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是何意·出自于哪?

曹冲称象是何意·出自于哪?,第1张

曹冲称象”称颂年幼而又聪慧的人。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书·曹冲传》。

曹冲,字仓舒,是曹操的妃子环夫人所生,从小就聪明伶俐。五六岁时,他所表现的智力,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有一次,孙权赠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想知道这只大象到底有多重,问部下人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称一称。然而,人们都感到没有任何办法。曹冲说:“把象牵到大船上,在船舷边标出它的吃水线,接着把大象牵下船,把称过的东西放到船上,直到船下沉到所刻记号为止,这样一来就可以算出大象的重量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吩咐部下按曹冲说的方法去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常用来比喻旧的事物总会过去,新的事物必将到来。

此典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白居易)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敬宗宝力二年(公元826年)冬天,被贬在外的诗人刘禹锡被调回到洛阳任分司主客郎中。在北返洛阳途经扬州的时候,他和因病罢苏州刺史回洛阳的诗人白居易相逢。在相聚的宴会上,白居易即席赋诗《醉赠刘二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在外二十三年抒发了一些怜悯之情。当时,刘禹锡虽被召回了洛阳,结束了贬谪生活,可是并未得到重用,心情也不是很好,再加上过去的好友王叔文、吕温、柳宗元等人死去了,自己孤单一个人北返,心情更加郁闷。白居易的诗,使得刘禹锡思绪万千,十分悲愤。随即当场挥笔写下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诗的全文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的意思是说:那巴山楚水凄凉而又荒远,我被弃置在那里二十三年。怀念亡友只好吟唱思旧赋,回到故乡我的斧柄已朽烂。沉舟侧千帆竞发飞驰而过,病树前万木争春生机盎然。现在听到您为我作的一首诗,为了振奋精神我也要把杯酒喝干。

首先纠正一下,是《曹冲称象》,而非《曹操称象》,《曹冲称象》中有两个词表示称象顺序,为“再”和“然后”。

《曹冲称象》一文中,描写曹冲称象的段落是这么写的: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再(zài):1)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再次。再衰三竭。 2)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再说。 3) 表示更,更加:再勇敢一点。 4) 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想好了再写。

造句:老师一再嘱咐我们,上窗台擦玻璃一定要加小心。

然后(rán hòu):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造句:一个人对社会,要先做出贡献,然后才能索取。

曹冲称象的故事集锦10篇

曹冲称象的故事1

 曹冲称象的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事过1800多年之后,一家电视台组织一群人再现了曹冲称象。不过,却颇费周折。

 首先,找到了一条木船,可木船的结构根本没有让大象站立的地方,只好请来工匠改造。然后,将木船放进湖水里,可又没有大象上船的平台,就又让人搭建了栈道。

 其次,是到动物园里挑选大象。太大的,木船承受不了,太活泼好动的,担心弄翻了木船。好不容易找到一头不大不小、老实敦厚的,却怎么也不肯上船,在驯象师的极力引导和众人的前呼后拥下,才终于上了船。

 再次,开始称象。大象上船后,木船不停地晃悠,船体吃水的位置忽上忽下,以致在水里等待在船体上作标记的人拿着笔不知从何下手,只好上上下下地划了几道,取了个平均值完事。

 最后,雇用大量人员搬来石块替换下了大象。最后,称量了大象的体重和石块的重量。

 结果呢?石块的重量与大象的体重不等,而且误差很大,参与的人一个个灰头土脸。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失误、偏差,遵循客观事实。

曹冲称象的故事2

 曹冲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孩,曹冲利用大石头成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至此曹冲称象的故事就广为流传了,这个成语小故事告诉我们,可千万别小瞧了小孩子的智慧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的小孩,名叫曹冲,曹冲的爸爸是个大官。

 有一天,外国人送给他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于是就对手下的官员说:”你们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我想知道它有多重。”这可是一件难事,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怎么称它手下的官员开始使劲想,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大家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称象的办法。

 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冲,大家心里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办法来,一个五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而且大象这么重,他怎么可能想到办法称它呢!

