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情话 >
data-filtered="filtered" >
从前离得很远,每一分思念都化作了一封封情书,民国的情诗浅白悠长,深情婉转,读来令人心醉…… data-filtered="filtered" >
data-filtered="filtered" >
而邂逅古诗词,则如在阳光明媚的荒野上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 >
>
data-filtered="filtered" > > >
民国的情诗与古诗词相遇,一个是浅白悠长,一个是深情简洁。 >
>
>
data-filtered="filtered" > > 愿寻知音 > > > > > > > > >
>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 data-filtered="filtered" >
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
>
——徐志摩 > > > > > > > > > >
>
关关雎鸠, data-filtered="filtered" >
在河之洲。 >
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 >
>
——《诗经·关雎》 > > > > > > > > > > > >
>
让我 花掉一整幅青春, >
用来寻你。 >
>
——徐志摩 > > > > >
>
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
>
——秦观《鹊桥仙》 > > > > > > >
>
人之一生,谁不想拥有一个真心的他,天长地久,只有你我两人心意互通。 >
data-filtered="filtered" >
只愿,寻得知己眸中眷恋。青春初冉,亦或者白发落肩,岁月转走,也有知音陪在身边。 >
>
>
>
data-filtered="filtered" > > 静待知己 > > > > > > > > >
>
我明白你会来, >
所以我等。 >
>
——沈从文 > > >
>
衣带渐宽终不悔, data-filtered="filtered"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
——柳永《凤栖梧》 > > > > > > > >
>
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 >
山河岁月空惆怅, >
而我, 终将是要等着你的。 >
>
——胡兰成 > > >
>
满目山河空念远, >
不如怜取眼前人。 >
>
——晏殊《浣溪沙》 > > > > > > > > > > > > > >
>
这一世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但真正走入内心深处的却寥寥无几。 >
data-filtered="filtered" >
只愿,刹那芳华,一丈红尘之间,总能等到这世间唯一的灵魂伴侣,我自煮一壶清茶,候一生知己。 >
>
>
>
data-filtered="filtered" > > > > > > 知己相逢 > > > >
>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
却只爱过一个, >
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
>
——沈从文 > > >
>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
都只为风月情浓。 >
>
——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 > > > > > > >
>
我想牵着你的手, >
走过这座桥, >
桥上是绿叶红花, >
桥下是流水人家, >
桥的那头是青丝, >
桥的这头是白发。 >
> > >
——沈从文 > > > > >
>
愿得一心人, >
白头不相离。 >
>
——卓文君《白头吟》 > > > > > > > > > > >
遇见是一个多美的词呀,我遇见了你就是生命中最美的意外。 >
>
只愿遇见他,失意之时总有你我相伴,妖娆岁月,悠悠一朵解语花。 >
>
>
>
> 与友相知 > > > > > > > > > > > > > > > >
>
你给了我生命中 >
不能承受之重, >
我将用我的一生, >
来报答你。 >
>
——林徽因 > > >
>
投我以木瓜, >
报之以琼琚。 >
匪报也, >
永以为好也。 >
>
——《卫风·木瓜》 > > > > > > > >
>
我爱你, >
为了你的幸福, >
我愿意放弃一切, >
包括你。 >
>
——张爱玲 > > >
>
一场寂寞凭谁诉。 >
算前言,总轻负。 >
>
——柳永《昼夜乐》 > > > > > > > > > > > > >
> > > > > >
遇见你,就是遇见了幸运。 >
>
不论是一首歌或是一首词,一杯清茶或一杯烈酒,一同歌唱一同欢笑。只愿能与你相遇相知。 >
>
>
>
> 黯然分别 > > > > > > > > > > >
>
一别, >
便是一生。 >
>
——张爱玲 > > >
>
曾与美人桥上别, >
恨无消息到今朝。 >
>
