鱼。水栖哺乳动物,雄者称鲸,雌者称鲵。毂(gǔ):车轮中用以贯轴的圆木,这里指车。
[98]沚:水中小块陆地。
[99]“纡素领”二句:洛神不断回首顾盼。纡,回。素领,白皙的颈项。清扬,形容女性清秀的眉目。
[100]交接:结交往来。
[101]盛年:少壮之年。莫当:无匹,无偶,即两人不能结合。
[102]“抗罗袂”二句: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抗,举。袂,衣袖。浪浪,水流不断貌。
[103]“悼良会”二句:痛惜这样美好的相会永不再有,哀叹长别从此身处两地。
[104]效爱:致爱慕之意。
[105]明珰:以明月珠作的耳珰。
[106]“虽潜”二句:虽然幽居于神仙之所,但将永远怀念着君王。潜处,深处,幽居。太阴,众神所居之处。君王,指曹植。
[107]“忽不悟”二句: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不悟,不见,未察觉。所舍,停留、止息之处。宵,通“消”,消失。蔽光,隐去光彩。
[108]背下:离开低地。陵高:登上高处。
[109]遗情:留情,情思留连。想象:指思念洛神的美好形象。
[110]灵体:指洛神。
[110]上溯:逆流而上。
[112]长川:指洛水。
[113]耿耿:心神不安的样子。
[114]“揽騑辔”二句: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騑(fēi),车旁之马。古代驾车称辕外之马为騑或骖,此泛指驾车之马。辔,马缰绳。抗策,犹举鞭。盘桓,徘徊不进貌。
洛神和后羿的故事见于屈原的《天问》,原文是这样的“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为射乎河伯而妻彼雊嫔”
那么射河伯睡他老婆的,显然就是神话传说中的那个羿啦,也只有射落太阳的神才有这样的能力怼得河伯屁都不敢放吧。而且,从河伯老婆宓妃的身份来看,这也对得上。
从这里可见,屈原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他把两个“羿”给弄混了!而且后羿也不叫后羿,后在古文里就是帝王的意思,后羿就是一个叫羿的帝王,显然就是有穷国的国君,一介凡人而已。
意思就是上天降下了夷羿,也就是后羿,为夏朝的人民扫除了太康这个坏蛋帝王,他怎么会跑到洛水边上,射跑了河伯,并且抢了他的老婆了呢?
仲康死后,后羿杀掉了他的儿子相,自己当了夏王,但是相的妻子逃回了娘家,生下了遗腹子少康。当上了夏王的后羿,重蹈了太康的覆辙,沉迷酒色,被自己的手下寒促所杀。后来长大后的少康,联络自己母家的部落,打败了寒促,复兴了夏朝,上演了一幕王子复仇记,这就是历史上的少康中兴。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搞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叫做“羿”的人,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射下九个太阳的天神“羿”,他是天上的神来到人间帮助帝尧来斩妖除魔的。另一个是夏朝时候,东方东夷部落有穷国的君主“羿”,他乘夏王太康出猎的时候,偷袭了夏朝的国都斟鄩,并驱逐了夏王太康,扶值了太康的弟弟仲康为王。这就是屈原所说的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洛神名叫宓妃,是人祖伏羲氏的女儿。定居在洛水之滨,教会了那里的人民生产捕鱼耕种。伏羲女娲都是上古真神,羿是天帝俊的手下,擅射,很得天帝的器重,所以宓妃遇上羿,产生了一段恋情也就说得通了。
白居易《长相思》赏析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诗文赏析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引黄升云:乐天此调,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点点”字俊。
《白香词谱笺》卷一谢朝征云:黄叔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叔阳谓说钱塘景,未知 何指。
《放歌集》卷一陈廷焯云:“吴山点点愁”,五字精警。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091486html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二首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释:
莫愁:泛指少女。典出梁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简析:
第一首似写一位女性在怀思所爱。写深夜难眠还在缝制罗帐,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及写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也可以从男性的角度作拟女方的解释。第二首,写少女醒后细品梦中的情景,必然若失,徒自伤感,并表示为了爱情甘愿受折磨,决心追求幸福。