 可是千万别瞧不起小孩子,这小小的曹冲就是有办法。他想的办法,就连大人也想不出来。

 他爸爸就说:“你有办法快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曹冲说:“我称给你们看,你们就明白了。”

 他叫人把大象牵了过来,跟着他到河边去。他的爸爸,还有那些官员们都很奇怪,曹冲去河边干什么呢大家都想看看他到怎么称大象,就一起跟着来到河边。河边正好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很多。曹冲说:“在船挨着水的地方画一条线做记号。”记号划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空着,就往上浮起来很多。

 大家看着,一会儿把大象牵上船,一会儿又把大象牵下船,心里想:“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呀,他这样怎么能称出大象有多重呢”

 接下来曹冲叫人搬了很多石块过来,装到大船上去,搬了很多很多,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曹冲看见船上的记号到了水面,就大喊:“行了行了!不要再搬啦!”就叫人把石块一块块搬下船来。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个记号的地方,这时候,石头和大象是一样重的;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大家都说,这办法看起来简单,可是要不是曹冲做给大家看,大人还真想不出来呢。所有的官员还有曹冲的爸爸都竖起大拇指说:“曹冲真聪明!”

曹冲称象的故事3

 曹冲称象

 拼音cáo chōng chēng xiàng

 基本释义“曹冲称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浮力的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也告诉我们,年龄不在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褒义

 出处取自《三国志》: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曹冲称象(典故故事)

 曹冲,字仓舒,他是三国时魏王曹操的小儿子,天资聪慧,思维敏捷,五六岁时的智力已和成年人不相上下。

 大约在曹冲十岁的时候,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人给曹操送来一头大象。大象生长在南方的丛林里,北方人极少看到。因此,曹操带着儿子们和文武官员一起前往观看。

 大伙儿看着这庞然大物,纷纷议论。谁都想知道它的重量,但哪儿有那么大的秤呢?

 曹操也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问文武百官说:

 “你们谁能想办法称出它的重量?”

 文武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束手无策。这时,曹冲上前对曹操说:“父王,我有一个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曹操知道曹冲一向聪明过人,平常也很喜欢他,就说:“你说说看,用什么办法?”

 曹冲说:“用一只大船,先把大象安置在大船上,在大船吃水的深度刻上一个记号,然后把大象牵上岸。再把一些石块装到船上,让船沉到原来刻上记号的深度。只要称一称石块的重量,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曹操听了,连声称赞说:“好!这个办法好!”

 于是,曹操马上让人准备船只和石块,果然很快就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后来,“曹冲称象”这一典故,用来称颂人年幼聪颖,才智过人。(雅雅)

曹冲称象的故事4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都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的秤来称。”而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说:“你这个办法可不行啊,为了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可真叫人为难呀。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父亲,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曹冲趴在曹操耳边,轻声地讲了起来。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曹冲称象的故事5

 东汉末年,献帝无能,大权全落入了曹操手里,由于战绩显著,仕途一路青云直上,从一开始的将军到丞相,后来又封魏公,到最后献帝封曹操为魏王,并且加赐他为九千岁,地位仅次于献帝一人之下。

 东吴的孙权害怕有朝一日曹操率兵攻打东吴,以报火烧赤壁之仇,于是就臣服了曹操。

 为讨好曹操,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第一次见到大象,惊喜非常。这头大象产自南方,它卷动长鼻,四只脚像四根坚强的大柱,浑身透露出一种稳重、刚实、摇撼不动的大山似的壮美之气。

 上下左右端详了一回,曹操忽然想起:“这大象如此巨大,可不知有多重啊”想着,便向百官问道:“谁家有大秤,把这头象称称”

 群臣听完之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噤若寒蝉,呆若木鸡。

 曹操看到这种状况,正要发火,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笑道:“罢,罢,罢!世界上哪来称大象的秤呢”曹操笑了一回,又问:“大家看,有什么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百官们面面相觑,谁也拿不出主意来。突然,一个小孩从人群背后钻出来,叫道:“父亲,我有办法!”