——刘禹锡《杨柳枝》 > > > > > > > >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迹。 >
>
——徐志摩 > > > > >
>
今夕何夕, >
见此良人。 >
>
——《诗经·绸缪》 > > > > > > >
>
相逢总是短暂,人生不可能永远相伴。 >
>
只愿长长的余生,总有一份款款深情记在心间。愿无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
>
>
>
> > 别亦相思 > > > > > > > > >
>
因为爱过, >
所以慈悲, >
因为懂得, >
所以宽容。 >
>
——张爱玲 > > >
>
深知身在情长在, >
怅望江头江水声。 >
>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 > > > > > > > > >
>
醉过才知酒浓, >
爱过才知情重。 >
你不能做我的诗, >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
>
——胡适 > > >
>
醒时同交欢, >
醉后各分散。 >
>
——李白《月下独酌》 > > > > > > > > >
>
即使只是短短的缘分也是心灵的记载,无论多久都不能忘怀。 >
>
微笑或哭泣,怎样都美丽,高兴或者伤感,怎样都值得铭记。只愿你我相知今生,互相铭记,尘世虽无心,你我却有情。 >
>
>
>
> > 修得宁静 > > > > > > >
>
我夜坐听风, >
昼眠听雨, >
悟得月如何缺, >
天如何老。 >
>
——戴望舒 > > >
>
风听雨, >
吾爱吾庐。 >
笑本无心, >
刚自瘦,此君疏。 >
>
——辛弃疾《行香子》 > > > > > > > >
>
想在天井里, >
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 >
今夜落几寸。 >
>
——卞之琳 > > >
>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 >
心远地自偏。 >
>
——陶渊明《饮酒》 > > > > > > > > > > > > > > > > > > > >
朝可饮木兰之坠露,夕可餐秋菊之落英。 >
>
喧嚣归于宁静,执着归于淡然,花开花落,不若浅浅一笑,守一颗淡泊之心,拥一份淡然之美。 >
>
>
>
>
那最美的情诗和惊艳的诗词,是诗人们深情的翅膀,跨跃了时间的鸿沟,飞到你我身旁。 >
>
绝美的民国情诗, 偶遇了古代诗词, 是何等动人的邂逅, 他们都是世间最美的情诗。 > > >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
> > > > > > > > > > > >
>
一,邂逅康桥
英国伦敦的康桥,不但景色迷人,更是世界著名的学府剑桥大学的所在地 。这里有一条康河,就是在这绿色成荫的康河边,诗人徐志摩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1928年秋,有利于欧洲的徐志摩来到了英国,当他来拜访他的老师林长民的时候,让徐志摩眼前一亮的是站在他面前的,老师的女儿林徽因。
少女情怀的林徽因
林徽因是16岁跟着他从事外交官工作的爸爸林长民来到英国,那时候林徽因还是一位天真浪漫的少女,花季一般的年龄,婀娜多姿的身材和她穿着那飘逸的长裙,就像丁香芬芳那吐出的芳香,瞬间映入了徐志摩的眼帘。
徐志摩是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学生,在异国他乡来到自己家里造访,献上一杯清茶是必要的,可是就是这送茶,让徐志摩看到了林徽因那惟妙惟肖的引力。
花一样的蓓蕾
作为诗人的徐志摩,在这一瞬间,已经被清纯般的少女林徽因深深的吸引,他在此刻已经忘记了家乡还有他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和自己的儿子的存在,认定林徽因就是他自己在茫茫人海中追求的那位一生之灵魂伴侣。
而含苞待放的才女林徽因,也被眼前这位风流倜傥的徐志摩所迷倒,于是在英国康河上架起的康桥边上留下了他们浪漫而又充满记忆的足迹。
诗人徐志摩
作为民国初期外交官的林成民,他知道自己的学生徐志摩是一位有家室的人,纵然徐志摩满身才华,他
不可能让女儿林徽因踏入这徐志摩违背传统伦理的婚姻中。
于是林长民带领自己的女儿,林徽因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北京。而此刻的徐志摩已经深深的陷入到对林徽因那炽热爱的当中不能自拔。
林徽因悄然的离开了伦敦的康桥河畔,她似乎带走了徐志摩的灵魂,于是徐志摩毅然决然的放弃了欧洲的生活,锲而不舍的追回到北京。
在离开英国伦敦的那一天,他想起英国伦敦康河畔及康桥带来的那些值得回忆的身影,于是心中对此情此景产生了跌宕起伏的冲动,这就有了他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偶然》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徐志摩《偶然》原文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赏析1:
徐志摩这首《偶然》,很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不重复。无论是缠绵的亲情,还是动人的友谊,无论是伟大的母爱,还是纯真的童心,无论是大街上会心的一笑,还是旅途中倾心的三言两语,都往往是昙花一现,了无踪影。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的爱,又有多少能够重新降临。时间的魔鬼带走了一切。对于天空中的云影偶尔闪现在波心,实在是“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更何况在人生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使跋涉无穷的时日,也无法到达彼岸。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向,我们偶然地相遇,又将匆匆地分别,永无再见的希望。那些相遇时互放的“光亮”,那些相遇时互相倾注的情意,“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徐志摩在这样短短的小诗中,用了那么单纯的意境,那么谨严的格式,那么简明的旋律,点化出一个朦胧而晶莹,小巧而无垠的世界。我们漫步在这个世界之中,生发出多少人生的慨叹,多少往事的追怀,多少往事的回味,……但,并不如泣如诉,更不呼天抢地。我们只是缓缓而有点沉重地漫步,偶尔抬头仰望,透过葡萄架或深蓝的云彩,恰有一朵流星飞逝而过,我们心中,升起了缕缕淡淡的哀伤。但仍然漫步,那缓缓而又有点沉重的足音,如一个“永恒”,驻留在夜的天空。
不失轻盈,不失飘逸,却总是掩饰不住现实的悲伤,情感深处隐伏着一丝淡淡的失落。诗人对于美,对于人生,并不是看得可有可无的,而是怀着深深的眷恋,执着的追求,只是“美”抑或人生的其他,都像天空中的云影,黑夜海上的光亮,在瞬间都无影无踪。他有憧憬,同时又无法摆脱一丝淡淡的哀伤。“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似乎达观,超脱。但在审美心理上,却并非如此,“最好你忘掉”,其实是最不能忘掉。没有一点超脱,没有一点可有可无。有的是现实的哀伤,是一个真实的人,执着于生活的人,执着于理想的人,在屡遭失意中唱出的歌。憧憬与绝望,悲哀与潇洒,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是一个纯诗人的哀感。他的潇洒与飘逸,也多半是他为了追求典雅的美,节制自己的感情而来的。
徐志摩处在一个贫困的国度最黑暗的年代,他满怀着“美”的希望,在时代的夹缝中苦苦追寻着理想的光芒,但都如海滩上的鲜花,一朵朵在瞬间枯萎。他的歌喉,在“生活的阴影”逼迫下,最后变得暗哑、干涩。即使早期一些诗,如“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等,虽然那么轻柔,那么飘逸,但仔细体味,也无不让人感伤。写于1926年的《偶然》,也是一样,诗的深层信息中荡漾着淡淡的哀伤。诗人无意投身时代火热的斗争,也无意于表现所谓的“时代本质”,但时代的苦难,也同样曲曲折折地映射在一个真纯诗人的心灵深处。
有的研究者认为,《偶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很飘忽、了无痕迹”,“把什么都看得很淡,都看成无足轻重,无可无不可,把火热情怀与旺盛的生命,都化作轻烟”。这样的结论,不能说全错,但也不能说全对,因为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研究者对《偶然》这首诗的表层信息的领会上的。而一首诗永久的魅力却来自它的深层信息,《偶然》的深层信息传达了一种人生的失落感——是飘逸的也是轻淡的。——它是诗人充溢着灵气的灵魂在瞬间弹出的心音,单纯的音符中回荡着悠长,典雅的美感中起伏着骚动,飘逸的情调中蕴藏着深邃……
赏析2:
注: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具有一些独特的“转折”性意义。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卡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卡之琳编《徐志摩诗集》第94页)新月诗人陈梦家也认为:“《偶然》以及《丁当-清新》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纪念徐志摩》)。的确,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而我在这里尤需着重指出的是这首诗歌内部充满着的,又使人不易察觉的诸种“张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在“肌质”与“构架”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意向”与“意向”之间诸方面都存在着。独特的“张力”结构应当说是此诗富于艺术魅力的一个奥秘。
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一首诗歌,总体上必须是有机的,具各整体性的,但内部却允许并且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张力。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蕴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因为只有这样的诗歌才不是静止的,而是“寓动于静”的。打个比方,满张的弓虽是静止不动的,但却蕴满饱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