-----------------------------------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两首七律无题,内容都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象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期待会合的举动。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末联仍旧到深情的期待上来。“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实和她相隔并不遥远,也许此刻正系马垂杨岸边呢,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李商隐的优秀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烧,我们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这是他的优秀爱情诗和那些缺乏深挚感情的艳体诗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这些诗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时代、阶级的烙印,却至今仍然能打动人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更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也更加概括。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这里尽管没有一笔正面抒写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但透过这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象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颈联从不幸的爱情经历转到不幸的身世遭遇。这一联用了两个比喻:说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风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这一联含意比较隐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恶势力的摧残,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与帮助。“不信”,是明知菱枝为弱质而偏加摧折,见“风波”之横暴;“谁教”,是本可滋润桂叶而竟不如此,见“月露”之无情。措辞婉转,而意极沉痛。
爱情遇合既同梦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并没有放弃爱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无益,也不妨抱痴情而惆怅终身。在近乎幻灭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铭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中唐以来,以爱情、艳情为题材的诗歌逐渐增多。这类作品在共同特点是叙事的成份比较多,情节性比较强,人物、场景的描绘相当细致。李商隐的爱情诗却以抒情为主体,着力抒写主人公的主观感觉、心理活动,表现她(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为了加强抒情的形象性、生动性,又往往要在诗中织入某些情节的片断,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这就使诗的内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体制与丰富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强诗句之间的跳跃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联想等多种手法来加强诗的暗示性。这是他的爱情诗意脉不很明显、比较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爱情诗往往具有蕴藉含蓄、意境深远、写情细腻的特点和优点,经得起反复咀嚼与玩索。
无题诗究竟有没有寄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离开诗歌艺术形象的整体,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附会现实生活的某些具体人事,进行索隐猜谜式的解释,是完全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象冯浩那样,将“凤尾”首中的“垂杨岸”解为“寓柳姓”(指诗人的幕主柳仲郢),将“西南”解为“蜀地”,从而把这两首诗说成是诗人“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凿附会的典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诗歌形象的整体出发,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区别不同情况,对其中的某些无题诗作这方面的探讨。就这两首无题诗看,“重帏”首着重写女主人公如梦似幻,无所依托,横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笔意空灵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渗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读者不难从“神女”一联中体味出诗人在回顾往事时深慨辗转相依、终归空无的无限怅惘。