 曹操一看,原来是自己年仅5岁的小儿子曹冲,便呵斥道:“你懂什么呀”

 曹冲也不理会父亲,翘着小嘴,咭咭咯咯地说起来:“这个问题非常的好办。把大象赶到一条大船上,看船吃水有多深,在船舷上做个记号。然后,把大象从船上牵上岸,再往船上一筐又一筐地装石头,让船沉到刻记号的`地方。只要把石头再—筐又一筐地过秤,加起来的重量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

 曹操听完,拈着胡须,欣慰地笑道:“妙!妙!你不愧是我曹家的千里驹啊!”

 百官纷纷夸赞道:“真是神童!神童啊!”

 人们按照曹冲的办法,很快就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大道理:

 细心观察微小事物,善于分析思考就能发现深奥的科学秘密,或者能在一些看来很平凡的科学领域产生重大的突破。

曹冲称象的故事6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经典故事:曹冲称象。一天,外国人送给他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这可把官员们难住了。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怎么办呢?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办法。正在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五六岁大的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曹操见了,很高兴地说:“你有办法就说出来让大家听听。”曹冲说:“我称给你们看,你们就明白了。”于是,他叫人把大象牵到河里的一艘大船上。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冲叫人在船舷与水面齐着的地方划一道记号,然后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大家看着,一会儿把大象牵上船,一会儿又牵下船,不知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接下来,曹冲叫人往船上挑石块,挑了一担又一担,一直装到船舷上的记号与水面齐着为止,然后又叫人把石块挑下船来。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船下沉到同一记号上,可见,石头和大象是同样的重量。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总和就是大象的重量。

 感悟:你想到这个好办法了吗?如果我们平时善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可能解决一些大人都认为很难的问题。可不要小看我们自己啊!你也能像曹冲一样聪明哦!

曹冲称象的故事7

 曹冲称象是讲一个小孩子称大象的故事。这小孩子名叫曹冲。曹冲的父亲曹操是个大官,外国人送给他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这可是一件难事。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怎么称法呢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秤象的办法。

 正在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嘴里不说,心里却想一个五、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也都想看他的笑话。

 只见曹冲叫人牵了大象,来到河边去。河边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冲说:“齐水面在船帮上划一道记号。”记号划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空着,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来。大家看着,一会儿把大象牵上船,一会儿又把大象牵下船,心里说:“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呀”

 接下来曹冲叫人挑了石块,装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担又一担,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行了,行了!”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块又一担一担地挑下船来。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记号上,可见,石头和大象是同样的重量;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得到的总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

曹冲称象的故事8

 古时候有个非常聪明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曹冲,他的父亲曹操是一个很有名的大官。

 有一天,外国使者给曹操送了一件礼物:一头大象!从未见过大象的曹操非常高兴。曹操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就让官员们想办法称一称大象的重量。官员们心里嘀咕:大象这么大,这么称呢一个官员说:“用称来称一称。”另一个官员说:“大象这么,到哪里去找这么大的秤呢”即使有那么大的秤,也没有人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呀。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称象的办法。

 这个时候,一个小孩子跑过来,他大声地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让我来试一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大家心里想:哼!大人都想不出办法来,你一个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曹操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快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曹冲:“我称给你们看吧。”曹冲叫人牵着大象来到河边。曹操和官员们也一起来到河边。河边正好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大声地说:“赶紧把大象牵到船上去!”大象上了船,船往下沉了许多。曹冲说:“在齐水面的船舷上画一个记号。”记号画好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大船空了,就向上浮了起来。官员们看着大象被牵上船,又被牵下船,心想:“这孩子在玩水面把呢曹冲会有什么办法呢”曹冲请人去挑来许多石块,把石块装到大船上。石块挑来了一担又一担,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曹冲看到船舷上的记号又齐了水面,连忙说:“好了,好了!”,接着让人把石块一担又一担地挑下船来。曹冲说:“请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的总和,就是大象的重量。”

 大家都夸奖曹冲是个聪明的孩子。

曹冲称象的故事9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

 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

 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曹冲称象的故事10

 很久很久以前,孙权曾送给太祖一头巨象,太祖看大象这么大,就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太祖问手下:“你们谁知道大象的重量办法也行啊。”他的手下左看看右看看,谁都想不出称象的办法,太祖很失望,便在宫外的小村子里贴了一张告示,上写道:“谁可以想出称大象的办法,我就奖给他十根金条!