就此诗说,首先,诗题与文本之间就蕴蓄着一定的张力。“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内容,应当说是自由随意的,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遇”之类的作标题,虽然未尝不可,但诗味当是相去甚远的。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了。
再次,诗歌文本内部的张力结构则更多。“你/我”就是一对“二项对立”,或是“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及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而呈现出充足的“张力”。尤其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诗,则我以为把它推崇为“新批评”所称许的最适合于“张力”分析的经典诗句也不为过。“你”、“我”因各有自己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交会着放出光芒,但却擦肩而过,各奔自己的方向。两个完全相异、背道而驰的意向——“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统一、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在同样的字眼——“方向”上。
作为给读者以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印象的徐志摩,这首诗歌的象征性——既有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许格外值得注意。这首诗歌的总体象征是与前面我们所分析的“诗题”与“文本”间的张力结构相一致的。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这正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易·系辞》)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际挫折,或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
徐志摩《偶然》原文及赏析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①写于1931年7月,初以
《献词》为题辑入同年8月
上海新日书店版《猛虎集》后
改此题载同年10月5日
《诗刊》第3期,署名徐志摩。
诗评:
从《沙扬娜拉》、《再别康桥》到《云游》,人们很自然在其中找出徐志摩诗作中基本一致的诗歌形象和抒情风格。在这类最能代表徐志摩才性和诗情的诗歌里,不仅以其优美的想象以及意境的空灵洒脱打动着读者,而且也因为其中隐约着的对人生的理解与生命的把握时时透出的希望与信仰使读者认识到艺术的价值与美的意义。在这些诗中,徐志摩构筑着自己“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的世界。《云游》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那天你翩翩地在空际云游”,诗歌开头以第二人称起始,暗示着抒情主体对它的钦慕向往之情。诗里云游的特征是空无依傍的自在逍遥:“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这一逍遥的愉快实在带有脱却人间烟火味的清远,这里既含有《庄子·逍遥游》中与万物合一的自在心态的深刻体会,也有抒情主体心灵呼应的瞬间感受,空中飘荡的云游适性而往,不拘一地,为何会给抒情主体以深深的向往,诗中没有明说,但却在后面作了间接的交代,“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涧水……”,至此,抒情主体作为旁观的姿态点出了第三者的存在,“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形成对比,并由此反射出抒情主体隐蔽的心理历程与人生价值取向。那“一流涧水”无疑是抒情主体客观化的象征,诗中以第三人称“他”称呼,与“你”形成了不同的词语情感效果。同时,第三者“他”的存在是以与云游相对的形象出现,也含有抒情主体那万般忧愁又渴望得到新生与慰藉的心境。“明艳”一词极富主观色彩,一方面对照着云游与涧水不同的生存形态,一方面又暗示着抒情主体那颗焦灼等待的心,生命的痛苦将何时越过暗黑的深渊走向自在与自由?是否可以这么理解,诗人以“一流涧水”为自我写照而渴望漂荡的云游给自己萎靡虚弱的心灵涂抹些许光亮的色彩,由此,“一流涧水”便是诗人自己心境的最形象比喻。在徐志摩的诗中,“云游”的形象多带有虚幻空灵的美,如《再别康桥》中“西天的云彩”。