“风波”一联,如单纯写女子遭际,显得不着边际;而从比兴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会。作者地位寒微,“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党势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风波摧折,桂叶无月露滋润致慨。他在一首托宫怨以寄慨的《深宫》诗中说:“狂飚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取譬与“风波”二句相似(不过“清露”句与“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证“风波”二句确有寄托。何焯说这首无题“直露(自伤不遇)本意”,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和“重帏”首相比,“凤尾”首的寄托痕迹就很不明显,因为诗中对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的某些具体情事描绘得相当细致(如“扇裁月魄”一联),写实的特点比较突出。但不论这两首无题诗有无寄托,它们都首先是成功的爱情诗。即使我们完全把它们作为爱情诗来读,也并不减低其艺术价值。
-----------------------------------------
无题二首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释:
刘郎,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还,后人以此典喻艳遇。蓬山,即蓬莱山,泛指仙境。韩寿,晋人,司空贾充的僚属,充每在家聚会,贾女从窗格中偷窥,见其貌美而爱之,与私通,充发觉后乃以妻寿。宓妃留枕: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作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植过洛水时,忽见一女子来,赠所用枕。宓妃,传说中伏羲氏之女。
简析:
第一首是情诗,写与情人别离后的思念。始从觉醒的甜梦中醒来觉得怅然若失,回忆起梦中依依惜别的情景,又匆忙地写信给她。从借用刘郎的典故,显见今后要再会是几乎不可能了。第二首也是情诗,但比较隐晦、深沉而痛苦,结尾二句为千古佳句,引人共鸣。
----------------------------------------------------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
��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
��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
��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评析: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
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
而巳。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
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注释:
送钩,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把钩在暗中传递,让人猜在谁手中,猜不中就罚酒。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在器皿下覆盖东西让人猜。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时李商隐任秘书省正字。
-------------------------------------------------
无题四首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其四)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
不去,因寄。
谢傅门庭旧末行,
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
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
左家娇女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
万里西风夜正长。
01
建安九年(204年),八月邺城被曹军攻破,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邺城遂被曹操攻破。从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政令军队此后皆从此出,而汉献帝的都城许县则只留些许官吏。
同月,曹丕娶甄姬。
02
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又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青二州平定。,然后远征乌丸,回头还要征讨高干,管淳,建安十年年底回到邺城。甄姬生。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灭高干,平定并州。