 ”老百姓看了告示都纷纷争论:“十根金条,十根金条呀!

 如果谁可以得到这十根金条,那不就发大财了吗”村民们个个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但三天过去了,没有人能想出好办法。又是三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人想出称大象的好办法。宫廷里的大臣们也是没有一个想出来的。太祖真的生气了。这时,看了告示的曹冲就有了办法。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乌云慢慢散去,但一阵鼓声惊醒了太祖,太祖的手下对他说:“禀报太祖,曹冲来叩见太祖,说是想出称象的办法了。”太祖说:“让他进来。”手下连忙说:“喳!

 ”曹冲一进来就说:“爹,儿子想出了法子要不要听呀”曹冲得意洋洋的说。太祖说:“小孩子能想出什么办法,该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去。”曹冲说:“小孩子也不一定想不出办法呀。”曹冲不慌不忙的拿出一只小木头象,木头船,走到鱼缸旁把木船放到水里说:“爹你过来看看。”太祖被曹冲弄得一头雾水走到鱼缸边说:“你这是干什么”曹冲也不吭声把小木象放到木船里,然后拿出一根针在船舷上水痕处刻出一条线,接着把木象从木船里拿出来,在木船里放入小石子直到水痕到了刚才画的那条线,曹冲停止放小石子对太祖说:“爹,吧石子从船里拿出来称一称不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吗”太祖惊奇的看着曹冲心里想这孩子真是才智过人啊。

 曹冲称象的故事“教会”我们一个思考问题的小方法:村民和大臣们的思想僵化,而曹冲的思想灵活,他会换个角度思考,所以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曹冲称象》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4课的课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下面和我具体了解一下吧,供大家参考。

曹冲称象课文原文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文赏析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曹冲称象的故事,因此广为流传;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第一自然段讲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别人送的一头大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

第二自然段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员们都在议论大象的重量,暗示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难度。

第三自然段讲有官员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根本行不通。

第四自然段讲曹冲提出了称象的方法,分3个步骤: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课文用“再”“然后”这两个表示顺序的词,把称象的步骤表述得清楚明白。

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曹冲的方法果然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称象的优美词句如下:

原文翻译: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已经比得上成年人的智慧。当时孙权送来了一头大象,曹操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这件事,但他的手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先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将大象牵下来,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注释如下:

生:长到。

智意:智谋。

及:比得上。

若:相比。

致:送。

作者简介:

陈寿(约232年至约297年),字元凯,扶风郡(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人,东汉末期至西晋初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是中国古代史学巨擘之一。陈寿曾经担任过吏部郎,是东汉末年著述最多、最全面的文人之一。其主要著作是《三国志》和《世说新语》。《三国志》是一部三国时期历史著作,分成三十篇,记载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的时期。

大致涉及两百多年历史,是介绍三国时期历史的经典。《世说新语》又称《晋书》,是一部反映汉末魏晋时期风貌、反映群体生活风俗的书。书中收集了很多当时的佳话,包括公案、俚俗、生活小故事等,文字简洁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较好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

#教案# 导语《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学生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学生必将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2学写生字“称”,“秤”,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四段,理解称出大象重量的过程。

 教学难点

 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

 2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词,生字一边读一边组词。(出示)

 称象  柱子  议论  官员  下沉  微笑  船舷

 一头大象  一杆秤  一艘船  四根柱子  果然

 (1)一起读

 (2)开火车读

 二、学写生字

 1过渡:同学们词语记得清,读的准。下面我们来学写两个生字,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出示“称”,“秤”。

 (1)指名说

 (2)师总结:左右结构的字,先看宽窄(出示),再看高矮(出示)。

 3师范写“称”,禾木旁略窄,右边稍宽。

 “秤”,左边禾字旁高于右边“平”,“平”最后一笔悬针竖,长于左边。

 4正姿,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描一个,写一个)

 5检查反馈。

 三、学习课文

 1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一头大象)

 2是怎样的一头大象?在书中用横线划出来,读一读。

 3用“像”造句。

 4看着又高大又粗壮的象,你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5我们用什么称重量?(介绍秤)