而徐志摩自己也常以“涧水”自喻,如给胡适的信中提到自己只要“草青人远,一流冷涧”,其中凄清孤单的韵味与此诗何其相似,里头是否蕴含着更深的内涵背景或生命体验,我们禁不住作如是想。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忧愁以绵密,系古代诗词手法的运用,如“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无形的忧愁以形象的比喻来加以形容,说明一流涧水期待的欣喜与遗憾,当“明艳”给自己的“空灵”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时,涧水醒了,一种长期期待的幸福的充实已悄悄降临,超越时空的生命本体实现的狂喜在抱紧倩影的动作中得到完成,那是怎样的心醉神迷的战栗!可是,“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一流涧水的欣喜只是一种梦幻般的稍纵即逝,是因为美只能属于那个逍遥无拦阻的天空世界还是因为抒情主体那个理想的心由于过分关注现实而自觉其污浊的心境?姑妄测之,诗歌在此给读者提供了容量极大的想象空间。“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与一流涧水相对的“湖海”已不是单纯的字面浅层意义,而是与美相应合的所具的深层象征意义。如说一流涧水只是个体孤单的审美意象。那么阔大的湖海则代表着博大精深的生命原型力量。而云游也正因如此超越了个体单纯的意义而取得了普遍的永恒性象征。“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诗句中流露出哀怨缠绵的情调使人不禁恻然泪滴。一流涧水希望云游常驻心头的希望终不能实现,唯有把一腔心愿付诸日月的等待。在此盼望中,比起古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显韵清而味长。此诗极能体现徐志摩诗歌温柔婉转的审美风格。
在《猛虎集》序言里,徐志摩说了一段颇带伤感但又耐人寻味的话:“一切的动、一切的静,重复在我眼前展开,有声色与有情感的世界重复为我存在,这仿佛是为了挽救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那在帷幕中隐藏着的神通又在那里栩栩的生动,显示它的博大与精微,要他认清方向,再别走错了路。”这似乎是经历了一生大苦大难的人才能体会到并且能说出来的话,在此之后不久,诗人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经历了个人生活和情感的奋斗与危机之后,他是否已经由此体会到超越凡庸无能的生之奥秘?那个“栩栩的神通”是否昭示了诗人另外一个更加湛蓝希望的天空世界?在那里,没有怀疑,没有颓废,有的只是心中早已存在的信心与幸福的许诺。
此诗显然受欧洲商簌体的影响,商簌体系14行诗的音译(Sonnet)。欧洲14行诗大体上有彼得拉克14行和莎士比业14两种,当然,后来变化者大有人在,如弥尔顿、斯宾塞等。其中的'区别主要在韵脚变化上,如彼得拉克14行诗的韵脚变化是abbaabbacdedde,而莎士比亚14行诗的韵脚变化是ababcdcdefefgg。此诗前8行的韵脚变化是aabbccdd,后6行与英国14行诗相一致。闻一多、徐志摩主张诗歌的“三美”,徐志摩的诗更倾向于音乐美。这与欧洲诗歌中强调音乐性不无关系。同时,中国传统诗词本有入乐之事,诗与音乐固不可分。诗人对古文颇有根底,同时在欧洲留学期间,接触了许多大家作品,特别对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推崇备至。华滋华斯、雪莱、拜伦、济慈等人的影响在他的诗中并不少见。“云游”的象征性比喻以及由此引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可以明显地看出雪莱、济慈等诗作中的痕迹。《云游》是一首中西合璧的好诗。
陌上开花徐志摩散文
冬日,阳光懒懒的洒在院子里,柔柔的舔着树梢,花朵,还有那青瓦。
昨夜有风吹过,隔壁邻居家的竹叶撒落一地。
总是拼命的思念一个城市,尽管从来没有去过,却常常看地图,看那漫漫的黄沙,或者是繁华的高楼大厦。什么时候,已经把自己,弄的如此卑微。
快放寒假了,一直计划着去旅行,鼓浪屿,西藏,北京,或者……有些地方不是因为想去就能去的,天时+地利+人和+金钱。缺一不可。最后,有朋友从鹿城打电话来,来我家啊,于是决定去了。请假,安排时间,等人……打开世界地图,看看那些遥不可及的地方,再打来中国地图,看看那些恋想到骨髓里的城市,在心里默默丈量它到我身边的距离……
我不是一个喜欢活在过去影子里面的人,即使记忆中的我开朗明亮傻里傻气。但现在,你很少看见我清澈的眼睛。往事的枷锁,已经把曾经的拥有锁在心灵之外,那些跌跌撞撞的步履已经变得坚强。
好久不见。我们在叹息中回忆一下当年。
迎着太阳,晒一下昨夜的尘土,但是要眯上眼睛,避开阳光的刺探。我喜欢高原的阳光,把皮肤晒的黝黑,不矫情,不茫然,我喜欢那份坦然的光和热。我也喜欢湛蓝的天空,让心灵穿越时光,看得到遥远的天际,飞机从天空飞过,清晰的看到上面航空公司的字迹。
虽然紫外线过敏,却不愿穿长袖,任由大块大块的痱子长满两个手臂,低头的时候用下巴摩娑。
丽江的冬天也可以看山看水看花看鸟。坐在家门口,对着潺潺而去的小溪,用宁静解读一些想不明到不清的心事。或全神贯注看一条小红鱼缓缓而来,摆动着细软的鲫尾,嘴角隐约可见细小的泡泡。接着凑过来一条小黑鱼,不怀好意的打着招呼,它们开始细细私语……别有一番情趣!