建安十一年(206年)八月,15岁的曹植第一次随父东征海贼管承到达淳于(今安丘东北)。
曹叡从小相貌俊美,超凡脱俗,又年幼聪慧,博闻强识,过目不忘。[3] 祖父曹操对此十分惊异而倍加喜爱,常令他伴随左右。
建安十二年八月,袁熙死。
建安十三年(208年),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 铜雀台 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也在其中。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刘桢平视丕妻甄氏
建安十六年(211年)七月,曹操西征,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随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和甄氏留守于邺城。当时卞夫人身体抱恙,甄氏不能及时照顾问候,急得寝食难安,时常偷偷哭泣。
建安十七年正月卞夫人回。
(建安十八年建铜雀台。)
建安十八年封魏公。
建安十九年,曹植封为临淄侯。
03
甄氏对曹丕妾侍中有宠的劝勉她们努力上进,对无宠的也安慰开导,并常常在闲宴上劝曹丕说:”古时黄帝子孙繁盛,是因为妻妾多的缘故。所以夫君也应该多纳贤淑美好的女子,才能使子嗣旺盛。“曹丕听了心中很嘉许。
之后曹丕要驱逐任氏,甄氏请求曹丕说:“任氏是乡党名族,不论品德、美色,我都比不上,为什么要遣走她?”曹丕说:”任氏性子急躁,不温柔,之前她怨恨我不是一次了,所以遣她。“甄氏哭着坚持请求说:“我受你的敬重之恩,所有人都知道,肯定会猜测任氏被驱逐,是因为我的缘故。往上公婆会说我自私,往下则会受到专宠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曹丕不听,还是坚持遣走了任氏。
建安二十一年娶郭女王。
04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
建安二十一年的某一个时间,郭女王向曹丕献了这个绝缨之策,然后曹丕给甄宓下达了指示。
建安二十一年年底,曹操东征孙权,甄后却因为生病,留在了邺城。曹操出征前对叛乱有所预感,留植守。
建安二十二年三月曹操回邺城。九月卞夫人回来以后看到甄宓光彩照人。
05
二十二年司马门事件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十月立丕为太子。
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在许都发动叛乱,杀死了长史王必,最后被严匡平定。它发生在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大战之时,关乎曹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建安二十三年,(曹睿被封为武德侯),正式被纳入继承人序列,顺位最高。
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关羽包围,曹植为南中朗将行征虏将军,派去救援曹仁。曹植酩酊大醉,醉到连将令都无法接。太子曹丕所陷害。曹丕在席间透露说,甄宓是在利用你,曹植就会心绪大乱,借酒浇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作为储君驻守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 魏讽 密谋攻邺,与之同谋的 陈祎 自首,曹丕率众平定变乱,诛杀魏讽。
建安二十四年秋,杨修被曹操杀死。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于邺城
06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从 邺城 至 洛阳 继位丞相、继位魏王,郭封夫人,
延康元年五月,十五岁的曹叡被封为武德侯
延康元年六月率军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
黄初元年(220年)十月十二月十日,曹丕称帝,郭进贵嫔。山阳公刘协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
曹丕欲废武德候未果,迁怒甄,他拒绝将甄宓封为皇后,并且开始冷落她。
同一年,曹植莫名其妙地写了一篇《出妇赋》,中有“痛一旦而见弃,心忉忉以悲惊……恨无愆而见弃,悼君施之不终”之句,句句暗扣。
黄初二年(221),曹叡被封为齐公
黄初二年六月,甄妃在凄惨中去世于邺城。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甄宓在临终前,把建安二十二年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曹叡因为母亲获罪,废为平原侯。
07
同一年,曹植的监国谒者灌均给曹丕上了一份奏折,密告“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植抗议,于是曹植被贬为安乡侯。
黄初二年七月被封鄄城候
猎鹿。曹丕已经猜到,甄宓在临终前,把建安二十二年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而树立之意定。
黄初三年封皇长子 曹叡 为平原王
后来曹丕下诏将其过继给郭皇后为子,进一步确定了他嫡长子的地位。然而曹叡因其母被赐死而非善终,内心愤愤不平,后来才开始恭敬地侍奉嫡母,每日早晚都往皇后宫中定省问安,郭皇后也因自己无子,对曹叡慈爱有加。一代佳人一死,过继,郭女王善弹琵琶,曹叡折服