 6同学们,官员们想了什么办法称大象呢?你想从哪个自然段告诉大家。指读,相机正音。

 (1)(出示官员的话)

 (2)问:官员的想法是什么?(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称,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指读

 (3)这个方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呢?)齐读

 (4)没有人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看来这个办法行不通啊。

 (5)官员们由“大象”(出示)想到“大称”。象大称就大,秤杆就长,但是没有大力士能够提的起大象,这个办法不行。哪位同学,能看图说说官员的想法。

 7没人能称的起它,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官员在议论怎样秤大象时,曹冲在干什么呢?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哪一个自然段是曹冲称象呢?(第四段)

 (1)这段文字说了曹冲称象的过程,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5)

 (2)开火车,一人一句。中间询问有称象的方法吗?

 (3)从第几句到第几句是称象的过程。(2-4句)

 (4)我们来合作读一读,师读,女生读,男生读。想想曹冲称象一共几个步骤?

 (5)谁来读第一个步骤,这句话里有几个动作?赶什么?画什么?出示:赶象上船,出示:在船舷上做记号。

 (6)第三句话里有几个动作?把大象往哪赶?装什么呢?出示: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第四句话,这句话里主要动作?称什么呢?出示:称石头的重量。

 (7)这三句话写出了,称象的四个步骤,出示,齐读

 (8)这四个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文中有两个表示先后的词语。(圈出“再”、“然后”)“再”应该放在哪一步?“然后”应该放在哪一步?像这样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还能再说吗?(先怎样?接着怎样?)

 (9)谁能按照步骤,用上表示先后的词语,说一说称象的步骤,同桌说一说,交流。

 (10)请你们四位同学上台来说一说称象的步骤。用上表示先后的词,再来说说,称象的步骤。同桌自由说,指名说。

 (11)这三句话,写出了称象的四个步骤,一起再读。

 (12)同学们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小朋友们一定很清楚了,这个方法好在哪里呢?(出示)官员们仅仅想到用大称,(出示)而曹冲想到船,(出示)船就是——称,人提不起大称,(出示)但水可以托起大象,水就是——秤杆,大象一次称不出来,曹冲用了什么方法代替(出示:一块块石头)

 (13)当时曹冲几岁?(出示课件)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比较两个句子)

 四、拓展延伸

 1遇到这样的难题,小曹冲比官员们多想了几个步骤,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此时此刻你穿越了,你想不想夸一夸他。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难题?你是怎样做的?

 五、作业

 (1)想一想,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一听。

2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9个汉字。会简单的看图说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曹冲的聪明。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如果你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重量,你们会怎么做?(演示第2、3张幻灯片)

 那如果是一个小动物呢?

 真棒!那如果是大象呢?

 思考:可是在古代的时候没有地磅,我想知道大象的重量,该怎么办呢?

 2现在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小朋友,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演示第4张幻灯片)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5-8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柱”的偏旁是“木”

 “底”的偏旁是“广”

 “秤”的偏旁是“禾”

 “船”的偏旁是“舟”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底”、“船”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曹操 柱子 称象 船舷

 微笑 然后 果然 重量

 三、精读领悟

 1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演示第9张幻灯片)

 一天,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人们想知道它的(重量),有的说(造一杆大称),有的说(把大象宰了一块块地称),(曹冲)说把(大象)赶到船上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然后再放石头到(那条线)再称(石头),最终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这篇短文说的是谁和谁之间的发生的故事?(演示第10张幻灯片)

 3同学们读第一段,看一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演示第11张幻灯片)

 (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同学们,你们收到礼物后会怎样呢?

 (3)那曹操收到礼物后什么反应呢?

 4课文是怎样描述大象的外形的呢?(演示第12-15张幻灯片)

 (1)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这样描写大象说明了什么?

 (2)看到这头大象之后,官员们有了什么样的想法?

 议论: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评论。

 (3)比较句子

 ①大象有多重呢?

 ②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哪句好?为什么?