“泸沽湖是地球上的一滴眼泪”。偶然看到网络上的人写了这样一句情意绵绵的话,离泸沽湖近在咫尺,却从来没有想过用一滴泪来看它,是的,丽江有太多纯真的地方,虽然慢慢披上现代化的霞光,却掩饰不了它自然地本质。
“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我的心没底地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草香、落叶,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
夜晚的宁静是最温馨的时光。
一杯清茶宁静;一杯咖啡放松,甚至还想抽上一只烟~`~可以把自己的梦在雾里看得晶莹剔透。
打开电脑,带上耳机。那些从百度搜索得来的曲子,略带沙哑或忧郁低沉的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纯真,恬静,而又悠远,还有些淡淡的感伤。
音乐,它出神入化的倾诉着来自人类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感受。轻松,寂寞,无奈。低吟浅唱,若有似无,激动人心。它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也可以用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病痛。
停住键盘上的指尖,靠在椅子上闭目遐思,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懒散与怡然。
读过雪小禅的“青春,没有来得及厌倦,一下子,刷,过去了”。
也些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有太多太多的文字留给青春。
女性大多数喜欢哀伤的文字,而我,亦如此。
记得我很早的时候,就喜欢紫色,总觉得紫色是种稀奇古怪的颜色,它有白色的宁静,蓝色的温柔,也有黑色的忧郁,红色的浪漫。它优雅,恬静,还有种藏在骨子里的傲慢。
第一次登上网络,就用“紫儿”这个名字,所有人都说这个名字浪漫充满诗意。正如雪小禅写到“我愿意寂寞而安静的活在紫色中。”
其实我只是圆着儿时的一个梦幻,用它来塑造一种完美的情怀,让它辟开红尘的雾障,飘向旷远又澄澈的时空。假如人世间还有不沾烟火的情愫,我希望它是。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浪漫和梦想。但,人生之旅中,最境界的浪漫和最纯粹的梦想,莫过于毫无牵扯又倏忽千里的自由,就像翱翔的翅膀,虽不留痕迹,却可以纵横年轮、超越山颠。
我就是这样手捧一些可以记录成文字的思绪,扑腾着未成熟的理想,在季节里穿越。待我走过,时光如花儿离枝,悄然零落,不染一丝寂寞…
3年来那一路的浪漫,那一路的任性,还是会像奔流的小溪,继续追逐着一望无边的紫色心情。
如果今天还有梦,请所有人和一起在同行,一途的愉悦,让我们都变成天真的孩子,尽洒纯真透明的欢快歌声。让梦,由山谷接连大海,从心灵伸向天空。让梦,如潇洒春秋的云朵,摇曳在记忆的乐园,邀请昼夜流浪的风,沉醉。
在暮春的出口,我们一起步入季节的妖娆。从雾气淡薄的早晨到残阳如血的黄昏,留下许多美丽的欢笑,还珍藏住你曾经出现在我面前的忧伤,晶莹的泪花里面,你是否彻悟?读懂这些深深浅浅关怀?
对与错,是无奈,是骨子里的迷茫,彷徨,挣扎。任性是我骨子里的朽木,胆怯是我骨子的丑陋,所以,让文字记录着,它会聆听或者释放着我所有的后悔的不后悔的每一天。
在文字里,每个人都像刺猬,需要坚硬的刺来保护脆弱的灵魂,卷缩在一个人的角落,让黑暗湮没整个世界,忧伤绚丽如海。不喜欢别人靠近自己。却无法对任何人决绝,幻想强加在所有人身上,然后对自己和对自己的梦想失望。记得很久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离开的人,即便是自己最为想念,最为想见的,也要再见不见吧。少点疼痛,那就请不要再记得谁好了。”感谢那些让我成长的人,感谢那些人生中的每一个细节,收拾起幼稚。那一地的尘埃,那一抹真心,那些悲悲喜喜热热闹闹的时光,都将永不相见。
一年,二年,可能很多年以后,我们都老了,都动不了了,再回顾,这些,那些,我们的关于,那时,他会牵着我暖暖的手走近夕阳,品尝着所有得到的,幸福。
那时我或许会打开尘封已久的芬芳,渐渐淡忘。希望掩埋了绝望。长大了,亦懂得原谅。
其实。很想,在大街上哭一场;很想,在雪地里打雪球,让鼻涕凝成冰;很想,通宵上网,反反复复只听一首《SHE IS》;很想,跑到书店去,静静的看一天小说,一边看一边泪流满面;很想,买一堆积木来拼一个幻想中的小屋;很想,骑着自行车去郊游;很想,吃着奶油冰淇淋满大街闲逛;很想,陪你看完全场世界杯;很想,到现场去看一次周杰伦的演出;很想,收藏所有三毛,席慕容,徐志摩的全部作品,很想……
真的很想。
此刻,风儿在窗外悠闲的偷偷漫步。闲暇。自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