黄初三年四月被封鄄城王。
黄初三年。曹植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从邺返回封地鄄城的途中,写出了《感鄄赋》。曹植虚构了自己的一段旅程,把那一次“绝缨”的经历,诗化成了他与洛水女神的邂逅。
08
黄初三年,曹丕很快就从监国谒者那里拿到了抄稿,领会到了赋中的暗示,曹植已经猜到了建安二十二年“绝缨”事件与那次叛乱的真相。对于曹植,他也大加安抚,原地升为鄄城王,以免他多嘴。
黄初三年九月初九,郭进皇后!
黄初四年(223年),32岁的曹植徙封雍丘王。
黄初四年,曹丕为曹叡聘河内世家大族虞氏为平原王妃,[18] 又选河内毛氏入东宫,曹叡十分宠爱,出入都与其同乘舆辇。
黄初七年五月十七日,曹丕去世,去世前夕才把曹睿立为太子。
太和元年,227年,平原王 曹叡 继位,尊奉郭女王为皇太后,宫室称永安宫。
09
曹睿欲逼杀郭女王。一来为自己母亲报仇,二来则是为了灭口。郭女王把建安二十二年的细节都交代给了曹睿,孰不知这更坚定了曹睿杀他的决心。后放弃!
太和元年二月,十五日,诏令在邺城修建 文昭皇后 寝庙。魏明帝在甄家给外祖母修建了一所华丽的住宅。
太和二年,曹植给曹睿上了一道疏。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
曹睿很快就下诏,把曹植从雍丘徙封到了东阿。破格优待。
下诏改《感甄赋》为《洛神赋》。
太和三年(229年),38岁的曹植徙封东阿,其间潜心著作,研究儒典。
太和四年(230年),曹叡诏封郭表为安阳亭侯,不久进爵乡侯,食邑五百户,升迁为中垒将军。封其子郭详为 骑都尉 。同年,追谥太后父亲郭永为安阳乡敬侯,母亲董氏为都乡君。升迁郭表为昭德将军,加 金章紫绶 ,赐位 特进 ,郭表次子郭训也为骑都尉。后来太后的姐姐去世,曹叡想予以厚葬,为其修建祠堂祭祀,太后制止说:“自汉末天下大乱以来,王侯公卿的陵墓无不被盗掘,皆因厚葬。今安葬亡人最好以先帝首阳陵的 薄葬 为法。”
10
太和六年(232年),曹睿一纸诏书曹植改封陈王,十一月二十七日,陈思王曹植去世。时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9]
曹植死后,那些秘密随着他被埋入土里。一直到了这时候,曹睿仍旧不放心,特意下诏“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
青龙三年(235年)二月初八,郭女王逝于许昌宫,终年五十一岁。以 终制 营造皇后陵墓,葬在首阳陵西。[24-25] 曹叡进封郭表为 观津 侯,食邑千户。升迁郭详为驸马都尉。[26]
青龙四年(236年),曹叡改封郭后父亲郭永为观津敬侯,母亲董氏为堂阳君。追封郭后兄弟郭浮为梁里亭戴侯、郭都为武城亭孝侯、郭成为新乐亭定侯,皆派使者手捧策书,以 太牢 进行祭祀。后来郭表薨,长子郭详嗣爵,又分郭表之爵,封其第三子郭述为列侯。郭详薨,其子郭钊嗣爵。[27]
我们的先民在河洛这个丰饶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特别是洛水之神,一直被美化为端庄淑丽的美女。她永远没有衰老,永远美丽动人。洛水之神名曰宓妃,相传她是伏羲的女儿,长的非常美丽,天真烂漫。一天她到河边游玩,不小心掉进水中溺死,后被天帝封为洛神。还有传说宓妃是洛河岸边一位渔民的女儿,长的美丽动人,勤劳活泼,会打猎,捕鱼、唱歌、跳舞,深得大家的喜爱。不幸洛河里出了一个水怪,经常兴风作浪,残害老百姓,闹得洛河沿岸人人自危,妖怪声言,只要宓妃嫁给他,便不再作恶。宓妃为拯救百姓,决心牺牲自己,便答应了水怪的要求,选择吉日梳妆打扮,于6月23日与乡亲们洒泪分别,从容走入河内。洛河风浪很快平息了,两岸人民从此不再受妖怪的骚扰, 可是宓妃姑娘却永远地走了。人们为了纪念她,在回郭镇刘村盖 了一座庙宇,桩塑了她的金身,尊为“洛河娘娘”,公议每年的六月二十三日举行庙会,到了这一天,四村八乡的民众都来聚会,演出文艺节目,进行隆重的祭把大典,永远怀念这位女英雄。
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河怪忽然官瘾大发,想当河神,便一变 粗野而为温顺,用他抢劫来的财宝打通关节,给龙王府上上下下 都送了东西,并特别给龙王送了一份厚礼,在龙王面前卑躬屈膝, 拍马奉承,深得龙王喜欢,便破格提拔他,封他当了洛河水神河伯,又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冯夷。冯夷当上水神之后,仍然野性不改,他是一个*棍,每年都要找一个美女来寻欢作乐,不然就要 发大水淹庄田。他得了美女便冷落了相貌姣美的宓妃,宓妃也曾 苦苦劝他,他哪里听进去,依然整天花天酒地,不干正经事。宓妃异常苦闷,经常在月白风清之夜,独自一人在洛水岸边徘徊,悲叹自己凄惨的身世。
这时羿也在洛河岸边居住,他是受天帝之命,为解除天上十日之苦,带着妻子嫦娥,落脚河洛,凭着他高超的射技,一连射 了九日,解除了大地暑热之苦,但是天帝认为他射的太阳多了,便革去他的神籍,永远不能再回天宫。嫦娥也因此埋怨羿连累了她不能回去。整天与羿吵嘴。羿苦闷绝望,也不时在洛河边流连。一日,宓妃和羿二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倾诉各自的苦闷,得到了感情的共鸣,二人相爱了。这件事很快被河伯、嫦娥知道了,嫦娥一气之下吃了灵药上月宫去了,河伯找着异,与他决斗,兴风作浪,毁坏了沿岸的房屋、庄稼。羿百般解释,河伯就是不听,羿只好应战,二人厮杀起来,羿射瞎了河伯的左眼,河伯被打败,跑到天帝那里去告羿,结果由于河伯的祸殃黎民而受到了天帝的处罚,可是羿从此再也见不到宓妃了。屈原曾在《天问》中提及这件事:“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河伯而妻彼洛滨?”而柳宗元在《天对》中却否认了这件事,认为羿是一个狂夫,宓妃怎能嫁给他呢?