 第②句好。表示人们对大象重量的好奇。

 5官员们对大象重量是这样的好奇,那曹操怎样呢?(演示第16-21张幻灯片)

 (1)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2)课文是怎样说众官员的办法的?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

 (3)众官员提的办法可行吗?

 从哪可以看出来?

 (4)比较句子:

 ①曹操听了摇摇头。

 ②曹操听了直摇头。

 哪句好?为什么?

 第②句好。明确说明了曹操对众官员提出的办法直接否定。

 (5)这里用“有的……有的……”写句子。

 ①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擦黑板,有的做游戏。

 ②音乐课上,有的同学唱歌,有的同学跳舞。

 6大家提出的办法都不可行,这时候谁又提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演示第23-29张幻灯片)

 (1)他是怎样说的?

 “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用“先……再……然后”写句子。

 ①我回家后,先吃饭,再做作业,然后复习。

 ②早上,我先穿衣服,再洗脸刷牙,然后吃饭上学校。

 (3)曹冲说的办法用了几步?

 分别是哪三步?

 (4)为什么装石头的时候要让船沉到画线的位置?

 (5)同学们,你们知道接下来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

 第②好。强调突出了曹冲的聪明和机智。

 (6)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7)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为什么会想到这么好的办法?你们以后要怎样做呢?

 7曹操听到这个办法后是什么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演示第30-32张幻灯片)

 (1)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了吗?

 (2)课文是怎样说的?

 果然:确实如此,不出所料。

 (3)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的办法为什么好?

 (4)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脚印法。先让大象踩到松软的土地上,量出踩下去的脚印的深度;再让人也踩到松软的土地上,也踩到和大象一样的深度;最后称这些人的重量。

 把大象赶进一个盛满水的大水池子里,等水不再往外流,再把大象赶出来,然后往水池里填石头,直到水面满了,最后称石头的重量。

 四、归纳总结(演示第33、34张幻灯片)

 1《曹冲称象》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事情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只要多动脑筋,勤思考,用心观察,就会有新的解决办法。

 2你们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2.巩固“认—想—写—用”的识字方法。

 3.学习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法

 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杆秤、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在干什么?(称东西)

 这是一杆?(称)你能用称来称东西吗?谁想来试一试?

 2.导入课题——《称象》。

 3.教写“称”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认读生词

 3.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尝试复述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师:你知道大象到底有多大吗?你能不能把描写大象大的句子用“——————”画出来。

 (2)指导朗读。

 (3)师:这头象真的是又高又大。(板书)

 (4)师:这么大的象曹操喜欢吗?你怎么知道他喜欢的?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一自然段)

 (5)引入难题——如何称象?

 2.学习第3自然段

 师:现在请同桌互相读一读(第3自然段),看看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1)第一个办法行吗?为什么不行呀?

 (2)还有其他的办法吗?第二个办法可以吗?为什么呀?所以曹操怎么样?

 (3)师:又有人说,把大象宰掉,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你说没办法一起称,咱们就一块一块称。可是曹操却反对了,他可能会说什么?

 (4)师:两个办法都被否定了,要想称象真是——太难了!(板书)

 3.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方读得是否既正确又流利。

 (3)指名读,齐读

 (4)再读课文,寻找步骤

 (5)质疑

 (6)步骤解答

 (7)解析,帮助理解

 (8)利用关联词,练习复述

 4.总结学习

 师:曹冲的办法真的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结果如何。曹操的态度和之前一样吗?

 (四)总结升华

 1.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称象这篇课文,你觉得曹冲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聪明,爱动脑筋。)

 2.师:爱动脑筋的你们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吗?

 (五)作业布置

4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

 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板书)

 3.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新授:

 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

 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学生自己选读法)

 3.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

 4.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5.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6.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7.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的给大家说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8.到了第三关就更难了,还闯吗?为自己鼓劲,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9.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

 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

 10.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11.通过今天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5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

 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古时候。

 B:大象的来历:人家送给曹操的。

 C: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

 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4、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

 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过渡: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话都不满意,这时七岁的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是怎样的呢?

 七、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2、做实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

 然后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民学看插图。

 过渡:曹冲这样做对吗?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

 八、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九、总结全文

 1、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3102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6
下一篇2023-09-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