宓妃是一位美丽的女神,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中华民族女性美的典型形象。所以不断被文人骚客用来作为创作的对象。最早写宓妃的是屈原,他在《离骚》中叙述了他追求宓妃,而宓妃却瞧不起他,于是他便“来违奔而改求”不再追她了。但是对后世 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要算曹魏时期曹植写的《洛神赋》了。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聪明机敏,学识渊博,深得曹操的喜爱, 曾一度想立他为太子,但却遭到哥哥曹丕的嫉恨。曹丕当了皇帝 后,想除掉他,逼他作七步诗,把他赶出京城,封为东阿王,移居到山东鄄城。经过这么大的打击,曹植已经心灰意冷,苦闷忧愁,写了不少反映他自己心境的诗句。《洛神赋》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写出来的。至于曹植为何写这篇赋,是否是为了怀念意中人或有其他的目的,历来众说纷坛。李善《文选注》引了一篇记说洛神原来就是甄后,此记上说,曹植年少时看上了甄家小女,可是他父亲后来却把甄氏聘给了曹丕作夫人。曹植非常失望,以后曹丕当了皇帝,听信郭贵妃的谗言,逼甄妃自尽了,甄妃死的那一年,曹植去洛阳朝见哥哥,听说甄妃死了,心中无比悲伤。这时曹丕也知道甄妃的冤情,他知道弟弟对甄妃有情,便把她的遗物玉钱金带枕给了曹植,暗物如见人,更增加了他的思念,曹植离京回山东路过洛水,见到甄氏从水中冉冉而来。对曹植说:我本来将心许你,但是没有遂愿,此枕是我在娘家时的用物,今与你用荐枕席,见物如见人吧!她又将一串珠子献给曹植,曹植将玉佩解下给了甄氏,二人依依难舍,甄氏消失于水波之中,曹植此时如痴如呆,悲喜交加,选作《感甄赋》以表心迹。后来这篇文章被他的侄子明帝见了,认为这样写太露骨了,便改为《洛神赋》。
这篇记许多人提出质疑,因为甄氏年少时根本没有见过曹植, 她最初嫁给了袁绍二子袁熙,曹操平冀州,得到了甄氏,给曹丕 作了老婆,因此以上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有人以为曹植“序明云 拟宋玉神女为赋,寄心君王,托之宓妃,格神犹屈宋之志也”倒是更接近当时的事实。不过曹植在序中已经说明了:“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如再穿台附会就离题太远了。曹植在赋中提到他见到神女的地望。我们认为这个地望 ,应该在我们 巩义的芝田镇益家窝村的洛水岸边。他在这里酝酿构思了《洛神赋》的全部内容,为后世留下了烩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洛神赋》开始写道:“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阈,越辍辕,经通谷,陵景山目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平衡皋,株驷乎芝田,容与乎杨林,流眄乎洛川。”即从洛阳出发,向东行走, 到洛川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人困马乏,于是在蘅皋歇息,在芝 田喂马,在杨林里从容散步,站在岸边纵目眺望波光粼粼的洛水。 文中提到的辍辕、通 各、景山尽管实有其地,但都非曹植经过的地方,这些地方都距洛水甚远,赣辕离洛水约3O公里,曹植的车 驾决不会舍近求远去过此地的。根据直线距离估计,曹植的车驾从早上出发到傍午的时候,也只能走到芝田一带,这是其一。《洛神赋》接着写到“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现,靓一丽人,於废之畔。”洛河从洛阳东来,经过 偃师进入巩义, 一直在河洛平原上穿行,只是到了芝田益家窝才有高山阻挡,洛水顺山
根而行,折向东北,文中明显提到他见的丽人是站在山崖 旁边的,所以除行此处,再没 有山崖这个地望了,这是其二。
洛水过益家窝便进入巩义的群山之中,过了黑石山便是邮山, 顺着部山流入黄河。
益家窝原是个水旱码头,这里山明水秀,风 景如画,洛水在这里绕了个大湾,形成此处 奇族的景色。每当傍午时分,站在洛河岸边向西望去,但见波光粼粼,霞光万道。两岸杨柳依依,夕阳西下,渔舟唱晚,如在仙境。曹植便是在这样 的环境中见到了洛神。美景、美人在眼前,触景生情,顿使妙笔生辉。《洛神赋》首先写了洛神的姿态、容貌、穿戴 、动作,接着写了作者对洛神的爱慕和同她约会以及赠佩之事。又写洛神因人神道殊,不 得交接,只得满怀恋情,恨怨离去,最后写为了追赶洛神,驾小舟逆流而上,一直起了一 夜也未赶上,只好弃舟登车, 一步一回头的离开巩义。 《洛神赋》使洛神家喻户晓,使洛神在各个艺术领域都有一定的地位。而曹植会洛神 的巩义芝田镇也将开发洛神文化旅游,为弘扬河洛文化增添光彩
后羿的妻子是嫦娥还是宓妃
宓妃,又称洛嫔,很据传说她是溺死在了洛水,后来被封为洛神。而在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洛水女神,是伏羲的女儿,更是一个命运凄苦的女神,那么后羿的妻子是嫦娥还是宓妃?
宓妃图像
关于这一个问题,首先关于“嫦娥”这一神话人物来说算是知名度相当高的,基本上是几乎尽人皆知的,而嫦娥曾经登场的故事当中,最为人熟知的就属嫦娥奔月了吧。但是说到底,究竟嫦娥和宓妃,谁才是后羿的妻子呢?
第一种说法:根据《七十二朝人物四书演义》一书中的描述,宓妃实际上就是嫦娥。
第二种说法:嫦娥是后羿的前妻,在嫦娥奔月之后,后羿才跟宓妃在一起的。然而很多人也猜测说,嫦娥是因为知道了后裔与宓妃之间的恋情之后,才在一气之下偷吃了灵药飞升的。
第三种说法:后羿本是帝俊的臣子,与嫦娥结婚后,听从岳父帝俊旨意下界安民“除百艰”。这也就是“后羿射杀九日”的故事,本是有功之臣,可毕竟这九日是帝俊九个儿子,作为父亲,无论如何难掩灭子的心痛。但是作为圣明的天帝,他又不能随意发作。于是只能把后羿和嫦娥安排到下方去住,不必再到天上来了。之后,后羿被贬凡尘后,闭门思过,觉得自己犯了愚蠢的错误,还连累了妻子嫦娥,痛定思痛,决定与嫦娥分手。经过一段时间后,后羿移情别恋,爱上了宓妃。
宓妃洛神洛神,又名宓妃,是远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位著名女神,是伏羲氏的女儿。宓妃洛神由于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于是降临到了人间,来到洛阳。曾在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对于宓妃洛神描述的千古名篇,还有人声称说是否是通过宓妃洛神这一人物描写甄宓的存在还是有一定的争议的。
宓妃洛神
关于宓妃洛神,当初据说她来到了人间洛阳,而那时,据说居住在洛河流域周边有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不足,叫做有洛氏部落。于是宓妃洛神便加入到了有洛氏当中,并在其这里的一段日子里。她教会了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甚至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说是有一天,大伙儿辛勤劳动之余,宓妃洛神拿起自己的七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的是,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于是这个浪荡公子便来到洛河,但她看到宓妃时,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 ,吞没了宓妃。
被带入水府深宫的宓妃,每天都是郁郁寡欢,偶尔也会用自己的七弦琴来排遣愁苦。直到有一天,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关于后羿他原本是位善射的天神,还曾射死了天帝的九个儿子。后来当后羿听说了宓妃的遭遇后,对河伯的行为感到非常气愤,于是设法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了洛氏中间,还与宓妃产生了爱情。
宓妃曹植宓妃,伏羲氏的女儿,也是远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据说宓妃最终是淹死在洛河中,所以才成了洛神。那么宓妃曹植之间有时怎样的联系呢?
宓妃
关于宓妃曹植之间的联系,就要从曹植开始下手了解,因为,曹植曾在《洛神赋》一文中就提提到过宓妃,是这样描述她的姿态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甚至还说宓妃“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u兮若流风之回雪”。总之从他的描述中就能欧看得出来,宓妃的形象。
另外据说在曹植在年轻的时候,看中了一位姓甄的姑娘,想娶她做妻子。可惜的是她成为了曹丕的皇后,而曹丕却将甄后她处死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整日郁郁寡欢,当曹植与甄后生的儿子曹币黄鸪苑沟氖焙颍想起了甄后的惨死,于是暗暗地流下了眼泪。可是曹丕却看在眼里,并觉察到甄后的冤情,感到对不起她。回来他离开了魏宫,心神不定的她来到了洛河边。
突然间,出来一位女子,在几番交谈之后,曹植知道这位女子是皇嫂甄后。
然后,甄后把自己怎么被陷害的经过诉说一遍,然后又说:“玉帝念我死的冤屈,封我为洛水之神。”。说罢还将自己的一块玉佩交给了曹植,便消失在了波涛中。后来,曹植为纪念这次会见雨丝就创作写了一篇赋,题名为《感甄赋》。之后魏文帝死后,由明帝曹奔涛唬看到这篇赋后,感到不是味,于是又把题目改成《洛神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